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感悟
![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916fc31376baf1ffc4fade6.png)
《把心安顿好》读书感悟-------你做到了吗?读了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一书,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道德的根本”这一章内容,里面主要涉及到了同情、善良、尊重、生命价值观等主要内容。
书中说到,“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界限。
人如果不善良,没有同情心,那么他就远不如禽兽,甚至比禽兽坏无数倍。
”是的,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如果你珍惜了身边的缘分,以一颗善良之心、宽容之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他们的一切,那么你将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而,如果在碰到任何事情时,你只想到利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忽略由于你的利己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损失,这就说明你丧失了善良的本性,同时你将会失去最宝贵的财富---朋友。
最近网上看到几个新闻,对我感触很深。
盐城一名男婴遇到车祸受重伤被送到医院抢救,而冷淡的医生却要求先挂号为由,拒绝对伤者施行急救措施,致使男婴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医院原本是救死扶伤、非常神圣的地方。
可是如今的部分医院已变成了以盈利为主、医生道德沦丧的地方。
同情、善良、生命价值观这些美好的名词已被他们中的一些人玷污。
同时这也值得每个人对人性的思考。
12岁的小男孩没完成作业女老师让全班50个学生轮流扇耳光,把小男孩的脸打的乌黑青肿,让人惨不忍睹。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应拥有善良的品行,以身示范、教书育人,而这位女教师却对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下如此重手,让人痛心疾首。
她的这种不法行为也给我们人民教师蒙羞。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情,我相信如果你真心的去对待你身边的人,那么他们也会感受到你的善良,并也会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并且尊重你。
试想,如果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充满善良之心的友好的环境里工作,将是多么的幸福!“同情、善良、尊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你做到了吗?。
把心安顿好读书笔记
![把心安顿好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a0bc959852458fb770b56f3.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甘泉 2010133108周国平的文字吸引,在于其思想沉淀与启发。
哲学在现实生活之中还原,直抵人心,启迪人们对自身及社会的思索。
而这份心灵上的启迪,往往给予人慰藉与勇气,自省与智慧。
《把心安顿好》是周国平的最新随感集,收集于2006-2010年之间的随笔。
出于一直以来对周国平文字的欣赏,以及“把心安顿好”这五字书名,我把这本书从书店带回家,慢慢细读。
对于一个刚从大学走到工作岗位的我而言,外部环境的改变,角色定位的转变,带给我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事情,以及自己。
一直相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修身,是道德修养和幸福感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也就是有一个好的心灵,作为起始点和承载点。
拥有了起始点,齐家治国平天下才得以开端;拥有了承载点,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路上的挫折与成功,抵达梦想。
因此,如何把心灵和心态安顿好,值得我去思考。
周国平在本书中,思考的中心便是价值观问题,他认为圆满的人生应该是这样子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我感受到他观点的立足点,同时,也给与我启发:心之所以可安顿好,一是拥有奋斗的经历,二是拥有获取幸福感的智慧。
人生短暂,奋斗和事业让人的一生变得丰满。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赋和梦想,奋斗是苦也是乐,但路途中的一个个无论向上或向下的转折点,却是最深刻的记忆和最大的财富,也渐渐让自己的禀赋展露,一步步靠近梦想与目标。
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让生命有了重量。
奋斗与事业并不是抽象的,能让生命增加重量的必有其蕴含的内在。
结合具体工作情况,我认为它有几个基本点:一是能谋生,带来物质上的基本满足,这是最基础最低层次的成功。
通过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蓬江区国税局,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对于一个应届生而言也是象征着能对自己负起经济责任的意义。
因此事业的第一个层次是能够满足的。
二是奋斗与事业能让自己具有明晰的责任感和意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983490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c.png)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今天,终于把《把心安顿好》读完,最使我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以前看到一本书《你拿什么成功安慰你的心灵》,所以一看到这本书就很想看看。
《把心安顿好》刚一看,就非常喜欢,看完以后也很受益。
在当今社会,我们时代的价值观真的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的都是一个字:钱!钱!钱?
