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学生)

合集下载

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04
CHAPTER
教材使用心得分享
内容深度适中
结构清晰
实例丰富
习题适量
教师使用心得
01
02
03
04
教师普遍认为该教材的内容深度适中,既适合初学者,也适合进阶学习者。
教师认为该教材的结构清晰,章节安排合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材中包含大量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公式。
教师认为教材中的习题适量,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内容全面
培养能力
加强实验环节
增加生活实例
家长认为该教材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家长建议加强教材中的实验环节,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
有家长建议增加与生活相关的实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贴近生活,便于孩子理解。
家长反馈与建议
05
CHAPTER
教材改进意见
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目录
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特点分析 教学建议 教材使用心得分享 教材改进意见
01
CHAPTER
教材内容概述
总结词
阐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强调惯性原理。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强调了物体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惯性属性。
学生普遍认为该教材易于理解,语言通俗易懂,降低了学习难度。
易于理解
学生认为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很强。
实用性强
教材中的实例和实验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激发兴趣
学生认为通过学习该教材,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生用书

(统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生用书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适应条件.①宏观、________运动的物体.②物体处于惯性参考系中.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2)指出力不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________的原因.3.惯性(1)特点:惯性是一切________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2)表现形式①在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②在物体受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二、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单位制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________,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________.(2)表达式:F=________.(3)适用范围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参考系.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________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2.力学单位制(1)单位制:由________单位和________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物理量共七个,其中力学有三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国际制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出单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据______________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三、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________、作用在_ _______________.3.表达式:F=-F′.,生活情境1.一辆货车在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异常情况,紧急刹车,货车在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安全停车,则(1)货车刹车后还要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货车具有惯性.( )(2)货车刹车后,运动一段距离停了下来,是因为没有牵引力维持其运动.( )(3)货车运动过程中,路面对车轮的摩擦力与车轮对路面的摩擦力等大反向.( )(4)在结冰的路面上,货车的刹车距离变长,是因为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变小了.( )(5)货车所受重力与水平路面对货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货车加速运动时,牵引力大于阻力,若牵引力变小,则货车速度可能继续增加.( )教材拓展2.[人教版必修1P70科学漫步](多选)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刻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同时变化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关键能力·分层突破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基础上采用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及所处的位置无关,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则其惯性越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跟进训练1.漫画中的情景在公交车急刹时常会出现.为提醒乘客注意,公交公司征集到几条友情提示语,其中对惯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站稳扶好,克服惯性 B.稳步慢行,避免惯性C.当心急刹,失去惯性D.谨防意外,惯性恒在2.(多选)下列各图所示现象中,利用了惯性的是( )A.自行车滑行 B.使锤子套紧C.系好安全带D.跳远助跑3.(多选)“复兴号”高铁在某段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假设高铁上固定着盛满水的纸杯.若突然发现纸杯中的水向右洒出,如图所示,则关于高铁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高铁匀速向左运动B.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C.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D.高铁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性质不一定相同相同点大小、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跟进训练4.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 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 推B 时 ( )A .A 与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 .A 对B 的作用在先,B 对A 的作用在后C .B 对A 的作用力小于A 对B 的作用力D .A 对B 的作用力和B 对A 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5.[2022·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以下对课本中的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是在静止状态下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加速状态不行B .图乙中运动员顶球时,运动员对球的力与球本身重力大小是相等的C .图丙中电梯加速上升,此时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D .图丁中汽车车轮受到的摩擦力与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6.如图所示,人站在船上撑竿使船离岸,在此过程中 ( )A .竿对岸的作用力大于岸对竿的作用力B .人与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摩擦力C .岸对竿的作用力使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人受到的重力和竿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三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2.动力学中的三个决定关系(1)力与物体的质量决定加速度.(2)加速度与时间决定速度变化量.(3)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或合力方向)决定物体的运动性质.角度1对加速度、合力关系的理解例1 (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解题心得: 角度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例2. [2021·沈阳市质监]如图所示,一只雪橇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若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则下列几种运动中拉力最大的是( )A.以3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以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C.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D.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解题心得: 跟进训练7.如图,载货车厢通过悬臂固定在缆绳上,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缆绳带动车厢以加速度a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货物在车厢中与车厢相对静止,则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A.a sinθg+a cosθB.a cosθg+a sinθC.a sinθg−a cosθD.a cosθg−a sinθ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1.(1)匀速直线 静止状态(2)低速2.(1)惯性 (2)维持 改变 加速度3.(1)物体二、1.(1)正比 反比 相同 (2)ma(3)①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②宏观 低速2.(1)基本 导出(2)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3)物理关系三、1.相互2.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生活情境1.(1)√ (2)× (3)√ (4)√ (5)√ (6)√教材拓展2.答案:ACD关键能力·分层突破1.解析: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被克服或避免,也不会失去,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2.解析:自行车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不再蹬自行车时,由于惯性,自行车仍然能滑行一段距离,该现象是利用惯性,故选项A正确;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在地上静止时,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可以紧套在锤柄上,该现象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选项B正确;汽车高速行驶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高速运动,会撞到前面物体造成损伤,所以驾驶员要使用安全带,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故选项C错误;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该现象是利用惯性,故选项D正确.答案:ABD3.解析:若高铁正在向左匀速运动,突然加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B正确;如果小车正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D正确.答案:BD4.解析: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正确,B、C、D错误.答案:A5.答案:D6.解析:竿对岸的作用力与岸对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大小相等,选项A错误;人与船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可知人与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摩擦力,选项B正确;人对船的作用力使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人受到的重力与竿对人的作用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答案:B例1 解析: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选项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方向决定,但与速度方向无关,选项B正确;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合力方向决定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决定末速度方向,选项C正确;合力变小,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小,但速度不一定变小,选项D错误.答案:ABC例2 解析:当匀速拉动雪橇时,F=μmg;当雪橇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解得F=m(μg+a).可见匀加速运动时拉力大于匀速运动时拉力,且加速度越大,拉力越大,D项正确,A、B、C项错.答案:D7.解析: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以货物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有F f=ma x=ma cos θ,在竖直方向有F N-mg=ma y=ma sin θ,F f=μF N联立解得μ=a cosθ,选项B正确.g+a sinθ答案:B。

