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要分“三步走”
中国农村改革是这样深化的
“虽然小岗村的故事我讲了很多遍,但我还是愿意去说,因为它值得说。
”岁的严金位农民在契约书上,冒死实行土地大包干。
他们没想到,这会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的小岗历史上非旱即涝。
曾经解决不了温饱的小岗村,如今村民元增长“过去小岗村没都是泥巴房子;现在吃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楼,户户都还开车。
小岗村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脉搏,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次又一次跨越,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上的重要标志。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视察时,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这样感慨道。
年小岗村鲜红手印的地方,里发源。
18立下“生死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昌说,们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是违反当时的土地政策的,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如果不这样干,就会被饿死。
最后我们不怕坐牢,不怕杀头,那时候只有把土地包产到户,的“三靠村”生产靠贷款”出“要饭”耕地年人均口粮只有不上饭,所以才按了手印,我们希望能解决温饱问题。
之一关友江说。
资料翻拍/《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见证者阳花鼓里的这句唱词,是凤阳的历史写照,以前小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外出“那时出去要饭,我们心里很苦恼,有田有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我们“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时间长了就没年那一年粮食倍,那一年小岗村人归还贷款元,是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
“按个手印”“大包干能够成功,多亏党和政府年,小岗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制度,进入人民公社化后,生产开始下滑,此后一直是“三靠”生产队。
当时的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和队长严俊昌、会计严立学共同商讨,一致认为,干脆撤掉作业组分开包干到户。
由此,便有了摁手印的那历史一幕。
(海外版)的一篇文章这样描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年以前,别说“包产到户”,连“包产到组”都被认为是对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集体化道路的背叛,始终是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
中国特色的“三中全会现象”-文档资料
中国特色的“三中全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开放。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从此,通过历次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总体方案,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掀起新的改革开放大潮,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就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个重要里程碑。
“三中全会现象”由此成为人民群众和世界舆论普遍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的发端与推进器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35年前,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
历史的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响亮的回答: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政治宣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确定改革开放的全面部署;开辟了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道路。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形势新变化、新挑战,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
3步走战略的内容
3步走战略的内容
“三步走”战略是指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一项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步,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科技进步和文化建设。
第二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第三步,到21世纪末,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改革分三步:社会大步走政治需勇气
悬 殊 的 问题
第 三是 要 培育 一个 “ 三元 构 架 ” 的成 熟 的 公 民社 会 。首 先 是政
府公权力这一元要归位 ,建立一个有限的政府 ,公共服务型的政
府, 政府 主 要政 务是 调 节经 济 、 管市 场 、 会 管理 和 公共 服 务 。 监 社 其 次 是社 会 组织 的 发育 , 障基 层 的 自治权 利 。 府要 推 动 、 助 、 保 政 协 保
需 要公 民力 量 的壮 大 , 需要 发 挥 公共 知 识 分子 的 作用 。 中 国的 改革 从 发 展经 济 、提 高老 百 姓 生 活水 平 着 手 ,逐 步 推 进 , 条思 路 是对 的 。但 现在 我 们 大 家都 心 里 面有 点 焦 急 , 实 是 这 确
因为政 治 体 制改 革 迟缓 , 多 问题 始终 绕 不 过 去 , 了很 多 年 都 解 很 提
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转 向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之 间 , 还
有 一 个 阶段 . 要 花 大 概 l 需 5年 时 间 , 进 以 社 会 体 制 改 革 为 重 点 推
的改 革 , 就是 改 革 的第 二 步 , 这 这是 一 个 承 上启 下 的 阶段 。 社 会 体 制 改革 为 今 后 进 入 以政 治 体 制 改 革 为 重 点 的 阶段 , 真 正 实 现 宪政 民主 , 打下 扎 实 的 基础 。到 2 2 0 5年至 2 5 0 0年 , 成 政 完
决 不 了 。 是 , 国国家 大 , 口多 , 区差 距 、 乡 差距 、 富差距 但 中 人 地 城 贫 等 都 很 大 , 革 如 果太 急 了 , 一 定 能 取 得 预 想 的 效 果 , 改 不 问题 的 解 决要 有 一 个过 程 。但 是社 会 体 制 改革 可 以加 快 步 伐 。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国饱经艰辛与困苦,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制度的迫害,为改变中国落后贫困的局面,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能人志士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
先前的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乃至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到后来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导了中国的前行。
正是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我们才迎来了人民生活的富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但是,如果我们细看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若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的改革,即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
只有协调好这三个方面,中国才能有效的完成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任务,即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中国的经济改革最先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一,分解式的改革,即先农村改革,再城市改革。
