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情绪不良)时的心理过程
婴幼儿心理问题六情绪障碍
婴幼儿心理问题六:情绪障碍
3 焦虑 (1)表现 患儿烦躁不安、不愉快、胆小害怕,对环 境变化敏感,当焦虑症发作时,患儿表现过度烦躁、 焦虑不安,睡眠不好、做恶魔、讲梦话、食欲缺乏、 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痛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的症状。 (2)矫治 多给予小孩关心和爱护,合理安排教育活 动,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避免采用恐吓、 打骂等不良方法。
婴幼儿心理问题六:情绪障碍 (2)矫治 重视家庭成员关系,尽量解 除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 不要溺爱小孩。对正发作的小孩,立即 解开小孩衣领、裤带、使其侧卧,轻轻 扶着小孩,孩子恢复正常后,可以给他 讲故事,玩其它游戏以专移小孩的紧张 情绪。
2.暴怒发作 婴幼儿心理问题六:情绪 (1)表现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欲望得不到 满足或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 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 自己的头发等过火行为。原因往往是 因为每次发作,家长就会妥协,满足 他的要求,发作的结局,强化了行为, 越演越烈。
此时病儿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还会出现短暂意识障碍之后肌肉松弛恢复原状随后再哭出声2矫治重视家庭成员关系尽量解除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小孩
情绪障碍
情趣障碍是发生在儿童时期以焦虑、 恐怖、抑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 组疾病。
婴幼儿心理问题六:情绪障碍 1.屏气发作 (1)表现 是指儿童因发脾气或需求未能 满足要求而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 的现象。此时,病儿呼吸暂停、口唇青紫、 四肢僵硬,严重者还会出现短暂意识障碍, 之后肌肉松弛、恢复原状、随后再哭出声 来。
婴幼儿心理问题六: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表现
1.屏气发作 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婴幼 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 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惊 惧、哭闹,随机发生呼吸暂停。轻者 呼吸暂停半分钟到1分钟左右,面色 发白,口唇青紫;重者呼吸暂停2~3 分钟,全身强直,意识丧失,出现抽 搐,其后肌肉松弛,恢复正常呼吸。
对于暴躁脾气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办?,德育范文.doc
对于暴躁脾气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办?,德育-暴躁脾气是孩子受到不利于自己因素的刺激后立刻表现出急躁发怒的情绪。
据统计,学生中暴躁脾气有8%,其危害较大,伤人又害己,老师、家长、孩子应高度重视,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医治:一、帮助孩子从心理上认清发脾气的危害自控是医治暴躁脾气的关键。
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的控制,孩子只要认识了暴躁脾气的危害性,就可能从内心产生改掉暴躁脾气的要求,从而处处注意自控。
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孩子认识暴躁脾气的危害性。
(一)孩子一发脾气,攻击性就很强,为了取胜,不惜身体、亲情、友情,采取大吵大闹,扩大对方的不是,甚至捏造事实,攻击对方。
这样与别人的矛盾多、赌气多、吵闹多,进而影响与别人的感情、团结、合作,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发展。
(二)脾气暴躁心理压力大。
常常是情绪不稳,心情较差。
常常是遇事看反面的多,总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算计自己,甚至谋害自己,经常提心吊胆,防范别人,甚至寻机报复别人。
(三)据专家研究表明,发脾气后体内产生剧毒,经常发脾气对健康有八大损害:长色斑、脑细胞衰老加速、引起胃溃疡、心肌缺氧、伤肝、引发甲亢、伤肺、损伤免疫系统。
二、教给孩子心理自控法1.转移情境法。
要发火时,对不如意的人和事是越看越气越容易发火,因此,应迅速离开使其发火的人和场景,去和其他朋友谈心、唱歌、散步,这样,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2.理智自控法。
要发火时,先自我暗示:“发火伤自己,冲动是魔鬼,害人又害己,予事无补。
”然后强忍怒火,坚持再坚持,用理智战胜情感。
3.恰当评价法。
易发火的学生,往往是因为一点小事,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就怒不可遏,怒斥对方,拳脚相加。
因此,老师要提醒他反省,这种害人不利己的行为值不值,是不是自己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是不是要求别人过高、过苛刻的表现?应不应该学会理解、宽容、忍让?通过反省,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习惯,发火的可能性就小得多。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情绪管理心得体会1最近我非常有幸得到了一个机会,参加了由幼儿园园长费尽心思请来的专家的讲座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太多了,毫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真的是涨了见识了。
原来幼儿们的情绪,还能有这么多的说法,作为一个幼儿园的班主任,我一直在为这方面深深的苦恼着,因为班上三十多个孩子,在某种情况下,就是三十多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哭闹起来,我每次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去做思想工作,才能让他们情绪稳定,恢复如初,这的确是非常麻烦的一个麻烦的一个工作。
但是我经过专家的培训,我对幼儿们的情绪管理,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首先,幼儿们的情绪不稳定,主要是分为这几种,哭、生闷气、发脾气。
他们这个年纪,从来不会去掩盖自己的情绪,想哭了就哭,想笑了就笑,不会有任何的顾虑。
而哭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因为他们有太多导致他们哭的因素了。
刚来幼儿园读书的小班学生,会因为想家、想爸爸妈妈而哭,会因为周围都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而哭,会因为跟同学发生口角打架而哭……怎么样他们快速的安静下来,这就需要靠老师的观察了,有些孩子是希望有人看到自己,所以当有老师来了,只会越哭越大声,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些孩子是害羞的,不希望有人看到自己软弱哭泣的一面,这就需要你过一会再去安慰,否则你是什么都问不出来的。
还有一种比较歇斯底里的哭,是怎么哄都哄不住的,这种孩子只要你不要去关注他,冷落、视而不见是最好的方法,他自己就会觉得没意思,然后作为老师,再去询问他们是因为什么在哭,帮他解决,进行开导,这样才不会影响学习。
孩子们发起脾气来,可怕程度那是一点都不亚于成年人的,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孩子,因为身上有个明显的胎记,得到了周围同学的嘲笑,他的脾气就抑制不住了,那么小的孩子也开始摔东西,文具盒、铅笔、书本等等,只要是他拿得动的东西,都要扔向嘲笑他们的人,他想要的不是老师的安慰,是同学们的接受,不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要想孩子们的情绪得到很好的管理,作为班主任还是要学习很多的,并且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累积经验的。
孩子叛逆暴躁怎么办?