2023最新-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一★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应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l、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对以后研究问题,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通过举例反复体会。

★学生分析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学生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所以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

2、惯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虽然学生在初中接触过,但仍有一些学生误认为“物体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有惯性”。

不理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

要解决这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慢慢接受。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总结词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是重点,掌握其在多物体系统中的应用是难点。
学生需要掌握力的独立性原理,即“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它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学生应能够分析多物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如连接体、碰撞等,并运用该原理进行解释。此外,学生还应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如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力的独立性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05
CHAPTER
教材的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高中物理
适用于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的主体教材。
大学物理
可作为大学物理课程的参考教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物理教师
为物理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
加强解题思路指导
习题与作业建议
04
CHAPTER
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总结词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难点。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汽车刹车、滑冰等,并运用该定律进行解释。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VS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是重点,掌握其在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是难点。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即“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动量始终保持不变”。学生应能够分析碰撞、火箭升空等现象,并运用该定律进行解释。此外,学生还应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科研中的应用,如原子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
01
更新陈旧内容
建议教材编写者在未来的修订中,对陈旧的内容进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生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学生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个典型静力学问题四种不同的、思维递进的方法求解,试图解决从隔离法到整体法受力分析中的思维跳跃,同时附带解决内力和外力的概念,矢量运算等问题。

为以后学习系统的牛顿运动定律和系统的动量定理打好基础。

教学构想: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形成该难点的根本原因是受力分析要靠抽象思维来判定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方向以及大小等问题,而且在判定的过程中还要综合运用作用力反作用力,物体平衡知识,甚至要用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生学习隔离法受力分析之后,接着学习整体法受力分析时,存在较大困难。

