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化学复习备考

合集下载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总方案

2013届高考化学复习总方案

2013届高三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下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希望在临考的复习中能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该内容的高得分率。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阿氏常数与阿氏推论(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化学能量(1)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013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及教学策略

2013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及教学策略

2013高考化学复习备考及教学策略1.1.请画出由CaCO 3和HCl (6 mol/L )为起始物,制备干燥CO 2气体的装置图(铁台、夹具等物品可不画)。

2. 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Cl 2与NaOH 溶液反应资料 (见资料卡) 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 为制备次氯酸钠溶液,需对该装置进行修改,请提出改进措施 ;② 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含量可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取一定体积的次氯酸钠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过量KI 溶液和稀硫酸,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

① 写出该实验过程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指示剂应选用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③ 实验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在放置过程中,若有部分ClO -转化成ClO 3-,对有效氯含量测定结果有无影响?说明原因。

(3) 该小组研究了影响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实验结果如图:由此可得出,次氯酸钠消毒液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

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

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

请分别用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

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 mol / L 盐酸,其它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1) 实验进行时试管A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 的作用是 ;烧瓶C 的作用是 ;在试管D 中收集得到的是 。

(2) 实验时,U 型管G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长颈漏斗H 中应加入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烧瓶Ⅰ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及复习策略

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及复习策略

一,知识点1、干冰是固态CO2的俗称,它并非是固态的水——冰;因为当它挥发变成气态的CO2时,没留下任何“湿”的痕迹,外表又似冰,故把它叫做“冰”。

2、“白铅”是锌而不是铅。

因其断面银白,硬度与铅相仿所致。

3、“黑金”是铅的误称,因其断面灰黑且具金属光泽所致,并不是金。

4、“银粉”是铝粉,因其粉末为银白色误称。

5、“金粉”是铜锌合金粉末的误称,因其合金有金黄色金属光泽所误。

6、“石炭酸”并非是酸,它是有机物苯酚的俗称,因它最早从煤焦油中提取又有酸性而得名。

7、“水银”不是银是汞,因其常温下呈液态且为银白色而得名。

8、过磷酸钙是Ca(H2PO4)2和CaSO4混合物的商品名称,其各化合物结构中并无过氧键。

9、纯碱Na2CO3是盐而非碱,因其水解,溶液呈碱性且水解产物中有NaOH而得名纯碱。

10、铅糖并非糖,因其有甜味而得名,它有毒,不可食用,其化学名称叫醋酸铅。

1l、甘油不是油,是多元醇(丙三醇),因其无色、粘稠、有甜味,外观似油而得名。

12、水玻璃并不是玻璃,而是Na2SiO3水溶液的俗名,因其无色粘稠,既有粘性(矿物胶)又不能燃烧、不受腐蚀而得名。

13、发烟硫酸并不发烟,而是形成的酸雾。

(SO3吸收水分形成的小液滴)。

14、不锈钢不是绝对不生锈,它也能因盐酸等强酸腐蚀而“生锈’。

15、酚醛树脂不是酯,而是由苯酚跟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一种俗称电木的塑料)。

16、王水不是水,而是由浓盐酸跟浓硝酸以3:1的体积比混合的一种能氧化金、铂的强氧化剂。

17、芳香族化合物并不都有芳香味。

因其最早大多是从香精油、香树脂及其它具有香味的物质中发现而得名的。

这种以气味作为分类依据是不科学的。

其实,就性质而言,凡属芳香族化合物的物质大多无香味。

18、有甜味的并非都属糖,如糖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因其甜度远远大于糖类中的单糖而得名;其化学名称是邻磺酰苯酰亚胺。

糖类并非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淀粉等。

19、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置换出的是H2O中的H2;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是2Na2O2+H2O=4NaOH+O2,应为2Na2O2+4H2O=4NaOH+2H2O+O2,还原产物应是生成物中的水。

