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君子比德以玉”观的文化内涵
玉与儒家思想的结合-玉德-
细说玉德
春秋时期,人们对玉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 性,一些思想家给玉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管仲 认为玉具九德,孔子认为玉具十一德,因“君子 比德于玉”的观点深入人心,君子佩玉成为一种 时尚。玉德作为道德和行为规范深深地植根于人 们心中,驱动人们崇玉、爱玉、佩玉,一代一代
传承至今,它提醒每一个佩玉的人:不要忘了玉 德。
管子论玉九德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 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 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 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 也;叩之,其音清扬彻远,纯而不殽,辞也。是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以人主贵之,藏之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管子·水地》 孔子论玉十一德
改。但经历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以后,中国人爱 玉的侧重点已发生了很美价值上,古人则对玉 的文化内涵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古代,“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所谓君子, 是指有道德,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人”。 古代的君子之所以一定要佩玉,是因为玉不仅是 大自然的精华,还具备君子一般的品德,所以古
可以说,孔子已把玉的文化含义发挥到极 致,由于管仲、孔子的大力推崇,有力地推动了 玉文化的发展,使玉在艺术品的地位几乎无与伦 比。
可能是担心管仲和孔子总结的玉德太多太 复杂,一般人难以理解,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 字》中对玉德作了简化。按他的解释,玉有五德: 温润是仁;通过表面的纹理可以知道里面的结构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语有说:“君子比德于玉焉。”那么,玉到底有哪 些品德呢?
管仲第一个总结玉德
在春秋时期以前,人们对玉的认识基本上只 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从春秋时期开始,古人对玉 的认识就从感性走向理性,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 化内涵。历史上第一个对玉德进行系统论述的是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管仲是治国奇
“君子如玉”概念隐喻与中国玉文化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60“君子如玉”概念隐喻与中国玉文化王晓宇(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摘 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玉文化在我国古代兴起并长盛不衰,随中华文明发展至今。
玉文化的广泛流传是玉隐喻的认知基础,玉隐喻在多领域的运用也推动了玉文化的发展。
在收藏界,精美稀罕的玉石一直是投资者和收藏家们瞄准的靶心。
然而,较为遗憾是:人们对玉价值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它的物质价值上,如材质和工艺是否上乘;渐渐遗忘了它背后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因此,本文将对“君子如玉”这个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讨传承千年的“玉文化”背后关于“玉德”的部分,这对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文化;概念隐喻;君子;文化自信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界亘古长青的课题。
最早对隐喻机制进行研究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最早提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活动”,之后, Richards 和 Black 提出了 “互动理论” ;Lakoff 和 Johnson 等人提出了“ 映射理论” ;Fauconnier 提出了“ 合成理论” 等都对研究隐喻的认知机制,即隐喻产生的过程,起到重要影响。
尽管观点不一,但基本能就“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这点达成共识。
而Lakoff 和 Johnson 提出的“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 (sourcedomain)向目的域(targetdomain)的映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陆俭明先生提出了不同观点:在认知域里,只能说一个认知域可以激活另一个认知域,不能说一个认知域可以映射/投影到另一认知域,投影关系是在发生激活之后才出现的。
[3]本文将立足陆俭明先生的观点,来分析“君子如玉”中的概念隐喻,浅析“君子如玉”背后的传统文化因子。
一、“君子”的含义“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就被广泛运用,如在《周易》中出现124回;《诗经》中出现183回;《论语》中出现106回。
“比德于玉”的探讨
“石之美者”,从广义上讲,玉也是石,是石材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不同就在于一个字,玉比石“美”。为了将玉和石区分开来,古人规定了种种条件,即古籍中所称的“德”,有“十一德”之说、”九德”之说、“七备”之说。到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归纳为“五备”,概括起来可以解释为:必须是天然开成,具有一定的比重;必须是质地坚韧,具有一定的硬度;必须是光泽莹润,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或不透明;必须色彩绚丽,具有漂亮的单纯颜色;必须是音色悠扬,具有发声的物理特性。上述几个条件,是古人对什么是玉所下的最科学、最完整的定义。
把真的说成假的意在据为己有,把假的说成真的是想混水摸鱼,还有有些宣传上的误导,让许多人把对金钱的梦想寄托在一件“宝物”上,幻想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这样,不仅扭曲了正确的收藏观和文化观,还使许多人上当受骗。事实上,我们的出发点不仅仅是投资,而是为了陶冶情操!