本课希望通过解答一个常见、典型的例子来尝试解决从隔离法到整体法受力分析中的思维跳跃,同时附带解决内力和外力的概念,矢量..运算..等问题。

概念:静力学分析中的整体法和隔离法1. 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隔离出来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2. 整体法:在受力分析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问题:如图1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倾角Array为α的斜劈,在其粗糙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向上拉力F作用于物块上。

在这过程中物块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斜劈的弹力和摩擦力分别是多少?图1【解后反思】从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这种解法对数学的运算要求高(对高一学生来说),给学生的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是否可以分析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来简化运算呢?【隔离法∙力的等效替代解析】【解后反思】上述解法的优点是:避免力复杂的数学运算,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象第一种解法一样还要对物块m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可能方向进行讨论,因为无论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如何,在本解法中均成立。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牛顿运动定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牛顿运动定律的概述(1)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2)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 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的概念及其性质;(2)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判断;(3)外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3. 牛顿第二定律(1)力与加速度的关系;(2)质量的概念及其作用;(3)矢量合成的方法。

4. 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教学难点:(1)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2)矢量合成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4.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规律;2. 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分析实际问题,讲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学生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学生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

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檫因数μ分别为()A.m=0.5kg,μ=0.4 B.m=1.5kg,μ=0.4 C.m=0.5kg,μ=0.2 D.m=1kg,μ=0.23.质量均为5kg的物块l、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 N、F2=10 N,则弹簧称的示数为()A.30N B.15NC.20N D.10N4.如图所示,一物块m从某曲面上的Q点自由下滑,通过一粗糙的静止传送带后,落到地面P点。

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传送带也随之运动,再把该物体放在Q点自由下滑,则A.它仍落在P点B.它将落在P点左方C.它将落在P点右方D.无法确定落点5.如图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4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能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A.hB.1.5hC.1.6hD.2.2h 6.如图所示,斜面体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设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斜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

增大推力F,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则f1、f2一定增大B.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则f1、f2一定不变C.如果物块与斜面相对静止,则f1、f2一定增大D.如果物块与斜面相对静止,则f1、f2一定不变7.在加速上升的电梯地板上放置着一个木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小于木箱的重力B.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木箱的重力C.电梯地板对木箱的支持力大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D.电梯地板对木箱的支持力等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8.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水平连接一斜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一玩具遥控小车,放在斜面上,系统静止不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

2.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3.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复杂情况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进行讲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
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PPT。

3.实验器材(小车、重物、弹簧测力计、滑轮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内容:分别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
用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法。

4.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
力。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经验。

6.小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

7.反思与提升: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学生版)

牛顿第二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公式;2.掌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实验;3.学会用正交分解、矢量三角形等几何方法计算加速度;4.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一定律的联系。

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a的方向与F合的方向总是相同。

2.表达式:F=______或a=______揭示了:①力与______的因果关系,力是产生______原因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与a的定量关系3.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1)F=ma中的F为物体所受到的______力.(2)F=ma中的m,当对哪个物体受力分析,就是哪个物体的质量,当对一个系统(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做受力分析时,如果F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则m是系统的______质量.(3)F=ma中的F与a有瞬时对应关系,F变a则变,F大小变,a则大小变,F方向变a也方向变.(4)F=ma中的F与a有矢量对应关系,a的方向一定与F的方向相同。

(5)F=ma中,可根据力的独立性原理求某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也可以求某一个方向合外力的加速度.(6)F=ma中,F的单位是牛顿,m的单位是kg,a的单位是m/s2.(7)F=ma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4.理解时应应掌握以下几个特性。

(1) 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公式不但表示了大小关系,还表示了方向关系。

(2) 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作用力突变,a的大小方向随着改变,是瞬时的对应关系。

