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俄

合集下载

中美俄日对外关系

中美俄日对外关系

中俄关系一.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1、鸦片战争至十月革命爆发(1840—1917年):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与美国成为英法侵华的帮凶;②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③19世纪末,俄国开始向中国输出资本,同时,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范围;④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1917--1949年):①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②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民大革命,苏联给予了大量的援助;③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

二.现代史上的中俄关系1、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

特征:友好,建交。

表现: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交;②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2、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特征:对抗和僵持。

表现:①赫鲁晓夫上台后,中国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中苏关系开始恶化;②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③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3、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

特征:正常化和形成战略伙伴合作的关系。

表现: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实现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②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中日关系1.明治维新时期至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0、70年代至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制定了以侵略朝鲜、中国为主要内容的“大陆政策”。

19世纪60年代的中、美、日、俄的变革

19世纪60年代的中、美、日、俄的变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封建统治之下,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沙皇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林肯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主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海军。安庆内军械所(曾)、江南制造总局(李);福州船政局(左)等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李);汉阳铁厂(张)、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
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维护了沙皇统治。
摆脱了民族危机,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劳动力问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主阶级)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自上而下改革
战争的方式
自上而下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开辟了中国军事、经济、教育的近代化,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维护了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废除有利于民族和谐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美日俄相互制约因素文献综述

中美日俄相互制约因素文献综述

中美日俄相互制约因素文献综述摘要:1.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历史背景2.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政治因素3.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经济因素4.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军事因素5.未来展望正文:【1.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历史背景】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

当时,美国和苏联(后来是俄罗斯)是两个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竞争影响了全球的政治格局。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两个主要国家,也卷入了这个竞争之中。

【2.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政治因素】在政治上,中美日俄之间的相互制约表现在各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行动。

例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美日俄都对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持反对态度,但他们的具体立场和解决方案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行动。

【3.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经济因素】在经济上,中美日俄之间的相互制约主要体现在经济合作和竞争上。

一方面,中美日俄之间有着深度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各方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也相互制约。

另一方面,中美日俄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也使得各方在经济上相互制约。

【4.中美日俄相互制约的军事因素】在军事上,中美日俄之间的相互制约主要体现在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上。

中美日俄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他们在核武器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都对彼此产生了制约。

此外,中美日俄的军事战略也相互制约,例如,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就受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制约。

【5.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美日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将继续存在。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各方都将继续在合作和竞争中寻求平衡,这种平衡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制约。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日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中日俄美

中日俄美

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点答:(1)不同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同:美国是南部种植园奴隶制。

俄国是农奴制度,日本是封建专制统治。

具体方式不同,美国是通过内战形式,俄国和日本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

影响不同:美国民主制度得到发展,俄国和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2)相同点:三国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受到阻碍;三个国家都解决了土地问题;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日本和俄国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答:(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

(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日俄大事记表

美日俄大事记表

美国大事记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扩张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3年《巴黎和约》,独立战争胜利1787年制宪会议,《1787年宪法》1789年宪法颁布18世纪9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807年富尔顿,汽轮1828年民主党成立1854年共和党成立1855年电话发明。

(1876年贝尔申请了电话专利而已)1861年——1865年南北战争1879年发明电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3年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莱特兄弟1927年电影默片时代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开战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1947年6月提出马歇尔计划,1948.4开始实施1949年北约20世纪50年代-1973年黄金时期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52年克隆蝌蚪1961-1973年越南战争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互联网诞生1970年毛泽东接见埃德加·斯诺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公报》1973年经济滞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1999年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苏联(俄)(俄国)大事记表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日俄战争1917年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和平法令》、《土地法令》1918年第一部宪法;苏俄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1921-1927年新经济政策1922年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1925年工业化1927年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斯大林体制形成1937年世界第二,欧洲第一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8年柏林危机1949年经互会;同中国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1955年华约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中苏交恶1961年发射“东方红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1989年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会晤(80年代初,双方关系开始回暖)1991年苏联解体日本17-19世纪江户时代幕藩体制,闭关锁国1853年黑船扣关1868年明治维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1894-1895年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5年无条件投降1956-1972年经济高速发展1972年中日建交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

