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知识

合集下载

土地知识二十问

土地知识二十问

土地知识二十问1、什么是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空气、生物、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我国土地基本国策是什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我国土地日是哪一天?全国土地日是每年的6月25日。

4、什么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5、什么是耕地?耕地是指主要用于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

6、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的方针是什么?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7、什么是地籍?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8、什么是宗地?宗地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9、什么是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是指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对未利用土地以及废弃的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通过工程的、生物的或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较高的土地,并加以充分、合理地利用的过程。

10、什么是土地破坏率?土地破坏率是指某一区域内,因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综合因素造成土地破坏的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11、什么是地价?土地在买卖、出让和转让等交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价格,就是土地价格。

12、什么是地税?地税是土地税收的简称,是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政治权力从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手中无偿地、强制地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收。

13、什么是土地市场?土地市场是土地交易活动和场所的总称。

14、什么是土地法?土地法是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什么是土地证?土地证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法律依据。

16、什么是闲置土地?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按照批准的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用途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被占用后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资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地壳,包括陆地和水域,可以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非可再生的特点。

2. 土地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土地资源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固定性:土地资源是固定地壳的一部分,不像空气和水资源那样具有流动性。

(3)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的形成需要长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二、土地资源的分类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功能,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1. 耕地:指适宜种植作物的土地,包括旱地和湿地两种类型。

2. 林地:指生长着各种树木的土地,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地。

3. 草地:指适宜生长草类植物的土地,可用于牧草种植或放牧。

4. 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1.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包括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改进耕作方式等,提高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3. 城市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5.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散乱污和低效用地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以及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用途。

2. 土地利用规划: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包括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定位和布局。

3. 土地资源评价:学习土地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等,用于判断土地适宜用途和开发潜力。

4. 土地利用权管理:了解土地利用权的概念、种类和获得方式,以及土地利用权的出让、转让和收回等管理制度。

5. 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掌握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征收和补偿等。

6. 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系统:了解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通过模拟、预测等手段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包括土地资源数据库建设、空间分析等技术,用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
土地管理学涉及的学科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和沙石所堆成,是固定场所。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

2.土地的分类:根据土地所有权,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根据土地用途,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3.土地的功能:包括负载的功能(承载性功能)、养育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等。

4.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劳动与资本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产三要素。

5.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但人类可以通过添加劳动来改变土地,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

土地的面积有限,位置固定,质量差异普遍,经济供给稀缺,具有永续性。

这些知识点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土地管理学》等教材,或请教该领域专业人士。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

《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 5.5%,居世界第五位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1)综合性和多学科性(2)关联性与复杂性(3)现实性和预测性(4)区域性和全局性1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第一个时期:50年代初期财政部的查田定产工作。

土地基础知识

土地基础知识

一、土地的特性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不能创造土地。

广义土地的总面积,在地球形成后,就由地球表面积所决定。

人类虽然能移山填海,扩展陆地;或围湖造田,增加耕地,但这仅仅是土地用途的转换,并没有增加土地面积。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即土地位置不能互换,不能搬动。

人们通常可以搬运一切物品,房屋及其它建筑物虽然移动困难,但可拆迁重建。

只有土地固定在地壳上,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无法搬动。

因此,人们把土地看作是不动产的代表。

这一特性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时,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即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而只是土地产权流动的市场。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仅使土地构成的诸要素(如土壤、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岩石)的自然性状不同,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而使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各异,最终表现在土地质量的差异上。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土地是一种非消耗性资源,它不会随着人们的使用而消失,相对于消耗性资源而言,土地资源在利用上具有永续性。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作为自然的产物,它与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第二,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生产资料,可以永续利用。

其它的生产资料或物品,在产生过程或使用过程中,会转变成另一种资料、物品,或逐渐陈旧、磨损,失去使用价值而报废。

土地则不然,只要人们在使用或利用过程中注意保护它,是可以年复一年地永远使用下去的。

但是,土地的这种永续利用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利用过程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土地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基础知识汇总一、土地分多少种类型(一)根据土地所有权分类土地根据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确认下来,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

