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1我们的生长发育》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植物生长完整教案

小学科学植物生长完整教案

小学科学植物生长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条件2. 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根、茎、叶的发育2. 植物的生长条件:阳光、水、土壤和空气等3. 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三、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条件2. 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和描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阶段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的生长观察和记录。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记录植物的变化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呈现一幅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疑问。

2. 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实践观察:组织学生观察不同阶段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并进行讨论,总结出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变化。

5. 拓展:带领学生观察其他种类的植物生长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源: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2. 实验器材:种子、花盆、土壤等八、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种子和花盆,让学生自己进行植物的种植和观察。

2. 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进一步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九、教学安排本课程计划为3个学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 第一学时: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2. 第二学时:实践观察、分享和讨论3. 第三学时:拓展、小结和布置作业。

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课程背景这门科学课程主要探讨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对于学生们的身体成长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科学实验方法,观察并记录生物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3.教学内容1.人类的生物特性–人类特有的生理结构:皮肤、头发、指甲等–生物变态系列: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人的身体比例:头身比例、手臂比例等2.生长发育–身高体重的变化:身高如何增长,体重如何增加–饮食和运动的特殊关系:饮食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3.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气候因素:气温、湿度等–地理因素:地形、海拔–社会因素:文化、教育制度4.教学方法1.利用模拟实验进行生物变态系列的研究2.观察并记录生长发育的变化,比较各种环境因素发生的异同点3.使用图表和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5.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生命体征和特点,包括自己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相关的特点。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3.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各种环境条件下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化4.让学生使用图像和数据分析生长发育的形态变化规律6.教学反思该科学教案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人类的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对于学生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方式、生长发育规律、遗传和环境因素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学生还锻炼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加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沟通技巧。

反思教学中,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课程深度和广度,探索更实用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推进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26页)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26页)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教学目标: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二,新授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3)学生计算变化数据.(4)提问:(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反馈以后教师归纳: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我们该怎样做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相同相近,男女同学选择的一样多,身体健康.(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图片,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4)对照图片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三,全课归纳,并要求学生提出课外延伸的问题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2.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流,课外就按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第二课时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2.教师提观察对比的要求:(1)观察要认真.(2)将观察到记录在表格里.3.提问:从对比中有什么发现4.教师归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似性: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6.教师提问:在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了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7.学生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不同的地方,并要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里里面.8.观察以后反馈: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发等方面找差异.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观察以后反馈:双胞胎之间有差异吗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12.全课小结:在我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的遗传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时因为多种原因,我们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变异现象,而且遗传与变异现象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办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课件2地球(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教学准备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教学过程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学生分组交流.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三,观察图片,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3地球仪(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⑴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⑵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⑶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⑷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⑸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4地图(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3课)教学目标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8.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三,综合运用.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四,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5建立"地球档案"(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4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构造2.了解有关地球过去与现在的知识3.培养学生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4.学会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制作一份"地球档案"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组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地球的影像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许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2.学生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研究地球的构造.(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许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3)播放影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事情.(4)谈话: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地球的现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5)学生交流讨论.(6)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3.建立"地球档案".(1)谈话:今天我们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这么多,干脆我们把它们整理起来合理的利用它们,为地球建立一个"档案",你们觉得怎么样(2)谈话:可以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3)学生讨论,小组整理制作"地球档案".三,拓展延伸举办"地球档案"展览.评一评,哪些小组制作的最有创意.地球课件6.昼夜交替(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1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关于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活动的课件)2.地球仪,大头针,电筒.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2.问:学生看到什么有什么问题3.收集归纳学生形成的问题.二,推测假设1.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2.学生根据已月的知识作出假设.3.师收集学生的假设.三,模拟实验1.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明白其作用.2.学生做模拟实验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四,进一步推测1.在同学们猜测中你认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可能性最大.2.学生推测,交流.五,阅读资料学生阅读资料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六,交流汇报七,课外延伸1.课后了解哥白尼的故事,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与同学交流.2.了解更多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7谁先看到日出(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2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通过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分析推理,探究生活在我国不同城市的人们谁先看到日出.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而且世界各地有时间差.2.通过联想生活经验和自身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缩短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心理距离,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多媒体(世界时区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谈话:清晨,只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让我们度过阳光明媚的一天.有谁知道,生活在我国不同地方的人们每天迎来太阳的时间相同吗他们谁最先看到日出板书课题:谁先看到日出二,活动探究探究"我国不同的地方的人们谁最先看到日出"1.活动一: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这几个城市的位置,并用大头针扎上作好记号.2.活动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1)提问:地球不停地自转,猜一猜生活在这几个城市的人们,谁会先看到日出(2)学生猜想,汇报交流.(3)讲述:到底是谁最先看到太阳呢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实验)你们准备。

