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第四章课件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PPT课件

的语法规则又有着自己的系统,各种具体的规则之间是
互相联系的。
9
语法单位
(一)语素
具体语言中特定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1.特点:(1)音义结合体。
(2)最小的结构单位。 (3)构词的备用单位→不能独立进入句子 2.语素与词的区别: (1)音义结合体→最小,不可再分 (2)结构单位→构词单位/造句单位
语法的构成(语法单位)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语法的发展演变
5
语法的性质
一、语法的定义 (一)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 语言单位的组合结构和制约关系。语法就是词的 构成、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在 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 于一种语言之中,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 同遵守。语法规则主要是指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潜存的。 组合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现实的
8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规律规则隐含在句子中→无数句子模式的
抽象概括 2.生成性
大的复杂的结构是由小的简单的结构逐层组合而成的→有限 的规则生成无限句子。如:花…牡丹花……院子里的牡丹花…老 王院子里的牡丹花+开……已经开了……已经开了几天了
3.稳固性:千百年沿用,很少改变。主+谓+宾
4.系统性: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同一语言
3
2、语言学与外语的关系密切
借助语言理论知识→比较学习→提高学习技巧和外语水平
如:woman eats→women eat
语法关系的一致性
it/he/she is;I am;you are think、looked、an actor
语流音变
英语“think”——舌尖中音[n]的发音是[ŋ]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 课件
• 抗体的概述 • 抗体的结构 • 抗体的产生与类别 • 抗体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抗体的概述
抗体的定义
抗体(Antibody):指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经一系列活化、增殖、 分化后形成的浆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抗体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被动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
抗体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01
02
03
抗原定位
通过抗体标记抗原,研究 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定 位和分布。
免疫细胞功能研究
抗体可用来研究免疫细胞 的活化、分化、凋亡等过 程,有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与相 应的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的类型
IgG
IgM
IgA
IgE
免疫球蛋白G,是血清中含量最 高的抗体类型,也是唯一能够 通过胎盘的抗体类型。它具有 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作用, 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
免疫球蛋白M,是初次免疫应 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主 要存在于血液中。它具有抗菌、 抗病毒、抗毒素等作用,但效 价较低。
疾病的抗体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03
免疫治疗和免疫调控
抗体在免疫治疗和免疫调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进一步探
索其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合物,进而发挥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
抗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 体系统,通过补体的级联反应 ,发挥溶解和杀伤作用。

档案保护概论4 第四章 胶片照片档案的耐久性及其保护PPT课件

档案保护概论4 第四章  胶片照片档案的耐久性及其保护PPT课件

§4.2 胶片、照片档案种类
§4.2 胶片、照片档案种类
▪ 根据胶片的感光性能、规格和种类,胶片档案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品种。 例如从色彩上可分为黑白胶片档案和彩色胶片档案,从记录内容上可分 为录音胶片档案和录像影片档案,从摄影方法上可分为普通胶片档案和 缩微胶片档案,从胶片的感光性能上可分为银盐胶片档案和非银盐胶片 档案。除此之外,根据需要的不同,胶片档案还有其他多种分类方法。
▪ 保护层是一层极薄且透明的韧性胶质。它位于胶片的表面,其主要作用 是保护乳剂层不受损伤。在摄影过程中,在卷片、倒片和冲洗过程中极 易碰伤乳剂,保护层能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4.1.4 防光晕层
▪ 防光晕层是一层着色染料层,既起防止入射光在乳剂层和片基分界面处 形成反射光的作用,又有避免反射光返回乳剂层产生干扰影像的作用。 防光晕层在胶片的背后,是一种化学染料,其作用是吸收穿透乳剂层到 达片基后的光线,防止这些光线再反射到乳剂层而产生光晕现象。但是 防光晕层吸收光线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逆光或有强烈反射光线的情况下 拍摄,为避免强光直射镜头,可在镜头上使用遮光罩或调整拍摄位置, 以防产生光晕现象。
§4.1.5 底层
▪ 底层介于乳剂层与片基或背涂层与片基之间,其主要成分是明胶和少量 片基溶剂,它能增加乳剂层与片基层或背涂层与片基层的黏着力,防止 乳剂层或背涂层从片基上脱落下来。
§4.1.6 背涂层
▪背涂层是位于片基背面的一层有色或透明胶质膜,有防静电、防卷曲的 作用,当背涂层染有颜色时,还具有防光晕的作用。
▪ (二)缩微胶片
▪ 缩微技术是通过摄影的方法将原始文件上的图文信息拍照在缩微胶片上,并 以胶片为载体进行信息存储、交换、阅读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档案文献上的 影像(文字、线条、图像等),人眼通常是可以直接辨认的。但是通过缩微 摄影过程,将原件上的影像缩小记录在缩微胶片上的影像,一般人眼不能直 接阅读,需借助于放大镜、缩微阅读器将影像放大后才能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政治经济学)

