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之路资料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pptx
知识革命的内涵
• 内涵 1、知识结构体系:OECD认为,知识分为, 关于事实和现象的知识(know—what);关于规 律和原理的知识(know—why);关于技能和诀 窍的知识(know—how);关于人力资源的知识 (know—who)。 2、知识呈现方式:从印刷界面向数字界面转 变 3知识传播方式: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2、历史经验:三次成功的赶超
美国赶超英国: 根据麦迪森提供的数据,1820年,美国人
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GDP的73.3%,到 1913年,美国人均GDP已超过英国的5.5个 百分点。 美国在18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 的87.5%,1870年提高到的88.3%,1913 年则进一步提高到91.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谈松华
主要内容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战略重点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发展的制度保证
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 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 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人力 资源保证。”——胡锦涛在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
狭义:指劳动年龄人口或经济人口,一 般指16——65岁年龄段的人口,既包括在 业劳动者,也包括正在形成或待业的劳动 力。
总之,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 条件下,现存和正在形成的劳动力的数量 和质量的总和,也可以说,是现有和潜在 的劳动者体质、智力、知识、经验技能等 方面的总称。
(2)人力资本
——阿马蒂亚。森 “人的发展与经济保守主义”
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摘要: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人力资源的权威性是无法质疑的,任何一家企业想要追求卓越和长久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建设,如果离开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企业就无法提升其竞争实力。
因此,重视企业教育培训,做好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既是企业的长久之路,也是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章从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出发,对企业教育培训做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教育培训;职工教育培训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76-02近几年,市场对人才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程度,各个企业也都在本公司内对人力资源加强了投入和管理力度,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内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如何有效管理员工,使企业实现更好发展都成了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事实证明,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形式,还应该不断探讨和创新。
一、企业教育培训取得的成就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各个企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通过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应的投入,对员工进行了综合培训,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不仅产品质量越做越好,企业的整体形象也都不断上升,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竞争实力,这些成绩都得益于企业教育培训的结果。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部分,一个企业若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开展企业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
二、职工教育培训的目的和任务(一)目的企业做好职工培训工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满足企业员工自身发展对精神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让员工们时刻保持者自己能够紧跟时代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并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对工作的热情,这对企业的员工来说是精神福利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是为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企业能够培养和造就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性人才,并且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降低成本,而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感,从而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的建设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为推进行业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和创新创业。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待遇和福利,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科技人才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
我们需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创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人才的流动和交流,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此外,还可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
企业是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至关重要。
要培养积极向上、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工作氛围。
同时,要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防止不合理竞争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人力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力量。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现状:从内涵看,人力资源指一定社会和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从事社会劳动人口总数,包括处于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未投入建设的人口。
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拥有较高层次的体能、技能、知识,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那部分人的总和,能够在现在和未来为社会创造较高的价值,是一定社会或区域内优质的人力,是人力资源中的少数。
两者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投资质量上的差异性和人力资源社会需求上的稀缺性一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二人力资源素质大幅度提升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博士学位获得这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所占比例提高较快3 技能劳动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4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基本形成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不断破除劳动者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劳动者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日益活跃五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化改革为人力资源流动提供了外部制度条件,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的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由此形成的收入差距与比较利益驱动为人力资源流动提供了直接动力。
表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和流动其次表现为在市场化推动下,城镇劳动力由公有制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以及由城镇公有制企业向乡镇企业转移和流动。
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变化既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结构优化的根本动力六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加强1颁布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以及相应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同时针对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发展趋势,对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等行为专门进行规范2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建立由政府、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围绕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积极沟通加强合作,消除分歧,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七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1 公共就业服务写入就业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要求县以上政府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等方面服务。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从宏观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从微观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则是以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
所以,人力资源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1]人力资源的特点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
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人力资源强国的标准数量标准人力资源的数量是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
“人力资源强国”的数量标准,即要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向国际社会输送相当数量的人力资源。
从中国的人口数量看,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力资源数量丰富性都是不容置疑的。
质量标准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源通过体能、技能或智能的发挥,创造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应考虑:①劳动力人口以及新增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的差距;②人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从业人员比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具有一批有全球意识、有较高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能够有效支撑国家各项关键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构及布局标准人力资源的结构及布局合理是保证人力资源效益能够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周中国济从三方面入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1)
周济:从三方面入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周济说,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
经过29年的奋斗,我们国家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我们应该进一步努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我们国家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他说,在十七大报告当中,对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这样我们就可以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成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二是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我们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我们在这样三个方面实现了目标,就有可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施涌摘自“人民网”)许嘉璐:教育投入的重点要转向教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15日在杭州参加中国教师发展论坛时指出,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之后,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从对硬件的投入转向对教师的投入。
许嘉璐说,当前中国的发展快速而健康,要保证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素质,保证受教育的机会公平。
他指出,应建立教师培训和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采取多种方式支援西部和农村地区;大力改革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
许嘉璐提出,面对新时期、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教师必须拥有国际视野,胸中怀有国内全局,不断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见解;必须善于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见解与方法;必须善于挖掘学生的积极性与潜能;必须对事业、对知识、对学生有执着的热爱之情。
第3课第1站-建设人力资源强国PPT课件
2021
11
4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人口素质偏低
2021
5
说一说
从图片、资料中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除此之外, 你还了解我国哪些人口现状?