(3) 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F合产生a合;Fx合产生ax合;Fy合产生ay合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在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法 ” 隔离法 ” 在 教学 中只告 诉 学 生 : 和“ . 求整 体 加 速度 时用“ 体法 ” 求 物体 间相 互 作 用 力 时 用 “ 整 , 隔离 法 ” ,
学 生很 难理 解 透 彻 , 其 遇 到 多 个 物 体 相 互 作 用 时 , 尤
就更难 办 了. 在这 部分 教学 中 , 者 采 取这 样 的办 法 : 笔
隔 离 对 象 , ① 的 基 础 , 生 很 容 易 就 明 白 了. 而 再 有 学 继
把物 体换 成 几 个 质 量 为 D 的 环 连 成 的链 , 究 力 F r / 研 拉链 在光 滑水 平面 上前进 时 , 意 2个 环之 间的相 互 任
作 用力 , 学生 也 很 容 易 就 弄 明 白了 , 么做 的结 果 不 这
4 让 学 生 在 总 体 系 统 中 理 解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3 )紧接着 上述科 学 家 的结 论 又 是 哪位 物 理 学 家 更 加完 善 了上述论 点 ? 4 )是 哪一 位物 理学 家 在 上述 的论 点基 础 上 进 行 实验 、 总结 得 出重要规 律 的?
笔 者采取 先 总后分 的教 学 方 法. 让 学生 总 体 系 先
1 纪前是 以哪一 位科 学 家为 代 表提 出力是 )1 7世 维 持物体 运 动 的原 因?那 么 科 学 家 又是 通 过 哪 些 经 验 事实得 出了什 么结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好. 因为此 时他 们之 间挤 压 力小 , 物体 表 面 不会 受 损 .
此 时学生 的思 维 已被 激起 , 续 设 疑 , 发学 生 : 两 继 启 若 物体 间 固定一 轻 弹簧 , 力 F推 哪 个 物 体 前 进 时 , 则 弹 簧长 度会 更短 ?学 生就很 容 易 就 回答 对 了 . 上 面 的 在

力学(静力学及牛顿运动定律)(学生版)

力学(静力学及牛顿运动定律)(学生版)

牛顿力学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π2α>)。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

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2.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 =1 kg 的小球,小球的一端与水平轻弹簧连接,另一端与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如图所示。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A .此时弹簧的弹力为NB .剪断弹簧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m/s 2C .剪断细绳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8 m/s 2D .剪断细绳瞬间,小球受到的合力斜向左上方45°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 点恰好是半圆的圆心。

有三条光滑轨道a 、b 、c ,它们的上下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三轨道都经过O 点,现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A .t a <t b <t cB .t a >t b >t cC .t a =t b =t cD .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一根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将质量为m 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质量为m 2的小球,杆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通过某种外部作用,使滑块和小球瞬间获得初动量后,撤去外部作用,发现滑块与小球仍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且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θ。

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A .速度方向沿杆向下,正在均匀减小B .速度方向沿杆向下,正在均匀增大C .速度方向沿杆向上,正在均匀减小D .速度方向沿杆向上,正在均匀增大5.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主题二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

《主题二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 学生能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理解题:a. 请简述什么是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原理和动力学的关系。

b. 解释以下概念:惯性质量,力,加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应用题:a. 一辆小车在斜面上滑下,请分析小车的运动状态,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其运动的原因。

b. 一只足球在草坪上滚动,请分析足球的运动状态,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其运动的原因。

3. 思考题:a. 假设一辆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请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其动力系统和刹车系统的原理。

b. 请总结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三、作业要求:1. 简答题请用书面形式回答,语言清晰、准确;2. 应用题需画出简要的示意图,并写出详细的步骤和推理过程;3. 思考题需结合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将基于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以及是否能正确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 评价方式将结合教师评语、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进行综合评估。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意见;2. 反馈将包括对作业的总体评价,以及针对回答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的改进建议;3. 学生应认真对待教师的反馈,并根据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这份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有机会深入理解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同时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内容涵盖了基础概念理解、应用分析和思考讨论,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基础概念理解题,学生需要准确把握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和关系,这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深化。

