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4页
把握心理特点 开展作文教学
把握心理特点开展作文教学写作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养之一,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
然而学生在写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刚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充满期待,这既是学段上的一次晋升,也是心理上的一次跳跃。
在这之前,作为小学生的他们更多的是被父母和教师管护着,心存依赖。
进入初中后,学生想通过改变自我来增加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因此愿意表现自我,喜欢向教师表白。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给学生更多说和写的机会,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养成乐于写作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初中学习,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他们会再次审视自我,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更多的加工,并开始融入大量的个人思想。
但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还不十分成熟,因此,学生开始学做“观察员”,把情感和故事悄悄写入日记。
这时,教师只需给他们正确评价事物的态度即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在写作要求上强调逻辑性,注重条理,增强理性。
这样结合学生心理状态的作文指导也符合初中教材文体的安排,即由记叙到议论的过程。
初一的作文教学应尽量保持学生的纯真情感。
要引导他们写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题目做到新颖、独特、富有吸引力。
在设计作文题目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总是在《我熟悉的人》《一件难忘的事》这样的题目中翻来覆去,学生自然乏味;如果改为《我的“铁哥们”》《爱唠叨的妈妈》《表扬单上没有的人》等,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这一时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由于当今社会信息交流频繁,学生接受的知识成倍地增长,思考逐步趋向深刻,因此到了初二,学生逐渐进入调整期,其特点是希望教师尊重他们,别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
表现在作文上则喜欢写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
针对学生这一时期心理上的变化,作文教学不要停留在让学生写一些直觉性的材料上,而是指导学生写一些哲理性散文与科学说明文,注入托物抒情一类的文章,如《路灯》《镜子》《煤》《蜡烛》等命题作文,学生会写出一些新意。
小学作文教学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
作 文 时要 把
、
…
,
、
现代 化 的 多媒 体 手 段 或 者 组 织 参 观 访 问 游
,
览 等 活 动 让学 生 接 触社 会 接触 自然 深 人 生
活 获得丰 富 的 感 性 材 料 这 是 积 累 作 文 素 材
,
、
,
的 需要 也是培养学 生 抽 象概括思 维 的 需要
,
。
( 二 ) 引 导 学 生 从感 性材 料 中概 括 提 炼 文
,
、
的 目 的 任 务 并引 导 他们按 顺 序 观察 而 看 图
, ,
心
。
因 此 我们 在 作 文 教学 中要 充分 发 挥形 象
, ,
说话 写 话 就 可 以 训 练低年级 学 生 观 察 的 有 序 性
。
、
思 维 的 作 用 逐渐进行 思 维 概括性 的 训 练
、 ,
。
看 图时 教 师要 教 给 他 们 按 顺 序 观察 的 方
,
,
、
。
。
我 们 在教
,
,
理 儿 要 循 心 童 规 展 律 小 文 教 遵 发 学 作
( 三 ) 比 较观 察 抓 住 事 物 特点
,
,
。
如 果观 察
概 括性 差 不 善 于 抓 住 事 物的特点 就会 影 响学 会 对事物 的 深 刻 认识
, ,
。
教 师 在 学 生 全 面 细致
。
观 察 的基 础 上 着重 指 导 高年 级学 生 学 会 比 较 分析 概 丰 富学 生 的 感 性经 验
。
教
、
法 如 先 整 体再 局 部 先 近 后 远 从 上 到 下 或 从
谈作文教学中的心理调适
乐 的 听 觉 感 受 ,写 作 之 前 教 师 通 过 加 T ,让 学 生 选 听 自 己 最 喜 欢 的 一 段 音 乐 ; 借 助 投 影 、 录 像 等 直 观 手 段 创 设 情 境 ,再 现 情 境 ,让 学 生 思 考 、体 验 ;听 朗诵 、观 视 频 ,通 过 网 络 走 进 生 活 故 事 ,走 进 一 个 个 文 学 爱 好 者 的 心 灵 天 地 … … 学 生 有 了 自身 体 验 和 间 接 的感 受 , 自然 有 了诉 说 的
情 倾 诉 ,应 该 是 写 作 教 学 的一 种 趋 势 。
一
古 典 诗 词 或 者 其 他 的艺 术 爱 好 等 ,来 强 化 学 生 的 审 美 体 验 和 感 受 。 实 践 证 明 ,这 样 注 重 情 感 体 验 的 作 文 比一 般 的 作
文 更 适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更 易 于 塑 造 学 生 的创 新 品
失 了 写 作 兴 趣 ,久 而 久 之 ,害 怕 写 作 也 就 不 足 为 奇 。 《 语
文课 程 标 准 》指 出 ,学 生 要 对 写 作 有 兴 趣 ,要 乐 于 书 面 表 达 ,增 强 习作 的 自信 心 ,要 愿 意将 自 己 的 习 作 读 给 人 听 ,
与他 人分享 习作 的快乐 。笔者认 为让学生 用真心去 写 ,真
质。
、
创 造 轻 松 的 环 境 。注 重 情 感 体 验 ,帮 助 学 生 克 服
畏 惧 心 理
1 开 “ 巴 ” 。 我 们 常 听 有 的 教 师 感 叹 :学 生 的 随 . 打 嘴 笔 、 日记 、周 记 等 比考 试 作 文 要 好 得 多 。这 种 现 象 是 很 正 常 的 ,因 为 学 生 最 想 写 的 当 然 是 最 好 的 。 平 时 在 写 作 时 ,笔 者 尽 可 能 围 绕 一 个 主题 ,帮 助 学 生 拟 出不 同 的 题 目 ,共 同打 开 思 路 。 必 要 时 ,老 师 和 学 生 共 同讨 论 ,说 思 路 、说 立 意 ,甚 至 作 文 中 可 能 运 用 的 美 词 佳 句 , 不让 学 生 有 压 迫 感 。 而 且 ,尽 可 能 让 思 维 活跃 的 同学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初中语文作文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写作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不仅有益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指导学生写好初中语文作文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程。
本文将会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介绍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一、了解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第一步。
初中生在写作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心理问题:紧张、害怕、无从下手、准备不足等等。
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当学生遇到紧张和害怕时,应该适当减轻评分重要性或者降低作文难度,让孩子有自信去展开想象翱翔,从而提高写作信心。
又比如,当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时,可以在提供写作素材的同时,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力,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写作灵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出优秀的文章。
二、告诉学生写作的技巧学生在写作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技巧是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关键。
教师要告诉学生写作的技巧,例如: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构建条理清晰的段落、创造形象生动的描写等等。
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写出更出色的作品。
