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短篇小说《出山》的艺术风格
蒲松龄的写作艺术风格
蒲松龄的写作艺术风格蒲松龄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民间故事整理者和编纂者。
他的写作艺术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特点。
蒲松龄的写作风格注重细节描写。
他善于观察和把握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将其生动地描绘出来。
例如,在他所创作的《聪明的贵妃》中,他通过描写贵妃的美丽容貌、智慧才情以及聪明机智的举止,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贵妃的魅力和智慧。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使故事更加具体生动,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蒲松龄的写作风格注重情节的设置和发展。
他擅长编织故事情节,能够巧妙地安排起承转合,使故事情节紧凑有趣。
他善于运用悬念、反转和戏剧性的冲突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在他的作品《聪明的贵妃》中,贵妃通过巧妙的计谋和智慧,成功化解了一系列的危机和难题,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爱情。
蒲松龄的写作风格富有幽默感。
他善于利用夸张、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和情节,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例如,在他的作品《聪明的贵妃》中,他通过描写贵妃聪明机智的举止和与皇帝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贵妃的幽默感和智慧。
这种幽默感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忍俊不禁。
蒲松龄的写作风格还注重语言的运用。
他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字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字句精炼,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阅读感受。
蒲松龄的写作艺术风格独特,具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巧妙安排的情节、幽默诙谐的表达和丰富多样的修辞技巧等特点。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既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细腻,又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蒲松龄的作品中找到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从而提升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
果戈理创作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果戈理创作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风格果戈理的创作,之所以能够在俄国文学史上产生划时代的影响,成为反映特定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一直为后世所传诵,这是由于它不但具有超凡的思想深度,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的作品,在细节、环境和人物性格描写的真实性,喜剧性的讽刺手法,浮雕般的肖像描绘,以及个性化的语言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显现出了果戈理惊人的艺术天才。
一、十足的生活真实生活的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家的创作中,其程度又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艺术与生活密切结合的趋向,在俄国文学发展史上,到十九世纪的果戈理时期,又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使俄罗斯文学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性、独创性和“十足的生活真实”(别林斯基语)。
果戈理的全部创作,从早期的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晚期的长篇名著《死魂灵》,无不给人一种题材平凡,构思朴素,描述自然,形象逼真,意境优美,情节新颖的感觉。
其中取材现实,揭露沙俄黑暗的农奴制的作品,固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没落哀朽、卑微庸俗的生活真实;就是那些取材于民间传说,充满着浪漫主义奇异色彩的作品,也不乏俄罗斯人民风土人情的生活气息。
凡是读过《索罗庆采市集》的人,恐怕谁也不会忘记开篇所描绘的那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令人陶醉神往的乌克兰乡村的初夏风光,以及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农村集市盛况。
在情节殊异的《圣约翰节前夜》、《五月的夜》、《圣诞节前夜》和《可怕的复仇》等作品里,虽然出现了魔鬼和妖精的形象,可是作者也赋予了它们某些现实性的特征,从而使读者几乎人鬼莫辨,真假难分,将其视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作品,一般偏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热情和主观想象;而果戈理早期的浪漫主义小说却有所不同,即使是运用怪诞的情节和象征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美学评价,其中仍然充满着酷似生活本身的描写。
