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 单元测试练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试题:第二单元+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 二)( 时间 :150 分钟分值: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阐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 , 达成 1~3 题。
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的限制性中古期间 , 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技术处于世界的当先水平, 他们开辟了从东亚到印度洋和东非之间的各条航线 , 包含从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15 世纪的中国 , 不论是经济、政治 , 仍是军事实力 ,都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强盛的国家, 郑和船队就已具备了全世界航行的能力, 但郑和下西洋后 , 中国的远洋航行却消声匿迹了 , 阿拉伯人的远航也仅在印度洋海疆 , 至多到中国而已。
第一 , 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政治上的动因是主要的。
这是因为在仍以自然经济立国的中国 , 没有对国外商品市场的需求。
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都以天向上国自居 , 把邻国视为番夷 , 对邻国主张宣化、怀柔政策 , 经过“贡赠”或“厚往而薄来”的形式 , 拉拢邻国 , 成立起封建宗主国和臣属国的关系 , 只需邻国番邦岁岁来朝 , 永垂不朽 ,就知足了。
其贸易交往本质上是以经济赠予为手段 , 达到邻国在政治上拥戴自己的目的。
如 1411 年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剌率 540 余人的宏大使团接见中国 , 明成祖按王礼招待 , 他们住在中国的开销不算 , 辞别时 , 还赠予礼品和金银。
所以 , 郑和下西洋期间 , 主假如宣诏封王授印, 调停邻国间的纠葛 , 立碑颂德 , 送迎使节等 , 以天向上国的姿态吸引亚非国家向中国示好。
需要指出的是 , 明朝鉴于政治上的考虑 , 降低来自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等政治权力的威迫 , 一方面对国外推行开放政策 , 另一方面却对本国商人出海采纳封禁政策 , 毁坏性地打击了正在兴盛发展的民间海上商业力量 , 严重影响了中国航海在国外的开辟。
其次 , 明朝命郑和下西洋 , 与国外互通有无 , 贸易目的也主假如为官府服务。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B.自诩.(xǔ) 矜.育(jīn)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C.桨棹..(zhào) 干涸.(hé)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D.赊.(shē) 笏.板(hù)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观孤鹜暇日B.宵逝南溟北冥云消C.盘桓耸萃荟翠D.绣闼侥幸扶摇鱼舟唱晚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B.C. D.汤之问棘也是已。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奚惆怅..而独悲?5.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龙光/射/B.落霞与/孤鹜/C.接/孟氏/之芳邻D.天柱高/而/北辰远。
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
B.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阅读欣赏(28分)(一) 阅读选段,完成7~14题。
(16分,每题2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0分)1.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行比.一乡(合)海运..(海动)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旬有.五日(表存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而后乃今图南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小题,共40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
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
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
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
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
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
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
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
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惜解析:选D。
矜:自夸.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小知不及大知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销"通“消";D项,“辩"通“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木欣欣以.向荣谨拜表以.闻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 .门虽设而.常关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D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而彼且.奚适也 解析:选C 。
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用来;B 项,代词,它/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项,连词,表转折,反而/副词,将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悦亲戚..之情话B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C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解析:选B.古今义相同,都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A 项,亲戚:古义为亲人,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C 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D 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襟.三江而带.五湖 ④徐孺下.陈蕃之榻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 ⑥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⑧臣具以表闻.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③/②⑥⑦/④/⑤/⑧解析:选B.