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谈理想
用论语中的两句写作文
用论语中的两句写作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论语十二章》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论语》十二章哪些话关于道德修养_ :《论语十二章》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主要有这样一些,“人不知而不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其中人不知而不愠,一日三省吾,是较高的道德修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其实是道德底线,咱们应当做到.请从论语12章中列举至少四条谈品德修养的语句_ :《论语十二章》选取的内容几乎都是同道德有关的,而其中比较直接的有以下几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_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中有三个内容,分别都是哪些句子_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修养】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二章中什么句子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呢】:《论语十二章》中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的内容,当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了.有朋自远方来,心情当然是快乐的,心情快乐就要有所表示.怎么样来表示呢?首先就是隆重的接待.孔子时候对远来之朋的隆重接待,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去当地高档的酒楼吃一顿大餐,而是相应规格的礼乐.个人之间的会面,不太可能是钟鼓齐鸣,但也有一定仪式,这种仪式是通过乐体现出来的.【论语十二章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成成语】:《论语十二章》选取的内容中演变出成语的情况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亦乐乎。
关于志向的名言
关于志向的名言关于志向的名言11.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2.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欧洲)3.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不要自以为聪明(圣经)4.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5.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唐·李白)6.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7.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晋·傅玄)8.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唐·刘希夷)9.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唐·高适)10.才自清明志自高(清·曹雪芹)11.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宋·苏轼)13.强行者有志(老子)1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15.心志要坚,意趣要乐16.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晋·葛洪)17.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18.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19.志,气之帅也(孟子)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22.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宋·范开)23.鸟贵有翼,人贵有志24.鹰爱高飞,鸦栖一枝(欧洲)25.志正则众邪不生(三国志)26.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27.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宋·陆九渊)28.有志者,事意成29.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明·吕坤)30.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清·颜元)关于志向的名言21、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佚名2、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3、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佚名4、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5、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俄罗斯6、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本学习知识参读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先贤论志,心平气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是语录体的《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论语》中的名篇。
《侍坐》记叙了孔子与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以“言志”为线索,生动鲜明地展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也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人生态度。
一、内容梳理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
孔子先指出学生们常说“不吾知也。
”然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启发弟子们各言其志,明确了这次谈话的中心。
当然,孔子并没有一开场直接让学生们言志,而是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解除了师道尊严的压迫,创设了一个平等、宽松的言语环境,鼓励学生说真话、述真志。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12段):四子述志。
在“如或知尔”这一条件的激发之下,子路“率尔”而对,慷慨陈词,提出可以将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下的“千乘之国”在短时间内治理得国家强盛,人民知礼。
“率尔”一词说明子路平时即心怀大志,但同时其直率、粗犷、鲁莽的性格也跃然纸上。
孔子“哂之”,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冉有和公西华是在孔子点名之后才发表自己的想法的,他们两人所说同样是诸侯邦国之事,但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
冉求只设想治理“方六七十”,甚或是“五六十”的小国,能使人民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恐怕是自己能力做不到的,还要另请高明。
相比子路的“有勇”、“知方”要谦虚谨慎得多。
而公西华只愿做“小相”,并首先声明“非曰能之,愿学焉”,态度极其谦和平易。
两位弟子在言志之时,孔子只是静静的倾听,并没有当场表态。
最后述志的曾皙显得与众不同,在同学们述志的时候,曾皙是边鼓瑟边听,边听边思考,可以想象其神态悠闲,气度潇洒,暗示了曾皙所言之志异于前三位。
一“舍”一“作”虽然无声,却无声胜有声,表现了曾皙洒脱、知礼而自信的特点,“异乎二子者之撰”说明虽在鼓瑟,而三子之志已经听清,并对照自己之志作了思考,可见聪颖善学。
论语中孔子的志向
论语中孔子的志向
摘要:
一、孔子谈志向的背景
二、子路的志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三、颜渊的志向:愿无伐善,无施劳
四、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五、孔子志向的启示
正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在《论语》中,孔子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表达了他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品格。
首先,孔子谈志向的背景是在一次与弟子颜渊、季路在一起的谈话中。
孔子问他们各自的志向,从而引出了他们对各自理想的表述。
子路,作为孔子的弟子,他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意味着子路希望自己能拥有一辆马车、一件轻便暖和的外套,能和朋友共享这些东西,即使它们被用坏了,也不会感到遗憾。
这表现出子路重义气、讲友谊的品质。
颜渊,同样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
这意味着颜渊希望自己能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推给别人。
这体现出颜渊谦虚、仁爱的品质。
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意味着孔子希望老年人能安享晚年,朋友们能互相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爱。
这表现出孔子具有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通过对孔子、子路和颜渊的志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孔子作为他们的导师,不仅关注个人的成长,还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鉴赏
好文章●课文鉴赏说明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一、整体感知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这一部分,孔子向学生问志。
但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
”),可分四个层次。
第1个层次(“子路率尔”——“夫子哂之。
”):这一层次,写子路述说己志。
孔子见子路不谦让,所以笑他。
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第2个层次(“求,尔何如?”——“以俟君子。
”):这一层次,写冉有述志。
他“长于政事”,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能办到。
第3个层次(“赤,尔何如”——“愿为小相焉。
”):这一层次,记述公西华述志。
他很重视礼治,年龄虽小,态度却很谦恭。
第4个层次(“点,尔何如?”——“吾与点也。
”):这一层次,写曾皙述志。
孔子对曾皙予以赞扬。
这一部分,是写子路先回答说,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
孔子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报之一笑。