孩子叛逆暴躁怎么办?1、找出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当孩子出现情绪不良的情况时,家长一定不能用打和骂的方式来处理,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耐心的与孩子解释这种做法的错误性,正确的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这种教育方式比打和骂更加有效。
2、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多鼓励孩子,不要打骂孩子。
当孩子暴躁的时候,家长如果还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受到刺激,情绪波动更大。
这个时候家长要换位思考,温柔开导孩子,鼓励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慢慢改变。
3、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的培养爸妈要教育孩子开阔心胸,心态平和,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斤斤计较,学会大度,忍让,同时爸妈也要给孩子做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如果遇到事情爸妈也是急躁,沉不住气而发火,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4、教孩子冷静、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气了并没有什么用,生气了我们也要教孩子冷静,让孩子冷静下来才能去解决问题。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懂,最好在孩子很早的时候就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早早地打预防针。
孩子叛逆暴躁的原因:1、青春期生理迅速发展孩子青春期时期,大脑结构和技能已趋于成熟,思维方式或视角已经超越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性别意识、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没劲儿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个性意思、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2、家长太唠叨中国家长总是给孩子立下许多规矩,一旦孩子触碰到自己的底线,就会无穷无尽地数落孩子,一次两次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唠叨成为常态之后,孩子也会产生疲倦。
最终这样的唠叨只会毫无效果,因为孩子已经对父母的唠叨产生了免疫力,而且还出现了厌烦情绪,导致他们越来越不听话。
3、家长过于强势有些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会认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凭借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证明自己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所以总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他们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4、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是循环渐进的,不管是心智还是身体,他们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会面对困难,而父母担心他们无法完成任务,总是在一旁叮嘱。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学会管理愤怒情绪】教学设计
学会有效管理负面情绪【活动理念】每个人都会愤怒,愤怒是我们平常最难处理的一种情绪,它是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极力压抑和经常生气、动辄迁怒于人或暴怒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情感体验非常丰富,自制力差,极容易激动,由于愤怒情绪表达不当而导致的骂人、打架等人际冲突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学生在愤怒情绪下做出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行为。
本活动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愤怒,掌握合理宣泄愤怒的方法,学会有效管理情绪,减少因愤怒带来的不良影响。
【活动目标】1.正确认识愤怒情绪,了解愤怒情绪会产生的不良影响;2.体验不合理表达愤怒带来的危害,感受管理好愤怒情绪的重要性;3.掌握有效管理愤怒情绪的技巧,合理地宣泄愤怒。
【活动重点】掌握合理宣泄愤怒情绪的方法。
【活动难点】学会把有效控制愤怒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方法】播放动画,心灵独白,脑力激荡,小组讨论,讨论成果展示等。
【活动过程】一、暖身活动:手臂测量法感知愤怒情绪1、介绍活动规则:老师出示关于愤怒情绪的几项陈述,同学们用手臂对自己在这几项陈述上的真实情况作出回应:非常符合=手臂举过头顶,比较符合=手臂举过肩膀以上头顶以下,一般符合=手臂举到距离地面90°,有点不符合=手臂举到距离地面45°,完全不符合=手臂完全放下。
2、陈述1:你是个情绪稳定,擅长进行情绪调节的人。
陈述2:当你生气时,你很难快速地恢复理智思考。
陈述3:你曾经因为自己的愤怒情绪无形中伤害到他人而自责、后悔。
陈述4:你希望自己能做个理性、从容,擅于处理负面情绪的人。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会希望自己能擅于处理负面情绪呢?(请1至2位同学回答)3、小结引出课题:从大家的反应中能发现,大家都会觉得负面情绪需要好好调节,人人都希望管理好负面情绪让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更好,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效管理愤怒》,老师期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找到管理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方法,让大家有更多的朋友,生活更幸福。
心理辅导记录
心理辅导记录姓名:XXX班级:四(3)性别:男年龄:10岁XXX是一名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学生。
他在上课时总是分心,看东西玩玩具,导致听不懂课程内容,考试成绩不好。
他知道自己的问题,但很难改掉这个坏惯。
这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发展出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辅导建议:针对XXX的年龄特点,上课时要采用生动、有趣、形象的内容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可以使用小动物或实物等,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同时,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
在课前调整好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平时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感到被重视。
可以在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课堂上经常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听讲,同时促使他们思考问题。
辅导效果:经过半学期的耐心帮助,XXX在研究上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能够勉强按时完成每天的研究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和家长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目不做完就开始做其他事情。