2013年中考化学冲刺总复习-知识总结与解题技巧

2013年中考化学冲刺总复习-知识总结与解题技巧

2013年中考化学《酸-碱-盐》复习提纲及训练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4)碱 + 酸→盐 + 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检验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CuO +H2O2Fe(OH)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7 14(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复习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A、CaO 熟石灰氧化钙B、Ca(OH)2生石灰氢氧化钙C、HCl 盐酸氢氯酸D、NaOH 纯碱氢氧化钠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B、金属表面除锈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氧化铜B、氢氧化钡C、氯化钡D、硝酸银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能将Ba(OH)2、NaCl、K2C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硝酸B、硫酸C、硝酸银D、石蕊试液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 SO42- Ba2+ NO3-B、Ca2+ H+ NO3- Cl-C、Mg2+ K+ NO3- Cl-D、K+ Na+ Mg2+ SO42-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 Na2SO4 NaOHB、K2SO4 Ba(OH)2 HNO3C、KOH MgSO4 KNO3D、KCl K2SO4 KNO3A 、CuSO 4 HCl NaOHB 、KOH HCl NaClC 、H 2SO 4 CuSO 4 HClD 、KOH MgSO 4 KNO 3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 ) A 、NaCl 溶液 B 、NaCl 固体 C 、熔融的NaCl D 、蔗糖溶液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u CuO CuCl 2 Cu(OH)2 CuO Cu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 (4) (5)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1)FeCl 2(CuCl 2) (2)KCl (CuCl 2) (3)NaNO 3〔Fe 2(SO 4)3〕 (4)CO 2(O 2) 14、A 、B 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1)A + FeCl 3 → B ↓(红褐色)+ C (2)C + D → E ↓(白色)+ F (3)F + AgNO 3 → G ↓(白色)+ HNO 3完成C 跟D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白色沉淀G 的化学式 ;写出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013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

2013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

2013初中化学复习提纲纲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

2013年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2013年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2013年高考化学考备考策略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

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

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

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

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热,电化学,物质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

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

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

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

全国课标卷考点分析(近四年)二、2013复习备考策略详谈(一)明确要求,把握方向。

2013届初中化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013届初中化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2012课标人教版目录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1)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7)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6)第四章自然界的水 (22)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25)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30)第七章燃料及其应用 (37)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 (42)第九章溶液 (47)第十章酸和碱 (53)第十一章盐和化肥 (61)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 (65)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2013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2013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以平常心对待高考,以进取心积极迎战,认真思考,规范解答。

凭我们的实力,定能笑傲考场,创造辉煌!一、合理把握时间考试时既要注意答题的准确度,又要注意速度,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

各题分值不同,要学会看分数花时间,切忌被某个难题缠住而费时太多。

宁可放弃某个难题,也要留点时间检查全卷。

(1)考试的时间分配建议:第Ⅰ卷控制在30min~45min 。

然后集中精力做第Ⅱ卷,先易后难,遇难先跳(建议先做21题A),余下5—10min左右用于检查答卷。

Ι卷相对难度低,分值高。

1~10题争取不丢分,11~15题宁漏选,切不可因错选而不得分(特别是争B级的同学),做选择题一定要细心审题,不要一味的求快,力争选择题分数拿足,B级才有望。

第Ⅱ卷思维要求高,要留足时间去深思熟虑。

试题编制一般先易后难,但不排除呈波浪形布局,因此建议考生先浏览全卷,先易后难,遇难不乱,遇新不慌,沉着应战。

若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题可做好记录暂时放下(保留草稿备查),尽快放手,说不准放一放,又突来灵感或唤起记忆,等把容易题做完后再回头做。

但切勿做着这题,想着那题,一心多用,难以保证思维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常规题的正常发挥。

同时也要有冲击难题的勇气,不轻易放弃每个得分机会。

(2)Ⅱ卷解题顺序建议: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合成→无机综合题→化工生产→实验探究→计算。

(3)解题策略抓住得分关键点:细心审题,规范作答。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务求一字一句理解题意。

