国土开发与整治
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现象。
为了有效整治国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综合整治,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项目内容1. 国土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对国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价,了解各地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整治提供依据。
2.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针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修复,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
3.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4. 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选取若干地区作为综合整治示范区,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并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制定整治方案由相关部门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
2. 资金筹措落实项目资金,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3. 开展调查评价组织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形成调查评价报告。
4.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根据调查评价报告,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案,开展相关工作。
5. 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6. 建设示范区选取示范区,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并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五、项目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项目保障1. 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将出台政策支持本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
3. 技术支持组织相关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项目的技术顺利实施。
七、总结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46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
第46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考纲要求]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知识精讲]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综合地貌气候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两大要素分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寒区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2)三大自然区特点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热量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成为北部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只能种植春小麦,一年一熟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为主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两三熟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基本在内蒙古高原上,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为主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流量小(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垂直分异明显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1)划分(组成省区)东部:沿海省区加北京市,暂未包括港、澳、台,共12个省级行政区西部:西北陕、甘、宁、青、新疆和西南川、云、贵、藏、重庆10个省级行政区中部:除东部、西部外的9个省级行政区(2)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
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潜力(3)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自然原因: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而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便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社会和经济原因: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危机感、紧迫感强。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2.07•【文号】国土资发[2005]29号•【施行日期】2005.0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各地依法行政意识的增强和执法力度的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各专项资金的征收情况越来越好,特别是中央又将土地出让金的部分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资金逐步增多,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精神和最近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要求,现就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完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向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决定精神,按照部《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向和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要落实《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国土资发[2003]69号),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项目布局的相对集中;要建立项目指南发布制度,促进资金与资源合理配置,向重大工程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要进一步下放项目管理权限,促进合理确定项目管理权责,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思路与建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思路与建议1.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空间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同时加强对国土空间的科学评估、监测和调控,确保各地区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2.提升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优化城乡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发展,鼓励城市内部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修复红线,严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农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对土地的整理利用和集约化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
在城市建设中,鼓励新开发区的建设和老旧城区的更新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功能。
在农村建设中,推动土地的科学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5.强化土地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流转,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加强对违法建设和土地乱占乱用的打击和整治,保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6.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确保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7.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
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规划管理和监督,企业要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营,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专题九中国国土整治及区域开发
高三地理专题九、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湖北枝江市一中卞文洲一、高考展望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
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
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二、考点透析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要与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比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黄土疏松易侵蚀和崩塌;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作用较强。
人为原因有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产生的危害:造成河道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
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
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
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
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国土空间整治是指对国土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措施。
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是指在国土空间整治工作中,为了实现国土空间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目标,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
下面,我们将就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科学规划国土空间的利用布局,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用地等控制性规划,确保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在国土空间整治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同时,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需要推动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要通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实施。
