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3节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2节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2.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选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但不能选石蕊溶液(遇酸、碱颜 色变化不明显)。一般原则是:酸滴定碱,选甲基橙;碱滴定酸,选酚酞。
试手强化 1.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 的标准 NaOH 溶液测定 V mL 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用__标__准__N__a_O_H__溶__液__润__洗__2_~__3_次________________。
原因。
研•互动课堂
知识点 1 酸碱中和滴定 基础通道
一、酸碱中和滴定 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 1 __已__知__物__质__的__量__浓__度________的酸(或碱)来测定 2 ____未__知__物__质__的__量__浓__度______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
(1)实质: 3 H++OH-===H2O
(2)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 NaOH 溶液注入_乙__(填“甲”或“乙”) 中。
aV2-V1
(3)如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c(HCl)=
V
mol·L-1。
解析 (1)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应用标准 NaOH 溶液润洗 2~3 次,每次润洗液都要 从尖嘴处排出。(2)NaOH 为强碱,应将 Na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故选乙。(3)滴定 过程中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V2-V1) mL,因此 c(HCl)=aV2V-V1 mol·L-1。
情境体验 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食醋中的酸味主要来自其中的醋酸等有机酸,国家 标准中要求总酸含量最低为 3.5 g/100 mL。降低食醋中的总酸含量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 骗行为。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测定醋酸的含量?
2019-2020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电解池第二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
如: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取金属钠:
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 阴极反应式为:2Na++2e-===2Na; 总反应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Cl2↑。
电解熔融氯化钠
e-
阳极
e-
阴极
2Cl--2e- = Cl2
氧化反应
Cl- Na+ 熔融NaCl
2Na++ 2e- = 2Na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二节 电解池
第2课时 电解原理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生产叫做氯碱工业。
2.原理:
(1)通电前,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H+、OH-。 通电时,移向阳极的离子是Cl-、OH-,Cl-比OH-容易失去电子,被氧 化成氯气;移向阴极的离子是Na+、H+,H+比Na+容易得到电子,被还原 成氢气。其中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2)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 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因H+放电,促进了水的电离,使阴极区溶液显碱性。
(化3)学电方解程的式总为反应式2NaCl+2H2O=电==解==H2↑+Cl2↑+2NaOH
;
离子方程式为 2Cl-+2H2O=电==解==H2↑+Cl2↑+2OH-
。
3.装置
4.现象及检验:
阴极: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 滴加酚酞——变红
阳极: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产生,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件表面镀一层红色的铜,铜片不断溶解。 (4)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变化是不变。
4.电镀的特点是阳极参与电极反应,电镀过程中相关离子的浓 度、溶液pH等保持不变。
点拨:(1)电镀规律记忆口诀:镀层阳极待镀阴, 镀层离子溶液跟。我与电解共原理,浓度不变要 记真。 (2)电镀特点:“1多、1少、1不变”。“1多”是 指阴极上有镀层金属沉积,“1少”是指阳极上有 镀层金属溶解,“1不变”是指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不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节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2)
(1)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吗?
提示 不能。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铵盐,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2)能否将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换为一带有单孔塞子的集气瓶?
