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对数函数教案集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Y=1000(1+20%)x
由1000(1+20%)x=4000,
得1.2x=4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x㏒1.2=lg4
利用计算器求得x= ≈7.6
所以,从他工作后的第八年开始,他当年的存款数额超过4000元
例2通常候鸟每年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若某种候鸟的飞行速度y(m/s)可以表示为函数y=5log,其中x为这种候鸟在飞行过程中耗氧量的单位数。
(1)该种候鸟的耗氧量是40个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该种候鸟的飞行速度为15 m/s时,它的耗氧量是多少个单位?
解:(1)由题意,y=5㏒2 =5㏒24=10
因此,候鸟此时飞行速度为10m/s。
(2)由题意,15=5㏒2
所以3=㏒2 , =23
X=80
因此,候鸟此时耗氧量是80个单位。
1.认真读题,找出函数解析式模型
2.解题过程中主要步骤:
(1)阅读理解
(2)建立目标函数
(3)按要求解决数学问题
3.转化为对数式、指数式求未知量
作业布置
延伸体验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实际应用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
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目标:指数型函数、对数型函数的实际应用;
能力目标:掌握由指数型函数求幂的问题转化为求对数值的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数学应用于实际的理念。
教学重点
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函数模型的方法
4.4对数函数优质课教案
【课题】4. 4 .1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教材内容解析】1,“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第四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一章中的重点内容。
此前,学生已对函数、定义域、值域等相关概念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函数性质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
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刚刚学习了对数与指数函数后,对对数函数的进一步学习。
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方法,即“概念---图像---性质--应用”的过程。
同时,为后面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2,“对数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对数函数的知识在其他章节和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
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的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统计、规划)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本技能。
同时,本节课对对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不仅反映出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学情分析】1,心理生理上: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已入校两个月,现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所以在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上也相对稳定。
加之,新入学不久,学生渴望知识和学习的情绪也都空前高涨,主动积极,不畏艰难。
2,知识上:从初中到现在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等初等函数,已对函数的相关概念、研究函数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加之对数与指数的关系学生已明白,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研究学习,同时对数函数的应用不管在数学上、生活中都应用广泛。
所以,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特征;(2)掌握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会进行同底数的对数和不同底数的对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
能力目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总结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情感目标:(1)体味对数函数的认知过程,树立严谨的思维习惯;(2)参与数学建模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重点】(1)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2)对数函数性质的初步应用,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大小。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对数函数教案集
4.1.1 分数指数幂【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律,并会进行有关运算.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的定义.【教学难点】零指数幂及负整指数幂的定义过程,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在引入指数幂时,以在国际象棋棋盘上放米粒为导入素材,既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中的a mm-n(m>n,a≠0)a n=a这一法则出发,通过取消m>n的限制引入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定义,从而把正整指数幂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在本节教学中,要以取消m>n这一条件为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大胆地猜想,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数(n N+)4.1.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教学目标】1. 了解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 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用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点】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对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引入分数指数幂时,先讲方根的概念,根据方根的定义,得到根式具有的性质.在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对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并归纳其变形特点,进而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规律.在对根式的性质进行练习以后,为了解决运算的合理性,引入了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从而将指数幂推广到了有理数范围.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将有理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考虑到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给出严格的推证.【教学过程】一、根式有关概念定义:一般地,若x n=a (n>1,n N),则x叫做a的n次方根.例如:(1) 由32=9知,3是9的二次方根(平方根);由(-3)2=9知,-3也是9的二次方根(平方根);(2) 由(-5)3=-125知,-5是-125的三次方根(立方根);(3) 由64=1 296知,6是1 296的4次方根.有关结论:三、分数指数幂一般地,我们规定:a 1n =na (a >0); a m n=n a m =(n a )m (a >0,m ,n N +,且mn 为既约分数). a -m n=1 a m n (a >0,m ,n N +,且m n为既约分数) . 四、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1) a α a β=a α+β; (2) (a α)β=a α β; (3) (a b )α=a α b α. 以上a α,a β中,a >0,b >0,且α,β为任意实数. 练习1 835×825 =83+25=81=8; 823=(813)2=22=4; 33×33×63=3×312×313×316=31+12+13+16=32=9; (a 23b 14)3=(a 23)3·(b 14)3=a 2b 34. 例1利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 (1)0.21.52;(2)3.14-2;(3)3.123. 例2利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函数值. 已知f (x )=2.71x ,求f (-3),f (-2),f (-1),f (1),f (2),f (3)(精确到0.00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练习2 教材 P 73,练习1.2,.4.1.2 幂函数举例【教学目标】1.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求幂函数的定义域,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作图、读图的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幂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会求幂函数的定义域,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 【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从函数y =x ,y =x 2,y =1x 等导入,通过观察这类函数的解析式,归纳其共性,引入幂函数的概念.