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看起来很相似,容易混淆。
本文列举部分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以利于更进一步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一、结构类
1. 原生质、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
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原生质体是去掉细胞壁的细胞,是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他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2. 细胞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其浓度决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外液指人或高等动物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又叫做人体
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④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⑤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
原生生物比原核生物更大、更复杂。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例如草履虫。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浆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④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⑤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
原生生物比原核生物更大、更复杂。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例如草履虫。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浆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 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纸打磨后再刷上 一层胶 , 少于后铺上材料选配 4中的橡胶板 , 平面压 并 紧 2 时, 4小 待完全干 后 , 边用寸钉钉一 周 , 固橡胶 板不脱层 , 后 周 加 然
氨酯漆划出一条 5毫米宽的起跳线 , 刷涂两遍。 3 量板和身高计的制作 , . 测 此项 制作有 点复 杂
1 制好 的折叠跳远 台立起 , 把 松开锁加 , 向后滚翻 扣地上 ,{ H 材料
四、 点 优
1 . 折叠后体 积小 , 减少器材 占地空间 , 同时运输 、 搬运 方便
2铺上条纹橡胶 板后 , . 增大 了摩擦力 , 有利于学生 的下肢发力 , 蹬摆
协调 , 跳得 更 远 。
3 . 提高练习 的积极性 , 每次跳完后能迅速 测量 出 自己的成绩 , 为动
作技术的整改提供参考依据。
上面铺上材料选 配 3中 2厘米厚的面板 , 用钉子钉结实 。
印刷在 台体外侧 , 这样印 出来 的字体缝缝棱棱 , 清晰 , 美观 , 大方 , 如同
三 、 用 方 法 使
( ) 防滑橡胶板 。在 制好 的平台上刷上万能胶 , 2铺 待晾干后用 细砂 大厂生产 出来的成品 , 并配上起跳动作 图案 , 使人 一看 就知道用途 。
行辨析 ,希望能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 以 利于更进一步地 学习生物学知识 。
一
细胞 内液指人或高等动 物细胞 内的液体 ,
23 约 占体 重 的 4 %) /( 0 。
抗毒素是 用类毒 素多次刺激 机体 , 待其产 的生物制品 。可用 于治疗 因细 菌外毒素而致 的
疾病 , 也可用于紧急预防。 2生长素 、 . 生长激素与生长凶子
绿色油漆 , 盛入喷壶 中 , 接通电源均匀喷在台体和测量板外侧 。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看起来很相似,容易混淆。
本文列举部分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以利于更进一步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一、结构类1.原生质、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原生质体是去掉细胞壁的细胞,是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他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2.细胞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其浓度决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外液指人或高等动物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又叫做人体的内环境,包括液、血浆、淋巴等。
细胞内液指人或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约占成人体内液体的2/3(约占体重的40%)。
3.胚囊与囊胚胚囊在被子植物中位于胚珠的珠心内,是具有卵细胞、助细胞、极核和反足细胞的结构。
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囊胚是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典型的囊胚呈囊状,中央有空腔,称为囊胚腔。
4.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但是赤道板并不是一种结构(人们假想的一个平面)。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尔基体与其形成有关。
二、物质类1.类毒素与抗毒素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后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可用作疫苗,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
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高中生物学是一门有关生命科学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概念和知识点。
由于这些概念有时相似或相交,高中生物学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出现混淆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路径。
一、原因分析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概念的定义模糊有些概念的定义比较相似,学生容易混淆。
比如克隆和复制,在表面上看,它们都是指将一个物体复制成多个相同的物体,但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应用。
由于对概念定义的模糊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
2.知识结构薄弱有些学生学习生物学时,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浅薄,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学习新的概念时,没有与旧知识进行连接和融合,容易混淆概念。
3.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没有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这种学习方法容易导致概念的混淆。
二、解决路径为了解决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路径:1.夯实基础知识在学习新的概念之前,要先巩固好基础知识。
要通过复习和回顾已学的知识点,将概念分类整理,建立起扎实的知识结构。
2.概念辨析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概念辨析。
通过比较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多角度理解在学习概念时,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定义。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运用学习策略在学习高中生物学时,要有科学的学习策略。
可以采用概念映射、思维导图等方法,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5.及时解疑答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和疑惑时要及时解决。
可以向老师请教、请同学帮助或者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从而消除对概念的混淆。
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解决路径,就可以有效避免和解决这个问题。
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
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在生物学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有些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误人非浅,教学中必须将概念讲清、讲透,才能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现象和原理。
以下就中学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易混淆的概念作对比分析及澄清。
1.泄殖腔与泄殖窦典型的泄殖腔是直肠末端略为膨大的腔,输尿管和生殖管都开口于此腔。
所以泄殖腔是粪便、尿液与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
它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软骨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中的单孔类都具有泄殖腔。
泄殖窦则是输尿管和生殖管汇合的略为膨大处,以泄殖孔(尿殖孔)开口于体外,肠管单独以肛门开口于体外。
圆口纲、硬骨鱼、哺乳类与雄性灵长类皆属于这种类型。
(雌性灵长类的排泄和生殖管道分别开口)。
2.角质鳞与骨质鳞角质鳞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鳞片之间以薄角质层相连。
位于陆生脊椎动物的体表,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普遍存在于爬行动物,鸟类的腿、足部也被以角质鳞,鸟喙外的角质套、羽、和哺乳动物的体毛与角质鳞均为同源结构。
鼠类的尾部、穿山甲的体表也具有角质鳞。
硬骨鱼体表被有骨质鳞,由真皮演变而来。
骨质鳞柔软、扁平、富有弹性,呈覆瓦排列于表皮下。
鳞片上有许多同心圆环纹和辐射线,其前端斜插入真皮鳞囊内,后端游离。
3.卵生、胎生与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孵化为新的个体,其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中所含的卵黄、蛋白等为营养,所以卵生动物的卵一般较大,如鸵鸟的卵。
许多无脊椎动物和绝大多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低等哺乳动物如鸭嘴兽都是卵生。
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为胎儿才产出母体,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直至胎儿出生为止。
其胎盘是由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共同形成的。
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膜紧密愈合并形成许多指状突起称绒毛。
绒毛伸向母体子宫内膜。
母体胎盘是子宫内膜内膜形成的指状突起,它与胎儿绒毛互相嵌合构成胎盘。
哺乳动物中真兽亚纲均为胎生。