提示 不能。这样瓶内的空气无法排出,收集的氨气不纯。
(3)装置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防止氨气沿试管壁冲出与空气形成对流。
归纳拓展
子,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A项正确;铵态氮肥会引起水体中含N化合物的增
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以B项正确;检验 NH4+ 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所以C项错误;石灰石与H+反应可调节水体的酸碱性,所以D项正确。
方法点拨检验NH4+的答题规范
(1)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置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
提示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
内的气体,NH3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归纳拓展
1.氨气的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现象
烧杯中的溶
液由玻璃导
管进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
喷泉,烧瓶内
液体呈红色
产生现象的原因
能够形成美丽的喷泉说明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
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内的
第3章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内
容
索
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通过对固氮反应的分析、氨气的转化与生成的实验探究以
及浓硝酸性质的学习,认识氨气、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素
养
目
标
质以及典型的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第3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基础知识讲义
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金属的腐蚀(一)定义: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二)特征: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会发生变化(三)本质:金属失电子变成阳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M-ne-=M n+(四)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1、化学腐蚀(1)定义: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直接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本质:金属失电子被氧化。
(3)举例: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腐蚀;输油、输气的钢管被原油、天然气中的含硫化合物腐蚀(4)特点:无电流产生,化学腐蚀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例如:钢材在高温下容易被氧化,表面生成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一层氧化物。
2、电化学腐蚀(1)定义: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2)本质: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3)举例: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的锈蚀就是电化学腐蚀(4)特点:有微弱的电流产生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联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更普遍,危害更大,腐蚀速率更快3、钢铁的电化学腐蚀(1)原电池的组成:负极:铁正极:碳电解质:潮湿空气(2)种类:根据钢铁表面水膜的酸性强弱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①析氢腐蚀:在酸性环境中,由于在腐蚀过程中不断有H2放出,所以叫做析氢腐蚀。
水膜酸性较强:负极:Fe—2e-=Fe2+正极:2H++2e-=H2↑总反应:Fe+2H+=Fe2++H2↑②吸氧腐蚀: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但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此时就会发生吸氧腐蚀水膜中溶有O2,呈弱酸性、中性或碱性: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4OH-总反应: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 =Fe2O3·xH2O(铁锈)+(3-x)H2O注:I、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氢后的金属不能发生II、氢前和氢后的金属都可发生吸氧腐蚀III、吸氧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水膜一般不显强酸性;第二:多数金属都可发生二、金属的防护(一)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1、方法: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 2.能应用n=m/M、n=V/Vm(标准状况下)进行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
回顾: 1、73克HCl含有的原子个数? 2、3.01 ×1023个H2SO4分子,含有H+的个数?SO42-的质量 为?
于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质量(g)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 (mol)
?
?
×阿伏加德罗 常数
÷阿伏加德罗 常数
微粒数
气体体积
如果实现了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换算,也就实现了气体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还能实现 气体体积与微粒数之间的换算。 如何实现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是通过摩尔质量来完成的,与之类似,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可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来实现。
11.2L
1、CO2 的摩尔体积是22.4 L/mol
解释:未说是标况下
2、标况下NO2 的体积约是22.4 L
解释:未说是1 mol
3、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 L 解释:物质应是气体 4、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 解释:单位应为L/mol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N nn==
NA
m
n=
M
V
n=
Vm
在标准状况下
(1)33.6 L H2的物质的量是1.5mol , 质量是3 g 。
(2)16 g O2的体积是11.2 L 。
(3)44.8 L N2中含有的N2分子数是
1.204×102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四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下列与碱金属元素有关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B解析:锂的金属活动性比钠的金属活动性弱,锂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项正确。
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与H2O反应,B项不正确。
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项正确。
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项正确。