在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中,对于分数指数及负整指数的幂函数要转化为分式或根式的形式,讲解时,注意引导,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归纳总结规律.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利工具,教师在讲授例2时,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函数的图象,并从本例中找出幂函数的某些性质.【教学过程】 一、幂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 =x的函数我们称为幂函数.学生回答练习1,进一步理解幂函数的概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结合定义点评.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指数幂的有关定义,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学生寻找规律,形成解题规律.师:由上例我们可以看出,当幂函数的指数为负整数时,一般是先将函数表达式转化为分式形式;当幂函数的指数为分数时,一般是先将函数表达式转化为根式,然后再来求函数的定义域.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并给予相应评价.师:函数图象可以直观反映函数性质,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利工具,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作函数图象分为哪三步?学生回答.学生分组完成列表.4.1.3 指数函数【教学目标】1. 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由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导入新课,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并通过一组练习深化指数函数的定义.先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为了加强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应用,增加了一道求函数定义域的例题,然后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体现练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则对于x 的某些数值,可使a x 无意义.如 (-2)x,这时对于x =14 ,x =12 ,…等等,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 (3) 若a =1, 则对于任何x ∈R ,a x =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 >0且a 1. 在规定以后,对于任何x ∈R ,a x 都有意义,且 a x >0. 因此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 (0,+∞). 练习1 指出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 (1) y =4⋅3x ; (2) y =πx ; (3) y =0.3x ; (4)y =x 3.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 =2x 和y =(12)x的图象. (1)列表:略. (2)描点:略. (3)连线:略. xy123-1-2 -3 12 3 45 6789 O y =2x y =(12)x4.2.1 对数【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2.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转化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3. 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明确事物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对数概念及性质的理解掌握.【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精神,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参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4.2.2 积、商、幂的对数【教学目标】1. 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会进行有关运算.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的应用.【教学难点】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教学方法】本节教学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使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情操.通过设置三组“低台阶,小坡度”的练习,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教学目标】1. 掌握换底公式,了解自然对数,能利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换底公式.【教学难点】利用换底公式求值、化简及证明.【教学方法】本节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并利用多媒体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一个特殊例子导出课题.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应多引导,多启发,与学生之间进行适当交流和讨论,在应用换底公式时可设定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各层次同学都能掌握公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运用公式的能力.4.2.4 对数函数【教学目标】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对数函数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以学生的研究为主体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教学过程】4.3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2. 通过联系实际的引入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体现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的应用价值.3.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内容让学生体会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设有关例题,突出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
中职生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课程重点与难点
指数函数和对数 1 函数的基本概念 和性质
指数函数和对数 2 函数的图像和性
质
指数函数和对数 3 函数的应用
指数函数和对数 4 函数的计算方法
和技巧
指数函数和对数 5 函数的综合应用
指数函数的应用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性质:指数函数具有以下 性质:
极限:当x→∞时,y→∞; 当x→-∞时,y→0。
中职生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课程概述 2 指数函数的应用 3 对数函数的应用 4 指数、对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指数、对数函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指数、对数 函数的基本概念 和性质
医学影像处理: 利用指数和对 数函数对医学 影像进行增强 和降噪处理
生物信息学: 利用指数和对 数函数分析基 因序列和蛋白 质结构
工程学中的应用
A
B
C
D
建筑设计:利用指数函 数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和
宽度
桥梁设计:利用对数函 数计算桥梁的跨度和承
重能力
机械设计:利用指数函 数计算机械设备的速度
和功率
电子设计:利用对数函 数计算电子设备的功耗
03
指数和对数函数 的组合:用于描 述更复杂的数据, 如人口增长、 GDP增长等
04
指数和对数函数 的应用:在统计 学中,指数和对 数函数被广泛用 于数据分析、建 模和预测。
医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药物剂量计算: 利用指数函数 计算药物的剂 量和浓度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应用 课件
解 设年后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4.5亿.依题意,得
14.1×(1+0.5%)x≥14.5.
即1.005x≥ 14.5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
14.1
lg 14.5
lg1.005x lg 14.5,
14.1
所以 x 14.1 · 解得x≥5.6.
lg 1.005
因为x是自然数,所以约6年后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
感谢观看
例1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主要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是14.1亿, 如果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为0.5%,则约几年后我国人口 总数将不小于14.5亿(结果保留整数)?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在在活初初动中中2,,我我们们用用过过““自自然然数数集集””““有有理理数数集集””等等表表述述,,这这里里的的““集集””就就是是集集合合的的简简称称,,那那么么什什么么是是集集合合呢呢??
1.153104 x ln 96 ln 0.9505 0.051 .