作业也总是拖拉到最后一刻才完成,而且经常做错或不完成。
在班上也不太合群,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交流。
家庭方面,父母经常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成长。
问题分析这位学生的问题主要在于研究上的行为惯不佳,缺乏研究目的性,容易分心和拖延。
同时,他也缺乏与同学交流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内向和孤僻。
家庭方面,父母长期不在家,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导致他的任性和不听劝告。
辅导建议1.与家长沟通,指出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
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不要总是纵容他的任性。
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和研究任务。
2.帮助孩子明确研究目的性,培养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兴趣和优点,引导他找到研究的动力和目标。
同时,要求他按时完成作业,不要拖拉和偷懒。
3.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他的社交能力。
做情绪的主人——浅谈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策略
做情绪的主人——浅谈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教育目标要求“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
”可见,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十分重要。
幼儿的情绪情感正处在不稳定的初级时期,对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较弱,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适时、适度地调节情绪,对幼儿的发展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1.理解幼儿情绪的表现方式情绪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每个人都要学习正视并接受它。
同样,幼儿由于年龄小,情绪的表现方式更丰富转变速度也会更快,俗话说“六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明变就变”,也正体现了幼儿情绪变化快的这一特点。
面对幼儿多变的情绪,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积极情绪给予肯定当幼儿表现出愉快、开心、欢乐等情绪时,成人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幼儿体验到积极情绪带给身体的变化,例如当幼儿表现得很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你的笑脸像花儿一样漂亮”,当幼儿获得成功表现兴奋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
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幼儿的健康心理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让幼儿的心理更阳光、生活更乐观。
1.消极情绪充分尊重在我们的认知中,都会认为消极情绪是不好的,要改正。
我们要先意识到这一点,负面情绪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跟开心、兴奋、幸福一样,我们要接纳这个情绪。
不要讨厌它,不要回避它,更不要禁止它出现。
例如:很多父母在孩子哭时,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停止哭,其实哭泣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如果家长回应“不许哭”其实就是在否认孩子的情绪,一再压抑孩子的情绪不让他哭,这会让孩子内心恐慌、失去安全感,长此以往形成隐忍的习惯。
不许哭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只有情绪得到尊重,被倾听被理解,并被完全接纳的时候,才能拥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二、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1.营造和谐的情绪氛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情绪变变变》中班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0篇)
《情绪变变变》中班心理健康教案《情绪变变变》中班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情绪变变变》中班心理健康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情绪变变变》中班心理健康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活动准备:音乐,笑、生气、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1、唱拍手歌圆圈上入坐。
(帮助幼儿适应陌生的人和环境,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2、师:刚刚我们唱歌的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二、体验情绪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让我们掌声请他们出来吧。
1、介绍三个小客人。
(开门见山,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位小客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3、让幼儿感受并学学开心、生气、难过时的表情,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
(让幼儿观察并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三、情绪调节。
师:这三位客人他们遇到问题了,想请小朋友你们一起帮助他们,好吗?师:怎么帮助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呢?(幼儿互相交流及与表演者的交流,教师及时记录方法,让幼儿产生自信心,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教师小结:他们都变成了笑宝宝,手拉手一起唱歌、玩游戏好开心。
四、角色表演。
1、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模仿扮演气宝宝、哭宝宝、笑宝宝,看看笑宝宝是怎么帮助气宝宝跟哭宝宝的。
2、分组扮演,看看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五、欢庆舞让幼儿集体伴随欢庆舞音乐跳舞做动作。
(活动在气氛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活动是小班幼儿心理健康的一次尝试活动。
活动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
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标的结合点。
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
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
孩子们经常发生的八种情绪
孩子们经常发生的八种情绪
孩子们经常发生的八种情绪包括:
1. 高兴:当孩子感到快乐、满足或兴奋时,他们会表现出高兴的情绪,如笑、跳跃或尖叫。
2. 悲伤:当孩子感到失望、孤独或遭受挫折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如哭泣、回避社交或沮丧。
3. 害怕:孩子可能会对新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感到害怕,如陌生人、黑暗或噪音。