①⑦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⑥⑧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作动词。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过去的4年半时间里贵州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全力保总量、保速度、促增收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经济提速转型发展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B. 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C. 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保护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D.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成分残缺应在“代之”后加“以”C.搭配不当“保护”和“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不搭配应将“保护”改为“维护”D.结构混乱“由于……”和“由……所决定的“两种句式杂糅应删去“于”故选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倡议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将围绕这一构想为布局展开B. 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将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从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C.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其含义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国人重温中华的传统D. 有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注他人的病态心理【答案】D【解析】A项“围绕这一构想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可改为“以这一构想为布局展开”或是“围绕这一构想展开”B项“面临”缺失宾语中心语应在“娶妻难”后加上“的问题”C项语序不当“不仅仅……更……”表递进关系“让制造业……和效益”与“让国人……的传统”应互换位置故选D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全民足球的趋势逐渐被放大校园足球也出现了“量产式”的发展家长的担心也并非全都是不经之谈②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难免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③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模样④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其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⑤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⑥戴望舒的《雨巷》哀而不伤有一种中性美在新年朗诵会上他对《雨巷》的朗读则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首经典诗歌的内涵A. ①④⑤B. ④⑤⑥C. ①③⑥D. ①④⑥【答案】D【解析】②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误用对象③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此处望文生义⑤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句意为夜里天气非常寒冷并无“恐惧”之意错误故选D4.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答案】B【解析】对联① 演员的假笑假哭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真实情况现代人穿的是古人衣装演绎的是古时生活这是昆曲的特点对联②处处设疑处处有悬念绘声绘色再现情景故事环环相扣这是评书的特点对联③ 阳春白雪高山流水传雅曲觅知音这是古琴的特点这是古琴的特点对联④ 舞台上展示的形象观众似乎认为是真的而非木偶在小小舞台上随意操纵机关这是木偶戏的特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第24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_______________?因其外形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②_______________ 正名叫“香瓜茄” 这种茄科植物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它的老家③_______________ 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它们都能生长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答案】①这种水果为什么叫人参果呢, ②都属于茄科植物, ③香瓜茄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香瓜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解析】第①空根据句后的问号以及后文“因其外形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对“人参果”得名原因的推断可知此处可填写“这种水果为什么叫人参果呢”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前文“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的表达此处的表达形式应为“都……”后文有“这种茄科植物……”的表述“这种茄科植物”所指的应在上文有所照应故此处可填写“都属于茄科植物”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根据后文“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它们都能生长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可推断香瓜茄对环境的要求不高故此处可填写“香瓜茄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香瓜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之类的句子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而是由花瓣细胞内所含的色素决定的①________ 第一类是类胡萝卜素它一旦霸占了花瓣就会“命令”花瓣开出红色、橙色或黄色等颜色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②________ 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如当细胞液呈酸性时可表现出红色、粉色、橙色等呈中性时为紫色呈碱性时则为蓝色第三类是类黄酮这类色素也“势力强大” “兄弟众多” 常以糖甙的形式存在于花瓣细胞液中开花时可“命令”花朵开放出浅黄至深黄的各种花色③________ 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如酸性越强其黄色变得就越浅【答案】这些色素可归为三类, 由于花色素种类众多, 细胞液碱性越强【解析】本语段说明的是花的颜色由所含色素决定按总分的结构①依据“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陈述的是色素分三类的情况②依据“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可表现出红色、橙色等为紫色则为蓝色”可知用“由于”和后文的“因而”搭配③依据“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其黄色变得就越浅”可知陈述对象是“细胞液”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写出下列画线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父笃疾弥年________②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________7.