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检测》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Nutrition总学时:38讲授学时:26实验学时:12学分:2.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营养学是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在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熟悉健康人群的营养及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临床营养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熟悉不同系统疾病的营养需求、防治及膳食治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疾病提出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营养学基础(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营养学基础”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和能量的来源与参考摄入量,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和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教学要求:识记:(1)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概念、分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2)能量的应用单位,换算关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3 )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

(4)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

(5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6)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7)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8 )矿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9)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10 )水的种类和需要量。

(11)膳食纤维的概念,种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理解:(1)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的营养学意义。

(2 )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3 )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4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5 )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营养学意义。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2104英文名称:Food Nutriology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必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3. 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正常需要;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生理状况下和特殊环境下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以及在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并且学会对食品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方法,及结果评定结果在营养食品生产、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在发展我国食品工业上不断地提供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新型食品,为调整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服务。

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2,学时为40学时。

5. 建议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孙远明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参考书目:(1)《食品营养学》(第二版). 王光慈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2)《食品营养学》. 孙远明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2)非网络自主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3)课堂多媒体教学与互动学习相结合。

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 ,形式有:出勤、课堂提问;(2)考试成绩占70 %,形式有:期末笔试。

9. 课外自学要求(1)学生课前要进行预习,并适当多读些相关课外读物;(2)利用《食品营养学》网络课程进行自学,并与教师进行交流。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基本内容:(1)营养学的概念与发展简史(2)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3)我国人民目前的营养状况(4)营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5)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中的几个概念基本要求:(1)掌握食品营养的基本概念(2)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

饮食对于个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探讨,以及课程的设计和评估,以满足学生对于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简介与基本概念- 临床营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营养需求与营养不足的影响-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2. 营养评估与监测- 体质指数(BMI)的计算与评估- 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与解读- 饮食调查的方法与分析3. 营养与疾病-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营养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4. 营养支持治疗- 人工营养的原理和方法- 营养支持治疗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 营养不良与康复的关系5. 营养与特殊人群- 儿童与青少年营养需求- 孕产妇与哺乳期妇女营养管理- 老年人营养与健康三、教学目标1. 知识层面- 理解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见疾病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了解营养评估和监测的方法2. 技能层面- 能够进行体质指数的计算和解读-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饮食调查- 能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情感层面- 培养对于个体营养需求的关注和重视- 提高对于营养和健康的责任感- 培养同理心,关注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四、课程设计1.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传达知识和技能-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思考和交流- 实践: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2. 课程安排- 基础理论:第一周至第三周,讲授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疾病与营养:第四周至第六周,讲授营养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营养支持治疗:第七周至第九周,讲授人工营养和支持治疗的方法- 营养与特殊人群:第十周至第十二周,讲授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课程总结:第十三周,总结与复习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课程中的合作表现- 学习态度: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2. 作业评估- 营养评估报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的营养评估报告的质量和独立性- 疾病营养方案:学生针对某一疾病设计的营养干预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营养支持案例分析:学生对于营养支持治疗案例分析的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结语通过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规划,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评估的确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

营养与膳食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营养与膳食是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生理学、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合理膳食的技能,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课程目标1、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需要量。

2、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搭配来达到均衡营养。

3、了解营养与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营养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4、掌握膳食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技巧,包括个体和群体的膳食需求评估、食谱编制和调整等。

5、理解营养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三、课程内容1、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营养素的分类、生理功能和需要量,以及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介绍各类食物(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和油脂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特点,以及如何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

3、合理膳食的原则:讲解如何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其膳食需求,并介绍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如均衡、多样、适量和新鲜等。

4、膳食计划制定:介绍如何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膳食需求,如何编制食谱,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食谱进行调整。

5、营养教育与指导:介绍营养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包括如何进行基本的营养咨询和指导,如何帮助他人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6、营养与慢性疾病:探讨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并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预防和控制。

7、食品安全与卫生: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食品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障食品安全。