4. 生气:当孩子感到被冒犯、不公平对待或失去控制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如发脾气、打闹或咆哮。
5. 焦虑:孩子可能会感到担心、紧张或不安,如在新环境中、面对考试或分离时。
6. 厌烦:当孩子感到无聊、不满或不耐烦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如抱怨、打扰或无精打采。
7. 羞愧:孩子可能会因为犯错、被嘲笑或受到批评而感到羞愧,他们可能会退缩、避免眼神接触或表现出尴尬的行为。
8. 喜爱:当孩子对某人或某物特别喜欢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喜爱的情绪,如亲吻、拥抱或表达爱意。
儿童叛逆心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关于孩子叛逆心理的成因与对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这不完全是坏事。
最起码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主体意识增强了。
然而,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却变得非常的着急和不知所措。
的确,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困扰着孩子自己,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我们每个人都总在矛盾中生活,谁也摆脱不掉矛盾。
我们只能正视它,解决它。
我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或许对需要帮助的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叛逆心理的成因分析叛逆心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
它是孩子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所提要求产生反抗的心理。
也就是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
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你让我信这,我偏信那;叛逆心理的显著标志就是对所有的问题回答都是否定回答,其本质就是要摆脱一切干扰甚至帮助,来寻求人格的自我独立,是强烈要求成熟的心理能量的增长,是一件好的事情,无须恐慌,正确的引导会造就一个人才,错误的压迫会毁灭一个人。
那么叛逆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叛逆心理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
只是我们父母没有发现并及时进行引导罢了。
直到孩子发展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方感事情的严重,弄得家长们是措手不及。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了他们自己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
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逆反心理的形成,与青春期家长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如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某些事物被禁止,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处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讽刺、挖苦、体罚等,都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当青少年找不到良策去排解这种不断积蓄的压力时便产生逆反心理。
由于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自我的独立意识增强的时期,常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求得自我肯定。
如何应对小孩子闹脾气
4 5 6 7 8 9给予清楚的解释,不要只会说“不”。
许多家长只会说“不”、“我说了算”,而不解释其中的原因。
就是这种回答让孩子感到挫败。
你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解释,只要为自己的举动提供一个理由,帮助孩子理解及更好地掌控整个状况。
举个例子,如果你们正在杂货店,孩子想买含糖量高的谷物而闹脾气,你不妨提醒他早餐有了他喜爱的燕麦和水果,所以不需要再买谷物。
提供几个应对方式供孩子选择。
举个例子,儿子或女儿想吃冰淇淋,但是很快就要吃晚饭了。
你可以说:“小明,你现在有点不高兴。
安静下来,不然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你给了他或她一个选择,要么控制自己,要么回到不会影响别人的地方。
如果他做了正确的选择(冷静下来),记得表扬他:“你要吃冰淇淋,但我不批准。
谢谢你接受这个回答,没有继续哭闹。
”相反地,如果他选择继续不高兴,告诉他后果,而且要说到做到。
比方说,把他带回房间,坚决要求他待在那儿,冷静下来才能出来。
用这个方法管教2岁小孩,比8岁小孩容易多了,所以越早开始管教孩子越好。
坚持你的立场。
和孩子谈话时,你可以有同理心,但态度要坚决。
平静地做出解释后,不要让步。
孩子也许会立刻安静下来,也许不会,但他总会记住闹脾气并不能让他如愿以偿。
下次他想要某个东西时,就不太可能闹脾气。
防止孩子受伤。
有的小孩在发脾气时动作很大。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一定要移开附近的危险物品,帮助他避开危险。
孩子闹脾气时,尽量不要抓着他,但有时候,这也是必要的手段,而且带有安抚作用。
温柔但坚定地抱住他,不要太用力。
好好安慰他,尤其是如果他因为失望、挫败或不熟悉的环境,而闹脾气。
不要发脾气。
你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示范良好行为。
如果你也开始发“大人”的脾气,大呼小叫的,孩子会认为在这个家做出这类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控制自己并不容易,但你还是得为了自己和孩子,尽量保持冷静、镇定。
必要时,花几分钟让自己平静下来。
在这期间,让伴侣或其他负责人照看孩子。
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让孩子回到装了儿童门栏的房间。
中班幼儿情绪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班幼儿情绪问题及解决策略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情绪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在这个特殊阶段,幼儿可能面临着各种情绪问题,如情绪失控、焦虑、挫折感等。
如何有效地帮助幼儿认识和处理这些情绪问题,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情绪问题的表现入手,探讨中班幼儿情绪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情绪问题的表现中班幼儿的情绪问题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失控:幼儿可能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表现为情绪突然激动或暴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2. 焦虑不安: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原因感到焦虑不安,表现为担心、紧张、易激动等。
3. 情绪低落:有些幼儿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表现为消极、抑郁、不愿参与活动等。
4. 挫折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部分幼儿可能会出现挫折感,表现为情绪消沉、自卑等。
