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doc资料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它流经我国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等省区,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黄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还对中国的经济、农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是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全长仅次于长江。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位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核桃沟。
黄河的上游是高原区域,水势湍急,水量较少。
中游是黄土高原,这一段水流较为平缓。
下游是大平原地区,河势平缓,水量丰富。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渭河、洮河、底格里河等。
同时,黄河还有两个重要的支流:汉江和滹沱河。
二、黄河的重要性1.水资源和农业:黄河是我国最大的灌溉面积,向沿岸的农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黄河流域的农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2.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城市,例如郑州、洛阳、石家庄等。
黄河的水力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3.历史和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沿黄河流域有众多的重要历史遗迹,例如兵马俑、龙门石窟等。
三、黄河的治理与问题黄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行过多次的治理和修筑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1950年代开始实施的黄河治理工程。
这一工程主要目的是解决黄河的泛滥问题,并保护流域的农田和城市。
通过修建堤坝、挖掘渠道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沿岸区域,并稳定了黄河的水位。
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黄河的水资源仍面临压力,同时水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四、黄河的灾害黄河的泛滥是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
由于黄河的河道高度较低,土壤的容水量较小,加之降雨量较大,使得黄河发生泛滥的次数较多。
黄河泛滥不仅会损坏农田和城市的建筑物,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黄河治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改善防洪体系等途径来减少灾害。
五、黄河的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黄河的环境,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流域面积非常广阔,约为752,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由青藏高原和阿尔泰山脉等高山地带到中国大陆东部的平原地带,气候从高原大陆性气候、半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多种类型,这造成了流域内气候和土壤的差异。
黄河的水文特点,是流域内水资源非常丰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总径流量约为600-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河流发源自青藏高原,流经高寒地区至温带地区,使得河水温度昼夜变化差异较大,流域内水河流自由落差大,适宜进行水利工程。
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古代即已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黄河进行灌溉、养鱼等活动,特别是在黄河流域内的平原地带,更是开辟了广阔的农田。
在现代,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更加全方位,涵盖了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发电、航运等多个方面。
此外,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关部门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黄河的水土流失问题,是黄河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由于流域内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护措施和政策。
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样是流域内的一大难题。
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了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退化、水质恶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
黄河的治理工程,是为了解决黄河洪水带来的毁灭性影响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
古代开始,中国就进行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工程,包括大禹治水、仙人洞、鱼斗、套渠、修黄洪等工程,目的是为了减缓黄河的洪水灾害、改善流域内的农田条件。
在现代,中国政府更加重视黄河洪水治理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型工程。
绿色黄河工程,是为了促进流域内的绿色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区,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终在山东半岛注入渤海湾。
二、黄河的特点1.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
2. 黄河的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约88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不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 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势平坦,河谷宽阔,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4. 黄河水质较差,常年携带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泥沙负荷最大的河流之一。
三、黄河的发展历程1. 古代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的人类开始农业生产,形成了许多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shan文化等。
2. 黄河内外移道:由于河水泛滥和决堤频繁,黄河自古以来的河道多次迁移,历史上共有六道主流,被称为“母亲河的泪水”。
3. 黄河治理: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工程,如太清河、黄河直道等,但治理效果有限。
4. 黄河改道:20世纪以来,为了解决黄河泛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黄河南北水转移工程,将一部分黄河水引入南方干旱地区,实现了黄河的改道。
四、黄河的地理环境与地貌1. 黄河的地理环境:黄河流经的地区属于中国的内陆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势逐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且盆地和山脉交错。
2. 黄河的地貌特征:黄河上游地区主要是高原峡谷地貌,中游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貌,下游地区则是平原地貌。
黄河的河道有时具有“宽阔蓄水段、侵蚀深谷段、堆积平原段”三段变化。
五、黄河的水资源与水系规划1. 黄河的水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区之一,黄河年径流量丰富,但由于水文调控不当,水量利用效率较低。
2. 黄河的水系规划:为了保护黄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黄河的水系规划,包括黄河河道的整治和灾害预防、水量调控等措施。
黄河知识1[1]
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B )。
A、水污染加剧B、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C、管理落后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D )。
A、环境不恶化B、水土不流失 C、大堤不加高 D、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A )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A、上游B、中游C、下游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C )。
