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化学单元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教案
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D.100mL量筒
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9.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玻璃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胶头滴管。请用序号回答: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4)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作
业
设
计
课外作业:剑指中考习题
教
后
反
思
A.9 B.大于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6.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
7.蜡烛燃烧火焰一般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为、、。经实验证明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有、。
8.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物质加热时,应先将试管夹从夹持住试管的中上部(约距试管口处),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朝着。
课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依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学会判断一些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学会应用对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4.认识常见的仪器,知道其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5.熟练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连接、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3)熄灭后:有____烟(为石蜡蒸气),点燃,蜡烛______。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命题:杨晓祥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回顾: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基础科学。
二、化学的发展史, 三、绿色化学:又称____________,主要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量_______,CO和HO的量_______。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22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物质的变化 1、在各种常见仪器下面标出其名称: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者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蒸发B、潮解C、水变成冰D、物质燃烧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挥发性等。
2、药品的取用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_____性、_____性、_____性、稳定性、 (1)药品取用“三”原则:酸性、碱性等. ?“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教案)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
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
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
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记住化学研究的对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主要内容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能运用物质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5.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基本操作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的两种类型的变化和物质的两种类型的性质2.初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的内容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归纳基础知识点第二课时:典型例题讲解和单元训练教学方法:互动交流-回忆归纳-精讲精练相结合教学准备:1.单元训练和考点归纳;2.多媒体课件(选择使用)教学过程:【问题情境】: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如铁能生锈,木材不能;木材可燃,石头不能;镁带能燃烧,而水不能等等,同时这些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也各不相同。
(对这段描述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结论】:因为它们各自内部的组成不同,结构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变化形式。
【两类变化和两类性质】【填表】通过讨论比较两类变化和两类性质,并完成下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依据物质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一最本质的特征,而不是依据变化时伴随发生的现象。
只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才能称为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和基本操作的内容】一)实验常用仪器(引导学生完成)【回忆】下列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根据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①可用于受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其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受热,烧杯须垫上石棉网间接受热。
②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③用于取药和夹持的仪器:取固体粉末或小晶粒状药品用药匙;取块状固体用镊子;取小量液体或逐滴加入液体时用胶头滴管。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教学目标1.能列举与化学有关的事例说明什么是化学及化学研究的对象;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化工生产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化学研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和人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的探究实验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观察记录等基本操作技能。
3.通过大量与化学有关的事例,使学生从化学对生命、生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中萌发学习化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继而产生朦胧的社会责任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学生进行操作的训练。
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理解。
单元课时分配课题1 ——两课时:一课时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物质的性质。
课题2------ 两课时:一课时探究蜡烛极其燃烧。
一课时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课题3——-三课时:一课时了解实验室及其守则、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一课时学习药品的取用;一课时用于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4.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会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
4.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与生活、社会等息息相关的问题为背景,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比较等方法,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结合实物对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做重要的的介绍和操作的演示,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对容易出错的操作要做特别提醒。
4.运用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
3.仪器的洗涤
4.仪器的连接
5.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6.过滤
7.蒸发
1.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从生活中发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中考热点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基本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化学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知识的发展与运用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三)化学实验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组成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
烛身的变化
生成的产物