生命和精神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幸福与道德都要据此衡量,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道德在于生命的善良和精神的高贵。
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例如健康、亲情、与自然的`交融,二是精神的快乐,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乐。
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
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
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
优秀就是把人性的品质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读书体会笔记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读书体会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5e874e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3.png)
《把心安置好》读后有感念书领会笔录《把心安置好》读后有感念书领会笔录周国平先生是我熟习的一位伟大作家,更是一位人生的导师,也是学贯中西的哲学家。
在大学时代,我拜读过他的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为妞妞的逝去而悲伤不已。
赵校长介绍我们读了他的《智慧引领幸福》和《生命的质量》两本书,更是感觉周国平先生像一位长辈在谆谆教育我们,如何获取幸福和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让我们在大师的教育下学会思虑智慧、幸福、生命等终极问题。
在思虑取成长,在成长中反省我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
为了更好的吸取周国平先生的思想,正逢“十一”长假,便去新华书店购置了他的随感集——《把心安置好》。
当我还没有打开时,就被封面上深思的先生和他的话吸引了。
他说:“人最可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置好,人生即是圆满。
”这句话深深地刺疼了我,我抚躬自问,我把命照看好了吗?把心安置好了吗?我的人生圆满吗?成为一名教师是我的心愿,更是我的理想。
这类感情根源于家教,也根源于村里尊长的鼓舞。
我生长在一个潍坊白浪河沿岸的小乡村,但这个小乡村却地灵人杰。
有上世纪二三十年月的革命家,有建国后五六十年的清华生,有八九十年月的西安交大、中国医科大的大学生,正是这类学习的气氛激励着我,激励着我,去实现人生的目标——大学。
在 2000 年的高考取,我考上山东省要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
但专业是非师范的,多罕有点伤感,但毕竟是师范,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到地理教育专业班听教育学、心理学的课,为未来奠定。
那是的我,真的对知识充满渴求,对工作充满神往,对人生充满美好。
工作近十年了,工作如清水相同沉静,没有了激情,更没有了当年盼望知识的热忱,心仿佛向来在流浪着。
但当读到《把心安置好这本书时,我的心才有了下落。
我的理想,人生的追求既然是成为一名教师,就应当把心放在教育上。
固然在把心安置好读后有感教育孩子上,出现过或多或少的过失,但我的核心教育方式没有变,那就是爱你所教过的全部孩子。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4212f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2.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1在当当上看到这个书名,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
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也阅读过他的两本写给两个女儿的书——《妞妞》和《宝贝,宝贝》,这是我阅读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着作——至少我不这样认为。
这是周国平的随感,是一本由语丝集合而成的书。
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
把书放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利用闲暇时间一点一点地阅读。
书中的语言平实,简洁,精准,意深,静静地流过我心灵深处。
当内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这样的文字,它能让人渐渐归于平静。
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
人到中年,逐渐觉得:世界上,没有比安静更美丽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
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
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在忙碌中在尘世中,不时的和那个文学的、哲学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简单且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https://img.taocdn.com/s3/m/b0a9f0e3e87101f69f3195d5.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作为周国平先生的第四本随感集《把心安顿好》,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21至2021年间。
作者在《序》中这样中其概括近几年他的价值观:“年轻人心灵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这也是作者将这本随感集定名为《把心安顿好》的主要原因。
读周国平先生的作品,以前只是零星地接触。
这一次读他的《把心安顿好》可以是比较完整地接触到了他的整部作品。
这本书从《价值观》一文导入,谈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价值观”的问题自始至终都贯串在整个作品之中。
在《价值观》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性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
”作为真藓科青藓的人,更应该去追求精神上的快乐。
作为哲学家的周国平,在审视人生及其意义半生的时候,我始终觉得他的内心太很淡定。
这种淡定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来自于踏踏实实地把平凡纯粹的生活真正过好。
这样一位大师级的反面角色,他凭借自己丰富的心灵、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并解剖着我们默默无闻的生活。
作者在《内在生活》一文中这样论述:“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
”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作者的心灵是丰盈、快乐而坚定的。
把心安顿好,一个人也只有把心安顿好,才不会被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所沾染。
同时,他现代人自然会凭借这样精神的快乐“定力”来抑制区外在的干扰。
在评价当前人类价值观的时候,作者这样说:“真正可惊异的是,我们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竟然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字元的几乎是一个字:钱!钱!钱!”几千元似乎是生命的一切,人们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自己做主。
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欲望迷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静下以来,认真对待平凡的生活,从经历中、情感上、感悟里去多样化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层次的境界。
通过比肩追求精神的内容超越精神的快乐,这才是作为万物之灵前三位的最高境界。
面对教育,周先生更是表达了自己的愤怒,《问责今日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工作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培养孩子们培养成片面的菲律宾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要的收藏价值。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2a612b2f121dd36a32d8295.png)
心正而邪不侵范贡读书会杨关《把心安顿好》是作者的一本随笔,本意是将它作为一本“心灵鸡汤式”的读物来对待的,读过再深刻思考,这亦是一本哲学书籍,是中国“老庄文化”与“墨家”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与延伸。
老子提倡“一切道法自然,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
”庄子提倡“齐物,自然,精神自由。
”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作者将这些道理融入现代生活与人一生的节点、追求相互阐述,让人心之所归,平静待事,当人浮躁、迷茫、失意、孤独时可借以归本溯源,平复心态。
以净化心灵来抵御邪念丛生,是所谓“心正而邪不侵”。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物质主义者,对于精神生活概念很淡薄,因为没有彻底解决物质问题时,光有精神是虚无飘渺的,但精神支柱是更好获取物质的有效推动力。
物质是万恶之根源,人活一世都是在不断的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的贪、嗔、痴不断膨胀,解脱之法是将精神生活设为最高追求,将精神之真、善、美代替物质享受之贪、嗔、痴。
像书里提到了现今很流行的养生,人们没别的事可以关心了,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养生上,保养药品、书籍等大受青睐,关心自己的身体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过度地关心就显得有点儿病态了,对任何小事都紧张兮兮的,人生的乐趣也就少了。
