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

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

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类似的主题前面几册教材已有编排,要注意前后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设想1.对话。

熟读课文,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链接。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寓道理于实际行动之中。

3.拓展。

搜集有关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进一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汉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句、好段落。

3、做一次写自己的习作练习。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根据单元专题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进行课外阅读。

6、进一步培养学生按要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020年教师培训材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精品版

2020年教师培训材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精品版

教师培训材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的基本分析: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特点。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词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

二.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本组的四篇课文不仅题材相同,而且特点鲜明:脉络清晰,语言平实,情感丰富。

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向孩子们一一讲述,孩子们一读就能大致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老师有责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孩子们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该往什么方向引导孩子去思考呢?我想这就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菩萨兵》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李广射虎》引导学生在文本的三、四重点节走几个来回,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少年王勃》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由此带动全文,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

三.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 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大作家的小老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大作家的小老师

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哪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读文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解词
读懂。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其中包括《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和《大作家的小老师》。

虽然这些文章的内容不同,但它们的写作方式相似。

在练3中的小诗《时间》也与这些文章有相似之处。

通过综合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单元的主题——“名人故事”。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研究54个生字,掌握39个生字的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作,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并背诵《塞下曲》和《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学会与人商量,以及写出自己的发现。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来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在《菩萨兵》这篇文章中,可以重点理解XXX司令的三句话,感受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在《李广射虎》中,可以抓住描绘XXX射虎动作的词语,感受XXX的神勇无比。

最后,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例如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前后来进行复述。

通过这些教学提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The third and fourth paragraphs of the text "Young Wang Bo" are the focus。

with the keyword "XXX and fast writing" in the XXX point。

XXX and center of the text to be XXX。

students XXX "fluent thoughts," "fast writing," and "amazing." Through repeated readings and experiences。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

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李广的高超武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王勃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的感人形象。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写法上的特点,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安排好叙述的顺序,抓住重点一段一段地进行描写。

二、学情分析本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基础很差,不爱学习,连作业都懒得交,少部分学生成绩优异。

我狠下功夫抓基础知识,多读多写我练,利用早读时间检查课文背诵,平时,我非常注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哪个点上,因材施教,争取每一个学生都不能落下,提高全班的语文素养和成绩。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读、复述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本单元40个生字,绿线内的29个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尽心尽力”的意思,并给用“尽心尽力”造句。

能力目标:1、通过认读、互读、组词、听写、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作者按事情以展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浓浓鱼水深情。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古诗中所包含着的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赞美之情。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萧伯纳宽文的胸怀,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解读: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特点。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词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

单元总体目标:1. 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2. 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4.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2、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才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能讲这几个故事。

单元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读懂习作3中的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中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3、使学生掌握“斜构、卧构”的运笔手法。

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学过了几篇记叙性的课文,对于记叙文的写法、语言特点及记叙的行文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像这样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还未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在读中发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7、菩萨兵》《8、李广射虎》《9、少年王勃》《10、大作家的小老师》《习作3》和《练习3》。

能正确书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词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背诵部分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宽广胸怀,学会如何做人。

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激发学生发现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力求有新的发现。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3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词造句。

2、理解古诗《塞下曲》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能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思。

能说出课文主要意思。

4、通过例文,激发学生发现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力求有新的发现。

5、让学生在生活中,当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当做什么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当需要求得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就应该学会跟别人商量。

学会与人商量,就能使原来看似挺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多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本单元25个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2、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2、展开想像,写一段对话。

3、与人交际时做到有礼貌地邀请别人,说话大方,能把自己所要求的事说清楚。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挂图、课文录音、生字词卡片等六、课时安排:7、菩萨兵 2 课时8、李广射虎 2 课时9、少年王勃 2 课时10、大作家的小老师 2 课时习作3 3 课时练习3 3 课时共计: 14课时7、菩萨兵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1《长城和运河》、课文2《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3《庐山的云雾》和习作《脱棉袄》、练习1。

本单元课文内容主要是介绍风景名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19个二类字和29个一类字,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背诵课文1、3和课文2的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单元29个一类字和19个二类字;3、学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教学难点:学会总分的构段方式,并用这种构段方式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

