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映生辉,走近李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秋浦歌》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案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执教者:集贤小学宁静钻研教材:《秋浦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劳动》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首古诗。
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秋夜冶炼图,抒发了对壮观的劳动场面的赞美。
学情分析:本诗是李白少有的一首劳动题材的诗。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李白不少诗,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读古诗,分组探究,边读边理解诗句,以体会诗中的感情。
学习目标: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古诗的节奏;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会背诵本诗,积累与劳动相关的诗句。
学习准备:1、课前查找李白的相关资料,收集李白的诗句;2、收集与劳动有关的诗句。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导入语: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不朽的华夏文明,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大诗人,也留下了无数的名诗佳句。
……关于李白的诗句,你还想补充什么?(汇报交流李白的诗句)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少有的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古诗——秋浦歌(板书)3、简介写作背景。
二、同桌合作读诗,初步感知古诗。
1、自由地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同桌互相读诗,互相正音。
3、抽生读一读诗。
4、师范读,指导节奏及读古诗的方法。
5、齐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1、同学们怎样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歌呢,让我们来读读学习提示吧。
(出示学习提示二,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3、汇报,师相机点拨。
(相机板书)4、小结:看,炉中熊熊的火光照亮了天地,火星在紫烟中四处飞溅。
一轮圆月下,一个个冶炼工人满头大汗,他们的脸被炉火烤得通红,使者夜晚显得更加明亮。
听,在寒冷的月夜里,冶炼工人唱的劳动号子震天撼地,使冰冷的河水都微微荡漾起来。
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诗人那颗冰冷的心也被感染了。
5、带着对诗句的理解一起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6、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试着背一背古诗吧。
四、拓展延伸。
《秋浦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北师大版《秋浦歌》教学设计太公庙小学魏岚阅读议题:秋浦歌里的愁与乐学习目标:1. 通过《秋浦歌》学习,感受李白的愁,体会作者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结合李白在《秋浦歌》中的愁与乐,感受诗人丰满的形象,体会诗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秋浦歌》“炉火照天地”一诗,感受作者内心的震撼以及对劳动的赞美。
2.结合《秋浦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逆境中不失乐观,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达观态度。
教学难点:1.通过感受景物和想象画面走进诗歌,感受作者内心的震撼以及对劳动的赞美。
2.在愁与乐的对比中体会诗人的性格特点,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走近李白。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颗巨星,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2.生简介自己了解的李白。
3.复习古诗学法。
二、学习新课(一)解诗题:了解秋浦。
1.生介绍自己了解到关于李白在秋浦的背景知识。
2.师补充。
(二)《秋浦歌》1.《秋浦歌》“炉火照天地”(1)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2)指名读,说一说读诗时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3)一起再读一读,这首诗里的什么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交流分析印象深刻的画面或景物。
【预设1】:“炉火”交流分析诗中“炉火”带给人的感受;带着感受读诗。
【预设2】:“红星”“紫烟”体会“乱”字,感受冶炼场面。
【预设3】:“赧郎”理解“赧”字在本诗中的意思,体会冶炼工人的心情和状态。
(5)通过劳动场景感受作者内心。
(6)结合李白的贬谪经历,深入挖掘“动寒川”的含义。
(7)感情朗读诗歌。
(2)齐读。
过渡:读着这样的诗,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了,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农村,和农人们一起悠闲恬淡地生活。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的放松与自在。
(四)读了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生畅谈自己对李白的认识。
三、全课总结李白有理想,有抱负,愿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人。
纵横对照 入境悟情——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秋浦歌》教学设计
发现
、
实践
。
当然
,
,
古诗词 博大 精 深
异彩 纷 呈
,
主 题 同 构 教 学也 许 并 不 适 合 所 有
,
的 古诗词 教 学 教 学方 法
,
教 师朋 友 们 应 该 根据 各 年级 学生 的认 知 特 点 和发 展 水 平
灵活 运 用
品
诗言
、
入
诗境
,
、
悟诗情
,
提 高学生 古诗词 学 习 的 实效
由吗 ?
3学 生 自 由读 诗 后 ,教 师引 导 : .