①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③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 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等。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说一说说一说2021面对人口问题我国必须长期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第三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站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021
1
说一说,议一议
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哪 些感受?
这些图片涉及生活中哪些问题?
人口素质偏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 响: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有 效利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
2021
10
阅读教材17页历史档案,思考怎样全面认识二孩政策 ?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 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 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 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 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 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1
2
我国人口现状
材料一:
从图片中的信息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除此之外,你还了 解我国哪些人口现 状?
注:据统计,到2017年全世界人口已达76亿
2021
3
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
2021
材料呈现:
对两幅图表你 有什么认识?
注:当65岁以上老年人 口占人口总数7%时,即 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 已处于老龄化社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今天,美国人正在感受到全球化所产生的渐进的、 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读仪美国自二战以来所享有 的经济和战略上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我们的劳动 力中相当大部分发现他们自己正在与全世界的低工 资雇员进行直接的竞争,先进的科学与工程正在世 界上很多地方完成。由于有了由现代通信和其他进 展所推动的全球化,几乎每个行业的雇员现在必须 面对生活在爱尔兰、芬兰、中国、印度和经济正在 崛起的几十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而这些竞争对 手与他们的距离只有点一下电脑鼠标那么远。”
——阿马蒂亚。森 “人的发展与经济保守主义”
(3)教育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 的因素,教育投资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 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在 知识社会中,教育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地位; 教育先行、适度超前发展。
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的 全面功能。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侧重与经济 和社会的功能,主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手段而不是 发展的目的,教育要坚持手段与目的相统一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出现了孩子们的前景可能会比其父母和 祖父母更差的情况。我们将我们目前的 繁荣、安全和健康归功于过去几代人的 投资,我们有义务再次担当起他们在教 育、研究和创新政策方面所担当过的责 任,确保美国人民继续享有由全球经济 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当重要的科学技术基 础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迎接风暴》
几代以来,我们的孩子首次面临比他们 的父辈和祖辈都要差的前景。我们现在 的繁荣、安全和良好的健康都归功于先 辈们的投资。我们应当复兴我们的责任 感暖和使命感,来保证美国人民能继续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中 获益。
4079.39 6.5
67.94 121
512.56 1097.16
强国富民之路: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建设
强国富民之路一、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人类依靠文明的力量占据了这个世界发展的主导地位,通过文明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到文明社会再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直到进入现今的地球村时代。
而文明的形成是人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把这种发自内心的力量称为心力)的结果,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心力。
人力资源最主要的是指人的心力,脑力次之,体力最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将会被机器替代,脑力劳动也在逐步被计算机承担,但心力却是目前科技无法取代的,它是发自人的内心的,独一无二。
我国拥有世界上连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展历程,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的各个发展时期,其强大的包容性能够快速的吸收来自各个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在开发人力资源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不断开发的人力资源将成为我国强国之路上最坚实的根基。
二、社会主义建设个人为了生活的改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断的奋斗就是心力的具体表现。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判断利害的价值标准是由当时的文明发展程度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相同的却是每个国家都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价值观体系,引领人们进行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封建社会,人的生存发展表现为对土地与功名的不断追求,开疆拓土是在位帝王最显赫的功绩,裂土封侯也是身为人臣的极致。
领土的开拓、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改革、文化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是由此推动产生的。
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市场的占有便是资本家的毕生追求。
为此开始解放人们的思想,开启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发动世界战争,建立国际秩序,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掠夺资源、占有市场。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力资源是最核心的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然人是不可能被当成私有物的,只有获得其认可才能让其成为助力。
所以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的获取人们的认可进而不断的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之路
我的发言主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之路”。
我的报告有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第二,什么是人力资源强国;第三,中国如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人力资源是目前社会经济中的第一资源,人类社会分为四个阶段,一个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当中,自然条件是第一资源,农业经济土地是第一资源,工业经济技术资本是第一资源,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
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众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发展当中,人力资源具有优先战略地位。
美国追赶美国实现的是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日本追赶美国实现的是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韩国追赶日本的也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中国今天要追赶其他国家,同样应该选择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
中国国情决定着人力资源对中国发展的关键性。
中国有13亿多人口,这么大的一个数字,温家宝总理经常提到这个问题。
最多资源用13亿一除就成了最小的排位了。