二、解决策略针对以上情绪问题,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策略:1. 情绪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情绪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情绪,如“你为什么会生气?”、“你为什么会伤心?”等,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情绪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情绪管理的方式,教导幼儿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各种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幼儿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3. 情绪倾诉:教师可以通过情绪倾诉的方式,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绪。
可以在日常交流中倾听幼儿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让幼儿感受到被关心和被接纳。
4. 情绪释放:教师可以通过情绪释放的方式,帮助幼儿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
可以在活动中设置一些情绪释放的机会,如绘画、手工等,让幼儿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通过以上解决策略的实施,中班幼儿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认识和处理情绪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家长也是幼儿情绪问题的重要解决者,需要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情绪成长。
小学发脾气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及家长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在课堂上、课间休息、家庭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控制情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我校特召开此次“发脾气”主题班会。
二、班会流程1. 班主任发言张老师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发脾气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2. 家长分享经验邀请了几位家长分享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经验。
以下为家长分享内容摘要:家长A:我通常会告诉孩子,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我会引导他们冷静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B:我会在孩子发脾气时保持冷静,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
这样有助于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C:我会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规则,比如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不能发脾气。
当他们遵守规则时,我会给予适当的奖励。
3. 学生发言接下来,几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在发脾气方面的困惑和经历。
以下为学生发言内容摘要:学生A:我有时候会因为同学不跟我玩而发脾气,但后来我学会了主动找朋友,现在关系好了很多。
学生B:我以前很爱发脾气,后来妈妈告诉我,发脾气会让别人讨厌我。
现在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满。
学生C:我觉得发脾气是因为压力大,有时候我会在家里做些放松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画画,这样可以缓解我的情绪。
4. 情绪管理游戏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张老师组织了一场情绪管理游戏。
游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角色扮演:同学们分别扮演发脾气的孩子和家长,通过模拟情景,体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情绪卡片:同学们抽取一张情绪卡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并分享如何控制这种情绪。
(3)情绪释放:同学们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将内心的情绪释放出来。
小孩不听老师话多动,碰到不顺心就发脾气
小孩不听老师话多动,碰到不顺心就发脾气一、小孩不听老师话多动、易激动、发脾气是很常见的问题,这也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此,需要采取正确、科学的方法来治疗和帮助孩子。
本篇文章将从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
二、治疗方法1.心理辅导针对小孩不听老师话多动、易激动、发脾气的问题,心理辅导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习得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的新技能,提高情绪抗压能力和自尊心。
心理辅导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建立一个和谐的气氛,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2.行为训练行为训练是通过强化合适行为、减少不合适行为,使患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
典型的行为训练包括系统性的理解、个人制定行动计划、训练和结果评估等步骤。
行为训练可以作为评估结果指导治疗和全家教育的重要手段。
3.药物治疗孩子的不听老师话多动、易激动、发脾气问题可能与神经系统的病理有关,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方法。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了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显著效果。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非甲基苯丙胺(Strattera)等。
但需要明确,药物治疗不是常规治疗方法,需经过专业医生的确诊和监督,确认该药物适合孩子使用。
三、注意事项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和治疗不听老师话多动、易激动、发脾气问题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行为模仿、言传身教等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2.亲子沟通亲子沟通对于孩子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健康的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尽量沟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感受。
儿童在与父母沟通时,要有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情绪,通过表达和询问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预防和治疗不听老师话多动、易激动、发脾气问题的重要手段。
儿童情绪概述及其发展理论
婴幼儿期的情绪发展 (0—2岁左右)
亲子情绪关系的起源
最初的情绪表现
华生的观点:儿童具有一些先天的分化的 情绪。
情感的归属(上)--宝贝一家亲[]
K.M.Bridges的情绪分化理论:儿童的情绪都 是从新生儿表现出来的弥散性的激动分化 而来。
孟昭兰的观点::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8 -10种基本情绪,它们在婴儿出生后逐步出 现。