2.下列有关卤素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F2到I2,单质密度逐渐减小B.从F2到I2,单质氧化性增强C.H2与F2不能共存D.碘与铁反应生成FeI3答案:C解析:从F2到I2,单质密度逐渐增大,氧化性逐渐减弱,A、B项错误。
H2与F2混合后在暗处就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合反应并爆炸,故两者不能共存,C项正确。
碘与铁反应生成FeI2,D项错误。
3.下列预测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结论错误的是( )。
答案:D解析:A项,锂、钠、钾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原因是它们的单质都很活泼,易与氧等结合为化合物,铷和铯的单质更活泼,故该预测结论正确。
B项,钾单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原因是钾单质比钠单质活泼性强,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单质更活泼,故该预测结论正确。
C项,钾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原因是钾单质比钠单质活泼性强,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单质更活泼,故该预测结论正确。
D项,锂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只有Li2O,故该预测结论不正确。
4.砹是卤族元素,位于第六周期,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年第4章 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课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识· 预习探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NO、NO2的性质。
2.了解SO2、NO、NO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对NO、NO2、O2溶于水进行简单计算。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四章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情境·激趣入题
新考题·随堂自测 方法警示探究
新知识·预习探究
新提升·达标作业
新思维·名师讲堂
新视点·专家博客
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3) 汽 车 尾 气 中 除 含 有 氮 氧 化 物 外 , 还 含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思维导图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细品教材
1.氮气
(1)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1.250 6 g·L-1, 难溶于水,难液化。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熟知分子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
3.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一、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1.微观探析,认识共价键的形成思考1Cl2是怎样形成的?(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提示(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
(2)氯气的形成过程: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两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3)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思考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HCl的?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提示(1)HCl的形成过程:氢原子和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氢原子和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都达到稳定结构。
(2)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思考3分析Cl2和HCl共价键的不同之处。
提示Cl2: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HCl:由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Cl一方,Cl一方显负电性,H一方显正电性。
2.共价键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共价化合物(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思考4判断下列哪些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填“是”或“不是”)。
①CH4__________;②CO2________;③HNO3________;④ C2H5OH________;⑤NH4Cl________。
提示①是②是③是④是⑤不是(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判断正误(1)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一样的()(2)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键()(3)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5)稀有气体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答案(1)×(2)×(3)√(4)×(5)×2.下列元素最易形成共价键的是()A.Na B.MgC.Al D.Si答案 D3.(2022·广东肇庆高一期末)研究化学键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A.CaCl2B.CO2C.H2SO4D.K2O2答案 D解析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CO2与H2SO4中只含有共价键,K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示:(1)加入SO2是防止葡萄酒的某些成分在储存的过程中
被氧气氧化而使葡萄酒的口感变差,故SO2是还原剂,具有还
原性。K2S2O5中硫元素是+4价,抗氧化剂实质上就是还原剂。
(2)不对。因为氧化性实质是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还原性
实质是物质失去电子的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
(2)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且维生素C的还原性比Fe2+的
还原性强。
(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但在一些氧化还
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则该物质既有
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也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Cu具有还原性,HCl中的H+
具有氧化性,但Cu与HCl不能发生反应。
(11)在反应2N2H4+N2O4
3N2+4H2O中,N2既是氧化产
物又是还原产物。( √ )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
活中。填写下列空白:
我们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是为了掌握其中的规律,尽可能做
到趋利避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合价降低氧化性Cl2>TiCl4,根据第二步反应
可知氧化性TiCl4>Ti,故该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2>TiCl4>Ti。
思维建模 解答有关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比较题目的思维
流程如下:
学以致用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3节第2课时(解析版)