例如,告诉学生写作一篇好文章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首先,要选择学生擅长和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写作的主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然后,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有助于学生在整篇文章中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展开写作,确保文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示范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三、及时评价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作文是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重要环节。
评价不仅能够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注重多方面的考虑。
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4页
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愁改作文,作文教学一直困扰于我心,不得其法。
课堂上,每每选择一个话题,布置一个题目,把学生的思维全囿于限制之中,没有创新的余地;课后,办公桌上堆起一座座“作文”大山,有时,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也完不成批改任务,而学生则由于教师不能及时反馈,早已将当时的写作思维置之脑后。
久之,形成了学生被逼写作文,教师被动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的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近几年参加攀枝花市统考作文阅卷场上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及策略,尝试就作文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教学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不少学生作文,首先感到的困难是没有内容可写。
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缺少生活;二是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作文的素材。
所以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是作文训练中很重要的一步。
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我一般采用以下做法:(一)扩大学生的生活面,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引导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给学生创造多动手、多实践的机会。
与此同时,注意加强观察训练,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记录本,记下活动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与物。
(二)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搜集素材,集思广益,汇集成资料。
比如,从七年级新生入学伊始,我们师生就着手素材的收集、整理,汇编,目前已形成写景、叙事、抒情、开篇、哲理等素材版块,虽不成熟,但这是师生劳动和汗水的结晶,学生倍感珍惜和骄傲,在平素的写作中不时加以引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假以时日,我想,他们定能熟练运用。
(三)指导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翻阅最近出版的各类报刊杂志,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把握时代的脉搏,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二、注意教给写作方法学生有了“写什么”的写作素材,还要掌握“怎样写”的写作方法。
我在介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时,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序列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写作方法,并逐步达到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人、记事、状物、学会摆事实、讲道理等。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又是新世纪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健康心理的培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才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调整好自己,适应人际关系,也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环境。
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讲,无论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还是从教育过程到教育评价,都无不浸透着心理教育的印记。
简言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双方心理交流的过程。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不容忽视。
学校各科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品质教育,况且语文学科是“语言性”“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的包容体。
换句话说,语文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反应,本身就是人性的张扬及个性心理品质的折射。
根据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部分之一的作文教学,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更具优势。
近年来从我在执教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和个人情感方面。
下面就作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来探讨一下:一、在作文指导中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健康心理品质的培育在作文指导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审题、立意、选材等活动,从整体上认识作文的中心和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注意把真情实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与教师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共鸣。
(一)同学之间存在的问题这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间的关系而困惑、苦恼。
有些学生缺少“宽容”这一良好的心理品质,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常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别扭。
于是,在一次对以“朋友”为话题的作文进行指导时,我有意这样引入:“同学们,在你和你的朋友或同学间,有没有过令你头痛的问题,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处理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我的话音刚落,有好些同学就在窃窃私语,也有的同学做沉思状。
关注学生写作心理,促进作文教学共4页word资料
关注学生写作心理,促进作文教学一、写作心理转换的定义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写作是学生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过程。
在这一心理过程中,除了思维和表达两大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即转换。
我国学者刘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三级转换理论。