对于应用题,学生需要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和解释具体的物理现象,这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1.(2021·全国高考真题)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m 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2m 的物块,如图(a )所示。

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物块上,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其中1F 、2F 分别为1t 、2t 时刻F 的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1a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c )所示。

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 )A .111=F m g μB .2122211()()m m m F g m μμ+=-C .22112m m m μμ+>D .在20~t 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2.(2021·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 处,上部架在横杆上。

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变。

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 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 点滑至P 点所用的时间t 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

若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 将(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3.(2021·浙江高考真题)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中,经大气层290s 的减速,速度从34.910m/s ⨯减为24.610m/s ⨯;打开降落伞后,经过90s 速度进一步减为21.010m/s ⨯;与降落伞分离,打开发动机减速后处于悬停状态;经过对着陆点的探测后平稳着陆。

若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下运动,则着陆器( )A .打开降落伞前,只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B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只受到浮力和气体阻力的作用D .悬停状态中,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与气体阻力是平衡力4.(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电动遥控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面,当它在长木板上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时,长木板保持静止,此时( )A .小车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B .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C .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大于小车对木板的作用力D.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与小车对木板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1.(2021·山西阳泉市·高三三模)有一足够长的木板正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2.能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运动问题;3.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教学准备:1.教学幻灯片或板书,用于介绍和总结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2.运动学实验装置或视频,用于演示运动实例;3.复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兴趣,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运动案例,例如扔出的物体自由落下、小车行驶等。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扔出的物体会掉落,小车行驶的速度和力的关系等。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处于平衡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其受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实例演示(20分钟)1.使用实验装置或播放视频,演示一些简单的运动实例,例如小车拉绳、放射性衰变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2.引导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这些实例中的运动问题,例如求物体的加速度、合力大小等。

四、概念巩固(20分钟)1.出示牛顿运动定律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分别应用第一、二、三定律解决问题,并解释答案的原因。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入其他实际应用,例如汽车运动、物体在倾斜面上滑动等,让学生尝试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更复杂的运动问题。

2.分组讨论或小组竞赛的形式,比赛解决一些运动问题,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总结反思(10分钟)1.小结牛顿运动定律的要点,强化学生对这些定律的记忆和理解。

2.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提问:通过学生对概念的回答和问题的解答,评估他们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掌握程度。

牛顿运动定律高一物理运动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高一物理运动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高一物理运动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门学科,而牛顿运动定律则是运动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高一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深入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主题,分别讨论其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牛顿运动定律的重点牛顿运动定律是以牛顿为名的三个基本定律,分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下面将重点介绍这三个定律的内容和要点。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当一个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也就是说,物体不会主动改变其运动状态,除非外力作用于其上。

这一定律对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可以通过举例进行讲解和理解。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重要的定律之一。

它表明,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这个公式是运用最广泛的物理公式之一,可以通过实验、计算和举例等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存在着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一定律常常被形象地描述为“行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摔球、游泳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难点虽然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相对简单明了,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困惑点进行合理的授课和指导。

1. 力的概念理解困难力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学生对力的理解常常存在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剖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引导学生从观察力的表现形式入手,逐步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合力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牛顿第二定律中,合力的计算涉及到向量的加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高考一轮 第三章 F=m a讲义(学生版)

高考一轮 第三章 F=m a讲义(学生版)

高考一轮第三章《牛顿定律F=ma》讲义学生: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3.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及表达式(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运动定律与学生的品质教育

牛顿运动定律与学生的品质教育

牛顿运动定律与学生的品质教育作者:向兴茂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61期众所周知,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位高中生在深入学习这一知识内容的同时,如果能深刻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那肯定是相得益彰,一箭双雕的好事。

现把个人所得解读如下:1、惯性定律与人的“习惯”一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合力也为零。