8、营养调查与评估:介绍如何进行个体的营养调查和评估,以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9、健康生活方式: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运动、睡眠、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并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2 学时安排:总学时40小时,理论授课20小时,实践操作20小时1.3 先修课程:生物学、化学、人体解剖学1.4 教材参考:《营养学教程》、《食品卫生学》等二、教学目标2.1 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营养素的功能与需求;2.2 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掌握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2.3 培养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意识,培养其正确的膳食习惯和饮食行为;2.4 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判断食品的卫生安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操作常用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1.1 营养学的发展历程3.1.2 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3.1.3 营养需求量的评价和推荐摄入量3.1.4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3.2 不同营养素的功能与需求3.2.1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与需求3.2.2 脂类的功能与需求3.2.3 蛋白质的功能与需求3.2.4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与需求3.2.5 水和膳食纤维的功能与需求3.3 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3.3.1 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和意义3.3.2 食品污染及其分类3.3.3 食品中的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3.4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管理3.4.1 食品安全的定义和评价方法3.4.2 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制度3.4.3 个人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的措施3.5 膳食与健康3.5.1 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和膳食计划3.5.2 饮食与营养失衡相关疾病的防治3.5.3 饮食文化与地域差异3.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与实践操作3.6.1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操作3.6.2 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实验操作3.6.3 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实验操作四、教学方法4.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4.2 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4.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4.4 教材阅读与解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一、引言- 背景和意义- 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二、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和学分- 课程简介和内容概述-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人体营养需求和营养素分类- 营养素的摄入、消化和吸收- 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代谢-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代谢和利用- 营养需求随生命周期的变化五、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安全的定义和意义- 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法规政策- 食品卫生与食品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六、膳食营养与健康- 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和营养需求- 饮食均衡和合理搭配的原则- 不良饮食习惯与慢性疾病的关系- 健康饮食的推广和实践七、营养评估与膳食干预- 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营养问题的识别和评估- 膳食干预的目标和策略- 膳食干预的实施与评估八、社会与环境对营养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饮食行为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膳食选择的影响- 营养健康促进的社会与政策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营养健康的关系九、食品与营养教育- 食品与营养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食品与营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食品与营养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食品与营养教育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十、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 网络资源和教学工具- 标准和指南(如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标准)结语- 总结和展望- 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

《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容。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营养健康领域课程设计方案

营养健康领域课程设计方案

营养健康领域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基本的营养学知识,掌握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和食物来源。

2. 学生能描述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并列举出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食物搭配。

3. 学生能识记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保存的正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自己日常饮食中营养素摄入的能力,能制定符合个人需求的健康食谱。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合理搭配膳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技能,能对家庭食品保存和处理进行合理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2. 学生培养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性和生活化,旨在提高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营养学基础知识:- 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及食物来源。

- 膳食平衡的原则及实际应用。

-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健康饮食与食谱制定:- 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 食谱制定的方法与技巧。

- 个性化健康食谱的制定。

3. 食品安全与食品保存:- 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知识。

- 食品保存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 食品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第一课时:营养学基础知识第二课时:膳食平衡的原则及应用第三课时: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第四课时:食谱制定方法与技巧第五课时:个性化健康食谱制定第六课时:食品安全与食品保存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生活实际,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健康素养。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和实践能力: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为学生讲解营养学基础知识、健康饮食原则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营养健康领域形成基本概念。

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及计划

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及计划

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及计划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及计划公共营养师是一个专业领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健康饮食和营养知识。

为了培养合格的公共营养师,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及计划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首先,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和计划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大纲和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此外,大纲和计划可以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帮助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监控和改进。

其次,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应包括一系列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如营养素、食物组成和消化吸收等。

此外,还应包括与公共营养相关的专业知识,如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和营养评估等。