50-70年代小说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旗谱》 《红日》 《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 《红岩》 《铁道游击队》 《保卫延安》
革命历史小说研究专著推荐: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李杨《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董志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4年版 郭冰茹《“十七年”小说的叙事张力》,岳麓出版社,2007年版 郭冰茹《革命叙事与现代性:中国大陆“十七年”文学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版
革命历史的另类记忆:以《百合花》 为例
有关革命历史的另一类记忆,是常常以个人化
的抒情语调来展开对革命历史的叙述。“回忆” 是其结构框架,也是其抒情基调。作家的现实 生存状态和感触,对于“记忆”的提取往往起 着确定性的作用。革命历史在这种情感化的叙 述中,被推移到边缘位置,紧紧充当着作家致 力表现的理想境界的生命形式和人际关系的背 景。代表性作品有《山地回忆》(孙犁)、 《百合花》(茹志鹃)、《英雄的乐章》(刘 真)等。
。
(1)视野开阔而层次分明,
场面宏大而结构紧凑,以共 产党的“一支常胜英雄军” 与国民党的精锐74师之间展 开的一系列殊死战斗(涟水 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 役)为核心,将笔触从军、 师、团一直延伸到连、排、 班,从高级将领写到普通战 士,从部队写到地方,从前 线战场写到后方日常生活情 景,表现了对社会生活和斗 争的整体把握的趋向。
通过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
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 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 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 生动叙述,形象地展现了“九一 八”-----“一二九”这一特定历史 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 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 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 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 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 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 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 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 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 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青春。
小说人物出场的五种艺术形式
人 ”, 如同传统戏剧演 出时主要人物登场前先使观众
听到唱腔 , 然后再 亮相一样 。
王熙 凤的出场就是这 种方式 , “一语未 了 , 只听
玉是 “一个 孽根 祸 胎 ,是 家 里 的 ` 混 世 魔王 ” , , “ 嘴
里一 时甜 言蜜语 , 一 时有 天无 日 , 一 时又 疯疯 傻 傻 ”。此 为二染 。由此 在黛玉 心 目中 , 宝 玉 “不知 是
如 果说唐诗 宋词 的 墨香里还 氛氮 着他 们的
无 奈 与仿 徨 , 元 曲 羌 笛 的音 韵 里 尚 弥漫 着他 们 的叹 息与感伤 , 那么 , 现 实生活 中又留下 了他
们 怎样 的人 生轨迹呢
乡`
了一 种清 新 宁 静 的氛 围 。 在 这 种美 好 的 背 景 中 ,
的 , 它的存在 与否往 往不 为我 们同学所 关注 , 更谈
不 上带 有 目的性 的重 视 。 然而 , 就是这 片小小 的绿
水生 嫂 编着 席 , 一个 勤劳 淳朴 的劳 动妇 女形 象就
闪亮 登 场 了 。 华老栓 的出场也属此类 , “秋天 的后半夜 , 月亮 下去 了 , 太 阳还没 有出 , 只剩 下一 片乌 蓝的天 除 了
令谭 文 一 ` ” 丈 “ 她
荐诸葛 , 又在三顾茅庐后诸 葛亮 才正式出场 ,逐层 渲 染 了诸葛亮 出山前的神秘莫测和雄才大略 。
四 、环境烘托
环境烘托就 是通过环境描写提供一个相应 的背
景 , 为人物 出场作充分铺垫 , 然后让人物生动鲜活地
如果 我们把 一篇 好文
出现在读者 面前 。 水 生 嫂 的 出场 就是 这 种方 式 , “月亮 升 起来 ,
了解 。
章 中的过渡功 能 十分突
出 。“如果 ” 用 以承上 , 回点 上文 , “那 么 ”用 以启下 , 引 起 下文 。 前后句各 司其职 , 既能做 到 自然过渡 , 又使得文章脉络清楚 。 我们且看下面 的例句
2023年河南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仿真试卷
2023年河南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仿真试卷·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而且还可以视为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试验。
它不仅使已有的伦理问题得到了空前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伦理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之间的诸多冲突。
