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流程

小学科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流程

小学科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流程
一、准备工作
1. 确定备课主题: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备课主题。

2. 分配任务:教研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教师负责的教学内容、课时和教学目标。

3. 资料收集: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教材、教辅、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料。

4. 教学设计: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

二、集体备课
1. 交流讨论: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备课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

2. 整合优化:根据教师的讨论和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整合和
优化,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方案。

3. 教学培训:教研组内进行教学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熟悉和
掌握教学设计方案。

4.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后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评
估和总结。

三、教学实施
1. 教案准备:教师根据统一的教学设计方案,编写详细的教学
教案。

2.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

3. 课堂教学: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方案。

4. 课堂管理: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2. 同行评价:教研组内进行同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
评价和反馈。

3.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对教学进行改进
和调整。

以上是小学科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流程的详细说明,希望能为教
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使用常见科学工具的方法;3. 学会观察和描述简单的科学现象;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3. 观察和描述简单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重点1. 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的作用;2. 通过实际操作研究常见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3. 加深学生对简单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2. 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科学工具。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3. 班级实验记录本;4. 准备相关的例子和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科学的定义和作用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探究环节步骤1: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示范和实际操作,学生掌握常见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培养正确使用科学工具的意识。

步骤2:观察和描述科学现象选择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总结环节通过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本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所获得的经验。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一个科学现象,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观察和记录科学现象,并自行使用科学工具进行实验;2. 鼓励学生在实验记录本中记录自己的科学发现和问题,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八、课堂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记录本,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2. 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实验记录本,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摘要:教材分析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要容选编上贴近儿童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基础性、浅显科学活动作学生探究活动主题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与价值观、科学知识整合,册教材教学目、重、难目从科学课特出发以“学生生活验”线切入到基础性、规科学探究活动,重学生平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培养让学生做做看看想想探究学习科学知识并做科学程学科学教材分析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要容选编上贴近儿童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基础性、浅显科学活动作学生探究活动主题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与价值观、科学知识整合以学生生活验主要线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验”引领下容综合化让学生新教育理念下发展己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三年级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学生课堂上看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欠缺动手实验常常是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是玩完问三不知因针对这种情况学期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能力进行专门训练发展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志趣和能力学期要从抓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制作、种植、实验、调、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新课程标准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课件等创造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册教材知识系统和结构册共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六部分、科学我们身边(3)课以学生玩玩具生活验线展开拓展到了身边熟悉、常见事物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学生感兴趣探究活动通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道理、我们怎么知道(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观察、认识”引领进步认识身边物体释观察到现象探其奥初步掌握科学探究基方法、步骤学生亲历科学提供把入门钥匙3、水科学(0)课以“学生对水已有认知”线通让学生了然界水分布、欣赏然界水体美丽、了水三态、认识水物体沉浮、认识水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程体验科学探究基手段和方法了、认识水特、天气与我们生活(59)课以“学生对天气亲身体验”线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识培养学生乐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情感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科学现象入手5、我们周围空气(0)课以“空气”探究对象展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般性质知道空气主要组成成分了空气污染及保护体会到保护环境重要性6、研究与实践(3、)课以“学生对玩具认知”线引领学生尝试主运用已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生活形象、直观具体问题包括较简单器具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探究集科学科学探究故事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习得”、“拆分与组合”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思考、善动手实践科学态使学生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系册教材教学目、重、难目从科学课特出发以“学生生活验”线切入到基础性、规科学探究活动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主探究”三专题选择容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既重知识传授更探究能力培养使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志趣和能力重《我们怎么知道》、《水科学》、《天气与我们生活》、《我们周围空气》四单元难使学生以主体验手段以科学探究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程探究能力、情感态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⒈措施从学生探究性学习程入手以实验主社会实践辅力争让学生从亲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视频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程观察到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重学生探究性学习精神培养及程培养教改思路改变评价方法把学科评价容分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重学生平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培养让学生做做看看想想探究学习科学知识并做科学程学科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1. 单元名称:天空中的飞行工具2. 教学目标:- 了解天空中的常见飞行工具,如飞机、热气球、风筝等;- 认识飞行工具的外观特征及功能;- 懂得飞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相关安全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及安排:A. 飞机- 介绍飞机的基本外观特征,包括机身、机翼、发动机等;- 分析飞机的功能和用途,如载人、运货、军事等;- 展示不同类型的飞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通过游戏或模型展示,让学生体验飞机的飞行过程。