第一级转换是从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第二级转换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转换,而内部言语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转换则要经过二级转换过程并进入到三级转换。
二级转换与三级转换之间有一个过滤器,过滤器的作用就是筛选、更换、修饰书面语言。
二、灵活运用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在作文教学《别样的风景》中,我首先通过审题来帮助学生寻找语言点。
学生自己的语言点也就是学生的内部语言,在学生自己的思维中思考哪些事物要写进作文中,哪些是需要详略写的,先后写的。
给同学几分钟的时间来考虑审题,有的同学由赞美景物想到人生哲理;有的是通过描写事物来突出对生活的感悟;有的写具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蕴含的不一样的风景等。
在接下来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学生就会通过扩展语言句式、排列词序、比较、选择、筛选等,形成完整的句子。
如有的同学想到“小小的花苞沉默着,它不是屈服于花萼的压力,它不是折服于痛苦的折磨,它是在默默耕耘,它是在积蓄力量,它要想方设法探出头颅,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强壮。
为此,它抗争,他搏斗,他要将花萼撕成碎片,走出牢笼,解开枷锁。
在花苞倔强的挣扎下,花萼出现了裂痕,小花苞的头颅慢慢探了出来。
”“这棵树就如同一个枯瘦如柴的老人,奄奄一息,还未到严寒来临之际,便早已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孤独地在风中矗立着,正当我们以为它即将面临不幸命运时,却又奇迹般的重新长出了新叶,渐渐地长满了一树的叶子”等。
当然学生自己的语言组织也是需要打磨、筛选的。
再次,二级转换与三级转换之间的过滤器会起作用,老师的提示对学生写作心理中的过滤器也会起到提示作用。
有的同学在描述风景的时候只是从视觉方面写冗长的句子,这时就要提示学生注意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从视、听、嗅、味、触多角度描写景物,会更全面、生动。
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心理特点-4页word资料
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心理特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研究学生的写作心里,就有望改变学生由“要我写”为“我要写”的心态。
当学生将作文化苦为乐时,写作教学也就步入了良性循环之中,这既是语文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需要。
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诸方面的教学研究,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是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切合学生的写作需要命题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有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冬季了。
但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比较注重研究教材有关的写作知识和技巧,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知识结合教材,或单凭自己的见解来命题,很少认真想一想学生是否具备了写作的素材,是否有话写,结果学生苦思冥想,其凑八凑写出来的文章,无血无肉,更谈不上真情实感,往往内容枯燥,无病呻吟,令人难以读完,味同嚼蜡。
久而久之,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产生了有怕而厌的写作心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的情况。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曾言:“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在说话的经验立刻意识得到作文的启示。
若没有什么想表白,没有什么发生感兴,就不感到必要与喜欢,就不用写什么文字,一定要有所写才写,若不是为着以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而无益的事。
叶老的话除了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的写作心理要求的道理。
所以我们教师在命题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生活、兴趣、心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
我们在对学生有了这样的了解和积累后,再命题,针对性强,学生觉得有话可写,不会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为了向老师交差,随便拼凑几句抵数。
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因素的调动
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因素的调动作文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最主要的形式,是语文知识水平上下与否、稳固扎实与否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极强的劳动。
学生要写好文章,当然离不开客观条件之外因,但更离不开主观心理之内因。
作文和其他创造性的劳动一样,内在的心理因素起着统领的作用,所以是一种关键的因素。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能重视学生的心里因素的调动,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开展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和写作的积极性,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所在。
学生作文心理是多样。
大体说来,积极因素积极因素少于消极因素。
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①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从小学开场写作文就未学好;也有的认为作文与天赋或遗传因素有关,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写作文的料,恨自己笨,水平不如别人,强调客观多,内在心理原因找的少。
一遇上作文课,就打不起精神来,自惭形秽,精神意志已损大半。
②惰性心理。
怕动脑筋,懒于搜集第一手材料,个别学生在教师指导作文完毕,该自己写作时,就拿出乎早已准备好的“百科全书”――优秀作文选来,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得来全不费功夫。
一旦被教师发现,再改头换面重抄,根本不愿多动脑筋,把动脑筋看成一种负担,只求完成,不求质量,而且还以为将来正式考试时“一逼就会出来”,平时无需多练。
更有甚者,平时即不打草稿,更不愿修改,得过且过,尽管文句别扭,错漏之处甚多,仍不屑于看第二遍。
③埋怨心理。
自己写不好,总埋怨教师批改不公,表扬的总是那几位,不愿从自身找原因。
④轻视心理。
重理轻文,对写作索然无味,不求在语文写作方面有什么开展,只求过得去,关键是不感兴趣。
以上四种,是较为常见的、被发现的作文消极心理表现。
作文教学的负面影响实在不容低估,它往往使学生对作文缺乏一种饱满的发奋向上的情绪,对写好作文缺乏自信和勇气。
在这种心里因素的支配下,即使教师做再多的指导,批评的力度再大,也无济于事。
学生仍然我行我素,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难以形成积极作文的良好气氛。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语文作文一直是初中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作文指导也是教师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心理,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开展作文指导工作。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方法和建议。
要明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充满了好奇、求知的欲望,而且性格上也比较敏感,情感较为丰富。
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而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青春期的学生情感较为丰富,他们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情感问题,这些情感体验无疑会成为他们作文的灵感来源。