本组由三篇课文组成:《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

《微笑着承受一切》讲的是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雪儿》讲了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信鸽,最后让它重返蓝天的故事。

《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美丽花瓣送给病中的母亲故事。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出现的30个生字,及生词,认识本单元出现的18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三篇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即引导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懂得怎样面对困难、挫折。

教学重点:1、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2、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7《菩萨兵》、8《李光射虎》、9、《少年王勃》10、《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单元学会39个生字,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是在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力求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要求,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字写字: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30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200个生字。

重视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同时注重写字的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3.口语交际: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要求学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注意语言的规范和文明。

4.写作:通过观察、仿写、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要求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并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

5.综合性学习:通过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并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元主题: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春天的脚步”、“可爱的生灵”、“智慧的火花”、“一路风景”、“纯真的心”等。

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围绕这个主题选取,旨在通过不同角度和形式的文本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文选取:本册教材选取了多种类型的课文,包括诗歌、童话、寓言、小说、科普文章等。

这些课文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练习与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练习与活动,如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写作等。

这些练习与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安排了4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包括“春天的小河”、“我们的课余生活”、“办昆虫展览”、“中华传统文化”等。

苏教版三下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下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本单元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

条件到问题的推理从已知条件入手,有条理地研究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利用已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陆续得出新的数量,逐渐向所求问题逼近。

某种程度上说,条件之间的联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因为根据两个相关联的已知条件,能够算出一个或几个数量。

如,已知男同学20人,女同学5人,可以得到男、女同学一共25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5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4倍……得到的这些数量中,某一个可能是解决稍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数量。

所以说,研究并挖掘条件之间的联系,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新的资源。

问题到条件的推理从所求问题入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已经具备。

如果某个需要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就想方设法先求出它。

像这样沟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逐渐向实际问题里的已知条件靠拢,也是积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往往具有针对性,如,求男、女同学一共多少人,一般用男同学人数加女同学人数,需要知道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又如,求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一般用上衣价钱减裤子价钱,需要知道上衣的价钱和裤子的价钱。

所以说,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能够较快地理出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步骤,是解决问题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

从条件向问题推理与从问题向条件推理,都是数量关系的推理。

虽然它们的推理起点不同、方向相反,却在解决问题时相辅相成、结合着运用,都是常用的思考策略。

尤其在解答三步或更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如果既考虑已知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又考虑所求问题与需要条件之间的必要性,能有效地“化简”复杂的问题。

如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每袋大米重75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一辆载重量5吨的卡车装了40袋大米以后,还能装多少袋面粉?如果从条件想起,根据“每袋大米75千克”和“装了40袋”,能够算出“装了3000千克大米”;如果从问题想起,根据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还能装面粉的袋数=还能装面粉的千克数÷每袋面粉的千克数”,得出需要先算“还能装多少千克面粉”。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草木惊心》《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

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详细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样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中心是培养学生的创立精神。

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建议认真更正,就不算晚;有的嘲讽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察看、勤于思虑,并依照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

有的经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样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样,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脚扎实地。

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近似的主题前面几册教材已有编排,要注意前后联系和差异,本单元的授课应该在过去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授课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联系生活本质,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初步碰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授课设想1.对话。

熟读课文,学生与文本充足对话,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2.链接。

亲密联系学生生活本质,寓道理于本质行动之中。

3.拓展。

收集有关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进一步碰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单元授课目标:1、认识 16 个生字,会写 36 个汉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句、好段落。

3、做一次写自己的习作练习。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诵课文。

5、能依照单元专题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进行课外阅读。

6、进一步培养学生按要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7、经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联系生活本质,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初步碰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授课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诵课文。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仓库路学校张慧卿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

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简要介绍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注意事项。

四篇课文都是人物故事。

《张衡》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捞铁牛》讲的是我国宋代时期的过程家属专家怀丙巧妙地打捞铁牛的故事。

《寓言两则》包含《刻舟求剑》和《揠苗助长》两个故事,前者批评了那种不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人,后者告诉我们做事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按规律办事的道理。

《张衡》《捞铁牛》《寓言两则》是精读课文,《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是略读课文。

这些故事集中在一起,承担着对学生的科学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并培养认真、科学的学习态度。