B. 热气球- 介绍热气球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包括气球、篮筐、燃烧器等;- 解释热气球的飞行原理,如热空气的升力;- 观察热气球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热气球的特殊飞行方式。

C. 风筝- 介绍风筝的制作材料和结构,如纸张、竹子、线等;- 演示风筝的飞行过程,包括如何放线和控制风筝的动作;- 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风筝模型;- 在室外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放飞风筝,体会风筝的飞行乐趣。

4.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飞行工具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了解其外观特征;-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师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飞行工具的基本过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飞行工具的功能、用途和安全知识;- 实践法:通过制作简单的飞行工具模型和放风筝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5. 研究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作品展示:学生制作的飞行工具模型、风筝等作品展示;- 研究笔记:检查学生的研究笔记,了解其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6. 教学资源:- 飞机、热气球、风筝的图片和实物;- 飞机模型、热气球模型;- 制作风筝所需的纸张、竹子、线等材料;- 相关课件和教辅资料。

7. 教学延伸:-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爱好者来校进行飞行工具展示和讲解;- 借助电子媒体或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飞行工具;- 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机场、航空博物馆等场所,加深对飞行工具的认识。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备课目标- 掌握科学第二单元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 增强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备课内容1. 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主题:种子的生长- 内容:- 种子和花朵的区别- 种子的组成结构- 种子的发芽过程- 种子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种子的传播方式2. 知识要点- 种子和花朵的区别:- 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花朵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 种子的组成结构:- 种皮、胚珠、胚芽、营养物质。

- 种子的发芽过程:- 吸水膨胀、破裂、根的伸长、茎的伸长。

- 种子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适当的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

- 种子的传播方式:- 风传播、动物传播、人工传播。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种子和花朵的区别。

- 理解种子的组成结构。

- 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和生长需要的条件。

- 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 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 能够提出问题和做出合理猜想。

- 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态度。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三、备课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 课本《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实验器材:种子、水杯、纸巾、放大镜等- 实验记录表- 学生教具:活动卡片、课件、图片等2. 教学环境准备- 教室布置:准备展示种子和花朵的图片、标签等。

- 实验区:确保实验台面整洁,提前摆放好实验器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利用图片展示种子和花朵,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植物要有种子?2. 探究活动- 分组进行实验:1. 实验一:观察种子的组成结构。

2. 实验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3. 实验三:探究种子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3. 总结归纳- invite students to summarize and share their finding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seeds, the process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the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seed growth.4. 练巩固- 完成课本上相关练题。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教案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物质和能量的特点和转化。

2. 理解物质和能量是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2.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三、教学重点1. 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2.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四、教学难点1.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五、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热水、冷水、塑料袋、水杯、温度计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到的内容:所接触到的物质和能量有哪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物质和能量的转化?2. 学习新知呈现物质和能量的概念,并进行简单解释。

3. 实验探究a. 实验一:将热水和冷水倒入两个塑料袋中,然后将两个塑料袋放入一个水杯中。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发生了什么现象。

并请学生思考:热水和冷水之间发生了什么转化?b. 实验二:将一个装有冷水的杯子和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放在同一个房间内,观察一段时间后,学生请进行观察实验并描述发生了什么现象。

并请学生思考:冷水和热水之间发生了什么转化?4. 归纳总结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5. 讨论和展示邀请学生讨论并展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6.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其他物质和能量之间是否也发生了转化?请举例说明。