作者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其实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自己的心态放好了,用心去感受生活,才是真正的养生。
有人会问,怎么样才能把心态调整好?其实非常简单,每天都跟着自己的心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懂得协调自己的生活,用心地去享受生活。
把焦点集中在一个点上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放宽心,过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吃的再好都是身上的肉迟早要腐烂,只有精神文化是可以传承长青的,唐诗、宋词、元曲、明说都是精神财富,阅读就是一种精神生活,坚持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人生有限,生命无限作者在书中写到“生命大于肉体,死亡揭示了肉体的有限,却启示了生命的无限。
”我是这样理解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可以流传青史的传承文化,即载入史册的历史大事、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推进人类发展的壮举等等,甚至可以是落个遗臭万年的骂名都是生命的延续。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33be9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8.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是一本我读后感触颇深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心灵成长和情感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见解。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从书中所传达的主题、情感体会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这本书所传达的主题是“把心安顿好”。
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指导我们如何去调整和塑造自己的情感状态。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情感管理、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帮助读者理解并改变一些不良的心理习惯。
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强调了感悟生活的重要性。
书中的多个章节,作者都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真实的故事来说明,只有真正感悟和理解生活,我们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幸福。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其次,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传达出的情感体会。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情感生活的思考,以及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
这些真切的情感体会让我感到作者是一个真实、坦诚、有情感共鸣的人。
他所传递的情感困惑和解决之道,让我深深地看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尤其是在情感管理方面,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焦虑和消极情绪,并通过书中的方法和建议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逐渐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也更加懂得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因此,我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这本书使我对人生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书中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洞察,对于人生和生活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他提出了人生的重要课题,例如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找到内心的真正欢喜和幸福感等等。
这些问题让我深思。
在书中的引导下,我反思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把心安顿好”的信念。
我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情感状态和人际关系,以及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并为此付出努力。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562e8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e.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在这个快节奏、充满喧嚣与诱惑的世界里,能读到一本像这样的书,实在是一种幸运。
书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大道理,也没有华丽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词藻,有的只是作者对于生活、对于内心的真挚感悟。
就好像一位老友,在一个安静的午后,跟你娓娓道来他的所思所想。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一字一句地去品味,因为每一句话都仿佛能触碰到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作者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想想我们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为了功名利禄奔波,为了各种琐事烦恼,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的心还好吗?我们是不是把心丢在了半路上,只顾着拼命往前跑?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工作特别忙,压力也特别大。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任务,开不完的会,加不完的班。
回到家,已经是精疲力尽,倒头就睡。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机器人,只是机械地完成着各种任务,完全没有了生活的乐趣。
直到有一天,我生病了。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白色的天花板,我突然觉得很迷茫。
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心在那一刻,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在养病的那段时间里,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好好吃一顿饭,很久没有陪孩子一起玩耍,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喜欢的书。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却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病好之后,我决定改变。
我不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而是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每天下班后,我会先去菜市场买一些新鲜的食材,回家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饭后,我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一起玩游戏。
周末的时候,我会约上三五好友,去郊外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我发现,当我把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把心安放好,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
我不再为了工作的压力而焦虑,不再为了一些琐事而烦恼。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6ddaec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0.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品读了《把心安顿好》这本书,让人明白了很多道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这个暑假好好的品读了《把心安顿好》这本书,通过读书真的让我看通了许多,对教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对学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今天仅对其中一章谈谈感受。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这些周先生的看法显然给了我很多思考!”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那么,我们该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们适宜地生长呢?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周先生说:教育不可没有自由时间。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