(完整word)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完整word)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教案主要内容:[课标要求]老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

同时老师也要注意积累实践经验,创造实践条件,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描述人的生殖过程,说明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说出出生后发育的分期。

[教学重难点]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难点)。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预习.[教学过程] 总结前面所学的全部知识。

在生物中植物开花,昆虫交尾,雏鸡出壳,母体内的胎动……这些些生殖和发育现象,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得到延续和发育。

(结合书上的图)生物圈中没有永生不死的生物个体,但是,生命不会因为生物人体的死亡而灭绝,这是因为生命能够通过生物的生殖而延续.什么是生殖?指生物产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不论生命长短,新个体出生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什么是生长?什么是发育?生长: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

发育: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

不同的生物是如何生长发育的呢?人是如何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引出第一节)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

人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学生完成第64页的活动内容,老师总结.位置:阴囊内睾丸(性腺) 形态:卵圆形,左右各一个(性器官) 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属性器官: 附睾、输卵管、精囊腺、前列腺、阴茎、阴囊精子:呈蝌蚪形,有长尾,能游动附睾:储存精子的功能 输卵管:输送精子的管道精囊腺和前列腺:产生分泌物(为精子提供养料和有利于精子活动)精 子阴茎:排出精液和尿液的通道阴囊:保护附睾.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里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

输卵管:是一 形似喇叭的长管,细端与子宫体相通,粗通的喇叭中靠近卵巢。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3、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准备好资料本。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与提问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

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

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

你们能找到答案吗?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

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

三、分析与总结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

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

(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

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

”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023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优选3篇)

2023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优选3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优选3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第【1】篇〗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

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

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

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人体发育学》教案

《人体发育学》教案

《人体发育学》教案36学时(供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夏青授课学科: 人体发育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康复治疗学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夏青授课学科: 人体发育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康复治疗学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附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案教师姓名:郭永明授课学科: 康复医学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中医专业康复医学方向。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科学探究课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观察、实验等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课题2:科学探究的技巧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

2. 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假设。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科学探究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案例,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进行合理假设的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提出有价值问题、进行合理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物质的世界课题1:物质的组成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物质的组成。

教学重点:- 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 实验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组成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质的组成。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物质组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物质的组成。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物质组成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1、我在成长[教学目标]: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曲线[教学准备]:视频材料、实验材料[创设情境]:同学们大家好,春节刚过,我们又长了一岁,也懂事了许多。

但是你从哪些方面说明我们在长大呢?好,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个话题。

请打开课本P2,阅读并完成相关内容。

[探究一]:回忆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发现自己在成长。

[探究二]: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间接证明自己在成长。

证据一:证据二:[探究三]:身高和体重的测量1、身高的测量:如何正确测量自己的身高,(单位一般用厘米),并绘制本人身高变化曲线图。

2、体重的测量:如何正确测量自己的体重,(单位一般用千克),并绘制本人体重变化曲线图。

结论: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是衡量我们生长发育最常用的指标。

[[1二、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间接证明自己在成长。

三、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教学反思]: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2、悄悄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知道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教学准备]:视频材料、实验材料[精彩回放]: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说明自己正成长。

[创设情境]:同学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通过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等的变化说明我们在成长,并且在变化,那么我们现在与刚上一年级相比又有哪些变化呢?我相信每们同学都有自己的答案,好,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这个话题,请打开课本P4,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内容。

[探究一]:悄悄发生的变化1、说说自己的变化: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

2、身体形态的变化对照P5身体形态的变化图解和青春期身体发育表。

发生的变化有:3、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阅读课本P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青春期是每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是发生的早晚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不能耻笑别的同学。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备课一、教材特点;1、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线进行构建,使整套教科书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序列化的结构体系。

2、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更具整体性、结构性和探究性。

3、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

4、以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落实“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教科书成为“学材”。

5、突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6、背景和空间广阔,教科书更具开放性和发展性。

7、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教科书更具人文性。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围绕主题安排了4~6课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内容结构框图↓↓↓↓↓↓↓↓↓↑↓↑↓↑↘↓三、各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病毒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防备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三、教学预备: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7.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8.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六年级我们长大了教案

六年级我们长大了教案

六年级我们长大了教案六年级我们长大了教案篇一: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有:一、科学探究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