在教学大纲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营养、老年人营养或运动营养等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课程可以通过讲授基本知识、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或开展社区营养宣传活动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学计划可以设置一些课程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可以开设口才训练课程、团队合作项目或创新设计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最后,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学科背景与意义1.2 教学目标与要求1.3 教学内容概述1.4 教学方法与手段1.5 考核方式与标准第二章:营养学基础知识2.1 营养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2 营养素分类与功能2.3 膳食推荐与食物组合2.4 营养需求与摄入评估第三章:临床营养评估3.1 体格测量与体成分分析3.2 营养摄入调查方法3.3 生物化学指标与实验室检测3.4 饮食调查与疾病风险评估第四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4.1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营养治疗4.2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4.3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4.4 肠道疾病的营养治疗4.5 肝病的营养治疗4.6 营养不良与慢性病的营养治疗第五章:营养支持与胃肠外营养5.1 营养支持的定义与适应症5.2 补充饮食与口服营养补充剂5.3 胃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与方法5.4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第六章:临床营养实践技巧6.1 临床营养咨询与沟通技巧6.2 饮食处方与膳食计划制定6.3 膳食干预与行为改变策略6.4 营养教育与宣传第七章:临床营养研究与学术解读7.1 临床营养研究设计与方法7.2 学术文献检索与评价7.3 临床营养实践指南的评估与应用7.4 学术解读与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第八章:课程总结与展望8.1 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回顾与总结8.2 临床营养学发展的趋势与前景8.3 毕业要求与未来发展方向本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临床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对营养学基础知识掌握、临床营养评估能力、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技能以及营养支持与胃肠外营养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包括营养素分类和功能、膳食推荐和食物组合,以及营养需求和摄入评估等内容。

此外,教学大纲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营养摄入调查方法、身体测量与体成分分析,以及饮食调查与疾病风险评估等,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准确的临床营养评估。

对于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部分,课程内容包括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肠道疾病和肝病等方面的营养干预策略,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运用适当的营养治疗方法。

临床营养学 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 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用)临床营养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各种生理、病理状况下的营养需要,针对我国的营养状况提出的营养对策,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第一章营养素概论一、营养素、营养的概念;临床营养学的意义。

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营养学意义,来源及供给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三、人体能量的消耗、来源与供给量。

四、维生素的特性、生理功能、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供给量。

五、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几种重要元素的营养学意义和食物来源。

六、水的生理功能、种类和需要量。

七、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来源与供给量。

第二章健康人群营养一、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膳食。

二、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方法;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临床体征检查、临床生化检测。

三、平衡膳食:概念、基本要求、食物构成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第三章常见疾病营养一、医院膳食:种类、适用对象、膳食要求。

二、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代谢特点、相关营养素、营养治疗和护理。

三、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的代谢特点、相关营养素、营养治疗和护理。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EM)的概念。

四、传染性疾病的代谢特点、相关营养素、营养治疗和护理。

五、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1、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改变、营养治疗的意义、相关营养素。

2、营养治疗与护理: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营养制剂和选择、输注与护理、并发症及其防治,监测内容与指标。

3、全营养混合液(TNA)的概念、优点、输注。

六、烧伤、肿瘤患者的代谢特点、相关营养素、营养治疗和护理;与肿瘤治疗有关的营养问题。

七、儿科疾病的代谢特点、相关营养素、营养治疗和护理。

八、孕、产妇和乳母的营养:生理特点、营养要求、营养治疗。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一、前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人体营养,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含相互密切联系的两门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

预防医学领域内的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独立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根据我院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6学时,实验教学44学时。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营养、营养素、营养学、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食品卫生学的概念。

2.熟悉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3.了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发展;我国已取得的成就和今后任务。