A、黄河河口管理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C、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B )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A、1949B、1950 C、1951 D、1952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D )、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A、河口河段模型B、宁蒙河段模型C、黑山峡河段模型D、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 A )标志水位。
A、树木B、石头C、浮竹排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 D )。
A、今刘家峡水库坝址B、今龙羊峡水库坝址C、今沙坡头水库坝址D、今青铜峡水库坝址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
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 B )A、陆浑水文站B、泺口水文站C、五龙口水文站D、小浪底水文站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中国母亲河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初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黄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重要地理现象。
1. 黄河的概况黄河是亚洲第二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千米。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并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达到80多万平方千米,涵盖了中国的九个省份。
2. 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黄河流域地势高度不齐,海拔逐渐升高,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
黄河沿途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黄河流域的气候多种多样,西部高原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中部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东部平原地区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3. 黄河流域的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
此外,黄河流域还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黄河的洪水问题黄河的洪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由于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陡峭的山脉和高原,暴雨和融雪会导致河水迅速增加,形成洪水。
为了控制洪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修建堤坝和拦水闸等。
5. 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古代文明遗址,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等。
这些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黄河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
水污染、水量减少、河道淤积等问题已经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行生态恢复计划。
通过对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对黄河的地理特征、资源、洪水问题、文化以及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初一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又称“中华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并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课程中的黄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区域:黄河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亚洲内陆河流。
它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人口和农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2. 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仅次于长江。
它的河道曲折,河势陡峭,水流湍急,被誉为“河流之王”。
黄河水量丰富,经常出现洪水,给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并且形成了黄河文化的土壤。
3. 黄河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河水湍急、冲击力大以及流域土壤的特殊性,黄河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加剧,水位升高,容易发生河道堵塞和洪水灾害。
控制黄河的水土流失对于保护河道稳定和降低洪水风险非常重要。
4. 黄河的经济价值:黄河沿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庞大的农业生产对黄河水资源提出了巨大需求。
黄河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河口一带。
此外,黄河沿岸还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5. 黄河的文化意义: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繁荣的黄河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形成和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河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有利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古代的华夏文明,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家园。
6. 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黄河,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例如,修建黄河堤防,改善河道,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洪水防范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黄河流域的农田灌溉效率,减少了洪灾损失,并加强了对河流环境的保护。
总结: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价值。
(完整版)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
2。
3滔滔黄河一、河流概况: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2、长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不能说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3、注入海洋:渤海4、干流流经省市(9个):青海省(青)、甘肃省(干或陇)、四川省(川或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河南省(豫)、山东省(鲁)5、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7、上、中、下游划分: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8、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其中“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那一部分属于内流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一)上游:1、河段位置:源头到河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3、特点: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水量较大且清澈(二)中游:1、河段位置:河口到桃花峪2、流经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3、特点: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从河口到潼关的黄河谷地被称作晋陕峡谷(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壶口瀑布位于其中。