收藏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厚积而薄发,我们对爱好要抱的一个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因兴趣而发,而适可而止,要量力而行,要坚持过程.不少人半路而废,不可善始善终的事实,告诉我们:收藏也贵在坚持,收藏的乐趣,不在一时拥有,而在坚守自己的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份执着,一份良好的心态。
什么是文化?简单地说,文化是一些观念和规则在特定人群普遍认同和自觉行动时产生的那些东西,它是与人共生的,它活在人们的心里,它是现实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如果再概括一点说,它是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玉石与中国道德
玉石与中国道德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古人爱玉、崇玉的传统,选择玉作为其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的载体,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道德化、人格化,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创立了玉德学说。
这就大加强了玉的文化含量,从而使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将“君子比德于玉”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阐明玉有十一德,既:仁、义、礼、知、信、乐、忠、天、地、道、德。
不过后来玉德缩略为“仁、义、智、勇、洁”五德。
《礼记•玉藻》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君子佩玉,不是为了乔装打扮,而是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儒家“君子比德于玉”的信条。
玉的十一德,作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驱动人们佩玉于身。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比德于玉”思想的萌芽和发展,使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祭祀神灵祖先的原始礼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于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这在玉器发展史中是很大的进步。
儒家学派将西周以来的佩玉习俗给予理论上的肯定,使佩玉进一步制度化,因而使玉器从主要为“神”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人”服务。
这个转变过程,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含有唯物论因素的中庸思想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玉德观念萌芽于西周时期。
玉德学说形成于东周,而成熟于汉代。
虽然东汉以后玉德观念似乎趋于淡化,但是与“玉德”有直接关系的佩玉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保留下来,“君子必佩玉”的思想影响长期存在。
且由于儒家学派创立了玉德学说,从而使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两千多年来历久而不衰,这在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
玉石在我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装饰品为人们所喜爱和珍藏,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在殷商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业已初步完成,和阗玉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物。
在道德方面,儒家学派为进一步宣传他们的学说,需要用一些物质的载体,故而总结了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阗玉的经验,尤其注意到统治阶层喜爱和阗玉的感性经验,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阗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十一德"、"五德"之说。
玉文化
玉含蓄坚韧,温润莹泽,生动而富有灵性,具有美丽、润泽、细腻的特点。
玉的自然属性给人以美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儒家道德以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玉象征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
人们把玉的品质和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相结合,使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君子比德于玉","玉"与"德"的关系密不可分,玉成为中华文明系统中最美、最崇高的象征物与道德标准器。
"玉德"的核心内容既是"玉"与"君子"的关系,也是仁政德治的象征。
西周时,寄托或赋予人的情感与思想而制成的玉器,逐渐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论述,正式成为巩固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发展社会的信念理想。
经春秋战国以至秦汉,被儒家理论化,融合于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并形成了一种民族风尚与习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最有生命力的元素,伴随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
一个如玉品性的人,无论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都会彰显出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风格。
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和悲凉。
高潮时的举止言行决不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懂得与人为善、平和待人的处世方式;潮落时则又能如一块璞玉,尽管尘土蒙住了光泽,内里依旧能晶莹剔透,并在再次出世时焕发出淡定后的温润光泽,如莲花吐芳,幽然无形,绵延不绝。
这样一种玉的人格特质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推崇的并为之不断修炼自身以期接近或达到的境界。
自打有了玉开始,爱玉的人一天也没有少过。