(2)为下列句中画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要使微贱________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②己自引船________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7.(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7.(4)把第⑤段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7.(5)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7.(6)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答案】(1)①重, ②怠慢亵渎【解析】(1)①“笃”应翻译为“重严重” 可以联系《陈情表》“刘病日笃”中“笃”的解释②“慢”应解释为“怠慢亵渎” 据推断这块母亲墓前的地不是他的有人耕种会“亵渎”母亲【答案】(2)①C, ②B【解析】(2)①前面说到“欲买者稍稍减价”意思是想要买东西的人稍稍地降价后面“要使微贱”中“微”的意思是“略微稍微” 故选C②“引”应翻译为“拉” 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引车避匿”中“引”字的意思就是“拉” 故选B【答案】D【解析】(3)根据语意断句这句话翻译为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无”需要宾语没有“什么” 所以是“无食” 在“食”后断句排除A、C “竟日”是作“虚中”的状语状语后置不能断开应是“则虚中竟日” 排除B故选D【答案】(4)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我)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受这一赏赐【解析】(4)“以” 因为“义行” 孝义行为“一介之善” 一点微小的善行“滥” 随意“荷” 承受句子翻译为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我)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受这一赏赐【答案】D【解析】(5)A项表述有误不是有人拦腰砍价是郭原平自己只要半价B项表述有误文中并没有说到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如此积时”是说这样时间长了本地人都知道这情况不是说他卖物花费时间特别长C项“物价为邑人认可”表述有误据原文“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可知大家总是加上原价付钱认为他东西价钱卖得太低了故选D【答案】(6)太守赠米既为褒奖其德行也有怜老惜贫之意郭原平一方面因谦虚而推让褒奖另一方面仁厚且自强念及天下贫老而不愿独享许瑶之赠棉表的是对郭母的尊敬和挂念且亲自上门以示重视故而孝子郭原平郑重接受【解析】(6)首先找到“拜受棉”的描述据原文“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以此奉尊上耳”可知他是反复送棉花好多次而且亲自上门送且表达了棉花是送给郭母的表示尊敬所以郭原平奉孝郑重接受找到原文有关“拒受米”的描述太守赠米的原因是“深加贵异”“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 佩服他的为人行事作风觉得他很孝顺而且怜悯他又穷又老他的回答是“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表现了他的谦虚觉得不只自己一人孝义而且念及很多人都贫困不只自己一人他不愿意独享这些馈赠宅心仁厚自立自强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这首诗勾画出哪几幅军旅生活的图景各突出了军队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A. 这是一首描写部伍生活的五言古体诗从本诗题目可以看出杜甫的“后出塞”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B. 开头两句交待新兵入伍的时间、地点及出征的去向一“朝”一“暮” 反映出军旅生活特有的紧张多变的气氛C.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勾勒出军旅生活的多重画面创设苍凉悲壮的氛围以悲笳阵阵表达战士们反战思乡之情D. 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新兵初入军营的好奇和对统兵将领的称赞也暗含作者对朝廷黩武开边的讽意【答案】C【解析】C.“以悲笳阵阵“悲笳数声动“悲笳”是静营之号使出征的战士肃然而生凄惨之感【答案】①暮野行军图体现军势(行军)的凛然庄严体现军容的壮阔整肃体现军纪的森严译文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高高悬挂朗朗明月整个营地寂然无声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赏析此诗以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的口吻“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地点东门营河阳桥在河南孟县早晨到军营报到一“朝”一“暮”“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落日”是接第二句的“暮”字而来然而这两句明明写的是边地之景悠悠旆旌”句当然不可能瞬息即到越发显出部队行进的迅疾将旗猎猎朔风萧萧风声与马嘶相交织表现出一种凛然庄严的行军场面一字之加飒然有关塞之气”天色已暮自然该是宿营的时候了部伍各见招”两句便描写了沙地宿营的图景在平坦的沙地上那些行伍中的首领这里而且显见这支部队的整备有素入夜后沙地上的军营又呈现出另一派景象和气氛令严夜寂寥壮士惨不骄” 因军令森严荒漠的边地显得那么沉寂数声悲咽的笳声(静营之号)划破夜空至此?”──统帅这支军队的大将是谁呢他也慑于军令的森严只是自己心里揣测道“恐是霍嫖姚”──大概是像西汉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样治军有方!【解析】①诗句“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我到东门营报到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体现了军势(行军)的凛然庄严②诗句“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意思是“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沙地宿营图③诗句“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意思是“夜空中军令森严”可以看出体现军纪的森严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金黄”修饰“稻束” 有什么意义?“站”可以换成“立”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9.(2)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句中所写“疲倦的母亲”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什么关系?