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机 放大镜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八年级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一、教学目标:1、学习幻灯机的构造原理,理解幻灯机的投影原理;2、了解投影仪的基本组成部分;3、学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特点;4、掌握物镜和目镜的概念,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调焦。
二、教学重难点:1、幻灯机的构造原理和投影原理;2、显微镜的使用和调焦方法。
三、教学内容:1、幻灯机幻灯机是一种光学仪器,利用电灯或日光灯通过透明的彩色底片,让图像投影到墙壁或幕上进行观看。
幻灯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灯丝:发光的地方,是产生光的重要部分;2)凸透镜组:使光线直线发散,便于日光或电灯光发射出来,是调节光线的关键部分;3)底片:提供幻灯片影像的部分;4)镜头:将影像投影到墙壁或幕上;幻灯机的投影原理:灯丝加热后会发生热辐射,光线经过透镜组后,光线被透镜凸面反射并被聚焦,最终被展现在幕布上。
2、投影仪投影仪是一种使用光学、机械、电气等多种技术构成的复杂电子仪器,将输入的信号通过光学透镜放大,经过幕布或人体直接形成图像或者视频预览在显示器上。
投影仪的基本组成部分:1)灯丝:同幻灯机一样,是产生光的关键部分;2)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底片上,使得投影到幕布上的图像为正立图像;3)透镜组:同幻灯机一样,聚焦光线;4)光学和机械系统:调控透镜的角度、位置和距离,确保图像不失真和清晰。
3、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简单光学仪器,通过凸透镜将待观察物品的影像放大,是放大物体影像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工具。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面的一侧面向观察物品,凹面朝向视线,通过将物体的影像放大到观察者的眼前,从而放大了物体形象。
4、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主要由物镜、目镜、镜柄和物台等部分组成。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待观察的样品放在物台上;2)调节物镜的高度,直到样品位于物镜下方镜面的焦平面上;3)调节目镜的高度,使样品的影像准确地成为焦平面上的光/影重合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10分钟)通过视频或展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等器材,让学生了解不同光学仪器的特点和用途。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主题: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幻灯机是如何利用放大镜原理来实现放大图像的。
教学目标:1. 了解幻灯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 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放大镜实现图像放大。
3. 掌握幻灯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幻灯机和幻灯片。
2. 放大镜。
3. 黑板或白板以及相应的写字工具。
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凸透镜的折射作用来集中光线,从而放大被看物体的图像。
展示和讲解(15分钟):1. 展示一个幻灯机,并简要介绍幻灯机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幻灯机通过放大镜将幻灯片上的图像放大到屏幕上显示。
其中,放大镜凸透镜的作用是将光线聚焦到幻灯片上的图像上,然后光线经过透明的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从而形成放大的图像。
实验操作和观察(20分钟):1. 分发幻灯片给学生,并让他们亲自操作幻灯机。
2. 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上的图像放大后在屏幕上的效果,并引导他们思考幻灯机是如何实现图像放大的。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幻灯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放大镜对图像放大的作用。
2. 总结幻灯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并用幻灯机展示。
2.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透镜对图像放大的影响。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情况。
2. 考察学生对幻灯机工作原理和放大镜原理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1. 确保幻灯机和幻灯片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2. 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物理-八年级幻灯机放大镜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幻灯机放大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规律,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放大镜的焦距及其相关公式,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焦距。
3. 学会利用放大镜放大物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掌握焦距的测量方法。
2. 利用放大镜放大物体,掌握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反射定律,并将其应用于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上。
2. 掌握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焦距。
教学准备:1. 幻灯片以及相关PPT课件。
2. 放大镜,尺子,纸片等实验工具。
3. 针对具体实验的实验设计,比如“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打开幻灯片,简单地介绍什么是放大镜,以及我们常见的放大镜都有哪些种类(手持放大镜、显微镜等),然后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应用。
步骤二:知识讲解1. 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规律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规律,重点介绍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将其应用于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上。
2.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接着讲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并关注凸透镜的应用。
3. 焦距的测量方法讲解焦距的概念,并介绍测量焦距的方法,即通过实验方法,测量透镜的光焦点位置(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来计算焦距。
步骤三:实验展示通过幻灯机和放大镜来展示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放大镜放大小物体进行观察,并记录焦距的数据。
步骤四:操作演示介绍操作过程,并演示如何利用放大镜测量物体的放大倍数和焦距。
步骤五:讨论讨论学生们在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涵盖放大镜的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
步骤六:总结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课后作业:1. 自行制作放大镜,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 尝试利用放大镜放大一个黑板上的字,计算出其放大倍数和焦距。
3. 学习相关实验知识和焦距计算公式,完成相应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模拟幻灯机放大技术,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放大镜的实用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还环绕焦距这一难点问题逐渐开展。
幻灯机 放大镜教案之一