101
因此 x 0.051 104 442 .
1.153
故在600m高空处,大气压强约为94kpa,在442m 高空处,大气压强约为96kpa.
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在活初动中3,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数学
基础模块(上册)
第四章 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4.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应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3指数函数与 对数函数应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
能力目标
学生运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掌握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提高学生的运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 和性质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中职数学(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教案:4.2.1 对数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全册教案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2.1 对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转化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3. 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明确事物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及性质的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精神,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参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中职数学第一册第4单指数、对数函数教案
二、合作讨论,构建新知
(一)、探究:
已知x n=a,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a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n 2 3 4 5 6 7 8 9 10
二、合作讨论,构建新知
1、如果某种生物分裂次数为
分裂次数
细胞个数
二、合作讨论,构建新知
1、探究:
某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分裂次数与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个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那么该细胞在经过多少次分裂后得到的细胞
()0,+∞.
因为24x ->.
一、常用对数Nlg及自然对数Nln 例:求下列各对数值(精确到0.0001)(1)4.1lg (2)5
2
lg (3)7.0ln (4ln 二、一般底的对数Nalog
例:求下列各对数值(精确到0.0001)
(1)8.5log115 (2)7log2
(3)699log(4)3.10log9
4
三、问题解决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时用到式子)为正整数,,,1(acbacabx,那么如何求未知
数x呢?
例:已知83.0)501(400x,求x(精确到0.01)。
27
.25
.0lg)483.0lg()483.0lg(5.0lg,
483.05.083
.0)501(400
xxxxx用计算器求得:两边取对数,解: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y x为这种候鸟在飞行过程中耗氧量的单位数。
(1)该种候鸟的耗氧量是。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教案设计: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教案设计: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4 指数函数教案教材分析“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是语文出版社基础版数学第一册(修订本)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紧接第三章函数之后,有了前面的函数的知识储备,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作指数函数的图像以及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材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外就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先给出两个具体例子,前一个问题让学生回顾了初中学过的整数指数幂,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函数模型,并且还有思想教育价值。
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的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课的学习,可以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奠定基础,为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与底数a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由于我们前一章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基本性质,前几节课又学习了指数,为本节课学生学习指数函数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所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并且我授课的班级学生程度偏上,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能力较强,但思维习惯上还有待老师的引导,因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复习学习函数的一般模式:解析式(定义) 图像 性质 应用 2. 问题引入由两个实际问题引入,由得到的两个解析式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 与x 的函数 关系式是什么?问题2、《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请你写出截取x 次后,木棰剩余量y 关于x 的函数关 系式?问题3:上面两个关系式是函数吗?问题4:这个函数与以前所学的函数有什么不同? 问题5:这两个函数有何共同特征?二. 指数函数的定义问题:为什么指数函数的底数 0,1?a a >≠(1);均为幂的形式(2);底数是一个正的常数(3)x .自变量在指数位置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后,判断哪些函数是指数函数,说出判断的依据。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第四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一 教学要求1.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幂的运算法则.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了解幂函数y =x ,y =x 2,y =x 3,y = x21,y =x -1,y =x -2的图像.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4.理解对数的概念(包括常用对数、自然对数),了解对数的运算法则.5.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7.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 编写思想1.通过温故知新完成由正整数指数幂到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的逐步推广.让学生体验推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2.指数函数是中职数学学习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因此,教材先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然后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了完整的介绍.3.教材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由求指数的逆运算引入对数运算,并研究对数运算的性质.4.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是以对数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基础展开的.