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18】生物技术实践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09】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本卷第1页(共5页) 【考点9】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1、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 .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 .花色基因的DNA 序列
C .细胞的DNA 含量
D .细胞的RNA 含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化学组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 和RNA 的作用。
【思路点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突变不改变DNA 的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规范解答】选B 。
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的化学组成,花色基因均含有A 、T 、C 、G 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DNA 的分子数目;细胞中的RNA 含量和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弱有关,和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他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
【类题拓展】
用遗传学方法判断某新性状的来源:
将具有该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不出现该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的产生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若后代出现该新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2、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 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 替换为A-T
【命题立意】本题以基因指导蛋白合成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知识,
同时综。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生物技术实践是高中生物选修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下面是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知识点的总结材料。
一、细胞培养技术1.细胞培养基本理论:细胞培养的定义、种类和应用2.细胞培养技术的步骤:细胞的分离、传代、化学培养基的制备等3.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温度、培养基成分、培养器具等4.细胞培养的应用:生物药物的生产、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二、基因工程技术1.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重组、基因表达等2.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限制性酶切、DNA连接、DNA复制等3.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技术、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分子诊断等4.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等三、单细胞技术1.单细胞技术的基本原理:单细胞分离、扩增等2.单细胞技术的应用: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克隆等3.单细胞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癌症研究、免疫细胞研究等4.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前景:个体化医学、药物开发等四、酶工程技术1.酶工程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性质等2.酶工程技术的步骤:酶的筛选、改造、固定化等3.酶工程技术的应用:生化制剂的生产、环境保护等4.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功能酶的研究、酶催化反应的优化等五、生物传感器技术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元件的识别、信号转导等2.生物传感器的种类:酶电极、抗体电极等3.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等4.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微纳制造技术的应用、多样化生物传感元件的研究等六、生物安全技术1.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实验的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2.生物安全技术的措施:生物实验室建设、生物废弃物处理等3.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生物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4.生物安全技术的发展:新兴疾病、转基因生物等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应对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材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单细胞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安全技术等方面,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生物选修一是生物技术实践的专业课程。
生物技术实践是指通过应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问题或开展生物学研究。
以下是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归纳:1.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指将离体细胞和组织在培养基上,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继续生长和分化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常用于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发、组织工程等领域。
2.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序列的技术,可用于从少量DNA样本中扩增出足够的数量用于分析。
PCR技术常用于DNA测序、基因突变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
3.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是指确定DNA序列的技术。
常用的DNA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DNA测序技术广泛用于基因组学研究、遗传病诊断和个体基因组分析等领域。
4.基因克隆技术:基因克隆是指将特定的DNA段从一个生物体中提取出来,放入另一个生物体中进行繁殖的技术。
常用的基因克隆技术包括限制酶切、连接酶切产物、转染等。
6.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是指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基因转录成mRNA,然后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并对蛋白质进行纯化和分析的技术。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常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蛋白质工程等领域。
7.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大量的基因表达水平。
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转录组学研究和分子诊断等领域。
9.组织工程技术: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手段,重构、修复或替代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组织工程技术常用于器官移植、组织重建等领域。
10.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存储和管理生物学数据的学科。
生物信息学技术常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表达谱分析等领域。
以上是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填空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填空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农业、医药等领域的产出和效益。
在高中生物选修1中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逐一介绍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知识点。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造和利用。
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重组DNA技术、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等。
1. 重组DNA技术重组DNA技术是指通过体外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重新组合成具有新的功能的DNA分子。
在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等。
通过限制酶切割DNA,然后通过连接酶将不同片段连接起来,最后通过DNA聚合酶构建完整的DNA分子。
2.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指将目标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出来,并通过体外的方法进行复制,使其得到大量复制。
常用的基因克隆技术包括PCR扩增、基因文库构建和原核表达系统等。
通过PCR扩增可以快速复制目标基因,基因文库构建可以将目标基因储存起来,原核表达系统可以将目标基因转入细菌中并得到大量表达。
3.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并使其能够正常表达。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增加营养价值、提高抗病性等。
常见的转基因作物包括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等。
二、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利用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的工程技术。
它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和细胞检测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单元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经过体外培养,使其能够持续生长和增殖。
细胞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胚胎培养等方式进行。
细胞培养技术在医药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并使其具有双亲细胞的特性。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17】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本卷第1页(共10页) 【考点17】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1、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图为考题形式,体现“在不同情景下识别信息,灵活运用知识”的高考要求,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问题。