高一同步巩固练习试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 .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 .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 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 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 2.答案:C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 、SO 2、NO 2、Cl 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 2的是(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3NO 2+H 2O===2HNO 3+NO ,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故B 项正确,NO 不溶于水,对应D 项;SO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 2,对应A 项;Cl 2对应C 项.答案:B3.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 )A .N 2、NO 2、Br 2B .NO 2、NO 、N 2C .NO 2、NO 、O 2D .N 2、O 2、Br 2解析:向集气瓶中加足量水,得橙色溶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Br 2;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O 或NO 2或两者都存在.据此判断A 项正确.答案:A4.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 2+NO ;②NO 2+O 2;③HCl +N 2;④NO +N 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 2,H 3,H 4,其中高度关系是( )A .H 2>H 3>H 1>H 4B .H 3>H 2>H 1>H 4C .H 1=H 2=H 3=H 4D .H 1>H 2>H 3>H 4解析:假设混合的两种气体各3 mol ,①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3;②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5/8;③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2;④中水不能进入试管.答案:A5.将盛有N 2和NO 2(无N 2O 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的体积比是( )A .1∶1B .1∶2C .1∶3D .3∶1解析: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 2和H 2O 反应,生成的NO 与不反应的N 2为剩余气体.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 ,设NO 2的体积为x ,根据差量法求解:3NO 2+H 2O===2HNO 3+NO ΔV3 2x V 2解得:x =3V 4. 故V (N 2)=V -3V 4=V 4.V (N 2)V (NO 2)=13. 答案:C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 、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100 mL 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 .NH 3、NO 2、N 2B .NH 3、NO 、CO 2C .NH 3、NO 2、CO 2D .NO 、CO 2、N 2解析: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原气体为无色,排除A 、C ,因为A 、C 中的NO 2是红棕色气体.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原气体不可能含有N 2,排除D.B 正确,其中NH 3被足量的浓硫酸吸收,余下NO、CO2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氧气与NO 生成红棕色的NO2,氧气过量,再通入到水中时4NO2+O2+2H2O===4HNO3,得到硝酸溶液,最终几乎无气体剩余.答案:B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化合物的性质.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A选项正确;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和O2,B选项错误;NO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反应生成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C选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存在H+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所以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选项错误.答案:A8.在容积为672 mL的烧瓶里充满NO、NO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 m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0.03 mol/L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45 mol/L解析:设NO2的体积为x,NO的体积为y,则:4NO2+O2+2H2O===4HNO3x x 44NO+3O2+2H2O===4HNO3y 3 4y⎩⎪⎨⎪⎧ x +y =672 mL x 4+34y =280 mL 解得⎩⎪⎨⎪⎧x =448 mL y =224 mL . 故参加反应的NO 2与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总反应为:4NO +8NO 2+5O 2+6H 2O===12HNO 3.据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生成的HNO 3为0.03 mol ,容器内充满液体则硝酸的体积为0.672L ,则c (HNO 3)=0.03 mol 0.672 L=0.045 mol/L.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9.(9分)多年以前,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3.8 mg ,烟尘达4.5 mg ,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内死亡人数约4000人.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________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等病症(举两例病症).(2)为了防止这种污染,硫酸厂可用氨水来吸收SO 2,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3)目前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直升机洒白垩粉以降解其污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1)呼吸 呼吸困难、咳嗽、喉痛、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任意2种均可)(2)SO 2+2NH 3+H 2O===2NH +4+SO 2-3 (3)2SO 2+2CaCO 3+O 2===2CaSO 4+2CO 210.(9分)A 、B 两种气体都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定严禁未经处理就把它们排放到空气中.A 是一种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A 用于工业上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 的水溶液露置在空气中酸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A 、B 都能分别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两者水溶液混合后却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溶液酸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推知:A 为Cl 2,B 为SO 2.答案:(1)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2)2H 2SO 3+O 2===2H 2SO 4(3)SO 2+Cl 2+2H 2O===H 2SO 4+2HCl11.