千百年来,玉这东西就像道德标尺的具象,看到它占有它并不表示真正拥有它,德与玉兼养,才能玉人合一,这种境界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悟得到,悟得透。
因此一个玩玉的人所谓“前三十年人养玉”,不如说玉也在养人之德。
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比德于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玉有五德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也就是说玉是仁、义、智、勇、洁五德的象征。
玉所具有的天然特性与君子形象不谋而合,所以玉常用来象征君子,玉的五德就是君子的五德。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说:玉的柔和,温润象征仁;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正直象征义;声音清畅,悦耳,智慧象征智;坚贞不屈,顽强象征勇;清白,正直廉洁象征洁。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一)温润而泽仁也。
(泽意为濡,濡音为儒即儒家,儒家的标准要求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
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
(二)缜密从栗知也。
(缜意为缜,栗知音为智,意为玉质内紧而外貌明智,即要求人们有外表的明智而又有内在的优秀素质)。
(三)廉而不刿义也。
(廉洁不贪而不刿即不伤义。
这就是要求人们即要廉洁奉公而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不伤义气)。
(四)垂之如坠礼也。
(礼仪谦让别人的精神而且要自尊自爱)。
(五)其终诎然乐也。
(终即终点,诎即屈,意为玉器碰撞有声,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保持乐观)。
(六)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瑕是玉中之病,瑜是玉中美者,这就是要求人们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自知之明,光明正大)。
(七)孚尹旁达信也。
(孚即浮,尹音略同筠是指竹子的青皮即玉采,旁达意为由里及表这就是要求人们内外一致。
由表及里、做到内美和外美相结合)。
(八)气如白虹天也。
(气即气质,气质如白虹有通天之灵气,这就是要求人们气质好、风度好)。
(九)精神贯于山川地也。
(精神即神采,神采能通地,这就是要求人们精神面貌要充实自信如山川大地)。
(十)圭璋特达德也。
君子人格与“比德”
君子人格与“比德”url:/xueshu/2016-03/09/content_19225589.htm,id:19225589作者:张开城在儒家那里,君子具有理想人格的意义,指有才德之人。
所谓比德,是指自然物(如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
于是自然美的欣赏中就包含了道德内容,自然美就升华为道德美、人格美。
人通过自然物来进行价值观照、自我反思,使人格对象化、人格理想物化,使君子形象通过自然物表征出来,从而使抽象的道德范畴有了具象显现,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衍化为对特定自然物的赞赏,引为楷模。
中国古代的比德思想十分丰富,择其要者有:以天地比德、以山水比德、以金玉比德、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比德等。
一、以天地比德关于天的含义,傅伟勋认为有六义,即:天地之天、天然之天、皇天之天、天命之天、天道之天、天理之天。
冯友兰认为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立文认为有三义:1、自然之天(天空之天、天地之天、天然之天);2、主宰之天(皇天之天、天命之天),指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人格神;3、义理之天(天道之天、天理之天)。
这里的理,指事物的客观规律或精神实体、伦常义理。
不管作何理解,天在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神秘莫测的,令人敬畏的,它给人带来光明和黑暗,发出风雨和雷电,而且可望而不可及。
与天相对应的是地,天地是人置身于其间的两个庞然大物。
地宽广无限,积厚而不可测,又兼化育万物,亦不由人不生神秘敬畏之情。
古人以天地比德,以天地之属性比喻君子胸怀品性,要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博大恒久,循则有常。
古人以“大”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美,天地可谓大之极也。
《论语·泰伯》云:“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庄子则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
怀瑾握瑜,君子如玉
怀瑾握瑜,君子如玉——论玉学中的君子文化摘要: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自古以来人们对玉石的青睐长盛不衰。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斑斓画卷上随处可见玉的美喻,与玉有关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
玉不仅具有“石之美者”的资质,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荀子以玉比喻人的基本属性,孔子将玉作为最高道德境界的生动体现,无一不体现了玉的人文道德色彩。
《诗经》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在中国古代,玉就被赋予了君子之德的人文化内涵,表现人的高尚品德和内在修养。
玉学与君子文化密不可分,随着历史的积淀,人们的原始审美意识逐渐趋于理性化,关于玉文化内涵的认知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金相玉质”的普遍审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关键词:玉文化,荀子论玉,玉德,君子文化中国乃崇玉之邦,历朝历代,佩玉之风蔚然不衰。
玉,视之温润,触之生寒,集天地灵气,凝日月精华,孕万物风采,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灵物、美物。
玉,并非一件寻常器物,它在中国从古至今经久不衰的玉文化中,被赋予了流芳百世的人文内涵。
《说文》云:“珮,所以象德也。
”更有荀子“君子比德”,“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菜根谭》有云,“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君子如玉,玉如君子,在某种程度上,玉文化与君子文化已水乳交融。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玉在其高度审美价值之上同样凝聚着深厚的人文道德色彩。
一、石之美者——玉的自然审美性许慎《说文》:“玉,石之美者。
”玉,有着一种浑然天成的气韵,光而不耀,濯清涟而不妖。
“其温润纯洁,异彩纷呈,前人形容为‘白如割肪,黄如蒸栗,蓝如靛沫,绿如翠羽,赤如丹砂,紫如凝血,黑如墨光’这种天生资质引得古往今来无数人的仰慕和追求。