此外,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需要加强国土空间管理和监测。
要建立健全的国土空间管理体系,加强国土空间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国土空间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国土空间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最后,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需要加强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要加强对国土空间整治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建立健全国土空间整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为国土空间整治提供制度保障和规范指导。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是国土空间整治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南,必须科学制定、严格执行,才能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土空间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的落实和监督,推动国土空间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具体工作内容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具体工作内容一、背景介绍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和综合治理的一项重大工作。
它的目标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推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任务目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土规划•制定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和滥用。
•保护重要的农田和生态用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 土地整治•推进城乡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功能。
•整治未利用和闲置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
3.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减少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 土地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确保土地资源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加强土地执法和监督,打击违规土地开发和利用行为。
•鼓励社会参与,加强对土地治理工作的评估和监督。
三、具体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1. 制定规划方案制定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确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总体框架。
制定区域和分行业的国土规划,科学规划土地用途和区域发展。
制定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城市与农村土地利用。
2. 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整理和再利用。
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城市土地开发和更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3. 加强生态保护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限制建设活动。
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特殊地域的保护工作。
4. 健全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细化土地用途管制措施。
加强土地执法检查和监测,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鼓励社会参与,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
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条件与实施思路
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条件与实施思路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大国,其境内包括了森林、草甸、沙漠、湖泊、河流等各种自然景观和海枣、民族文化等各种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土地受到了各种形态的污染、破坏和占用,这已成为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因此,为了保护国土资源、增强生态环境、促进长期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土整治变得至关重要。
1. 国土整治的必要性1.1 保护国土资源国土资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人类开发土地的过程中,许多国土资源被过度耗损、浪费,甚至被破坏。
如沙漠化、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这些严重危害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
国土整治正是为了保护国土资源,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1.2 增强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和“碳足迹”日益增加,各种粉尘、气体、辐射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模式诸多。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许多物种灭绝或受到威胁。
因此,国土整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问题加剧,恢复生态平衡。
1.3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土整治也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需求也得到了提高,这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提供住宅、商业和工业场所。
土地的占用和开发虽然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资源,但如果不适当处理,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土地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土地使用的非法行为和污染等问题,给整个社会带来不稳定不安定和不可持续的影响。
2. 国土整治的实施思路2.1 确立全面保护的原则国土整治需要从全面保护的角度出发,实施环境保护、生态恢复、贫困地区扶贫、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措施,加强国土利用规划,在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区,休闲农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 大力推行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领域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已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的加重,国土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与紧迫。
我国国土综合整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加大力度,并制定更加科学、可行的方针政策,以保障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从国土资源管理背景、当前国土整治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土整治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加,国土资源的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导致许多地区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国土资源,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旨在深入探讨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现状及对策,为未来的国土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国土综合整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在新时期,面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使命,国土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土综合整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土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各类问题逐渐显现,需要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土综合整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逐渐凸显,国土综合整治可以有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国土综合整治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来构建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问题和挑战,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
论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论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是指通过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工作,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取得预期效果。
一、问题分析1.生态环境破坏在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矿山开采、土地开发、森林伐木等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包括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2.资源浪费在规划利用国土资源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比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出现土地荒废、森林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这会导致国土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不利于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群众利益受损在国土整治过程中,可能会牵涉到农村土地流转、城市拆迁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4.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包括相关部门职责不清、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项目管理混乱,影响项目实施效果。
5.环境污染在国土整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矿山废水排放、工地扬尘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二、应对措施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应在项目规划和实施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比如绿化、水土保持等措施,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化。