对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也同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建立和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方法有较完整的认识.5.专设一节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单调性.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对数的概念,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二) 课时分配本单元教学约需12课时,分配如下(仅供参考):4.1有理数指数幂约1课时4.2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约1课时4.3幂函数约1课时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约3课时4.5对数约2课时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约2课时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约1课时归纳与总结约1课时(三) 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4.1 有理数指数幂1.指数概念是由相同因式相乘发展而来的,回顾指数运算的发展过程,对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2.讲解整数指数,是由正整数指数的意义及运算法则引入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的概念.3.在讲分数指数之前,先介绍方根的概念,在方根的定义和整数指数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引入正分数指数和负分数指数的概念,这里要让学生多做些练习,以掌握这个新的概念.4.2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分数指数幂也同样适用.为此教材给出了如下运算性质:a r·a s = a r+s(a>0,r, s∈Q),(a r )s= a rs(a>0,r,s∈Q),(a·b) r=a r b r (a,b>0,r∈Q).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括号中限制条件的变化.当指数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后,-2=3-8=(-8)13=(-8)26=6(-8)2=664=2.教学中,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指数运算的三条性质.2.考虑到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只指出了“可以把有理数指数幂推广到无理数指数幂”,并未通过“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引进无理数指数幂.3.在教学中要加强计算工具的使用,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利用计算器计算实数指数幂的题目,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4.3 幂函数本节教材只介绍了幂函数的定义,以及y=x,y=x2,y=x3,y=x21,y=x-1,y=x-2等几个幂函数的图像,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这个尺度.4.4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教材由两个实例引入了指数函数的概念,然后采用约定式定义法定义了指数函数,即“形如y=a x(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这个定义要求底a>0,且a≠1.这一点学生容易忽略,教学中应加以强调.2.教材采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这一过程应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对指数函数图像形状特征的了解,为了使图像较为准确,所描的点可适当多一些,列表时,可借助于计算器.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学生论证指数函数的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以不做要求.3.指数函数的性质是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得到的,其中单调性是重点.它的应用主要是两方面:(1) 比较两个同底的幂的大小;(2) 解同底的指数不等式.4.5 对数1.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需要计算大量的繁复的数据.如果利用对数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特别是在高次乘方和开方中可以极大减轻劳动强度.因此对数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在向学生进行关于对数知识和新的计算方法——对数计算的教学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技能.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几何、三角、物理中的计算问题,还能为参加生产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即对数、对数运算法则.第一部分,在学习了指数概念的基础上,由实例引入对数的定义,接着研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和互化,再介绍对数恒等式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对数运算法则及其应用.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对数的定义、运算法则.难点是对数概念的正确建立及应用,而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对数与指数关系,掌握它们的特性,加强综合练习.2.先举实例,要求出(1+6%)x=4,2x=10中的x值,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方法,来适应数值计算需要.接着通过具体数字例子到一般式a b=N,b=log a N,引入对数的定义.把对应的指数简称为对数,再用符号表示.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接受.通过指数式a b=N与对数式log a=b的对照比较,看出两个式子中a,b,N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a的b次幂等于N,只是表示形式不同而已.从而使学生再次领会对应的指数就是对数,达到正确掌握对数、底数、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以及对数式与指数式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加深对对数定义的理解.3.在引入对数定义后,教材简要地说明规定了a >0且a ≠1后,N >0,因此在实数集内零与负数没有对数,但对数可以是任何实数(正数、负数和零) .4.对数运算法则是对数运算的根据.利用它可以使数和式的乘、除、乘方运算化成低一级的对数的加、减、乘运算,从而简化计算.因此它也是学习对数的一个关键内容.对数运算法则是根据对数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法则导出的.教学时,可以进行对比:5.利用对数运算法则进行式子的恒等变形(包括化简),是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加强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要注意防止可能产生的错误,例如:(1) log a (M ±N)=log a M ±log a N ,(2) log a M ·log a N =log a M +log a N ,(3) log a M ·log a N =log a (M+N ),(4) log aN M =aNaM log log , (5) log a N M =log a (M-N ) , (6) log a M p =(log a M ) p ,(7) log a (-M )=-log a M .产生以上这些错误,有些是把积、商、幂的对数与对数的积、商、幂混淆起来所致,有些是把对数符号当做单独的数来使用所致.教学时,可以用具体数字(如设底数是2,M =4,N =8等)代入以上各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揭示和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纠正错误.由于计算器的出现,使得复杂的数学计算有了新的工具,从而对《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教学与使用越来越趋于淡化.因此,本教材删去了关于《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有关内容.