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
公西华的回答更为谦逊,他说自己的才能只配做个小司仪官。
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话都没有立即表明态度。
曾皙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孔子对他的话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
这一部分写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向老师探问那三位同学的谈话如何。
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个加以评价。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表现得不谦让,所以笑他。
而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态度是满意的,尤其是对公西华,从他的才德看,足可胜任一个大司仪官。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
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
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
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
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
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
“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
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
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论语》心得感悟篇1《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
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
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
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
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
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
”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
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
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
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
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
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
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
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
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
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
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
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
比如在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篇》)子张问善人之道(《先进篇》)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好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德性相通,孔子所言的善在某些时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仁相通。
在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篇》)中,就表达出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这里说统治者要为民众带头向善,就是说统治者要忠行于仁道。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在弟子们的悲痛声中离开了人间。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政治变乱逃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青年时做过管理牛羊和仓库的小吏。
中年以后,聚徒讲学。
50岁以后,做过几年鲁国大夫。
下野后,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寻找政治出路,历时十余年,但处处碰壁,始终没有得到任用。
晚年回到鲁国,以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了却余生。
孔子一生教育的弟子据说有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有72人。
弟子们平时在学舍听孔子讲论,周游列国时,师生同行,随时问难,有的学成后担任了邑宰家臣之类的官职,仍不断向孔子问学请教。
《论语》一书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的,大约成书在战国初年。
《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
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492章,13000余字。
据《汉书。
艺文志》说,“论”是论纂、编排的意思,“语”是谈话记录,“论语”就是语录汇编。
里面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如曾子、子夏等人的言论,还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行为。
《乡党》篇就有不少关于孔子日常生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情节、做法,如穿什么衣服,有什么饮食习惯,平时家居的神情举止,怎样乘车外出,甚至怎样睡觉等等。
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直接的材料,又由于《论语》是“四书”之首,因而在我国文化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论语》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
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
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界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
论语中孔子谈理想的句子
论语中孔子谈理想的句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理想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以下是论语中孔子谈理想的几个句子:1.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学而》)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理想的定义。
君子无所适从,无所无为,只有追求道义、恪守道德准则,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学而》)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做到全面发展,不仅要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更要全面发展,做到无所不通。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于待人处事的理念,即对他人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要秉持着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公冶长》)这句话阐述了孔子对于求知的态度,只有真正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更好地去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
5.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子路》)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追求卓越的态度,他认为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而是要关注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阳货》)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于待人接物的原则,即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生气,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7.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子路》)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于追求卓越的态度,他认为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而是要关注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注重道义和义务,而小人注重个人的私利。
9.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颜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的标准,他认为君子应该在一生中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贡献,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名利。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后世称为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孔子思想进行解析,探讨其核心观点和理念。
一、仁爱之道孔子的思想以仁爱之道为核心。
他认为,人们应该努力追求道德完善,培养仁爱之心。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和关爱之情,将自己的行为标准推广给他人。
他强调个体的道德责任和社会的价值观,认为通过个人的良好行为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教育的重要性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并将其视为社会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孔子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即教育的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情商。