要再细分的话,就会发现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本身也是分不同阶段进行的。
第二,分权性,即中央政府向地方和企业分权。
分权过程也是渐进性的。
第三,开放性。
这里需要特别加以强调这一特征。
比起改革的其他方面,开放性最为重要。
开放分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对外开放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开放,就是把国门打开,开放给外国资本。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
而在之前,在意识形态层面,人们对国有和非国有、计划与市场等关系争论很大,没有定论。
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工具,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使用。
当时的“不争论”起到了“去意识形态化”的作用,把市场经济视为是一整套具体的体制安排和经济发展工具。
在这个层面,人们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中国改革开放三步走 读书报告
《中国改革开放三步走》读书报告姓名:熊莹学号:3115003024 班级:硕5005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这些年来,人们对改革的讨论非常多,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杂乱。
郑永年教授写的《中国改革三步走》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其所了解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改革。
作者在书中讨论了改革实践到底是如何走来的、又如何走下去的,并表达了其对中国改革的看法。
作为现当代的青年学生,我对整本书持学习的态度。
首先,我们来看看整本书的结构。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20章。
第一篇是改革步骤篇,共七章:分析了目前中国改革的现状与动力、社会对改革的争论,进而提出了中国改革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三步走的逻辑。
分析了为什么是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进程,三者的主要内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谈了民主化的问题;第二篇是改革策略篇,共13章:分析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暴力、信任危机等问题,指出了社会改革为主体的阶段改革的意义、目的、改革采取的方式。
最后几章分析了广东改革与国家未来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深圳、顺德改革试点的成败的重要意义。
一、改革步骤篇在改革步骤篇里面,作者从中国改革模式入手,结合苏联、东欧实行一步到位的“大爆炸”式改革,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一起来的经验,明确提出中国改革“三步走”的看法,即中国的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
现在,政治改革的呼声四起,而政治改革的意义在于:以往改革的成果要用政治改革来保障;目前所面临的改革困难要用政治改革来克服;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要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基本的社会公平和正义要通过改革来达成。
中国改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主体性改革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也同时进行,但都是辅助性的改革,是为了支持经济改革这个大局的。
从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开始,社会改革已经成为主体性改革,而处于辅助地位的政治改革仍然十分重要。
如果现在进行的社会改革不能推进和深化,有可能导致政治激化。
新时代的三步走主要内容
新时代的三步走主要内容
新时代的三步走是一项深入的历史性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新时代的三步走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这三个宏伟发展任务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时代,中国政府要全面推进以城乡居民增收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者待遇、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为抓手的小康社会建设。
为此,要继续深化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的技术和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等重大举措,努力建设更加幸福安康的小康社会。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
新时代要不断深化改革,也就是说,要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开放为引领,以革命性变革为动力,不断改进市场体系,推行社会保险制度等,使中国经济更加市场化,生活更加美好。
再次,全面依法治国。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方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立法体系,增强法治意识和运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使法律落实到位,使人民在一个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中安居乐业。
新时代的三步走是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推动中国发展全面小康、实现社会发展全面展示的重要伟大实践。
当前,要毫不动摇地把“三步走”抓紧抓实,不断推进,努力将新时代的三步走抓牢,把中国的大跃进者变成大安康者。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分三步走
党委书记的投票权可以稍大,这既能体现党委书记的主导作用,又能使之受到党委绝大多数成员的制约。假设党委成员共有九人(包括党委书记),如果党委书记在投票时拥有三票,其他党委成员每人一票,那么,在投票表决时,即使只有三人支持党委书记的决定,另五人反对(票数为 3:5),党委书记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三票使自己的决定得以通过(最终的投票结果是 6:5)。这体现了党委书记的主导作用。
我们不应该把“轮流执政”当做洪水猛兽。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新观念:“执政权是可以分解的”。执政权既有全国层面的执政权,也有地方层面的执政权。一地党组织没有把工作做好,人民群众在人大换届选举时把票投给党外人士,使当地党组织失去对人大的控制权,失去在当地的执政权,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这种事情的发生,可以像鲶鱼效应那样,使其它地区的党组织警醒,检讨自己的工作,改善自己的工作,重视人民利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使自己的执政权更加稳固。失去执政权的地方党组织,也会同样如此,从而在下次人大改选时,重新赢得多数席位,拿回执政权。
官员个人,尤其是各地各级党委书记的权力无限膨胀,独断专行,是中国现在很多问题的根源。在战争时期和经济建设的原始积累阶段,一把手大权独揽的确能提高决策效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远远大于带来的好处。
限制官员个人权力,不应该靠官员的自觉,而应该靠制度;不应该只重事后惩罚,而应该更重事前预防。应该实施官员“连锁问责制”。党委成员(包括党委书记)犯错,党委其他成员也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或降职降级处分。这可以迫使党委成员平时就相互监督,相互批评,相互制约;在对方屡教不改的情况下,还可以及时向上级(包括越级)或向社会舆论检举揭发。
前面的改革,如果能够显著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其成效将给予执政党以鼓舞和信心,愿意和同意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和时间,逐步推动后继的改革。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本书是中国政治学家、经济学家郑永年,对中国改革问题的讨论,目的是寻找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并把这些实践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供人们对改革概念的理解或理论上的深入思考。
在书中郑永年先生分别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三个层面,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迈向富强和民主的改革路线图。