而采用计算器演示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利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对数的有关问题,而且操作步骤与结果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4.6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教材在分析对数式x=log 2 y 的基础上引入对数函数,主要分析由对数式确定的对应法则是不是函数关系.在教学中可根据指数函数y =2x 的图像做些简单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数函数的约定式定义:“形如y =log a x (a >0且a ≠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2.教材仍然采用了描点法画出四个对数函数y =log2x ,y =log 21x ,y=lg x ,y =log101x 的图像,并据此分析,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图像的特征.同指数函数,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记住对数函数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不做要求.3.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由图像直观地分析出.4.7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两道指数函数应用题,一道对数函数应用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鉴于学生水平,讲解时仍需因势力导,不能急于求成,多帮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领会题目条件的要求,从而顺利列出函数解析式,最后使问题得解.(四) 复习建议1.构建知识结构2.梳理知识要点见本单元教材《归纳与总结》.3.需要注意的问题(1) 指数幂a n 当扩大到有理数时,要注意底数a 的变化范围.(2) 在对数式log a N =b 中要注意底数a >0且a ≠1,真数N >0等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或变形中常常用到.(3) 在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要对底数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分为 a >1与0<a <1两种情况.4.典型例题见本单元教材《归纳与总结》,其中例1复习对数函数定义域的求法;例2是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例3是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5.解题指导函数的图像是学习函数时必须掌握的内容,函数的一些性质就是由图像直接得出的,函数的图像是数形结合的体现.每学习一种函数时,应熟悉函数图像的特征,这样既便于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也便于应用图像和性质解题.应该怎样记函数图像呢?现介绍一种记忆方法——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分析——根据图像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记住图像的基本方位.实验——记住图像上的关键点,再用特殊数值实验函数的变化,从而得出函数的整个图像或不同函数图像间的关系.(1) 应牢记指数函数y=a x ,当a >1和0<a <1时图像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图像特点①:对任意的a >0且a ≠1,y=a x 图像都过(0,1)(因为a 0=1) .图像特点②:底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例如:y =2x 和y =(21)x (即y =2-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图像特点③:图像在x 轴上方,与x 轴没有交点(因为ax >0) .事实上,指数函数的图像比较好画,即使忘记了图像的形状和位置,只须取几个点就可以描绘出来.但要注意,因为y =a x (a >0,a ≠1)的定义域是R ,故取点时,x 取正数、零、负数都应考虑到.(2) 要牢记对数函数y=log a x ,当a >1和0<a <1时图像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图像特点①:对任意的a >0且a ≠1,y =log a x 图像都过(1,0)(因为log a 1=0) .图像特点②:底互为倒数的两个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 轴对称.例如:y =lg x 和y=log 101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图像特点③:图像在y 轴右方,与y 轴没有交点(因为y =log a x 的定义域为(0,+∞)).(3)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一起记.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得出:当a >1或0<a <1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直线y=x 对称(如图4-1和图4-2),因此两个图像可以一起记.(4) 对图像的高低,我们仍采用数值实验法.例如:对y =2x , y =10x ,取x =1,因为21<101,所以在x >0时,y =10x 图像在y =2x 图像上方,可以推测,在x <0时,y=10x 图像在y =2x 图像的下方,且在(0,1)点处,两图像是交叉的.图4-1 图4-2根据y =(21)x ,y =(101)x 图像分别与y =2x ,y =10x 图像关于y 轴对称,可以得出,在x <0时,y =x ⎪⎭⎫ ⎝⎛101图像在y =x ⎪⎭⎫ ⎝⎛21图像的上方,在x >0时,亦相反. 例如,对y =log 2x ,y =lg x ,取x =10,因为log 210>1,lg10=1,所以log 210>lg10,可以推测,在x >1时,y =log 2x 图像在y =lg x 图像上方,当x ∈(0,1)时,亦相反,即图像在点(1,0)外是交叉的.根据y =log 21x ,y =log 101x 的图像分别与y =log 2x,y =lg 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可以得出,在x >1时,y= log 101x 图像在y = log 21x 图像的上方,在x ∈(0,1)时,亦相反.这样,可以很快地画出y =log 2x ,y =log 3x ,y =lg x ,y = log 21x ,y =log 31x ,y =log 101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4-3) .下面利用图像来解题.例1 设a >0且a ≠1,在同一坐标系中,y =a x ,y =log a (-x )的图像只能是图4-4中的( ).图4-4分析:因为函数y =log a (-x )的定义域为(-∞,0),所以否定(A),(D) .因为y =log a (-x )与y =log a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所以在(B),(C)中,由y =log a (-x )的图像得a >1,所以选B .图4-3例2(1) log a2<log b2<0,试比较a,b,1的大小;(2) 若a>0,试比较log3a,log5a,log0.5a的大小;(3) 试比较log0.71.5,log0.82.5的大小.分析:(1) 作出图4-5,可以得出0<b<a<1.(2) 作出图4-6可以得出,当a∈(0,1)时,log3a<log5a<log0.5a;图4-5 当a=1时,log5a=log3a=log0.5a=0;当a>1时,log0.5a<log5a<log3a.(3) 作出图4-7得出log0.82.5<log0.71.5.也可以这样考虑,log0.82.5<log0.81.5,log0.81.5<log0.71.5.所以 log0.82.5<log0.71.5.。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学设计4.1实数指数幂(1)教学目标:⑴复习整数指数幂的知识;⑵了解n次根式的概念;⑶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教学重点:分数指数幂的定义.教学难点: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互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20.、且∈Nn+这样就将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44.1实数指数幂(2)教学目标:⑴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⑵通过几个常见的幂函数,了解幂函数的图像特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课时安排:2课时.5教学过程:0.将下列各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20将下列各分数指数幂写成根式:79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以表中的每组,x y 的值为坐标,描出相应的点),(y x ,再用光滑的曲线依次联结这些点,分别得到函数y =x 3和函数21xy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总结: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在定义域内它们都是增函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经过坐标原点和点(1,1). 