【思路点拨】关键点:④/③、③/①、③/②的含义。
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C 。
④/③的含义是:有机物积累量/同化量。
在同化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恒温动物要维持自身的体温,所以其体内积累的有机物要少于变温动物。
可见,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③/①表示同化量/获取量,而不是能量传递率。
能量传递率是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
③/②表示同化量/食入量。
圈养动物一般要求短时间内长大,例如养猪,育肥速度越快越好,同化量高就意味着长得快,这个比值高意味着用同样的饲料能够让圈养的动物长的更多。
食草动物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绝大部分不能被同化,食肉动物的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等,绝大部分都可以被同化,即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要高于食草动物。
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同时涉及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思路点拨】理解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概念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思路图如下:。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06】遗传物质——DNA
【考点6】遗传物质——DNA
1、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同位素标记法和DNA复制为材料,体现高考中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要求,主要考查DNA的复制特点。
【思路点拨】题眼:一个细胞周期。
隐藏信息:蚕豆根尖细胞的增殖属有丝分裂。
解答本题可用画图法。
具体解题思路如下:
第一步:以细胞含有一对染色体为例,画出含一对染色体的细胞图,细胞图下方画出两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用竖线表示。
第二步:画出放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图,细胞图下方画出染色体上的DNA链,被标记的新链用另样颜色画。
第三步:再画出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至中期的染色体组成和DNA链标记的情况。
第四步:选答案。
【规范解答】选B 。
以体细胞中含有一对染色体为例:
从图示中,我看出: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了。
【类题拓展】有关染色体和DNA复制问题的处理方法—画线法
操作如下:
第一步:画出含有染色体的细胞图,在细胞图的下方画出相应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第二步:用不同颜色区分特殊链、或将有关信息标在线段上。
第三步:与题结合,处理问题。
2.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
本卷第1页(共5页)。
高考生物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包括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全部内容。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以非选择题呈现的较多,多为二选一模式。
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点有: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计数分离等技术,尤其是培养和分离;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原理、过程、条件控制;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操作及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区别;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原理、方法等;DNA、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原理、方法与装置。
【知识网络】【知识综合】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8二、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12、微生物的纯化(1)平板划线法:操作简单,但是单菌落不易分离 (2)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复杂,但是单菌落易分离 3、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分离:选择培养基(2)计数: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菌落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三、植物组织培养1、原理:细胞的全能性2种—培养—移栽—栽培(1) 包埋法:适合于较大的细胞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2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五:五种重要物质的提取适用于酶的固定常用方法(1)提取方法总结(2)DNA粗提取与鉴定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不适于作DNA提取的材料,但却是提取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
②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
③鉴定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沸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④注意事项:经以血液为材料时,需加入柠檬酸钠抗凝,搅拌动作在轻缓,二苯胺在现用现配(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操作程序①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除去血浆蛋白等杂质)、血红蛋白的释放(使红细胞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经过离心使血红蛋白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②粗分离——透析: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③纯化:一般采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08】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8】遗传的基本规律1、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命题立意】本题以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为材料,主要考查对表现型、基因型概念的理解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表现型的含义以及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间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如下: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因子。
【规范解答】选D 。
性状指生物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及生理特性,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属黄曲霉的特性,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的性状,故D正确;从题中“其生物合成…,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可判定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所以A错误;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由于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一性状受“受多个基因控制”,且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故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黄曲霉毒素致癌不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性质,故不符合表现型的定义,所以C错误。
2.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
【思路点拨】F2代中,双显性个体A B出现的几率最大,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几率最小,基因型A bb或aaB 表现为圆形。
【规范解答】选C。
根据题意可知,F2代扁盘形南瓜基因型为A B ,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 bb或aaB ,长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abb,各表现型比例约为9︰6︰1,此性状分离比是由AaBb自由后代的9:3::3:1分离比衍生而来的,故F1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专题四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配置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②有的物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如:蛋白质、蛋白胨;③有的既是碳源又是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酵母提取物;④“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喜37℃的温度;霉菌喜25-30℃的温度;⑤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通常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⑥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通常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⑦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①液体培养基:呈现液态,用于扩大培养和工业生产;②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琼脂(凝固剂),呈固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等;③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
【考点二】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2、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杀死病原菌的方法叫消毒。
如:实验室要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培养基、各种容器进行灭菌;要对实验服、对病人的排泄物和衣物进行消毒。
3、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将接种环和试管上的微生物烧死(又称灼烧灭菌法),或在140-160℃的烘箱中加热2-3h,将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杀死。