然而经过一番剖析之后,不难发现,改革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是举步维艰。
社会改革的目标早已经确定,然而由于执行不力,改革处于“疲惫状态”改革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此书,主要分为改革的步骤篇和改革策略篇。
步骤篇中,首先作者谈了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目前中国社会政府人民的关系处于“强政府、弱社会”的关系,而如何实现最理想的关系--“强政府、强社会”?这样的社会必须是三种秩序的共存,第一个也是最要的是社会的自我管理,第二社会与政府的合作关系,政府不必亲自管理,可以委托与社会组织,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更加持续,第三才是政府管理的社会秩序,主要体现在体制建设上,然而我国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在过去很多年以来越来越显现的是“中央富地方穷”的局面,中央要发展必须向地方要钱,地方向农民要钱,这样财富逐渐向上集中,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这种局面必然导致国富民穷,而这种国富是暂时的,因为在中国体制环境下,国企并不属于国家,而属于国家代理者,所以国家资本主义所积累的财富并能为政府所有,而为少数代理者所支配,很多时候,这些代理者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政府所能支配的范围。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央富地方穷”这些经济问题,必须依靠政治改革,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减少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其次谈了政治改革及其未来。
所谓的政治改革,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改革首先是开放,向社会开放,吸纳社会精英。
只有开放,政治才具有包容性,虽不能通过西方的多党执政来实现,却可以依靠内部多元主义,这种政治的开放,促进了精英的快速更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笔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姓名:班级:学号:《中国改革分三步走》读书笔记中国改革要分“三步走”。
就是中国改革要分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三步走(文化体制改革融合其中),目前处于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从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到2004年,用了大约25年左右时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着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体制改革阶段。
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标志,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深化、完善。
就在这次全会上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表明改革开放进入以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为重点的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花大约15年到20年左右时间。
如果从“十二五”规划算起,大约用两个多五年规划,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左右基本可以完成。
其实,第一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中,也包含有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容;第二步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也包含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第三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也包含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总之,改革“三步走”,经济、社会、政治三大体制改革是互动的,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
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体制改革和建设,在制度层面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解决六大民生问题。
①是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②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③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努力形成合理、公平的分配格局;④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证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⑤是建立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城乡住房建设制度,但不是人人拥有产权房;⑥是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空气新鲜,特别是水源清洁、食品卫生。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历程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历程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回顾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历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效果。
一、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始于1978年,这一年被认为是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口号,并推动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改革。
其中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引入,这一政策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特区的建立与起步:1980年代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经济特区的政策,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等沿海城市的经济特区。
这些特区允许外国投资和自由贸易,吸引了大量外资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还推出了“三步走”战略,即逐步实现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开放政策改革。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作为加入WTO的条件,中国同意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
这一决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
四、改革开放的深化:2000年代以后2000年代以后,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私有化、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等。
这些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五、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的成果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并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然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仍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
此外,不平等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总结起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和取得成果的过程。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学院:改革,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改革,一个需要巨大勇气的举措;改革,一个伴随中国成长的伙伴。