七、达标检测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八、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物质和能量的理解。

教案二:力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2. 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

2. 力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

2. 力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实验材料:小木块、弹簧测力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体备课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体备课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表
周次 起讫日期

8.28-9.1

9.4-9.8

9.11-9.15

9.18-9.22ຫໍສະໝຸດ 五9.25-9.29

10.2-10.6
七 10.9-10.13
八 10.16-10.20
九 10.23-10.27
十 10.29-11.2
十一 11.5-11.9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6加快溶解
1.7混合与分离 1.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1感受空气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2.3压缩空气
2.4空气有质量吗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有多少
机动复习
2.6我们来做“热气球”
2.7风的成因
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3.1我们关心天气 3.2认识气温计
3.3测量气温 3.4测量降水量
3.5观测风
3.6测量云 3.7测量我们的天气日历
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机动复习
全面复习
备课教师
王xx 王xx 王xx 王xx 冀xx 冀xx 冀xx 冀xx 冀xx 杜xx 杜xx 杜xx 李xx 李xx 李xx
陈xx 陈xx 陈xx
十二 11.12-11.16
十三 11.19-11.23
十四 11.26-11.30
十五 12.3-12.7
十六 12.9-12.13
十七 12.16-12.20
十八 12.23-12.27
十九 12.30-1.3
二十 1.6-1.10
教学内 容
1.1水到哪里去了 1.2水沸腾了
1.3水结冰了
1.4冰融化了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我们关心天气》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我们关心天气》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我们关心天气》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了解天气,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教材中包含了天气的初步概念、天气观察的方法、天气图标的认识等知识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这一概念并不陌生。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天气的关注程度不同,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天气图标的认识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初步概念,知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习惯,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天气。

3.帮助学生认识天气图标,了解天气图标所表示的意义。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初步概念和天气变化的特点。

2.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天气图标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天气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天气的概念和图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天气观察的工具,如天气预报手册、天气图标卡片等。

3.准备教室内的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关心天气吗?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极端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暴雨、干旱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天气预报手册或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天气的初步概念,如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分类等。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第一课:物体与物体的关系教学目标- 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并列、前后、上下等关系。

- 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物体模型或图片- 板书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体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物体间关系的思考。

2. 引入: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并列、前后、上下等关系。

3. 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4.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的物体关系,并将其记录在板书上。

5. 拓展: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新的物体,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用描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此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实际观察和描述,让学生真实感受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次实践,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不同的描述方式,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天气预报教学目标- 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

- 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天气现象。

教学准备- 天气图标或图片- 板书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入:向学生解释天气预报的作用,并展示一些常见的天气图标或图片。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现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4.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并将其记录在板书上。

5. 拓展: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新的天气现象,观察并描述出来。

教学反思此节课的教学通过实际观察和描述,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并提高他们对不同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继续编写备课教案以备后续课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1. 引言本次集体备课旨在讨论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为教师们提供指导和协助,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备课的目标、计划和实施过程。

2. 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本学期科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 计划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材使用,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 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 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师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环境。

3. 计划3.1 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教学目标包括:- 研究和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能力。

-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和教材根据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大纲,本学期的重点内容包括:- 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和现象。

- 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

-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3.3 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包括:- 观察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4. 实施过程4.1 教学计划制定和安排- 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案要求,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

- 分配教材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活动。

- 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4.2 教学方法和策略-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分组方式。

4.3 教学评估-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困难。

- 检查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 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研究动力和自觉性。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1.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有关天气变化和季节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教学目标- 认识并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探索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能力。

4.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图片、音频、视频等;- 实验器材准备:温度计、气压计等;- 班级布置准备:制作季节、天气变化的海报、学生绘制的天气观察记录表等。

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导入:播放春天的图片和音乐,帮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呈现:通过图片和PPT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 操练:设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绘制春天的特点以及天气变化的图片。

- 归纳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绘制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春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的规律。