( )这 首 诗 最 鲜 明 的 特 色 是 什 么 9 ( 喻 独 辟 1 比 蹊 径 , 出 乎 常 理 而 又 入 于 人 心 ,让 人 为 诗 人 壮 志 未
广 袤 的 天 地被 红 彤 彤 的炉 火 照得 通 明 。 ) ‘
高 鉴 赏 能力 ,实 现 知 识 之 间 的迁 移 。 ]
( ) 再 比 生 辉 , 品 悟 语 言 魅 力 四
1师 :李 白 的 《 浦歌 》 ( . 秋 十五 ) 更 是 传 唱 千 古 。
()从 “ ”和 “ ”这 两 个 看 似 平 常 的 字 中 , 2 照 乱 可 以 体 会 到 什 么 ? ( 人 的 新 奇 、 兴 奋 、 惊 叹 诗 之惰 。 ) () “ 郎 ”指 谁 ? 能 让 人 联 想 到 什 么 ? ( 3 赧 能 让 人 联 想 到 工 人 健 美 j  ̄- 1的体 魄 和 朴 实 、 热 情 、 豪 : i
师 :接 下 来 ,请 你 们 用 自 己 最 喜 欢 的 方 法 , 试
不 人 、情 , 行诗 美之 三风 篓 赞颂; 格 i 间 的歌 笔言 饱 含 第 语
《秋浦歌》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感受其诗歌的魅力。
2、引导学生理解《秋浦歌》的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赏析古诗的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2、难点深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感受诗歌意境,领悟诗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特点。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古代诗人有哪些关于秋天的诗作,从而引出李白的《秋浦歌》。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重点突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和风格。
讲述《秋浦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3、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4、理解诗意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重点解释一些生僻字词和关键语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5、情感体会组织学生讨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如忧愁、悲愤、无奈等。
6、艺术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比喻、借景抒情等。
让学生体会这些艺术手法对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的作用。
7、诵读诗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情感和韵味。
可以分组朗读、个人朗读或全班齐读,互相评价。
8、拓展延伸展示李白的其他与秋相关的诗作,让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感受李白的创作风格。
让学生尝试模仿《秋浦歌》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小诗。
《秋浦歌》教案设计
《秋浦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秋浦歌》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掌握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意象。
2、难点(1)感受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忧愁、悲愤等。
(2)理解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有很多诗人用他们的笔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世誉为“诗仙”。
2、《秋浦歌》是李白晚年在秋浦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到排挤,离开长安,四处游历。
在秋浦这个地方,他看到了当地矿工的辛勤劳作,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古诗。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讲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忧愁之深。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秋霜?诗人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慨岁月的无情和忧愁的折磨。
(五)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忧愁?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诗人的忧愁一方面来自于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对人生短暂、岁月流逝的感慨。
(六)朗诵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诵的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
古诗秋浦歌教案
古诗秋浦歌教案【教案】古诗《秋浦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秋浦歌》,了解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感教育法、网络教育法等,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美好感受和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家国情怀和亲情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鉴赏能力。
4.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古代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思乡情怀。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一段秋天的描写,引出秋天的美好景色和人们的思乡之情。
2.新课呈现(25分钟)讲解:秋浦歌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琮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请同学们阅读古诗《秋浦歌》。
青草湖上白烟泠,霜风吹到眉寒生。
四顾无语缘何事,落日楼台眺断情。
3.学习展示(30分钟)(1)课文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的景色描写和人物情感。
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秋天景色和思乡之情的表达。
(2)诗词鉴赏:同学们进行鉴赏和欣赏,并分组讨论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4.合作探究(40分钟)(1)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设计一副图片或海报,表现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思乡之情。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现场展示和分享。
(2)课堂展示: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班级共同欣赏并进行评价。
5.反思总结(15分钟)通过学习,总结秋天的美好景色和人们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亲情的思索。
6.拓展延伸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游活动,观察和感受秋天的景色,并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四、教学资源PPT、课本、图片、海报等。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和课堂展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思念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效果良好,但还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鉴赏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秋浦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鉴赏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具体章节内容为:秋浦歌的全文,包括诗句的解析、诗意的理解、诗歌背景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秋浦歌》,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唐代秋浦地区的风土人情,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理解和鉴赏。
难点:诗歌背景的介绍,诗句中意象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浦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引出《秋浦歌》的学习。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背景介绍:介绍唐代秋浦地区的风土人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 例题讲解:以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例,分析诗人如何运用意象描绘秋天的景色。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诗句进行仿写,运用意象描绘秋天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1. 《秋浦歌》2. 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重点词语:秋浦、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
4. 作者:李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意象描绘方法,写一段描绘秋天景色的文字。