(10分)汽车尾气(含CO 、SO 2和NO 等)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放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1)汽车尾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 跟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放废气的酸度,有可能促进了酸雨的形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措施中,有利于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有________(填序号)A .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B .使用电动车辆,减少汽油消耗C .植树种草,绿化环境D .取缔燃煤炉和木炭烧烤,改用天然气解析:(2)中,从题目叙述中“它能使CO 跟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可推出该反应为:2CO +2NO=====催化剂N 2+2CO 2.(3)中,使用“催化转化器”促进SO 2转化为SO 3,而SO 3与H 2O 化合生成H 2SO 4,提高了空气的酸度,促进了酸雨的形成.答案:(1)SO 2、NO (2)2CO +2NO=====催化剂N 2+2CO 2(3)由于促进了SO 2的转化,生成的SO 3增多,SO 3+H 2O===H 2SO 4提高了空气的酸度(4)ABC12.(11分)如图为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日常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臭氧等污染物.NO 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 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 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NO 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编号).A .破坏臭氧层B .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C .造成酸雨D .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 +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NO -2)可转化为NO ,写出Cu +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常温下,把NO 气体压缩到1.01×108 Pa ,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 2O ,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氟利昂(如CCl 2F 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 3).有关反应如下:O 3O 2+O ;Cl +O 3―→ClO +O 2;ClO +O ―→Cl +O 2;总反应:2O 3―→3O 2.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 是________.解析:(1)NO 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NO 被O 2氧化生成NO 2,NO 2与水反应生成HNO 3可形成酸雨.(2)NO -2转化为NO 时氮的化合价降低,则Cu +在反应中化合价必升高转化为Cu 2+.(3)T 、V 一定时,p 1p 2=n 1n 2,若气体反应为3 mol ,则生成的气体物质为2 mol ,已知生成物有N 2O ,它若为1 mol ,NO 应为3 mol ,根据质量守恒,生成的另1 mol 气体物质是NO 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NO===N 2O +NO 2.答案:(1)ACD (2)Cu ++NO -2+2H +===Cu 2++NO ↑+H 2O (3)3NO=====△N 2O +NO 2 (4)催化剂13.(13分)80℃,101.3 KPa 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A 、C 两筒内分别装有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NH 3、O 2、N 2、NO 、CO 2等气体,B 筒内装有Na 2O 2固体,推动A 的活塞使A 筒内气体缓缓地全部通过B 后进入C 筒,C 筒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但其体积(换算成同温同压下)却并未变化.(不考虑2NO 2N 2O 4)(1)C 中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原C 中的气体是单一气体,它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反应后C 筒内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则与水反应前 C 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实验开始前A 、C 中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分别为1.40 L 和2.24 L ,且A 中的气体经过B 管后,B 管增重了1.40 g .经计算和推理可判定A 中的气体是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g .(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解析:(1)C 中单一气体,红棕色,为NO 2,发生2NO +O 2===2NO 2;(2)C 管中不能有O 2,否则C 筒气体体积会增大,若C 管中只有NO 2则剩余气体为原来的1/3,若只有NO 则剩余体积与原来相等,因而只能是NO 2与NO 混合气体;(3)若A 中只有CO 2,增重1.40 g ,则V(CO2)=1.12 L,现为1.4 L,则必有O2 0.28 L,则说明是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答案:(1)2NO+O2===2NO2NO NO与B管进来的O2反应生成NO2的体积与原NO 体积相同,只发生颜色变化(2)NO2和NO若C管中只有NO2剩余气体为原来的1/3,若只有NO则剩余体积与原来相等,因而只能是NO2与NO混和气体(3∶1)(3)CO2和O2 2.6 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
又如,测定碘盐中碘含量的反应原理是: 5KI+KIO3+3H2SO4 = 3K2SO4+3I2+3H2O I2+2Na2S2O3 =2NaI+Na2S4O6 (2)指示剂的选择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或含Fe2+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含I2的溶 液时,以淀粉为指示剂。 (3)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计算,或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4)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广泛地应用于溶液浓度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定量分析。
c(HCl)V ( HCl)aq V ( NaOH)aq
。欲求c(NaOH),须先求
V[(HCl)aq],再代入公式。
(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规范。
(3)先算出耗用标准酸液的平均值:V
=
26.11 mL 26.09 mL 2
= 26.1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
再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3) V = 26.11 mL 26.09 mL
=26.10
2 mL,c(NaOH)=
0.100 0 mol / L 26.10 mL
25.00 mL
=0.104 4 mol/L
(2)0.00
26.10
26.10