动物的受精卵虽然在母体内发育为新的个体才产出母体,但其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营养联系称为卵胎生。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局部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暗示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持久应激的成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布局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成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那么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发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发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克不及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大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必然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发展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发展发育,大大都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布局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底子单元,生物体内约有20种,布局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底子组成单元,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发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罗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局部,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局部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刻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进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那么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瞧:酶、激素和抗体基本上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要紧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能够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耀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实质上瞧:尽大多数酶的化学实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许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瞧: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要紧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基本上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全然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全然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要紧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确实是基本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局部,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
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原因分析1.概念记忆不牢固概念记忆不牢固是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因为疏忽或过于死板的记忆导致概念混淆。
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会记住错的定义,这也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生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实践,加强对概念的记忆,以确保概念的正确掌握。
2.概念认知上的偏差另一个导致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是概念认知上的偏差。
学生们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特定的知识,将某些概念误认为是其他概念,从而混淆概念。
例如,很多学生可能会将“有机物”和“有机分子”混淆,或者将“动脉”和“静脉”混淆。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需要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以及具体的定义和属性,以避免将它们混淆。
3.概念表达与理解上的困难有时高中生物学概念混淆的原因是概念的表达和理解存在困难。
有些概念表达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语境来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在理解概念时遇到困难,他们就有可能将它们与其他概念混淆。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决路径1.多维度思考,区分概念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维度思考来区分不同的概念。
这包括了解概念的定义、属性、特征和应用等。
学生们还可以使用比较法,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和对比。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区分和掌握不同的概念。
2.举例、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学生们可以通过实例、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增强对概念的印象和理解。
3.强化记忆,温故知新强化概念记忆是避免混淆的有效方法之一。
学生们可以通过“温故知新”的方法,定期回顾以前学过的概念,并复习他们的定义和特征,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辅助工具的使用学生们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图表、图像和符号等来帮助记忆和理解概念。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概念概念,从而更容易区分概念。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Z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 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产HjN-C —C00H核甘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甘酸分子支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不____________ 磁磁© ---------------- 磷酸分为核糖核甘酸和脱氧核糖核甘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甘酸:/—含氮碱基・.4 ..4 、 ..4 - "------ 脱氧核涯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习惯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习惯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习惯环境。
习惯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习惯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习惯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与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通常不能合成,要紧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能够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要紧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一致,结构与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要紧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与细胞壁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与二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不包含细胞核与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doc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④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髙尔基器、⑷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⑤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
原生生物比原核生物更大、更复杂。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例如草履虫。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浆细胞j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屮摄収,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IAJ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來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看法的辨析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看法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碰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远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可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点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本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全部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 B 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够合成,主若是从食品中摄取,只有少许种类的维生素能够在机体内转变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
从化学实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实质是蛋白质,少许是RNA 。
激素的种类好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必然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治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若是保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本源不同样,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重视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 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原生质体: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后所剩下的植物细胞结构。