”1三国时期周瑜,字公瑾,名字里包含着“怀瑾握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名如其人,素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
历史上的诗词歌赋,名言典故,均不乏玉的美喻。
有一代丽人杨贵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有北宋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竹林踏月“玉林风露寂寥清,仙妃对月闲吹笙”。
玉器的传统文化内涵
玉器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玉文化起源之早,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企及的。
今天,中国白玉在民间掀起了空前的收藏热,这当然在于白玉内在的质地有着诱人的巨大魅力,它反映和记载着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人物事件及风土人情,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中国玉器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道德修养的象征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又有五德之说,玉不仅被赋予如此丰富的道德内涵,因而君子必须佩戴它,而且佩戴以后,走路时温文尔雅,没有邪念。
今天,虽然德操以玉的风气大大淡化,佩玉者多数说不出玉有那么多的道德内涵,但佩玉作为一种有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依然为一部分人所认同。
二、吉祥伴随的象征玉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礼器,就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古人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无法理解,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玉则被认为是沟通人与神灵的联系,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瑞物。
企求吉祥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今天,佩玉以求吉祥,是多数人的心理想法,图个吉利,这并不是完全相信玉真能带来什么好运,而是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由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风俗。
三、平安免祸的象征玉可保平安,这也是由来已久,至今仍有许多人虔信的一种观念。
也许,今天的研究者会认为这是迷信,其实也还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视玉极重,所以精神极其贯注,即使偶遇意外,可能会因为心志集中,而有意外之幸运。
这可能纯粹出于偶然,也可能确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不管怎么样,玉保平安作为一种信念,起码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富贵荣华的象征玉器在古代就作为贵族身份、等级和财富的标志,不同的等级,佩戴不同色质和形制的玉佩。
玉不仅是身份高贵的标志,而且还是财富的一种炫示,通常我们用金玉满堂来形容一个富贵家庭,今天,玉也是一种富贵的标志,它表明佩戴者的身份和富有。
虽然今天已完全取消了以佩玉区别官位大小的制度,但佩玉作为一种大户人家出身的标志,仍具有相当的魅力。
五、延年增寿的象征食玉可以健康长寿,这是我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看法。
浅析“德玉”文化的美学特征
浅析“德玉”文化的美学特征浅析“德玉”文化的美学特征【摘要】“德玉”即君子比德与玉。
玉的这种道德楷模观念自春秋形成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玉文化的理论基础,儒家借助于人的道德品行、情操赋予自然物以道德含义。
中国封建社会关于玉器的审美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首“符”次“德”、首“德”次“符”、“德”“符”并重。
笔者认为这种审美特性展现出主体“德”与客体“玉”的统一,体现了儒家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在当代玉器仍然延续着和谐的审美理想,“德”“符”并重的审美观也依旧延续,但玉器的道德观念有所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德玉;和谐;审美一、“德玉”文化产生的背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
无独有偶,玉器因其温润的质地、剔透的色泽、清脆的音质成为儒家比附的对象—德行操守,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孔子“贵玉贱珉”的观念标志着中国的玉器从此迈入了“德玉”的殿堂。
随着儒学在封建社会政治地位的确立,玉的“道德楷模”观念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深深扎下了根。
形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玉文化,也蕴含着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二、“德玉”文化体现了儒家和谐的审美观“德玉”是儒家的一种和谐的审美思想。
是以玉所具有的物理属性的美来比喻君子的美好品格。
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人的道德品格、情操,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
儒家常常借助于自然物的特点来象征君子的美好品德,使人获得审美上的愉悦。
因此,“君子比德说”是儒家的美学精神和审美兴趣的反映,同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儒家虽常常称道外界事物的美,但其目的是通过自然物之美来衬托出人格美,其审美兴的趣重点在于人格美而非自然物之美。
李泽厚先生曾说过:“汉民族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几千年来经常把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着重于把握自然美所具有的人的、精神的意义。
”因此,我认为“君子比德说”体现了主体“德”与客体“玉”的统一,是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和谐审美理想。
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比德于玉作者:王亮来源:《醒狮国学》2014年第11期它原本只是一颗顽石,最初与人类相遇时,人们只惊羡于它的色泽与温润的触感。
几千年来,它不知惊艳了多少双眼睛,温暖了多少双手。
在人们的观赏、把玩中,它将其独特的德行沁入了人们的内心。
它走过漫长的旅程,一直被人视若珍宝,但或许它想告诉人们的一如它未被雕琢前的那样质朴。
玉,有德蕴其中,君子自比之。
爱玉,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