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二)根据土地用途分类根据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三)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二、建设用地分几类?各是什么含义?建设用地按用地性质一般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一)商服用地商服用地是指该宗地块规划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服务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

土地行业知识点总结大全

土地行业知识点总结大全

土地行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土地开发利用1. 土地开发概念及分类土地开发是指对土地进行规划、建设和利用的过程。

根据土地的利用性质,可以将土地开发分为建设用地开发、农用地开发、工业用地开发、旅游用地开发等多个方面。

2. 土地规划土地规划是土地开发的前提,它是在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土地进行分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用地指标,为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3. 土地权属及流转土地权属是土地使用者对土地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的使用权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划转给其他人的行为。

在土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权属和流转是影响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4. 土地利用方式和模式土地利用方式分为集约利用和集约利用两种,而土地利用模式有圈改革、标准化农田建设等。

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根据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作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 土地开发的成本和效益土地开发的成本包括土地的征地拆迁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而土地开发的效益表现为土地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在进行土地开发前,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土地开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6. 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对环境产生着直接和间接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土地整治1. 土地整治概念及作用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进行改善、优化和重组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的适宜性和可持续利用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整治的作用包括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护和修复土地生态环境等。

2. 土地整治的类型和方法土地整治的类型包括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耕地质量改良等,而土地整治的方法包括梯田改造、荒山造林、土壤改良等。

六年级上册土地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土地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土地知识点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土地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土地的概念、用途、保护以及与土地相关的问题。

一、土地的概念及分类土地是地球表面的外壳固体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指的是陆地。

土地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农田、草地、森林、城市用地等。

不同类型的土地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

二、土地的主要用途1. 农田:农田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养殖牲畜等。

农田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林地:林地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森林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城市用地:城市用地是用于建设城市的土地,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设施等。

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4.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维持生态平衡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标。

三、土地的保护与管理土地的保护与管理是社会发展、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地保护与管理方法: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田的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2. 防止土地退化:加强土地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盐碱化等土地退化问题。

3. 推行农田水利建设:建设灌溉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建设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绿地、湿地和自然景观,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与土地相关的问题1.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是有限的资源,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土地污染:不合理的工业排放和农药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土地知识点总结

土地知识点总结

土地知识点总结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由各种地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地区。

在人类社会中,土地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不仅提供了农业和生态系统所需的空间和养分,还包括了地表以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因此,对土地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

一、土地的类型1.按用途划分(1)耕地:适于耕种的土地,包括平原、丘陵、河滩地等。

(2)园地:用于种植果树、蔬菜等特定植物的土地。

(3)林地:主要用于生长树木和森林的土地。

(4)草地:适于牧草生长和牲畜饲养的土地。

(5)滩涂:位于陆地与水域之间的河滩和湿地地区。

(6)建设用地:用于建筑和人类生活活动的土地。

2.按地形划分(1)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农业生产。

(2)丘陵:地势起伏,有利于林业和牧业。

(3)山地:地势陡峭,适合林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4)盆地:四周为山地或丘陵所包围的地势较低的地区,适合农业和人类生活。

(5)沼泽地:地势低洼,多为湿地和沼泽。

3.按所有权划分(1)国有土地:由国家所有并进行管理的土地。

(2)集体所有土地:由集体所有并进行管理的土地,主要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3)私有土地:由个人或私人所有并进行管理的土地。

4.按地质划分(1)天然土地:由地质力学作用所形成的土地,如平原、丘陵、山地等。

(2)人工土地:由人类在天然土地基础上加以开发和改造的土地,如园地、耕地、建设用地等。

二、土地的保护和管理1.土地的保护(1)生态保护:保护土地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2)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养分。

(3)防治土地污染: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土地的污染程度。

2.土地的管理(1)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规划,确定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式和用地布局。

(2)土地开发和整理:按照规划要求,对土地进行开发和整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土地收益管理:根据土地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划分和管理,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

土地法学知识点

土地法学知识点

土地法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土地所有权的定义与分类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2、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出让划拨转让3、土地征收的程序与补偿4、土地用途管制制度5、土地登记制度6、土地纠纷的解决途径11 土地所有权111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112 国家土地所有权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其范围包括城市市区的土地,以及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113 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