第二课时:夏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导入:通过播放夏天的视频,帮助学生对夏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 呈现:教师通过PPT和音频介绍夏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加深学生对夏天的理解。

- 实验:利用温度计和气压计观察并记录夏天的温度和气压变化。

- 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夏天的天气特点和变化规律。

第三课时:秋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导入: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思考。

- 呈现:教师通过PPT和音频介绍秋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秋天。

- 探究:设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秋天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秋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的规律。

第四课时:冬天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导入:播放冬天的音乐,帮助学生进入冬天的氛围。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一、前言
本次集体备课旨在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备课讨论的实录。

二、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
-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框架下,明确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 确认学生的研究目标: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应该达到的研究成果。

2. 教学内容
- 审视教材:仔细研究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 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将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分组,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流程性。

3. 教学方法
- 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解、实验、讨论等。

- 确定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如实物、图片、视频等,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4. 教学评估
- 确定教学评估方式: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如课堂练、小组讨论、作业等,以检验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

- 制定评估标准:明确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三、备课讨论实录
[实录内容]
四、总结
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教师们
能够制定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这将有助于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促进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发展。

小学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1. 背景介绍
本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组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2. 工作内容
- 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议,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案,讨论教学方法和策略。

- 形成备课组共享资料库,整理和编写教案、教学素材,便于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 鼓励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促进教学技能的提升。

- 组织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和讲座,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

3. 取得成果
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小学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 教师们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 学生的科学研究成绩明显提高,兴趣和参与度增强。

4. 接下来的工作
- 继续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资料库和教研成果的整理与分享。

- 进一步推进教师间的互相观摩和反馈机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研究机会。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需求。

5. 结语
小学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组的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师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科学研究环境。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三年级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欠缺,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ppt课件等,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册书共22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部分: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概述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一起共同备课,交流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集体备课的步骤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步骤1. 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适合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教师们能够集中精力,相互讨论和交流。

可以选择在学校的办公室或教研室进行备课。

2. 准备备课资料在备课之前,教师们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备课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辅助资源等。

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便教师们参考和使用。

3. 分工合作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进行分工合作。

每位教师可以负责一个或多个教学内容的准备和设计,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4. 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来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问题和建议,并一起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5.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讨论和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们可以开始设计教学活动。

可以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并确定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 总结和反思备课结束后,教师们可以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备课的过程和成果。

可以讨论备课的效果和改进的空间,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方法1. 鼓励积极参与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的参与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享,提高备课的效果和质量。

2. 指导提问与讨论在集体备课中,可以设立指导提问和讨论的环节,引导教师们关注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指导提问和讨论,可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启发,提高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3. 制定备课流程和规则为了保证备课的有序进行,可以制定备课流程和规则,明确教师们的责任和要求。

可以设立时间限制、讨论顺序和发言规则,以保证备课活动的高效性和效果性。

4.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为了支持教师们的备课工作,学校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如教研资料、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等。

三年级科学备课组计划

三年级科学备课组计划

三年级科学备课组计划
目标
本备课组计划旨在为三年级学生设计一套科学教学活动,以帮助他们发展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活动一:观察与记录
时间:2周
活动内容:学生将研究如何观察并记录科学现象。

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任务,如观察水的沸腾点、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学生将使用手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活动二:物质分类
时间:3周
活动内容:学生将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分类方法。

我们将引导他们进行一系列实验,如观察物质的溶解、燃烧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索物质的分类规律,并设计自己的物质分类方案。

活动三:植物生长
时间:4周
活动内容:学生将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我们将为他们提供种子,并引导他们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

学生将分析数据,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并提出改进种植条件的建议。

活动四:动物适应
时间:3周
活动内容:学生将研究动物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方式。

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动物模型,并要求他们根据生物特征和环境条件来设计适应性的改进。

