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信仰的传承与重构
布洛陀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
布洛陀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布洛陀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布洛陀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梅花三弄”的最高境界。
布洛陀是以琴、棋、书、画和诗为基础,并加入舞蹈、武术、音乐、戏曲等元素的综合艺术形式,最初起源于清代,流传至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布洛陀艺术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布洛陀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布洛陀的宣传和普及。
利用各种渠道,如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布洛陀文化。
同时,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了解布洛陀的特点和价值,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参与。
其次,必须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加强对布洛陀艺术的法律保护。
应该明确规定布洛陀的传承和开发成为一个文化需求和必要任务,并制定相应的专门法律和法规来保护和规范布洛陀的传承。
此外,应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保护和推广。
再次,要加强对布洛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深入挖掘,建立起完善的文献资料和传承体系。
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传帮带”机制,通过教学、演出等多种途径,来推广布洛陀艺术,确保其传承发展。
最后,还要加强对布洛陀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布洛陀的传承应该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式创新和发展。
例如,可以融合现代舞蹈和音乐元素,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同时,还可以将布洛陀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产生更多创新的艺术形式。
综合来看,保护传承布洛陀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推动文化多元化、推动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举措。
我们有责任将布洛陀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掌握、喜爱这项传统文化,让它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份文化遗产。
布洛陀论文布洛陀文化论文传承场论文
布洛陀论文布洛陀文化论文传承场论文布洛陀论文布洛陀文化论文传承场论文论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场【摘要】布洛陀文化是以始祖布洛陀崇拜与信仰为核心而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布洛陀文化的传承是在一定的文化传承场中实现的,因此,传承场是布洛陀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基础。
本文主要对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场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分析这些传承场在动态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发生的演变情况及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布洛陀;布洛陀文化;传承场布洛陀是存在于壮族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智慧老人,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是壮民族文化的创始者和先行者,因而在壮族及其先民心目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布洛陀文化便是以布洛陀崇拜和信仰为核心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并尊崇其旨意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观念性体系”。
[1]它自产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植根于壮族先民及其后代子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而且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大家知道,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传承场,正如磁力的运动要借助并形成一定的磁场一样。
布洛陀文化的流布与传承也正是依靠着各种各样的传承场在壮族民族文化中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一、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场“传承场”是传承赖以实现的中介实体。
就传承而言,“场”包括以下两个含义:一是时空概念上的场,即特定的场所和环境;二是类似于物理学范畴的能量场,一种无形的作用力和作用空间。
[2]由此,笔者将根据传承方式的不同和传承内容的差别把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场分为六种,即仪式传承场、节日传承场、歌圩传承场、具体有形的实物传承场、学术空间中的传承场以及旅游环境中形成的传承场。
(一)仪式传承场仪式,是人神之间的桥梁,是“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行为方式”。
[3]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仪式传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壮族的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中存活着各种相关的仪式,布洛陀文化自然而然地在仪式的空间中得以生存和传承发展。
始祖信仰论文重构比较论文