他强调师道尊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受益于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三、礼仪之道孔子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
他主张通过制定和遵守礼仪规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谈及各类礼仪,强调人们应该遵守社会伦理,尊重长辈,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
他认为,通过礼仪,可以达到人伦之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礼仪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四、君臣关系孔子对政治治理也有独特的思考。
他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道德和忠诚之上。
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和公正统治国家。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有左右而言他,道之不行也”。
他认为,君主需要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灵活调整政策和决策。
同时,臣子也应该忠诚于君主,努力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思想鼓励个人修身养性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他认为,只有通过个人修炼和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从而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认为,个人的道德水平与家庭、国家和世界的治理紧密相连,只有个人的道德提升,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总结而言,孔子思想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论语读后感800字(篇1)《论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一部充满智慧的书籍。
明朝确定以《论语》作为教辅书,也奠定了《论语》在中国文人心中的低位。
《论语》对于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教会人的德行的养成,还告诉人们怎么看待功名,怎么做好教育等,对人们的各方各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质朴凝练是《论语》的一大特点,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去说明深刻的道理,让人回味无穷,百读而不厌其烦。
提到《论语》,我们不得不先说了一下,什么是“仁德”?这是春秋和平时期备受君主们所喜爱的,他们主张以孔子的仁德治理国家。
这是一部告诉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怎么去提高道德修养,“仁”是施政的根本宗旨。
“仁政”是什么?仁政就执政者应该关心民生,善待自己的百姓,真正做民为根本,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不仁”,对百姓苛捐杂税,人民名不聊生。
这些不懂得仁政对于统治的重要性的统治者当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无可争辩。
做人,做事,执政不仅仅需要“仁”之外,你还得“忠”“孝”“义”“信”,历史上但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必被人唾弃,遗臭万年。
所有《论语》对人们的启发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是具有深邃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教育,孔子可谓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摒弃了贵族才有权利去学习的这种陋习,而是宣扬人人都可学习,都可成才,所谓有教无类。
他一生弟子3000人,足以看出他对于教育有教无类身体力行,并且各行各业都有出色弟子。
孔子先进的教育理念一直沿用到今日,对于学习习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于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处不体现出了孔子对学习的的理解,做学问不仅仅要温习,还要学会独立思考。
孔子被美国作家爱慕生誉为“哲学上的华盛顿”,历经几千年仍旧,足以可见这部东方的“圣经”的魅力,也可以看出《论语》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熟读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并且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事情。
论语《理想人格-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理想人格-论语》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理想人格-论语》原文及解读【导语】:[一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一·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古文阅读论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文阅读论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国家政治以及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本文将从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修身齐家是古人所倡导的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观念。
《论语》中有一则对话是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表明了“修身”在古代观念中的重要性。
古人强调个人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家庭和睦和家风的培养。
齐家之道旨在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与互相尊重。
通过修身齐家的实践,个人能够塑造端正的道德品质,家庭则能够培养健康的家风,从而为治国平天下奠定基础。
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贤君理想的具体体现。
在《论语》中,孔子谈到了他对于政治理念的思考。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而非以权力压迫百姓。
孔子反对暴政和贪婪,主张施行仁政和善治。
他相信如果君主能够以身作则,恪守道德准则,善待臣民,就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
治国需要君主具备人格魅力和智慧,善于管理国家事务并寻求人民意愿。
只有通过善治,才能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
平天下是古人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古代的政治秩序是以多个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只有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实现天下大同。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君主的外交政策应该是以和平为目标,避免战争和争斗。
他主张通过儒家的仁爱之道来化解纷争,以文化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的世界秩序。
平天下不仅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代中国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的追求,体现了对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往。
在现代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依然具有深远意义。
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应该注重家庭伦理和家风的培养。
在政治层面,领导者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和平为目标,以民主法治为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
只有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和世界和平的目标。
关于理想的论语
关于理想的论语篇一:论语——谈理想论语——理想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第九》(课本41)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
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
匹夫(领导人)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
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所以,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
孔子同弟子谈论志向问题的记载有两处, 一处是《公冶长第五》篇中,另一处是《先进第十一》。
一:《公冶长第五》——课本30页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所记孔子与弟子们论志则是偏重于伦理的.颜渊和季路陪伴在孔子身边的时候,孔子跟他们聊天,说:“你们俩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让朋友一起乘坐,愿意把我的裘皮大衣拿来让朋友一起穿,就算用坏了,我也没有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别过分夸大我的优点和长处,不施加给别人劳苦。
从话语中我们看出,子路的气魄,是属于“外王”类型的,有了好日子一起过,大家一起分享。
而颜渊属于“内圣”类型的,严于律己,勤于修行,不愿意别人夸大他的优点,也不愿意给别人增添麻烦。
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志向。
子路的性子很急,他紧接着问,愿闻子之志,我想听听老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外王,内圣,兼天下。
孔子说了三个层面的人,老者、少者、朋友,老者表示古人,长辈,前辈,年纪大的人;少者表示弟子,晚辈,后人,年纪小的人;朋友表示同龄人。
也就是所有人了,对这些人,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呢?孔子的志向是想要达到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能使老者安,使朋友信,使少者怀。
《论语中的志向》
志当存高远
精选版ppt
1
《论语》这 本书中孔子 及其弟子有 什么样的志 向呢?
