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套知识网络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推荐文档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 c 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 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 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 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 3 节 比热容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电铃
第 2 页(共 22 页)
交叉相连接的导线 ○M
电动机
(负极) (正极)
电池
○A
电池组
○V
电流表 电压表
开关
○×
小灯泡
电阻 滑动变阻器
第 3 节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 吸=cm(t-t0) ②温度降低时用:Q 放=cm(t0-t)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 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 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 Q=cm△t 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 个因素决定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四个步骤:看、放、读、记。
看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置刻度尺时要保持平行和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要垂直视线并准确读出分度值和估读值,最后要记录测量结果并注明单位。
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包括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和观察者估读时的主观因素。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测量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等方式降低误差。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包括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和等量代换法。
化曲为直法是将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滚轮法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累积法是测出多个相同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等量代换法适用于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的规则几何体的某些长度,如圆锥的高和球体的直径。
5、平移法是一种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可以使用直角三角板将其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
6、为了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确定,以使描述运动状态简单明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套知识网络
初中物理知识网络凝华(放)熔点沸点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日心说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谱线红移说明星系离我们远去。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y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分子运动初步(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者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力与运动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牵引力大于阻力: 物体将加速牵引力小于阻力:物体将减速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力压强与浮力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全面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版)
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体现,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力的单位:牛顿(N),1N是使1kg物体产生1m/s²加速度的力。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 力的分类:按作用效果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等;按性质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为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
6. 弹力:物体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形变处。
7. 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8.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公式为F=ma。
10.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11. 力的平衡:物体受到的力相互抵消,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 杠杆原理: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为F1L1=F2L2。
13.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可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14.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的过程,公式为W=Fs。
15. 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16.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公式为P=W/t。
17. 功率的单位:瓦特(W),1W=1J/s。
18. 能的概念:物体具有的做功的本领,分为动能和势能。
19. 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1/2mv²。
20. 势能:物体因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1. 能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量保持不变。
二、热学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
2. 热量:物体传递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3.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单位为J/(kg·℃)。
9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9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包括:
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也可以称其为热能。
2.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全面(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聚会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 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88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 米/ 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 米/ 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点汇总,总结了部分重要内容,供参考。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和图示法
2.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合成分解
3.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4. 牛顿第二定律和加速度公式
5.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原理
6. 重力和物体的重量
7. 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8. 斜面运动和滑块运动的计算
9. 向心力和离心力
二、声音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是机械波
3. 声音的特征:音调、音量、音质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影响
5. 回声的原理和应用
6. 音的反射、折射、绕射现象
7. 声音的干涉和共振现象
三、光学
1. 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是电磁波和光的波长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4.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5. 光的成像和反射成像
6. 光的折射成像和透镜的原理
7. 光的散射现象和原理
8.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四、电学
1. 静电现象和静电力
2. 电路、电流和电阻
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和计算
4. 伏特定律和欧姆定律
5. 电功和功率的计算
6. 电磁感应和电流的诱导
7.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
五、热学
1. 温度和热平衡
2. 热量和比热容
3. 相变和热传递
4. 温度计和热传感器的原理
5. 热膨胀和热直线传导
6. 气压和大气压力
7. 压强和机械波传播速度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教材知识网络结构
初中物理教材知识网络结构(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网络结构:长度的单位:m、km、dm、cm、mm、µm、nm长度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会选、会认、会放、会读、会记(学生实验)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卡尺法、绕线法、化曲为直法等时间的单位:s 、h 、min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钟、表(学生实验)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被选作标准假定不动的物体机械运动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参照物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动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定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公式:υ= S/t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测量平均速度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学生实验)时间的测量:钟、表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网络结构: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声音的传播——介质 声音的速度——— 340m/s (15℃空气),一般υ气>υ液>υ固人听到声音的途径 ——(声音 → 人耳 → 鼓膜振动 → 听小骨 → 听觉神经 →大脑)定义:声音的高低音调: 超声波(高于20000H z )决定因素:频率次声波(低于20H z )声音的特征 定义:声音的强弱响度:决定因素:振幅定义: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音色:决定因素:材料、结构噪声的来源:交通、工厂、街道……噪声 噪声的危害、妨碍休息、学习、工作、伤害身体噪声的控制:声源处、传播中、人耳处传递信息:听诊器、声呐探测、倒车雷达、B 超声音利用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品、声波振碎结石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网络结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温度的规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沸水温度为100℃温度原理:液体热胀冷缩构造:玻璃泡、玻璃外壳、毛细管、液柱等实验室温度计:-20℃—110℃测量工具:温度计种类:体温计:35℃—42℃寒暑表:-30℃—50℃使用方法:使用前: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套知识网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套知识网络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力重力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方向: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 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摩擦力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种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
大小测量:1、水平方向2、匀速直线拉动。
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有关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讲到一个力肯定涉及到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离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大小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最全面(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华版)
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
