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三单元比例练习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

× 3、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
4、y︰8=x(x不等于 ), 和x成正比例。( ) 、 ︰ = ( 不等于 ),y和 成正比例 不等于0), 成正比例。( √
数学诊所
小明买了4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珠笔用了6元。小 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 多少钱?
1)题中的( )题中的( 和( )成( 的( ) 和( )一定,所以( 一定,所以( ) )比例。也就是说两人 比例。 的比值是相等的。 )的比值是相等的。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X 12.8 8 = 10
8X = 12.8×10 X ×
12.8×10 × X= 8
X = 16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 我们家上个月用了 吨水,水费是 水费是12.8元. 吨水 水费是 元
也可以用比例 的方法解决. 的方法解决
设要捆X 解:设要捆X包. 设要捆 30X = 20×18 X × X=
20×18 × 30
X = 12 要捆12包 答:要捆 包. 要捆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两个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什么一定, 找两个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什么一定, 成什么比例?(商正积反) ?(商正积反 成什么比例?(商正积反)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 所以水费和用 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两家的 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 两家的 水费和用水吨数的的比值相等. 水费和用水吨数的的比值相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讲义及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讲义及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辅导讲义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比例知识重点1、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3、比例的性质:内项×内项=外项×外项特别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都不能为零。

4、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数。

5、比与比例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特别地:单位要统一7、比例的应用: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1.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1)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比值,看比值是否相等。

(2)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内项之积2.把四个数组成比例常用的三种方法(1)根据比值相等组成比例(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3)根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排序组成比例。

例如1:4=5:20(或20:5=4:1),所以1,4,5,20可以组成比例3.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转化成外项乘积相等的形式(即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来求出未知项的值(注:在转化过程中比例的内项、外项要严格区分。

)例1 小明家上个月用了12吨水,水费是30元,小红家用了15吨水,小红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用比例解)【分析与解】由题意可知水费的单价是不变的,设未知数,根据比例即可求出小红家上个月的水费。

解:设小红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30︰12=x︰1512x=15 30x=37.5答:小红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7.5元。

1.下面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 .10:12和35:42B 20:10和60:20C .4:3和60:45D 35:7和15:32.下面四组数中,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 .2、5、3、4 B.2、4、6、8C 2、9、3、6D 3、2、1、73.如果6x=5y ,那么( )A .x 与y 的比是5:6B x 与y 的比是6:5C y 与x 的比是 6:5D 无法却定4.能与3254:组成比例的比是( )A 6:5 B. 8:15C 15:8 C .5:65.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______6.按糖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______%,现有糖50克,可配制这种糖水_______克8.下列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

六年级数学 比例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 ×1。

5=y ×1.2可知x :y=1。

2: 1.5.4、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5 、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 和x 成正比例,因为:y ÷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 ×y=k(一定)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知识讲解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知识讲解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问题导入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120 km,画在比例尺为1 :10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比例尺是1:1000000,实际距离是120 km,求图上距离。

2.探究解题方法
解法一
分析根据“=比例尺”可以列方程求解。

因为所设的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所以要先把实际距离转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列方程。

解答解:设应画x厘米。

120 km=12000000 cm
=
1000000x=12000000
x=12
解法二
分析要求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可以把120 km转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利用“实际距离×比例尺”直接求出图上距离。

解答 120 km= 12000000 cm
12000000×=12( cm)
答:应画12 cm。

归纳总结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可以根据“=比例尺”列方程解答,也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12可知x:=12:1。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解:4x=3×8x=6。

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例如: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40÷x=,x和成反比例,因为:x×=40(一定)。

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如:图上距离2,实际距离4,则比例尺为2:4,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XX00。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2÷1/XX00=400000=4。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和比例尺1:XX00,则图上距离为:400000×1/XX00=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例:按2:1放大图形。

7、用比例解决问题:例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六年级比和比例典型应用题讲解

六年级比和比例典型应用题讲解

在六年级数学课程中,比和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们比较困惑的一个知识点。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六年级比和比例的典型应用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1. 比的基本概念在学习比和比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比的基本概念。

比是两个量的大小关系的比较,通常用“:”表示,例如1:2。

比的含义可以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比值。

比是一种数量关系,通常用来表示同类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比例的概念及性质比例是一种比的特殊情况,表示两个相等的比。

在比例中,被比较的两个数量等比例地增大或减小。

比例的性质包括等比例性、逆比例性、反比例性等,这些性质在实际问题中有重要的应用。

3. 典型应用题举例(1)甲、乙两人的钱数比为5:3,如果甲比乙多20元,问甲有多少钱?解析: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式5x = 3x + 20,进而推导出甲有多少钱的解。

(2)一根绳子长12米,它分成的三段长成比例,求每段的长度。

解析: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式x + 2x + 3x = 12,解方程得出每段的长度。