精选版ppt
2
《论语》中师生谈论志向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第九》(P78)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精选版ppt
18
你说我说老马说
1、你更欣赏孔子四个弟子中, 谁的志向?
2、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带给 你哪些思考与启示?
精选版ppt
19
论语中的启示
做一个志存高远、心怀天下、 勇担社会责任的人;
做一个历经磨难不改初心,为 理想执着追求的人!
品读经典,感悟人生
从古人的言行中汲取人生的智慧、积 极心态和进取的力量!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
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者怀之”。
——《公冶长第五》(P40)
3. 侍坐。“亦各言其志也”
——《先进第十一》(P97)
古文读法:实字平读,虚字重读,语气词长读
精选版ppt
3
志向真的很重要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的所有军队。 这里是说军队人数多。 一国军队可以夺取它的军队;但一个人的志 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人人都应立志,每一个 普通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
对于我们来说,有担当意识的远大志向 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学习去实现它。 一个人的志向再远大,如果不通过努力学习来 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也一定实现不了。因此,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志向,最重要的是要珍惜光 阴,发奋学习、增长学识,提高能力。
中国古代关于理想信念的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理想信念的名言中国古代关于理想信念的名言大全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关于理想信念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理想信念的名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京)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中国古代理想信念的名言 2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丈夫不报国,终为贫。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理想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第九》(课本41)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
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
匹夫(领导人)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
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所以,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
孔子同弟子谈论志向问题的记载有两处, 一处是《公冶长第五》篇中,另一处是《先进第十一》。
一:《公冶长第五》——课本30页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所记孔子与弟子们论志则是偏重于伦理的.颜渊和季路陪伴在孔子身边的时候,孔子跟他们聊天,说:“你们俩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让朋友一起乘坐,愿意把我的裘皮大衣拿来让朋友一起穿,就算用坏了,我也没有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别过分夸大我的优点和长处,不施加给别人劳苦。
从话语中我们看出,子路的气魄,是属于“外王”类型的,有了好日子一起过,大家一起分享。
而颜渊属于“内圣”类型的,严于律己,勤于修行,不愿意别人夸大他的优点,也不愿意给别人增添麻烦。
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志向。
子路的性子很急,他紧接着问,愿闻子之志,我想听听老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外王,内圣,兼天下。
孔子说了三个层面的人,老者、少者、朋友,老者表示古人,长辈,前辈,年纪大的人;少者表示弟子,晚辈,后人,年纪小的人;朋友表示同龄人。
也就是所有人了,对这些人,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呢?孔子的志向是想要达到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能使老者安,使朋友信,使少者怀。
人老了,风烛残年的时候,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子女安安稳稳的,孩子的日子过的好,老人才能心安,说安心的离去有些悲凉,但老人的心愿莫过于此,一生操劳,为孩子上学、工作、结婚、买房、生儿育女,操心一辈子,晚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精力再为子女操劳,只有子女们都独立了,他们才能安心。
同样的,孔子希望这种社会状态应该是让朋友之间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能够彼此取信,这就不是单纯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状态,不是追其利益而忽视道德的社会状态,商人重利轻情谊,这不是孔子理想的状态,朋友之间情谊最重,这才是他崇尚的社会导向。
再次同样的,少者怀之,就是说让年少的人能够心甘情愿为这样的社会而奋斗,始终怀有这样的志向,这样的社会充满积极的正能量,让奋斗一生的老人得以安享晚年,让社会的中坚力量有所信仰,让社会的年轻一代有奋斗目标,这才是孔子胸中的志向!二.《先进第十一》——课本第4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的理想多为自身的修为,身体力行,影响他人.子贡问子何谓士?子分三个层次回答了子贡: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也(做事知道礼仪廉耻,行事有意奉献社会,忠于自己不辱君命),此其一;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人要仁爱,放射出光芒,不辱祖先),此其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诚实守信,行为坚定果断,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勉强称为三)此其三.人生志向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论语·先进》里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子路是个急性人,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在当时大约是中等偏小的国家,万乘之国如晋、楚、齐、秦等才是大国.