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 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
(1) 定义和解释乘法分配律。

(2) 分析和讨论乘法分配律的特性。

(3)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在旁指导。

4.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运用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以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练习效果: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评估他们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

3.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测试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7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7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通用7篇)《乘法分配律》篇1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54—55。

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

2.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1、口算a b(2+8)×5 2×5+8×5(2+10)×3 2×3+10×3(9+11)×6 9×6+11×6(12+18)×5 12×5+12×5(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

学生猜后再公布答案。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

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2、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3、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1)学生动手,独立计算周长。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教师板书算式:(64+26)×2 64×2+26×2(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

65×5+45×5=(65+45)×52、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

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1)学生动手,独立计算棵树。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分析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分析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分析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分析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归纳出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乘法分配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自主发现并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家进行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应清晰明了,突出教学重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教具准备:
需要准备一些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教具,如卡片、模型等,以便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以上就是对《乘法分配律》导学案的分析以及数学教案的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7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7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这次漂亮的我为亲带来了7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埋伏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

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

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P38/5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案(通用14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通用14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通用14篇)《乘法分配律》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社教材四年级下册P26页例7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使学生亲历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某些运算简便。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发现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买衣服的情境转入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几组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出字母公式,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生活引入,激发兴趣今年十月,县里准备举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我们学校准备派5个同学参加比赛,学校准备为这5位同学选一套运动服装。

老师在商店逛来逛去选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请看大屏幕。

出示:两件上衣(价格分别是100元、80元)两条裤子(价格分别是70元、50元)2、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出示:(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2)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案计算出总价(用多种方法计算)。

二、探索交流,建构规律1、生选择搭配方案并计算。

2、组内研讨,并出示:(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3、汇报交流:(1)探讨第一种方案。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项老师推荐他的方案?(预设学生回答:A: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1套多少钱。

即:一套的价钱×套数=总价。

列式为:(100 70)×5B: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5件上衣的价钱和5条裤子的价钱。

即:上衣价钱裤子价钱=总价.列式为:100×5 70×5)(2)探讨第二种方案。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14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14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敬业的小编征途为大伙儿分享的14篇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篇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尝试计算,初步认识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2、通过观察交流、举例验证,概括规律,并能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助乘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借助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内涵。

配套资源实施资源:《乘法分配律》教学课件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的题目:有一个长方形的果园,原来宽20米,长80米,扩大规模后,长增加了30米。

问:现在这个果园的面积有多大二、学习新知①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题目的意思,这幅图会是怎样的呢把你想到的图形画在练习本上。

并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②汇报交流,明确算法谁愿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给大家,并说明解决问题的步骤。

③全班反馈(课件动态演示)先来看一种方法:可以先算出扩大规模后果园的长,再算出扩大规模后果园的面积,即(80+30)×20=2200(平方米)(设计意图:借助于课件,展示出这道题目的示意图,进行动态演示,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步的计算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理解另一种方法打下基础。

) 再来看第二种方法,可以先算出果园原来的面积,再算出后来增加的面积,较后把原来的面积和增加的面积全起来就是果园现在的面积。

即80×20+30×20=2200(平方米) (设计意图:借助于课件,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从中清楚地看到这种方法和一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同时又真正的明白,虽然方法不同,但所要求的结果完全一样)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大家是不是已经发现了尽管这方法不一样,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优秀7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优秀7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优秀7篇《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例题、练习题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把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自主、勇敢地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教学流程:一、设疑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

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有什么作用?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同意吗?(同意。

)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其他同学快速判断。

(生口算。

)设计意图: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旧知,为新课作铺垫,而且当学生快速口算到新课题时,会出现一种戛然而止的效果,出现问题情境,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发现1、猜想。

师:同学们算得很快,看看下道题你们能不能很快算出来。

(出示:(10+4)×25。

)师:这道题算得怎么不如刚才的快啊?生:它和前面的题目不一样。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它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生:前面的题都是乘号,这道题既有乘号还有加号。

生:前面的算式都是3个数相乘,这个算式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师:这道题含有不同运算符号了,有能口算出来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10+4)×25=10×25+4×25。

师:为什么这样算哪?生:我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算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生:我是从书上知道的,我知道它的字母公式(a+b)×c=a×c+b×c。

师:你自学能力很强,但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还不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乘法分配律好吗?(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

此内容属于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涵盖了本单元的全部知识点。

本节课中重点学习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c)=a×b+a×c,或者(b+c)×a=b×a+c×a。

其中a,b,c可以是任意实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分配律2.能够根据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乘法顺序与分配律的关系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乘法分配律的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加法分配律,引出乘法分配律。