幻灯机放大镜教案之一教案标题:幻灯机与放大镜教案目标:1. 了解和掌握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机、放大镜、幻灯片、物体。
2. 教师制作的放大镜与幻灯片使用方法和原理的简要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幻灯机和放大镜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解释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定义和作用。
二、幻灯机教学(20分钟)1. 展示幻灯机,并说明幻灯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幻灯机,并放映一些幻灯片供学生观看。
3. 让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幻灯机,并提供一些幻灯片让他们练习。
三、放大镜教学(20分钟)1. 展示放大镜,并说明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放大物体。
3. 让学生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享他们关于幻灯机和放大镜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幻灯机和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复习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强调幻灯机和放大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利用。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复习问题,评价自己对幻灯机和放大镜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利用幻灯机和放大镜开展更多的观察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
2. 学生可以在家中找到不同的物体,利用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细节,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 学生可以探索其他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如显微镜、望远镜等。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结果,以评价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评价他们对幻灯机和放大镜的理解程度。
幻灯机放大镜的教案设计
幻灯机放大镜的教案设计第1篇:幻灯机放大镜的教案设计知识目标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能力目标1.培养实验能力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折*)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未完,继续阅读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知道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知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知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4简单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放大原理。
(三)教具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粉笔。
教师用:幻灯机、幻灯片、投影仪、屏幕、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
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上生物课时要观察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它们很小,肉眼看不清。
06.4幻灯机 放大镜
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实验,理解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到一倍焦距之间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知道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变大,像也变大。
4.知道幻灯机、投影器、放大镜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研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
2.难点:理解幻灯机成的是“倒像”。
教学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
幻灯机、投影器构造原理挂图、投影器、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什么?2.要使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变大些,凸透镜前的物体的位置该怎样调整?3.照相机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二、引入新课教师: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幻灯机能把小小的幻灯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放大镜能把小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
幻灯机、放大镜都能把物体放大成像,它们的原理一样吗?下面让我们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学生做实验研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1.让学生阅读课本P90,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所用的器材,进行实验的步骤,实验中所要观察的现象,怎样观察实像和虚像。
2.让学生猜一猜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时,它的成像情况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稍小于焦距的地方时,它的成像情况。
3.学生组装实验器材(透镜与光屏位置、蜡烛、光屏与凸透镜高度的调节要求跟上节课相同,记下焦点与二倍焦距位置。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⑴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沿光具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实像,观察这个实像是倒立还是正立的,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记下蜡烛位置及成像情况。
(学生所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⑵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但距离仍大于凸透镜的焦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实像,与前面观察到的像比较有什么变化?(学生所观察到的像仍然是倒立的,但比原来的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变大。
幻灯机放大镜教案
幻灯机放大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镜头、光源、屏幕等。
3. 幻灯机放大镜的操作方法:调节焦距、切换镜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
2. 难点:幻灯机放大镜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
2. 采用示范法演示幻灯机放大镜的操作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幻灯机放大镜设备。
2. 教学PPT。
3. 实验材料:图片、文字等。
4. 教学辅导书。
5. 小组讨论表格。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幻灯机放大镜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幻灯机放大镜吗?它有什么作用?”二、原理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了解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2. 举例说明幻灯机放大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三、构造介绍(10分钟)1. 教师展示幻灯机放大镜的实物,介绍其构造:镜头、光源、屏幕等。