学生将通过模型测试和讨论,了解动物适应的原理和策略。

结束总结
通过以上一系列科学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学生将对科学现象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上就是我们三年级科学备课组的计划,请各位老师共同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愉快而富有意义的科学学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常见的力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明白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我们周围,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有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有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核力……这些无处不在的力,每时每刻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2、让学生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各种力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科学地、积极地探究各种力的现象来认识力。

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物质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第一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教学内容上。

小学生经历了第一册《科学》学习,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第一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深入。

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一个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体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

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的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四、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小车的运动》、《玩滑梯的启示》、《跷跷板》、《指南针》《弹簧的学问》、《有趣的磁铁》。

主要研究推力和拉力、摩擦力、弹力、磁力等有关力的内容。

五、教学建议:本单元的科学探究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制作简易科学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侧重于养成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情感。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小车的运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体会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此为生发点和生长基演化出探究摩擦力的《玩滑梯的启示》,探究弹力的《弹簧的学问》,探究磁力的《有趣的磁铁》等课题。

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本单元的各课活动内容定位在“游戏”的范畴之内,因此又衍化出《跷跷板》、《指南针》两个课例,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力的显著特征,通过设计改变变量的探究实验寻找各种力规律性的变化。

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小车的运动》第二课时《鞋底花纹的启示》第三课时《跷跷板》第四课时《弹簧里的学问》第五课时《有趣的磁铁》第二单元地球的外衣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内容:本单元由《空气在哪里》、《热空气》、《风的形成》、《地球的大气层》四课组成,主要研究空气、风的成因、大气层、风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单元目标:1、能从不同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通过对风的研究,使学生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通过搜集大气层、风的成因、风的善恶、风的故事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使学生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

3、通过观察、实验、制作后的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4、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通过制作降落伞、帆船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5、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大气污染、臭氧洞及风的善恶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6、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

探究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

会做风的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并能推测自然界中风的形成。

认识各种各样的风及风的两面性。

利用小帆船观察风与帆的关系,实验探究风对帆的意义。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学生对自然界中的风已有较丰富的感知,但对风的形成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没有形成深刻的、整体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关注大气层及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情况和地球上风的成因,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研究蕴藏在其中的科学道理,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在观察实验中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和影响。

2、初步学会在实验前进行猜测,提出探究思路,并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4、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整理、运用有关资料,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证据,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如:无土栽培。

2、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喜欢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

3、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从种植试验中体验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的构成以及土壤的种类。

2、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土壤成分、特点和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及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制作和观察各种岩石标本。

5、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本单元由《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认识岩石》《做个岩石百宝箱》五课组成第四单元动物王国单元备课课时:7课时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五课,依次是《蚂蚁》、《它们都是鸟》、《猫和兔》、《多样的动物》,是在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了解了四季动物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动物,让学生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能对动物进行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

3、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5、观察动物或动物标本,指认动物的一些主要器官。

科学探究:1、能对自然界的动物进行观察,提出不同的问题。

2、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3、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

4、能用简单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5、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6、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7、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8、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2、尊重证据,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3、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喜欢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

4、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从种植试验中体验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他们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

本单元以动物为探究对象,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历活动,初步感悟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

第四单元动物王国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资源本单元包括四课:《蚂蚁》《它们都是鸟》《猫和兔》《多样的动物》。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联系后边的教科书,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拓展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问题的探究。

二、教材分析该单元由对昆虫、鸟、哺乳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探究连接而成的,动物知识的整体性强。

《蚂蚁》一课,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鸟》一课,借助对常见的鸟的观察,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多样的动物》一课,借助对青蛙、蛇、鱼等常见动物的观察与研究,归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的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

2.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4.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能对鸟类等小动物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2.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和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观念。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1.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

3.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四、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

3.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4.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4课,每课1课时,公用4课时。

第五单元电的本领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由《灯泡亮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谁的本领大》《安全用电》四课组成。

本单元是以探究电的本领为主的单元,它在整套教科书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能力培养方面来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高,探究空间很大。

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资料的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的契机,这些能力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以后探究活动的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