Ⅰ必须搞清楚题目告诉了什么(注意隐含条件),要求做什么,切忌题目未读完,已开始作答,或因题目似曾相识而匆忙作答。

Ⅱ审题时要注意抓关键字、关键量、并对其圈、点、勾、画,防止所答非所问。

Ⅲ对于叙述长的题或阅读材料题,可先看问题,再看题目,这样可避免思维混乱,阅读时无针对性。

答题时应将有效信息对号入座。

注意得分的提升点:尽量减少失误。

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就已经接近成功了。

因此规范答题尤为重要。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分必备)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分必备)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分必备)(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 2(OH)2CO 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 2、CO 、NO 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013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计划

2013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计划

2013年高三化学备考复习计划煎茶中学化学组:廖碧荣一、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仔细分析10、11、12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全国各地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考试大纲指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通过第一轮复习,帮助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化学知识,并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

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2.第二轮复习将化学分为五大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不能简单重复一轮内容,而是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把握主干知识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法论,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3.根据级组的工作目标“确保尖子生,提升重点生,推动本科生”。

我们化学科的对应的目标是确保化学类总分尖子生的化学科不拖后腿,化学单科尖子在全市要有优势。

三、复习计划(一)第一轮复习的策略(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1.把握高考方向,高效备考。

认真研读《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高考大考纲》,结合《教学大纲》的考点要求,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13中考化学章节复习提纲汇总

2013中考化学章节复习提纲汇总

一.化学基本概念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5。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013年高考化学备考笔记

2013年高考化学备考笔记

2013年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状态、密度、⽓味、熔点、沸点、硬度、⽔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8、分⼦:构成物质的⼀种粒⼦,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9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元素符号来表⽰物质组成的式⼦14、相对原⼦质量:以⼀种碳原⼦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的质量跟它⽐较所得的值某原⼦的相对原⼦质量=相对原⼦质量≈质⼦数 + 中⼦数 (因为原⼦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核) 15、相对分⼦质量:化学式中各原⼦的相对原⼦质量的总和 16、离⼦:带有电荷的原⼦或原⼦团17、原⼦的结构:原⼦、离⼦的关系:注:在离⼦⾥,核电荷数 = 质⼦数 ≠核外电⼦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成⼀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种物质⽣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种单质和⼀种化合物起反应,⽣成另⼀种单质和另⼀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得很慢的,甚⾄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3年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2013年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常用方法:结晶、溶解、灼烧、汽化、沉淀、转化等。 鉴别:同步被鉴别出的物质应有一一对应的不雷同的现象;
明确要求,分清无试剂鉴别、一种试剂(一次或多次)鉴别、 指定试剂鉴别等。
31
例、某无色气体 是H2 、CO 、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依次通过下列各种药品
(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提示:H2可以与氧化铜反应 得到金属单质和常见氧化物)
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常用仪器名称、用途和基本操 作是关键。
18
“化学实验和探究”复习思路
化学实验
实验原理 装置原理 操作原理 实验评价
变化实质 定量关系 反应条件
仪器选用 配套组合 连接顺序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安全措施
方案 过程 结果
19
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1)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气体 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应用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0
(2)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不需要加热)
多孔隔板
装置注意点: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3)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
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注液静置看液面 小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宏观组成。
微观构成。
元素组成物质,原子构成分子
10
原子、分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概念 联系与区别 表示符号 意义 分子 用分子特性解释有关现象
(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
原子 原子结构 两个重要等量关系
(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离子 分类 形成 电子数=质子数
H2
黑色粉末变红
白色粉末变蓝 考虑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复习备考计划2012 ---2013学年度青岛第六十三中杜春艳2013-3-2一、复习指导思想:以《化学课程标准》及2013年化学复习指导书为指导,结合考点及近几年的热点考题,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和复习指导为主,以巩固双基和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一轮复习,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回顾,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二轮复习,突破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教师以典型例题引领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轮实战演练,查漏补缺,增强信心。