近些年,自温家宝总理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政治改革以来,国内外又掀起了一番对中国政治改革的讨论,温家宝总理强调“政治体制不改革,中国现代化事业就不会成功”、“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
再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老虎苍蝇一起打的严厉反腐行动、政府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似乎政治改革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在此中国改革大刀阔斧进行的紧要时期,经老师的推荐,我认真拜读了郑永年教授撰写的《中国改革三步走》一书,深感收获巨大,深化了我对很多制度改革的理解,并且在很多方面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中国改革三步走》一书从近年来世界上对中国政治改革的争论为引,提出了中国改革三步走的看法:即中国的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
作者之所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提出中国的分解式改革,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
经济改革最容易,因为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一种人类本能的释放,所以只要合理放权,调动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经济总是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对于社会改革来说难度就不小了,毕竟社会改革的主体是分配,若说经济改革的主体是生产,即做蛋糕,那么社会改革的便是分蛋糕,也就是说要求一部分社会成员(往往是富人)从自己的钱包里拿一部分出来让给其他社会成员(往往是穷人)分享,这就比较困难了。
而政治改革最为困难,需要一部分放弃一些权力给其他人分享,在权力主导一切的中国政治文化中,放弃权力自然比掏腰包更加困难。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是没有一个足够的物质基础,没有一个足够大的蛋糕,还谈什么分配,谈什么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呢?所以,经济改革要优先进行,财富只有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强调分配。
只有人民都富足起来,不为生活温饱发愁,心里才能稳当起来,才会响应温饱之上的社会改革。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占草硕5023班学号3115162051)1.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来越难,越来越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郑永年先生的《中国改革三步走》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改革三步走的观点,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政治改革。
当然,每一个步骤的改革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经济的改革需要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提供支撑,但是又必须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社会改革过程中也必须要有政治改革提供一定的动力。
2.经济改革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经过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及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基本保持10%的高速发展,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就是有三个,一是分解式改革,先农村后城市;二是分权性,标志事件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
1996年,在“抓大”方面,国家确定了对1000户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案。
在“放小”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一年出台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
各地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一大批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
三是开放性,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
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3.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是经济改革的产物,社会领域的改革如何进行既能深化经济改革也能阻碍经济改革。
“三步走”战略部署与中国改革思路研究
s t r a t e g i c t a r g e t o f t h e i f r s t t w o s t e p s o n t i me . T o t h e t h i r d s t e p t o p r o mo t e t h e r e g i o n l a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e n t n e e d t o
战略 与决 策
“ 三步 走” 战略 部 署与 中国改革思路 研 究
“ 一 步走 ” 战略 部署 与中国改革思路研究
孙 红玲
( 湖南商学院 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 究中心, 湖南 长 沙 4 1 0 2 0 5 )
摘
要: 按 照“ 三步走” 战略部署 的改革 思路 , 采取 东 中西梯 度推移 的非均衡 发展战 略和财政 承 包制及 分税 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闭关自守向对外开放,这些变化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通过计划制定、指令式管理等手段来调配资源、分配生产要素、安排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
中国这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基本上各行各业的生产环节都受到国家计划调控。
这种中央集权的模式虽然能够保障对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难免局限性太大,而且一旦计划出现问题,往往会拖累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导致困难。
二、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外资”等方式开始与市场经济接轨。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化改革既涉及到企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的变革,也涉及到市场规则的改革。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家推出了大量改革举措,如市场准入制度、分业经营制度、价格改革等,逐步完善了市场体系。
三、“三步走”战略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中国推出了“三步走”战略,将改革开放的重点转移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上。
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将国有企业变为法人经营的公司制,强化公司的独立经营权和自主决策权,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的经济。
四、“西进”和“东南沿海经济区”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发展重心发生了巨变。
中国政府基本放弃了原有地区的优惠政策,重点发展“西进”和“东南沿海经济区”,以此拉动全国的经济发展。
五、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将重心转向了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推行“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着大量的努力。
六、互联网经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与美国、欧洲等地区的互联网创新相比也不遑多让,它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郑永年论中国改革
记: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社会改革的路径通往完善的现代国家制度,并由此通往“好的民主”?