2. 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操作演示(10分钟)1. 教师示范幻灯机放大镜的操作方法:调节焦距、切换镜头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熟悉设备使用。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发放小组讨论表格,引导学生探讨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2. 学生总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构造和操作方法。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作业布置(5分钟)2. 设计一个幻灯片,展示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应用。
八、课后辅导(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1. 教师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
幻灯机放大镜-精选教学文档
幻灯机放大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能力目标1.培养实验能力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性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德育目标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首先以学生实验开始,观察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讲述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了幻灯机后还介绍了投影仪的构造和原理,讲了放大镜后介绍了显微镜的原理.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原理与幻灯机类似.向学生简单介绍显微镜的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教法建议本节跟讲照相机的方法相似,仍是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讲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投影仪、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针对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实验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提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示例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它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了两个办法.(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2)三个内容的实验全部完成以后.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焦点以里的过程.凸透镜成像由小到大、由实到虚、从倒立变为正立、在透镜另一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中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2.采用作图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作出凸透镜在三种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1.完成分组实验.(分两个阶段完成)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两个阶段完成)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的或工作的. (二)结合上节照相机的知识分析、研究在三种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五、教学过程设计方案1. 引入课题方案一:教师采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在屏幕上展示各种有关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的主要工作元件都是凸透镜,从而引入新课.方案二:结合上节课讲到的照相机,指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果物体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特点是什么;若物体放在焦点以内,能成像吗?像的特点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2.新课教学学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物体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画出板图)、位于焦点以里(画出板图),两个位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教师介绍仪器及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告诉同学凸透镜的焦距(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分别设两个位置,进行两个实验,分两次完成.每完成一个实验,做一次小结,再进行下一个实验.对每个位置成像情况的研究都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1)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3)研究、分析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三种仪器中,哪种仪器利用了凸透镜在这一位置的成像原理.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教师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大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处移近的过程中,像成在透镜另一侧,像离透镜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2倍焦距处是一个变化点,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实像,进入2倍焦距内(大于焦距)成放大实像.焦点处是又一个变化点,而且使像发生了质的变化,物距大于焦距成倒立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使学生们头脑中对整个成像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模型.教师结合实验讲述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及应用.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了幻灯机后简要介绍一些投影仪的构造和原理.讲放大镜之后可介绍一下显微镜的知识,有助于学科间的联系.3.总结分析了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结合前面学过的照相机,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过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这里有三个成实像的情况,两个成虚像的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虚像是由反射光线(平面镜成像)或者折射光线(物体位于焦点以里的凸透镜成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从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石子,看到的也是水中物体的虚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不论实像、虚像都是由光线形成的.从这点看影又与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影是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探究活动【课题】实验学习投影仪的使用方法【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利用学校的投影仪学习如何使用投影仪,并会一般的维护.【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
高中物理-高三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
高中物理-高三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幻灯机的原理和基本结构。
2.掌握幻灯机的使用方法。