熄灭后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目标: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二、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三、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课堂练习: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蜡烛然烧B.瓷器破碎,水分蒸发C.干冰致冷,银器变黑D.矿石冶炼,空气液化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Cl固体;②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2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C O;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药品取用基本原则:(1)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不要;不能。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
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固体只需。
(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或;块状用。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
5,怎样正确操作取出某分园空气样品?6,怎样取用密度较大固体药品或金属颗粒?7,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是一节复习课。
重点分析第一单元在中考中的地位及分值,还有考查内容和方式。
复习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概括性地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使之获得系统提高的一种学习过程,它是从部分到整体的学习阶段。
复习内容一般是把有关联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从“横”“纵”角度将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以分类、合并,使之形成知识网络。
二.本专题与课程标准及考纲的对应关系本专题的内容属于《新课标》内容安排中“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物质的变化、仪器的识别与选用、实验基本操作及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知识要点,分析试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做题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第一单元的知识要点及试题分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归纳知识要点,分析试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绘制知识网络,做测试题。
2.达成目标: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知识点,并动手操作制取二氧化碳及检验的实验。
3.学习资源:微视频、进阶练习、课本等相关资源。
4 .课堂复习形式预告:课前检测讲解答疑→分组实验设计→协作讨论完成作业→展示→评价困惑或建议:六、课堂活动环节一、展示知识网络图及作业情况反馈(约5分钟);对习题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
环节二、观看视频,学生分组实验(约15分钟),小组合作按照提供的药品完成实验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升(约10分钟)从中考对物质的变化、仪器的识别、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考查中选题进行练习。
环节四:进阶练习(约5分钟)完成检测,当场反馈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评价总结七、教学设计反思。
2011年中考总复习化学教材过关训练:走进化学世界附教师版解析
第一篇教材过关(紧扣教材,夯实基础)材料过关一走进化学世界一、请你做出最佳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0江苏南通中考,1)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等B.玻璃由于骤冷或骤热而破裂C.不法商贩给橙子“打蜡上色”D.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变绿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考查,要将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A 解析:B图应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C图中试管里的液体太多;D图点燃酒精灯的方法不对。
3.(2010广东佛山中考,2)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A 解析:B选项涉及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C选项涉及燃烧,是化学变化;D选项涉及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变化。
4.下列仪器中,可以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的是A.量筒B.试管C.烧杯D.蒸发皿答案:C5.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带回家中B.倒回原试剂瓶C.随意倒入水池中D.倒入指定容器中答案:D 解析:化学试剂往往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A、C选项是不对的;B选项放回原瓶易污染药品也是不正确的。
6.(2010河北盐城中考)下列实验记录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15 g NaClB.用100 mL烧杯量取75 mL蒸馏水C.用广泛pH试纸测出某碱溶液的pH为12D.150 mL酒精和50 mL蒸馏水混合在一起,得到200 mL医用消毒酒精答案:C 解析:A项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 g,不可能有小数点后2位的数据;B项烧杯不是量具,没有较精确的刻度;D项分子论的观点告诉我们,分子间有间隙,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小于它们原体积之和。
7.(2010河北中考)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答案:C8.(2010江苏泰州中考,1)同学们,你们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夏天用水来制作冰块解暑B.将硬水变成软水C.鸡蛋放入醋中变成“软壳蛋”D.用水、白糖、柠檬酸、纯碱制汽水答案:A 解析:家庭小实验很容易和化学知识结合,目的是使我们养成处处留心化学的习惯。
中考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人教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学案教师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区分2、能熟练操作实验并能运用实验原理自如的做一些书面习题3、了解运用化学知识制造的高产品和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区分实验操作中的注意问题教学准备与手段看书----做题----归纳----反思板书设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定义(2)特征(3)举例(4)判断方法(5)联系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能生锈等教学反思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热爱化学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师生活动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问题,如绿色化学等。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命题落点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例1。
2.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如例2。
3.化学新技术与其解决的问题,如例3。
【典例精析】例1: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A.含磷洗衣粉B.可降解塑料袋C.高效低毒蚊香D.合成纤维衣服解析: 本题考查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可以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中营养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藻类的疯狂生长,从而影响水中鱼类等动物的生存。
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可保护环境,应提倡使用。
高效低毒蚊香和合成纤维衣服的使用都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应提倡使用。
答案:A例2: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下列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包括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以及变化;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研究物质内部组成、结构等;研究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更好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化学”。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人教版-推荐下载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学案: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目标:1.知道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规律的自然科学。
2.能区别学变和物变及学性质和物性质。
3.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通过具体活动探究,认识到学学习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过程及现象。
知识梳:(个人认真复习课本本单元内容,在空白处写上重要的知识点)1.学变和物变(1)什么叫学变?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例3~4个。
(2)什么叫物变?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例3~4个。
2.学性质和物性质(1)什么叫学性质?列举2~3例。