近30年来,一些新的科技进展一原子武器、生殖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导致了尤为尖锐的伦理争执,同时,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全面地揭示了近现代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向人们展现了科技活动所负载的价值与传统伦理价值体系间的剧烈冲突。
科技活动与传统价值观念间的冲突。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此,我们主要分析两类冲突。
其一是所谓科技活动对自然的操纵和对“自然秩序”的破坏。
持这一态度的人可称为自然律论者,他们认为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应为了人的目的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原初过程,任何对自然过程的干预都是在破坏“自然秩序”。
而现实情形是,早在人类的祖先直立行走之时,“自然秩序”即开始被打破,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遵循“自然秩序”。
如果说基因重组技术是对自然的操纵,那么拯救了亿万生命的抗生素技术是不是对自然的操纵?烹调技术是否干预了人的自然生理过程呢?这种评判本身是没有实证依据的。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它没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至少,它表达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对科技活动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疑虑。
如果说科技活动是在有意识地变更自然过程的话,科技工作者必须确保对每一项对自然过程的重大改变工作都应该万分慎重,因而,自然律论者所持的评判立场是具有重要的监督意义的。
其二,科技的发展使一些绝对化的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更为彰显。
以有关生命的伦理原则为例,我们时常会遇到两个原则,一个是“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之生存权”,另一个是“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
在传统社会中,它们似乎是两条绝对性原则,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有关安乐死的争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医务人员与许多倍受病痛折磨的垂危病人在这两条原则间难作抉择。
50-70年代小说1
《百合花》
1、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
不写重大事件。 2、“家务事,儿女情”,通过生活的侧面塑造伟大而 又平凡的普通人。小战士的形象,是本时期英雄形象 的一个突破。 3、结构细致严密,剪裁得当,一气呵成,而又首尾呼 应。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呈露,有层次感。 4、独具匠心的细节,对于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起 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被子”,“野菊花”等。
。
(1)视野开阔而层次分明,
场面宏大而结构紧凑,以共 产党的“一支常胜英雄军” 与国民党的精锐74师之间展 开的一系列殊死战斗(涟水 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 役)为核心,将笔触从军、 师、团一直延伸到连、排、 班,从高级将领写到普通战 士,从部队写到地方,从前 线战场写到后方日常生活情 景,表现了对社会生活和斗 争的整体把握的趋向。
《红旗谱》:农民革命的壮丽史 诗
梁斌
梁斌(1914---1996):原名梁
维周。河北蠡县人。1930年考入 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参加过著名 的“二师学潮”。曾任《武汉日 报》社长、中央文学讲习所党支 部书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 国作协理事等职。后在天津从事 专业创作。1953年开始创作长篇 小说《红旗谱》,1957年出版, 影响广泛。被当时评论家称为概 括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史、斗争 史、革命史”。艺术上也有自己 的特色。第二部《播火记》 (1963)、第三部《烽烟图》 (1983)出版,但艺术高度都不 及《红旗谱》。
《红旗谱》 《红日》 《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 《红岩》 《铁道游击队》 《保卫延安》
革命历史小说研究专著推荐: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_三言二拍_的叙事艺术_文俊沣
关键词 三言二 讨 白叙事艺术 叙事技巧 心理描写 通俗饭 如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玛丽恩的悲剧命运的根源是玛丽恩 人格失衡的结果 是 生态录 竟 报复人类不合理开发的结果 同时也是在父权社会下女胜的不平 等的地位以及女性受到的压迫的必然结果 。因此 ,改善女性生存环 境 ,提高女胜社会地位建立男女平等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遵循事 物发展的客又 彩酬幸, 对我有 卫 里 立和谐社会和生态友好型社会有重
阵接第 页 庭 以艾维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冲击下遭受打击 , 因止 助 了 保护自己已经拥有的地位 ,她选择同艾维在六起 。 但是无