例7 指出幂函数2y x -=的定义域,并作出函数图像.分析 考虑到221x x-=,因此定义域为00-∞+∞(,)(,),由于2211()x x =-,故函数为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 轴对称,可以先作出区间(0,)+∞内的图像,然后再利用对称性作出函数在区间(,0)-∞内的图像.解 2y x -=的定义域为00-∞+∞(,)(,).由分析过程知道函数为偶函数.在区间(0,)+∞内,设值列表如下:x 0 41 1 4 9 … y =21x21123…x…121 2 …y… 4 114… 讲解 引领 归纳质疑分析强调 讲解领会 了解 观察 体会 思考 理解 主动 求解特点 引导 学生 掌握 描点 作图 的方 法 突出 数形 结合 的数 学思 想 注意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可以 适当10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以表中的每组,x y 的值为坐标,描出相应的点),(y x ,再用光滑的曲线依次联结各点,得到函数在区间(0,)+∞内的图像.再作出图像关于y 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函数2-=x y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总结:这个函数在(0,)+∞内是减函数;函数的图像不经过坐标原点,但是经过点(1,1). 引领 归纳领会 观察 体会交给 学生 自我 探究 引导 学生 总结 函数 图像 的特点*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一般地,幂函数y x α=具有如下特征:(1) 随着指数α取不同值,函数y x α=的定义域、单调性和奇偶性会发生变化;(2) 当α>0时,函数图像经过原点(0,0)与点(1,1);当α<0时,函数图像不经过原点(0,0),但经过(1,1)点.引领 总结 强调 领会 理解 记忆 及时 总结 例题 中的 规律*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4.1.31.用描点法作出幂函数4y x =的图像并指出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2.用描点法作出幂函数3y x =的图像并指出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提问 巡视 指导 动手 求解 交流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引导回忆培养 学生 总结114.2指数函数教学目标:⑴ 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⑵ 了解指数模型,了解指数函数的应用.教学重点:⑴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⑵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3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归纳观察函数图像发现:1.函数2x y =和y =1()2x 的图像都在x 轴的上方,向上无限伸展,向下无限接近于x 轴;2.函数图像都经过(0,1)点;3.函数y =x 2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上升趋势;函数y =1()2x 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下降趋势.推广利用软件可以作出a 取不同值时的指数函数的图像. 展示 引导 分析 说明观察 体会 理解可以 由学 生独 立完 成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数形结合*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 一般地,指数函数xy a =()01a a >≠且具有下列性质:(1) 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为(0,)+∞;(2) 函数图像经过点(0,1),即当0x =时,函数值1y =; (3) 当>1a 时,函数在(),-∞+∞内是增函数;当0<<1a 时,函数在(),-∞+∞内是减函数. 归纳强调体会 记忆结合 图形 由学 生自 我归 纳强 调关 键点*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判断下列函数在(),-∞+∞内的单调性: (1) 4xy =; (2)3xy -=; (3)32xy =. 说明观察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14x.10)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164.3 对数教学目标:⑴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⑵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⑶了解积、商、幂的对数.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教学难点:17对数的概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9204.4 对数函数教学目标:(1)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特征;(2)了解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应用中实际问题的题意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2224过 程活动 活动 意图(,)x y ,用光滑曲线依次联结各点,得到函数12log y x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观察函数图像发现:1.函数2log y x =和12log y x =的图像都在x 轴的右边;2.图像都经过点()1,0;3.函数2log y x =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上升趋势;函数12log y x =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下降趋势.展示 分析观察 体会引导 学生 细观 函数 象的 特点*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一般地,对数函数log a y x =( a >0且a ≠1)具有下列性质:(1)函数的定义域是(0,)+∞,值域为R ;(2)当1x =时,函数值0y =;(3)当a >1时,函数在(0,)+∞内是增函数;当0<a <1时,函数在(0,)+∞内是减函数. 引导 总结 强调体会 理解 记忆结合 图形 自我 归纳*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log (4)y x =+; (2)ln y x =. 分析 要依据“对数的真数大于零”求函数的定义域. 解 (1)由x +4>0得4x >-,所以函数2log (4)y x =+的定义域为(4,)-+∞;说明 强调 引领观察 思考 主动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对 数函0, 0. >得1,0.xx⎧⎨>⎩,ln x的定义域为[1,强化练习252627。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2《指数函数》word教学设计
§4.2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一册4.2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是一条纽带,把中职数学的各个分支紧紧地连在一起。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作为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指数函数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函数提供了方法和模式,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作为常见函数,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它。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并且根据图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 对于底数a>1与0<a<1时指数函数的不同性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及性质,掌握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
同时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获得关于指数函数的初步感性认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的意识,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观察、发现、探究、归纳为线索的探究式教学法。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4.3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待定的常数. 内解决.