4、加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这是生产和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法,将灭菌锅内通入压力达到1000g/cm2的高压蒸气,锅内温度达121℃,持续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注意:当培养基内有葡萄糖时,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高考生物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汇编
高考生物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命题热点 1 细胞的分子组成【命题动向】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细胞的分子组成的考查有加大趋势,分值也逐年增高,主要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分子结构和功能对应关系的考查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
另外对三大物质的检测,有时也会以表格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
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仍然是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基础知识及三大物质的鉴定问题。
【典例1】下列各项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中的核酸均为核糖核酸 B.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多肽链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D.蛋白质的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命题分析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DNA;多肽链形成后需要经过加工修饰,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的氧化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尿素,因为蛋白质含有N元素,氧化分解后以尿素形式存在。
答案:B。
【典例2】用碘液、苏丹III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碘液苏丹III 双缩脲试剂种类甲++++ ++ +乙++ ++++ ++丙+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碘液、苏丹III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亚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命题分析碘液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III用于检验脂肪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
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故A选项错误。
在脂肪的鉴定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答案:A。
命题热点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命题动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重点有: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差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特殊细胞和一般细胞的差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等);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多以选择题的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适宜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酶(1)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大量能量酶(2)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制酒原理:酵母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2.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原理如下:(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3.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工业酿酒可在无菌条件下人工接种酵母菌菌种。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5.在传统酿酒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严格的灭菌过程,是因为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而受到抑制。
6.果酒制作中,酒精含量达一定程度后不变,CO2也不产生,原因可能是原料耗尽或高浓度的酒精抑制了酵母菌细胞呼吸。
7.喝剩的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原因是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把酒精变为醋酸。
8.制作果醋时,变酸的酒表面常常有一层白色菌膜,这层白色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9.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新鲜的葡萄应先冲洗再去梗。
若先去梗再冲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杂菌污染。
(2)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但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流失。
(3)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约1/3 的空间,目的是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防止发酵液溢出。
(4)果酒制作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为10~12d;果醋制作温度控制在30~35℃,时间为7~8d。
高三生物必拿下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必拿下知识点总结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组成。
- 基因表达:DNA转录成mRNA,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
- 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携带基因。
-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产生中心,进行细胞呼吸。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
2. 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负责遗传信息的保存和传递。
-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显性与隐性、分离与自由组合等。
- 染色体理论:梅奥中期、纺锤体形成和染色分体分离规律。
- 变异与突变:遗传性状的突然发生变化。
-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
-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影响基因的表达。
3. 分子生物学-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 DNA复制:利用DNA聚合酶复制DNA分子,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
- 转录与翻译:DNA转录成mRNA,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
- 基因调控: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4. 生物进化- 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种群遗传变异、适应性选择、物种形成等。
-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 人类进化:人类的进化历史,包括早期人类的演化和智人的出现。
- 遗传与进化:基因突变和基因流动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5. 生物多样性- 物种概念与分类学:根据形态、遗传和生态特点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类群。
- 环境和生物适应:生物适应各种环境,如极地、沙漠和水下等。
- 生物地理学:研究物种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关系。
- 物种灭绝与保护:人类活动对物种造成的威胁,以及保护物种的措施。
6. 生物体内的调节与免疫- 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身体进行调节。
-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进行机体的调节和协调。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调节在高考试卷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会出现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中同时出现有关的考点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生命活动调节中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及固定说法,应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因“自创术语”或“词不达意”而失分。
生命活动调节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两大部分内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容易出现实验设计题。
单一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排除、对照组的设置以及语言的准确性是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
【题型1】过程表述类【典例分析1】(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
(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
【答案】(1) 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 细胞产生的信号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详解】(1)由图示可知, IL-4等细胞因子可以参与B细胞的激活,除此之外B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还有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识别过敏原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
【变式演练1-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该药的作用机制是。
【答案】(5)抑制NGF与NGF受体结合,进而抑制感受器的兴奋,使大脑皮层不能产生痛觉【详解】(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使得NGF不能与NGF受体结合,从而不能引起感受器兴奋,也不能将兴奋传导大大脑皮层,因此感觉不到疼痛。
2023年高考生物考点整理、知识点归纳、例题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考点整理、知识点归纳、例题解析高中生物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学科,在我们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考点,巩固基础,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况,不要过度紧张或焦虑,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加油!2023年高考生物考点主要复习以下几个方面:**分子与细胞**:包括细胞学说、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