忱 甲 马 丽恩在哪里 ,她者 吓育 匡 美 现 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 在父左 刃 吐
会制度下 ,女性的社会地位卑微 ,她们不能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下 去 。她没有了原来的那些美德 ,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落魄妇女 。 玛丽恩的现则既是人格上的失衡也匙 也 无奈的选择 。 此外 ,艾维曾经接受过玛丽恩的帮助 ,但是艾维唯利是图 , 只 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他却凯觑福瑞斯特的庞大家产 ,肆 意开垦沼泽 ,破坏原本和谐完 整的生态环境 。正如尼尔和翔 也 伙伴 称之为 “ 毒人艾维 ”,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他人格的扭曲 。 他代表的新 兴资产队 限 的崛起 ,为了经济利益肆意践踏生态录 竟。 人类对 自然规律 的不遵循 ,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 整体性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是应该玫荆 硼 及 自 然的观点 , 而更应 该遵循 自 然规律 王诺 。 在众 刃 吐 会下 ,由于剑当 七鞠 婉 乙 卑 微 ,她们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也无法独立的生存下去 。刁 锐中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1) 一课时 言浅情深,百合盛开
3.知识链接 (1)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五四”时期传入中国, 是指“思维发散化、结构散文化、人物形象淡化”的小说类型。诗化小 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自废名开其滥觞,经沈从文扛其大旗,至 萧红、汪曾祺等人延其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情节方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往往不将事件作为线索,而 将情感、心理作为线索。人物方面:人物形象不是特别鲜明、饱满,文 中传递出作者的某种意绪和感悟。环境方面:重自然环境描写,文中常 有大段的景物描写,物象也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主题方面:表面上美丽、 祥和,关系融洽,但深层往往弥漫着苦难和伤痛。
活动四
体会“动人处”,解读女性视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如果你是制片人,选择把小说《百合花》搬上屏幕,是因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1)作家茅盾曾说,《百合花》“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余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 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请你结合小说主旨,谈一谈《百合花》最打动人心的 原因。
答案 (示例)《百合花》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圣洁情感,以及普通人 的善良、纯朴。正义的战争正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保护和平的生活以及人类 美好纯洁的感情。尽管小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高扬 了正义。美好的人性、温暖的情感和正义的行为正是感动人心的源泉,具有穿 透时空的力量。
(2)《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都不是真人真事,也不是依据真人 真事来加工的。但是小说里所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 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安战斗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 的八月中秋。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 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而该小说中对通讯员的描 写,则主要取材于我在莱芜战役中和一位通讯员去战斗最前沿的亲身经 历。我在确定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个女性的 “我”,来串起整个故事。——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现当代文学提纲
? 柯云路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
? 高晓声小说创作的特质是什么?
? 分析许茂、许秀云的形象。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艺术特色。
? 刘绍棠乡土小说的特色。
? 贾平凹商州小说的特色有哪些?
? 《西线轶事》的思想艺术成就简析。
? 《高山下花环》对军旅文学的超越是什么?
6 、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 。
7 、在迎接新的时代到来之际,胡风创作了政治抒情长诗《 _____________ 》。
二、 解释概念
1 、集体创作;
2 、民间理想主义;
3 、政治抒情诗;
4 、天安门诗歌;
5 、“两结合创作方法”;
? 第三次全国文代会的主要收获与存在问题
?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主要议题和重大意义