情绪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 为方式。喜、怒、哀、乐、忧、愤、爱、憎
情绪的种类
一、四种基本情绪 1、快乐——满足
2、愤怒——无法满足
3、恐惧——无法摆脱和控制
4、悲哀——失去
情绪的种类
一、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愤 怒、恐惧、悲哀 二、四种典型状态 1、心境——一种具有持续性、 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2、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 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
视崖实验(Visual-cliff )
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婴儿 就不敢向前爬 如果母亲向他微笑,大多数 的婴儿能够爬过视崖
社会性参照行为
意义:
第一、促进自我觉知的发展;出现了儿童 与成人在同一件事情上联系起来的结果, 产生了所谓“意义分享”(meaning sharing) 的现象。 第二,促进道德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精神分析学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儿童早 期,他们特别重视母—婴关系。
精神分析理论(小结)
主要假设:情绪产生于生物性的本能(力 比多),同时情绪影响儿童的行为和人格 建构。 支持性证据: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人格发 展的影响。 解释的事实:亲子依恋的形成。 局限:将情绪生物学化、绝对化。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第5章-幼儿情绪表现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第五章幼儿情绪表现的观察与指导•幼儿时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要情绪安定愉快,其中在对5-6岁幼儿的具体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情绪的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情绪容易变化,往往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
本章重点学习如何观察、理解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缓解和转移不良情绪包括幼儿发脾气、入园焦虑问题以及成人在与幼儿接触时的情绪管理,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第一节幼儿发脾气的观察分析•安定愉快的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也可以为幼儿良好个性品行打下基础。
通过观察幼儿发脾气的具体表现分析幼儿发脾气的原因,并制定适当的行为指导策略来帮助幼儿表达、控制情绪。
•二、幼儿情绪表现案例分析•【案例6-1】•凡凡是一名小班男孩,经常发脾气,为了找到发脾气的原因,并帮助其缓解、控制情绪,老师对他进行了如下观察。
•姓名:凡凡•性别:男•年龄:3岁半•观察方法:事件取样•观察目的:了解凡凡发脾气的原因•观察目标:凡凡在日常活动中的情绪、语言和行为•观察实录:场景观察实录搭积木搭积木的时候,凡凡刚搭好一个四层的“高楼”,同桌的丽丽不小心腿碰了一下桌子,桌子晃得很厉害,凡凡的积木倒塌了。
“丽丽!丽丽!” 凡凡冲丽丽大吼。
随即用双手把丽丽的积木都划到地上,右脚猛踹丽丽的小椅子。
洗手午餐洗手的时候,凡凡旁边的芳芳水龙头开的比较大,洗手的时候,有些水溅到了凡凡的脸上和身上。
凡凡跺着脚大叫:“臭……臭!”同时开大了自己的水龙头,用手捧了水泼了芳芳一身。
•本案例中凡凡因为遭遇了挫折和不如意(积木被撞倒,身上被溅上水),出现了愤怒的情绪,可以看出凡凡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表达愤怒的方式是大吼,和用肢体动作报复别人,教师应引导幼儿控制情绪和正确表达情绪。
•两则案例中老师都没有严厉地批评凡凡,如积木事件中,老师蹲下来拍着他的背告诉他温和地对他说:“我知道你的积木被碰倒了,非常不开心。
情绪管理心理报告8篇
情绪管理心理报告8篇情绪管理心理报告篇1 幼儿的情绪管理很重要,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在园里,我经常会遇到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孩子,他们很容易崩溃,这其实是很不好的一个现象,因此这次我作为他们管理情绪的老师,我也有很大的感受。
初期我遇到到的都是一些年纪很小的幼儿,这个时候的他们不太会去让自己的情绪收放,遇到难过的事情,就会想哭,遇到一点挫折,也会想哭,实际上哭多了,也是不好的,幼儿想要什么还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一般就会用哭去表达,但是他们到了三岁,就可以去教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了,可以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而不是哭或者发脾气来表达,在这方面,当他们进入到幼儿园里,就要开始学习了,这时候我们老师的责任就不是简单的教他们知识了,我们也要去教会他们管理情绪。
很多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都会不想跟爸妈分开,所以不停的哭,这时我会安慰他们,用其他的事情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把他的视线吸引过来,让他进入到集体中,这样会比较好去平息内心的不愿。
然后等他平息之后,在慢慢的告诉他不要总是哭,如果真的想要表达什么,可以去说话,可以跟老师说,让他们懂得情绪是可以管理的。
幼儿一般年纪不大,所以从这个时候就要去让他们把自己的情绪收起来,因为我们总是去迁就他们的情绪,他们会觉得这样做事对的,以后他们只要遇到不喜欢或者难过的事情就会用哭和发脾气去表达,这于他们的成长特别的不好。
在这一个阶段,我们教会幼儿管理自己的个人情绪,做事情就不会去闹了,而是选择平静解决,回去寻求帮忙,要知道幼儿的心性特别的不稳定,很多事情如果不让他们意识到对错,这些错误的方法会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以后也是很难改过来的。
现在正式的让他们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我想对他自己和对他人也都是好的。
所以我们尽量要去教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情绪的管理也必须要让幼儿自己慢慢的理解,才会更加成功。
每次看到幼儿能够真正的把情绪管理好,我都会感到开心,这样能够促进幼儿的一个成长,我相信他们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浅谈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调节方法
浅谈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调节方法摘要:幼儿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健康的情绪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思维的拓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幼教工作实际,分析幼儿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探讨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帮助幼儿进行情绪调节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情绪管理;调节方法在幼教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幼儿打滚撒泼,哭闹不停,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扔东西、甚至对同学进行语言和行为攻击的现象,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总会听到家长对幼儿“敏感、易变,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且很难控制”的反映,其实这些都是人的情绪反应。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情绪左右,这些情绪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并且个体对事件进行积极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包括快乐、感兴趣、感到满足、自豪、感激和爱等。