由已知条件, 当 x= 0 时,y= 101;
当 x=1 000 时, y= 90, 得方程组
让学生在解答过程 中,体会数学建模的一
第 2 页 (总 页)
师生共同明确解决实际应 用问题的步骤.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实 际问题 ( 读懂问 题、抽象 概 括 )→ 建立数学模型 (演算、推理 )→数
学模型的解 (还原说明 )→ 实际问题的
解.其中读懂问题是指读出新概念、 新字母,读出相关制约,这是解决问
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 这是解决
题的基础; 建立数学模型是指在抽象、 问题.
气压强为 96 k Pa.
练习 已知某细菌的生长过程满足函 数关系式 Q(t)= Q0ekt,其中 t 为时间,
单位为分钟, Q 为细菌的数量.如果
一开始的细菌数量为 1 000 只,而在
学生结合例题进行练习.
20 分钟后变为 3 000 只,求一小时后 细菌的数量.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在
社会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101= Cek·0 ,
①
90
=
k·1000
Ce
.
②
由①得 C= 101,代入②得
课时 教 学流 程
学生体会自然对数的应用. 般步骤.
ek ·1000=
90 ≈ 101
0.891
1,
即 1 000 k= ln 0.891 1;
1 000 k=- 0.115 3.
所以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3《对数》word教案
问题
2的多少次幂等于8?
2的多少次幂等于9?
推广
已知底和幂,如何求出指数,如何用底和幂表示出指数的问题.
解决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引进一个新数——对数.
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
如果 ,那么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N叫做真数.
例如, 写作 ,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 写作 , 叫做以9为底3的对数; 写作 ,−3叫做以10为底0.001的对数.
强调
对数
的写
法
50
*自我探索使用工具
准备计算器,观察计算器上的按键并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小组完成利用计算器计算对数的方法.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1) ;(2) ;(3) ;
(4) ;(5) ;(6) .
教材练习4.3.2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01):
(1) ;(2) ;(3) ;
法则2: (M>0,N>0);
法则3: =n (n为整数,M>0).
特别
强调
法则
中的
关键
要点
70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5用 , , 表示下列各式:
(1) ;(2) ;(3) .
分析要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法则.
解(1) = + + ;
(2) = = ;
(3) = + =2 + .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掌
握对
数的
(1) ;(2) ;
(3) ;(4) .
3.求下列对数的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4.3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101 = Ce k0, ①$ “k 1000 令190= Ce •②由①得C = 101,代入②得k 100090 门OQ*I 4e =而〜0.891 1,即1 000 k= In 0.891 1 ;1 000 k=- 0.115 3.4所以k=- 1.153 X 10 .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是—1.153X 10-4x y= 101 e . 当x= 600时,得—1.153X10-4X 600 y= 101 e 〜94.25 ,当y= 96时,得1.153X 10-4x96= 101 e .. 96—1.153X 10-x= In 而■ —1.153X10-4x=- 0.051,104所以x= 0.051 X --------- 〜442.32 .1.153因此,在咼600 m处,大气压强为94.25 k Pa;在咼442.32 m 处,大气压强为96 k Pa.练习已知某细菌的生长过程满足函数关系式Q(t) = Q°e k t,其中t为时间,单位为分钟,Q 为细菌的数量•如果一开始的细菌数量为 1 000只,而在20分钟后变为3 000只,求一小时后细菌学生体会自然对数的应用.教师在学生解答完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解答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将所选解题过程进行投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结合例题进行练习.般步骤.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现代计算技术所带来的方便.加强练习,体会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实际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实际问题(读懂问题、抽象概括)7建立数学模型(演算、推理尸数学模型的解(还原说明)7实际问题的解.其中读懂问题是指读出新概念、新字母,读出相关制约,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指在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共同明确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结本节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试用)☆补充设计☆板书设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实际问题(读懂问题、抽象概括)7建立数学模型(演算、推理)7数学模型的解(还原说明)7实际问题的解•其中读懂问题是指读出新概念、新字母,读出相关制约,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是指在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作业设计必做题:教材P118,习题第4题;选做题:教材P118,习题第5题.教学后记。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1)阅读理解
(2)建立目标函数
(3)按要求解决数学问题
3.转化为对数式、指数式求未知量
作业布置
延伸体验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教学重点
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函数模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函数模型
教具学具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整
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温故知新
自主体验
活动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1某毕业生原有存款1000元,计划从工作后的第一年开始以每年20%的增长率递增存款,那么从他工作后的第几年开始他当年的存款数额超过4000元?
(1)该种候鸟的耗氧量是4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该种候鸟的飞行速度为15 m/s时,它的耗氧量是多少个单位?