作文指导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把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转化为作文的语言,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初中生处于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阶段,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自信心。
在作文指导中,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更加积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兴趣往往是决定其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作文指导中,老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名家作文,讲述作文的趣事和奇闻,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让他们对写作心生兴趣;也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写作中享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作,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心理素质。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作文指导工作,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写作能力和文学情怀的优秀学生。
创作精彩小学语文作文的心理调适
创作精彩小学语文作文的心理调适在小学语文作文创作中,心理调适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良好的心理调适,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障碍,提高作文水平。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一、积极的心态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树立积极的心态。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题目和要求,都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对于难题,不要感到畏惧和压力,而要把它们当作挑战和机遇。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并取得好成绩。
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作文创作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
在开始写作之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例如深呼吸、听音乐或者做瑜伽。
这些活动有助于减轻紧张和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创作效果。
三、合理安排时间作文创作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写作。
学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分配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时间比例。
合理安排时间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避免匆忙和马虎。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文,也不要慌张,可以先完成最重要的部分,然后再编辑和润色。
四、积累丰富的素材语文作文需要丰富的素材支撑。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电影、多旅行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积累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增加作文的亮点和深度。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观察到的事物来作为作文的素材,这样能够使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五、正确处理压力语文作文常常伴随着一定的压力。
有些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容易紧张和焦虑,导致作文水平下降。
因此,正确处理压力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锻炼、音乐欣赏、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和减轻压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心。
六、多进行反思与修正在完成作文后,学生要进行反思与修正。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也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反馈。
学生可以对作文进行问题分析,找出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和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同时,也要欢迎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以便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作文教学应顺应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9页精选文档
作文教学应顺应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问题很多,突出的问题是盲目与应试接轨,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然状态,中学作文教学应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盲目与应试接轨,多搞材料作文,有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中学作文教学仅仅是应试的附庸,进行得比较随意、盲目。
主要表现在:不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依据作文的训练体系,只是盲目与高考接轨――高考多考材料作文,平时作文训练也就多为材料作文。
然而,材料作文有诸多弊端:1. 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大,容易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材料作文审题难度极大,一则材料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语文教师也常常看法不一、争论不休,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偏题,这极易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综合成绩是年级前三名的高三学生,连写两次材料作文都跑题了,第三次就不愿动笔了,认为再写也避免不了跑题,没有必要写。
笔者多年教高三提高班语文,每次考试都考材料作文,真正审准题的学生不多。
对此,笔者感受深刻,曾经撰写《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高考呼唤命题作文》等文章,呼吁高考作文降低审题难度(因为高考作文主要是考表达而不是考审题),不要用审题为难考生。
材料作文虽然给学生“三自”(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自由,但要求读懂材料,根据材料的含意和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立意,不能由材料提炼一个意思后抛开材料任意发挥,也不能不顾命题者的感情倾向,为了创新,故意与命题者唱对台戏。
看似十分开放,实则限制较多,因此,即便读懂了材料,要写好作文也绝非易事。
下边用一则材料作文来说明问题:清代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却不溺爱。
他病危时,要求尝一口儿子亲手做的馒头。
儿子不会做,郑板桥就叫他请教厨师。
儿子将馒头做好,郑板桥已经咽气。
他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这是他对儿子的希望,也是他做人的原则。
学生阶段心理与作文随应教学-word文档