郑:对于国家制度的建设,社会改革非常重要。我想,中国,创造财富的机制它已经找到了,就是市场经济。现在无论是宪法、党章,都承认和保护这一点。现在缺乏的是,怎么样保障创造出来的财富,怎么样把中产阶级保护起来,使得它继续壮大。改革的早期提小康社会,现在提全面小康社会,我的理解就是要把中产阶级做大。中国可以不用中产阶级的概念,用全面小康社会来代替也是可以的,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中产阶级社会。怎么样把所谓全面小康社会保护起来呢?就要通过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通过政治改革来保障改革的成果,就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进一步的改革,不能把改革的成果、财富和成长起来的小康社会保护起来的话,它会流失的。
记:按照“三步走”的逻辑,社会改革的第三个功能是不是应该与政治改革有所连接?
郑:社会改革的更深一层意义,就是要为未来的民主化奠定基础。这一块我是非常担忧的。中国有人说,民主是个好东西。这有些武断。好的民主才是好东西,坏的民主比什么都坏。我们看民主时,不能光看欧美好的民主,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有些国家的民主,更像是劣质民主。没有人能够保证,中国民主化了就是优质的民主,而不是劣质的民主。
但是在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如果和两党制一配合,这种民主形态是最糟糕的,刚好把社会一分为二。泰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农民选举出来的总理,城市居民不承认;城市居民选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农民不承认,整个社会一分为二。所以,中产阶级很大的一个社会,多党制是可以稳定的。而高度分化的社会,多党政治一来,就是非常劣质的民主。
中国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只有一种主体性改革,其他改革是辅助性的改革。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主体性的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也有,是辅助性的,社会改革也有,也是辅助性的。这个过程非常好解释。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民营企业长大了,就出现私有产权的问题。所以开始修改宪法,承认多种所有制,承认私有产权,到2007年出台了《物权法》。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这个是了不起的变化,使得共产党从以往的革命党开始转向执政党。革命党依赖的是工人、农民,不是一个包容性的政党,是阶级性的政党;现在开始向各个社会阶层开放,所有优秀人士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政党。我觉得,未来的历史看今天,这是共产党内部一个大的转型,即向执政党转型的开始。所以总的来说,90年代接受了80年代的教训,政治改革配合经济改革,配合得很好。
简述我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简述我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我党领导下,根据国情、实践经验和发展规律形成的科学发展理念。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2008 启航20 天20 题目录第1 题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试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完善的意义。
第2 题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第3 题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剖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4 题近年来,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先后改制上市,初步构建了现代产权制度。
试分析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第5 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试分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哪些方面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6 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7 题在分清敌、我、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同其他阶级的关系,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试分析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是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第8 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导刊》 2012年第12期文/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十八大以后,改革似乎在整个社会升温。
从领导到大众对于今后的改革推进,都有很强的期待。
但是我们现在第一步走出去之后,第二步、第三步怎么走,就变成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光是提出目标或者提出推进改革的口号,甚至下了这样的决心,还是不够的。