【答案】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2)“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的效果就赋予了稻束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对字词的品味“金黄”是色泽在我们的认知里“金黄”是庄稼成熟的颜色故“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的到来.“站”和“立”比较是炼字类型的题应品味这两个动作的修辞效果和写景效果“立” 竖这是物体本来的状态使用这个词只是描摹出了稻束的客观情况而已“站” 这是人的动作用人的动作来写稻束这就具有了拟人的效果.【答案】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生命的艰辛与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皱”是因为疲倦也是因为时光的流逝诗人称其为“美丽” 这是一种动情的赞颂.赏析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 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正是在这“弱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这些诗句变得玄秘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越时空我们会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及诗中形象的分析和把握.诗中“黄昏”提供了这首诗歌的背景黄昏是白天灿烂之后光线即将隐去的沉静它是一种暗淡的色调.“疲倦的母亲”哺育了不少儿女她虽然疲惫但又无所求“金黄的稻束”就是在这一点上与母亲的涵义吻合不仅如此“金黄的稻束”不是从体力不支的意义上暗合疲倦之意而是从收获后的沉重来象征疲惫.母亲是劳动者她肩负着生命的艰辛与希望因而疲惫因“疲倦”而“皱了脸” 而这“皱了的脸”在诗人心中依然是“美丽”的这是对母亲的赞美.。
(精编版)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试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所强调的美是一种“大全”。
大全,不是大而全,数量上的巨大和知识上的包括都不是他要表达的意思。
大,指的是一种绝于对待的美。
全,通常的意思是与“缺”相对,但庄子的“全”不是谈与残缺相对的周备,而是指圆满俱足。
庄子所说的“备于天地之美”,是强调圆满俱足的美,突出其非分析性和体验性的特征。
关于美的认识方式,庄子通过一个故事将此中坚持和盘托出。
《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应帝王》最后一段说的是人皆熟知的有关浑沌的故事,浑沌是“一”,儵与忽两个聪明的家伙为他打开七窍,即打开感受外在世界的通道,知识的窗口打开了,打破了“一”,而进入“二”的分别中,分别意味着浑成世界的死亡,意味着美的消亡。
郭璞注以“为者败之”来求解,可谓一语中的。
有为,机心,认知,都是美的破坏者,而浑全的、质朴的、至淳无为的体验,才能臻于大全的境界,方可得至美。
庄子提出追求美的方法,就是“原天地之美”——追求自然本然的美。
这个美就是他所说的“性”。
《庄子·天地》中说酒器用色彩来涂抹,是丧失自然之性的行为,即使有再好的文饰,也不美,还不如让其长在山林之中。
《庄子·知北游》篇中借一位得道高人被衣的口说:“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德将为汝美”,真正的美需要“德”——自然之性——来装点,顺乎自然之性的美是最高的美。
《庄子》中美是不可分析的思想,与老子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老子认为,以知识为主导的美的判断,是对世界的曲解。
老子强调“大制不割”——最高的“制”(或者说是“道”)是不分别的,分别是知识的特性,用知识解释世界,是人对世界的误诠。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及达标练习
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2011. 09)一、文言选择题。
(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 B.穷睇眄于中天C.零丁孤苦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阮籍猖狂..不许..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C.腹犹果然..蓬蒿之间.. D.翱翔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是()A.当敛裳宵.逝 B.俊采星.驰C.宾主尽东南之美. D.则刘病日.笃4.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B.悦亲戚之.情话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彼且奚适也④杨意不逢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问征夫以前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而莫之夭阏者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二、按课文内容默写。
(26分)(1),知来者之可追。
(8),物换星移几度秋。
(2),鸟倦飞而知还。
(9),命途多舛。
(3),抚孤松而盘桓。
(10)穷且益坚,。
(4)登东皋以舒啸,。
(11),桑榆非晚。
(5)木欣欣以向荣,。
(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彩彻区明。
(13),形影相吊。
(7),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文言文阅读题。
(共44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6—9题。
(20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 因为他凶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④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⑤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⑥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⑦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 ________ 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⑧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那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 ________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⑨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1)第③段集中刻画了国文老师的形象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2)赏析第⑦段画线部分“咬牙切齿”一词的表达效果(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除了使表达形象生动之外还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赏析(4)文章结尾段文字平淡却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答案】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解析】(1)内容上文章第三段“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运用叠词、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相貌的古怪和“凶”手法上欲扬先抑“抑”体现在写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 “扬”体现在第七段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我”领教了他的才学他的朗诵提升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第八段徐先生批改作文追求简洁、硬朗的文风“我”受其影响运用反衬手法用相貌的古怪和“凶” 来反衬先生的才华与品格之美使文章波澜起伏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 内心才华与品格美美丑交织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主题上作者写先生相貌生动而传神照应了前文“给我的印象最深” 由“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可知老师在学生心中印象之深即使与老师分别近50年仍然对老师充满怀念敬慕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先生的丑与凶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咬牙切齿”是神态描写一般形容人极端仇视或痛恨但也有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的意思老师在读书时“咬牙切齿” 足见老师阅读时情感之充沛朗读得气势十足令人深受震撼和感染这个词看似贬义却能够形象地展现出老师读书时那种抑扬顿挫和丰富情感十分生动形象(3)这里采用借喻手法把文章冗长的部分比作“虚泡囊肿” 把文章精干有力的部分比作“筋骨” 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火眼金睛” 能够削除不好的留下最好的“我”“掏心挖肝”地写和老师“大墨杠子”到处打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我”写作文时的吃力、绞尽脑汁突出老师修改的决断与利落“虚泡囊肿”与前文“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形成呼应而“筋骨”一词又与“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相呼应足见老师批改作文水平之高侧面烘托出老师的才华与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由于老师能作出这样的修改“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这里的评价表达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敬慕之情(4)结尾段第一句先写自己“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 作者五十年未见先生可笔下所写的先生依然栩栩如生其面貌神态、习惯动作依然历历在目足见作者对先生怀念之“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 则写出作者对未能再与先生一通音讯也未曾再见到先生一面感到十分的惆怅惘然以上两句话为最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张本点出自己为未与先生通音讯、再见一面而先生已逝的惆怅又流露出作者对先生当年对自己悉心教导以及其高尚人品的崇敬怀念之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青藏高原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大的内陆湖泊群青藏高原是①_______________ 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等都是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河流青藏高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水分交换过程不仅会通过季风系统将印度洋的大量水汽带到高原地区还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和西风的作用将水汽从高原②_______________ 从而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湖泊对全球气候波动极为敏感可以看作揭示③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信息载体【答案】①亚洲许多江河的发源地, ②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 ③全球气候变化【解析】语段介绍了青藏高原的相关知识第①空结合下文“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等都是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河流”分析可知此处语境是说青藏高原孕育了很多河流且“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都属于亚洲的河流故此处可填写“亚洲许多江河的发源地”等语意相近的内容第②空根据下文“从而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可知水汽的流向是“从高原”流向“中国东部地区” 故此处可填写“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等语意相近的内容第③空根据上文“这里的湖泊对全球气候波动极为敏感”可知这里的湖泊影响着世界的气候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故此处可填写“全球气候变化”等语意相近的内容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A.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B.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C.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D.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答案】A【解析】(1)“吴伐楚”的主语是“吴” “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的主语是“伍员” 两句主语不一致应在中间断开排除B、C两项“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中“于豫章”作后置状语其前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答案】D【解析】(3)A项“不给太子娶亲”有误原文“更为太子取妇”【答案】(4)①平王派人召唤伍奢两个儿子说“你们来我能让你们的父亲活下去不来现在就杀了伍奢”②伍子胥到处寻找楚昭王找不到以后于是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拉出平王的尸身抽了三百鞭这样以后才停止【解析】(4)①使派召召唤生使……活下去让……活下去今现在②求寻找既以后鞭名词作动词抽打已停止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A. 诗歌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借咏西施以喻世人针砭世态B. 三四句中的一“朝”一“暮”对比鲜明表现了西施的地位变化之大C. “邀人”句至“君怜”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的宠爱则身价百倍D. 最后两句用典借东施效颦难以得到赞赏来表达对统治者的讥讽【答案】D【解析】(1)D项“借东施效颦难以得到赞赏来表达对统治者的讥讽”理解有误应是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答案】(2)王诗借古讽今借西施“朝贱夕贵”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悲叹世态炎凉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解析】(2)作者通过描写西施来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 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名言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5.