12 土地使用权121 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122 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

出让方式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

123 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124 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13 土地征收131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132 土地征收应遵循严格的程序,包括发布征地预公告、开展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组织听证、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等。

133 土地征收的补偿应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14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141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并对各类土地的利用实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的制度。

土地 新知识

土地 新知识

土地新知识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土壤,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土地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知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些关于土地的新知识。

一、土地的分类土地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其中,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土地,而未利用地则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这些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土地的保护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保护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保护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污染等方面。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可以维护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防止土地污染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土地的评估土地评估是衡量土地价值和潜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土地评估可以确定土地的市场价格和开发价值,为土地的交易和开发提供依据。

土地评估的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土地评估的准确性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土地交易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土地的利用创新随着人们对土地的认识不断深入,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城市农业的兴起使得城市空闲地和屋顶成为了农业生产的新领域;农田水利的发展使得干旱地区的土地也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土地的多功能利用使得不同用途的土地可以实现共存和互补。

这些创新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五、土地的国际合作土地资源是全球共有的,各国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保护也需要加强合作。

国际间的土地合作可以包括土地资源的共享、技术的交流和政策的协调等方面。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些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土地保护政策和标准,促进全球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土地的未来展望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有关土地相关知识点总结

有关土地相关知识点总结

有关土地相关知识点总结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水体组成的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土地的定义、分类、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对土地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土地资源。

一、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水体组成的部分。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土地是地球表面具体地点的集合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土地的分类1.按用途划分,土地可以分为农用地、工业用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等。

2.按所有权划分,土地可以分为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个人所有土地等。

3.按土地的性质划分,土地可以分为肥沃土地、贫瘠土地、盐碱土地等。

4.按土地的规划用途划分,土地可以分为城市规划用地、农村规划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三、土地的利用1.农业用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2.工业用地:用于工业生产和企业建设。

3.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房屋、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

4.林地和水域:林地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水域用于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土地的保护1.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范围,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加强对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2.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估,维护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3.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土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强土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维护土地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

4.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土地资源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我们应当提高对土地的认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案二:认识我国的主要土地类型

地理教案二:认识我国的主要土地类型

地理教案二:认识我国的主要土地类型认识我国的主要土地类型一、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的资源和利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认识我国的主要土地类型,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

二、基本知识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指由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土壤、植被等组成的岩土体,包括地球上陆地表层和海洋底层。

2.土地类型的分类土地类型可以按照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等因素进行分类。

根据土地覆盖类型,我国的土地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七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用地。

三、我国主要土地类型1.耕地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地类型,也是国家的经济基础之一。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其中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人工灌溉区是耕地最为丰富的地区。

耕地利用率高,用于种植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作物。

2.林地林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生态旅游等。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的山区,以及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辽宁等省份。

其中南方的丰富的热带雨林是林地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3.草地草地是我国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

我国草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

草地的特点是草种多样,植被厚密,适合放牧和草原旅游等业态的发展。

4.水域水域是指我国的江河湖泊、人工水库、海洋等水体。

作为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水域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水能资源等。

我国的水域资源分布在各个省份,其中内陆水域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的诸多湖泊,海洋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5.城镇用地城镇用地是指我国的城市和城镇所占用的土地。

我国的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更多的土地被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商业等行业,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土地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基础知识汇总

一、土地分多少种类型1、根据土地所有权分类土地根据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确认下来,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

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2、根据土地用途分类根据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3、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类别的对照关系:二、建设用地分几类?1、各是什么含义?建设用地按用地性质一般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因此,地理学习中的土地资源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的知识点。

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上从事的各种活动。

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土地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居住用地:以建筑物和配套设施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

2.工业用地:用于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土地。

3.农业用地: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土地。

4.特殊用途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如公园、码头、机场等。

二、土地资源分布地球上土地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

大多数土地资源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枯草带比较发达,但因为环境肮脏、条件恶劣,很难利用。

三、土地保护与治理土地保护和治理是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环节。

因为土地的压力与日俱增,土地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1.退耕还林还草: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修复。

