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语文诫子书优秀PPT1
合集下载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1-
武 侯 祠 图 片
-22-
武 侯 祠 图 片
-23-
武 侯 祠 图 片
■ 称颂诸葛亮的诗句
-24-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知
——杜甫《八阵图》
识
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累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修身名言,请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4-
·
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志”是成才的前提 和基础,胸怀大志方能成才。
分
层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两
赏
句话有什么作用?
析
点明“淫慢”“险躁”的不利之处,从反面补充论述
,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二
■“文章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什么?
诸葛亮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有所作为。
■ “静”与“俭”关系是怎样的?。
文题解读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 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的信。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简洁明了。
诫子书
-7-
夫(f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
诵
读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词类活用
1.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2.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3.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文
4.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优秀课件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 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目标。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 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一年年的时光流逝,意志随着日子流去,最终凋落衰残,对社会没 有什么贡献,只能困守居舍,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
(1)一句名言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2)一个事例 先主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
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取。”亮涕泣曰:“臣敢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以死!”
——《三国志》
围绕一个“静”,告诫要做什么样的人?联系自身及社 会现实,今天看来有何现实意义?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夫【fū】名词 夫唱妇随 夫【fú】(1)语气助词;
(2)代词, 相当于“他”或“这”“那”。 泊【bó】(1)动词,停泊; (2)形容词,淡泊。 泊【 遂【 遂【
读得准确流畅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年 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贰
读懂深情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 成,恐不为重器耳。” ——《与兄瑾 言子瞻书》
(1)一句名言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2)一个事例 先主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
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取。”亮涕泣曰:“臣敢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以死!”
——《三国志》
围绕一个“静”,告诫要做什么样的人?联系自身及社 会现实,今天看来有何现实意义?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夫【fū】名词 夫唱妇随 夫【fú】(1)语气助词;
(2)代词, 相当于“他”或“这”“那”。 泊【bó】(1)动词,停泊; (2)形容词,淡泊。 泊【 遂【 遂【
读得准确流畅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年 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贰
读懂深情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 成,恐不为重器耳。” ——《与兄瑾 言子瞻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PPT课件
课文研究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 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 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 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课文研究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 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 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 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课文研究
总结
淡泊宁静不是弱者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逃避,更不是愤世嫉俗者的孤芳自赏, 而是一种成熟的、和谐的、 积极的心态。浮华尘世中充斥着太多的欲望和诱惑,欲望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不妨偶尔为自己疲惫焦 躁的心灵斟一杯清香的淡茶。天晴的时候到小园香径中去走走,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自然;或者在难得闲瑕时到山林中去看看,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或者干脆静寞 于窗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心灵宁静了,一切都和谐美好,海阔天空!
汇 报 人
部 编
诫 版
七 年
: XXX
子 级
语 文
书 上
册 课
件
目 录
01.
02.
03.
04.
作
课
课
课
者
文
文
文
简
解
解
研
介
释
释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0张PPT)
3.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探究主旨
本文主旨
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 根据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 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 躁”。表达 了自己对后代寄予志存高远的愿望。
艺术特色
1 语言智慧理性,简洁精简
2 正反论述,观点鲜明
3 骈散结合
4 感悟真挚
谢谢
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
《诫子书》
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夫 学 须 静 也,才 须 学 也,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年 与 时 驰, 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
精研细品
思考
一.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高》P56,T9 二.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高》P56,T10 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
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高》P56,T11 四.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高》P56,
新课导入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 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 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 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 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 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 诗篇中,堪称绝唱。
诫子书
——诸葛亮
学习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判断句式及重点古今异义词(重点) 二.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
探究主旨
本文主旨
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 根据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 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 躁”。表达 了自己对后代寄予志存高远的愿望。
艺术特色
1 语言智慧理性,简洁精简
2 正反论述,观点鲜明
3 骈散结合
4 感悟真挚
谢谢
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
《诫子书》
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夫 学 须 静 也,才 须 学 也,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年 与 时 驰, 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
精研细品
思考
一.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高》P56,T9 二.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高》P56,T10 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
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高》P56,T11 四.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高》P56,