3.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4.能够应用放大镜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幻灯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放大镜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演示法3.讨论法教具准备:1.幻灯机2.放大镜3.黑板、彩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放映一张艺术画片,让学生欣赏幻灯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引出幻灯机的概念。
二、讲解幻灯机的原理1.幻灯机是一种可以放映彩色影像片的设备。
2.幻灯机原理是把影像片放在高温高压的氙气灯照射下,然后通过透镜和色轮使彩色影像投射到屏幕上。
三、讲解幻灯机的基本结构1.灯泡、电源、透镜、色轮、影片放置处、调焦钮。
2.灯泡发出氙气等气体放出的紫色光,使影片上的色料分子激发发光。
3.经过透镜和色轮,将光分解为红、绿、蓝三色,然后在同一位置重合,形成最终画面。
四、演示幻灯机的使用方法1.接通电源,开动灯泡。
2.将影片放在放置处,调整好位置,调节焦距。
3.调节好色轮,投影出最佳效果的画面。
五、讲解放大镜的原理1.放大镜原理是借助双凸透镜,在平行光线作用下,使得从物体发出的光线交汇于焦点上。
2.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定距离处,透过凸透镜的光线交汇于焦点上,使得观察者能够看到放大的物体。
六、应用放大镜解决实际问题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放大镜原理来解决这些问题。
七、小结1.幻灯机是一种可以放映彩色影像片的设备。
2.放大镜通过透镜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聚焦在一点上,从而放大物体。
3.掌握幻灯机和放大镜的相关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的教案【教学内容分析】这是学过基本的分数概念之后的一篇教材,涉及到分数的运算。
乘法的概念之前也已经介绍过了,所以本篇教学要点是如何把两个分数相乘,以及相乘的结果是什么。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相乘的概念。
2、能熟练掌握分数相乘的规则。
3、能用分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教学-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学设计二] 幻灯机怎么用
《[物理教学-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学设计二] 幻灯机怎么用》摘要:四节幻灯机、放镜教案二四节幻灯机、放镜教案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学说明,()三容实验全部完成以.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倍焦距以外移到焦以里程.凸透镜成像由到、由实到虚、从倒立变正立、透镜另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整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宏观整体认识(也可通投影或画图进行).,研究物体位倍焦距与倍焦距(画出板图)、位焦以里(画出板图)两位置凸透镜成像情况(包括像位置像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还是缩、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表示物体到透镜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距离、表示焦距.四节幻灯机、放镜教案二四节幻灯机、放镜教案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学说明.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连续变化程让学生从这物理现象变化全程高分析这物理现象有助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容理认识..由实验要学生观察和考虑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焦距、凸透镜焦位置、倍焦距位置、物体位置、像位置还要观察像性质.对初二学生讲容易观察某容忽略观察其他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没有反映出其它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物理变化程节实验设计采取了两办法.()每进行完容实验(如物体位倍焦距以外)要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这围成像物理模型、然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建立起必然系从而加深对这物理程认识和理.()三容实验全部完成以.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倍焦距以外移到焦以里程.凸透镜成像由到、由实到虚、从倒立变正立、透镜另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整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宏观整体认识(也可通投影或画图进行).3.便操作也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认识从而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学生光具座透镜两侧标尺上明显标出与焦距和倍焦距等长位置以便实验能迅速准确到应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印象.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说明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成像规律要理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途径有三.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通实验获得深刻感性认识..采用作图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任两条作出凸透镜三种情况下成像光路图从而头脑形成凸透镜成像物理模型并形成动态变化程.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应用幻灯机、放镜实际有机系起以加深理和记忆.三、课安排课四、学生活动设计()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分组实验.(分两阶段完成).利用凸透镜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分两阶段完成)3.每完成阶段实验及相应理论分析讨论、研究实践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原理制作或工作.(二)结合上节照相机知识分析、研究三种情况下凸透镜成像变化程及变化规律.五、教学程设计方案.引入课题方案教师采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屏幕上展示各种有关幻灯机和放镜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主要工作元件都是凸透镜从而引入新课.方案二结合上节课讲到照相机指出照相机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物体放倍焦距与倍焦距物体成像特是什么;若物体放焦以能成像吗?像特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学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物体位倍焦距与倍焦距(画出板图)、位焦以里(画出板图)两位置凸透镜成像情况(包括像位置像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还是缩、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表示物体到透镜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距离、表示焦距.教师介绍仪器及使用方法并重强调以下几问题()告诉学凸透镜焦距()把透镜放标尺央从透镜位置开始左右两边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焦距和倍焦距位置.物体分别设两位置进行两实验分两次完成.每完成实验做次结再进行下实验.对每位置成像情况研究都要通三途径进行()通实验研究物体某位置成像情况.略调整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利用凸透镜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位置成像情况.(3)研究、分析照相机、幻灯机、放镜三种仪器哪种仪器利用了凸透镜这位置成像原理.教师讲完问学们有无问题然宣布开始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倍焦距与倍焦距.