2.科学土地利用: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合理利用,节约利用,首先是合理利用土壤。

3.建立土地保护条例和监管机制:制定唯一性条例,建立里程碑的议题,完成土地保护工作。

四、十大土地资源问题1.土地耕地化、沙漠化2.大气污染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城市化对耕地面积的侵蚀4.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损害5.化肥、农药和农田环境污染6.城市化对农村资源的影响7.农村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缺乏8.盲目的城市暴发9.严重的植被病害和树木病害10.土地使用不当的后果总之,土地资源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做好保护和治理工作。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的知识点总结

土地的知识点总结

土地的知识点总结一、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固体物质,包括陆地和水域。

在中国法律上,土地包括农田、城镇用地、矿山和建设用地等不动产,是国家的重要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土地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按土地的不同用途,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林地是用于森林资源利用的土地,草地是用于牧草生产的土地,水域是用于水资源利用的土地,建设用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土地。

2.按地质分类按土地的地质特征和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的土地,适合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丘陵是指地势起伏的土地,适合林业和旅游开发;山地是指地势陡峭的土地,适合旅游和水资源开发;盆地是指地势低洼的土地,适合农田灌溉和城市建设。

3.按地理位置分类按土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分为南方土地、北方土地、东方土地和西方土地等。

南方土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稻谷和水果生产;北方土地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小麦和玉米生产;东方土地海岸线较长,适合渔业和旅游开发;西方土地地势多为高原和戈壁,适合草原和矿产资源开发。

三、土地的利用1.农业利用农业是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

种植业是利用土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活动,养殖业是利用土地养殖家畜和禽类的活动,渔业是利用水域捕捞鱼类和贝类的活动。

2.林业利用林业是利用土地森林资源的活动,包括植树造林、木材采伐和林产品加工等。

林业不仅可以提供木材和竹材等工业原料,还可以保护水源和改善环境。

3.草原利用草原是利用土地畜牧业的主要区域,包括牧草种植、牲畜放牧和草原管理等。

草原资源是我国特有的重要资源,可以提供优质的牧草和牲畜产品。

4.水域利用水域是利用土地水资源的活动,包括水利工程建设、灌溉农田和发电利用等。

地理土地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土地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土地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球上的土地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它承载着无数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在地理学中,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了解土地的特点和分布对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地理学中关于土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土地的定义土地包括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是由大地形成的固体表面。

在地理学中,土地通常分为陆地和水域两大类,其中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水域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

这些土地形成了地球上的地表,承载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和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土地的特点1. 形态多样:地球上的土地形态各异,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形,这些地形对于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 自然资源丰富:地球上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农田资源等,这些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 生态系统多样:土地上生存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这些生态系统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地理位置重要:土地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土地的利用和发展。

三、土地的利用1. 农业利用:农业是土地最主要和基本的利用方式,人类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禽,获取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2. 工业利用: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包括建筑用地和工厂用地等,工业对土地的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城市利用:城市是土地的高度利用形式,城市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等,城市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生态保护利用:土地上的生态系统对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生态保护利用是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之一。

四、土地的分布1. 地形分布:地球上的土地形态各异,在地形上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峡谷等不同的地貌形态,这些地形对土地的利用和开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土地与植被知识点总结

土地与植被知识点总结

土地与植被知识点总结一、土地的类型1.陆地的分类按照地貌和地形特征可以将陆地分为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不同类型。

2.土壤的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根据土壤成因、发育阶段、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可以将土壤分为不同类型,如红壤、黄壤、黑土、草甸土等。

3.水资源水资源是土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和湖泊。

水资源在土地上的分布和利用对于植被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土地上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植被覆盖的类型和分布对于土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植被的类型1.森林森林是一种主要由乔木和灌木构成的植被类型。

根据植被的构成和地理位置,可以将森林分为热带雨林、温带森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不同类型。

2.草原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少有乔木和灌木的植被类型。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将草原分为草甸草原、草原草原、高山草甸等不同类型。

3.沙漠沙漠是一种干旱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稀少或者没有植被的地区。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将沙漠分为热带沙漠、温带沙漠、寒带沙漠等不同类型。