2.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在规划国土资源利用时,应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利用的原则,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保障群众利益在国土整治项目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利益,依法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在土地流转、房地产征收等问题上,要加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项目实施而导致群众利益受损。
国土综合整治名词解释
国土综合整治名词解释1. 土地整治:是指对未利用的或已利用但未达到生产、生活和生态要求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包括土地平整、水利设施建设、田间道路铺设等。
2. 矿产资源整治:是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以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资源整治:是指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4. 森林资源整治:是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保障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
5. 草原资源整治:是指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以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6. 海洋资源整治:是指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7. 自然保护区整治:是指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以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8. 退化土地整治:是指对退化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以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问题的治理。
9.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采取节约和集约的方式,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合理规划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管理等方面。
10. 空间规划与管制:是指对国土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方面。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统筹考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等因素,制定和实施的综合引导和管理大政方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则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对整个国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是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用地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水域等用地功能,通过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在城市地区,可以规划土地的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还需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
通过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限制开发区域,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开发区域内,可以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保护和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注重生态环境需求,减少生态环境对土地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还需要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的价值。
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推动农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在城市地区,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要注重土地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避免浪费和破坏。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国土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导致了国土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为了加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主要任务。
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控。
制定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各类用地范围,明确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管控,防止盲目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2. 推进土地整治和提质增效。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效率,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质量。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恢复工作,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4.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5.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建立健全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具体政策措施,为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对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资金保障水平。
国土所主要职能职责
国土所主要职能职责国土资源主要职能职责包括土地管理和利用、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主要职能职责。
一、土地管理和利用1.土地整治:组织编制土地调查规划,制定土地整治方案,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解决土地问题。
2.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土地增减挂钩:组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控制城市扩张,保护农田和耕地资源。
4.土地收储供应:负责土地的收储、储备、供应等工作,维护土地市场稳定。
5.土地登记管理:建立土地登记信息系统,管理土地有权证书和土地管理规划的制定等工作。
二、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组织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编制矿产资源储量和质量报告,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组织招标、拍卖等方式对矿产权进行配置,监督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矿产资源保护与恢复: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矿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矿区生态恢复和矿山复绿。
4.矿业权管理:负责矿业权的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确保矿业权的正常运行。
三、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1.海洋资源调查评价:组织海洋能源、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海洋资源开发管理:制定海洋资源开发规划,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协调海洋产业的发展。
3.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4.海域使用管理:负责海域使用权的审批和管理,维护海域秩序,推动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1.自然保护区管理: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置、管理、评估等工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自然生态修复:组织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工作,推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3.湿地保护与恢复:负责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工作,落实湿地保护政策,加强湿地管理和监管。
高中地理: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高中地理: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高中地理: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一、我国荒漠带的纬度分布与世界上其他地区荒漠带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中国的荒漠带位于北纬35°~50°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的荒漠带范围(南北纬15°~35°之间)偏北15°~20°左右。
这主要是由我国西北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造成的。
中国东部地处东亚季风区内,降水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夏季风。
广大的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很难到达。
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天山、昆仑山、秦岭等高大山脉和巨大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导致我国西部夏季降水稀少。
冬季,由于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区的强大干冷气流直趋南下,导致该区气候异常干燥寒冷。
这样,西北地区终年处于极端干燥的条件下,形成了世界上巨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受到强烈风蚀,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和发展扩大,便形成了今日广袤的荒漠。
二、海河成灾原因及治理措施1、历史上,天津经常遭受到海河洪水的袭击,其原因主要有:①气候方面,海河流域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常以暴雨出现;②从水系上看,海河水系属于扇状水系,独流入海,洪水汇集后,一时难以下泄入海,河流易泛滥成灾,从而危及天津;③海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道变浅,更易泛滥。
2、措施:在海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汛期可以拦截洪水,有利防洪;旱期可以将水库的蓄水下泄以利于灌溉。
在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可使洪水分流入海,使天津、河北等地免受洪水灾害。