始祖信仰论文重构比较论文始祖信仰论文重构比较论文始祖信仰论文重构比较论文中越民间始祖信仰重构比较研究【摘要】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曾被西方认为迷信和落后的东方民族民间信仰却日益升温,从而促进了民族民间始祖信仰的重构与发展。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就中国广西田阳布洛陀始祖信仰与越南富寿省雄王始祖信仰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其始祖神的定义、重构的历程及背景等异同及其成因,从中发现各自民族民间信仰的特点和经验,吸收两国人民在保护、传承和重构民族民间传统始祖信仰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中越;始祖信仰;重构;比较中越两国民族古今都存在始祖信仰的民间宗教文化。
始祖信仰在两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实的根基。
这种民间宗教文化伴随着文明的延续、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延续至今,而且有日益升温之趋势。
2011年4月8日至14日,笔者先后到中国广西田阳县和越南富寿省峰州县参加由广西壮学学会与百色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1年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和越南文化部、越南富寿省人民委员会联办的“当代社会祖先崇拜国际学术研讨会-以越南雄王崇拜为例”,分别考察了中国广西田阳敢壮山的布洛陀祭祀活动和越南义岭山的雄王祭祀活动,体验了中越两国始祖信仰文化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试以中国广西壮族布洛陀始祖信仰和越南雄王始祖信仰为例,就两国始祖信仰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预测其发展走向,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两国民族民间始祖信仰,促进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一、中越始祖信仰的形态中国广西壮族民间始祖信仰主要是布洛陀,越南民间信仰的始祖是雄王。
那么布洛陀和雄王是什么样的“始祖”?他们究竟是始祖神还是历史人物?笔者认为,布洛陀和雄王都不是历史人物,而是传说或是神话中的人物,是人们心目中的始祖神。
布洛陀是壮族始祖神,也是一个创世神;雄王是越南各民族共同的始祖神或是“国神”,而非历史化的开国皇帝。
(一)壮族的布洛陀信仰布洛陀是壮族崇拜和信仰的始祖神。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不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不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就是因为其中优秀的东西或某些合理的内核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特征。
壮族神话中关于“布洛陀”与“姆六甲”的叙事虽然出现诸多变化,但其中许多母题或文化内涵却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一、“布洛陀”“姆六甲”的文化始祖性质没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布洛陀”还是“姆六甲”行为处事的重新建构,还是关于二者的不同讲述语境以及看似千差万别的情节表达,其作为文化祖先的原型意义的本真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布洛陀”、“姆六甲”既是壮族文化传统中积淀形成的具体的文化祖先形象,也是特定社会形态下一个特定群体形象的代称,这与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上所塑造的女娲、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等始祖形象异曲同工,从观念上分析,都是指特定的类型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
它既具有人类学意义,也具有符号学价值。
这种对文化始祖的塑造源于古老的神话记忆和客观的历史真实,也是后世神话传承中通过再解释再创造不断进行文化叠加的结果。
一是神话关于“布洛陀”、“姆六甲”形象的生成,他们都具有非凡的来历与体征。
许多神话都采用了几近相同的创作手法,如布洛陀、姆六甲都有“神奇的出生”母题,无论是“从天降”“花中生”“神婚生”的姆六甲,还是“感生”“卵生”“源于特定地方”的布洛陀,这些不同凡响的产生就意味着他们是“神”而不是“一般的人”,正因为不是凡人,所以才能成为值得荣耀的人类始祖。
甚至在特定的具体情节中还透露出明显的祖先崇拜意识,如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布洛陀的传说》中说,布洛陀携妻子“母洛甲”下凡。
以及流传于广西田阳县一带的神所说的,布洛陀与姆洛甲一起从天上降到田阳县敢壮山。
这类“天降”母题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王权神授”“首领(帝王)身为天子”的传统史观。
布洛陀文化传承研究
THANKS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布洛陀文化传承地区也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 盾,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缺乏系统性的保护措施
目前,针对布洛陀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持续 性,难以有效地解决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布洛陀文化传承的机遇与前景
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来支持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布洛陀文化传承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地方经济收入,促进经 济发展。
布洛陀文化传承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传统艺术人才
布洛陀文化传承在艺术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培养传统 艺术人才,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
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和传承布洛陀文化,艺术教育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民族 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布洛陀文化传承地区也逐渐成为了旅游胜地 ,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可以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教育普及与推广