(3)小明一小时可以翻译30页英文,小王一小时可以翻译24页英文,两人一起翻译一本书,要多长时间?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两人一起翻译一本书需要的时间。

4. 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学习典型应用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运用等式和方程的方法,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达到了加深对比和比例知识理解的目的。

六年级比和比例的典型应用题不仅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性质,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将来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文章内容,我相信你已经全面地了解了六年级比和比例典型应用题的讲解,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比的基本概念与六年级数学课程中学到的比的基本概念相比,比的概念还有一些扩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归纳第一课时:1.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大小变了,但形状没有变化,图形的各部分长度是按一定的比变化的。

2. 原来的图形是一个整体,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例:整体里包含长、宽等要素)3. 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比的前项代表现在的图形,比的后项代表原来的图形。

4. 整体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内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变化。

第二课时:1.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就可以组成比例。

如果不相等,那么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2.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第三课时1.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 b×c第四课时1. 比有四项,知道三项,就可以求出未知的一项。

2. 解比例步骤:一、先写出比例;二、再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乘法方程;三、最后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第五课时:1.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例: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2.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

3. 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这类比较简单的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将千米转化为厘米时要在千米那个数的末尾加上5个0;二、在求比例尺的结果时要注意0的个数,多数一数、想一想,细心。

第六课时:1.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三个量中,已知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第一种方法:可以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方程;第二种方法:可以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结合除法的意义,得到以下等量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整理和复习

成功属于勤奋的人, 骄傲只会让你落后得 更快。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1、一个服装厂加工一批西服,原计划40人 做,15天完成。现在要想提前3天完成, 需要增加多少人?
解:设需要增加X人。 (X+40)×(15-3) = 40×15 (X+40)×12= 600 X=10 答:需要增加10人。
解:设原计划用X天才能铺完。 1× X=(1+25%) ×12 X=1.25×12 X=15 答:原计划用15天才能铺完。
解决问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3、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解:设原计划用X天才能铺完。 3.2× X=3.2×(1+25%) ×12 3.2X=4×12 X=15 答:原计划用15天才能铺完。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3、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答: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6千米。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一看,二算,三画。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2、用方砖铺地, 若用边长30厘米的方砖 铺地,需要320块;若改用边长40厘米 的方砖铺,则需要多少块?
解:设需要X块。 x = 30² ×320 40² × 900 × 320 x= 1600 x =180 答:需要180块。
500千米=50000000厘米 1 50000000× 4000000 =12.5(厘米)
答:应该画12.5厘米。

六年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讲解

六年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讲解

六年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讲解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比例”。

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应用比例的概念。

主要内容如下:1. 比例的定义:比例是两个比值相等的关系。

例如,如果a:b = c:d,那么我们说a、b、c和d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2. 比例的性质:包括交叉相乘、合比、分比等性质。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验证两个量是否成比例,以及解决一些与比例相关的问题。

3.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许多实际情境中都有应用,例如地图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食品的配料比例会影响食品的味道和口感等。

4. 正比例和反比例:正比例是指两个量按相同的方向变化的关系,而反比例是指两个量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这两种关系。

5. 图表与比例:理解如何使用图表(如线段图、饼图等)来表示和解释比例关系,是有效理解和应用比例的重要一环。

6. 解决与比例相关的问题:学生将学习如何解决与比例相关的问题,例如计算比例尺、解决分配问题等。

教学方法建议:1. 激活学生的前知: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来了解学生对比例的初步理解。

2. 教学策略:结合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可以通过真实的情境、故事或实例引入新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 学生活动:设计小组活动或问题解决任务,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运用比例的概念。

4. 概念检验:通过练习和问题解决活动,不断检验和巩固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在单元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以及他们对比例概念的新认识。

6. 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来了解学生对比例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

7. 家庭作业和扩展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家庭作业,以帮助他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还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6∶3和8∶5
因为 6×5=30 3×8=24 30≠24
所以 6∶3和8∶5不能 组成比例.
0.2∶2.5和4∶50
因为 2.5×4=10 0.2×50=10 10=10
所以 0.2∶2.5 =4∶50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31:61和21: 41
因 为 11 1 6 2 12
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复习: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 0.5 : 0.4 和 2 : 2.5
因 为 0.5:0.45 4
2:2.5
4 5
所以 0.5: 0.4 2: 2.5
不能组成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比例的基本性质
城南小学 潘旋
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习: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1) 6:15 和 8:20
(2) 0.5 : 0.4 和 2 : 2.5
因 为 6:152 5
8:20
2 5
所以 6 :15 8 : 20
例如: 2.4 ∶1.6 = 60 ∶40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2.4 ∶1.6 = 60 ∶40
内项 外项
2.4 60 1.6 40
2.4×40= 1.6×60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二、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头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大体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由x×1=×12可知x:=12:1。