(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5)有人认为在对待研学旅行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A. 现在很多学生的生活脱离了现实和自然研学旅行将他们带回广阔天地间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B. 国家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性政策这是近些年来研学旅行得以迅猛发的重要外部条件C. 兴趣是保证研学旅行活动行之有效的重要因素但一味迁就甚至迎合学生的兴趣可能会导致活动出现偏差D. 如果能够正视“粗放掘金”行为的危害合理引导和加强管理就能够改变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中出现的种种乱象【答案】D【解析】(1)D项造成研学旅行乱象的原因不仅有公司牟利还包括学校缺少相关的课程建设等其他原因“就能够”表达过于绝对【解析】(2)C项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不意味着学生有能力自已完成研学旅行的活动设计根据材料一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将其中一些活动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并非放手让其设计活动【答案】A【解析】(3)材料一的观点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研学旅行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设计出有充足学习内涵的活动促进学生成长A项不仅强调学习(读万卷书)还强调要在实践和旅行中学习(行万里路)并指出结果是学习者境界得以提升(脱去尘浊丘壑内营)符合材料观点B项过分偏重于“旅” 忽略了“学习内涵”C项虽与“实践”相关但主要是强调自强自立D项虽与第四段中提及的“集体”有关但是既无实践更无学习远离材料一观点故选A【答案】(4)①对比论证将学生在学校内模拟实践与研学旅行中真实的实践操作进行对比论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②举例论证以黄山研学和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实践的团队活动内容为例论证体验式学习的作用③引用论证引用皮亚杰的言论证明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解析】(4)“在校内学习中我们也创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但多数都是在人为的模拟情境中展开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现实情境面对的都是‘原生态’问题这种学习资源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真实出现在眼前如果此时组织一场‘黄山赛诗会’ 这就是‘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黄山研学和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实践的团队活动内容为例论证体验式学习的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答案】(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侧重于肯定它肯定了研学旅行的价值和意义对其持支持态度②材料二侧重于批评它揭示了研学旅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其后果严重示例二不同意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材料一侧重于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更多的是理论层面材料二关注的是研学旅行的实践层面角度不同态度自然有所差异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并不是“截然相反” ②尽管材料二对当下的研学旅行有很多否定意见但是对其前景还是乐观的这与材料一是相同的而非对立【解析】(5)对于两则材料在对待研学旅行的态度上的异同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认为两则材料截然相反那么可以从对待研学旅行的研学旅行态度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不同意题干的说法可以从两则材料看问题的角度和对研学旅行的态度进行分析据此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即可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请概括白兰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3)文章最后一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A.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瑟凄冷的环境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B. 小说两次写到白兰听“秋雨叩打窗棂”的声音目的是表现白兰在丈夫提出离婚的要求C. 小说讲述了一个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丈夫顾念妻儿妻子甘愿受苦也要和丈夫在一起的故事语言典雅优美D. 小说通过夫妻二人互相抓住对方的胳膊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夫妇二人在家庭遭遇困难时彼此对对方的关切与担心【答案】A【解析】(1)A项“为全文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错误全文的基调并非感伤的而是自立自强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答案】(2)①关心体贴丈夫为妻贤惠白兰看见丈夫憔悴疲惫的样子不停问“发生什么事了” 言语中满是关切煮面这一情节又显示了作为妻子贤惠的一面②珍视爱情亲情为人坚毅当得知丈夫要求离婚的真相后白兰表示要和丈夫风雨同舟勇敢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困难【解析】(2)解答本题学生要从人物描写的句子中提炼要点首先白兰看见丈夫憔悴疲惫的样子不停问“发生什么事了” 语言与动作的描写体现她对丈夫的关心体贴同时煮面这一情节也体现她为妻贤惠的一面其次当得知丈夫要求离婚的真相后白兰表示要和丈夫风雨同舟勇敢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困难体现了她珍视爱情亲情为人坚毅【答案】(3)①在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②在艺术结构上与小说开头环境描写形成对照小说结尾呈现给读者的是幅和谐、安宁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面与开头萧瑟凄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③在人物形象上“粉色的蔷薇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亲情的美好象征体现了他们身上的人性美④在思想内容上使小说的主题深化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亲情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解析】(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粉色的蔷薇花爬满栅栏在太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 充满诗情画意使小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小说开头写到“秋雨潇潇黄叶娉婷风一阵紧似一阵冬天带着凛冽” 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结尾呈现给读者的是幅和谐、安宁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面与开头萧瑟凄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粉色的蔷薇花”象征了主人公之间美好的爱情、亲情体现了他们身上的人性美“蔷薇花”在这里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寓意“粉色的蔷薇花爬满栅栏”“一畦一畦茂盛鲜嫩的蔬菜”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亲情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可据此分析作答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7.