二、对本学期教与学情况分析:今年我校九年级共设10个教学班,执教的化学教师4名。

各班发展不平衡,也有部分班级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

总的来看,优生大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

在班里发挥榜样作用,中等生在各班中的所占比例较大,约占总人数的40%左右。

他们中有的智力好,但学习态度欠端正,缺乏主动性;有的很勤奋,但学习效率太低。

他们的可塑性大,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做到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困生约占全体学生的20%。

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又缺乏兴趣与信心,平时完成作业质量欠佳。

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在复习中老师要将复习重心降低,降低要求,抓好基础知识和基础训练,多鼓励,多与其谈谈心,了解其心理,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感化他们,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复习的主要措施: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开展总复习之初,对整个复习工作制定出详尽的复习计划,具体到每一节课。

主要是安排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及综合训练。

2.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复习研讨工作:(1)校际间的复习集备:共同研读课标,加强对考点的把握,教学实施中出现问题和相应策略的研讨(2)听取经验交流会,虚心学习,改进教学。

(3)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了解2013年中考动向,指导复习3.通过积极参加校内外、组内复习公开课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4.坚持周周大集备,天天小集备的同伴互助模式,提前计划,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力求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加强考题研究,分类汇编,分工负责,精编试题,提高效率6.课堂把关注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同时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通过课堂基础知识听写、观察、提问、练习、检测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谈心或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学困生,每次测试后,20分以下的即作为学困生,及时监督,课堂上要关注她们的状态,走神时及时引导他们认真听讲,记好听课笔记;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成绩差的学困生回答出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时,从不挖苦、讽刺他们,而是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积极的因素,给予肯定,从而促使他们树立上进的信心。

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既要热情关心,又要耐心帮助;从沟通入手,发挥“赏识教育”的观点,抓住其闪光点,加以鼓励,促使其参与学习,作业要少而精,要求最基础的知识,实验、计算要过关,如简单的实验基础操作,逐渐形成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持久力。

对于优等生,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当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时,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发放小题的形式,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循序渐进的辅导基础上,将更注重学生的解题技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

帮助学生在中考中,成绩更上一层楼,考入心目中的理想学校7.一摸二模后,及时进行试卷分析,查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错。

8.搞好阶段复习(一)系统复习:1双基”复习永远是重点,双基的考查今后依然是中考的重点,但必须要避免枯燥的训练。

既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融入实际,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要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对各类知识的认知要求及知识点的覆盖面进行分类、梳理和建构,使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课本由“厚”变“薄”,避免“支离破碎”3对“体系”中的各知识点要做到恰到好处的讲解,并及时进行恰当的、适量的训练,使学生学懂、会用。

每堂课教师讲解不超过20分钟,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交流、互动、当堂落实知识点。

4加强学法指导如微观的思维方法;采用比较的方法,弄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和酸、碱、盐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对常见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化学用语要熟记,理解符号周围小数字的意义。

5备学生,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分层指导方案。

加强对边缘生调查了解,重点抽查指导书完成情况并记录,及时反馈,督促落实,确保实效。

6优势互补,群策群力,出好每一部分过关题;我们的做法是:集体备课、分工合作。

发挥集体智慧,实行优势互补,确保资源共享。

在组织过程中,我们统一复习方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编制试题,统一考试时间。

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带共性的问题,及时组织反馈练习,帮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二)专题复习:1通过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堂课教师讲解不超过20分钟,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交流、互动、当堂落实知识点。

2注重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

训练学生思维严密性和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解题灵活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适当训练解题技巧和方法1)仔细审题并从中筛选出“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及“干扰信息”;2)寻找解题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使问题得到解决;3)对于计算类试题,必须明确各数据间的关系,并根据化学原理进行简化计算。

如设数据法、等量代换法、元素守恒法、质量关系法等。

(三)综合训练:1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错题重考,巩固二轮复习的成果。

2以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为指导,精选习题。

少用或不用成套题。

做到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纠必查。

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以变式的形式进行纠错巩固训练,通过检测强化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严谨性,答题速度、答题技巧、考试心理等,并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让学生学会答题技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巧做低挡题,稳做中挡题,尽力冲击高档题,做不全对也无悔;及时调整考试心态--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