(2)什么叫物性质?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物质的物性质。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4.实验室里有哪些常见的仪器,说明它们的用途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固体药品的取用:(1)如何粉末药品装入试管?(2)块状或颗粒装药品如何装入玻璃容器?6.液体药品的取用(1)怎样将细口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2)如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7.给物质的加热(2)如何对液体进行加热?(3)如何对固体进行加热?8.仪器的洗涤(1)怎样洗涤仪器?(2)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预习反思:1、你认为本单元的易错点、易混点、难点有哪些2、在自主学习中,你遇到了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中探究案典题精炼:【例题1】下列变中属于学变的是()。
A. 电灯泡通电后亮了B. 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C. 煤炭在燃烧D. 汽油在挥发【例题3】下面一段关于碱式碳酸铜受热的描述中,分析下列①~⑥前画有横线的文字,判断它们属于A~E中的哪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A. 反应条件B. 反应现象C. 物质的学性质D. 物质的物性质E. 反应的结果给绿色粉末状的①()碱式碳酸铜加热②(),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③(),管壁出现小水珠,同时,也有气体放出④()。
这是生成了氧铜、水和二氧碳⑤();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出新的物质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研究对象2.化学变化与性质、物理变化得区别和联系3.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4.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基本操作5.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把知识窜成窜的重要性,养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两种类型的变化和物质的两种类型的性质难点:初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的内容【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化学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完成: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的科学。
二.物质变化和性质:叫物理变化,叫化学变化。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四、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见仪器介绍1.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②溶解。
③收集。
2.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破裂。
3.量筒:量度。
注意:不能,不能。
4.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子):①用于。
②用作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容器。
注意: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玻璃片盖住。
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实验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放水或细沙,防止集气瓶破裂。
5.酒精灯:用于加热。
(以后还要详细介绍)6.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
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再,而滴瓶上的滴管。
7.铁架台(铁夹、铁圈):用于,一般常用于、等操作。
注意: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2011年中考总复习化学单元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新课标三维点击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2.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会书写实验报告。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命题指津1.化学研究的领域、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绿色化学等在这几年中考中常涉及到。
2.科学探究的方法也是这几年中考的热点。
3.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天平、量筒的误差分析是经典考题。
预测:“绿色化学”、纳米技术以及高科技的信息题会更多地出现;天平和量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和读数不正确而造成实验误差,此类题型在中考题中也常常出现。
教材精梳理知识清单1.化学研究的对象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及化学的发展史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要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观察和描述。
4.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及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物质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
(3)天平的使用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4)量筒的使用方法及选择合适的量程。
(5)仪器的洗涤:洗涤的方法及洗净的标志。
基础示例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以________为基础。
2.近代科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_提出了原子-分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4.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视线仰视。
而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小于10%C.大于10%D.不能确定5.家中的玻璃杯怎样才算洗干净?示例提示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2.道尔顿阿伏加德罗3.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B5.玻璃杯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玻璃杯洗干净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3.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1.化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常见物质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三、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黑板、笔);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化学九个月考试的倒计时,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步:复习1.复习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将这些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第三步:新知导入1.通过举例、图片或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2.讲解常见物质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基本规律。
第四步:示范与练习1.通过示范的方式,讲解化学反应的相关概念,并提供例子进行说明;2.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化学反应概念的理解。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展示给全班同学;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化学反应过程;2.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七、作业布置1.汇总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写成笔记或整理成表格;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成功掌握了常见物质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展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同时,在延伸活动中,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时仍存在困难,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概念的讲解和练习。
初中化学精品资料《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教案
产生黄色光亮火焰。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应用外焰进行加热。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较,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增多。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可以检验氧气的存在;木条燃烧得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越多。
5.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相切
6.使用药品“三不能“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7.药品取最少量原则:(1)要严格按照用量来取;(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教
学
目
标
1.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识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认识常见的实验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4.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概念,知道概念的区别联系及运用;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等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多。
【典型例题】