(4)材料二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7.(5)整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概括优秀的新诗应该具备的特点A. 艺术情感不同于原生态情感诗人应热心守护心灵注重家国情结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B. 新诗是充满活力的新“制式”诗歌对其接受与评价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C. 材料一所讲的新诗的“无限自由”和材料二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 两者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皆宜”的一类【答案】C【解析】(1)A项“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缺少“琐碎”修饰限制材料一原文表述为“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B项“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与文意相反材料二原文表述为“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D项“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有误材料二最后一段是从成熟度和接受面来分类的将胡适的新诗简单地归为第二类是不恰当的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说法过于绝对【答案】C【解析】(3)材料二主要说的是“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A项谈古诗社会功能主题不一致B项是谈诗学传统主题不一致C项这是新诗难以“定于一尊”的原因之一D项从古诗与新诗形式内容比较与新诗地位无关主题不一致故选C【答案】(4)①材料二以设问形式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②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未稳定成熟尚处于生长期③人们习惯于西方诗歌世界精华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对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④固执于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解析】(4)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分析可知材料二以设问的形式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原因结合“现代新诗则好比生长时期的‘主序星’ 尚处生长期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膨胀生长”分析可知第一个原因是“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未稳定成熟尚处于生长期” 结合“中国新诗唯西方诗马首是瞻”“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分析可知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习惯于西方诗歌世界精华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对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 结合“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分析可知第三个原因是“固执于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答案】(5)①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②抒发经过淘洗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③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④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解析】(5)根据材料二“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概括出“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 根据材料一“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可概括出“抒发经过淘洗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 根据材料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 能充分释放汉语诗歌的弹性蕴藉以意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可概括出“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单元练测(人教版必修5)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一稔.(rèn)泠.然(líng)云销雨霁.(jì)凫渚.(zhǔ)B.窈.窕(yǎo)寻壑.(hè)遄.飞(chuán)北冥.(mín)C.潦.水(liǎo)闵.凶(mǐn)险衅.(xìn)茕.茕孑立(qióng)D.孤鹜.(wù)陨.首(yǔn)鲲.鹏(kūn)拔擢.(zhuó)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不胫而走刎颈之交不经之谈B.高朋满座坐镇指挥渔舟唱晚涸泽而渔C.不知晦朔诲人不倦悔不当初备受欺侮D.凭水相逢过蒙拔擢命途多舛日薄西山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正确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生活困难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往D.绝.云气,负青天绝:直上穿过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吾欲之.南海,何如B.既自以为.形役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而后乃.今培风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天之苍苍,其.正色邪5.下列各句句式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彼且奚适也B.之二虫又何知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既自以心为形役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享受奢侈富贵生活的欲望没有起始年代。