?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的基本精神与现实针对性
? 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六年文艺战线“左”倾错误发展的基本轮廓
? 林彪、江青“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基本内容及反动实质
7、 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 _______ 《 》、 _______ 《 》。
8、 “第三代诗歌”两个代表性群落是: 、 。
二、 搭配题
王朔 《有关大雁塔》
王安忆 《虚构》
贾平凹 《顽主》
马原 《腊月 正月》
韩东 《小鲍庄》
三、名词解释
? 贺静之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
? 《雷锋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 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主要收获
? 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内在矛盾
朱山坡的创作优势——谈朱山坡的中短篇小说
朱山坡的创作优势———谈朱山坡的中短篇小说胡平作为广西“新三剑客”和70后代表作家之一,朱山坡是很值得关注的。
他是个有想法的作家,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皆有想法,因而早早形成了突出的个人特色。
尤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他的才华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构成了他的优势,而分析他的优势,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他和他的前途。
上篇小说的题材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的事物,一种是非常的事物,朱山坡似乎更乐于处理后者,这使他的中短篇小说具有不寻常的吸引力。
譬如,他写一个女人被雇来陪一位将要过世的老人彻夜说话(《陪夜的女人》),写一个女人嫁给两个男人(《喂饱两匹马》),写一个男人捡来一个患有神经病的女人为妻(《我的叔叔于力》),等等,就是说,他在小说的选材上要求是比较高的,不喜欢写平淡无奇的作品。
人们经历的大部分生活是平淡和日常性的,但小说家模仿这些生活时,却可以像化学家在试管里滴入几滴神秘的液体一样,使日常生活顿时呈现出奇异的色彩,那是作家在教会人们看到生活的令人震惊的内质。
又有些小说,题材本身便令人惊奇,倘若作家又能在此基础上揭发出更为令人惊奇的内质,作品无疑会赢得更多读者。
无论哪种小说,其中是一定要有“奇”的成分的。
朱山坡诗人出身,改写小说后,仍像力图打破日常语言的符号性那样寻求诗句那样,力图在小说中构建打破日常生活表象的情境,以神秘和陌生化的氛围渲染故事。
“奇”在他的故事中并非表面的惊悚,而是人物在特殊境况下或处于生命特殊时刻所暴露的罕见本相,这是一般生活流小说难以抵达的书写内容。
他喜欢用“父亲”“母亲”一类称谓建立人物关系,也是在放大一种难以忽视的现实。
《灵魂课》的场景本身就是非同一般的:寿衣店的二层是客栈,客栈里住有三四十个客人,大多为死在城里又暂时无意叶落归根的打工者。
他们占地很少,住在骨灰盒里,盒的上层住骨灰,下层住灵魂。
阚小安的堂哥阚小飞因高空作业坠落身亡住在这里,阚小安也干高空作业,但他仍不顾乡下母亲的劝阻,坚决不肯回乡,最后也坠落身亡。
花粥演唱的《出山》乐评
花粥演唱的《出山》乐评《出山》乐评:花粥的音乐之旅花粥的《出山》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一个音乐故事,一个情感与生活的交织。
这首歌的背景伴奏原曲是Bachbeats创作的《Super Love》,但经过花粥的重新编曲和创作,它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和情感。
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轻松而又略带深沉的感觉。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而当这些故事汇集在一起时,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
这样的旋律,加上王胜男的戏腔,为歌曲增添了不少层次感和深度。
歌词中,花粥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诗意。
如“在夜半三更过天桥从来不敢回头看”,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也暗示了某些未知的情感或经历。
而“白日里是车水马龙此时脚下是忘川”则以一种极其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对比,以及人们在两者之间的情感变化。
歌曲中还提到了“山间野狗来作伴”,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一种亲近,更是对生活中那些不常见、但却真实的陪伴的赞美。
与此同时,“层林尽染百舸流秋风吹过鬼门关”则进一步加深了歌曲的情感深度,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长篇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花粥在这首歌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态度。
她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民谣或流行音乐的框架,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了这首歌。