自古以来,玉深受历代统治者和各阶层民众的钟爱。
这种执著甚至痴迷的爱历经八千年风雨变迁而始终不改。
但经历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以后,中国人爱玉的侧重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的眼光集中在玉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上,古人则对玉的文化内涵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代的君子之所以一定要佩玉,是因为玉不仅是大自然的精华,还具备君子一般的品德,所以古语有云:“君子比德于玉焉。
”德这东西太抽象,不好表现也无法描述。
但是玉可以。
玉有石的坚实,石无玉的通透;玉有石的刚劲,石无玉的温润;玉有石的质地,石无玉的细腻。
玉的物质属性恰好和古人所推崇的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以玉比德成为可能。
佩戴、把玩,时时看得见、摸得着,便于随时随地躬省自身。
那么,玉到底有哪些品德呢?管仲第一个总结玉德在春秋时期以前,人们对玉的认识基本上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从春秋时期开始,古人对玉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第一个对玉德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
管仲是治国奇才,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著有《管子》一书。
在《管子》中,他首次对玉德进行赞美,指出玉有九德。
管仲说,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是它的“仁”;清澈而有纹理,是它的“知”;坚硬不屈,是它的“义”;棱角分明而不伤人,是它的“行”;鲜明而无污垢,是它的“洁”;可折而不可屈,是它的“勇”;缺点和优点都表现出来,是它的“精”,华美的光泽相互渗透而不互相侵犯,是它的“容”;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是它的“辞”。
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比德于玉作者:曲卓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6期摘; ; 要:“比德于玉”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观点,其理论源自周朝的礼乐文化。
玉器在祭祀的神性中发展出来,在周朝理性精神的影响之下具有了“礼”“德”等丰富的礼乐文化内涵,又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成为君子人格的代表和士大夫阶层精神的象征,由此形成“君子比德于玉”的精神传统。
关键词:王德; ; 礼玉; ; 君子人格; ; 礼乐文化赋玉以德的传统不是始自春秋时代,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形成的更加体系化的君子人格向前推溯,可以发现在有周一代“比德于玉”的内涵是经过衍生与变化的。
在西周,玉器成了“礼”的载体,使得玉器在这样的王权话语体系和礼乐文化的发展之中被赋予“德”的内涵。
“比德于玉”与“比音于乐”一样,于“比”之中蕴含着有周一代的理性精神。
一、王德与王玉1.天命靡常,惟德是依周朝在经历过“血流漂杵”的战争之后取代了商王朝的政治权利,成为新一代的王权拥有者。
在有周一代,自奋强国的过程中总结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的思想,汲取了商王朝灭亡的教训,从“德”取代“天命”的这一转变中可以体现出周王朝的理性精神。
“德,得也。
”“礼乐皆德,谓之有德。
”对于国家的统治阶层而言,王德是至关重要的。
《礼记·文王世子》载:“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
’君之谓也。
”[1](51)君子之德是治国之本,对于德的要求是周王朝对于统治者,统治阶层,国家栋梁的终身要求。
《礼记·曲礼下》记载:“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1](318)玉作为“德”所比之物,无故不可离身,也就是时时刻刻警醒着佩玉之人不忘德行。
从“比德于玉”中可以看到周代统治者更加注重的是佩玉行为中所蕴含的精神意义和所代表的实际功能。
作为中正的一国之王,不仅要有雍容华贵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要有让人尊敬的德行。
周王朝對于“王德”的持守是其理性精神的体现,在商代淫祀的社会风气之中,走出祭祀礼仪中神性的迷雾,探索出人定胜天的决胜道路,相信“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的意思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的意思夫玉者,君子比德焉玉是指精神,而“夫玉者”可以被理解为“有精神的人”,“君子比德焉”可以被理解为“君子的精神要高于德行”。
当前,社会问题、社会分化、社会压力等问题不断增多,社会上的游走者、放纵者越来越多,大家的精神水平被很多拉下了,完全忽视了《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这一传统哲学思想。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这一思想给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那就是精神比德行重要,君子应该坚持道德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水平,超越无知无知与放纵。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精神的重要性,比物质的重要性更大。
精神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没有被引导好,那么他的思维会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其思维模式不会正确。
只有培养好精神,拥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尊重高尚的道德和原则。
社会一直存在着道德约束,要想让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高尚的道德和原则,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素质,去追求更高的道德精神。
此外,我们还要摆脱放纵的心理。
社会上有很多人把放纵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可以用极端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欲望。
但是,这样的放纵行为只能满足短期的欲望,长此以往,会崩溃形成负面的影响,无形中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最后,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接受良好的精神教育,从而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努力转变现有的思想模式,走出一条充满自信和道德的道路。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中所教导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精神道路,不仅引导我们超越无知无知、放纵,而且激励我们不断努力追求道德精神,勇于超越自我,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坚持自我的修养,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有精神的人。