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学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教师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从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近程凸透镜成像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倍焦距以外位置向焦处移近程像成透镜另侧像离透镜越越远像越越.倍焦距处是变化物体倍焦距以外成缩实像进入倍焦距(焦距)成放实像.焦处是又变化而且使像发生了质变化物距焦距成倒立实像物距焦距成正立放虚像.应使学生们头脑对整成像情况形成动态模型.教师结合实验讲述幻灯机、放镜构造及应用.了扩学生知识面讲了幻灯机简要介绍些投影仪构造和原理.讲放镜可介绍下显微镜知识有助学科系.3.总结分析了幻灯机、放镜工作原理结合前面学照相机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到目前止学生已学习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这里有三成实像情况两成虚像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光线(平面镜成像)或者折射光线(物体位焦以里凸透镜成像)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从岸边观察水鱼、石子看到也是水物体虚像.它们相处是不论实像、虚像都是由光线形成.从这看影又与它们有质不影是光线照不到黑暗区域.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理解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实验操作中细节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幻灯机、放大镜各一台。
透明胶片、不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若干。
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提问询问学生是否见过或使用过幻灯机和放大镜,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演示使用幻灯机和放大镜展示一些图片和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讲解原理幻灯机原理讲解幻灯机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包括光源、透镜、成像等。
放大镜原理讲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包括凸透镜的特点、成像规律等。
5.3 实验操作幻灯机实验学生分组操作幻灯机,观察不同物体在幻灯机下的成像效果。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成像特点。
放大镜实验学生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物体,记录放大效果。
讨论不同物体(透明、不透明、半透明)在放大镜下成像的差异。
5.4 实验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分析成像原理。
原理应用讨论讨论幻灯机和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投影仪、显微镜等。
5.5 作业布置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
拓展探究鼓励学生探究其他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如望远镜、相机等。
六、板书设计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成像原理2. 实验操作三、教学难点1. 原理理解2. 操作细节四、教学准备1. 幻灯机、放大镜2. 实验材料3. 记录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讲解原理3. 实验操作4. 实验总结5. 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生对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 1.知道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知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知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4.简单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放大原理。
(三)教具: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粉笔。
教师用:幻灯机、幻灯片、投影仪、屏幕、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上生物课时要观察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它们很小,肉眼看不清.老师给你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它们为什么能使我们看到很小的物体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进入新课 1.研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①请同学们用上节课的器材做实验.在桌上用粉笔画出直线,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像在凸透镜哪侧?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些,仍在焦点以外.移动光屏,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请同学们观察:移近后得到的像和原来的像比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呢?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实验观察结束,教师提问: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得到的像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是变大的.教师板书. 2.研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继续用上面器材学生进行实验.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移到焦点以内.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还能得到像吗?(学生观察后回答得不到)在光屏这一侧往凸透镜里观察,能看到像吗?请学生回答:往凸透镜里面观察,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像?让学生把蜡烛移到靠近焦点,仍在焦点以内时,凸透镜里看到的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个像和前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它,因此是虚像.教师板书。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
幻灯机放大镜物理教案教案名称:幻灯机放大镜的物理原理和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幻灯机放大镜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和主要部件。
2. 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物理背后的原理。
3. 幻灯机放大镜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幻灯机放大镜的特点和应用,引起学生对幻灯机放大镜的兴趣。
2. 理论讲解通过展示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和部件,详细讲解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重点解释幻灯片、反射镜和透镜之间的作用关系。
3. 实验演示选择一个合适的幻灯片,使用幻灯机放大镜进行演示。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了解放大效果和原理。
4. 解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练习和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幻灯机放大镜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情景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和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和应用的见解。
教学资源:1. 幻灯机放大镜实物和幻灯片。