这也正是她被称为“民谣女流氓”的原因之一,她敢于挑战传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很少有时间去深入思考或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出山》恰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可以静下心来,去聆听、去感受、去品味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总的来说,《出山》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一个情感与生活的展览。
它用最简单的方式,讲述了生活中最真实的故事。
这样的作品,值得每一个人去聆听、去感受、去品味。
山作品创意概括怎么写
山作品创意概括怎么写山作品创意的概括山作品是指以山为主题、景色或背景的艺术作品,其创意通过对山的描绘和表现,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怀旧之情、审美享受等感受。
山作品可以是绘画、摄影、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等多种形式,它们创作的目的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将观者引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让人们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在山作品的创意中,艺术家通常会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用色和线条的处理、构图等技巧,来表现山的雄伟壮丽、高远与浩渺的气势。
他们会用丰富的层次和透视感,来营造一种深邃而开阔的效果,使人们感受到山的广袤和无限的魅力。
同时,山作品中常常也会表现出季节的变化,如春天的苍翠和生机、夏天的繁茂和清凉、秋天的丰收和金黄,以及冬天的洁白和寒冷。
艺术家们会通过不同的色彩和光线来表现出这些季节的特点,使观者沉浸在四季更迭的美妙中。
山作品还可以通过描绘山的形态和变化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例如,艺术家可以通过描绘山峰的险峻和峻拔,山脉的起伏和连绵,山川的曲折和流动等来表达山的气势和力量。
这种表现方式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反思,使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
同时,山作品还可以通过描绘山中的生物和植物,来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山中的生物和植物丰富多样,包括了各种野生动物、奇特的植被和美丽的花草。
艺术家可以通过创造生动的形象和情景,将观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创作山作品时,艺术家通常会参考一些相关的内容,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他们可能会参考旅行书籍和摄影作品,了解不同的山区的特点和景观。
同时,他们还可以观察大自然中的变化和细节,如光线的变化、山水间的相互作用等,以便更好地捕捉山的特点和美感。
还有一些艺术家可能会参考一些经典的山画或山诗,以获得灵感和启发,同时也希望能够传承和创新传统的山匠精神。
总之,山作品创意的概括可以通过对山的描绘和表现,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怀旧之情、审美享受等感受。
漂泊的“苦荞花”——读阿微木依萝《出山》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学品析漂泊的“苦荞花”———读阿微木依萝《出山》吉洛打则(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22)摘要:有人说,所有的荒诞与悲剧都来自人与世界的分离。
那么,作家该如何在语言艺术中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通达一种生命生态平衡的精神境界呢?本文试图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在生态美学视野下对《出山》中人与故土亲情的紧张关系和阿微木依萝从“打工妹”成为作家的蜕变之路,进行深入的审美观照以及生态意蕴阐析。
关键词:阿微木依萝;《出山》;自然之美;生态批评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1-0009-02一、前言进入新时代以来,真正得到主流文坛认可且广受读者欢迎的凉山彝族汉语作家有两位,一位是被认为“很有追求,创作实力很雄厚的”冯良(彝语名:吉胡什妮),一位是从女工“蝶变”为职业作家的阿微木依萝(汉语名:卢少英)。
巧的是,两位女作家都拥有混血身份,但都自我认同为彝族。
60后的冯良是“彝娘汉老子”,80后的阿微木依萝是“汉娘彝老子”。
二、成长经历与创作文学月刊《都市》2015年第2期的“都市实力榜”刊登了阿微木依萝的三篇散文,以及由他人品读阿微木其人其文的十篇文章。
这些文章有评价她是“彝族萧红”的,也有美喻她为“夜莺”“萤火”的,更多的是赞赏她在写作世界中的深情执着、自然安静与本色绽放。
其中有一篇她的丈夫十八须写的《我的妻子阿微木依萝》,里面有一段比较切实中肯的评语:“一个初中未毕业并在十多年打工生涯中几乎只看过几本《故事会》和《知音》的大龄女青年,忽然想走文学这条路,无疑让人发笑。
但她却有着山羊的执拗,不但真的走上了这条窄路,似乎还走得很顺。
”的确,从2011年6月起,阿微木开始在天涯论坛()的“散文天下版块”尝试写作,如《在普格》《在喜德》《在西昌》《在成都》《在洲泉》等用所在过的地方命名标题的篇章,都是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足迹的散文。
小说练习《出山》
石敢点点头走了。
霍大道对乔光朴说:“刚才议论到干部安排问题,你还没有走, 就有人盯上了你的位子。”
徐进亭先说:“电机厂的冀申提出身体不好,希望能到公司里 去。”接着别的委员也都说出了曾托付过自己的人。
霍大道目光像锥子一样,
:“什么时候我们党的人事安排改为由个人私下活动了呢?什
么时候党员的工作岗位分成了‘肥缺’‘美缺’和‘废缺’‘苦
对比
乔光朴仍是用
神态
,一刹那等于交换了千言万语。
语言
对比 他激赏地抬起眼睛。心 里想,这位大爷就是给他一座山也能背走,正像俗话说的,他像 脚后跟一样可靠,你尽管相信他好了。就问:“你还有什么要 求?”