学生阶段心理与作文随应教学与课文教学相比,在作文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心理发展尤显其必要。
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探析学生的阶段心理特征,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是会有帮助的。
一、试纳阶段的把握及“硬任务”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发育和体态产生一种自我认可。
自我欣赏的心理,并称这一过程为“悦纳”期。
其实,就是在学习方面,也同样存在这种心理。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每逢新学年开始,初二和高一两个起始年级纪律好、学风好。
这是因为新的目标,新的环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
同学的勉励,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教诲以及成人感、使命感促使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成人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成功,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
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不甘示弱,决心通过努力赶超先进,原先基础好的学生更加满怀信心保持优势。
我们把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称为“试纳”。
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占上风,思想活跃,容易兴奋,注意力比较集中。
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维持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与学生心理相应的作文教学要在大纲规定的任务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加强口述作文训练。
教师临堂命题,学生堂上即兴演讲,互评优劣,教师再从中选择典型重点评述。
电化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录音,录相,并在辅导课上播放。
由于录音、录相中插有教师的评述,学生既学范文,又明白优劣之理,收效自然会好。
之所以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口述作文,是因为处在兴奋期的学生语言更富于激情,也最能直抒胸臆,从而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而这些恰恰是写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是以片断为主的小作文训练。
基本原则是多体、多点、多角度,快速写小文章。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全面摸底,全面了解学生,又利于有的放矢,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
要做到一练一讲,多练多讲,这就是所谓“硬任务”教学。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外物刺激兴奋期人的大脑时记忆效果最佳。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 实施有效作文教学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实施有效作文教学著名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谈到作文教学时深沉地说:“在06年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大赛中,没有一个人主讲的内容是作文指导课,可见作文教学之难。
”有人做过调查,在随机抽查的150名学生中,有117名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烦心的事,一拿到作文题,就浑身不舒服;有28名学生认为勉强可以应付,但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时,便胡乱写一气;只有15名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儿,乐意投入全部的身心。
分析学生心理特点,不外乎下列原因: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天生活在校园之中,与大人交流少,与社会接触不多,平时学习紧张,报纸、电视等很难看到。
二是不懂作文方法,老师往往只注重布置,而缺少系统的作文训练,对作文方法的讲解较少。
三是作文时缺少成功的体验,学生听多了老师、家长的批评,久而久之,对作文失去了兴趣。
四是作文平时认不认真无所谓,只要考试好好写反正一样得到高分。
五是作文限制多,价值观的限制、篇章结构的限制、语言文字的限制等等,这使孩子们在写作时犹如被捆住手脚的囚徒。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我们进行了有效作文教学的探索,简单说,就是“多读书、勤练笔、爱观察、会借鉴、懂技巧、善思考”十八字作文方法。
多读书。
我们学习借鉴了一些先进的做法:第一,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读书内容。
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读的书、能够从中有所受益的书。
首先是读好苏教版教材推荐的名著,如:《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朝花夕拾》等,然后再适度拓展。
第二,留给学生课外读书的时间和空间。
我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少讲精练,严格控制课后作业,这样就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布置读书的任务。
第三,指导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把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起来。
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精彩语句,编写提纲归纳框架结构,摘抄反思写些读书札记等等。
二是“不动脑筋不读书”,把读书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需要掌握语文知识,更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作文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学生心理入手,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写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家庭状况、学习习惯等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例如,我们了解到某个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比较独立,性格稍显内向,那么在指导该生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让他的内向性格转化为对于文字、事物的深入思考,从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积极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而很多学生在审题上容易失误或者没有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指导:1.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题目要求,思考主题、题材、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2.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思路和答题情况,帮助他们排查问题。
3. 经常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素养的积累,在课堂上多讲解一些语文知识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视野和素质。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是一项需要激发兴趣的任务,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常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无聊、不愿意写作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1. 理解学生的兴趣。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