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提高年轻一代对 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4
布洛陀文化传承的策略与方法来自强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布洛陀文化传承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布洛陀文化概述 • 布洛陀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 布洛陀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 • 布洛陀文化传承的策略与方法 • 布洛陀文化传承的实践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探究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探究壮族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山区地区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布洛陀文化具有深厚的生态思想,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依赖,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本文将从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和具体表现等方面,探讨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
一、历史渊源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在未有文字记录的年代,壮族先民就在布洛陀的环境中生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壮族人民创造性地利用和保护了布洛陀地区的自然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化。
布洛陀地区地势奇峻,山高水险,自然资源丰富。
在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壮族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种尊重自然、依赖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布洛陀文化在壮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精神内涵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依赖,以及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上。
在壮族传统文化中,布洛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壮族人民心中的圣地和生态信仰的象征。
在壮族人民的信仰中,布洛陀是与山水有关的宇宙中心,是生态环境的源泉和精神家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壮族人民敬畏布洛陀,视山为母,水为祖,认为山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灵魂。
他们传承着对布洛陀的崇敬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形成了“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生态理念。
壮族人民相信,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生存的根本及生态平衡的永续。
布洛陀文化还具有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观念,即“雷公助人劳动,山神保人平安”。
这体现了壮族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会祈求自然神灵的保佑和庇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十分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遵循自然规律,不破坏山水资源。
三、具体表现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在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中有着丰富的具体表现。
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十分重视。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
1、含义布洛陀传说是壮民族的创世始祖,是壮族的“祖公”,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壮族的始祖男神,与他同时匹配的是姆六甲,是壮族始祖女神。
按壮族语言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一个知道很多、很会创造的老人。
传说中,他是壮人中最强大的鸟部落的首领,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界。
2、历史根据布洛陀诗经的流传情和历年敢壮山朝拜者之众,人们对它的信仰这些方面来考察,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实地考察,百色田阳是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积淀深厚的布洛陀文化。
壮族的布洛陀文化圣地就在广西田阳县的敢壮山。
敢壮山又名春晓岩,位于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后面,326.7米,相对高度198.9米。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其山体结构曲艮奇特,远看像—头昂首的雄师。
山的中部以下是红壤土,山的中部是石灰岩及溶洞穴,有好个岩洞还是相互贯通,山的顶部是风化的土壤。
敢壮山的来历与布洛陀有关。
敢此字为“硐”“洞”的意思。
敢壮山,意为朝拜壮族祖先的起源山洞。
传说,布洛陀与姆洛甲受玉帝的派遣,于农历二月初一启程,用箩筐挑着五个孩子及镰刀和锄头等用具,乘着玉皇大帝宫殿前摘下的两片树叶,飘飞到田阳上空。
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雷劈声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担断了,两只箩筐坠落大地,分别落在相距十里的那贯和三今两地,形成现在的敢壮山和五子山,锄头和镰刀坠落的地方划开了一道大沟,成为右江河。
除此以外,如今敢壮山上的母娘岩、、将军岩、蝗虫洞、通天岩、、圣水池、祖公庙等景点都与布洛陀有关。