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相对,是指个体遭受挫折时产生的低沉的心理状态,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在幼儿中往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容易生气、遇事爱哭闹、爱发脾气、胆小、害怕、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与人交往和合作,有攻击性行为等。
一、幼儿产生情绪的原因幼儿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遗传性原因是内因。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的生物特征。
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已证明,人类行为和身体一样,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如性格内向或外向,行为退缩或攻击,情绪焦虑或抑郁等。
有一些孩子情绪的低沉和焦虑是受遗产基因影响造成的,属于先天气质在情绪情感体验上的表现。
另一方面,社会性原因是外因。
社会性外因是造成幼儿情绪消极的重要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家庭父母亲属方面、幼儿园老师方面、幼儿园及社区同伴方面。
如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令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负面情绪;老师给孩子布置范围能力以外的任务,孩子无法完成,就会逃避,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厌烦情绪;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发生矛盾或受到伤害时,也会产生消极情绪等。
凭什么只批评我一个人——一例小学生不良情绪问题的案例报告
凭什么只批评我一个人——一例小学生不良情绪问题的案例报告徐振梁;鲁梦琳【摘要】求助者王某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一周前因为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后摔书、撕本子,哭泣,情绪低落.同时出现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受影响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求助者性格倾向于内向不稳定型.其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标准.咨询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明显好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卷),期】2018(000)025【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不良情绪;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小学生【作者】徐振梁;鲁梦琳【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万华小学,烟台,264000;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万华小学,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2岁,五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父母为普通职工,双方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王某是独生女,顺产足月出生,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
三岁上幼儿园,其间父母离异,跟随妈妈一起生活。
妈妈在其学习方面要求严格,干涉较多。
求助者自尊心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完美。
学习成绩优秀,是同学、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
(三)精神状态情绪略显低落,感知觉良好,逻辑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情感反映自如一致,人格完整。
(四)身体状态睡眠质量下降,胃口差,最近有轻微哮喘,吃中药。
基本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五)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幼年版),标准分为:E:40分;N:60分;P:50分;L:40分。
测试结果显示:个性倾向于内向,情绪倾向于不稳定,无精神质倾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一)主诉:一周前,因课堂上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而情绪低落,饮食及睡眠质量受影响。
(二)个人陈述:上周五上午第四节课是数学课,我的肚子突然疼起来,本来想跟老师说的,但是想着忍忍就放学了,就没有报告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脾气——当孩子情绪不良时2011.4.21李岩老师kidslion整理的讲座笔记情绪的生理基础大脑的结构:本能脑(爬行脑)――植物性神经系统情感脑(情绪脑)――边缘系统理性脑(灵长脑)――大脑皮层人类的两套认识系统:情感与理性感官环境信息情感脑理性脑行为人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上图。
环境信息的刺激首先通过感官在情感脑那里得到处理,然后才到达理性脑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两者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然而,两者对信息的处理速度有着天壤之别。
理性脑为每秒40次,情感脑则高达每秒2000万次!因此,在发脾气时,特别是在儿童时期,理性脑尚未成熟的时候,上述反应过程图会表现为这样:真生气!不该生气感官环境信息情感脑理性脑人的情绪,包括恐惧、挫败、愤怒、仇恨、嫉妒……都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
情绪,没有对错,只有存在与否。
大脑发育和成熟的顺序:本能脑情感脑0~4岁情感脑占统治地位理性脑4~8岁理性脑开始发挥作用8岁以上理性脑明显发挥控制力,但仍不稳定25岁之后理性脑趋于成熟请注意:儿童脑与成人脑存在结构性差异。
感受,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
与孩子沟通,先与他的情绪沟通……与孩子沟通,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感受到了什么。
应对“发脾气”·讲道理·严厉镇压·忽视/冷处理上述三种方法都会持续加重孩子的压力,而压力是大脑的毒素,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为什么孩子会“发那么大的脾气”?而原因在大人眼中,只不过是他的小小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已。
可以说:炸药,是以前埋下的。
例子:棒棒糖(大意)一位妈妈早起着急带女儿出门,出门前穿鞋子时,女儿要求妈妈把棒棒糖给自己,妈妈说“你穿上鞋子,我就给你”,女儿就要自己拿着棒棒糖,妈妈不给,坚持自己拿着,跟她讲道理:“你拿着棒棒糖怎么穿鞋子呀?”女儿开始大发脾气,躺在地上大哭大闹。
分析:女孩的大发脾气并不只是因为棒棒糖要拿在自己手里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未被满足,那只是一个导火线。
这个女孩是小女儿,妈妈在生她之前做了很多知识准备,了解到大的孩子因为弟妹的出现会备感失落,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因此在生下小女儿之后,十分注意关照大的孩子,在小女儿小的时候只注意到哺喂,而忽视了与小女儿的情感联结。