例5实验室备有刚收集好的体积为250mL的呼出气体2瓶和空气2瓶。请根据表中已给信息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呼出气体和空气各一瓶,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盖上玻璃片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例4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新课标三维点击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2.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会书写实验报告。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命题指津1.化学研究的领域、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绿色化学等在这几年中考中常涉及到。
2.科学探究的方法也是这几年中考的热点。
3.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天平、量筒的误差分析是经典考题。
预测:“绿色化学”、纳米技术以及高科技的信息题会更多地出现;天平和量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和读数不正确而造成实验误差,此类题型在中考题中也常常出现。
教材精梳理知识清单1.化学研究的对象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及化学的发展史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要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观察和描述。
4.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及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物质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
(3)天平的使用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4)量筒的使用方法及选择合适的量程。
(5)仪器的洗涤:洗涤的方法及洗净的标志。
基础示例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以________为基础。
2.近代科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_提出了原子-分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4.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视线仰视。
而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小于10%C.大于10%D.不能确定5.家中的玻璃杯怎样才算洗干净?示例提示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2.道尔顿阿伏加德罗3.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B5.玻璃杯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玻璃杯洗干净了。
知识点点通重难透析重点1 化学研究的范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1)这里所说的物质与习惯用语中“物体”的含义不同,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物体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从范围上来说物质包括物体。
如下图所示:(2)理解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关系。
重点2 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1)化学的发展史①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
自从发现和利用火,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进化加速。
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②近代化学:原子-分子论的提出(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利用(门捷列夫)。
③现代化学:纳米技术、“绿色化学”。
特别纳米技术(0.1—100 nm之间,1 nm=10-9 m)的研究是当代科技发展象征。
(2)化学的作用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能源、信息、国防、环境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3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理解绿色化学的特点:第一,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第二,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第三,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笑纳,实现“零排放”。
第四,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十分重视。
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家和科学家。
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重点4 实验的设计与探究(1)实验探究包括的内容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具体的科学探究并不一定要求以上要素面面俱到,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只涉及其中的几个方面。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2)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三个关注”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应物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等)、状态(如固体、液体或气体)、气味、硬度、密度、熔沸点及化学性质(如能燃烧,能否支持燃烧等)。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变化过程中的情况,产生什么现象,如是否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等;变化后的情况,如产生什么物质等。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任何反应不会孤立地发生,在发生过程中,会伴随着其他现象及物质的产生。
(3)实验探究的设计方法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实验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必须明确:①实验目的:即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②实 验自变量:即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③实验因变量:即需要观察测量的因素是什么;④控制变量:即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
这种实验设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便于我们设计与验证。
重点5 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
(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较多量的液体,用倾倒的方法。
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倒完后盖好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
量筒平放于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的体积(若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用滴管。
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或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污染滴管。
重点6 物质的加热(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万一撒出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2)加热操作:先预热试管,再用外焰给有药品的部位加热;试管外壁要擦干(防止炸裂);温度很高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3)加热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重点7 洗涤仪器(1)试管的洗涤:先将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2)洗净的标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能股流下。
典题诠释典题1(2010福建厦门) 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C60等碳单质的制取与性质研究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研究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研究的对象,它主要研究物质,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所以 A、B、C都是正确的。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典题2(经典回放)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
化学家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上述课题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粮食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都是与化学研究有关的重大课题,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更深刻地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①与粮食有关的属粮食问题;②⑤都与人体健康有关;③解决人类日益短缺的能源问题;④⑥⑦都与环境有关。
答案:(1)②⑤ (2)④⑥⑦ (3)③ (4)①典题3(2010山东滨州,14)“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解析: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答案:C典题4问题: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猜想:A.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验证:(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中的________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干燥烧杯放在白烟上,烧杯内没有出现水雾,则证明白烟的成分不是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