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书读到了这里,让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学生是个孩子,同样是个自然人,未经雕刻的自然人,我们不是雕刻工人,孩子不需要我们可以的雕琢,我们缺乏的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的时间,让孩子按着自己的优势快乐健康的成长。
他们太缺少自由了!好老师也很重要,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
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
把心安顿好
![把心安顿好](https://img.taocdn.com/s3/m/eae98c82ec3a87c24028c4e9.png)
把心安顿好————国家奖学金获奖感言刚上大学时,我就问自己“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想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还有在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多少的成长,而有很多同学就是输在起跑线上。
周国平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圆满。
我不能评判这句话的辩证性,但把心安顿好确实是重要的,不管在大学还是在以后,心才是人之根本,心灵的强大才是本身的强大。
而在大一的一年,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心存爱意。
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充满的是忐忑与不安,同学送我一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物皆深。
很荣幸能在管院的有关部门担任干事,在这里面我觉得尊重别人是最基本的礼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的同学问我:为什么看到你就会感觉到青春的活力?其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肯定会有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当我敞开心扉,真正的去接纳他们的时候,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愉悦,心里也不会有太多的负面情绪。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对周围的一切心存爱意,会感到温暖,每天都会充满精力。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刚到大学,刚到大学时,怀揣着各种迷茫与无知,是学长学姐们耐心带领我们步入真正的大学生活的轨道。
进入大学校园之前,便有很多道听途说的信息,我们把它们拿出来不厌其烦的来向学长们请教。
根据他们的讲解和我们亲身的体会,就这样一步步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管院中本就存在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总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他们对工作态度的认真、办事方法的有效等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感恩学长,是他们在我迷茫无助时,为我指引了方向。
而在日常生活中,离开了父母,朋友时刻伴我身边,让我感觉到身在异地的温馨,感恩朋友,是他们在我失意潦倒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我高兴的时候,他们也是在一旁默默的祝福着我。
感恩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知识和看世界的眼睛,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在我们身上奉献着自己。
感恩爸妈,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与了我无私的爱和关怀,让我的成长无忧无虑。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精选三例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精选三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45afc92e3f5727a5e962fc.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精选三例篇一:《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最近读了我们教研组长推荐的周国平写的《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
”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
我没把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从价值观方面来告诉我们要注重的是内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
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
”读了这些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很多时候在被我们自己浪费,我们的不快乐是由于价值观有了问题,如果我们注重内在生活,多关注我们的灵魂,我们会走出痛苦的深渊从而做一个快乐的人。
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
我们应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这样从人性意义上说,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成功就会像优秀的副产品一样不期而至。
其实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它又从内在生活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安顿自己的心灵,他说: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
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c49a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d.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读后感1在当当上看到这个书名,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
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也阅读过他的两本写给两个女儿的书——《妞妞》和《宝贝,宝贝》,这是我阅读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着作——至少我不这样认为。
这是周国平的随感,是一本由语丝集合而成的书。
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书放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利用闲暇时间一点一点地阅读。
书中的语言平实,简洁,精准,意深,静静地流过我心灵深处。
当内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这样的文字,它能让人渐渐归于平静。
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
人到中年,逐渐觉得:世界上,没有比安静更美丽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
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
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在忙碌中在尘世中,不时的和那个文学的、哲学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简单且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2培根论读书提到:哲理使人深刻。
身为女孩子却不怎么喜欢哲理类作品,总觉得那都是讲各种价值观,老生常谈又矫揉造作的,其实是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教师读书笔记--把心安顿好
![教师读书笔记--把心安顿好](https://img.taocdn.com/s3/m/26040ab4a8956bec0875e3f6.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暑假期间,学校要求老师们认真读读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我觉得真是个很好的建议,因为平时的忙碌,让我们基本都泡在课本、教案和各种活动中,很久已经没有办法能够静下心来看看书,放松并自我调节一下心灵,在学校推荐的几本书中,有些是以前就看过的,而周国平的这本《把心安顿好》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赶紧买一本回家,一口气把它看完。
也许是我也觉得自己没能够“把心安顿好”吧。
周国平说:“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
便是幸福。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
爱情和事业是人生幸福的两个关键项。
爱着,创造着,这就够了。
其余一切只是有了更好、没有亦可的副产品罢了。
人应该在自己身上拥有快乐的源泉,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去开掘和充实它。
这就是你的心灵。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经常会觉得很浮躁,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这份工作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可是看了这本书,让我静下心来感受作者想在书中传递的思想,作者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谁都想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可是怎么样才是精彩的一生?有时我们会羡慕那些富有的人,觉得人家拥有的财富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物质愿望;有时我们羡慕那些拥有权力的人,认为他们被人敬重,可以用权力换来很多东西;人家经常嘲笑我们是穷酸老师,除了会教书好像什么都不会。