3注意纠正学生在卷面上常出现的问题(1)化学用语的书写错误(2)概念不清,判断不准,理解题意出现偏差(3)欠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4)各科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差(5)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对某些新题中问题的指向不清楚(6)思维缺乏深度、广度及灵活度归根结底,教只是手段,学生学好才是目的。

为了达到此目的,要发挥化学集备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更精心的备课,上课,充分利用好实验教学和学案导学,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功能,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愿望,通过良好的心理指导和语言暗示,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取我校化学成绩有更大提高。

2013年中考化学预期目标63中化学集备组化学整体预期目标A率》10% A+B》44% D率《7%整体化学至少达到李沧区中考化学中等水平班级A率A+B率D率九.1 12% 45% 5%九.2 13% 46% 5%九.3 12% 44% 8%九.4 10% 38% 9.5%九.5 8% 40% 6%九.6 10% 44% 9.5%九.7 12% 42% 6%九.8 8% 38% 8%九.9 6% 45% 6%九.10 10% 42% 7%附六、教学进度安排 :青岛第63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说明:按五节课安排九年级化学教学进度1二26 周二9-1常见金属材料(1)27 周三9-1常见金属材料(2)28 周四9-2金属的化学性质(1)1 周五9-2金属的化学性质(2)2 三4 周一9-2金属的化学性质典型题(1)5 周二9-2金属的化学性质典型题(2)6 周三9-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7 周四第九单元综合复习8 周五 10 化学与健康3 三11 周一11-1化学与能源开发11-2化学与材料研制12 周二11-3化学与农业生产13 周三11-4化学与环境保护14 周四9-11单元综合检测15 周五9-11单元综合检测讲评4 三18 周一1-1基本实验技能19 周二3-1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专题1(一部分)20 周三3-2微粒构成物质21 周四3-3认识化学元素22 周五3-4物质组成的表示(1)5 三25 周一3-4物质组成的表示(2)及(专题2)26 周二2-1地球周围的空气(性质及碳循环)(1)27 周三2-1地球周围的空气(制法)(2)28 周四2-2水和常见的溶液(1-6)29 周五2-2水与常见溶液(7)专题136 四1 周一2-3金属与金属矿物2 周二专题4金属活动性3 周三2-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1)4-6 清明放假三天(周四、五、六)7 周日2-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2)7 四8 周一上班第二部分检测题9 周二4-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1部分)10 周三4-2质量守恒定律(专题3)11 周四4-3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2 周五专题5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应用88 四15 周一5-1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16 周二5-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7 周三5-3化学物质与健康及单元检测18 周四一轮复习模拟19周五 一轮复习模拟 9 四 22 周一 一轮复习模拟 23 周二 一轮复习模拟 24 周三 一摸考试 25 周四 一摸考试 26 周五 一摸考试 10 五 27 周六 试卷讲评28 周日 试卷讲评4.29、4.30、5.1 周一~周三 五一放假2 周四 专题6重要气体的制取与检验、除杂与净化3 周五 专题7酸 碱盐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11 五 6 周一 专题8 酸碱盐的鉴定、鉴别与推断 7 周二 专题9 酸碱盐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8周三 专题10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9 周四 专题11 化学式计算 10 周五 专题12 化学方程式基本计算 12五 13 周一 专题13 关于溶液计算 14周二 专题14 综合计算15 周三 专题15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6 周四 二轮模拟考试 17周五 二轮模拟考试 13 五 20 周一 试卷讲评 21 周二 试卷讲评22周三 补充专题 图像分析与处理 23 周四 综合训练一 24 周五 综合训练二 14五 27周一 综合训练三 28 周二 10年中考题 29 周三 11年中考题 30 周四 12年中考题31周五查漏补缺15 16六 3-9 周一 ----- 周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