例如:(2+3)×4=2×4+3×4,(2+3)表示两个数相加,×4表示两数之和的积,2×4表示第一个数2的4倍,3×4表示第二个数3的4倍。

2. 乘法分配律的解释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领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例如:小明要买2斤香蕉,每斤2元。

那么他需要花多少钱?解:2×2=4(元)。

其中,2元表示1斤香蕉的价格,2斤香蕉的价格就是2元×2=4元。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练习乘法分配律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小组讨论,练习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如:小明需要买2根铅笔,每根铅笔3元,再加上一本书8元。

那么他需要花多少钱?答案:2×3+8=14元。

其中,2×3表示2根铅笔的总价,8元表示1本书的价格,因此,14元是小明购买这2根铅笔和1本书的总花费。

4. 深入理解乘法顺序和乘法分配律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顺序和乘法分配律的关系。

例如:小芳有3个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里有4个苹果。

她打算再买2个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里有5个苹果。

那么她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3×4)+(2×5)=22。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原理;2.能够正确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2.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3.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习题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加减和乘除,但是在运算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特殊的情况,你们知道是什么吗?2.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的运算特点,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与示例分析(10分钟)1.定义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的乘积相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的乘积之和,即a*(b+c)=a*b+a*c。

2.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和应用场景,通过具体的示例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习题演练(15分钟)1.给学生出示相关习题,让学生结合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概念巩固(1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性的习题,让学生结合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和推理。

2.分析和讲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并纠正。

五、归纳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的运算规律和注意事项。

2.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可以要求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写下解题过程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需要加强练习和应用。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优秀9篇)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优秀9篇)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优秀9篇)《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例6、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进点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羹育渗遇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

运用已有经验(D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

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

(一)锚垫孕伏1.口算:(卡片)25× 17×4 125×24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投影片)(6+4)×5 6×4+4×5(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

(板书课题)2.教学例5:(1)出示例5:(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①两个算式相等。

②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

学生答,教师板书:(18+7)×6=15018×6+7×6二150(]8+7)×6二18×6+7×6 .(4)教师出示:20×(15+9)20× 15+20×9=48020×(15+9)二20×15+20×9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

(投影出示)(——+——)×——=——×——+——×——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让数学变得简单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让数学变得简单

乘法分配律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极大地简化数学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这个概念的应用,让学生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2.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2.学会如何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数学计算;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合作学习法:分组让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增强合作意识;3.教师讲解法:让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指:在求两个数的积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数分成两部分,然后把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最后再把得到的积相加,得到的结果与先将要乘的两个数的另一个进行相乘的结果相同。

第二节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1:3×(4+5)=3×4+3×5解:根据乘法分配律,把3分成两部分,即3×4和3×5,分别与括号里的数4和5相乘,最后再把得到的积相加即可。

例2:(a+b)×(c+d)=a×c+a×d+b×c+b×d解:同样根据乘法分配律,将a+b和c+d分别相乘,得到4个积,再将这四个积相加就可以了。

第三节合作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其他小组进行计算,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乘法分配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并且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实操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实际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效率。

但是,教学中应当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深刻认识乘法分配律的实用价值,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乘法分配律》教案

《乘法分配律》教案
例如:一件衣服100元,买3件打8折,计算总共需要支付的金额。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100×3)×0.8。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分配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个数与括号内的两个数相乘的情况?”(例如:购买3件衣服,每件衣服的价格不同,如何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分配律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如乘法分配律在括号内为减法时的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总价。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指当我们将一个数与括号内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时,可以先分别将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再将结果相加(或相减)。它是基本的运算定律,对于简化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5篇)《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注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前面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而对于一些有规律的数字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竖式计算,没有发现有些数字相乘之后积的特点,没有发现简算的意义。

因此,要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出简算的必要和方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急躁、耐心分析的良好心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3.教师给出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形式:(a+b)×c=a×c+b×c,并解释每个符号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乘法分配律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画图、列式等,并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2.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a.出示实例,让学生尝试解决,感受乘法分配律在简化计算中的作用。
b.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共同特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形式。
c.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发现,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表达形式。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将其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2.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尤其是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生活情境,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本篇文章将介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知识点,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规律;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3.能够独立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及应用实例;2.准备白板、彩色粉笔、课件、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等教学工具;3.了解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该题。

2.讲解2.1.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指在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变因数的顺序,得到相同的积。

即:a(b+c) = ab + ac。

其中,a、b、c是数,a为系数,b和c为因数。

2.2.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是:当一个数a乘以另外一个数b和c的和时,可以把a分别乘以b和c,然后把它们的积相加。

2.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是:将同一系数与括号内的各个项逐一相乘,并将所得积相加。