中考历史名师预测专题讲解九 英法美日俄等大国的崛起及其发展变化

中考历史名师预测专题讲解九 英法美日俄等大国的崛起及其发展变化

专题九英法美日俄等大国的崛起及其发展变化【重点精华】一、英法美日俄等作为政治大国的崛起(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后又发展了民主制度。

(三)美国:工业革命后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过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发展。

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四)日本:工业革命后明治维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二战后进行了广泛的社会改革,迅速崛起。

(五)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英法美日俄等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一)三次科技革命后大国经济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法美日俄经济的影响:促进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2.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大国矛盾(1)表现:电力技术方面,美德处于领先地位;新交通工具创制上,德国和美国率先研制出汽车和飞机;电讯工具的发明方面,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2)影响:①经济上: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两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3.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二)两次世界大战后大国经济的发展1.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1)特点:资本主义世界短暂“繁荣”。

(2)表现:美日发展较快,法德美先后超过战前水平。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的大国经济(1)美国罗斯福新政。

(2)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十月革命后,俄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先后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二战后的大国经济(1)二战后的美国:①战后至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繁荣,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关系提纲

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关系提纲

中美关系对中国而言是世界上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

原因在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与不断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中,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与即将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很大,都希望稳定中东局势降低油价。

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买主每年光利息收入就有70-80亿美金,加上对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对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外汇储备至关重要。

在反恐问题上因两国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在认识上将日趋一致。

中美两国因政治体制不同导致双方在诸多问题上有重大分歧。

首先是台湾问题,美国把台湾作为牵制大陆的一颗棋子,不断出售军火给台湾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

其次是人权问题,美国政坛不断有人以“人权无国界”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手段。

再次是西藏问题、贸易顺差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成为其称霸全球的障碍或者是竞争者。

中美两国将长期保持非敌非友的关系,并在困难和曲折中缓慢向前发展,其中唯一的变数是台湾。

中日两国关系对中国而言是中国在亚洲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双边关系。

中日两国同为东亚三强之一,在经济上互相依赖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战略上相互竞争。

中日建交以来,日本对华日元贷款曾对中国经济建设起过重要作用,但因历史问题的阴影挥之不去,两国一直缺乏互相信任的基础与机制。

日本经济持续不振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之势,某些极端份子在台湾问题上蠢蠢欲动。

只有把日本融入以中国为主导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才能逐步重振日本经济,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当然作到这一步需要两国领导人的大智慧。

中俄两国在美国一超独霸的形势下,两国均无力单独对抗美国,为了彼此共同的利益逐渐走到一起。

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极化的势态,美国独霸的地位正在不断巩固,科索沃事件之后这一势态日益明显。

日俄战争后日俄美的东北亚政策

日俄战争后日俄美的东北亚政策

!’#1 年 1 月 底 " 在 击 溃 俄 国 舰 队 后 " 日 本 利 用 有 利 形 势 正 式 请 求 美 国 总 统 罗 斯 福 出 面 调
停 % 美国认为 " 俄国已经不可能取得胜利 + 而它也不希望俄国的远东力量削弱到对日本 完全没有威胁的程度 " 更不希望俄国国内的革命运动推翻现存的沙皇专制统治 " 建立起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日本在战争中所暴露出来的膨胀野心也令美国感到不安 " 为 了在美国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使东北亚地区未来的局势有利于美国 " 罗斯福开始积极 地 为日俄和谈奔波 % 在罗斯福的斡旋和压力下 "!’#1 年 ’ 月 1 日 " 日俄双方签署 , 朴茨茅斯条约 -" 规 定 俄 国 & 将旅顺口 * 大 连 湾 并 其 附 近 领 土 领 水 之 租 界 内 所 有 让 与 者 转 交 与 日 本 政 府 " 将 该 租 界疆域内所造有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 " 均移让与日本政府 % ’& 俄国政府允将长春至旅
在 % 朴茨茅斯和约 & 中对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地 位作了严格限制 $ 如规定 ’ 日俄两国约在满洲地 方 ! 各自经营以工商业为目的之铁路 ! 决不经营以 军事为目的之铁路 ! 但辽东半岛租借权效力所及 地域之铁道 ! 不在此限 (!) 除辽东半岛租借权所及 之地域不计外 ! 所有在满洲之兵 ! 由两国同时全额 撤 退 ($
*.
日 本 学 论 坛
的切身利益 !" 然后再谋求在东北亚地区的重新崛 起+
%!#’
()&!!+
%!#’
朴茨茅斯和会期间 " 维特曾试图将 ’ 和约 ! 变 成 ’ 盟约 !+