三 实践活动——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实验目的 【提示】课本中的“学习用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即应用中和滴定数据绘制滴定曲 线的方法。 2.实验原理 ·滴定曲线的涵义 前面图3-2-6中的图像就是一条滴定曲线(注意其横、纵坐标轴的意义)。它描述了酸碱滴定过 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3.滴定曲线的意义 滴定曲线中滴定终点附近的pH变化情况,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在“突变范围之内”。 【注意】 (1)pH计和滴定管夹都属于实验中的主要仪器。 (2)c(HCl)和c(NaOH)都精确到4位有效数字。 (3)实验试剂中没有酸碱指示剂。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如果想要学好化学,提高化学成绩,预习是少不了的,学习之后还要学会总结知识点。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大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一)一、二氧化硅和硅酸【课堂导学1】一、二氧化硅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26.3%,仅次于氧。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原因是硅是一种亲氧元素。
2.硅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俗名为硅石,天然二氧化硅分为结晶形(如方石类、水晶等)和无定形(如硅藻土)。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坚硬固体、不溶于水、熔点高,是石英、水晶、玛瑙、光导纤维、沙子的主要成分.3.列表比较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CO2SiO2物理性质气体,熔、沸点低,易溶于水固体,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CO3CaO+SiO2高温=====CaSiO3与碱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SiO2+2NaOH===Na2SiO3+H2O与H2O反应CO2+H2O??H2CO3不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不反应只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归纳总结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1)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物质晶体结构不同。
二氧化硅晶体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2)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有稳定性强,与水、一般酸不反应,能与氢氟酸反应,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3)应用用作光导纤维、光学玻璃、光学仪器、高级化学仪器、钟表、石英坩埚、玛瑙饰品、建筑材料等。
硅藻土可以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的载体以及保温材料。
【活学巧用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或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D.自然界中硅元素都存在于石英中答案 B解析自然界中硅元素含量很高,但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错误;硅元素是亲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D项错误;二氧化硅的性质稳定,C项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山西大同高二检测)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电镀方案中正确的是( )A .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Fe 2+B .锌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Zn 2+C .锌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Fe 3+D .锌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Zn 2+解析:选D 。
根据电镀池的构成条件:(1)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2)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故选D 。
2.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NaOHB .H 2SO 4C .AgNO 3D .Na 2SO 4解析:选A 。
由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可知,电解NaOH 、H 2SO 4、Na 2SO 4溶液的实质都是电解水,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增大,故NaOH 溶液的pH 增大,H 2SO 4溶液的pH 减小,Na 2SO 4溶液的pH 不变;AgNO 3的电解方程式为:4AgNO 3+2H 2O=====电解4Ag +O 2↑+4HNO 3,故溶液的pH 减小。
3.(2011年北京人大附中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粗铜板作阳极B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CuC .粗铜中所含Ni 、Fe 、Au 、Ag 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D .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解析:选C 。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阴极发生的反应:Cu 2++2e -===Cu ,阳极粗铜中Fe 、Ni 均参与放电,以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而Ag 、Au 不参与放电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双选)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解析】A项中氮气不会被消耗,所以水不可能充满试管;D项也只能是一种可能情况。
【答案】BC2.(2013·广雅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A.HCl B.FeCl3C.SO3D.NO【答案】 C3.(2013·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A .1 2B .2 1C .1 3D .3 1 【解析】 由3NO 2+H 2O===2HNO 3+NO ΔV3 1 23V 4 V 2知混合气体中有34V 的NO 2,有V 4的NO ,所以NO 和NO 2的体积比为13。
【答案】 C4.(2013·应县一中高一期末)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A.a bB.a a +bC.a a +2bD.a 2(a +b )【解析】 本题抓住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关键,可以不用考虑NO 与O 2之间的反应关系问题。
解题流程: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原子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原子个数之比n (N )n (O )=a (a +2b ) 【答案】 C5.下列关于NO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O 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 .常温常压下NO 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 .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 和CO 的物质的量相等D .NO 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NO 的性质。
NO 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常温常压下,NO 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 2。
【答案】 C6.对二氧化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氮不是硝酸的酸酐B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 .二氧化氮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之一D .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准确的【解析】 3NO 2+H 2O===2HNO 3+NO 是氧化还原反应,NO 2与HNO 3中氮元素不是同价态,故B 正确。