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这个国家处在外有侵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功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义.冉有、公西华则是在孔子点了名以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他们两人所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点具体工作;或使百姓富足,或可折衷樽俎.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是只能另请贤明了.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显得那样平易、谦和,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但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于丹论语点评之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理想的含义呢?孔老夫子的观念和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是有矛盾呢?翻开《论语》,我们看到,朴素的字句后面常常闪耀着一种理想之光。
子路是个急性子,听老师这么一问,不假思索就回答说:“给我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被武装侵略的危险,内有粮食不足的危机。
假如让我来管理它,不出三年,可以使人人振奋精神,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
”按说子路的理想比较远大,对于那么看重礼乐治国的孔子来讲,假如自己的学生真能有如此业绩,可以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他应该感到很欣慰吧。
没有想到,孔子的反应不仅是淡淡的,而且稍稍有点不屑。
“夫子哂之”,微微冷笑了一下,未置可否,就接着问第二个学生:“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冉有名求。
他的态度比起子路显然要谦逊很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
他说:“假如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们丰衣足食。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
”他的意思是说,在物质层面能做到使百姓富足,但要万众齐心,对国家有信念,做到礼乐兴邦,那我可做不到,还是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吧。
他的话说完了,老师依旧未置可否。
接着问第三个人:“公西赤!你的理想是什么?”公西华名赤。
他就更谦逊了一层,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
”先亮出自己的态度,我可不敢说我能干什么事,现在老师问到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
然后他说,在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他对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都没有说。
大家会看到,孔子这三个弟子的态度一个比一个更谦逊,一个比一个更平和,一个比一个更接近自己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端的愿望。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到此为止还有一个人没有说话,所以老师又问了:“点!尔何如?”曾点,你想做什么呢?曾皙名点。
他没有立即说话,《论语》对此写得惟妙惟肖,叫做“鼓瑟希”,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原来刚才他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瑟,听到老师问自己,他让瑟声逐渐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
像我们熟悉的《琵琶行》所描写的那样,“曲终收拨当心画”,让乐曲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结束。
曾皙不慌不忙,“舍瑟而作”。
什么是作呢?那个时候人们是席地而坐,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都是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
当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要站起来以表示恭敬,这就叫“作”。
曾皙是把瑟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站起身来答对老师的问话从这样几个字的描写能够看出什么来呢?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不会像子路那样“率尔”而对,而是娓娓道来,成竹在胸。
他先是征求老师的意见,说,我的理想和这三位同学不一样,能说吗?老师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要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嘛。
这个时候,曾皙才从容地开始阐述他的理想。
他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候,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
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孔子听了他的话,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与”,赞同。
即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
这是四个学生畅谈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老师发表的唯一一句评价的话。
各人的理想谈完了,子路、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三个就下去了。
曾皙没有立即出去,而是问老师,您觉得他们三个说得怎么样呢?老师也很巧妙,他先挡了一下,没有作正面评价,说,无非是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嘛。
但曾皙还要继续问老师,那为什么子路说完话您冷笑了一下呢?问到这个问题,老师不能不说话了,他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治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是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一点都不谦虚,所以笑笑他。
意思是说,要以礼制去治理一个国家,首先你的内心要有一种温良恭俭让,这是一个起点。
你看子路说话的时候那么草率,抢在大家之前发言,说明他内心缺乏一种恭敬和辞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