美、日、俄、印国家铁路发展概况

美、日、俄、印国家铁路发展概况

美、日、俄、印国家铁路发展概况窦桂丽1戴新鎏2孙晓峰3(1、2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3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38)摘要:结合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铁路现状,分析各国铁路发展特色,以供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借鉴。

关键词:铁路:发展特色: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09)02—0007一04Abstract:Thearticle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railwaydevelopmentinUSA,Japan,RussiaandIndia,whichserves聃referencefornationalrailwayconstruction.Keywords:railway;characteristics;USA;Japan;Russia;India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世界各国铁路各有其鲜明特点。

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相当,铁路网规模居世界之首,是我国既有铁路网规模的3倍多;俄罗斯铁路网规模居世界第二;印度国土面积仅为我国的1/3多,而铁路网规模仅次于我国,列居世界第四;13本是第一个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高速铁路网规模列世界之首。

这四个国家铁路的发展各具特色,在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中值得借鉴。

1美国铁路美国国土面积962.9万km2,人口为3亿。

19世纪下半叶,通过“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方式,铁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铁路建设的成功为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国铁路以货运为主,承担的货物周转量份额一直保持在40%左右。

重载运输、集装箱运输在铁路货物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1.1铁路现状美国第一条铁路始建于1827年。

1860年,路网快速扩展到50274km。

1916年,美国铁路总里程达到历史最高峰,共408745km。

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各自有是怎样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面临的问题: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解决;美国通过内战,北方省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明知天皇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从改革的背景来看,改革前资本主义都有一定的发展,且都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但是具体的阻碍不同,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统治。

改革前两国封建制度都出现深刻危机,日本还存在民族危机。

从方式和性质来看,两国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领导者不同,俄国是代表封建统治的沙皇,日本是以天皇为首的包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在内的改革力量。

从内容上看,都具有反封建色彩,但俄国改革时尽量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日本的改革通过废藩置县,打击了一部分封建势力,且日本改革的内容更为广泛全面。

从结果和意义来看,两国的改革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还借机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3、18世纪后期,美国经过八年抗战最后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也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这两次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战争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就这两次战争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

(1)抗战时间大致相同,都经过了八年(2)都是民族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正义的战争(3)都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4)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

4、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9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新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电力和石油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且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开动了工厂的机器,还大大推动了其他领域的科技革命,希奇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大大扩展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密切了实际各地的联系,加速了信息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个广泛的途径,这一切表明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美、日、俄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特征分析及思考

美、日、俄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特征分析及思考

: 基础学力教育的 日、俄则开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f 各国都在努力消除过去由于课程目标上的片面性所 I 带来的弊端。然而, 三个国家都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向 ! 另一个极端, 而是把提高基础学力同个性化教育恰当 I 地结合起来, 努力消解二者的对立 , 使二者走向融合。 I 2 . 课程管理改革: 注重集权与注重分权的对立与
缺乏统一管理而造成的课程设置上的混乱状况 , 也显 : 顿政府则在此基础上新增加 了公民和教育 、经济、 艺
示了美国政府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 l 3门学科作为核心课程 , 术 从而使统一必修课程增加 统, 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 1 到了 8门。统一必修课程 的设置 , 使得美国学校 的课
优异成绩的学生 。 f 的混乱 ,也 导致 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8 、0 0 9
7 . 3
与美国相 反 , 原来注重基础学力教 育的 日本和俄 1 年代美 国中央政 府采取 了各种措施 开始对各地方 的

许庆亚 章结明 : 日、 美、 俄面向 2 世纪课程改革的特征分析及思考 1
竞争 日趋激烈 , 了能在即将到来的新 世纪占据 优势 : 为 因。然而对基础学力教育的重视却逐渐演变成了“ 学
地位 , 各国再次把 目光聚焦在了教育上, 试图通过一 I 历主义” , 教育 “ 考试中心主义” 教育, 由此导致了考试 系列的课程改革来改善本国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 l 竞争激烈化, 学生个性被严重压抑, 创造力缺失, 以及
重要 目 标。19 年乔治 ・ 91 布什政府发布了题为《 国家 教育目标》 的报告 , 其中明确要求“ 学生在 481年 、、2 级毕业时, 业已证明有能力在英语、 数学、 科学、 历史 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 , 美国学生在 自 然科 学、 数学方面的成绩要居世界首位”。为了实现以上 【 ” 的目标,布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作为保