三、黄土高原与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情况对比1、两地的水土流失原因对比:共同点是人为滥伐滥垦;不同点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
2、从经济角度看,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国土资源管理与国土整治
国土资源管理与国土整治第一章:国土资源管理的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土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资源管理则是保障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必须有系统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思维,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的管理模式,保障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
第二章: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国土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资源调查、评估、规划、开发、利用、监管、保护等环节。
在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
其中,资源调查与评估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只有对资源的详细了解和全面评估,才能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第三章:国土整治的概述国土整治是指以国土资源审计机制为核心,集中力量对土地、森林、草原、水域、城市、农村等区域进行改造,旨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土整治是维护国土安全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国土整治的基本流程国土整治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监督检查阶段。
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模拟演练,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阶段,需要对整治项目进行细致的实施方案、工期、工程量等细节设计,并充分考虑地方的环境、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在监督检查阶段,需要对整治工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抽查,确保整治质量达到规划要求。
第五章:国土资源管理与国土整治的关系国土资源管理和国土整治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二者在功能上互为补充、相互联系,一起为国土空间建设和资源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土资源管理是保障国土整治可行性和效果的重要先决条件,它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物质基础,为国土整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而国土整治则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升级版,它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促动其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两者密切联系,互补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学什么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学什么1. 简介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土地的规划、开发和整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2. 学科知识2.1 土地资源规划土地资源规划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等基础知识,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2.2 土地开发与整治技术土地开发与整治技术涉及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和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工程设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土地开发与整治的工程流程和技术方法。
2.3 土地环境保护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也包括土地环境保护方面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环境污染治理、土地生态修复等知识,了解土地环境保护的原理和技术。
2.4 土地法律法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还涉及土地法律法规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管理法规、土地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土地管理的法律框架和程序。
3. 实践能力培养3.1 实地考察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参与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土地整治项目的情况,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3.2 实践项目学生还需要参与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土地整治的实施方法和技术。
3.3 实习实训土地整治工程专业通常还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实训,通过参与实际的土地开发与整治项目,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就业前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国土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整治等领域就业。
他们可以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环境保护机构等单位从事与土地规划、开发和整治相关的工作。
5. 总结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学习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规划、土地开发与整治技术、土地环境保护和土地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实践项目和实习实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各类土地相关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论土地资源的开发、经营、整治和保护
论土地资源的开发、经营、整治和保护摘要:土地开发以其高强度和剧变性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要慎重对待,尽可能把它置于人类理性的控制之下。
土地经营是在特定用途下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相互配比的过程,其未来方向是对单位土地资源投入较多的劳动、资本和技术,实施集约经营。
土地整治是为了克服土地退化或土地固有缺陷而进行的治理和改造活动,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重大问题。
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它看似柔弱,实则强硬,看似消极,实则积极,应该予以大力推崇。
关键词:土地开发;土地经营;土地整治;土地保护1.土地资源开发1.1完善耕地保护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是必然的,特别是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但是应严格按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供地,严格把好农用地的转用、土地征用的审批关;确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规定“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土地的,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耕地补充;充分应用现代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及时了解耕地的变更状况。
1.2提高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的土地集约机制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也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的首要条件。
因此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协调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树立土地集约意识;同时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建立土地节约利用评价体系、挖掘存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此外,完善的土地管理系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在土地管理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等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监督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虚假行为。
1.3农业用地的有效利用作为农业方面的用地主要是指种植业用地而言,随着农业现代化、商品化、专业化的发展,种植业要走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要把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放在提高土壤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
这就必须克服广种薄收,掠夺经营思想。
安排好作用布局,在调整种植结构时,要把种地养地结合起来,不断培肥地力当作一条主要原则,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多的或连续种植耗地作物,造成土地贫瘠化,所谓种养结合,除增施农家肥外,要把豆科作物安排在轮作之中,必要时还要搞草田轮作或间作,逐渐把所有耕地都培养成高产稳产农田,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开发与整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根据地质测量资料或地球物理所确定的矿产资源的边界储量称为(D)A. 开采储量B. 设计储量C. 地质储量D. 远景储量2.服装工业企业地段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D)A. 原材料指向B. 技术指向C. 资本指向D. 劳动力指向3.下列属于中部地带的是(B)A. 粤、湘、桂B. 皖、湘、赣C. 闽、浙、赣D. 湘、鄂、贵4.下列资源中,我国拥有总量第一的是(A)A. 水力资源B. 耕地资源C.林木蓄积量D. 河川径流总量5.我国鱼类品种最多的海域是(B)A. 东海B. 南海C. 渤海 D. 黄海6.关于城市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 城市规划分两大部分,即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B. 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布局规划C. 城市规划属专题国体规划D. 城市规划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部分7.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内容的是A. 城市发展规划B. 城市布局规划 C. 城市人口规划D. 城市工程规划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D)A. 5~10年B. 10~15年C. 15~20年D. 20~30年9.国土规划的“倒U字型”12理论认为 (A )A. 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是相互制约的B. 经济发展并非均衡的发生在地理空间上C.经济发展应该均衡的发生在地理空间上D. 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10.