3、贡献“布洛陀是壮族人民心目中非常神圣的一个人,也是一个知识非常富、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做到的一个人。
”布洛陀是壮族群众崇奉的始祖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
布洛陀创世史诗叙述布洛陀开创天地万物和安排秩序的艰难过程;歌颂布洛陀创世功绩歌谣,是布洛陀的子孙对始祖布洛陀丰功伟绩的由衷赞颂。
城镇化背景下布洛陀信仰的实践转变及其建构困境
城镇化背景下布洛陀信仰的实践转变及其建构困境布洛陀信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传统信仰,受到了城镇化背景的影响,其实践方式发生了转变,并在建构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
城镇化是以城市化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现象,城市在经济、人口、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质的改变。
城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布洛陀信仰也受到影响。
布洛陀信仰在传统时期主要通过家庭世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信众凭借对信仰的虔诚和仪式上的参与来实践信仰。
在城镇化背景下,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家庭传承的机会变得更少,信仰传承出现断层,信众们对信仰的参与程度下降。
面对布洛陀信仰实践的转变,有些信众开始采取个人化的方式实践信仰。
他们通过在家庭中摆放布洛陀神像、供奉祭祀,甚至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来表达对布洛陀信仰的信仰和敬仰。
这种个人化的实践方式,虽然有助于信仰的传承和延续,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传统信仰的本质。
传统的布洛陀信仰是一种群体性的信仰,信众们通过集体的仪式和祭祀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个人化的实践方式无疑削弱了信仰的社群性和仪式性,使得布洛陀信仰的核心价值逐渐淡化。
布洛陀信仰在城镇化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建构困境。
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快,传统的村镇结构逐渐消失。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社会网络重心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布洛陀信仰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兴宗教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也对布洛陀信仰的传承和建构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新兴宗教的出现和现代的科技文化给传统信仰带来了冲击,吸引了部分信众的注意力,也对布洛陀信仰的传统建构产生了竞争。
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与布洛陀信仰崇尚简朴、自律和无私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
面对这些实践转变和建构困境,布洛陀信仰需要找到新的路径和方式。
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民间组织的倡导和宣传,加强布洛陀信仰的传承和教育,引导人们重新关注布洛陀信仰的核心价值,加强信众对信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布洛陀
《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
“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
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
从历史上看,人们自觉认同布洛陀是自己的始祖和始祖神。
从现实看,布洛陀神话仍在红水河及其上游南北盘江流域、左江流域、右江及其上游驮娘江、西洋江流域、柳江上游龙江流域、红河上游普梅河流域流传,民间仍把布洛陀当作始祖神加以崇拜。
它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无论是目前仍以口耳相传的活形态留存于民间的神话叙事,还是已固定为文字形态的神话文本,其内容与形式都不是其产生时的初始形态,因此“布洛陀”“姆六甲”的关系往往是因时而异动态发展的。
从神话产生的客观可能性而言,目前见到的大多数神话虽然在“布洛陀”与“姆六甲”的排序上将“姆六甲”放在后面,但在二者的实际产生包括相应神话的产生方面“姆六甲”却要远早于“布洛陀”,这个结论可以从不同的壮族神话中找到依据,并描绘出大致的祖先谱系。
其中祖先神的第一个节点是“女神姆六甲”的产生,即混沌世界中出现一团旋转的气体→气体凝聚成三黄神蛋→拱屎虫的作用使三黄神蛋划分为三界→三界中生出花→花中生出姆六甲。
在这个女始祖产生的系列中包含了大量的史前文化信息,如混沌中创世是世界性的神话母题,也是诸神产生的客观背景。
接下来的“气与卵生三界”母题则是“宇宙卵”与“三界观”的巧妙结合,在强调“拱屎虫”创世作用的叙事中,既显现出动物图腾或动物开辟神的影子,也通过拱屎虫与粪球的巧妙联系暗示出壮族稻作文化的雏形。
同样,“花生姆六甲”的母题,既与“华夏族”的“华(花)”一样,显现出植物图腾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与“开花结果”的植物繁衍规则相吻合,隐喻着女神的繁殖能力。
所以,许多壮族地区不少民众又将姆六甲作为与生育有关的“花婆”或“花王圣母”。
神谱序列的第二个节点是男神布洛陀的产生。
神话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布洛陀自然产生;二是姆六甲生育布洛陀。
第三个节点是布洛陀产生之后的延续性神谱。
主要是布洛陀之后产生的布伯(战神、英雄神)→布伯生伏羲兄妹(又称“伏依兄妹”)→伏羲兄妹灾难后繁衍人类(晚近的男女祖先神)→人类再生之后产生的英雄神岑逊、莫一大王等。
心灵传承视角下壮族布洛陀信仰的当代重构及其意义
Ke r y wo ds: b le e o sr ci n; “h a t— i h rtn e me h n s ;sg i c nc n el cin eifr c n tu t o er n ei c ” a c a im in f a e a d rfe to i
回归若失去 “ 心灵传承”这条基脉 , 则无 以为继。但在现当代物质科技的强势语境 中,“ 心灵传承” 都被忽视甚至刻意屏蔽掉了,致使当下所进行的很多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正走向一个 自 我虚化或被
布 洛陀文化研 究
虚化 的境域 。
・0 13・
本文特以 “ , 灵传承”为视角,对壮族布洛陀信仰的当代重构的实质和意义进行探讨。 i f 从传承的角度 ,民族传统信仰的当代重构 ,可以初步定义为I在传统传承场尚存、涵养这些传承 场的生态环境依然存活、传承主体尚存或能够复原、民众的民俗生活基础尚未消失的条件下 , 在人为 传承和外来保护的推动下 , 心灵传承的实现或恢复以及复兴。在这里 , 重构与复兴是一个交互递进 的