这种现状决定着人力资源建设已经别无选择的成为实现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决定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写进了党章,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有三个: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的成果人民得到分享。
这三个人民,后两个指的就是人力资源。
我们所有的发展成果必须按劳分配,就是按人力资源的要素分配。
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就是社会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三大资源发展能不能持续,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对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具有先导性、主导型。
人力资源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
最早提出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科教兴国自身是不能能够兴国的,科学教育需要转化为人力资源成为现实性的生产力。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创新型人才必须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实现。
中国的西部开发和小康社会建设。
西部开发瓶颈因素是人力资源开发,中国的西部人的素质相对比较低,比中部和东部相比较比较低。
西部开发实际上是人力资源开发,小康社会
的建设也是需要人力资源发挥创造性,所以说人力资源是中国西部开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
现在中国提出建设新农村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就是解决三农问题。
农民、农村和农业,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就是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提升的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核心社会建构是我们目前一个国家的战略,核心社会建构实际上归结为五个矛盾五大关系:一个是人力资本的和谐;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三,人与工作的和谐;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五,个人素质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和谐,这五大关系或五大矛盾怎么解决?怎么和谐?这需要我们人力资源开发。
体现在我们要通过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调节人的心里,这三个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源开发。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个新问题,也是刚刚提出的,来不及做太多的成熟思考。
我个人认为至少数量、质量、结构三方面指标,数量上要充分,质量上要合格,结构上要优化。
结构上的优化体现在数量和质量,在各个行业之内分布的平衡,在各个系统分布的平衡,在各个组织之间分布的平衡,在各自队伍之间的分布的平衡。
党政人才、企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以及社会工作的人才,这些人才强项主要体现在比例,在不同队伍之间数量上的比例以及结构的合理。
我把人力资源分成国际层面、国家层面、组织层面、个身内部层面,个人内部层面主要体现他的知识、技能、才能、经验、品行、素质,这些东西是不是均衡的,体系结构是不是完整,如果他的知识、技能、才能、品行、经验是均衡的,结构合理的,这个人将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将会做出卓越的成绩。
目前中国的现状是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
中国有13多亿人,真正合格的人是不够的。
第二,质量不高,结构失衡。
现在低层操作型人才缺少,中层次人才过剩。
知识多,技能少,理解能力强,创新能力朝,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不均衡。
目前,中国只是一个人口大国,不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我刚刚讲到,整个亚洲也是这样,亚洲是人口大洲,不是人力资源强洲。
中国怎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必由之路是人力资源开发。
我们的建设要突出中国特色,要发挥我们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从上到下形成科学的战略规划,通过科学分析,建立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战略体系。
这个战略体系我们要使得所有出生的人口能够变
成优质的人员,优质的人员就是身体健康、文化素质合格,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良好的卫生保健机制,建立良好的义务教育系统。
要把人员开发转化成人力,人员没有工作可做,只是人员不是人力,我们为我们国家产生实质性的生产力。
人员和生产资料、工作相结合,大力开展就业。
从人力转化为人才,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开发机制;把人才变成人物,我们要建设优化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
要从战略地位、政策制订、结构设计一些活动的发动成为一体化。
中国开发的组织是多元的,有中组部、人事部、劳动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还有国资委、科技部,这么多机构围绕整个中国开发战略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成。
否则就是各自为政,相互内耗。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对于中国的价值是什么?潜在人才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使人才素质的活力转化为生产力。
让人们从低的工作状态走向高的工作状态,从低人才转化为高层次人才,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从人力资源强国走向经济强国。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计划生育、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环境优化、制度创新等途径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一流的智力支持。
中国目前只是一个人口大国,不是人力资源大国,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应该面向世界,虚心向先进国家学习,积极与国际专家交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发展体系与机制,为早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谢谢各位专家与领导!
吴德贵:刚才肖鸣政以建设人力资源为题发表了演讲,演讲的非常精彩。
五年前中共十六大曾经正式提出我们国家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最近这五年人才强国战略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实施,全面推进。
十七大又提出一个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样一个全新的命题,我认为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这两个概念有联系,但是不能等同。
人才强国主要是指依靠人才强盛国家的谋略,这是一个精英强国方略。
十七大提出来人力资源强国,我认为这是一个依靠民众强国的方略,它们的主要区别在这个地方。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更加体现了以们为本的重要理念,正如十七大报告说指出的那样,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肖鸣政教授选择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发表演讲,这足以证明他的政治敏锐性和思维前瞻性。
下面对肖鸣政教授的演讲发表三点评论:第一,背景分析透彻;第二,概念阐释清晰;第三,思路建议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首先,肖鸣政教授从人力资源地位、国际实践经验、中国基本国情三个方面对中央提出来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我认为视野开阔、分析客观、结论切合实际。
肖鸣政教授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明智选择。
他还指出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充分发挥好这一独特的优势这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肖鸣政教授对人系资源的概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人力资源强国的指标应该从数量、质量、结构三个去研究、思考、设计,我认为这都是抓住了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环节。
这里我补充两点意见:第一,强国的指标应该有一整套的;第二,强国的指标和人力资源的指标两者之间关系,内在的关联度,下一步样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理论工作者也好、实践工作者也好,应该很好的思考,如何评价究竟强国达到了设计水准,强国的指标可以按照中央提出来的四大建设思考,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肖鸣政教授对如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确立先开发后管理的先进理念;第二,时时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第三,建立统一性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这些思路性的建议给我们今后政府部门的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