我比照上一次大的转折,就是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的改革大推进,大概整体配套改革要走三步,我们现在仅仅走了第一步。
第一步就是所谓目标模式的确定。
现在说法叫“顶层设计”。
第二步是制定各方面改革的方案设计。
根据各方面改革把它们之间的配套互动关系做出一个总体规划,或者叫做行动的纲领。
第三步就是实施这个行动纲领。
打破阻力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选择目标从上一次90 年代初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期,甚至到21 世纪初期的这一次大推进来看,前面两步都是做了相当深入的扎实的准备,所以, 从1994 年开始,这个改革从20 世纪末期把市场经济的框架初步建立了起来。
那一次改革大推进的发起人是邓小平。
在1990 年12 月在中央全会开会以前,他和主要领导人谈话里面提到了我们应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1 年2 月,在和朱镕基的谈话里面再一次提出。
在他两次提醒以后,并没有马上就形成共识,而是出现了大家所知道的“皇甫平”事件,就是上海周瑞金和其他几位同志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写了四篇文章,提出要推进改革,但是马上受到另外一种力量的反击,于是展开了一场到底是计划经济为主、还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场大争论。
这个争论中主流的媒体当时表现的是一种保守的倾向,但是支持改革的领导人和学术界、企业界、政界的许多支持改革的人们,就潜心进行研究:到底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研究和讨论到了高潮就是1991 年10 月到12月,江泽民总书记召集了11 次讨论会,着重讨论怎么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步走”革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两步走”革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安陆市委党校冯德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实践了“两步走”革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成功和经济上的成功。
一、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的实践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刻研究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在不断深入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出中国革命自身的客观规律。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科学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而又互有联系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
看不起民主主义革命,不忠实于民主主义革命,或者只知道民主革命,而忘记了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不对的。
中国革命包括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二次革命论”否认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等待将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
“无间断革命论”否认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原则区别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企图一省数省首先胜利,或者重要省份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使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失去资产阶级的同盟军,丧失了一部分革命动力。
他们各走一个极端,实践结果,右可以断送中国革命,“左”,也可以断送中国革命。
当然,直接在中国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一次革命论”是海市蜃楼,搞错了革命的对象。
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资产阶级极其软弱,不仅不能成为革命的主力军,担负不起来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而且也无力领导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担负不起发展资本主义的重任。
故此,辛亥革命后大权旁落,大革命中政权被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攫取。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之间,不允许也不能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 幸福、 法治 的发展 阶段 。 这应该是 2 世纪中叶 l 实现的 目标。这样就跟邓小平提出的发展 “ 三步 走” 战略配合协调起来了。