2. 答案示例:秋风轻拂,金黄的落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一片喜悦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诗歌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朗读2. 诗句的解析与意象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练习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朗读1. 音韵美: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音韵,如平仄、韵脚等,使朗读更具音乐性。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秋浦歌》。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秋浦歌》的字词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秋日景色和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3. 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学习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秋浦歌》,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4. 感悟诗情: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5. 赏析诗歌: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押韵等,学习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6.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秋日诗歌进行分享,增强对秋天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7.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秋日诗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8.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秋浦歌》2. 内容:字词解释意象分析情感表达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选择一首秋日诗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并写下你的感悟。
2. 答案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秋天的诗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可组织一次秋日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诗歌的魅力。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秋浦歌北师大版
《秋浦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前题测评(1分)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前面学习的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二、导入(5分)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他的主题是《劳动》,指名说说看到这个主题,你想说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的第一首《秋浦歌》。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李白的笔下描绘了怎样的劳动场面?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赧”字,理解“乱、赧郎、动、寒川”等词语的意思,并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懂古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体会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默写古诗。
3.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指名读古诗。
(2)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简介作者。
指名回答。
小结:“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
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深入来理解这首诗。
看看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三、先学(明诗意)出示自学内容(一):(15分)1.朗读古诗,结合诗句,理解下面词语意思乱赧郎动寒川2.结合工具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学习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2.知作者3.抓字眼4.明诗意5.多诵读6.悟诗情自学时间:5分钟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带着对诗句的理解自己读诗。
范读。
指名读。
齐读。
2.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指名描述。
齐读古诗。
指名读。
出示自学内容(二):1、自由读诗,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自学时间:3分钟四、后教(悟诗情)(10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前两句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场面描写)大家感受到了什么?2.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人(赧郎)。
小学五年级语文相映生辉,走近李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秋浦歌》教学设计
相映生辉,走近李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秋浦歌》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2、咀嚼和体味重点词语的蕴味,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对比参读,感悟诗中瑰丽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赛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师: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
(板书“李白”)李白性格豪爽,好饮酒,酒后灵感潮涌,出口成诗,他的好朋友杜甫《饮中八仙歌》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简单介绍李白;3、生背诵积累的李白诗,比比谁记得多,背得好。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
解读诗人,诵读诗篇,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层层引领,重塑诗中意境1、师:李白一生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秋浦歌》。
(出示《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3、指导理解诗意。
师:我们学古诗仅仅知道诗的读音还是不够的(板书:知音),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板书:明意)如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们以前用过什么好办法?(生汇报,师简单指导,抓住了解诗人,借助注解,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
)师:接下来,就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4、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自学,然后汇报。
师指名说诗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①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李白《秋浦歌》教案
李白《秋浦歌》教案李白《秋浦歌》教案(精选7篇)导语:《秋浦歌》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李白《秋浦歌》教案篇1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读懂李白的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师:出示改编现代小诗《相逢是首歌》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永远的琴弦坚定也执着生:诵读(个别)师:相逢是首歌,同学们,你为我们的相逢有什么话想说的?生:自由说师:愿我们的相逢是一首友谊的歌,是一首豪迈的歌,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歌……为我们的相逢而热烈地鼓掌吧!(以诗会诗,带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同时对学情进行模底,了解借班学生的朗诵水平及感悟能力)二、诗海遨游,诵诗入题。
师:刚才同学们读诗的感觉,就知道大家心里肯定装了不少的诗歌。
随便背一背诗歌,哪个先来?生:自由背诵师:(以同学背诵李白诗为契机)这是一首李白的诗,谁还能背他的诗歌?生:自由背诵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
(课件出示诗歌)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点名反复读,读出问题(字音)师:“赧”读什么?指导书写。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
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六 劳动 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秋浦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及对劳动者不辞辛苦的赞美。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2.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
教学过程:一、复习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诵古诗,导入新课。
二、读诗题,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秋浦歌: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产地之一。
)三、介绍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二、自由朗读古诗两遍,结合课文插图,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
思考: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指名说)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指名读)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个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三、再读诗歌,深入理解诗句。
1、出示古诗停顿,学生根据停顿,再读诗歌,读出诗中韵律美。
2、指导读诗方法,按照平仄,读出古诗的节奏。
(分组读、指名读)3、再读诗歌,抓重点字词,深入学习古诗(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引导学生理解“照”、“乱”在诗句中的意思,鼓励学生看图读诗句理解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思考:这是一各怎样的场面?(指名回答,板书:火热的场面)(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个怎样的夜晚?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做什么?(一边劳动,一边唱歌。