在中游,由于①众多支流汇入,②气候变得更为湿润一些,黄河流量增大,黄河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三)下游:1、河段位置:桃花峪到入海口2、流经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三、河流开发利用: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P58阅读)位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放水冲沙,有淘沙的作用),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四、存在问题及治理(一)断流(P57阅读材料)1、发生河段:下游2、断流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支流汇入②人为因素:上游、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等3、防治措施:①统一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②推广节水农业(二)凌汛(P59活动三)1、发生河段:①刘家峡至包头段②开封至入海口段(读P55图和P9图,可得出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2、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危害: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防治措施:破冰。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
1、黄河全长多少公里?流经哪几个省?答:黄河全长5464km,落差4480m,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列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12、治黄新理念是什么?答:“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也是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
“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体现其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
该标志应通过九条途径得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13、“1493”治理黄河新框架是什么?答:“1”就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4”就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9”就是通过九条途径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得以实现。
即:一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二是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是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四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五是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六是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是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八是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九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3”就是“三条黄河”建设: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建设。
“三条黄河”建设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手段。
14、什么是三条黄河?其内容是什么?答: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原型黄河”,是我们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实中的黄河,她是我们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对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四不”,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
通俗地讲,就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
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资料收集(比较全)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历史贡献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高三黄河知识点
高三黄河知识点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高中阶段学习黄河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
以下是关于高三黄河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特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总长度约5464千米,流经9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上游水量丰富,河流湍急,形成许多峡谷和峡口,如壶口瀑布、龙门峡等,给河流增加了壮丽的景观。
黄河中游则是平原区域,河水变得平缓,形成了中国最肥沃的农田,被誉为“中华粮仓”。
黄河下游则是河口和三角洲地区,水流较为稳定,属于潮汐影响区域。
二、历史意义由于黄河流经的地域辽阔,对中国文化与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史前遗址,如半坡、二里头等,这些遗址为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黄河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给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自古以来,黄河一直被视为中国的“母亲河”,许多诗人、文人都把黄河写入了诗篇和文学作品中,抒发着对家国的情感。
三、环境问题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过度的水土流失导致河床上升,引发洪水,给周围的农田和居民造成严重灾害。
同时,黄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逐渐减少,水质也受到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水土保持工程、生态补偿等,努力保护和修复黄河的生态环境,同时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语高三黄河知识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地理和历史的理解,同时也提醒我们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希望,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为后代留下一个美丽而生机勃勃的环境。
和黄河知识点总结
和黄河知识点总结黄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素有“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
它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河流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黄河的知识点。
地理概况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巴音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8个省份(区),最终流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
黄河的上游称为“河源”,中游称为“黄土高原”,下游称为“平原”。
黄河在地质构造上的流域区可分为三部分:上游是由西向东的断裂陷落带组成的高原,中游是黄土高原,下游是由沉积平原组成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河源处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
历史沧桑黄河是中国最早的文明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灌溉母亲,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人类的活动。
在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黄河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大禹治水、《袁绍绝命书》等等。
而在滚滚的黄河中,英雄辈出,割股治河,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黄河流域的安宁。
黄河与农业黄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基地,素有“黄河于中国犹如所髓于人身”之说。
黄河流域具有灌溉面积大、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等特点,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在古代,黄河流域被称为“粮仓”,担负着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的重要任务。
正是因为黄河的灌溉作用和肥沃的黄土,才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产量颇为丰富。
黄河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河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而中华民族也留下了许多与黄河相关的文化遗产,如《黄河大合唱》、《黄河情》等歌曲,以及《黄河图》等绘画作品。
此外,黄河流域还有许多国家级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区,如兵马俑、龙门石窟等。