新课导入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 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 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 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 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 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 诗篇中,堪称绝唱。
诫子书
——诸葛亮
学习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判断句式及重点古今异义词(重点) 二.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
《诫子书》优秀PPT课件
《诫子书》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对文学创 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有助于推动 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诫子书》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对文化交流和 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华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出师表》、《前出师表》、《草庐 对》等。
生平经历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后 投靠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作为丞相 ,他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主,致力 于恢复汉室、统一中原。
写作背景
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蜀汉偏居西南,面对内忧外患的 局面。诸葛亮为了教பைடு நூலகம்儿子,写下这封家书 。
家庭背景
诸葛亮46岁才得后诸葛瞻,对这唯一之子寄 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品德与才华兼备的 人才。
,促进家校合作。
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社区教育
将《诫子书》引入社区教育中,通过讲座、宣传等形式,提高居 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企业培训
在企业员工培训中,引入《诫子书》的道理,培养员工良好的职 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社会公益活动
在公益活动中,组织以《诫子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06
时代背景
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诸葛亮希望通过 家书教育儿子保持高尚品德,不为私欲所动 摇。
作品影响
文学价值
《诫子书》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是中国古代家书的代表作品,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育意义
文章强调了修身养德、淡泊名利的 重要性,对后世家庭教育产生了深 远影响。
思想意义
文章体现了诸葛亮的人生哲学和道 德准则,对于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 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才须学也
04 才能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
《诫子书》部编版语文优秀课件1
深入探究4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 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者的关系:
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 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 向的培养又必须修身养德。
谢谢 欣赏
•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文 文 言千古蜀相的“育儿经”
——《诫子书》
本义:靠近食物就餐
引申义:靠近,接近
即
例:若即若离
引申义:是,就是 例:非此即彼
本义:建筑
工时——约
期
定——期限
本义:众马齐
聚——阵势狂猛 本 的,爆发的——
骤
突然
本义:太
阳——白天— —一天——每
日
天
本义:供路人暂
住的旅馆——施
予,捐献(施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 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 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 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虚
虚词:没有实际的意思, 在不同的岗位上担任着
词
不同的职责。
而 焉
耳 其
之 乎
夫
“而”的用法有:
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表修饰等,请
深入探究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1、成才三条件: ①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②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7张ppt)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双重否定,加强语气。要读的意味深长。
示例:“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教育自己的儿子,要珍惜时间。孩子啊,抓紧时间,珍惜 时间吧!
读出父亲的谆谆教诲:
示例:“Y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反面教育。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懒惰懈怠。用一种比较 沉重的语气来读。
“静”是修身养性的基础,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 界要始终保持宁静,不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静”也是学习的前提,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 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的反思自己的作为。
要做到“静”,就要摒除名L的束缚和干扰,这就 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 向坚定、明确,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若心不静,陷入 “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 不上修养心性了。
积累词语:
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 古今异义: 静以修身:古义: 修养身心。 今义: 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夫君子之行: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走。 意与日去: 古义:日子,岁月; 今义: 太阳。
你认为本文寄托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情感?应该用 怎样的语气来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 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 又必须砥砺品D。
4、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 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志无以成学”。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 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 磨砺;另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 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双重否定,加强语气。要读的意味深长。
示例:“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教育自己的儿子,要珍惜时间。孩子啊,抓紧时间,珍惜 时间吧!
读出父亲的谆谆教诲:
示例:“Y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反面教育。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懒惰懈怠。用一种比较 沉重的语气来读。
“静”是修身养性的基础,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 界要始终保持宁静,不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静”也是学习的前提,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 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的反思自己的作为。
要做到“静”,就要摒除名L的束缚和干扰,这就 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 向坚定、明确,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若心不静,陷入 “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 不上修养心性了。
积累词语:
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 古今异义: 静以修身:古义: 修养身心。 今义: 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夫君子之行: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走。 意与日去: 古义:日子,岁月; 今义: 太阳。
你认为本文寄托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情感?应该用 怎样的语气来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 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 又必须砥砺品D。
4、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 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志无以成学”。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 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 磨砺;另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 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提出论点
正(静)反(躁)论 证(治学、修身)
劝诫惜时勤学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
第二课时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 此想到了哪些诗句?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 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 间有什么关系?