f o he Pe s ci e o e r —n rt nc r m t r pe tv fH a t—i he ia e
H e Xi o o g a rn
Ab t a t T e mo c n r c n t cin o e Z u n ’ u oo Beif n l dn ep o e so e o — sr c : h d F e o sr t f h h a g SB l t l ,i cu i g t r c s f c  ̄ r u o t e h r e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p/1180539496作者: 牟钟鉴来自:中国民族宗教网壮族布洛陀信仰属于原生型巫教,可称为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它与壮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壮族特有的文化传统。
布洛陀信仰的活动在社会批判运动连续不断的年代,曾一度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宗教理论的改进和宗教政策的宽松,由于社会对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重视和对民间信仰的关注,由于布洛陀信仰研究的开展,壮族地区布洛陀信仰开始了它的重建过程。
这种民族信仰重构现象,表现了壮族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布洛陀信仰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对新时代的调适能力,如引导得当,会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充实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而布洛陀信仰的研究,已经走出了民间神话文学的单一领域,开始进入民俗学、语言文字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和宗教学等多种人文学科领域,形成一个相当广阔的学术空间,它的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布洛陀信仰的宗教性质布洛陀信仰是南方的传统巫教。
有的学者把布洛陀信仰称为民族民间宗教,笔者认为也是可以的,但最好是称之为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以便与汉族在明清时期大量兴起的各种民间宗教相区别,后者是较晚出现的创生型宗教,组织制度也比较严密,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与布洛陀信仰不同。
布洛陀信仰是壮族在远古的年代,民族文化成长过程中集体创生的,又经历了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和近现代社会,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不断互动交渗,因此它具有过渡性、兼容性和跨文化的属性。
首先,布洛陀信仰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古老特征。
原始宗教有五大崇拜: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祟拜。
《布洛陀经诗》表现出“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在自然事物和现象背后都有神灵掌控,例如有日神、月神、雷神、水神、火神、山神、树神、土地神、谷神、花神等,谷米、水牛、黄牛、马、鸡鸭、鱼等动植物皆有灵魂,故可以招赎。
还相信人死为鬼,有善鬼恶鬼及各色野鬼。
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研究
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研究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拥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其中布洛陀语言是壮族的主要语言之一、本文将从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及其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进行研究。
壮族麽经是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歌谣的总合,也是壮族人民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麽经采用口授方式传承,流传于民间,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生活和文化。
麽经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神话故事、传说传闻、英雄传记等。
麽经的语言表达形式较为诗意,包括韵文和散文两种形式。
布洛陀语言是壮族内部的主要语言之一,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地区。
布洛陀语言属于壮侗语族,与其他壮语方言相似但存在一定差异。
布洛陀语言的发音特点独特,声调丰富,语法系统复杂。
布洛陀语言作为壮族的母语,具有重要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价值。
布洛陀语言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布洛陀语言是壮族人民口头文学的载体,壮族人通过布洛陀语言传承和演绎麽经、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作品,丰富了壮族文化。
2.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布洛陀语言文化中的音乐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布洛陀曲、布洛陀舞等。
这些音乐艺术形式以布洛陀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展示了壮族人民的音乐才能和审美情趣。
3.神话传说的世界观:布洛陀语言中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例如,壮族神话中的神、鬼、仙等超自然存在被看作是壮族人与自然界相互交流的媒介,体现了壮族人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4.社会习俗与仪式:布洛陀语言文化中的社会习俗和仪式多与农耕文化有关。
例如,壮族人民在种植、收获、结婚等重要时刻会举行相应的仪式,这些仪式中的布洛陀语言文化元素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总之,壮族麽经和布洛陀语言文化是壮族人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及其文化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