4、解比例:依照比例的大体性质,若是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能够够求出那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解:4x=3×8x=6。

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转变,另一种量也随着转变,若是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确实是商)必然,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例如:路程必然,速度和时刻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刻=路程(必然)。

总价必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必然)。

长方形面积必然,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必然)。

40÷x=,x和成反比例,因为:x×=40(必然)。

煤的总量必然,天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天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必然)。

六、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如:图上距离2,实际距离4,那么比例尺为2:4,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XX00。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和比例尺,那么实际距离为:2÷1/XX00=400000=4。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和比例尺1:XX00,那么图上距离为:400000×1/XX00=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例:按2:1放大图形。

7、用比例解决问题:例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第三单元比例练
习题
(5)比和比例一、填空:
1、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6,其中一个外项是2
3,另一个外项是()。

2、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3、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个数量中,当()一定时,
()和()正成比例。

4、如果y=5x,那么x和y成()比例。

5、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6、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一个三个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1,这是一个()三角形
8、如果7x=8y,那么x∶y=()∶( )
9、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3∶1,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倍。

10、五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
如图的大长方形,,那么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11、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

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12、甲数是乙数的2.4倍,乙数是甲数的()
()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甲数占两数和的()()。

13、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女生人数与男生
人数的比是()∶(),女生比男生少()()。

14*、已知甲数的1
6相当于乙数的
1
5,那么甲数的一半相当于乙数的()
二、判断题:
1、小红的身高和体重总是成比例。

……………………………()
2、成正比例的量,在图像上描的点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

…()
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实际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图上距离要大。

…………………()
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

…()
三、选择题:
1、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1) 2 (2) 12 (3) 18
2、把1.2吨∶30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1)1∶250 (2)1200∶300 (3)4∶1 (4)4
3、把5克盐放入50克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1)1∶9 (2)1∶8 (3)1∶10 (4)1∶11
4、下列几总量中,不是成反比例的量是()。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2)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3)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四、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6.4∶8= 1
6∶
2
3 = 0.375∶0.625= 8 ∶
8
9 =
五、解比例
3
5∶X= 1
3
∶2 X∶5=0.46∶4.6
18
111 =
X
222
1.2 x = 4
5 1.25∶0.25=x∶1.6
3
4∶x=3∶12
六、根据条件,先判断题中所给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如
成比例再写出等式。

(1)一台织袜机3小时织39双袜,照这样计算,5小时可织65双。

(2)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每分走60米,15分可以到达,如果每分走50米,18分可到达。

(3)一辆汽车行驶500千米消耗汽油60千克,再行驶200千米,又消耗汽油24千克。

七、聪聪在同一时刻测量了直立在太阳下的四根竹竿的影长,结果如下:
(1)竹竿的高度与影长之间成()关系。

(2)如果聪聪在这一时刻测得一根竹竿得影长为0.9米,那么这根竹竿得高度为()米。

八.应用题
1、一个半径长是4毫米的圆形零件,画在一幅比例尺是25∶1的图纸上,它的图上半径是多少厘米?
2、把280棵树苗栽在两块长方形地上,一块长15米,宽8米;另一块长12米,宽4米,如按面积大小分配栽种,这两块地分别要栽多少棵?
3、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比为1∶150。

①要配制这种农药755千克,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②有药3千克,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③如果有水525千克,要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放进多少千克的药?
4、下图的比例尺是
的实
际面积。

5、给一座房屋的地面铺方砖,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要2000块,若改成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
6、水泵厂原计划每月生产120台水泵,半年完成任务,实际提前两个月完成,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水泵?
7、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期限为10天,10天后要按每天每册0.5元收取服务费。

小明借了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5页,16天能全部看完。

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每天要看几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必交延世服务费?
8、威海市某化工厂六月份计划生产消毒液10000千克,前12天生产了4200千克,照这样的工效,全月能完成消毒液的生产任务吗?
9、有一种小瓶装消毒液净重50克。

小明妈妈买回8千克瓜果,现需将这些生吃的瓜果进行消毒,取出10克消毒液需加水多少千克?
九、将下面两题分别列出二种不同算式。

1、学校里有16棵李树,李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
3,两种树共有多少棵?
①②
2、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的质量比是7∶4,已知大米比面粉多运来450千克,
运进大米、面粉共多少千克?
①②
十、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1、修一条公路,总长124千米,前20天修了15.5千米。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
想:照这样计算说明()定。

()和()成比例。

解法一:设修完这条路还要X天才完成。

解法二:设修完这条路一共要X天。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如果每小时行60千米,可提前几个小时到达?
解法一:设可提前x小时到达解法二:设提速后x小时到达乙地
3、一套课桌椅的价钱是105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5。

椅子的价钱是多
7
少元?(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4、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一批衬衫的任务,前5天生产600件,完成了任务的40%。

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