我个人觉得这犹如则出生的婴儿,什么都无知,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得从零开始。

物体的静止状态往往是要被打破的,因为它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界给它的作用力,这些力的合力将决定它新的运动状态,这一点就是在惯性定律里面提到的“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婴儿全新的、无知的状态也是要打破的,打破这个状态的正是外界对它的一切作用。

年轻的,初为人师的爸爸妈妈,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快乐。

那么,聪明宝宝有怎样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健康快乐宝宝有怎样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这些不都得培养,不都得学习吗?这个培养学习过程,就是外力作用下宝宝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过程。

同理,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处理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也正是学生们对此类问题思维习惯的培养过程、学习过程是。

也就是对学生们“外力作用”的过程。

我们常说,好习惯将使人终生受益,成功源于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对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我们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好习惯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有外力作用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真、善、美的过程。

2、牛顿运动定律F=ma与成功为了成功,我们得努力,我们得拼搏。

我们怎样努力,怎样拼搏,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F=ma作参考。

我们通过各方面努力拼搏,可使自己个人产生飞跃,加速前进(产生a),当a 达到一定的“量”变,成功就会显现在我们眼前。

如此说来,我们眼前的成功,需要我们自身形成合加速度,这就决定我们朝各方面的努力,必须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

物理教案:如何让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教案:如何让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建立我对世界的物理理论的核心。

但是,学生通常对这些概念感到困惑和不易理解。

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将是每个物理老师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编写一份有意义、易于理解、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物理教案。

一、梳理教材内容在开始编写教案之前,我们必须先梳理教材内容,确保我们对牛顿运动定律有全面的理解。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三个定律: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说明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则描述了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则说明力的用是相互的,针对物体之间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1.图例由于牛顿运动定律包含了数学的概念与物理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两个方面相结合。

为了将物理概念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可以使用图例。

例如,图示一个滑动的箱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摩擦力,放在一个斜坡上,让学生自己推测滑块的运动方向。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物理公式和公式的作用。

2.实验实验是另一个有利于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实际进行一些秤盘实验,例如改变物体重力加速度以及改变施加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物体运动的探究,这将会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牛顿定律。

3.模拟模拟是最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一些程序,例如模拟物体的运动、相互作用力等,来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学生们可以通过模拟管理器进行实验,学习如何应用科学原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三、教学要点1.控制变量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控制变量。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同时改变并记录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及施加的力量等变量。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之间的联系。

2.解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解析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学生应该要了解物体的重力、施加的力、物体的质量和摩擦力等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牛顿规律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牛顿规律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牛顿规律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牛顿运动规律
教学目标:
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 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和运动状态的变化
3.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牛顿运动规律的三个定律
难点:理解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课件和实验器材
2. 课堂练习题和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牛顿运动规律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物体的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正文(40分钟)
1. 牛顿第一定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惯性定律,举例说明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2. 牛顿第二定律的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单位和方向,引导学生理解F=ma,通过实验和计算练习加深学生对此定律的理解。

3. 牛顿第三定律的讲解:讲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动力学的能量守恒原理”。

三、练习与应用(10分钟)
对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牛顿运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相关思考题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牛顿运动规律的三大定律有了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下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牛顿第二定律(二)——等时圆问题(学生版)

4.2牛顿第二定律(二)——等时圆问题(学生版)

牛顿运动定律(二)1. (多选)如图所示,Oa、Ob和ad是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O′为圆心。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未画出),两个滑环从O点无初速释放,一个滑环从d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t3分别表示滑环沿Oa、Ob、da到达a、b所用的时间。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t1=t2B.t2>t3C.t1<t2D.t1=t3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该平面内有AM、BM、CM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C、M三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是圆上任意一点,A、M分别为此圆与y轴、x轴的切点,B点在y轴上且在A点上方,O′为圆心。

现将a、b、c三个小球分别从A、B、C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将沿轨道运动到M点。