2. 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和原理示意图。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幻灯机放大镜工作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情况。
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幻灯片和使用幻灯机放大镜进行演示。
2. 参观博物馆或科技展览,了解更多关于光学器件和应用的知识。
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
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掌握幻灯机和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学会正确使用幻灯机和放大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幻灯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光路图。
解释幻灯机和放大镜成像特点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展示一些通过幻灯机和放大镜呈现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
2、知识讲解(15 分钟)介绍幻灯机的结构,包括光源、幻灯片、凸透镜、屏幕等。
结合光路图,讲解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当幻灯片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通过凸透镜折射,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讲解放大镜的结构,就是一个凸透镜。
说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折射,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实验探究(15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操作幻灯机和放大镜。
观察幻灯片在不同位置时屏幕上的成像情况,记录并分析。
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感受成像特点。
4、小组讨论(10 分钟)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幻灯机和放大镜成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5、总结归纳(5 分钟)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知识。
6、课堂练习(5 分钟)布置一些与幻灯机和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作业布置(2 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还有哪些物品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并记录下来。
放大镜科学教案(通用
放大镜科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放大镜的使用与观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放大镜的构造、成像原理、使用方法以及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细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放大镜的构造、成像原理,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构造、成像原理、使用方法以及观察物体细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物体样本、幻灯片、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白纸、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放大镜,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讲解放大镜的构造,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的各个部分。
(2)讲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使学生理解放大镜成像的规律。
3. 例题讲解(1)展示物体样本,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
(2)讲解观察方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个放大镜和物体样本。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在白纸上记录观察结果。
5. 小组讨论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构造2.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3.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4. 观察物体细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放大镜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2)使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观察到的细节。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
(2)鼓励学生利用放大镜进行科学探究,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与组织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一、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现象。
[物理教学设计:幻灯机放大镜] 放大镜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幻灯机放大镜] 放大镜教学设计》摘要:节跟讲照相机方法相似仍是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放实像和虚像条件.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基础上讲幻灯机和放镜原理.了扩学生知识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投影仪、显微镜构造和原理.针对节容教学应以实验教学主以学生主体教师适当提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教学设计示例、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学说明,()三容实验全部完成以.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倍焦距以外移到焦以里程.凸透镜成像由到、由实到虚、从倒立变正立、透镜另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整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宏观整体认识(也可通投影或画图进行).,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应用幻灯机、放镜实际有机系起以加深理和记忆.三、课安排课四、学生活动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凸透镜成放、缩实像和虚像条件.幻灯机、放镜原理能力目标.培养实验能力通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通对凸透镜成像现象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或缩、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条件.3.培养应用知识实际问题能力.()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凸透镜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际问题能力.()通对照相机、幻灯机、放镜原理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通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出它们相与不出主要、质、带定性因素.并分析基础上把通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结论、以及相关因素系起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完整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认识是分析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基础上出它们共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视觉因而与影有着质不.