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5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二、科学知识1了解人的一生的大致过程。

2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6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4珍爱生命。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4课1.我在成长。

本课对于人体生长的认识是从三个阶段进行的:从出生到现在、现在、今后。

主要教学活动有:通过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了解从出生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人体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了解人体的第二生长发育突增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可以大致了解人长大后的生长发育状况。

2.悄悄发生的变化。

青春期是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青春期教育是近年来教育专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对每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本课安排了以下活动:(1)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以“说悄悄话”的形式交流自己身体近期的变化;(2)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对这些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变化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3)通过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提供必要的帮助。

3.人生之旅。

本课通过认识人的生命周期,唤起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关爱。

主要教学活动有:(1)利用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司之谜”进行猜谜活动,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2)通过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的生命周期,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3)调查身边老年人和婴儿的生活,写一份调查报告,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活动能力,在情感上获得丰富的体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蜡烛的变化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进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愿意使用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从蜡烛一些变化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课时1教学准备蜡烛、火柴、镊子、白糖、橡皮泥、纸、面粉等活动过程单元教学的导入。

讲述: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将学习物质变化的有关知识,谈话:你们能举出物质在变化的例子吗?学生可能举出动植物生长变化的例子,人的长高长胖的例子,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等等。

讲述:这一单元我们将学习没有生命的物质会发生哪些变化?今天我们以蜡烛为例,研究它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首先引导学生预测。

谈话:蜡烛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待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

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由于学生已往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因此实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

如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第二个实验:燃烧蜡烛,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这个实验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步操作,搞清蜡烛燃烧后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五年级上学期在学习《呼吸和循环》单元时,学生已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

这个实验,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干燥的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底部的一些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归纳: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六年级科学学习人体生长发育优秀教案范本

六年级科学学习人体生长发育优秀教案范本

六年级科学学习人体生长发育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体生长发育的现象,并能分析与生长发育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和适当运动的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长发育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成长与发育的差异,以及人体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前导活动】1. 启发思考:通过展示一幅人体生长发育图,引发学生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兴趣。

2. 激发热情:观看一段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视频,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到人体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体活动】1. 导入新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观察一些现象,引导他们思考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2. 讲解生长发育规律: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的形式,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例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等。

3. 引入影响因素: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小组讨论。

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对每个因素进行详细解释。

4. 案例分析:通过多个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 游戏互动:设计生长发育知识的问答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结提醒:向学生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他们今后关注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

【拓展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进行一项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实践,例如记录自己每天的身高变化或制定一个科学的运动计划。

2. 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身边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点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思考、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第1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识的基础。

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第二,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本课还要锻炼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利用对比实验找出变化规律,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

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能力目标猜想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能够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进行猜想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操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想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探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横梁和柱子的模型。

2、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回形针。

3、学生准备:课本、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纸条)请一位大力士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实验,拉一拉这张纸条,(用很大的力气才拉断)教师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

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本书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答后,教师实验)2.纸条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就弯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也就是说让它抵抗住弯曲呢?(学生说抵抗弯曲的方法:拉近盒子的距离、加支撑物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生长发育》课件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生长发育》课件
迅速,身高、体重增长很快。 在9岁之前,男同学的各项指标都超过女生。
10~12岁女同学的发育速度超过男生。13岁 之后男同学的发育速度又反超女生。
对比我们7~14岁的身体情况
年龄 身高(女)/厘米 身高(男)/厘米
7
122.7
123.9
8
127.8
128.6
9
133.5
133.8
———————————————————————
10
139.5
138.8
11
146.2
144.5
12
151.7
150.4
———————————————————————
44.5
46
14
46.7
50.8
青春期体格生长:
第二生长高峰 身高、体重增长迅速,性别差异
其它变化
内脏器官增长,成人脸型
体型变化
女孩 臀部、髂骨下脂肪堆积 男孩 肩宽、下肢长、肌肉发育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由上而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小结:
我们的身高、体重都是在一年年的增加。 在我们9~13岁这一阶段,身体的发育最为
13
155.7
158.7
14
157.2
164.3
年龄 体重(女)/千克 体重(男)/千克
7
22.3
23.4
8
24.6
25.7
9
27.5
28.7
———————————————————————
10
31.1
31.9
11
35.8
35.7
12Leabharlann 40.239.7———————————————————————

《我们的生长变化导学案》

《我们的生长变化导学案》

《我们的生长变化》导学案《我们的发展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掌握人类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阶段;3. 能够分析发展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4. 提高对发展发育的重视和认识,增进健康成长。