如所用时间分别为t A、t B、t C,则t A、t B、t C的大小关系是()A.t A<t C<t BB.t A=t C<t BC.t A=t C=t BD.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3.如图所示,光滑细杆BC、DC和AC构成矩形ABCD的两邻边和对角线,AC∶BC∶DC=5∶4∶3,AC杆竖直。

各杆上分别套有一质点小球a、b、d,a、b、d三小球的质量比为1∶2∶3。

现让三小球同时从各杆的顶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a、b、d三小球在各杆上滑行的时间之比为()A.1∶1∶1B.5∶4∶3C.5∶8∶9D.1∶2∶34.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它们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现有三条光滑轨道AOB、COD、EOF,它们的两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轨道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关系为α>β>θ。

现让一小物块先后从三条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小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A.t AB=t CD=t EF B.t AB>t CD>t EFC.t AB<t CD<t EF D.t AB=t CD<t EF5.(多选)如图所示,让物体分别同时从竖直圆上的P1、P2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沿光滑的弦轨道P1A、P2A滑到A处,P1A、P2A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分别为θ1、θ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一教案教师: 夏修理高一学生上课时间 2014年月日阶段: 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共次课第次课教学课题: 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目标: 牛顿三定律教学重难点:重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考点导航典例分析巩固提高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教案解读教师反思牛顿三定律【知识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②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含义.③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看着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定性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物理思想,而不是进行定量计算和求解的具体方法,是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但牛顿第一定律为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建立的基础.④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2.惯性的理解要点(1)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2)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3)惯性的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受力情况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生、同灭、同变化,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叠加性两力的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两力作用效果可以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相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难点例析】一、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1.从条件出发进行判断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发生变化.2.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1)当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2)当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3)当速度的大小、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3.从运动的状态进行判断只要不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发生变化.【例1】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速度方向不变,速度大小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B .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 .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 拓展在以下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的有( ) A .静止的物体B .物体沿着圆弧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C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过程D .跳伞运动员竖直下落过程,速率不变 二、对惯性的理解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因此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 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凡是有关惯性的问题都要同质量联系起来,可以减少出错.3.惯性不是力4.惯性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形式不同,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 其惯性表现在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上.【例2】如图3-1-1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水槽,水槽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水槽怎么运动?● 拓展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 现水面的现状如图3-1-2中的( )三、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所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被作用的效果也无关. ✧ 易错门诊【例3】关于马拉车时马与车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而车未动,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B.马拉车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C.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D.无论车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自主训练】1.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 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v 图3-1-1 图3-1-2A 列车行驶方列车行驶方C B列车行驶方D 列车行驶方2.如图3-1-3所示在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其正下方为a 点, b 、c 两点分别在a 点的左右两侧,如图l 所示,烧断细绳,球将落在 (不计空气阻力) A .一定落在a 点 B .可能落在b 点 C .可能落在c 点 D .不能确定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 .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D .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合外力必为零【创新演练】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 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 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 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 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 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 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 .人跳起后, 车在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 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 不明显而已D .人跳起后直到落地, 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2.列车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车里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 则列车可能是( )A .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B .向西做减速运动C .向西做加速运动D .向东做减速运动4.如图3—1—5所示, 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小球(m 1> m 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无限长,则两个小球 (B)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5.如图3-1-6所示,P 和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 A.P 所受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B.Q 所受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C.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D.P 所受的重力和P 对Q 的压力6.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如图3-1-7所示,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括号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 .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图3-l-3图图3-1-6m 2 m 1 图3-1-5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9. 如图3-1-8所示,小球m 用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运动的火车车厢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火车向左匀速前 进,且小球m 相对车 厢静止不动时,悬线沿竖直方向B .当火车向左加速前进,小球及悬线向位置1偏转C .当火车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及悬线向位置2偏转D .当火车向左减速运动时,小球及悬线向位置2偏转10.