人的情绪记忆系统,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
好处:有利于个体的动物性生存;缺点:模糊,过时,往往有碍于社会互动。
情商理性脑对于情感脑的作用。
·人际:调控与他人情感互动的技巧(情商的外显能力)·识别他人情绪:共情,敏锐捕捉他人的情绪·自我激励:根据目标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控制:管理自己情绪的表达·自我认识: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情商的核心基础)什么对情商产生最直接的、最大的影响呢?答案是:人际互动。
可以不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吗?答案是:当然不能。
情商发展不可停止,亦无法回避。
培养情商,从哪里开始?答案是:从情商的核心基础,即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开始。
情感急救当孩子产生情绪时,尤其是“坏情绪”,即发脾气时,家长应该做什么?首要任务:· 帮孩子平静· 帮孩子了解· 帮孩子接受负面情绪如何平复?· 理性脑主控的自我调整(不可取,因孩子的理性脑并未发育成熟)· 外界负面刺激停止· 外界的认可性安抚注:外界,即人文环境,父母是最主要的。
此刻,若父母转身走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更严重的刺激。
此刻,父母的首要任务便是“情感急救”。
为什么是情感急救?因为孩子发脾气=呼救:“请帮帮我,我很不好受。
”平复情绪的生理基础——“抗压”的神经能力怎样得到加强?抗压生理心理过程:产生压力感(冲动)负面刺激 平复压力感(平静)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抗压能力,是指第二个步骤,而不是第一个步骤。
因此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不是给予负面刺激,而是在孩子产生压力感时,帮助他平复压力感,恢复平静。
每一次帮助孩子平静下来,都是一次对抗压能力的加强;而平静得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次的恢复平静。
常见疑问:如果父母总是为孩子提供帮助,孩子将来是否会软弱、无法面对压力?因有此疑问,部分家长会持鼓励打架的观点,觉得孩子能与人打架,是强壮有力量的表现。
例子:连环杀手(大意)有一个犯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件小时候的事。
有一次,在他家附近的小巷子里他被一伙比他大的小流氓欺负追打,他跑回家,谁知他的妈妈把他关在外面,不给他开门,告诉他“打回去”。
最后,是邻居把遍体鳞伤的他带回自己家中。
现在,他因连环杀人而入狱。
分析:鼓励打架的确可以造就表面上非常有力量的“强人”。
但这种强人内在是仇恨、对抗,失去人与人的亲密联结。
讨论总结: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内在驱动力,环境合适的情况下,此力量一定是朝着更合作、更积极向上(真善美)的方向,如果有阻碍,这力量会“跑偏”。
帮孩子平静、了解、接受的方法·拥抱、抚摸、亲吻……·倾听+共情·陪伴+表情例子:按电梯(大意)爸爸接女儿回家的过程中,因为有事着急,一路上没有和女儿玩往常的游戏,回家开电梯的时候,顺手就自己按了电梯开关,而女儿慢了两秒,没有按到。
女儿开始发脾气,要打爸爸。
爸爸抓住女儿的手,令她不能打人。
在女儿发脾气开始的瞬间爸爸已经知道了女儿发脾气的原因,此时,他向女儿表示知道她在生气,并把女儿的情绪和引起情绪的事件说出来:“女儿生气了,生气了……女儿没爸爸手快,没按到电梯…..路上爸爸没跟你玩平时的游戏….”爸爸刚开始表示理解女儿的生气,女儿就趴在爸爸肩上大哭起来,随着爸爸的诉说,女儿的情绪发出来,就平静下来,一抹眼泪儿:爸爸,今天幼儿园那个谁谁谁怎么着了……注意:必须制止攻击性行为,不正确的行为要制止。
辨别儿童的打是否属于攻击性行为:是在愤怒、生气状况下的打,还是作为游戏玩闹的打。
例子:跆拳道练习之前的坏情绪(12岁的孩子)爸爸回到家,发现孩子一脸阴沉地坐在自己的房间。
爸爸察言观色:“哟,看起来不太高兴哈。
”因为跆拳道练习时间马上要到了,教练正好进来。
孩子:(对教练)“我不想再看到你。
”爸爸请教练先去休息一下。
❶此时如果爸爸直接说孩子没礼貌呢?孩子:(对爸爸)“都是你的错。
都是你,让我学这个,学那个……”爸爸:“哦,你觉得我总是逼你……”爸爸自陈,心里其实觉得不快,忍不住想发火。
但还是尽力忍耐陪伴孩子。
后来的情况证明他的忍耐和等待是非常好的。
❷此时如果爸爸发火了呢?孩子:“今天在学校很糟糕。
”爸爸终于等到孩子敞开心扉,说出真正的原因。
赶紧接道:“是吗?那真糟糕。
为什么……”❸此时如果爸爸等得着急不耐烦,先让孩子去练习跆拳道、回来再说呢?孩子:“我觉得当不好组长……”爸爸:“噢,原来是这样。
”……爸爸:“那怎么办呢?”(是否需要建议?不,不要打断或干扰孩子的倾诉。
)分析:其中有几个关键时点( ),如果不注意,就会打断或阻止孩子的继续倾诉愿望,也就堵住了孩子的情绪出口。
几种常见的错误倾听:“你说啊,我听着呢。
”(忙别的)“你快说,我还有一分钟。
”(看表,抬脚就要走的样子)例子:孩子是“没礼貌”吗?本来计划好了假期全家出去旅游,临行前奶奶生病了,因此爸爸要照顾奶奶,不能同去了。
孩子很不高兴,无望之下,说出这样的话:“奶奶是个巫婆,她就是要破坏我们……”分析:对于这种不敬言辞和态度,一般家长的反应会是:“不可以这么说奶奶,太没礼貌了。
”其实此时应允许(不应限制)孩子的表达和倾诉,这是情绪的出口。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对父母内心承受力的一个考验。
没有承受力的父母,会在第一时刻阻止孩子,但这能达到让孩子平静并学会礼貌待人吗?——道理可以讲,但不是在此时此刻。
几种常见的不正确做法:1.急于解决问题,只听事情,不听心情,给予孩子建议、办法。
2.急于发表意见,讲道理。
“我知道你生气了,但是……”这其实是在说:我不在意你生气。
3.急于让孩子安静下来。
“阿姨错了,阿姨不该按电梯,现在让你再来按一遍。
”这也是对孩子情绪的阻止。
思考:让孩子平静下来,是目的,还是效果?倾听+共情的本质目的: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受效果: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平静下来。
当孩子情绪不良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一个管道,让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
——联结疑问:安抚孩子会不会引起或加重负面情绪?(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这孩子,越安抚就越来劲,哭得更厉害。
)越安抚哭得越厉害是因为触及了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压力。
而我们与孩子联结成功的标志,就是孩子终于哭出来了,情绪压力借此得以释放。
我们此刻要做的是,“煽风点火”帮助孩子,直到孩子彻底释怀。
关于道歉:向孩子道歉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内疚),还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如何给孩子更积极的影响?总结倾听+共情定义:·听者100%允许并关注说者的倾诉·听者不加入自己的意见,尤其是评价·听者只反射说者的感受(不是同情)·听者适当整理并精炼描述,引发说者当前感受的内在、深层的原因(引导归因于内)倾听+共情实施要求:·听心情·全身心·目的:让孩子知道他此刻被理解和接受·不要期望效果(效果一定会发生)·引导关注自我,而不是指向外部·明察孩子的深层需求两个常见问题:1.孩子发脾气时,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好不好?不好。
一是当孩子越来越大,这种办法就会失效;二是转移注意力是忽视、回避孩子的情绪释放的做法,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压力累积于心。
2.孩子发脾气时,走开让他冷静下来好不好?不可以。
走开是对孩子的一个更严重的刺激。
可以采取的方法:后退一步、两步,并且问孩子“现在可以了吗”。
与孩子隔开距离,减小压力。
让孩子知道并坚信在自己的心灵处于灰暗的时刻,亲密的人会与他相伴。
——《游戏力》情商第一步:任何情部下,首先,100%接受情绪。
惟有联结,才能保障长期沟通。
孩子总是被理解和接受(总是被动接受的一方),是否会不理解和接受别人?不,孩子通过被理解,学会去理解。
Birds fly, fish swim, and humans feel.思考:我是谁?我是我的所作所为,还是,我是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