试析玉文化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试析玉文化与德育之间的关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充满了中国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最高褒奖。
这种设计理念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令中国特色大放光彩,也使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玉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它的德育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德是玉文化形成乃至长盛不衰的土壤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我们的祖先是在玉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华文明的大厦的,玉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息息相关。
1.古人的道德观使玉成为人与神的媒介古人认为他们的生存以及所获得的物质都是由一种无形的力量保佑着,并逐步地将这种无形的力量具体化,形成了“神”的概念。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保护部落,就要祈求神的保佑,于是就出现了巫师,由巫师来完成与神沟通的任务。
巫师与神沟通需要神器,巫师认为只有玉能担此重任。
玉蕴藏不丰且质优,比一般石头美观;玉含蓄坚韧、祥和内蕴,是最能代表我们的民族性格、文化和理念的物质载体,这正与古人的道德相吻合。
2.古人的道德观使玉成为礼的化身中华古玉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道德观的滋润中,对中国礼制文明的发展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上古文字中,“礼”字的本义就是用玉奉神。
《说文》:“礼,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这就是说,古人最初将通过祭祀的形式来向神灵献玉的行为称作礼,所谓“古者行礼以玉”。
所以,用以祭神的玉器便称之为礼器,而用以通神或降神的玉器则称之为神器。
随着“礼尚等级”的发展,统治者逐渐开始通过垄断神权来垄断现实社会的行政管理权,出现了由管理者率领下的统一而有序的礼神,这就是古代中国以崇玉、尚德、祀天、祭祖与尊王为主线的传统礼制文明模式的由来。
3.独尊儒术,以玉为载体的道德观在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祭祀鬼神的原始礼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兼论“君子比德于玉”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内涵。
玉器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发展所致。
玉的本质是石,玉器是由石器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玉具有比石更多的优良品质,因此,对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了玉与石的差别。
距今1万多年的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细石器时代遗址、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及距今七八千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已经出现玉制的原始工具,被学术界公认为揭开玉器史序幕的先驱。
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出现了农耕、畜牧、制陶、编织、狩猎、捕鱼等原始生产方式,这是先民们创造的得以定居生活的物质条件。
随之,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玉器以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被人们所崇尚与崇拜,其产生也成为必然。
玉器的成熟标志着氏族社会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到来,象征着王权、神权、军权三位一体所构成的礼及礼法制度的产生,体现了玉文化的精神价值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物质文化。
后来出现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和江、浙、沪一带的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像满天星斗一样在华夏大地上闪现着耀眼的文明之光。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史前文化中,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玉器的主流,玉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玉器是礼神的礼器,非一般人所能拥有,先民们认为它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
史前时代玉器种类单调,主要为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制作技艺比较简陋、粗糙。
到了商周时代,玉器品类繁多,造型多样,工艺技术精致。
春秋时期之前用玉者显示威严、高贵和美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对玉料质地要求的提高和对它的特性赋予人格化的推崇。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
战国玉器较之春秋时期玉器品种更加丰富,突破了春秋时期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璜、玉璧、龙形佩、带钩等器型,工艺更加精细,玲珑剔透并多以镂空、浅浮雕的技法,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装饰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还出现了螺旋纹、花叶纹及描写自然生活的图纹。
剖析玉与人的文化内涵.pdf