可以认为原生质体包括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三部分。
5.细胞板、赤道板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位置,形成一个平面。
因为这个平面的位置比较类似于赤道的位置,称为赤道板。
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它只是一个垂直于纺锤体纵轴的平面,是一个位置名称,在动、植物细胞都适用。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汇集在赤道板平面上,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板状结构。
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周围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最后将细胞质完全分隔开。
可见,细胞板是一个确实存在的板状结构,且只有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才出现,决定着细胞质分裂的方向。
6.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质(1)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只不过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
它们在核内的螺旋程度不一,螺旋紧密的部分,染色较深,有的螺旋松疏染色较浅,染色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习惯不称染色质)数目、形态不同,具有种的特异性,而且比较恒定。
(2)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B是经过复制的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
B的着丝点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C)。
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B的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
C中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计算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 = 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 = 染色体数。
7.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分裂,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产生许多相同的细胞,使单细胞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使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用来补充体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产生了稳定性的差异。
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进而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
一般说来,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细胞分裂的能力越低。
高度分化的细胞往往不再发生分裂增殖,如红细胞、神经细胞等。
8.无丝分裂和二分裂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无丝分裂则是发现最早的一种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而且不仅在体细胞中,甚至在生殖细胞中都能进行无丝分裂。
由于其核分裂的过程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胞质分裂后的遗传物质不一定能够平均分配给子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很大区别,故称无丝分裂。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丝分裂和二分裂有着本质的区别,二分裂指的是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最原始的细胞增殖方式,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独特的细胞增殖方式,通过这种分裂,可同时形成多个核;且分裂时细胞核仍可执行其生理功能。
9.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④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⑤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支原体、立克次体没有细胞壁)等等。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等。
原生生物比原核生物更大、更复杂。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份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
是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的一类生物。
单细胞的原生生物集多细胞生物功能于一个细胞,包括水份调节,营养,生殖等。
营养方式繁多,有些似真菌,吸收外界营养;更有部份既行光合作用,亦可进食有机食物,例如裸藻。
所有原生生物都生存于水中。
10.硝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是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硝化细菌从铵或亚硝酸的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用以固定二氧化碳。
自然界中,除自养硝化细菌外,还有些异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能将铵盐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
消化作用是指将食物分解成足够小的分子使身体能够吸收利用的过程。
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1.回茬轮作、套种和间作回茬:一年内一茬农作物收获后复种的那一茬,回茬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依次轮换栽种多种作物。
轮作可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
也称为轮栽、轮种、倒茬、调茬。
套种:在某一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增加产量。
也称套作,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间作:在同一栽培季节、同一地块中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栽培方式。
可充分利用光照,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12.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强度、光合生产率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利用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照射到此地的光能总量的比值。
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照射到此地被植物吸收了的光能总量的比值。
从计算公式比较,两者的分子是完全相同的,而分母不同。
光能利用率的分母要远大于光合作用效率的分母,因为照射到某地的光能有的根本没有照在植物体上,而是照在裸地上,就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光能而言,也不会完全被植物所吸收,有的被叶片反射掉了。
从农业生产上看,我们要提高粮食产量就要设法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其方法是:总之,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之一,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植物在光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同化二氧化碳的量,常用单位为毫克二氧化碳/平方分米/小时(请自己转换为通用代号,下同,答者注)。
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是植物在光下实际同化二氧化碳的量,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进行呼吸作用,会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所测得的一般为表面光合作用或净光合作用,就是真正光合作用所同化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去因呼吸作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一般所说的光合作用强度,就是指净光合率。
光合生产率:指较长时间(如一昼夜或一周)的净光合率,也称净同化率,其单位一般为每平方米叶面积一定时间所产生的干物质的重量,如克数干物质/平方米/天。
光合生产率可看作光合作用强度的一种表示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光合生产率同时覆盖昼夜,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针对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光合作用量;光合生产率强调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物质的积累量。
13.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细胞液:液泡是植物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即细胞液一般指的是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分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称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和细胞外液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外延相同。
细胞外液是相对于细胞内液而言的,是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的;而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环境来说的,是从人体的角度来看的。
人体内的呼吸道、肺、消化道等的空腔,都属于外环境,其内的所有成分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14.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内的蛋白质,起着运输氧气的作用,属于细胞内的成分。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15.丙酮、丙酮酸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不同(丙酮的化学式是C3H6O,丙酮酸的化学式是C3H4O3),分类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丙酮往往在实验中作为有机溶剂来提取内容物(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在生物体内不存在。
丙酮酸是细胞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形成的产物,也是三大营养物质转化的枢纽物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