2. 利用有趣的故事、情境、课外书籍等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写作的灵感和想象力。
3. 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尝试着从更具有亲和力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赋予他们写作的自信。
四、注重学生的写作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或喜欢记笔记,或喜欢思考一段时间再写,或喜欢随笔式的写作。
针对这些不同的写作方式,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包括:1. 指导学生在写作前要有明确的写作思路,制定好写作计划和步骤。
作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
作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
黄春雷
【期刊名称】《师道·教研》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写作教学,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师在写作技能的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心理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解除学生的写作恐惧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总页数】1页(P66-66)
【作者】黄春雷
【作者单位】肇庆市第七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管理
2.浅析大学教育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途径
3.研究新时期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特征的继续教育
4.注重学生心理特征,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率
5.注重学生心理特征,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doc
每次评讲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读一遍,然后组织学生评议,进而教师总结,让学生学
有榜样;特别要关
注差生的作文,对他们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开头、结尾都应给予表扬并登记入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1)把握素材
语文的精髓是文章,文章的精髓是生活。
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
作空间,提高创造力;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把握好作文素材。
(2)以师为范
教师要以良好的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
有一次有个学生上完体育
课后身体不适,头晕呕吐,吐物满地。
我把脏物处理好后就把他从五楼背到楼下,并请车送他回家。
这样虽是
一件小事,但却让学生领悟到不少的东西。
他在一篇习作中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问自己,胡老师的
胃这么痛,但她还是咬紧牙关把和她一样的高大的小俊同学背到楼下,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鞭策着我。
我决
心要改掉自己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气,做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少先队员。
”
从这可以看出,生活是人的写照。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分辨是非,最终促使他们养成了
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初中语文作文是中学阶段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和学科中的一部分,语文作文既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体验,也是一种思想表达的条理性,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作为语文教师或语文辅导老师,我们需要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多样性,先天性大于后天性,重感受、轻思维,感性理解能力强,理性思维能力较弱。
这意味着,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通常会更注重文学性和感性的表达,但很可能会缺乏充分的思考和逻辑性的表达。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阶段和个性,因材施教,注重在指导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体验。
写作文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表达的不仅是文字,还包含了情感、思想、经验等方面。
如果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感觉、没有真正的体验到文字所带来的表达乐趣,那么他们的写作很可能要么没有灵魂,要么就会变得拘束和不自然。
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写作体验,为学生提供美好的写作环境和表达的平台,如模仿写作、讲故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和快感。
再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
语文作文不仅要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这就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比较浅,很难系统化地思考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考方式,如刻意思考、排序思考等等,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考框架,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思考习惯,为日后的人生学习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作文不是没有技巧的,它既需要艺术才能的展现,更需要技巧和方法的支撑,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写作目的、写作对象、写作方式等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技巧指导,以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作文指导,则是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初中学生的作文指导,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观念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着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展开探讨。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多变的、敏感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爱面子等。
在进行作文指导时,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些心理特点进行作文指导。
敏感的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自我意识强烈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展示舞台,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更好地进行写作。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指导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兴趣,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写作的魅力。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比如写作比赛、写作展示等,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读、多思考、多积累素材,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写作兴趣后,才能更好地进行作文指导,让他们愿意在写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学生的写作观念决定了他们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效果。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他们明白写作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示思想、传递信息的手段,是一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途径。