但它们不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定了它们显像方法也不相.这就是分析基础上综合综合指导下分析.物理学习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将有助今学习.德育目标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分析有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节首先以学生实验开始观察凸透镜成放实像和虚像条件.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基础上讲述幻灯机和放镜原理.了扩学生知识面讲了幻灯机还介绍了投影仪构造和原理讲了放镜介绍了显微镜原理.投影仪是教学常用仪器原理与幻灯机类似.向学生简单介绍显微镜原理有助加强学科系.教法建议节跟讲照相机方法相似仍是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放实像和虚像条件.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基础上讲幻灯机和放镜原理.了扩学生知识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投影仪、显微镜构造和原理.针对节容教学应以实验教学主以学生主体教师适当提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教学设计示例、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学说明.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连续变化程让学生从这物理现象变化全程高分析这物理现象有助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容理认识..由实验要学生观察和考虑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焦距、凸透镜焦位置、倍焦距位置、物体位置、像位置还要观察像性质.对初二学生讲容易观察某容忽略观察其他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没有反映出其它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物理变化程节实验设计采取了两办法.()每进行完容实验(如物体位倍焦距以外)要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这围成像物理模型、然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建立起必然系从而加深对这物理程认识和理.()三容实验全部完成以.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倍焦距以外移到焦以里程.凸透镜成像由到、由实到虚、从倒立变正立、透镜另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整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宏观整体认识(也可通投影或画图进行).3.便操作也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认识从而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学生光具座透镜两侧标尺上明显标出与焦距和倍焦距等长位置以便实验能迅速准确到应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印象.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说明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成像规律要理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途径有三.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通实验获得深刻感性认识..采用作图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任两条作出凸透镜三种情况下成像光路图从而头脑形成凸透镜成像物理模型并形成动态变化程.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应用幻灯机、放镜实际有机系起以加深理和记忆.三、课安排课四、学生活动设计()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分组实验.(分两阶段完成).利用凸透镜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分两阶段完成)3.每完成阶段实验及相应理论分析讨论、研究实践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原理制作或工作.(二)结合上节照相机知识分析、研究三种情况下凸透镜成像变化程及变化规律.五、教学程设计方案.引入课题方案教师采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屏幕上展示各种有关幻灯机和放镜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主要工作元件都是凸透镜从而引入新课.方案二结合上节课讲到照相机指出照相机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物体放倍焦距与倍焦距物体成像特是什么;若物体放焦以能成像吗?像特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学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物体位倍焦距与倍焦距(画出板图)、位焦以里(画出板图)两位置凸透镜成像情况(包括像位置像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还是缩、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表示物体到透镜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距离、表示焦距.教师介绍仪器及使用方法并重强调以下几问题()告诉学凸透镜焦距()把透镜放标尺央从透镜位置开始左右两边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焦距和倍焦距位置.物体分别设两位置进行两实验分两次完成.每完成实验做次结再进行下实验.对每位置成像情况研究都要通三途径进行()通实验研究物体某位置成像情况.略调整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利用凸透镜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位置成像情况.(3)研究、分析照相机、幻灯机、放镜三种仪器哪种仪器利用了凸透镜这位置成像原理.教师讲完问学们有无问题然宣布开始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倍焦距与倍焦距.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学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教师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从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近程凸透镜成像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倍焦距以外位置向焦处移近程像成透镜另侧像离透镜越越远像越越.倍焦距处是变化物体倍焦距以外成缩实像进入倍焦距(焦距)成放实像.焦处是又变化而且使像发生了质变化物距焦距成倒立实像物距焦距成正立放虚像.应使学生们头脑对整成像情况形成动态模型.教师结合实验讲述幻灯机、放镜构造及应用.了扩学生知识面讲了幻灯机简要介绍些投影仪构造和原理.讲放镜可介绍下显微镜知识有助学科系.3.总结分析了幻灯机、放镜工作原理结合前面学照相机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到目前止学生已学习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这里有三成实像情况两成虚像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光线(平面镜成像)或者折射光线(物体位焦以里凸透镜成像)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从岸边观察水鱼、石子看到也是水物体虚像.它们相处是不论实像、虚像都是由光线形成.从这看影又与它们有质不影是光线照不到黑暗区域.探究活动【课题】实验学习投影仪使用方法【组织形式】学生活动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利用学校投影仪学习如何使用投影仪并会般维护.【备】、写出探究程报告.、发现新问题.幻灯机放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精心整理
高三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供大家学习参考!
实像 三)教具
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粉笔. 教师用:幻灯机、幻灯片、投影仪、屏幕、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
.
?