这对于维护和传承壮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推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民众公祭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
广西民众公祭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瑰丽的文化遗产。
其中,布洛陀被认为是壮族人文始祖,深受广西民众的崇敬和尊重,每年都会举行公祭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祖。
布洛陀,相传是“天开神婆”的后代,是壮族的传说中的始祖,同时也是八大神祇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广西民间传说,布洛陀创立了壮族婚姻制度,同时也给壮族人民带来了种植水稻的技术。
据传,他还在壮族群体中建立了重要的社会结构,并促进了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发展。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祖,广西民众每年都会在布洛陀的祠堂里举行公祭活动。
这次活动一般在农历的五月或六月进行,参加者包括了民众、各地的官员和壮族文化团体。
公祭活动包括了拜祭、戏剧表演、歌舞演出和传统习俗等,展现了广西民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历史底蕴。
在公祭活动中,一年一度的布洛陀祭是最重要的部分。
当地壮族开展了传统的节日活动,以庆祝布洛陀的生日和对这位神圣的先祖的崇拜和爱戴。
整个过程充满了激情和欢乐气氛,展现了壮族人民向神灵表达爱和敬意的独特方式。
公祭活动不仅是壮族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广西多元文化的重要表现。
在活动期间,民众不仅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还可以与来自各地的朋友以及壮族文化爱好者交流心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广西人民深厚的文化认同,并获得业余娱乐和文化教育之外的体验。
总的来说,布洛陀公祭活动是广西民众在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道路上迈出的一个重要步伐。
通过这次活动,人们对于壮族文化和祖先崇拜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于广西多元文化的认识和推广。
我们相信这次活动将会在未来继续举办下去,壮族文化也将继续繁荣发展。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探究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探究壮族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生态思想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壮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念。
布洛陀文化起源于壮族祭山神的传统习俗,后演变为一种生态信仰和环境意识。
布洛陀在壮语中意为山峰,寓意壮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景物的敬畏和崇拜。
布洛陀文化认为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人类应当与自然界和平相处,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表现在多个方面。
壮族人民崇尚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将山水作为神圣的存在来崇拜。
壮族人民相信山峰、河流、湖泊等地形是神灵的体现,具有神圣的力量。
他们在山峰上修建祠堂,供奉神灵,希望神灵能保佑家族平安健康。
这种崇拜自然的心态使得壮族人民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不敢破坏环境。
布洛陀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壮族人民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共享资源。
根据布洛陀文化的原则,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其它动植物的生存权益。
壮族人民常常把游客想象成噪音、污染的源头,对伤害热带雨林、湖泊等生态环境的行为表示反感。
布洛陀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主张人们通过观念和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追求生态平衡。
布洛陀文化中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壮族人民热爱土地,尊重土地的生命力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在壮族传统节日和庆典上,人们常常用植物制作各种装饰品,以表达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
在布洛陀文化的生活方式中,人们注重节约用水、节约能源,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布洛陀文化还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和组织。
壮族人民通过建立社区组织来负责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他们组织志愿者进行清理湖泊、河流等活动,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布洛陀文化将保护生态环境视为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壮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念。
通过崇拜自然界的景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和组织,布洛陀文化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更加美丽、清洁的生活环境。
布洛陀文化传承研究
布洛陀文化传承研究布洛陀文化是指存于中国甘肃省东部地区与青海省交汇处的一种文化遗产,是中国西部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布洛陀文化区域范围广泛,随着历史演变和地域变化,文化随之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