NO 2属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之一,C 不正确。
通常状况下,2NO 2N 2O 4,两种气体同时存在,故D 正确。
【答案】 C7.(2013·广雅中学高一期末)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 2、O 2、SO 2、NO 、NO 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SO 2和NOB .肯定只有NOC .可能有Cl 2和O 2D .肯定没有Cl 2、NO 2,可能有O 2【解析】 无色透明说明混合气体中不含NO 2和Cl 2,品红褪色说明含有SO 2气体,剩余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说明含有NO ,所以只有A 项正确。
【答案】 A8.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 .N 2OB .NOC .NO 2D .N 2O 5【解析】 设该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x ,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再写出N 2、CO 2的化学计量数1和2,然后分别根据氮、碳原子守恒得出NO x 、CO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2。
由题意得:2NO x +2CO =====催化剂N 2+2CO 2,根据氧原子守恒得:2x +2=4,解得:x =1,NO x 为NO 。
【答案】 B9.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O 和NO 2,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
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NO 、NO 2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NaOH 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
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B .+1C .+3D .+5【解析】 设该含氮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价,NO 、NO 2在NaOH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含氮元素的钠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知x -2=4-x ,解得x =3。
【答案】 C10.将一充满NO 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 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则通入的O 2与原NO 气体的体积比为( )A .4 3B .3 4C .4 1D .1 4【解析】根据反应2NO+O2===2NO2,3NO2+H2O===2HNO3+NO,可得4NO+3O2+2H2O===4HNO3。
即O2和NO的体积比为34时可被水完全吸收转化为HNO3。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1.(2014·试题调研)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1)CO2(SO2)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O2( SO3,假设SO3为气体)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NO2)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除杂原则,在除杂的同时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原物质,最好在除杂的同时生成被提纯的物质。
【答案】(1)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题图装置中SO2+2NaHCO3===2CO2↑+Na2SO3+H2O(2)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题图装置中SO3+2NaHSO3===2SO2↑+Na2SO4+H2O(3)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盛有水的题图装置中3NO2+H2O===NO+2HNO312.(2013·经典习题选萃)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7种气体:①H2;②Cl2;③O2;④HCl;⑤NH3;⑥NO;⑦N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解析】使用该装置洗涤或干燥气体时,应“长进短出”,同时要考虑气体与洗涤剂(或干燥剂)不能发生反应。
(1)从B口进气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A口进气则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必须与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
(2)若用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必须不溶于水,应从A 口进。
(3)用浓H 2SO 4干燥气体,应从B 口进气。
【答案】 (1)②③④⑦ ①⑤ (2)①③⑥ A(3)①②③④⑥⑦ B13.(2014·经典习题选萃)NO 是一种剧毒气体,但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中存在少量NO ,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因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1)写出自然界形成N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在大气层中可发生反应:NO +O 3===NO 2+O ..........................①NO 2+O===NO +O 2..........................②上述反应①中,NO 是________剂,上述反应②中,NO 是________产物。
【解析】 (1)自然界中,放电条件下,空气中N 2与O 2可直接化合生成NO 。
(2)反应①中O 3得电子,因此O 3作氧化剂,NO 作还原剂;反应②中NO 2被还原生成NO ,故NO 为还原产物。
【答案】 (1)N 2+O 2=====放电2NO(2)还原 还原14.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
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一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 ,得数据如下: 测试时间/h0 1 2 3 4 雨水的pH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雨水样品的pH 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 将变__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浓度。
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
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阐述其理由。
【解析】接触和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强化环保意识,是化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而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如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污染物的处理及防止污染的措施等,都应引起重视。
(1)酸雨放置一段时间由于H2SO3被空气中O2氧化生成了酸性更强的H2SO4:2H2SO3+O2===2H2SO4。
故pH变小,全部生成H2SO4后,pH不再变化。
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故雨水和自来水混合应考虑H2SO3与Cl2(或HClO)的反应,H2SO3+HClO===H2SO4+HCl或SO2+2H2O+Cl2===H2SO4+2HCl,故pH将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