任务是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 务。 这既是社会体制改革 , 又是政治体制改革。 其 次 ,要从制度上保障社会组织包括宗教组织 的适
经 过“ 三步走” 改革路线 图, 到建党 10 年 0周 的时候 ,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 向成熟 , 我 社
100 ) 50 元 的中等收入水平即 中产 阶层的人数 , 可
提高到占总人 口的 4 % ~ 0 目前我国占 2 % 0 6 %( 0 左右 )有专家提出 , 。 我们如果能培养出 7 0 万高 00 级技工队伍 , 就能解决这 中产阶层问题。 这就形成 了一个“ 橄榄型” 的社会结构 , 这样 的社会结构才 是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 第三 , 要培育一个 “ 三元构架” 的成熟 的公 民 社会。首先 , 是政府公权力这一元要归位 , 不搞全 能主义 , 统包整个经济社会事务。 改革的 目 标是建
成科学精神的塑造。 事实上 , 我们 尚未完成 的 , 一言 以敝之 , 是人 的现代化 , 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 。人 的现代化 , 我
辛亥革命最大的意义 ,正是从形式上彻底终 结了堪称世 界上仪规最 完美 的封建帝王统 治制
度 。对此 , 我们不管怎样喝彩都不过分。 几乎所有史家都有共识 :辛亥革命 源于偶然
善。 就在这次全会上 中央提 出科学发展观 , 强调 以 人为本 , 全面、 协调 、 可持续的发展 , 表明改革开放 进入以社会体制改革 和社会建设为重点 的阶段 。
社 科 新论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1 期 01 O
这个阶段 , 需要花大约 1 年到 2 年左右时间。 5 0 如
念及人的现代化的艰辛与迫切 ,先总理孙 中 山的话 , 至今仍然足以激励我们 :革命 尚未成功 , “ 同志仍须努力。”
满清帝 国这栋外表华美 的雕梁 画栋 ,内里已是腐 败透顶 , 不堪碰触 , 也足证 中国封建文化已到 了衰
朽残年 , 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皇帝没了, 当时是很有一些国人惶惶然的。 毕 竟, 民主共和还是舶来的时髦名词 , 要深人人心并 非易事 。孙 中山当年这样平易地解释他心 目中的 “ 民权主义” “ 和国国家成立 以后 ,是用谁来做 : 共
度发展 , 放宽对 民间组织的管制。 此外 , 以公有制、 非公有制企业 ,以及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市场一 元, 要充分保证其 资源配置 的权利 , 尽量减少政府
直接干预企业 ,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 政事分开、 政 资分开 、 政府与 中介分开。
果从“ 十二五” 规划算起 , 大约用两个多五年规划 , 到 22 年建党一百周年左右基本可以完成。 01
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并努力形成合 理 、公平 的分配格局 ;④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
社会基础、 民素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 , 公 政治体 制改革很可能落空 , 甚至带来政局动荡 , 最终损害 件
用 2 年左右时间推动 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 5 改革 , 努力建设经济富强 、 宪政 民主 的国家 , 建设 法治文明、 自由发展 的社会 。中华 民族 的复兴 , 不 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 ,还要体现在经济发 展 的质量和效益上 , 以及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上 , 要建立一个大家都 有幸福感 和满意度 的和谐 社
动的, 互相配合 、 相互促进的。 目 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体制改革和建设 ,在制
经过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阶段 ,现在的社 会矛盾暴露很多 , 此起彼伏 的群体性事件预示着 ,
如果不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 ,不解决 民
众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话 , 就会影响到经济 、 政治体 制改革本身。同时 , 在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 , 如
癞疮疤一样 , 也并未因革命霍然而愈。 民主精神和 科学精神这两块基石 ,在共和国大厦上就 尚未牢
固地 奠定 。
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向充满活力 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 社会体制改革阶段。 0 4 20 年党 的十六届三 中 全会通过 《 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决定》 为标志, 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会, 人人能享受充分 的政治 自由和 民主, 人权和私 人产权得到充分保护, 社会真正进入一个民主、 和
度, 保证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⑤是建立保 障人人有房住 的城乡住房建设 制度 ,但不是人人
拥有产权房 ; ⑥是建立 良好的生活环境 , 保证空气
新鲜 , 特别是水源清洁、 品卫生。 食 第二 , 构建一个合理稳定 的社会结构 。 主要是 推进城镇化 , 转移农业剩余人 口, 壮大 中产阶层 。 实现非农产值 比重占到 8 %以上 , 5 城镇 人 口占总