布洛陀文化的传承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将围绕“布洛陀文化传承研究”这个主题,对该文化的传承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布洛陀文化的传承现状作为一种民间遗产文化,布洛陀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目前,已经有多种形式的传承方式,包括文化展览、文化旅游、文化研究等等。
其中,文化展览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展示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观看。
研究方面,由于受到学界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不少的著作和论文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作品有力地推动了布洛陀文化的传承。
此外,文化旅游也是促进布洛陀文化传承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种与地域特色有关的文化,布洛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片土地本身的保护和发展。
文化旅游能够将文化本身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既能够宣传布洛陀文化的特色和价值,又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布洛陀文化传承中的问题虽然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人才不足是目前困扰布洛陀文化传承的一大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布洛陀文化,但是在实际传承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这导致了文化传承缓慢、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
其次,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也阻碍了布洛陀文化的传承。
由于布洛陀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保护与政府的扶持和配套政策密切相关。
但是,目前的政策支持并不充分,导致了相关活动的推广和开展受到了限制。
三、布洛陀文化传承的对策为了更好地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该将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与培养相关人才相结合。
例如,组织一些培训、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员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传承知识,争取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传统文化当代重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这种重构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壮族人民心中,“布洛陀”是创造万物之神,同时也是排忧解难的救世主。
在“文化经济”浪潮席卷人类的时候,至高无上的“布洛陀神”也成为人们操弄旅游经济的资本。
布洛陀文化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重构是民族文化当代重构的缩影。
当代民族文化的这种重构仅仅是一种行为乱象,抑或蕴含着其自身内在的逻辑?本文以布洛陀文化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布迪尔的实践理论,对民族文化在当代语境下重构的参与力量及其关系网络、参与重构的主体间资本的转换与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与体现的权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文化重构的实践有一个明晰的学理认识,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上进一步认清和把握把民族文化征用于民族经济发展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重构”策略、方针、政策,避免行为上的乱象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
本文主要采取解构—重构的内容表述思路和田野表述—理论分析的分析思路,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布洛陀文化重构历程、重构的主要方式,以及重构行为的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分析。
全文除导论外,主要分三大部分,共六章。
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传统的布洛陀文化及其现代解构,详述了布洛陀文化的分布及其文化内涵,分析了布洛陀文化的现代解构表现。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章)主要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对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进行民族志表述:第二章以时间为“经线”,空间为“纬线”,详述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历程;第三章主要描述了布洛陀文化的广场化重构,广场化重构主要采用了文化表达的广场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化、表现主题的集中化等方式;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敢壮山布洛陀文化的重构,重点描述了祭祀空间与祭祀仪式的重构、布洛陀文化碎片的展示等;第五章重点描述了布洛陀文化乐舞化重构现象。
布洛陀信仰与壮族族群认同的神力研究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8 2 3 3 一( 2 0 1 6 ) O 4 一O O 8 O 一1 2
A S t u d y o n Bu l u o t u o Be l i e f a nd Di v i n e Po we r o f Zh u a ng ' s Et h ni c I d e n t i t y
第 2 9卷 第 4期
Vo 1 . 29 一 NO . 4
百
色
学
院
学
报.
J OU RNAL OF BAI S E U NI VERS I TY
2 0 1 6年 7月 J u 1 . 2 O 1 6
布 洛 陀信 仰 与 壮 族 族 群 认 同 的 神 力 研 究
罗 彩 娟
A b s t r a c t :B u l u o t u o b e l i e f i s wi d e s p r e a d i n t h e Yo u j i a n g R i v e r r e g i o n ,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Ti a n y a n g C o u n t y .