价格
价格波 动没有 违背价 值规律
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调节资源 和经济活动;
价值 规律的 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 不断改进技术;
自发地调节社会 收入的分配。
社会经济比例大体平衡
市场 供不 应求 价格 上升 企业 利益 增加
竞争
资源流入 扩大生产 供给增加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三)
资本积累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四)
(五)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六)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 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 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 史过程。
资本原 始积累 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 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 夺货币财富
奴 隶 贸 易
圈动运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 和18世纪后半期, 英法各国先后进 行了资产阶级革 命,最终建立起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最先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
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 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 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 价值量
劳动 时间 劳动量
体现在 商品中的 抽象劳动量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自然科学概论 第 4 章

自然科学概论  第 4 章

(3):法国的拉瓦锡和拉晋拉斯研究了生物的呼吸, 开创了动物生理研究。 (4):比利时化学家赫尔盖特作为著名“柳树实验”, 首创植物生理学的研究。 (5):荷兰学者英根豪茨则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6):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植 物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则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等 微生物。 (7):英国的哈尔斯在1727年出版了《植物静力学》, 在1733年出版了《动物静力学》,将力学实验法 引入了动、植物研究。 (8):瑞典生物学生物分类学基础。
和具体功能方面有着差别,但有共同的基本 构造,按照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 过程;细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自己的 生长和发育过程。
B: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巨著《物 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以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为内容的生物进化理 论。 C:遗传学定律的发现 1886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发表了《植 物杂交的试验》一文,阐述了生物遗传与变 异的3条基本定律:
• 显性定律: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时,由于某个 性状对其它相对性状的显性作用,子一代所 有个体都表现为这一性状。例:红花豌豆与 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红花,红花对白 花是显性。 • 分离定律: 指杂交种子一代中成对因子(一显一隐)在 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相互不发生影响, 其子二代表现性状分离。根据分离定律,子 二代出现的红花和白花植株构成3:1比例。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1、生命的基本特征 A: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 死亡的特征。
B: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不 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包 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外来的非原生质的 化学物质在细胞里转化为原生质成 分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三、聚合规则
词类
1)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划分 2)根据词的形态变化划分词类 3)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词类 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按照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名词:前面能加数量词(如“一个„人‟”,“两张„纸‟”),不能加“ 很”、“不”,后面不能加“了”,一般不能做谓语 形容词:前面能加“很”,后面能加“了”、“的”,在偏正结构中能修 饰名词,能做述语 动词:后面能加“的”、“了”,前面能加“不”但不能加“很”,能做 述语
1)交际中能用来对话的片段,不管多么短,都算一个句子 “谁?”——“我。” 2)从语音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3)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句子的交际功能可分若干功能类型,简称句类
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句子可以归纳为若干结构类型,简称句型
二、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1)→(2)移位、删除 (2)→(3)移位、添加 (1)→(4)移位 (4)→(5)移位、添加 (1)→(6)替换 (6)→(7)替换
四、变换
变换和句法同义
(1)我打破了杯子。 (2)杯子被我打破了。 (1)→(2)移位、添加 (3)杯子我打破了。 (1)→(3)移位 (4)我把杯子打破了。 (1)→(4)移位、添加 语义关系:施事(我)---动作(打破)---受事(杯子)
语素的不同类别: 1)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词根和词缀 词根:山、钱、家、说、炒、table、dance、fresh、blue、spy 词缀:老-、第-、-子、-者、-性、dis-、un-、co-、-ful、-er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臵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 词缀按功能可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二、组合规则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四章宗法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四章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基本特点
以家族为中心
宗法制以家族为中心,强调家族 的整体利益和家族的延续,注重
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统一。
等级制度森严
宗法制下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不 同等级的家族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利 和地位,等级之间的界限不可逾越 。
权力高度集中
在宗法制下,家族权力高度集中于 族长或家长手中,其他家族成员必 须服从族长或家长的权威和决策。
02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尊卑有序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 妻所生的长子继承家族地位、财产和 权力。这一原则确保了家族的稳定性 和权力传承的有序性。
在宗法制中,家族成员的地位和权利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嫡庶来确定 的,尊卑有序,上下分明。
血缘关系至上
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以血 缘关系为纽带,将家族成员联系在一 起,形成了严格的亲疏关系和等级制 度。
传统宗法制度中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价值观 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 会稳定和家庭和谐。
宗法制度与现代法律的协调
在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宗法制度需要与 现代法律进行协调,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和法律 的有效实施。
宗法制度与现代社会治理的结合
将传统宗法制度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社会治理相 结合,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得 以广泛应用和完善,成为 封建社会统治的重要工具 。
宗法制度的基本概念
宗法
宗法是指根据血缘关系的 亲疏远近来分配家族财产 、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制度 。
族谱
族谱是记录家族成员血缘 关系和家族世系的文献, 是宗法制度的重要载体。
宗庙祭祀
宗庙祭祀是宗法制度中的 重要仪式,通过祭祀先祖 来强化家族成员的认同感 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 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 崇拜。
2020/12/27
9
一是自然崇拜:亦称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2020/12/27
10
二是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 的崇拜。
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 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 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水族 祖先 崇拜 铜鼓 图案