到清晰的像.请同学们观察:移近后得到的像和原来的像比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呢?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
实验观察结束,教师提问: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
的实像.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得到的像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是变大的.教师板书.
2.研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
继续用上面器材学生进行实验.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移到焦点以内)
?
同?。
《放大镜》教案(范文大全)
《放大镜》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篇:《放大镜》教案《放大镜》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5、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6、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放大镜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第二篇:放大镜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放大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机放大镜教案
Lesson plan of slide projector magnifier
幻灯机放大镜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xxx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知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知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4.简单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放大原理.
(三)教具
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粉笔.教师用:幻灯机、幻灯片、投影仪、屏幕、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
上生物课时要观察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它们很小,肉眼看不清.老师给你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它们为什么能使我们看到很小的物体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1.研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①请同学们用上节课的器材做实验.在桌上用粉笔画出直线,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像在凸透镜哪侧?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些,仍在焦点以外.移动光屏,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请同学们观察:移近后得到的像和原来的像比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呢?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
实验观察结束,教师提问: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得到的像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是变大的.教师板书.
2.研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
继续用上面器材学生进行实验.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移到焦点以内.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还能得到像吗?(学生观察后回答得不到)在光屏这一侧往凸透镜里观察,能看到像吗?
请学生回答:往凸透镜里面观察,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像?
让学生把蜡烛移到靠近焦点,仍在焦点以内时,凸透镜里看到的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个像和前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它,因此是虚像.教师板书.
3.讲述幻灯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出示幻灯机实物.在黑板上画出课本图6—22.介绍幻灯机的主要结构:镜头(凸透镜)、幻灯片(物体)、画片框、聚光镜、反光镜、光源等.讲述工作原理: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
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幻灯片上下颠倒放置.实际演示打出一张幻灯片.对照投影仪实物,教师简单介绍投影仪的结构与使用.学生看课本图6—23.与幻灯机比较,投影仪用两块大螺纹透镜作聚光器(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使用时凸透镜所成的像被一平面镜反射到屏幕上.其优点是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直接放映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图表.使用方便.
4.讲解放大镜原理
让同学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将凸透镜尽量靠近课本,往凸透镜里看,看到的字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我们就用作放大镜.再让学生将凸透镜慢慢远离课本.看到的像有什么变化?凸透镜继续远离课本,还能始终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凸透镜作放大镜用时,一定要靠近观察的物体,使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这样才能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5.简单介绍显微镜的结构、放大原理
教师出示显微镜.讲述: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常用显微镜.它的主要结构是有两个凸透镜.一个是目镜,一个是物镜.
讲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物体先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第二次成像,成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就提高了放大倍数.
三、小结本课内容
1.本课内容是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复述一遍.
2.课内完成节后的练习1、2、3.
3.教师总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的条件及应用.
四、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章后习题第7、8、9、10题.
(五)说明
1.关于学生实验的说明见本章第三节中的说明1、2.
2.幻灯机演示打出幻灯片时,要再次强调凸透镜成像的倒立、正立与生活中的概念不同.对这些问题,学生容易混淆.多年的测试检查总有不少学生认为电影屏幕上的像是正立的.演示时,先把幻灯片正放,得到的画面是倒立的.然后再将幻灯片倒放,画面就“正立”.
对课本“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中的“正立”要
作说明,这是生活中的感觉,不是凸透镜成正立的像.
3.在总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及放大的虚像
的条件及应用时,教师可以恰当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指出:物体通过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决定于物体离开凸透镜
的距离.物体离凸透镜由远移近时,成的像逐渐变大,像离凸透
镜的距离也变大.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总是比物体小.物
体移到二倍焦距以内时(焦点以外),像就变大到比物体还大,
也就是成了放大的实像了.再移近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
就由实像变成了虚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本节内容比较多,学生实验也比较多.一节课完成可能
会有一定困难.从效果考虑建议:“小结本课内容”里的第3点,即对三种成像进行总结,可放在下一节课内用一点时间来进行.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