有时我也会这样怀疑自己,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其实最高的位置,最让人羡慕的位置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在这个位置上是否适合,能否感到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总会找到适宜的位置,感受幸福的人生! 生活就是生活,最平常的事就是幸福,每天我们都可以跟家人一起这便是幸福,可以工作可以付出这便是幸福,可以健健康康的这更是幸福!静静的听一首歌,让心平静下来,让脚步慢下来,想一想生活的本质,不要去忙生活,要去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
《把心安顿好》读书心得
![《把心安顿好》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a3eb93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e.png)
《把心安顿好》读书心得能遇到一本好书实属不易,将对这本书的感情写出来,未尝不美。
读书心得怎么写呢?为您提供以下文章“《把心安顿好》读书心得”作为参考,希望这篇心得体会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把心安顿好》读书心得许多年前看过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当时觉得作者的笔触是娓娓道来,记得当时这本书也上了畅销榜,为书中的妞妞从生到死的短短的人生伤感不已。
虽然当时不曾结婚生子,但仍然能觉出作者笔下的不舍与衰伤。
推荐的这本书,是作者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感悟,是作者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本书谈到了许多的思考,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教育,等等,最后也谈到了法制和民主和现在中国的医患关系,城市病,可谓是面面俱到,限于篇幅,作者也不可能展开论述。
也或者作者也不是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也不可能展开论述,所以好多的问题也仅限于单纯的现象。
一:感言本书的现象很多,只说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其一有句话:人只有自己经历是独有的。
这句话我很认同,许多的事情,只有你经历过了,才有更深的感觉,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上得来的知识总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还是要自己亲自实践。
而自身的经历,是别人只是说说得不到的。
其二:心中不但要有爱和善意,而且要及时的表达,让那个与之相关的人享受到。
二:商榷书中19章关于儿童教育,我有不同的见解。
文中关于教育基本是大家说的快乐教育,提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认为看一件事情,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即不能脱离现实。
现阶段的高考基本上是最公平的了,它使大家都处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上,而不是找关系之类的上大学。
辅导班也好,培训班也罢,都是为了应试而出来的,学些应试技巧也没有什么坏处,毕竟是许多老师这么多年以来总结的经验。
总比自己去摸索的好。
学习很多时候也是个苦差事,古人早就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孩子年纪少,自控能力差,如果都是快乐教育,大家当然是爱玩的。
把心安顿好
![把心安顿好](https://img.taocdn.com/s3/m/4e653ed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2.png)
把心安顿好近来,看了著名哲人周国平的新作《把心安顿好》,感受很深。
在这部新作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
作者认为,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人生境界,并表述了自己的价值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生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
这种价值观和生活倡导,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的指向。
在此摘录一些书中锦句,与大家共享。
人世间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
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利,地位,名声在活。
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
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的自然之道,人类必须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息。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春华秋实,生儿育女永远是生命的基本内核。
你从喧闹的职场里出来,走在街上,看天际的云和树影,回到家里,坐下来和妻子儿女一起吃晚饭,这时候你重新成为一个生命。
生命所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
但是,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
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靠着养活自己,同时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如果人人----或者多数人----都能保持生命的单纯,彼此也以单纯的生命相持,这会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
物质的财宝,丢失了可以挣回,挣不回也没什么,它们是这样毫无个性,和你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存放罢了。
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宝是仅仅属于你的,它们只能存放在你的心灵和记忆中。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ce6bd7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d.png)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在当当上看到这个书名,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把书放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利用闲暇时间一点一点地阅读。
书中的语言平实,简洁,一精一准,意深,静静地流过我心灵深处。
当内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这样的文字,它能让人渐渐归于平静。
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
人到中年,逐渐觉得:世界上,没有比安静更美丽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
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
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在忙碌中在尘世中,不时的和那个文学的、哲学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简单且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最新随感【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
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一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父母怎样爱孩子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 但是, 怎样才是真爱孩子, 却大可商榷。
现在的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 不仁。
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 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具体怎么做,我说一说我的经验供参考。
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 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
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 长。
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 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 苦难。
读了这段话,让我感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是多么的无奈。
以上说的三点,第一点,还算能及格;第二点,只能说少量减少一些 危害,充其量只是少让孩子去做那些重复性的作业,抵制根本就谈不上; 第三点,虽然自己也一直想把孩子培养成那样,但感觉自己能力太低了, 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孩子在读完周国平老师写的 《宝贝, 宝贝》 之后, 对我说啾啾好幸福。
我只能是尽我所能,边学习边成长。
希望孩子能长大成为一个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 有的苦难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