英法美日俄比较

英法美日俄比较
《权利法案》
P69
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君主
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1789-1794
革命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罗伯斯尔)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高)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执政、热月政变、拿破仑上台原因、时间、措施及评价、失败标志
《独立宣言》、7月4日美国国庆日
P76
双重性
建立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美国内战
19世纪1861-1865
战争
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尖锐,黑人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
北方资产阶级,南方种植园主
(林肯)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
《人权宣言》
P79
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1775-1783
战争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北方资产阶级
(华盛顿)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建国标志、《独立宣言》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宪法内容、胜利原因
方式
爆发原因
领导阶级、领导人
任务(目的)
导火线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重大事件(改革内容)
法律文献
意义
性质
革命结果政权形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1640-1688

中考历史课件 大国崛起 风起云涌——美、英、日、俄、法等大国崛起以及大国关系

中考历史课件 大国崛起 风起云涌——美、英、日、俄、法等大国崛起以及大国关系

三权分立
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7年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
宪法 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展历程 历史事件
概况
(1)1844年,利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机会,强迫
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扩张起飞
美国对 外扩张
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2)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 本港口,强迫日本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20世纪 扶 蒋 反 共 ,因 全球推行霸权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40年代 中后期
企 图控 制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中国
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发

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结果失败
发展历程
20世纪40 年代末— 70年代初
阶段特征
中美长期 处于敌对
状态
概况
原 因
美苏冷战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国家利益的冲突等
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
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概况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国力大增
(1)1919年,巴黎和会上,美国等国操纵会议,
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把德国在中
20世纪20
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中
年代 与日本争
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40年代 初
(5)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
发展历程 历史事件
概况
(1)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

专题九 英法美日俄等大国的崛起及其发展变化

专题九    英法美日俄等大国的崛起及其发展变化

专题九英法美日俄等大国的崛起及其发展变化一、英法美日俄等作为政治大国的崛起(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后又发展了民主制度。

(三)美国:工业革命后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过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发展。

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四)日本:工业革命后明治维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二战后进行了广泛的社会改革,迅速崛起。

(五)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英法美日俄等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一)三次科技革命后大国经济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法美日俄经济的影响:促进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2.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大国矛盾(1)表现:电力技术方面,美德处于领先地位;新交通工具创制上,德国和美国率先研制出汽车和飞机;电讯工具的发明方面,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2)影响:①经济上: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两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3.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二)两次世界大战后大国经济的发展1.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1)特点:资本主义世界短暂“繁荣”。

(2)表现:美日发展较快,法德美先后超过战前水平。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的大国经济(1)美国罗斯福新政。

(2)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十月革命后,俄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先后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二战后的大国经济(1)二战后的美国:①战后至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繁荣,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中美俄中美日是周日和美俄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小结

中美俄中美日是周日和美俄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小结

中美俄中美日是周日和美俄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小结
(最新版)
目录
1.中美关系
2.中日关系
3.美俄关系
4.美日关系
5.总结
正文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俄关系以及美日关系是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四大关系。

这些关系之间的互动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发展。

首先,中美关系对于全球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贸易、科技、地区安全等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分歧,但双方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分歧的方法,以期实现双赢。

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中日关系在历史、领土、安全等问题上存在一些敏感因素。

尽管如此,中日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未停止,双方也在积极寻求改善关系的方法。

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再者,美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

美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其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美俄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政治格局。

最后,美日关系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美国和日本在安全、经济、科技等领域有着深入的合作,双方也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保持着紧
密的联系。

美日关系的稳定,对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中美俄中美日这四对关系,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国崛起关于英法日俄美的观后感

大国崛起关于英法日俄美的观后感

大国崛起关于英法日俄美的观后感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英国。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9世纪曾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国。

在殖民时代,英国拥有庞大的殖民帝国,其海军和陆军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英国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为其国家实力的崛起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英国在政治、外交和文化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例如,英国的议会制度、反封建权贵的历史和语言文化传统等,都为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支撑。