)思考:劳动者的歌声听来怎样?(理解“动寒川”)你体会到了什么?(冶炼工人乐观向上,团结互助)(板书:辛勤的工人)3、齐读古诗,体会诗歌情感,诗人赞美了什么?(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古诗解释炉火照红了天地,红星在紫烟中飞溅。
月光下,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膛。
他们正在边干边唱,嘹亮的劳动歌声使寒夜秋浦的河水也激起了波澜。
纵横对照 入境悟情——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秋浦歌》教学设计
纵横对照入境悟情——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秋浦歌》教学设计吴惠敏【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小学版》【年(卷),期】2008(000)002【摘要】2007-2008学年的“寒暑假备课”专辑在农历年的爆竹声中缓缓落下帷幕。
从盛夏的第7、8期到隆冬的第1期、第2期,25篇文章的专辑可谓超大阵容的强势出击。
藉着“暑假备课”所获得的读者极高的认同度,我们希望“寒假备课”也能引起读者朋友广泛的关注。
但是,百密一疏,编者和作者的思考并不能涵盖古诗词主题同构教学的各个层面,还有许多主题同构的教学方法等待教师朋友们去探索、发现、实践。
当然,古诗词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主题同构教学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的古诗词教学,教师朋友们应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品诗言、入诗境、悟诗情,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实效,夯实学生的文学素养。
并且,我们也希望教师朋友们能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不同的教学元素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饱满热情。
【总页数】2页(P16-17)【作者】吴惠敏【作者单位】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3.2【相关文献】1.聚焦核心内容以理解带表达——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信任》文本解读及片段教学设计 [J], 邱秀宣;2.在操作、交流、想象中形成空间观念——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J], 郑桂斌;3.多维并进多元发展——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J], 蔡彬彬4.会意入境悟情体味烂漫童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J], 孙霄5.认识百分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J], 温洪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映生辉,走近李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
册《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2、咀嚼和体味重点词语的蕴味,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对比参读,感悟诗中瑰丽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赛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
(板书“李白”)李白性格豪爽,好饮酒,酒后灵感潮涌,出口成诗,他的好朋友杜甫《饮中八仙歌》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2、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简单介绍李白;
3、生背诵积累的李白诗,比比谁记得多,背得好。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
解读诗人,诵读诗篇,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
二、层层引领,重塑诗中意境
1、师:李白一生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秋浦歌》。
(出示《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2、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
3、指导理解诗意。
师:我们学古诗仅仅知道诗的读音还是不够的(板书:知音),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板书:明意)如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们以前用过什么好办法?(生汇报,师简单指导,抓住了解诗人,借助注解,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
)
师:接下来,就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4、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自学,然后汇报。
师指名说诗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
①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
②从“照”和“乱”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的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
③“赧郎”指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联想到工人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
④他们唱的什么歌?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这是诗人
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
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
⑤小结: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相辉映,明与暗、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5、指导朗读,想象诗中营造的意境。
(自由读→齐读→闭眼读,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板书“想象”。
)
6、播放课件(旧时冶炼工人炼铁时的场面),齐读这首诗歌,再背诵。
并说说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感悟古诗,重要的是体味诗句背后的情感和蕴味。
只有抓住诗歌意境的重建,才能成功实现这种感悟,突破难点。
]
三、比照《悯农》,体味诗人情感
1、师:那还学过哪些有关劳动的古诗?(指名背诵,相机出示配有图片的课件——李绅《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2、当这两首古诗摆在我们面前时,你有何发现?(生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抓住:①描写场面不一样:一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辛苦锄地,一首描写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
②表达的情感不一样:一首悲愤、抑郁,感慨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一首字里行间饱含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③语言风格不一样:一首急切悲愤,抑郁难伸,一首酣畅淋漓,热烈奔放。
)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诗人李白奔放的激情,浪漫的手法,他的诗歌所散发出的感人艺术力量。
)
4、交替互读两首古诗。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
”比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比较教学用得好,用得巧,对帮助学生巩固、归纳知识,提高比较、鉴赏能力,加强文本之间知识迁移,有着很好的效果。
]
四、再比生辉,品悟语言魅力
1、李白在秋浦写的组诗《秋浦歌》其十五更是传唱千古。
(出示课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2、杜甫笔下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扬的是李白,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他称赞的理由吗?
3、生自由读后汇报,教师引导:
①诗中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比喻独辟蹊径,出乎常情而又入于心,让人感到诗人壮志未酬,人已先老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劈空而来,如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
③这是一首抒愤诗,它与《秋浦歌》其十四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情绪不同,但细心的你还是可以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的。
(生答,师板书“激情奔放、浪漫手法、乐观豁达”)
4、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
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这里运用横比,不仅大大拓展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
五、拓展延伸,多元抒发情怀
1、师:这就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就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就是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的其它诗作吧!(出示课件:李白诗《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配乐齐读,指名读,轮读。
)
2、师:同学们,请用一句饱含你的深情的语句,说一说你心中的李白。
3、小结:打开他的诗集,这一类诗歌几乎篇篇似锦,字字如珠,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无一不是从积极方面热情歌颂,很少消极悲观情绪。
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只是苍海一粟。
如果课下你能去读、去品、去积累,相信那时的你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板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语文。
在浓浓的诵读气氛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幸福地栖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又能让我们老师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