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需先立志,之 后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珍惜时间,刻苦学 习。“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 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 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 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 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 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告诫、劝勉之义。
诫子书
即诸葛亮写给儿子的旨在告诫、劝勉的信。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
第15课《诫子书》 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接世:接触社会。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 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哀 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一千八百年前, 一位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足智多谋,神机妙 算,他上至天文下晓地理,他精通阴阳之道,能呼 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百战百胜,决战千里之外。
苏轼见此人惊呼:人也?神也?仙也?
然而,他和普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拳 拳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 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一篇——
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几方面进行
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志无以成学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静)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躁)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如何理解诸葛这提出的“学与静”,“才与学”,“学 与志”的关系。
以俭养德 以静求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以:连词,来,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 养身心,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达到。
这 篇 文 章 当 作 于 蜀 汉 建 兴 十 二 年 ( 公 元 234 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接世:接触社会。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 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哀 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一千八百年前, 一位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足智多谋,神机妙 算,他上至天文下晓地理,他精通阴阳之道,能呼 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百战百胜,决战千里之外。
苏轼见此人惊呼:人也?神也?仙也?
然而,他和普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拳 拳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 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一篇——
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几方面进行
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志无以成学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静)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躁)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如何理解诸葛这提出的“学与静”,“才与学”,“学 与志”的关系。
以俭养德 以静求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以:连词,来,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 养身心,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达到。
这 篇 文 章 当 作 于 蜀 汉 建 兴 十 二 年 ( 公 元 234 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2张ppt)
yín
suì
淫遂
释句
助词,用 于句首,
助词,的 用……来 约束、节制/节俭
表示发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行、操守 修养身心
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 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明确
达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 没办法 志向 宁静专一 远大目标
不淡泊名利,就没有办法明确自己的 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有办法达 到远大目标。
他 八 岁 的 儿 子 诸 葛 瞻 的 一 封
这 篇 文 章 是 诸 葛 亮 晚 年 写
题目解读
诫 劝诫,劝勉
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 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子 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 书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 疾行 岁月 最终 凋落,衰残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 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屋舍, (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 及!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夫君子之行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今义:丈夫 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为,行动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关于该论点分别从学习和修身两个方 面进行说明的,一正一反,说服力强。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
成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诫子书》优秀PPT课件
传承文化
亲子关系
讨论了如何通过《诫子书》的学习,传承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更好地 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
讨论了如何将《诫子书》中的亲子关系理 念应用到现在家庭教育中,建立和谐的家 庭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庭教育
学生们分享了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教诲应用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成长。
讨论环节
培养品德
激发潜能
讨论了如何将《诫子书》中强调的品德培 养融入到现代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成为有 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讨论了如何借鉴《诫子书》中的教育思想 ,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和独立思考能力。
04
《诫子书》在现代社会 应用与推广
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许多家长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 式,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
家庭教育内容单一
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 ,忽视孩子的品德、情感等方面
的培养。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部分家长过于溺爱或严厉,导致 孩子产生依赖或逆反心理。
《诫子书》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俭”的方面
文章指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意思是学习需要内心平静、专注,才能取得好的成 绩。而“俭”就是保持内心平静、专注的重要保障。同时,“俭”也是“德”的表现,“ 德”就是品德、道德的重要体现。
03
《诫子书》教育思想与 启示
家庭教育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 榜样,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诫子书》优秀ppt课 件
《诫子书》ppt课件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阐述 了“静”“学”“志”“才”之间的关系,即人的才学是通过学习来增 长的,而学习时要静,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先立志。作者强调了这四者的 关系,其核心是学习,途径是静,前提是立志,目的是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 度阐述“静”的?又是怎样阐述的?
静可以促进志向达成。(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可以促进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 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做笔记)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来?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素养目标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01
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02
03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培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 的品德修养。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背景资料
诸葛亮的《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享年54 岁。北伐前的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北伐中, 54岁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词谆谆的《诫子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 度阐述“静”的?又是怎样阐述的?
静可以促进志向达成。(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可以促进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 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做笔记)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来?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素养目标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01
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02
03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培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 的品德修养。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背景资料
诸葛亮的《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享年54 岁。北伐前的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北伐中, 54岁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词谆谆的《诫子书》。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合作探究
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静”与“明志”“成才”分 别有怎样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致远”是“淡 泊”“宁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 泊”“宁静”,并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读出情韵
我们如何读出文中这位慈父拳拳爱子之心呢?