教学内容:营养、营养素、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概念、意义、内容、方法。

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进展,我国已取得的成就和今后任务。

营养素生理需要量的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和应用。

第一篇营养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构成(自学)第二节蛋白质目的要求:1.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必要氮损失、氮平衡、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氨基酸模式、蛋白质的互补作用;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及缺乏症;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3篇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3篇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第一篇:导言及总体要求一、教学导言《饮食营养与健康》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现代营养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营养学的基本概念、饮食营养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营养需求及平衡等内容,着重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膳食,保障身体健康。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实验等不同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旨在培养学生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饮食问题的思维能力,并与以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早日成为有能力、懂得合理膳食的营养学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及总体要求1、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人体营养的基本知识,以及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作用;(3)明确不同营养素对人体的需求量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4)认识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合理搭配食物;(5)了解与饮食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2、总体要求(1)学生应当掌握本课程所涵盖的基本营养学的知识;(2)学生应当掌握简单的计算营养素需要量和日常营养计划的方法;(3)学生应能够合理推荐食物组合以保持健康;(4)学生要学会将营养学的知识应用于自我和他人的健康饮食指导中。

三、课程规划1、课程体系1)基础部分(1)营养学的介绍及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概述(2)碳水化合物(3)蛋白质(4)脂肪和脂毒素(5)维生素(6)矿物质(7)水和电解质(8)膳食纤维2)应用部分(1)营养量的评价和补充(2)生命周期中的营养问题(3)饮食、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风险(4)餐饮服务与人类健康2、教学时数与方法教学时数:6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验、互动交流等。

四、考核制度本课程采用考核制度和成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分为:1、平时成绩:参与课堂讨论、小组作业、报告等;2、实验考核:营养素定量检测,饮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与解读;3、期末考试:40%;4、论文或综合项目:3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二级学院名称: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实践课程名称:食品集中实训适用层次(本/专科):专科属性(校内/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类别(专业/岗位/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实习周数(或学时数):8-17周51学时先修课程:公共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本实习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食品集中实训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实训,不仅可以夯实化学、营养、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提高理化分析、膳食营养设计和微生物操作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实验器皿的清洗和使用和称量滴定、过滤、干燥、分离等实验操作技术;2.掌握滴定分析的操作程序和滴定终点的判断,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3.熟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4.熟悉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依据;5.熟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计的使用6.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概念、分类、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等)。

7.掌握食品工业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

8.掌握微生物与食品污染、食品腐败、食源性疾病关系的基本理论。

9.具有实事求是、不畏辛苦、不怕挫折、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严谨、条理、规范、耐心、认真的实验态度和创新思维意识。

三、教学效果1.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器皿的清洗和使用;2.使学生熟练掌握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滴定、过滤、干燥等实验操作技术;3.使学生熟练掌握pH计的使用;4.使学生熟练掌握滴定分析操作程序和滴定终点的判断,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5.使学生熟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熟悉其定量分析依据;6.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不畏辛苦、不怕挫折、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严谨、条理、规范、耐心、认真的实验态度和创新思维意识;7、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概念、分类、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等)。

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学时:18学时学分:课程性质:必修课实验个数:5个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全校公选课大纲执笔人:毕海丹大纲审定人:王洪凯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食品营养学》是食品加工技术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它在增强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饮食营养、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为改善我国人民的身体营养状况,增强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2.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规范、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分析、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写出实验报告。

二、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1.实验方式操作性实验由教师简略讲解后,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

2.基本要求(1)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实验项目的确定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操作性实验以工艺流程为主线,侧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设计性实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新产品开发。

(2)对学生的要求做好预习,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测定原理。

2、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结构和作用原理。

二、原理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碱液滴定,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烧杯(250mL)微量滴定管2、试剂pH=6.18标准缓冲溶液20%中性甲醛溶液0.05mol/L左右的NaOH标准溶液四、实验内容1.了解酸度计的使用方法、保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检测实验》教学大纲
河北师大旅游学院
一、课程说明
《营养与检测实验》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课程主要是介绍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食品分析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的能力,并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将来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检测、品质控制、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

而且通过定量分析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如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滴定分析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从而加深对“量”的概念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严格规范操作、写好实验报告、及相关的记录与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食品分析实验基本操作的反复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规范化的操作技术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分析天平称量的技术;
2)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术;
3)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4)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5)分析数据有效数字的理解与计算;
6)科研基本思路的培养;
7)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加深对“量”的概念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为:食品分析,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
五、学时与学分
36学时、学分1学分
六,教学内容
实验一实验基础知识讲座 3学时必做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
(2)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3)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与试剂
2.主要教学内容
(1)实验室安全知识
(2)常用仪器介绍
(3)化学试剂简介
(4)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3.主要仪器、设备
多媒体。