“语文百花园三”包括五个栏目,“语海畅游”编排了比较多音字和填写反义词;“积少成多”编排了读背古诗《劝学》和搜集的关于学习的谚语;“阅读平台”要求学生阅读毕升的故事;“能说会道”要求和同学一起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笔下生辉”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发明。

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

这些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本单元,要达到如下要求: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和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理解寓言故事里说明的道理,学习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辅导学生学会本单元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积极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认真习作,记述自己的小发明。

9、张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事。

课文通过对地动仪发明过程的介绍,赞颂了张衡认真研究实践的科学精神和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语10个。

3、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这一单元主题为“名人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单元5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4.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6.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7、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8、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9、口语交际:教会学生与人商量。

10、明白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写下自己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三、教学提示:《菩萨兵》这一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句――最后一句作为课文研究的主题。

重点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通过理解“吃尽”“乌云”“糊涂”“怨不得”“尽心尽力”“种好”这些词语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

关于复述故事,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复述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前后来复述。

《李广射虎》这一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三、四重点段反复阅读品味,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少年王勃》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重点,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由此带动全文,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古代历中遗产赵州桥、清明一河图的名曲,每篇文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是教学重点。

《古诗三首》以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三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纸的发明》一课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赵州桥》体会课文是有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本单元的难点,《古诗三首》一课的活动提示是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纸的发明》一课活动提示是小组内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小组内交流一下。

《赵州桥》课后习题是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中遗产”?和同学交流。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1。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7 菩萨兵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出示: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脉络全文一共有几个大段?各段说了些什么?1、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藏胞躲进深山。

2、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朱德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3、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朱德总司令动员并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

4、第四段:(第8-9自然段):写藏族同胞得知红军帮助他们春耕的事,激动地赞扬红军和朱总司令。

四、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作者:[淄博教研室]王红梅发布时间:2010-4-13 点击:18
一.教材解读:
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
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
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这一单元主题为"名人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单元54个生字
会写3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哪里是重点写的
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4. 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走进人物内心
感悟人物品质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
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6.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
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7、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8、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9、口语交际:教会学生与人商量
10、明白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写下自己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
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三、教学提示:
《菩萨兵》这一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句――最后一句作为课文研究的主题
重点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
通过理解"吃尽""乌云""糊涂""怨不得""尽心尽力""种好"这些词语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
关于复述故事
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复述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前后来复述
《李广射虎》这一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三、四重点段反复阅读品味
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
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
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
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
《少年王勃》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
由此带动全文
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
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在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谈谈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这些词的理解
在一遍遍朗读、一次次体会的基础上
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是水到渠成
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练习的处理:第4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
训练时
可以先让学生顺着诗句的顺序
说说字面的意思;再根据课文的第3节的内容
自己说说;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找出不同来
也可以再提高要求
引导学生欣赏诗句的对仗
《大作家的小老师》上课前让学生质疑
会有学生问"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以这个问题为文章的切入点
其中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最能凸现两人的性格特点
是课文的重点
指导萧伯纳及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
让学生感悟到
萧伯纳是为了带给小姑娘惊喜
为全文理解萧伯纳是个谦虚自律的人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拟萧伯纳说话的句式体会这位小姑娘的天真、纯朴、可爱
再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不觉为之一震"让学生说说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他的严于律己
在这样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做一回萧伯纳和小女孩
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课文
最后再回归到上课前同学疑问: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关于练习:第4题
比较两句话的语气
这两句话
都是要别人做什么
这样的句子
叫祈使句
祈使句
有两种语气
一种是命令(第1句)
另一种是请求(第2句)
使用的对象是不同的
效果也会不一样
可以在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提示
习作3先让学生默读例文
然后讨论:小作者发现了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自己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重点指导学生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以及使用打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
把自己的发现写得有趣
练习3处处留心练习的重点是指导理解"荡漾"
上册教材中出现了"漾"这个字
要求联系上下文确定这个字的意思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感受汉语语言的丰富内涵
有助于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词语
教学"读读背背"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少年王勃》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时
我们不要孤立地去解释词语的意思
可以说出其中一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成语即可
口语交际教学时
应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并说说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如何和别人商量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