李 泓冰 , ) 文
是迎合百姓心 中的帝王思想。 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 ,比起从国人心中彻底
铲除帝王封建思想 ,当年推翻形式上的帝制确乎 显得容易得多。我们不妨假设 自己是辛亥革命的 先驱们 , 倘若用他们 的 目光穿越这个百年 , “ 在 适
中国改革 要分“ 三步走 ’ ’
《 民日 人 报》原副主编周瑞金在 《 炎黄春秋》 2 1 年第 9 01 期载文 指出 :中国改革要分 “ 步 三 走”就是 中国改革要分经济体制 、 。 社会体制 、 政治 体制三步走 ( 文化体制改革融合其 中 ) 目前处于 , 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 阶段。 17 年启动改革开放 从 98
其实 , 第一步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中 , 也包 含有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容 ;第二步以 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 ,也包含有政治体制改革的 推进 ; 第三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 也包含着经 济体制和社会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总之 , 改 革“ 三步走 ”经济 、 , 社会 、 政治三大体制改革是互
社 科新 论
当代社科视野 21 年第 1 期 01 O “ 完成 ” 未 。
辛亥百年 : 让我们再 一次 出发
在历史悠长的中国, 从来没有哪一个百年 , 会 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 脱胎换骨 , 会有如此奇
所谓科学精神 ,针对 的是渗入国人骨血中的 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倡导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
果不经 由社会体制改革 , 而突 出政治体制改革 , 在
度层面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任务 : 第一 , 建立一个有效 的社会保障体系 , 从制度 层面解决六大民生问题 。①是建立完善的现代化 国民教育体系 ; ②是建立覆盖城乡居 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 , 保障人 民基本生活 ; ③是实施扩大就业 的
的方法认识 自然 , 认识社会 , 认识人 自身 。 然而 , 像
迹般翻天覆地的巨变 。而辛亥年 1 月 1 武 昌 0 0日
城的几声枪响 , 一举洞穿并开启 了这 “ 五千年未有
之大 变局 ” 。
“ 大跃进” 的荒谬 、 建设决策 的唯上与随意 、 遍布青 山的豪华坟茔……也足证我们这个民族还远未完
制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 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深化 、 完
所谓 民主精神 , 民众层面 , 在 至少意味着公 民 受法律保障 的平等、 自由等权利被充分尊重 ; 在决 策层面 , 意味着决策过程的充分讨论与公开透明。
但是 , 类似 网民因发帖批评基层政府官员而千里 被拘和“ 躲猫猫” “ 卧撑” “ 、俯 、做恶梦” 一类离奇事 件的频频发生 ,足证我们在民主方面还有诸多的
会体制改革也接近完成 。到新 中国建国 10 0 周年 的时候 , 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 政治体制改
革基本完成 ,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 。这个时
候 ,中华 民族 的伟大复兴历史任务可以说真正实 现了,中国模式” “ 也可以光耀世界了。 ( 李摘 )
中国社会迟早 会进入不 稳定的动荡期
何哲在 《 经济社会体制 比较)0 1 ) 1 年第 4 2 期 根据课题研究结果 , 尖锐地刊文指出 : 如果 目前的 分配格局不改善并且继续恶化下去 ,中国迟早会 进入极度不稳定的社会 动荡期 ,并产生一致性 的 改变社会结构的行为动机 。 么 , 那 这一时期大概会
立一个有限的政府 , 公共服务型的政府。 政府主要
起皇帝呢? 是用人 民来做皇帝 , 用四万万人来做皇 帝 。” 这个 比喻颇令人感慨 , 它固然最形象地描述
了百姓的当家作主, 不过 , 或也 能从中窥见孙 中山 的无奈 :在皇权意识根深蒂固的中国 ,想解释共 和、 民主、 民权 , 仍然不得不沿用习见 的陈词 , 甚至
( 邓摘 自 人 民 日 海外版》 0 1 9月 9日 《 报 21年
事件。 一个小小 的偶然就能够推翻帝制 , 足以证明
们还有漫长的路途要走。 此起彼伏的阵痛和人祸 , 告诉我们 , 相当多的国民、 特别是不少基层官员的 心理和精神 , 还被禁锢于封建主义 的枷锁之中, 已 经构成 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我们可 以从 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移植发达国家 行之有效的工业管理方法 、 政府机构形式 、 教育制 度, 甚至把英语说得 比洋人还利索 , 但是人 的现代 化我们无法引进 , 只能 自力更生。
到 20 年 , 了大约 2 年左右时间, 04 用 5 以经济体制 改革为重点 , 着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实
乎世界之潮流 , 合乎人群之需要 ” 的中国现代化的 进程 中, 究竟有哪些未完成的事业呢?
皇冠的落地 ,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痼疾也随 之委地 , 鲁迅痛诋 的国民性 之弊 , 如阿 Q头上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