2020/12/27
6
二、原始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 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 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2020/12/27
7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巡览
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 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 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 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 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 创制的。
2020/12/27
11
三是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 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 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 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5
2、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 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 产品。 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现实生产过程中的 经济关系,并表现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 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 被支配、被统治的对象。
4、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 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本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
39
4、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两种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作为货币的货币运动) W-G-W (商品—货币—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 G-W-G’ (货币—商品—货币) ( G’=G+△G )
36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劳动力价值: 指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 值。 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三部分: 包括劳动者本人和养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资料 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 指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具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物品、产品、商品中都具有 商品中特有的本质属性 的共同属性
14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马克思的独创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含义 劳动二重性的对立与统一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15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比较
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量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 简单劳动-形成的价值量小 复杂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四章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 点,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大卫· 李嘉图
亚当· 斯密
威廉· 配第
第二,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 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 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 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 认识。
劳动力的商品化
价 值
劳动 力商 品
劳动力价格


使用价值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商 品 的 生 产 过 程
劳动过 具体 程 劳动
创 造
使用价值
旧 价 值
价值 抽象 形成 劳动 过程
形 成
价 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私有制
所 有 制
内容
决定
所 有 权
法律意义上的私有制
可变资本(v)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家使用资本对工人进行剥削时,必须把 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 一部分购买劳动力。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 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 把它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 和v表示。 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 概念。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 的实质。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 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 过程。

文学概论第四章

文学概论第四章

文学的含义
文学活动的 审美意识形 态属性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内容简说 重点概念
课后思考 背景知识
相关资源 相关资源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美 形 象 具 有 想 象 、 虚 构 和 情 感 等 特 性 。 文 学 总 是 要 呈 现 审 美 形 象 的 世 界 这 种 审 文学 的 。
文学的话语 蕴藉属性
文学与话语蕴藉
在更具体的层次上, 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 来以供阅读的文本带有话语蕴 藉属性。 藉属性。 含蓄: 含蓄: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 仿佛无限的意味, 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 中体味无限。 中体味无限。
话语蕴藉的典型形态 含混: 含混: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 蓄多重不确定意义, 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 无穷。 无穷。
方式: 方式:形象与理性
态度: 态度:情感与认识
内容简说 重点概念
课后思考 背景知识
相关资源 相关资源
文学与话语:它决不只是个人所有物, 文学与话语:它决不只是个人所有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活动;决不只是个人言语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 社会活动;决不只是个人言语行为, 会话语实践。 会话语实践。 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本中的话语蕴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时看起来用得平 常的词语,也有可能蕴藉着普通话语所没有的丰富意蕴。
内容简说 重点概念
课后思考 背景知识
相关资源 相关资源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 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 含蓄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 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 含混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着多重不确定意义, 令读者回味无穷。换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 着多重不同意义。 ♣ 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 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论述题重点1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具有哪些职能?2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3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普通点1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简答题重点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5简述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6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普通点1简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为什么说个别企业总是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简述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哪几部分。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7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8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9简述资产阶级的政党的职能。