黄河与社会黄河流域是我国人口密集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属于亚洲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水文体系的形成,对中国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是关于黄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理位置与流域特点黄河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中巴折叠山脉,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九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02万平方千米。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
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长期的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流域也面临着严重的洪水和沙漠化问题。
二、水文特征1.水量丰富: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年径流量约1000亿立方米,年均流量约30亿立方米。
2.泥沙含量高: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之一,年输沙量约40亿吨,形成了中国黄土高原的土地特点。
3.水质较差:由于黄河流域的农业和工业活动,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使得水质较差。
三、历史文化1.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郑州殷墟、西安秦始皇陵等。
2.古代文化: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定居并繁衍生息,黄河文化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诗词艺术:黄河激发了许多诗人和艺术家的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艺术作品,如《黄河大合唱》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四、经济利用1.农业: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种植了许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等。
2.水利工程:黄河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修建的灌溉系统和堤防等,使黄河流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3.能源开发:黄河上游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被开发用于发电,如三门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电站等。
五、环境问题黄河流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沙漠化和水污染等。
(完整word版)黄河水利基础知识
(河南黄河水利局招聘)水利基础知识汇总1(2010-10-05 10:19:17)转载标签:分类:考试教育什么是河,什么是江,什么是湖,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就其源流而言,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江"是长江的专称,后来才演变为河流的通称.变成通称之后,北方只用"河",北方的"什么什么江"一定是很晚才有的(汉语)名字。
所以北方的河有大有小。
南方用”江"兼用"河",所以南方的大河流叫"江”,小河流叫"河"。
对于南方而言,”河”是外来词。
这说明中国南方的吴越楚文化受了北方中原的夏文化的极大影响.据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研究,"江”字跟南亚语有关,可能是南亚语的底层,意思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是说南亚语的(国内的佤语,国外的柬埔寨语就属于南亚语),后来被说汉语的人同化了,但是保留了原来语言的一些成分,就叫底层。
这个观点许多人接受了.在古代“河”指的只是黄河,“江”指的只是长江,其他的就叫“水”,像汉水、渭水、洛水等等.后来由于黄河水含泥沙多呈黄色就叫“黄河",而长江因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就叫“长江”,江和河就成了河流的统称。
字典对江的解释是大河,不过从分布上看中部的河流好像都叫河,像淮河、渭河、海河等等,而叫江的最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东北,像钱塘江、珠江、松花江、黑龙江等等,当然也不绝对。
江……较大的河,如长江、黑龙江、松花江等.河……通指一般的水道,其定义为“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线形伸展的凹地流动的天然水体”。
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我国仅次于长江的黄河,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482亿立方米.可见“河”并非专指小江,或小的河流.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岩溶湖、泻湖、牛轭湖、风蚀湖和人工湖等。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要点梳理 (1)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基础须知】词语理解大吃一惊(dà chīyījīng):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多灾多难(duōzāi duō nàn):形容灾难很多。
媲美(pì měi):两者之间美的、好的程度差不多。
叫苦不迭(jiào kǔ bù dié):形容连声叫苦。
不迭,不停止。
沉积(chén jī):指河流流速减慢时,水中所挟带的岩石、沙砾、泥土等沉淀下来,淤积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
河道(hé dào):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hé chuáng):指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悬河(xuán hé):指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挂在半空中。
侵蚀(qīn shí):逐渐地破坏或腐蚀。
水土流失(shuǐtǔ liú shī):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开垦(kāi kěn):把荒地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随心所欲(suí xīn suǒ yù):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随,任凭。
欲,想要。
经营(jīng yíng):筹划并管理。
不折不扣(bù zhé bù kòu):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水利工程(shuǐ lì gōng chéng):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的灾害的工程,包括防洪、排洪、蓄洪、灌溉、航运和其他水力利用工程。
【重点梳理】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绿色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
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致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初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之一。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被誉为“中华母亲河”。
初二学生学习黄河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有关黄河的重要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初二黄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
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为它以自身丰沛的水资源滋养着沿岸地区的农业和人民生活。
黄河的重要支流黄河有两个重要的支流,即汾河和渭河。
汾河是黄河左岸的支流,流经山西省境内,向南注入黄河。
渭河是黄河右岸的支流,发源于青海高原,经过陕西省并向东南方流淌,最终注入黄河。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千米。
它横跨了九个省份,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和辽宁。
黄河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黄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泥河之一,因其携带大量黄土而得名。
由于地势较高、河床较浅,黄河的水流湍急且容易泛滥。
黄河的泛滥在古代中国历史上造成了许多灾害,但同时也为黄河流域提供了肥沃的土地。
黄河流域是中国华北地区的粮仓和重要的农业基地。
黄河的水资源为该地区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支持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
同时,黄河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风景和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
黄河的重要河段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重要的河段。
上游从发源地到甘肃省定西市一带,中游从甘肃到河南境内,下游从河南开始,穿越河南、山东到达渤海。