解:(1)由题意,y=5㏒2 =5㏒24=10
因此,候鸟此时飞行速度为10m/s。
(2)由题意,15=5㏒2
所以3=㏒2 , =23
X=80
因此,候鸟此时耗氧量是80个单位。
1.认真读题,找出函数解析式模型
解:设在他工作后的第x年,他当年的存款额为
Y=1000(1+20%)x
由1000(1+20%)x=4000,
得1.2x=4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x㏒1.2=lg4
利用计算器求得x= ≈7.6
所以,从他工作后的第八年开始,他当年的存款数额超过4000元
例2通常候鸟每年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若某种候鸟的飞行速度y(m/s)可以表示为函数y=5log,其中x为这种候鸟在飞行过程中耗氧量的单位数。
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高教版中职数学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课题: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实际应用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语文教案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一.教学[*^~%@][*%^#@][^&#*@][*&^#@][&~@*%][#@^%&] 二.教学过程三.思路点拨还可以教给学生学会对比归类的学习方法,让学会举一反三地进行诗词的学习,比如在与作者其它词作【《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所表现的不同感情的比较中,领悟词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解读不是单一的,用自己既有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诗歌才是最好的学诗方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解读也同样如此。
四.练习举例1、根据自己对《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思想内涵的理解,结合作者的生平,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段读后感。
2、阅读宴殊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和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试初步分析比较两首词所表现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声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答题要点: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惆怅的心情。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答题要点: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 [^~&*@] [%@~&*] [^&~*@] [%^#&*] [&%^~@]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基础导练[#&%~@]1.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都比对。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教案设计: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教案设计: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4 指数函数教案教材分析“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是语文出版社基础版数学第一册(修订本)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紧接第三章函数之后,有了前面的函数的知识储备,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作指数函数的图像以及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材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外就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先给出两个具体例子,前一个问题让学生回顾了初中学过的整数指数幂,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函数模型,并且还有思想教育价值。
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的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课的学习,可以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奠定基础,为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与底数a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由于我们前一章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基本性质,前几节课又学习了指数,为本节课学生学习指数函数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所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并且我授课的班级学生程度偏上,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能力较强,但思维习惯上还有待老师的引导,因 (3)在第一象限内,图像在直线y=1的上方在第二象限内,图像在直线y=1与x 轴之间(3)在第二象限内,图像在直线y=1的上方在第一象限内,图像在直线y=1与x 轴之间从a>1和0<a<1的图像中找出两条曲线的图像特征,并从特征中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在学习性质3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混乱,我将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的题目中。
问题6:在性质3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 -+∞∞(4)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一. 应用示例练一练:1.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利用不等号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有理指数(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律,并会进行有关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的定义.
【教学难点】
零指数幂及负整指数幂的定义过程,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在引入指数幂时,以在国际象棋棋盘上放米粒为导入素材,既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中的
a m
m-n (m>n,a ≠ 0)
a n=a
这一法则出发,通过取消m>n的限制引入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定义,从而把正整指数幂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在本节教学中,要以取消m>n这一条件为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大胆地猜想,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1.1 有理指数(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用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
对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
在引入分数指数幂时,先讲方根的概念,根据方根的定义,得到根式具有的性质.在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对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并归纳其变形特点,进而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规律.在对根式的性质进行练习以后,为了解决运算的合理性,引入了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从而将指数幂推广到了有理数范围.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将有理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考虑到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给出严格的推证.
4.1.2 幂函数举例
【教学目标】
1.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求幂函数的定义域,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
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作图、读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幂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
会求幂函数的定义域,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从函数y =x ,y =x 2,y =1
x 等导入,通过观察这类函数的解析式,归纳其共性,引入幂函数的概念.在
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中,对于分数指数及负整指数的幂函数要转化为分式或根式的形式,讲解时,注意引导,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归纳总结规律.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利工具,教师在讲授例2时,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函数的图象,并从本例中找出幂函数的某些性质.
4.1.3 指数函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由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导入新课,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并通过一组练习深化指数函数的定义.先
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为了加强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应用,增加了一道求函数定义域的例题,然后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体现练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4.2.1 对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转化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3. 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明确事物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及性质的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精神,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参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4.2.2 积、商、幂的对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会进行有关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使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情操.通过设置三组“低台阶,小坡度”的练习,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教学目标】
1. 掌握换底公式,了解自然对数,能利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换底公式.
【教学难点】
利用换底公式求值、化简及证明.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并利用多媒体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通过一个特殊例子导出课题.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应多引导,多启发,与学生之间进行适当交流和讨论,在应用换底公式时可设定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各层次同学都能掌握公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运用公式的能力.
4.2.4 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对数函数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以学生的研究为主体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教学过程】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2. 通过联系实际的引入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体现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的应用价值.
3.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内容让学生体会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设有关例题,突出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