v
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
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
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 像。因此,焦点 F 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3
精品学习资料
第 3 页,共 29 页
(3)物体在焦距之内(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
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
距 v 也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
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物点的虚像。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屏幕显映。
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u——物距、 v——像距、 f ——焦距。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u=2f
v =2f 像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
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 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 这点就是
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初中物理知识网络
中考总复习知识结构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检验:电量:q 单位:库伦 简称:库 符号:C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电源:开关:作用 用电器:导线:导体:两种材料绝缘体:电流产生条件 ①电路闭合②保持通路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电路 电流的方向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单位:A −→−310mA −→−310A μ工具:电流表 ○A测量 使用方法 ①电流的大小(I ) ②③④通路:接通的电路三种状态 断路:断开的电路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作用:单位:伏特 简称:伏 符号:V KV −→−310V −→−310mV −→−310V μ符号:U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常见电压 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电压 工具:电压表 ○V 测量 ①使用方法 ②③④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并联电路:定义: 符号:R 元件符号:单位;欧姆 简称;欧 符号:Ω M Ω−→−310K Ω−→−310Ω导体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性质大小决定电阻工作原理:符号:实物:变阻器使用方法①通过改变电阻丝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作用②保护电路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①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公式:RU I = ②当导体中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③定律中的三个“导体”指的是同一导体!④推导式:U=I ·R 、IU R = 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各串联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①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伏安法测电阻 ②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伏安法 ③根据公式RU I =算出电阻的阻值 实验中电压的改变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实现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但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低电阻小,温度高电阻较大安全电压:对于人体来说,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第十八章 电功率 获取方式: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电池 电流工作过程:把电能转化为其他能的过程 符号:W 国际单位:焦耳 简称:焦 符号:J单位 常用单位:千瓦时(度) 符号:Kw ·h单位换算:1 Kw ·h=3.6*106J工具:电能表测量 读数:电能 参数 ①1400/ Kw ·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 ·h 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1400转②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上使用③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能为10A ,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④50HZ==这个电能表在50HZ 的交流电路中使用①Pt ②UIt ③I 2Rt ④t RU 2 计算公式 W= ⑤参数转数定义:在单位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意义:表示用电器做功快慢的一个物理量符号:P电功率 计算公式:①P=UI ②P=I 2·R ③P=RU 2 ④P=t W 单位:瓦特 符号:w 单位换算:1w=1J/s ,1Kw=1000w常用单位:千瓦 符号:Kw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表示 ①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 ②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①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测电功率 测量 ②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③根据公式P=UI ,计算出P①连接实物时,开关始终要断开,为了防止短路实验注意事项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大阻值的位置,起到限制电流通过,保护电路的作用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电流的 影响因素:R 、I 、t热效应 热量 符号:Q焦耳定律 ①通过导体跟产生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②公式:Rt I Q 2② 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即Q=UIt第十三、十四章 热和能物质由分子组成 分子热运动 分子 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表明分在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量:在热传递中传递的那部分能量,符号为Q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吸收时的热量,用字母“C ”表示,单位: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物理意义:1kg 的水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北方楼房中装有暖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网络凝华(放)熔点沸点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日心说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谱线红移说明星系离我们远去。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y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分子运动初步(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者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力与运动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牵引力大于阻力: 物体将加速牵引力小于阻力:物体将减速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力压强与浮力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要素:三种杠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F1/F2=L2 /L1。
杠杆平衡的条件: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滑轮定滑轮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定义:能绕轴转动的轮子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特点: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动滑轮功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J);F→牛顿;s→米。
(1焦=1牛·米,1J=1N·m).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定义:有用功:我们的目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功。
额外功:并非我们所需,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W有用+W额外种类功率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P),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P=W/t 。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计算公式:P有/W=η(η﹤100%)机械效率机械能和内能势能动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J)动能和势能的关系:物体可以具有动能、势能也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机械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意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特性: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特性: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特性: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机械能和内能的应用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比热热量热值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焦耳;q是热值,单位: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做功: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内能电路初探组成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特点: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源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电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常见的直流电源是电池。
交流电用“~”表示。
直流电源的电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直流电源的电流流向:电流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用电器定义: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
特点:将电能转化成我们所需的能。
开关定义: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种类:单刀单掷、单刀双掷…注意:电路连接完全后再闭合开关。
定义:电路就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和用电器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连接并联串联连接电路注意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特点: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
特点: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2.导线的两端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保持接触良好。
3.连接电池两极的导线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
特点电流表使用规则是:电流串联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定义: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用字母I表示。
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µA)。
单位换算: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仪表是:电流表。
①检查接线指针是否指零,调节调零螺丝将指针调制零位。
②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试用大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电压定义: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单位换算: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
电压表使用规则是:特点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串联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并联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①检查接线指针是否指零,调节调零螺丝将指针调制零位。
②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先试用大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导体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