玉是自然界中美丽的石头,赏玉者信奉美玉是天地之灵气.玉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美好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的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露!玉是体现人的内涵重要标志: 一、道德修养的体现:君子佩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富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所以君子走路势必温文尔雅,没有邪念,作为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二、富贵的宣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以白玉为堂黄金作马,富可敌国。
玉标志着身份和富有,所谓“金玉满堂”。
三、吉祥的象征:玉为祥瑞之物,沟通与神灵的联系,祈求吉祥如意。
不是迷信,而是历史和文化沉淀而成的风俗。
四、避祸保平安:精神寄托,视玉极重,精神贯注,即使偶遇意外,因心志集中,或可意外幸免,反映人类共同心愿。
五、延年益寿:服玉长生是虚妄的,但玉有药用功效,有益人体健康。
《本草纲目》上载有玉性“甘平无毒”可“润心肺”。
“除胃中热”对“止烦躁”“止喘息”“止渴”有一定作用,如现在流行玉枕: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马瑞林的研究结果,人的经脉统一于大脑这个脑髓,玉枕接触头部,会降低髓海的温度,使人经脉畅通,头清目明,延缓衰老。
六、驻颜和美容:宋代医学著名《圣济录》载: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
慈禧太后驻颜有术,以玉磨面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玉除了磨面可去瘢痕皱纹,还可滋养毛发!。
君子如玉,蒋有儒先生以玉为友弘扬玉石的气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这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古人一直把君子比作玉石,使得千百年来佩玉成为了君子有德的象征。
在《荀子·法行篇》中有过一段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子贡的对话文字,是有关为什么玉比较贵而珉比较便宜的典故。
子贡说“君子为什么贵玉而贱珉?因为玉比较少而珉比较多。
”孔子却不以为然说道:“君子怎么可能因为繁多而贱弃某一东西,又因为稀少就珍视某一东西呢?玉之珍贵是因为君子把它看成是道德的象征啊”。
孔子洋洋洒洒的列举了“玉之七德”,分别为仁,知,义,行,勇,情,辞。
把君子比作玉石可以看出孔子的学识高妙。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世世代代都在思考感悟。
并用玉的品格不断的净化心灵映照人生,使得玉的品格人格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玉文化的一种传统美德,玉德。
古人佩玉,不单充满文人傲气和刚正不阿的形象,还体现了男人的大气。
玉德是中国儒学的一个重要侧面及表现形式,它排斥玉神学的种种神秘违心的内涵,将玉纳入现实生活的轨道,使其成为“仁政德治”的象征。
玉石界的权威专家蒋有儒先生从事玉石行业五十余年,为推广玉石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蒋有儒先生以玉为友弘扬玉石刚正不阿的气节。
蒋有儒先生推广的玉石文化,更重要是为了推广“玉德”,用玉之品格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爱玉之人应该追崇的最高境界。
清华其外,澹泊其中,陌上君子,温润如玉。
对待成绩和荣誉,蒋有儒先生显得非常淡然。
“能被祖国认可,我非常高兴。
能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我很幸福”。
如今蒋有儒先生已经是古稀之年,而这份“玉魂”的精神将永存!。
君子比德如玉
君子比德如玉君子比德如玉作者:真诚相待联系作者2007-08-11 21:09:53中国古代文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
这四君子确实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洁坚贞;兰,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虚心有节,坚韧不拔;菊,冷艳清贞,花中隐士。
因此,对于君子的雅称,她们是当之无愧的。
如果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更高层次上来评述高尚的人格,还有一种“鲜花送美人、美玉赐君子”的说法。
孔子在《礼记聘义》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由此可见,在孔子那样的思想境界中,君子是人格审美之典范,他把世间最美的人格---君子的人格比拟为美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玉不同于其它的物质,他本来只是一块顽石,散落于山野乡间而无人识荆,不经几番雕琢终不成器,可一经琢磨之后,又终会绽出让世人瞩目的光华。
玉的光华,不像钻石、金银全折射于外、喧哗夺目,也不像水晶、玻璃一览无余、欠缺实质,而是内敛于自身,时日越久,越能回味无穷。
这样的性格,很像韬光养晦的君子高人,用美玉来比喻君子,实在无比贴切。
如果把人世间的正人君子比作美玉,那无疑给君子这个雅称赋予了更多的崇高的内涵。
古籍《管子·水地》中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
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抟彻远,纯而不淆,辞也;用白话文通俗的讲就是:玉所以贵重,是因为他表现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是他的仁。
清澈而有纹理,是他的智。
坚硬而不屈缩,是他的义。
清正而不伤人,是他的品节。
清明而不垢污,是他的纯洁。
可折而不可屈,是他的勇。
优点与缺点都可以表现在外面,是他的诚实。
华美与光泽相互渗透而不相互侵犯,是他的宽容。
敲击起来,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是他的有条理。
玉的品质坚硬而不伤人,展示了玉的高洁:"挠而不折,锐廉而不忮"展示了玉的宁可折断也不屈不挠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 的 目的是要 得 到 社会 的认 可 。玉 既然 成 了伦 理 道
倩 (9 4一) 女 , 17 , 回族 , 云南昆明人 , 云南广播 电视 大学讲 师, 学硕士。 文
一
41 —
德 的标 志 , 那么 , 玉 就成 了 向世 人 表 明 自己具 有 高 佩
故 而 总结 了殷 商 时代 开 始 使 用 玉 的经 验 ,尤 其 注 意 到统 治 阶层 喜 爱玉 的 感性 经验 , 以它 就 选 择 了玉 , 所 作 为 它 的政治 思想 和道德 观念 的载体 , 赋予 了玉许 多
的标准 , 玉成为德的载体 。以玉 比德 , 一方 面表现 出 对玉的崇拜 。另一方面看重的是君子的文雅有礼、 品
德 优秀 , 然玉 被赋 予理想 色 彩和人 格 化 。 显
} 收稿 时间:0 1—0 o 21 3一 4 作者 简介: 马
成主要是因为个 人的人 品高低需要向社会显示 , 而显
内蕴 , 因此找到玉作为君子的象征 , 以显示 君子 的德
行高尚, 因此就有了“ 君子 比德以玉” 这样一说。
一
《 诗经 ・ 卫风 ・ 淇奥》 中写道 “ 有匪君子 , 如切如磋 , 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都是治玉的手段 , ” 以此来说 明
要想成为君子就要靠后 天的不断的学习和加强 自我
关 键词 :“ 君子 比德 以玉” ;文化 ;内涵
.