当大观园里的贵族们吃着用十几只鸡煨成的茄子时,庄稼人刘姥姥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就是自己经常吃的那种蔬菜。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富,对高质量和高品位名牌商品“顶礼膜拜”,对眼花缭乱的名牌如数家珍。
他们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游艇和私人飞机;一次小型聚会要用掉几十箱香槟;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个人喜好不惜动用大笔财力,甚至可以把一群名贵的赛马空运到自己那鲜为人知的庄园里,然后在想起来的时候组织一场马球赛,水平固然参差不齐,但教练可是一定要从苏格兰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5第二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帝阍(hūn) 叨(dāo)陪 坳(āo)堂 决(xuè)起而飞B. 逋(bū)慢 榆枋(fáng) 洗(xiǎn)马 终鲜(xiān)兄弟C. 储(zhǔ)粟 轻飏(yáng) 流憩(qì) 舸(kē)舰迷津D. 熟稔(rěn) 盘桓(huán) 懿(yì)范 云销雨霁(j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小大之辩也.B、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无心以出岫.岫:云彩。
B、彼且恶乎待哉 ? 恶:何。
C、觉今是而昨非。
是:对,正确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斯:则,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其:代词,它。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代词,它的。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两个其都是“代词,它.D、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代词,它的。
7.下列各句画横线的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9、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B、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C、奚以知其然也?定语后置句D、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10.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B.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二、默写(每空2分,共40分)见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二、默写(每空2分,共40分)二、补写名句(每空1分,共10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2)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3),知来者之可追。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5)潦水尽而寒潭清,。
(6)木欣欣以向荣, 。
三、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B.而后乃今培风培:凭C.抢榆枋而止抢:触、碰D.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控制解析:选D。
“控”的意思是“投,落下”。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去以六月息者也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⑥适百里者,宿舂粮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解析:选C。
③是说天的颜色的,⑤是蜩与学鸠的浅陋见识。
排除这两项即可。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动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解析:选C。
C项理解错误,文章虽然谈到了“小大之辩”,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
4、翻译句子(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除臣洗马 除:革除B.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 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3、翻译下面的文句。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分)(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5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分)1、,知来者之可追。
2、,风飘飘而吹衣。
3、问征夫以前路,。
4、引壶觞以自酌,5、,时矫首而遐观。
6、,鸟倦飞而知还。
7、景翳翳以将入,。
8、既窈窕以寻壑,。
9、寓形宇内复几时,。
10、,临清流而赋诗。
11、潦水尽而寒潭清,。
12、山原旷其盈视,。
13、,穷岛屿之萦回14、,秋水共长天一色。
1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16、,彩彻区明。
17、但以刘日薄西山,,,。
18、,形影相吊。
19、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
20、,报养刘之日短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 。
,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倚南窗以寄傲,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乐琴书以消忧。
,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
,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 ?? , 。
怀良辰以孤往, 。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流丹,下临无地。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披绣闼,俯雕甍,,。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用课文名句填空1、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志士能人命途多舛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又何必怨天尤人呢?2、有人觉得自己就这样的基础,要想将来学有所成不太可能,不如趁早解放自己,错矣,“ _________ ”,只要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3、胜者诚可敬,失败者亦未必可悲。
周恩来有诗曰,“难酬蹈海亦英雄”;王勃有句云, “ ________ ”这些诗句说明,英雄是成功者的奖品,更是坚毅者的封号。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在环境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 ”就是最有力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