**遗传与进化**: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等。
**稳态与调节**: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等。
**生物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分类、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
**生态与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等。
下面我将用相关例题解释每个方面的部分考点,并最后归纳知识点。
请注意,这里只是举一些典型或重要的例题,并不代表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或难度。
您还需要根据教材和模拟试卷进行更多的练习。
【分子与细胞】例题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单位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功能单位C.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所有细胞都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解析】正确答案是A、B、C。
这些都是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D选项错误,因为不同类型的细胞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例如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
【知识点】-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能够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并进行自我调节的微小有机体。
例题2: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自己的DNA和RNA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属于内膜系统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解析】正确答案是A、D。
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代谢、生长、分裂等。
2. 遗传学: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遗传规律和遗传工程等内容。
3.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物按照分类系统进行分类,从物种、属、科、目、纲、门、界到域进行分类。
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的演变过程,包括进化机制、进化证据和进化理论等内容。
4. 生物的能量转换与新陈代谢:生物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过程将能量进行转换,同时还要进行物质的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等代谢过程。
5.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体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生殖过程中会产生遗传变异。
发育过程包括个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各个阶段。
6. 生物的免疫与抗病:生物体通过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来抵御外来病原体和异质物质的入侵。
7.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群落、生态圈、生物圈等概念,以及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
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物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其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和长期保存。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点和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能够对高中生物考试有很好的帮助。
另外,高中生物科学实验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需要掌握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等知识。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16】种群和群落
本卷第1页(共8页) 【考点16】种群和群落1、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命题立意】本题以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或死亡率的关系图示为素材,体现考纲中的“识图能力”的要求,主要考查对种群的特征中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的基础知识理解。
【思路点拨】关键点:本题中K 不是环境容纳量。
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 C 。
从图示的横坐标看出,K 表示种群密度,不是环境容纳量。
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应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从图中看出,K/2时净补充量最大,显然,此时不是控制有害动物的最有效时期。
控制有害动物的最有效时期应在有害动物种群密度较小的时候。
【类题拓展】有关图象题的处理方法 — 三看法具体操作如下:一看:纵、横坐标的含义。
二看:曲线的含义。
特别注意转折点、交叉点等特殊点。
三看:题意。
图像只是题的一部分,要想完全把握题意,还需将图像与题结合。
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命题立意】本题以谚语为材料,主要考查种间关系。
【思路点拨】从种间关系角度思考这句谚语中草和苗的关系。
【规范解答】 选A 。
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现象。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
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的现象。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草长的旺,苗就长的不旺;反之,苗长的旺,草就长的不旺。
苗和草都需要阳光、二氧化碳、水、。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04】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考点4】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1.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cm 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 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 细胞的一半【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图像的辨析,同时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以及显微镜的使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的实验选材必须为根尖分生区。
(2)制作临时装片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个步骤。
(3)对实验材料解离的过程中,细胞已被杀死,观察中没有分裂过程, 只能从视野中寻找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4)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形态,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具有不同特点。
【规范解答】选B 。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 ,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解离,用0.01g/ml 或0.02g/ml 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色,所以A 项错误。
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即使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 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C 项叙述不符合实际。
视野中,N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 细胞的2倍,D 项不对。
图中的图像确实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时视野中物象清晰,B 项叙述正确。
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级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命题立意】本题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为背景,重点考查观察染色体的实验原理、步骤和实验中用到的化学试剂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8】生物技术实践
1、(多选)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10),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命题立意】本题以制作果酒为材料,主要考查发酵技术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Array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要点是:发酵的原理和操作。
发酵的原理是:在合适的
温度下,在无氧环境下,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
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碳,为使二氧化碳不影响发酵,多余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放
出。
【规范解答】选AC 。
在该发酵装置中有发酵底物(葡萄糖),但没有发酵生物(酵母菌),
故应在装置中放入适量的酵母菌。
所以,A正确。
将阀门a一直关紧是为了防止氧气进入
发酵装置;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是为了排除发酵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
所以,C正确。
如果一直打开阀b通气,则可使氧气进入发酵装置而影响发酵,所以,B错误。
酵母菌发
酵需要的温度在18℃~25℃之间,4℃时温度太低,将影响发酵的速度。
所以,D错误。
2.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的知识,同时也是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
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2)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是产生CO2。
(3)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在18℃~25℃左右。
【规范解答】选B。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
也不能通入空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O2气体,所以要适时给装置排气;发酵时一般将
温度控制在18℃~25℃
3.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29个氨基和l2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本卷第1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