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让他们明白写作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润色,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高。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写作观念,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写作中,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从读、写、评三个环节全面指导作文指导不仅仅是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
写作教学,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师在写作技能的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心理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解除学生的写作恐惧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一、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指导施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发
育和体态产生一种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心理,并把这一过程称为“悦纳”期。
七年级的学生就处于“悦纳”期阶段。
这个时期,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特别强,积极乐观成为主要的心理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尽量保持学生兴奋性和活跃性。
处在兴奋期的学生有强烈的口头表达激情,希望自己的表达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所以,七年级上学期的作文教学,不妨从口头表达入手。
如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我先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通过生活片断来进行自我介绍。
先两步走,首先选班中个性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自我介绍,以此激发其他学生表达兴趣与欲望。
然后小组内互相介绍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
当口头的自我介绍完成时,每个学生心里就有了写作的材料,动笔写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进入八年级,学生群体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因为心理素质不同,面对失败的态度也不同。
意志坚定的,失败之后会重新再来;意志薄弱的,容易放弃,从而出现倒退或停滞的状态。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性指导。
一般来说,我在评改作文的时候,会写下较详细
评语,有时是面批。
面批,不仅有利于教师当面指出问题所在,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而且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但面批时也要注意对事不对人,尽量避免用挖苦性的语言批评学生,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以外,作文命题也可以分层次,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
踏入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入了稳定期。
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思想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定势。
这时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是最强的,因而积极性也颇高。
在作文教学上,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有利时机,在学生写作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写作风格,扬长避短。
经过两年的基础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已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指导作文时则可把重点放在全面的整合上,如文体的揉合、材料的整合、立意布局等。
二、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质指导施教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个人的先天智力不同、后天生活环境及接受的教育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也决定了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个性。
所以,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个性纷繁复杂,千差万别。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注意学生的不同性格心理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属于外向的性格,这类学生接受能力往往比较强,思维活跃,喜欢表现。
在写作上,他们材料丰富,语言活泼,写作风格激情奔放。
但往往因为喜欢跟着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地落笔,所以文章可能会比较杂散,结构不严谨,中心不明确。
对这类学生,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可注重培养学生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方面的
能力。
粘液质的学生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
写作过程中审题细致,构思严谨。
但敏感度不高,感情细腻却不强烈,沉稳有余而灵活不足,写出来的文章显得乏陈无味。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作文指导时,教师应以情境设置等方法,调动他们的写作激情,激发他们内心的写作热情。
抑郁质的学生性格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
在写作上,表现为观察细致,描写具体细腻。
但文章的风格比较平实,真情实感深藏不露。
对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充分肯定其细致之处,引导他们把内心的感受流露于笔尖。
如笔者有个学生属于此类气质,虽然文笔不错,但让总人感觉不到她的真实内心感受,所以文章难以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在作文《发现……》训练中,笔者让她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积累,先组织好材料,然后列好写作纲要。
当文章完成之后,发现她的文章叙事很详细,描写也很细腻,但就是看不出她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本来文章的材料非常的好,应该有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但她就好像是不愿意写出来似的。
对此,笔者在作文批改时给她留了几句话:“叙事如此细腻,可见你感受之深,却未在文中表现出来,颇可惜。
老师希望能看到你心中的感受。
”该生把作文拿回去后,再一次修改,已见直抒胸臆了。
所以对这类学生,不能直批,应婉转点拨。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