这封书信虽历经千年,闪耀 着不仅是一位智者的谆谆告 诫,也是一位慈父殷殷叮嘱 与期望。所以这不仅是一封 告诫书,也是一封爱的遗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父亲是充满智 慧、立意深远、用心良苦的, 应该读得字字铿锵,读出慈 爱柔和、语重心长的语气。
合作探究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 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 是成才的关键。
肆
明事理,读情韵
伍
知家训,抒胸臆
读出情韵
除了本文,还有哪些家训的力量鼓励着你呢?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训资料。 2.以书面的形式推荐你们小组喜欢的名家家训,谈谈你的理 解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3.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古人家训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示子》
部编版《诫子书》ppt1
部编版《诫子书》ppt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部编版《诫子书》ppt1
部编版《诫子书》ppt1
部编版《诫子书》ppt1
重点解读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培养 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怠惰险躁。
部编版《诫子书》ppt1
部编版《诫子书》ppt1
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 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治学: 志、静-学-才
(正面) (反面)
书修Leabharlann : 俭、静(反面)告诫儿子
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部编版《诫子书》ppt1
部编版《诫子书》ppt1
艺术特色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本文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分析
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观点鲜明,说服力 强。再如,从“静”的重要性上看,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 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 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 的基础上的美德。文章层次十分清晰。
作者名片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 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 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 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子 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 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 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信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 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重视,更值 得我们今天对加强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的重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精品课件(共28张PPT)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 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 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 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 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 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 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 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 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 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 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诫 子 书
诸葛亮
作者介绍
诸葛亮
1.(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书法 家、 散文家、 发明家。
2.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3.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 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 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 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 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 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 《诫子书》等 。
展现自我
标准答案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 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 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 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 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 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 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 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 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 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 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 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 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 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 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 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 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 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 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诫 子 书
诸葛亮
作者介绍
诸葛亮
1.(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书法 家、 散文家、 发明家。
2.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3.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 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 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 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 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 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 《诫子书》等 。
展现自我
标准答案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 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 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 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 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 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 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 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 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诫子书精品PPT1-PPT精美课件
树立了目标,你想走多远?决定于什么?诸葛告诉了我们, “宁静”,又是一个“静”,“静以修身”的静是一种要追求和 保持的心界。当你遇到障碍了怎么办?静而处之。走着走着遇见 了别人的指指点点,静而处之!走到一般迷茫了看不清自己原先 设定的目标了怎么办?静而处之。那么多痛苦,马上就要坚持不 下去了怎么办?静而处之。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 他 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 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 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 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 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品读课文
《诫子书》流传至今已1700余年,是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 他警告 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电脑的普及代表 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 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 “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 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 “励精”,也要“治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修身立志的名篇。
我们一起来品一品本文的美点有哪
些。
请同学们以“本文好在
,
原因是
。”的句式来回答。
名句我积累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
非学无以广
非志无以成学
【名句赏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 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 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虽只寥寥八字,却被诸葛亮钟爱一 生,而且贯穿诸葛亮一生,成为他的精神的集 中体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 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秀课件
朗读课文
•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XXX/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治性。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
译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 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 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 衰,没有用处。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致远:到达远大目标。
译文:
不看轻世俗名利就不能 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 平静就不能到达远大的目 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学习。
广才:增长才干。 志:立志。 成学:成绩学业。