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沿岸地区的发展和利用提供了不同的条件和机遇。
黄河的治理与保护黄河的泛滥和水土流失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人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和保护工程。
修建了众多的拦河坝、堤防和水利设施,有效地控制了黄河的泛滥,减少了洪灾和灾害的发生。
七年级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是中国众多大河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自古以来,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所带来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保护黄河,以下是对七年级黄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特点黄河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
由于流量较大,在中国有“中国母亲河”之称。
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农业重要基地,也有丰富的资源。
二、历史文化1.文明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国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闻名于世。
在黄河流域,可以看到许多古代遗址和建筑,如兵马俑和龙门石窟等。
2.历史事件:黄河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如黄河泛滥造成的夏朝中断、陶谦的九江起义等。
三、自然灾害黄河是一条泛滥频繁的河流,常常给周边地区带来灾害。
其中最常见的是黄河泛滥,造成了大范围的洪水和决口,影响较大的有黄河南、黄河北两次泛滥。
四、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对黄河流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水利工程:为了更好地利用黄河,中国古代以及现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大禹治水、引黄灌区等。
2.农业发展: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基地,如水稻、小麦等谷物的种植,以及柑橘、枣子等水果的种植。
五、黄河保护与治理为了保护黄河、有效防止洪水灾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包括修建堤坝,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黄河水环境保护,推动河道整治等。
六、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由于污染和人类活动,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黄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有效的保护与治理,黄河的发展潜力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掘,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八年级地理关于黄河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黄河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一)1、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2、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3、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
4、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5、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水利资源丰富,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二)1、上游在兰州的黄河第一桥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
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
2、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为10河段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
3、上游河道受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弯曲。
黄河上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三部分。
4、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为河源段。
河源段从卡日曲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玛多,绕过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
该段河流大部分流经于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两岸多为湖泊、沼泽、草滩,水质较清,水流稳定,产水量大。
黄河的知识点山东高考
黄河的知识点山东高考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区。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黄河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山东高考中,黄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黄河的知识点,以帮助山东高考考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
黄河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川藏山脉,流经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超过7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几个重要的经济区之一。
首先,黄河以其特殊的地理特点而闻名。
由于黄河自上游至下游的坡度平缓,使其形成了“河床高,两岸低”的特征。
这一特点决定了黄河容易发生涝灾。
每年夏季暴雨季节,大量的降水使得黄河水位上涨,容易冲毁河堤,形成洪水。
因此,黄河也被认为是“中华母亲的泪水”。
其次,黄河还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早在5000年前,古人民就在黄河流域进行了农田灌溉和旱耕农业。
这为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中,最有名的就是河南的殷墟和山西的二里头遗址。
这些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描绘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也为我们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文明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黄河还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由于黄河流域地广人稀,水资源非常宝贵。
然而,由于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黄河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特别是在山东等省份,由于地理条件和人口增长的影响,黄河水资源供不应求,给当地的农业、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
最后,黄河还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黄河的风光壮美,自然景观独特。
特别是在山东地区,黄河的宽阔和清澈的水质吸引了很多游客。
沿线的风景名胜区如云台山、青石峡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黄河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黄河中下游是我国主要的鲜水鱼产区,也是稀有候鸟的栖息地。
总而言之,黄河是我国的珍贵资源之一,在山东高考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黄河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要点梳理 (1)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
【基础须知】
1.近义词
肥沃—肥美繁衍—繁殖沉积—堆积
忧患—祸患媲美—比美侵蚀—腐蚀
苦难—灾难凶猛—凶恶
2.反义词
忧患—安乐肥沃—贫瘠破坏—保护
凶猛—温和松散—紧凑随心所欲—循规蹈矩
茂密—稀疏
【重点梳理】
词语辨析
繁衍·繁殖
两个词都有“传代”的意思。
繁衍,指逐渐增多或增广,不仅指一代;繁殖,专仅生物产生新的个体。
【难点再现】
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那么,如何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呢?①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②要注意数字说明不能滥用,一篇说明文要是到处都是数字,也会使人眼花缭乱。
如果数字具有可比性,制成表格较为简明。
③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滔滔黄河
一、河流概况:
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