中图 分类 号 :0 G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9— 84 2 1 )2- 0 1 0 10 4 1 (0 1 0 0 4 — 4
中国本就是爱玉之国, 玉之邦 , 崇 在我 国数千年
由于玉石为美德 的载体 , 君子们不仅将 自身对理 想道德最高境界之追求 , 比附于玉之坚洁精美 , 而且
在一 起 , 以拟人 化地 解 释 , 为评 价 、 断人 们 行为 加 作 判
玉之 比德观念在古代社会影响十分广泛, 故古代 佩玉之风与此有着紧密的关联 , 玉佩饰不仅是身份等
级的象征 , 也成 了君子品行高洁的代表。上层贵族和 知识阶层纷纷佩戴各种形状的玉佩 , 他们在美玉的映
衬下 , 享受 着 身为君 子 的荣 耀 。 佩 玉 在 当时 已成 为一 种社会 风气 , 这种 风气 的形
马 倩
( 云南 广播 电视 大 学 文理 学院 . 云南 昆明 。50 3 602 )
摘
要 :君子比德 于玉” “ 与“ 的关 系密不可分。中国是 爱玉之 国、 “ ,玉” 德” 崇玉之邦, 人们人 为
地赋予 了玉石丰富多样的文化含义, 中就 包括人们把 玉的品质和人 的一种 崇高的精神境界相结合 , 其 使玉有 了 德的 内涵, 而君子是 中国传统文化 中表征理想人格 的一个十分重要 的概 念, 君子 比德 以 “ 玉” 说是一种非常有特 色的阐述君子人格 的方式。
为社 会 文 化 的 主 要 特 征 , 会 更 多 关 注 人 的 道 德 规 社
范,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玉那 表里一致 、 晶莹剔透 的 光泽 , 坚硬而温润的质感与美感 , 吸引人们借它来颂 扬人 的道德 品格 。 这 就将 玉 石 本 身 所 固有 的 矿物 品 质和当时人们对于善恶、 是非、 荣辱 、 美丑的观念结合
21 年 6 01 月 第 1 卷第 2期 3
云南电大学报
Ju n l fY n a T nv r t o r a o u n n R v U i s y ei
J n . O1 u e2 1
Vo. 3, . 1 1 No2
探析 “ 君子 比德 以玉 " 的文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涵 观
将高尚人格之砥砺磨练 , 寓之于美玉之琢磨精雕。由
治玉的不易, 联想到 了君子的修身。君子之德 , 不是 先天形成的, 而是后 天造就的 , 是教育和训练的结
果, 正如精美的玉器也是经过 了人为的切磋琢磨后制
成 的,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 玉的天然的美质 只是基 础, 在玉器 身上更 多地凝 结 了人 为的加工 和制 作。
尚的品德或至少是表明 自己是向往高 尚品德的一种 约定俗成的方式。在这里 , 玉作 为一种佩饰 , 用于体 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取 向。文人更是以佩 玉来证 明 自
美德。春秋末期之后 , 儒家依据道德修 养学说 , 进一 步从理论上对玉加 以了人格化、 道德化的 阐释 , 把玉 的 自然 属性 和君 子 的道 德 结 合 起 来 进行 说 教 。儒 家 著作《 礼记 ・ 聘义》 中借助孔子和他 的学生的一段对
、
“ 君子比德以玉” 观念的形成和影响
人们对玉喜爱有加一方面是 固然是 由于玉石 的 天然美 , 但更重要的是玉具有 “ 君子之德 ” 的精神 内
修养。孔子的弟子子贡就从这首诗 中悟到了人生修 养的重要性 , 论语 ・ 《 学而》 记载 : 子贡 日: 诗》 “ 《 云
‘ 如切如磋 , 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与?子 日: 赐也 , , ‘ 始可与言《 已矣 , 诗》 告诸 往而知来者。 ’ ” 子贡 的感 悟得到了孔子的称赞 , 子贡感悟到要像玉那样为世人 推崇器重 , 要成为君子 , 就要像琢磨玉石一样 的, 不断
的使用玉石 的历史中, 人们对玉赋予 了许多的文化 内 涵, 其中主要就包括有道德 的内涵。《 诗经 ・ 秦风 ・
小戎》 中有“ 言念君子 , 温其如玉 ” 用“ , 言念君子 , 温 其如玉” 来说明“ , 故君子贵之也” 君子” 。“ 是人们心 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 古代 的先哲们观物析理 , 以 化 人文 , 既看到了玉的 自然之美 , 又看到了玉具有德 的
地修炼 自己 , 样 才能 成为 一块 “ 这 美玉 ” 。
涵。君子是指才德出众、 国爱民、 爱 高尚正派的文人 , 这个 社 会 的知识 群体 在早 在春秋 战国 时期 , 已经找 就
到玉作为 自己象征 的物 质。春秋 战国时期 , 政治动 荡, 礼崩乐坏 , 百家争鸣 , 这一时期对人的关注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