实验二基本操作练习 3学时必做1.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

(2)练习并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3)学习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

(4)掌握溶液粗配与精配的操作技术,学习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

2.主要教学内容
(1)练习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2)练习固体、液体试剂的取用
(3)练习粗配和精配溶液,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

3.主要仪器、设备
台称、烧杯、试剂瓶、容量瓶、移液管。

实验三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3学时必做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

(2)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

2.主要教学内容
(1)使用递减称量法(差减法)称取0.3~0.4 g Na2SO4试样两份。

(2)使用固定质量称量法称取0.1000g Na2SO4试样两份。

3.主要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台称、烧杯、称量瓶、培养皿。

实验四滴定操作练习 3学时必做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并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终点的确定。

2.主要教学内容
(1)配制0.1 mol·L-1 HCl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
(2)酸碱溶液互滴练习。

3.主要仪器、设备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烧杯、锥形瓶。

实验五食品中水分活度值的测定 3学时必做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水分活度测定的意义及实验原理。

(2)掌握康威扩散法测定水分活度值的操作方法。

2.主要教学内容
(1)在康威扩散皿的外室放入标准饱和试剂
(2)将样品准确称与玻璃皿上
(3)(25±0.5)℃恒温2h
(4)称量玻璃皿上样品质量
(5)计算活度值
3.主要仪器、设备
康威扩散皿、玻璃皿、分析天平、恒温恒湿箱。

实验六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3学时必作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食品酸度测定的实验原理及意义。

(2)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方法。

2.主要教学内容
(1)0.1 mol·L-1NaOH溶液的配制
(2)NaOH溶液的标定
(3)样品预处理处理
(4)测定试液的制备
(5)样品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锥形瓶,。

实验七食品中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3学时必做
1.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习电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氨基酸总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主要教学内容
(1)0.1 mol·L-1NaOH溶液的配制
(2)NaOH溶液的标定
(3)酸度计校准
(4)样品处理
(5)样品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微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烧杯
实验八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 3学时必作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掌握其测定的操作技术。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2.主要教学内容
(1)样品处理。

(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3)样品溶液预备滴定
(4)样品溶液正式滴定
3.主要仪器、设备
酸式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锥形瓶、电炉。

实验九凯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3学时必做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凯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样品的消化处理、蒸馏、滴定及蛋白质含量的计算等。

2.主要教学内容
(1)样品消化
(2)定氮装置的安装、检查与洗涤
(3)简化蒸馏
(4)样品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微量定氮蒸馏装置、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分析天平。

实验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铁含量 6学时必做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光度法中试验条件的选择
(2)掌握邻二氮菲光度法法测定铁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光度计及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2.主要教学内容
(1)样品消解
(2)条件试验
(3)铁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分析天平、马弗炉
实验十一奶粉、蜂蜜的掺伪检测 3学时必做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奶粉、蜂蜜中可能的掺伪成分。

(2)掌握奶粉、蜂蜜中掺伪成分的检测方法。

2.主要教学内容
(1)奶粉中掺入尿素的检测
(2)奶粉中掺入淀粉、豆浆、面粉类物质的检测
(3)奶粉中掺入乳清粉的检测
(4)奶粉中掺入水解蛋白粉的检测
(5)蜂蜜中掺入蔗糖的检测
(6)蜂蜜中掺入人工转化糖的检测
(7)蜂蜜中掺入饴糖的检测
(8)蜂蜜中掺入淀粉类物质的检测
(9)蜂蜜中掺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检测
3.主要仪器、设备
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小试管
七、教材及参考文献
1、实验教材:王启军编,《食品分析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2.
2、参考教材:申金山等编,《化学实验》(上、中、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3.参考教材: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