如图3—1—9所示,A 为电磁铁,C 为胶木秤盘,A 和C (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 ,B 为铁片,其质量为m ,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 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B 被吸引而上升的过程中,轻绳拉力F 的大小为 ( )A.F =mgB.mg <F <(M +m )gC.F =(M +m )gD.F >(M +m )g11.在天花板上悬挂一个重为G 的吊扇,当吊扇静止时,悬杆对吊扇的拉力为T ,当吊扇转动时悬杆对吊扇拉力为T ',则G 、T 与T '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12.如图3-1-10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匀加速时,小球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则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 合外力 成正比,与物体的 质量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 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2)公式:F 合=ma(3)意义: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公式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右边反映了质量为m 的物体在此合外力的作用下的效果是产生加速度a ,它突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要点①同体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F 、m 、a 三个量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系统.②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公式F 合=ma 不仅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系,还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③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随之变化.同时注意它们虽有因果关系,但无先后之分,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④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能独立的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图图图3-1-10 M mx方向的合外力产生x方向的加速度,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为∑Fx=ma x;∑F y=ma y⑤相对性:公式F=ma中的加速度a是相对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而言的.⑥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中的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宏观物体,而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⑦统一性: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N),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时要用统一的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2.力学单位制(1)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学中有七个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在力学中选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 (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4)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 米 m质量m 千克 kg时间t 秒s电流I 安(培) A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发光强度I坎(德拉)cd物质的量n摩(尔)mol重点难点例析一、用合成法解动力学问题合成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应用合成法比较简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性和矢量性原理,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解题时只要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就可知道合外力的方向,反之亦然.解题时准确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几何知识求解即可.友情提示:当物体受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一般用正交分解法.【例1】如图3-2-1所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运动,在小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发现小球相对小车静止但悬线不在竖直方向上,则当悬线保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少?试讨论小车的可能运动情况..图3-2-1 mθ二、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原理,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大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的方向和垂直加速度的方向上.友情提示: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力更简单. 正交分解的方法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 (3)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选x 方向和a 方向一致)(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 x =ma ,(沿加速度的方向);∑F y =0(沿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 (5)统一单位求解【例2】风洞实验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以调节的风力,先将一套有小球的细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3-2-4所示(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所受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的动摩因数.(2)保持小球所示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º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 的时间为多少(sin370=0.6,cos370=0.8)拓展如图3-2-6所示, 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 人的鞋底与踏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扶梯倾角为θ, 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 向上运动,梯对人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分别为( ) A. F N =ma sin θ B. F N =m(g+a sin θ) C. f=μmg D. f=ma cos θ图3-2-4 a图3-2-6三、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求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方法: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确定物体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 可用程序图表示如下:【例3】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 5.0 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 =10 m/s 2)四、力和运动关系的定性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先分析物体的初状态(即初速度),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具有维持原来的性质(即惯性),再分析物体的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力是产生加速度(即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原因.两者结合起来就能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易错门诊【例4】如图3-2-7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物体m ,现将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定,则( c) A .物体从A 到O 加速,从O 到B 减速B .物体从A 到O 速度越来越小,从O 到B 加速度不变C .物体从A 到O 间先加速后减速,从O 到B 一直减速运动D .物体运动到O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自主训练】1. 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3-2-8所示.沿导弹飞行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x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A .方向向左,大小为kx /mB .方向向右,大小为kx /mC .方向向左,大小为2kx /mD .方向向右,大小为2kx /mA BO m 图3-2-7 图3-2-8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 第二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受力情况 加速度a 加速度a 运动状态2.如图3-2-9所示,小车上固定一弯折硬杆ABC ,C 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已知α角恒定,当小车水平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时,BC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 ( )A .一定沿杆斜向上B .一定竖直向上C .可能水平向左D .随加速度大小的改变而改变【课后作业】【题1】一斜面AB 长为5m ,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 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 点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3,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 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g 取10 m/s 2)【题2】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其倾角θ=37º,长方体木块A 的MN 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 =1.5kg 的小球B 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 面的压力大小.(取g =10m/s 2,sin37º=0.6,cos37º=0.8)图3-2-9A BCαAθBM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