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 B. 是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问题 C. 是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问题 D. 环境问题是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11.我国宜开垦为农田的土地主要分布在 (B ) A. 黑龙江和内蒙古 B. 新疆和黑龙江C. 内蒙古和新疆D. 新疆和青海12.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重点是(A ) A. 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资源 B. 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C. 提高现有物质设备的生产能力D. 提高生产效率 13.下列关于环境整体性与区域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结构B. 环境系统的整体有部分组成C. 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稳定物质、能量流动网络进行运动D. 环境整体的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功能之和所决定的14.国土资源中最能动的资源是 (A ) A. 人力资源 B. 15.关于国土管理的含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国土管理是国家管理B. 国土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和职能C. 国土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可分为行政管理和非行政管理的活动D. 国土管理的对象是国土资源 16.下列属于国土资源特征的是 (C )A. 固定性B. 无限性C. 地域性D. 个别性17.我国海南岛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B)A. 洪涝灾害B. 干旱C. 土壤肥力低D. 水利条件差18.国土开发整治效益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A)A. 比较分析B. 定性分析C. 定量分析D. 投入产出分析19.电子工业企业地段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A )A. 技术指向B. 原材料指向C. 劳动力指向D. 效益指向20.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 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B. 是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问题C. 是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问题D. 环境问题是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问题21.我国国土开发整治远景目标中,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CA. 13%以上B. 20%以上 C. 24%以上 D. 30%以上22.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B)A. 水能B. 沼气 C. 核燃料 D. 天然气23.下列矿产资源中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是(A)A. 钨B. 煤C. 铁D. 铅24.我国宜开垦为农田的土地主要分布在(B)A. 黑龙江和内蒙古B. 新疆和黑龙江 C. 内蒙古和新疆25.使遭受破坏的国土恢复其本来面目,这属于(C)A. 国土开发B. 国土利用 C. 国土治理D. 国土保护26.关于辽宁中南部国土资源34的优势认识不正确的是 (D ) A. 矿产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条件好 D. 城市环境状态良好 D. 城市环境状态良好27.我国开始正式编制国土规划是在 (D ) A. 1950年B. 1955年 C. 1990年 D. 1985年 28.下列不属于社会效益指标的是 (A ) A.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量 B. 最终产出率C.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量D. 人口密度变率 29.国土开发与整治的本质特征是 (C ) A. 整体性B. 效益性 C. 地域性 D. 综合性 30.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B ) A. 核能 B. 地热能 C. 风能D. 生物燃料 31.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同之处在于 (A ) A. 二者都是社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B. 二者都有能动作用C. 二者都存在适时适用的问题D. 二者的变化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32.有“锡都”之称得是(C )A. 湖南锡矿山B. 江西大余C. 云南个旧D. 湖南水口山33.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重点是(A )A. 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资源B. 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C. 提高现有物质设备的生产能力D. 提高生产效率34.下列指标中,能反映国土开发整治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影响的是(A )A. 社会总产值增长率B. 总投入产出率C. 投资效益系数35.榨糖厂企业地段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B)A. 技术指向B. 原料指向C. 劳动力指向D. 资本指向36.关于我国现阶段城镇发展方针的观点叙述正确的是(C)A. 积极发展大城市B. 积极发展中等城市C. 积极发展小城镇D. 严格控制中等城市37.在三大地带中,关于东部沿海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向中部、西部提供技术、能源和原材料B.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带C. 是开发海洋的基地D. 是引进消化新技术的基地38.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维护国土资源的公有制原则B. 具有长远观点,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C. 集中紧凑、配合协调的原则D. 点、线、面相结合,统一安排的原则39.下列关于环境整体性与区域性叙述不正确的是(D)A. 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结构B. 环境系统的整体有部分组成C. 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稳定物质、能量流动网络进行运动D. 环境整体的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功能之和所决定的40.人类破坏植被、捕杀动物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C)A. 原生环境问题C. 次生环境问题41.关于国外国土开发的发展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从以地区开发计划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发展计划为中心B. 从单项开发转向综合开发C. 从经济开发转向社会开发D. 从短期开发转向长期有计划开发42.下列属于西部地带的是(B)5A. 鄂、渝、川B. 川、云、贵C. 豫、晋、陕D. 川、云、桂43.自20世纪初,最先编制国土规划的国家是(D)A. 美国B. 英国C. 日本D. 德国44.生物资源的分布具有很强的(B)A.替代性B. 地域性C. 均质性D. 不可更新性45.有关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 从资源的作用和地位来看,土地资源是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B. 土地资源是一个历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C. 土地资源是有价值的土壤D. 土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46.国土资源中最能动的资源(A)A. 人力资源B. 经济资源C. 能源资源D. 生物资源47.苹果产于北方,而茶叶、竹却产于南方,这反映国土资源的(B)A. 整体性B. 地域性C. 有限性D. 变动性48.根据区域地区测量或矿产分布规律预测的矿产资源储量称(C )A. 开采储量B. 设计储量C. 地质储量D. 远景储量49.下列属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A)A. 总投入产出率C. 最终产出率50.电厂企业地段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B)A. 技术指向B. 原料指向C. 劳动力指向 D. 资本指向51.下列关于国土规划与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A. 两者都属于发展规划体系B. 两者都具有综合性C. 两者相互补充52.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道6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远期应当走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道路B总方针是大、中、小城市并举C近期应当走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道路D. 远期应逐步过渡到发展大、中城市为主的道路53.关于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不正确的是(A)A. 有利于某种主要运输方式的选择B. 保证客货有最短的运输途径C. 与运输网协调发展D. 要与大型工矿企业及城市布局相适应54.交通拥挤属于(C)A. 第一类环境问题B. 第二类环境问题 C. 第三类环境问题 D. 第四类环境问题55.我国古代国土开发整治典型范例中,至今仍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A. 都江堰B. 灵渠C. 郑国渠D. 白渠56.水资源在功能上具有(B)A. 循环性B. 不可替代性 C. 不均匀性 D. 多变性57.属于我国铁矿资源最丰富的三个省之一的是(B)A. 海南B. 四川C.山西 D. 云南58.关于国土管理的含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国土管理是国家管理B. 国土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和职能C. 国土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可分为行政管理和非行政管理的活动D. 国土管理的对象是国土资源59.黄土高原属于(A)A. 现代和将来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潜在危险的地区B. 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巨大潜力的地区C. 对国家经济发展无关紧要的地区78D. 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地区 60.农业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B ) A. 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 B. 厂址的布局与选择 C. 确定农业部门结构 D. 规划农业生态环境 D. 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二、填空题 1. 国土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 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
2. 国土利用的核心是合理布局生产力 ,建立地区最佳 经济结构 。
3. 按内容来分,国土规划可分为 综合国土规划和 专题国土规划 两种。
生态系统 、 生态平衡 的观点。
5. 目前我国国土情报资源大致有 文字描述性资料 、 数值表册资料 、地图情报资料和影像情报资料。
6. 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7. 国土规划的重点是搞好两个协调,即协调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的关系。
8. 交通运输规划的主要指标有运量、周转量、 运输工具 需要量 和基本建设项目 的数量。
9. 人力资源质量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个方面。
10. 国土开发整治的战略效益具有长远性、全面性 和预测性 的特点。
11. 城市总体规划的总原则是工农结合、城乡结合 、有利生产和方便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