2、长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不能说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
3、注入海洋:渤海
4、干流流经省市(9个):青海省(青)、甘肃省(干或陇)、四川省(川或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河南省(豫)、山东省(鲁)
5、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6、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
7、上、中、下游划分: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
8、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其中“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那一部分属于内流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
(一)上游:
1、河段位置:源头到河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3、特点: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水量较大且清澈
(二)中游:
1、河段位置:河口到桃花峪
2、流经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
3、特点: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从河口到潼关的黄河谷地被称作晋陕峡谷(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壶口瀑布位于其中。
在中游,由于①众多支流汇入,②气候变得更为湿润一些,黄河流量增大,黄河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三)下游:
1、河段位置:桃花峪到入海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
三、河流开发利用:
上游、中游:水能开发中游:三门峡、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P58阅读)
位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放水冲沙,有淘沙的作用),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四、存在问题及治理
(一)断流(P57阅读材料)
1、发生河段:下游
2、断流原因:
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支流汇入
②人为因素:上游、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等
3、防治措施:
①统一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②推广节水农业
(二)凌汛(P59活动三)
1、发生河段:①刘家峡至包头段②开封至入海口段(读P55图和P9图,可得出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
2、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3、危害: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4、防治措施:破冰。
如用破冰船、飞机投弹炸冰,炮弹轰冰等轰炸冰坝,排除凌汛。
(三)含沙量大(P66阅读+P58活动二)
1、发生河段:主要是流经黄土高原的中游河段
2、含沙量大的原因: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使得河流含沙量急剧增大
3、防治措施:在中上游,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进入黄河的泥沙90%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四)地上河(P57+P59)
1、发生河段:下游
2、地上河成因: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华北平原落差减小水流变慢泥沙淤积
地上河
3、危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主要影响华北地区)
4、防治措施:(整理到P57上边)
①当务之急(首要/直接):下游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②长久之计(根本):上中游保持水土;
③其他措施:水利枢纽冲沙(如中游的小浪底水利枢纽)
黄河综合治理措施:(P57最后一段)
①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②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补充: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2、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水量/流量最大:长江;水量第二:珠江;
水能资源最丰富:长江;流域面积最广:长江;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3、流经我国三大高原的河流是: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内流区河流的汛期在夏季,原因:河水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
因此,西北地区,天气越干旱,越盼望大晴天的到来
5、外流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夏季,有结冰期的河流有的还有春汛(气温回升,有积雪融水,形成春汛),东北地区的春汛最明显,但是夏汛强度高于春汛。
6、内流区、外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集中在夏季,原因是: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影响
7、长江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
8、长江中游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9、长江上游沱沱河最主要的河水补给形式是:高山冰雪融水
10、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水量大是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首要原因
11、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
12、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黄河最长的支流:渭河,第二长支流:汾河
13、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区:青海省、四川省
14、黄河流域面积最为狭小的是下游段,原因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15、黄河的贡献/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是“母亲河”?
①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建成水电站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中游:三门峡、小浪底②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业发展③历史文化④旅游⑤塑造冲积平原:华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其中,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和宁夏的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塞外江南16、判断河流航运价值高低:
①看水量看气候/看干湿地区
②看流速看所在地形区的地势落差大小
③看通航里程
④看通航时间看是否结冰
⑤看货运量看城市、人口和经济状况
⑥看运输协作看能否发展联合运输
牛刀小试: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①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地区,降水多,水量大(水量)
②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流速)
③支流众多,且南北分布,增加通航里程(通航里程)
④主要流经亚热带区域/秦岭—淮河以南区域,无结冰期,四季通航(通航时间)
⑤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货运量)
⑥便于铁路、公路和海运等其他运输方式实行联合运输(运输协作)
17、判断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①看水量,看气候和河流自身水系状况
1)气候:降水多,水量大 2)水系:支流多,水量大
②看落差,看流经地区地势落差
18、“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这里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原因是:
①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②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③支流多且南北分布,易同时涨水
④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19、洪涝灾害发生条件:
①气候:降水量的大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②地形:地形平坦,水流不畅
③水系:支流多少,干支流构成形状,河道弯曲度,河流落差大小
④水文:汛期长短,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
⑤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植被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