例如:3(5 + 2) = (3 × 5) + (3 × 2),即3 × 7 = 15 + 6 = 21。

3.练习教师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完成相关练习题目,或者让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自己寻找乘法分配律的实例并完成应用题目。

4.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来解决数学应用题。

五、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

四、教学小结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并通过相关例子帮助他们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举例和练习,巩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的掌握。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乘法分配律教案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案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学卡片或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乘法分配律吗?它是什么意义呢?二、讲解乘法分配律(15分钟)1. 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用实例或图示解释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步骤。

3. 强调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步骤。

三、练习乘法分配律(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几份练习题在黑板上演示,讲解答案和解题思路。

四、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2. 选几份练习题在黑板上演示,讲解答案和解题思路。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解答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运用方法和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乘法分配律的扩展应用(10分钟)1. 介绍乘法分配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如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

2. 用实例或图示解释乘法分配律在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乘法运算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3. 强调乘法分配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重要性。

七、乘法分配律与因式分解(10分钟)1. 介绍乘法分配律与因式分解的关系。

2. 讲解如何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因式分解,并举例说明。

3. 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因式分解练习。

八、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利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的教案

利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的教案

【引言】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计算,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运算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它,考试中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化计算的方法;3、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步骤】一、引入新知识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图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中给出的数据自行计算,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化计算。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已知a=5,b=6,c=3,求ab+ac的值。

学生们可以先计算ab和ac的值,加起来得到结果,但这样显然比较繁琐。

采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式子简化为a(b+c),即可快速得出答案:5(6+3)=5×9=45。

二、答疑解惑教师在整理了常见问题之后,可以将学生的疑惑统一答复,确保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学生可能会有以下问题:1、乘法分配律只能在一次乘数中使用吗?答:不是,乘法分配律在多位数相乘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的。

2、乘法分配律和加法分配律有什么区别?答:乘法分配律针对的是乘法运算,而加法分配律针对的是加法运算。

两者的区别在于所应用的运算不同。

3、如果有带括号的乘数,乘法分配律还能使用吗?答:在乘数里面有括号的情况下,乘法分配律在简化计算中仍然适用。

只要先把括号里面的内容乘算出来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了。

三、拓展实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也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领会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

比如,学生可以尝试回答一些问题:1、一张扑克牌可以产生多少种组合?答:一副扑克牌共有52张,在这52张中任选一张作为第一张牌,任选一张作为第二张牌,直到选完52张牌。

因为每选出一张牌,剩余的牌会逐渐减少,总的组合数为52×51×50×...×2×1=52!。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公式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3.能够简单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公式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教学难点1.能够简单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两个口诀:“一数乘,全变量;中分配,形式变”和“项的乘积相同,先乘被乘数”来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 × (b + c) = a × b + a × c,和 (a + b) × c = a × c + b × c,并进行简单讲解。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较为直观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 习题训练让学生通过习题训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如:1. ( 3 ) × 7 = 9 × ( 7 )2. 次日天气预报:明天上午天气晴,下午有小雨,温度16~22℃。

一天有24小时,如果每小时温度变化相同,求上午每小时的温度变化量和下午每小时的温度变化量。

3. 甲、乙两人各种了一些小树苗,甲种了8棵,乙种了3棵,再买了12棵,则乙共有多少棵小树苗?4. 总结通过总结与复述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公式,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体会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师应该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做好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习题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水平,让学生爱上数学,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算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教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的表达发现的运算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和字母表达式,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表示两种运算以及灵活应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观察屏风图,说一说屏风上的玻璃是怎样排列的?并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把屏风上的玻璃块数算出来。

二、探索乘法分配律
1、通过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做法列成算式,并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含义,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生总结出两种做法
(1)先分别算出两扇屏风的玻璃数再相加:
12×5+9×5
=60+45
=105(块)
(2)先算出一排玻璃数,一共有5排,再相乘
(12+9)×5
=21×5
=105(块)
虽然算式不同,但是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总结出算式12×5+9×5=(12+9)×5,试着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个规律。

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提问:是不是所有数都有这个规律呢,出示试一试中三组题,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中两道题的特点,然后自主完成计算。

3、交流计算结果,鼓励学生自己描述发现的规律,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并介绍字母表达式。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乘法分配率还可以怎样描述,互相交流,鼓励学生描述:两个数分别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这两个数的加和乘这个数。

4、应用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然后出示两组算式
38×53+53×62(25+18)×4
让同学们试一试,按照四则运算顺序怎么算,运用乘法分配律又能怎么算。

5、交流过程和结果,然后比较两种算法那种简便,说明原因。

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能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学生独自完成,并说说用到了什么定律。

练一练2、鼓励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

练一练3、自主完成
练一练4、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和文字信息,自己解答1、2重点关注学生的不同算法。

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堂总结:今天你收获了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