译文:
学习必须静心,才干需 要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 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 能成绩学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句话的核心是“静”,因为屏除杂 念和干扰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 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XXX, 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 的美德。生活中,我们只有内心沉寂, 才会看淡名利,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XXX无以致 远。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诫子书》PPT优秀课件(1)
《朱子家训》
介绍《朱子家训》的作者、内容和特点,与《诫 子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的思想内涵和教 育价值。
其他家训作品
简要介绍其他古代家训作品,如《袁氏世范》、 《温公家范》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和思考 。
当代家庭教育观念反思
当代家庭教育现状
分析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如过度溺爱、忽 视品德教育、重智轻德等。
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
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诫子书》所传 达的思想和品德要求仍然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品德。
提供了现代家庭教育可借鉴的思想和 方法,如注重品德教育、以身作则等 。
Part
0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运用
对偶
课件中大量运用对偶句,如“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使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02
阐述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03
告诫儿子要避免过度放纵和急躁冒险,保持稳健的心态和行为
。
写作风格与特点
01
02
03
简洁明了
文章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 修辞手法。
情感真挚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儿子 的关爱和教诲之情,让人 感受到亲情的真挚和温暖 。
。
排比
通过排比句的运用,如“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比喻
课件中运用比喻手法,如“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将时间比作 飞驰的马车,将意志比作离去的
太阳,形象生动。
情感表达方式探讨
深情劝诫
介绍《朱子家训》的作者、内容和特点,与《诫 子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的思想内涵和教 育价值。
其他家训作品
简要介绍其他古代家训作品,如《袁氏世范》、 《温公家范》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和思考 。
当代家庭教育观念反思
当代家庭教育现状
分析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如过度溺爱、忽 视品德教育、重智轻德等。
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
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诫子书》所传 达的思想和品德要求仍然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品德。
提供了现代家庭教育可借鉴的思想和 方法,如注重品德教育、以身作则等 。
Part
0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运用
对偶
课件中大量运用对偶句,如“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使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02
阐述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03
告诫儿子要避免过度放纵和急躁冒险,保持稳健的心态和行为
。
写作风格与特点
01
02
03
简洁明了
文章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 修辞手法。
情感真挚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儿子 的关爱和教诲之情,让人 感受到亲情的真挚和温暖 。
。
排比
通过排比句的运用,如“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比喻
课件中运用比喻手法,如“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将时间比作 飞驰的马车,将意志比作离去的
太阳,形象生动。
情感表达方式探讨
深情劝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词句
⒀驰:消失、逝去。 ⒁日:时间。 ⒂遂:于是,就。 ⒃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⒄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⒅穷庐:破房子。 ⒆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⒇才:才干 意与日去:意志,本文中指学习的意愿 夫君子之行: 操守、品德。三人行:同行。 意与日去:志愿。 宾客意少舒:心情。 非澹泊无以明志:志趣。 志虑忠纯:志向。
来得及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志
最终
又
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后就像枯枝败 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大多对社 会没有什么贡献,(到那时,)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 舍,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整体感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
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
振奋精神
修养性情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轻薄浮躁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译句
疾行,指迅 速老去
消失
Hale Waihona Puke 凋落,衰残。穷困潦倒之人住 的陋室。
整体感知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 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薛谈学讴,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就是“躁”的最好的 例证。 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 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整体感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立志:以俭养德 学习:以静求学 惜时:以学广才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 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 。 “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 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
fú,句首 发语词
译句
用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 扰,宁静专一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远大目标,形 作名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内心恬淡, 明确,坚定 不慕名利
到达
不能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译句
增长,形 作动
听经典诵读 体会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
读一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 学习大有益处,配合专注的 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信天才论,他相信 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 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 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 学”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 培养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 忌怠惰险躁。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 习。
整体感知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 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 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 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解释词句
⑴夫(f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⑶行:操守、品德。 ⑷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⑸明志:表达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淫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 ⑽励精: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⑿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2、精确翻译与理 解文章,注意积 累警句。
3、领会文中深刻的 人生理念和父对子 的拳拳亲情。
预习检查
夫 ( fú ) 澹 (dàn ) 泊 ( bó ) 淫 ( yín ) 险 ( xiǎn ) 燥 (zào ) 遂 ( suì) 庐 ( lú )
读一读
在下一张(读一读)中插王雪纯朗读听力,学生小声跟读 自由朗读体会,插下一张幻灯片(曹刿论战)中的音乐, 给学生创设情境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 你是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 静无以致远”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 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 了解自己的志向。
要静下来,才能够把细心计 划将来。
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 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 价值观吗?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他忠告孩子,宁静才 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 是有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 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 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 培养自己的德行。
背景介绍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 也十分重视。诸葛亮54岁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 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
《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 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 积极进取。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 熟读成诵。
诫子书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
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 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 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