10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11简述资产阶级政府的职能。

12简述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多选重点1商品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价值。

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2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的联系表现在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B有价值的物品必然有使用价值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A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质B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C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性质不同,而抽象劳动的量上有差别但质相同D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

扩大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 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 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 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 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 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所有制是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 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 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在权出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 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 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 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 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 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 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 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 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家,资本 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 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 的剩余价值。
•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 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 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 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认识。

语言学概论 第四章

语言学概论 第四章

3、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 本类型,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词形变化
词法手段 语法手段 句法手段 词的轻重音
词的重叠
虚词
语类选择
语序 语调


4. 词法手段
(1)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 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形变化,包括:
附加: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 books 屈折: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汉语无) foot—feet send—sent 异根: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go— went (汉语无) 零形式:相对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fish
3.谓词性范畴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示的意义范畴有时、 体、态和人称。 (1)时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 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 将来时。 (2)体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 组特征,常见的有进行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3)态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 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4)人称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如英语中第三人称单数。
A、表复数或“逐个”的意思。如马来语名词重叠 表复数,汉语中名词或量词表重叠表“逐个”的 意思。如“人/人人”“个/个个”等。 B、表短时和尝试的意思。如汉语中的“想/想 想”“体验/体验体验”等。 C、表程度增加的意思。如“雪白雪白”等。

5、句法手段
(1)虚词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言中凡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 词。虚词可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小类。



2、在这三种分类标准中,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 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 词类的本质属性。因为仅从词的意义标准来划分 词类,有些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却分属不同 的词类的现象就不能得到解释。而以形态标准来 区分词类,对那些形态较发达的语言比较可行, 但在那些缺少形态或根本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面 前又无能为力了。因此分布标准最可行,只是在 具体区别词类时,形态和意义也可以作为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理论成果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意
义经验教训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 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
提出背景:
苏联模式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
二、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 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 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 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 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8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提出背景: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 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掀起轩然大波.
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
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策 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约 16000名工人聚集起来,进 行示威游行,向政府要求 更好的待遇和较低的税赋, 并派了一位代表去华沙向 政府陈情,然而因为传言 代表遭到当局的逮捕,示 威演变成了暴动,政府为 了阻止暴动,出动了400辆 坦克和10000名士兵,当天 晚上,暴动方告平息。
标语:我们要面包
10
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 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 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 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 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 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 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 书记格罗辞职 ,游行者推 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 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 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
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意义和经验教训
19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 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0
为什么社会主义建设会遭遇挫折? 结合具体历史事实讨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初步探索中总结了哪些经验教训?
“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 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 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 路,你还想走?”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 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 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 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 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 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 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这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2
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 会矛盾问题 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 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 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法解决。
第四,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 方针政策 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在经济工作中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原则。 在科学文化中,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在民族关系中,应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在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提出,以农业 为基础,以工业为主 导,以农轻重为序发 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 中国工业化道路。
17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7.科学教育。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956年9月,中共举行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 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 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 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的特征
经济上: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高度集权 的行政体制
社会领域内:政党 高度控制国家,国 家高度控制社会
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的弊端
经济上:各种比例 关系失调,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缓慢
政治上:缺乏民主 破坏法制
党内:民主集中 制原则被破坏, 形成个人专断。
《论十大关系》
11
1956年秋冬,国内出现 了一些罢工、学生罢课等 不安定因素。如何从理论 上正确分析社会主义社会 存在的矛盾,特别是人民 内部矛盾,成为摆在全党 面前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第一,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 矛盾,但是不具有对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