4.湿地湿地是一种特殊生境,包括沼泽、河口、湖泊、水塘等不同类型。

三、土地与植被的关系1.土地是植被的基础土地提供了植被的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空间,植被依赖土地的供给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植被稳定土壤植被通过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组织,阻止了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减缓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速度,维护了土地的稳定。

3.土地影响植被的生长土地的地貌和地形、土壤的性质和水资源的分布,对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4.植被影响土地的环境植被的种类和分布,对土地的温度和湿度、气候和气候的形成,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水资源的补给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土地与植被的保护1.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土地和植被保护的重要内容,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法讲稿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
1、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承包方式的规定是:“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2、农村土地承包期限:耕地为30年,草地30至50年,林地为30至70年。

3、土地承包的原则:一是按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二是民主协商,公平合理;三是承包方案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是承包程序合法。

4、农村土地承包的合法程序是:(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5)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方案。

5、下面结合相关事例谈谈土地承包合同问题。

(1)例:土地承包人去世后,农村户口家属可以继承他的承包权吗?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吗?
答案:承包人过世的,应判断他所在的承包合同内其他人员是否在世,如果都不在世了,属于全户消亡,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地。

如果承包合同内还有其他成员,那么这份合同依然有效,发包方不能收回承包地。

(如果该家属和土地承包人是同一户口的,则不发生继承,可以继续承包;如果不是同一户口,则不能继承承包地,只能继承承包收益,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
(2)例:女儿出嫁后,离婚或者丧偶后,在婆家村没有分到地,她原来的地村委会能否收回该土地?
答案:妇女出嫁,在新居住地没有获得承包土地时,原有承包地不得抽回。

原因:农村妇女离婚或者丧偶后,户籍迁往其他乡村的,其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应当由其落户的所在地解决;如仍在原籍,原户籍所在地不得撤回她的责任田、宅基地;不论是丧偶妇女,还是离婚后的妇女,都有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只要户口还在原籍,就不能剥夺她的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

(3)例:大学毕业后,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农村老家的土地承包权该不该保留?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节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

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

只有全家都迁移到了设区的城市,纳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村集体才有权收回你们家(家庭承包而不是个人承包)的承包地,村集体在承包期内也无权调整你们家(家庭承包而不是个人承包)的承包地。

(4)例: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是否能够随便变更或解除?
不能。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
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5)例: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保护?
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分两种情况
(一)在土地二轮延包中获得了承包权的,必须将承包地还给原承包农户继续耕作。

乡村组织已经将外出农民的承包地发包给别的农户耕作的,如果是短期合同,应当将承包收益支付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合同到期后,将土地还给原承包农户耕作。

如果是长期合同,可以修订合同,将承包地及时还给原承包农户;或者通过协商之后给予或提高原承包农户补偿的方式解决。

(二)对外出农户中少数没有参加二轮延包、现在返乡要求承包土地的,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

如果该农户的户口仍在农村,原则上应同意继续参加土地承包,有条件的应在机动地中调剂解决,没有机动地的,可通过土地流转等办法解决。

二、关于农村土地征用的相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土地也在被不断的征用,为此,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1、什么叫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

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征收取得的是财产所有权,而行政征用取得的是财产使用权。

2、土地征用有哪些特征?
土地征用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在法律关系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土地征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是特定的,征用方只能是国家,被征用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即农民集体;
(2)征用土地具有强制性;
(3)征用土地具有补偿性;
(4)征用土地将发生土地所有权转移。

4、我国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包括:
(1)土地补偿费。

(2)安臵补偿费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

关于土地征用问题,农民朋友关注的主要是赔偿问题,而补偿各地又不尽相同,那么补偿的标准是什么呢?
(1)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制订。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耕地的最低统一年产值标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制订统一年产值标准可考虑被征收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

(2)统一年产值倍数的确定。

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臵费用,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应当提高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
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3)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订。

有条件的地区,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实行征地补偿。

制订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4)土地补偿费的分配。

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

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臵。

所以,每一次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费用及标准都是经过严格的考察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都是有根据的,不是凭空而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