LUO Ca i j u a n
( Co l l e g e o f Et h n o l o g y a n d S o c i o l o g y;G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Na n n i n g Gu a n g x i ,5 3 0 0 0 6 , Ch i n a )
( 广 西 民族 大学 民族 学 与社会 学 学院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6)
以布洛陀为主神的壮族民间麽教信仰初探
以布洛陀为主神的壮族民间麽教信仰初探
马敏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9)002
【摘要】壮族民间麽教信仰是从壮族原始巫教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信仰。
麽教以壮族的始祖神布罗陀为信仰主神,在壮族人心中,布洛陀也是本民族的创世神、智慧神、道德神和宗教神。
麽教自身有一套完善的宗教信仰体系,包括麽教经文典籍《麽经布洛陀》,麽教教义教规,麽教从教者,以及固定的麽教仪式。
世代壮乡儿女崇拜布洛陀,信仰麽教,希望借此力量达到为人消灾减祸,赎魂驱鬼,求福解冤,匡正伦理等目的,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愿望。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马敏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 [J], 黄桂秋
2.壮族麽教挂图与壮族民间信仰 [J], 梁杏云
3.论布洛陀的陪神麽渌甲--壮族麽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J], 黄桂秋
4.论壮族麽教主神布洛陀--壮族麽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J], 黄桂秋
5.壮族麽经布洛陀民间信仰解读及英译策略 [J], 陆莲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r d w e en t n l u tr e p p n n p a d d v lp n o sa t e o h n t ai a l e k e so e i g u n e eo i g c n t n y,i’ e e s r o t i k h g l i h o c u l t Sn c sa y t h n ih y o e B lo u e if ,t e l n e s n ft u u t o b l s o w l u d rt d,r s a c n e o s u ti h e a e e r h a d r c n t c t r .W e h p a h u u to b l f o e t tt e B l ou ei s h e wi l y a o tn oe i r mo i g n t n n t ,b i i g a h r n o s s c ey l pa ni l mp r t l n p o t a i a u i a r n ol y u l n a mo iu o it ,mana n n tb l y d i t ii g sa 壮族 ;传承与重构 【 作 者 】覃丽丹 ,广西民族问题研究 中心。南宁 , 308 502 【 中图分类号 】C5 【 98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X (01 2 00 08 04 44 2 1)0 — 1 0— 0
I e ia e a d Re 0 sr t0 ft les o nh rt nc n c n tuci n 0 he Beif f
心灵 中 ,并 穿 越漫 长 的历史 时空 ,随着 其 民族 的不 断发展 而世 代传 承下来 。经过千 百年 的传 承 、发
・
l0・ 0
广西民族研究 2 1 年第 2 ( 01 期 总第 14 ) 0期
壮 族 人 文 始祖 布 洛 陀信 仰 的传 承 与重 构
覃 丽丹
【 摘
要 】壮族人 文始祖布洛陀信仰是 以布洛 陀为始祖神 的壮族 民间信仰 。千百年 来,以神话传说 、
典籍 、仪 式、心灵等 多种方 式在壮族 民间传承 ,并 深植 于壮 族传 统文化 和广大壮族 民众心灵之 中。但 由 于历史和现 实的原 因,以布 洛 陀信 仰为核 心 的布洛 陀文 化记 忆链发 生 了断裂 、松散 、变迁或 失 忆。 因 此 ,在 当前 民族文化不断开放 与交融的发展 时期 ,有必要对布洛 陀信仰进 行重新 审视 和认识 、研 究与重 建 ,以期 其在 增进 民族 团结、构建和谐社 会、维护边疆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
Zh n e pl S Pr m o e io l t o ua g p o e’ i g n t r Bu uo u
Qi d n nLia
Absr c :Th les o h n o l  ̄p mo e i rBu u t o i b u ua g f l e if ta t e beif fZ ua g pe p e r g n t l o u s a o tZh n o k b les.I sno i o ti t
根据壮族学者近年来的调查与研究成果表明,布洛陀是壮族及其先 民崇拜 的创世神、始祖神 ,
而后 逐步 发展 为 民间宗 教神 和道德 神 。长期 以来 ,关 于布 洛陀 开创 天地 、创 造万物 、安 排秩序 、规
范道德、发 明农耕、修造房屋等神话传说 , 一直在壮族及其 同源民族包括桂西、滇东南、黔南地区 的壮 、布依 、水等民族民间广为流传。布洛陀信仰已经深植于壮族传统文化沃土和广大壮族民众的
o l n e t d i n a sa a g a e, o k , t as p r u l n e l e a n e Z u n ii s c — n y ih r e n ma y w y sln u g b o s r u l ,s i t a d t i mo g t h a g cv l o i i i i a h k h
ey;b ta s e p y ro e n Zh ngta to lc lu e a d i he h a to hu n e p ef ra ln i . t u lo d e l o td i ua r di na u t r n n t e r fZ a g p o l o o g t i me Ho v r ue t e h so y a d r a i h e me r h i fBu u t o b les,wha st e c r fBu u t o we e ,d o t itr n e t h l y,t mo c an o l ou e if y ti oe o l o u h c lu e,h d br k n,l o e utr a o e o s d,c a g d O o tt e hitrc lme r . F r t s e s n ,wi i t e c re h n e tl s h so a mo y i o he e r a o s h t n u r nt h
i o d ra e s nb r e ra . Ke r s: p mo e i rBulo u y wo d i r g nt u t o; Zh a g p o l i h rtn e a d r c n tu t n o u n e p e; n e a c i n e o sr c 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