在二战后英国的帝国主义结束,并加入了欧洲的同盟组织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世界的影响力。

接着,让我们看一下法国。

法国作为欧洲大陆强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法国一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支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

法国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

法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法国的核武器和军事实力也是其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维护欧洲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法国在外交领域主张以人权自由为主,拥有自己的独立外交政策。

然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日本。

作为东亚四小龙之一,日本在20世纪中叶后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

同时,日本在教育、研发等领域也投入大量资源,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日本在文化领域也影响深远,漫画、动漫、电子游戏等日本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风靡。

日本在外交领域主张和平发展、贸易自由化,与邻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日本在二战后发誓不会再次进行侵略行为,致力于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紧接着,让我们看一下俄罗斯。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俄罗斯在军事实力上独步全球,其核武器数量和技术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的地缘战略位置和资源丰富度也为其国家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俄罗斯在政治、外交领域的声音也备受关注,其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得俄罗斯人民的支持。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德意统一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德意统一
农奴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农奴 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列强入 侵,民族危机严重。
原因
矛盾不可调和。1861 年南方Fra bibliotek起内战;1862
法令规定: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 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 西方先进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 业; 社会生活: 提倡 “文明开化” , 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天皇、伊藤博文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
时代特征: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通过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 碍,俄、日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工业革 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在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
俄国 1861 年改革
解决的问题
制度 社会性质 没有 发生变化
社会性质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维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道路, 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 大的转折点, 但留下了大量封 建残余。
结果
护了国家的统一, 为以后资本 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 条件。
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 、 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
经过或 内容 人物 文献
性质 根本任务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扭转 战局;1865 年北方胜利,内 战结束。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战争 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维护国家统一, 废除黑人奴隶 制度,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国家的分裂和黑人奴隶制度
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民获得 “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 亚历山大二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统制
共和制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美国
法国
结束的标志 1688年宫廷 1783年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 政变
英国资产阶级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通过革命推翻 结束了英国的 摧毁了法国 了封建君主专 殖民统治,实 的封建统治, 制,确立了自 现 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 己的统治地位,有利于美国资 发展开辟道 为发展资本主 本主义的发展, 路,对世界 义扫清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 历史的发展 推动了世界历 拉丁美洲的革 有很大影响。94名原产地的健康黑奴,其中有39名成年男 子,15名男孩,24名妇女和16名女孩.
117页前言的下面: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背 景 相 同:
19世纪中期两国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
资本主义都有所发展. 2.性质或方式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期间以及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1.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3.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9世纪后半期,进行了哪几次社会变革或改革?结果如何?成 功的社会变革有什么共同作用? 俄国1861年改革 成功了 成功社会变革的共同作用: 日本明治维新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的戊戌变法----- 失败了 都是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记在106页:英国宪章运动的影响:以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工 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所显现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 将是整个世界。 上述材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体现了作者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推翻封建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 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议会
大陆会议 资产阶级和 种植园主 华盛顿
制宪会议
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
罗伯斯庇尔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 (美国)
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 攻占巴士底监狱
影响
记书111页上
美国内战中的两种经济制度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美国内战中的两种社会制度 北方资本主义制度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南北双方两种经济制度之间 的矛盾,焦点表现在奴隶制 的废存问题 美国内战的性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内战的启示: 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个神圣的使命
人民群众 (国民自卫军)
开始 1640年议会 重新召开 标志 主力军 议会军 战役 文件 纳西比战役 (转折点)
1775年来克 星顿的枪声
大陆军
萨拉托加战役(转折点) 约克镇战役(胜利)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
<<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宪法
政治 体制 性质
君主立宪制
3.作用或结果相同: 都有利于两国资本主义发展,
两国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局限性相同: 改革之后,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记书120页 说说日本明治维新给你的启示: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改革
完善自己,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时不要生搬硬套,要适合本国国情.
明治维新最主要的作用:
使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资产阶级 革 命 时间 根本原因 障碍 革命任务 领导机构 领导阶级 领导人




法 国
1789.714开始
1640---1688
封建专制统治阻 碍资本主义发展
1775---1783
英国殖民统治阻 封建专制统治阻 碍资本主义发展 碍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制度 英国殖民统治 封建专制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