二、导学内容:1. 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发展发育是一个持续不息的过程,从胚胎发育到老年衰退;- 发展发育具有阶段性和个体差别性;- 发展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 人类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阶段:-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潜力和基因表达;- 生理因素:包括营养、激素等对发展发育的影响;- 社会因素:教育、文化、环境等对发展发育的塑造;- 主要阶段:胚胎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等。

3. 发展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营养不良导致发展发育迟缓;- 过度肥胖影响身体健康;- 青春期发育问题引起心理困扰等。

4. 发展发育的重视和认识:-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是增进发展发育的关键;- 定期体检和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发展发育问题;-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发展发育,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导学过程:1.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人类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讨论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阶段,分享个人经历和观点;3. 分组讨论发展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4. 总结发展发育的重视和认识,制定个人健康成长计划。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对人类发展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的发展发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让我们一起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六年级科学教案范文

六年级科学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动物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2.掌握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等条件;3.意识到保护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2.动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图片、小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生长发育的小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Step 2: 学习内容教师介绍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通过PPT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动物的生长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

Step 3: 学习要点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学生讨论总结动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并写在白板上。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并整理。

Step 4: 拓展延伸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Step 5: 活动设计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动物,了解该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展示给其他小组。

Step 6: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孵化(例:鸟)2.幼年期3.青年期4.成年期动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1.合理的饮食2.适当的锻炼3.温暖的环境4.干净的生活环境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通过小组活动加深了对动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的理解。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更多的多媒体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课题名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科目生物教学对象课时 1设计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介绍“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主要讲述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

从受精卵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实例中,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由细胞分化引出组织的概念,并图文结合介绍四种基本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列举大脑和胃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给出器官的概念,了解水平的目标要求。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以消化系统为例给出系统的概念并列举出人体的八大系统,最后强调系统之间的联系,人体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

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具体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学生能描述出人体的结构层次(2)能力: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2.通过对鸡心初步解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树立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以及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结构,初步建立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学观点。

并通过“细胞的生活”一节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相应的功能,初步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微小结构对初一学生来说仍较为抽象,但对器官系统等宏观结构并不陌生。

本节课的难点在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以及各个组织的特点。

通过动手观察鸡心,学生感受到各个组织的特点。

每一个结构层次都让学生认识到各个组分之间相互联系,并不是随意的堆砌,渗透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考虑到初一学生思维发散、上课活跃、注意力不能全程集中的特点,每个环节以及每个问题的设置都要非常具体的指向性。

本阶段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课习惯以及根据问题去思考的思维方式。

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小学自然教案我们在生长课题《观察身体》 (1课时)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能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

能坚持定期测量和积累数据,供以后分析比较这些数据,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及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各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

通过测量了解自己的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图片(课件)、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脚印、掌印,儿童保健手册。

学生用具空白表格、钢卷尺、直角三角尺、纸筒、带指针的手表、贴有刻度的大可乐瓶或雪碧瓶(250ml)、可弯头的吸管、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

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猜猜他是谁”教师出示班内一位同学婴儿、幼儿时期的照片。

问:你们能猜出这是咱们班内的哪位同学吗?再出示与他(她)现在年龄相仿的照片。

问:现在能猜出来了吗?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板书课题。

3-5分钟2.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

提问:你们都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自己在生长呢?学生可一边出示准备的材料一边汇报,通过列举事实说明自己在长大。

8-10分钟3.提问: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学生讨论汇报。

6分钟4.测量自己身体的变化(10—12分钟)(1)测量身高。

讨论: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怎样测得准、怎样分工,讨论怎样记录到表格中观看测量的视频然后相互合作测量,记录。

(2)测量胸围。

先集体讨论确定胸围测量的位置,然后按测量身高的合作模式进行测量胸围,记录测得的数据。

(3)测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4)测定肺活量。

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15-18分钟5.后续活动。

(参考儿童保健手册)制定一份以后定期测量、记录的计划表。

(主要是时间)保管好表格,以后使用。

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生长发育第二课时
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
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
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

2.教师提观察对比的要求:(1)观察要认真。

(2)将观察到记录在表格里。

3.提问:从对比中有什么发现?
4.教师归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
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
似性:
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

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6.教师提问:在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了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
7.学生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不同的地方,
并要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里里面。

8.观察以后反馈: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
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发等方面找差异。

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观察以后反馈:双胞胎之间有
差异吗?
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
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12.全课小结:在我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的遗传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时因为多种原因,我们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变异现象,而且遗传
与变异现象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办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