有人说:“你这是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他说完看看手表,像事先约好的一样,石敢就在这时候进来 了。乔光朴站起来:“霍局长,我先和老石谈一谈。”霍大道点
《出山》
197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这篇作品 较早地把注意力由揭露“四人帮”造成的创伤转向社 会现实,表达了当时人们渴望变革的迫切要求。
1978年,重型电机厂已经两年半没有完成任务。照 此下去,全机电工业局都快要被它拖垮。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 去。在党委扩大会上,电器公司经理乔光朴出人意料地主动自荐 去电机厂,并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能完成国家计划,请求撤销他 党内外一切职务。同时又提出要石敢当党委书记。这些得到机电 局局长霍大道的支持。石敢是乔光朴的老搭档。1958年,乔光朴 从苏联学习回国,被派到重型电机厂当厂长,石敢是党委书记。 两个人把电机厂搞成了一朵花。文化大革命中,石敢受到迫害。 在一次批斗会上,从台上摔下来,咬掉了半块舌头,成了半哑巴, 公共场合从来不说话。以后到机电局干校养鸡鸭和羊。“四人帮” 倒台的消息公布以后,他到市里喝了一通酒,晚上又回干校了, 说舍不得那大小“三军”。为点燃老朋友心灵的火花,乔光朴运 用了激将法,终于说服他出山。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赏析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赏析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词语注解:和:唱和、和答。
点明这首诗题材是一首和诗。
南丰先生:指曾巩。
出山:出来做官。
标题大意是说,曾巩决意出来做官并因此而写了一首诗,作者陈师道写这首诗附和。
侧径:狭窄的路。
篮舁:竹轿。
骨毛清:骨毛,风骨和毛发;清,清爽。
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还多事:不是自己的事情却要去做。
指曾巩隐居后又入仕之事。
全无意:了无牵挂。
起:入仕为官。
一鸣:让人震惊的大事。
语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诗歌意思:狭窄的小路上,南丰先生乘竹轿前行,两眼清明,出山入仕之时,依然仙风逸骨,神爽气清;那悠悠白云笑我心念世尘多管闲事,流水恋恋不舍随我前行;一出山就不再像鸟儿一样逍遥自在,唯有羡慕其他僧人山中一住就了却平生;实在做不到与世尘了无牵挂啊,出山只想为百姓尝试做一点惊人的事情。
二、赏析全诗从内容上可分两部分,一二联叙出山之事,写出山情景;三四联写出山缘由。
第一联先写出山,正面直接描写南丰先生。
“侧径”“竹舁”乃山中之物,暗含出山;“两眼明”“骨毛清”,长期远离尘世名利纷争,绿水青山的涵养陶冶,让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位行为入世但精神超逸出世的高人形象,眼睛澄澈,仙风逸骨,神爽气清。
即见形体,又见神韵,形神兼备。
看来,隐居,南丰先生是认真的。
第二联写山中物对南丰先生出山的态度,侧面写南丰先生,用拟人的写法。
先写“白云”之笑。
“白云”意象,自陶渊明有“云无心以出岫”句后,多带有隐逸色彩。
(见网上有一篇赏析本诗的文章说“白云”喻指“小人”,个人认为是大大的曲解。
)在本诗中,结合出山等内容,当喻指那些行为精神俱已出世的隐士。
他们对南丰先生的行为是不理解的,既然已经选择隐居,干嘛还要管尘世中的事情?每天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不香吗?所以嘲笑他,当然,嘲笑之中,包含挽留之意。
小山词的艺术特色
小山词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真挚:小山词的作者往往是文人墨客,他们的词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如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情感真挚、深刻动人。
2. 语言简练:小山词的语言简练、清新,往往采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3. 意境深远:小山词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4. 音乐性强:小山词的词调优美动听,往往采用押韵、对仗等手法,使词作具有较高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综上所述,小山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和音乐性强等方面,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朔风格名词解释(一)
杨朔风格名词解释(一)
杨朔风格
简介
杨朔是一位资深的创作者,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创作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简洁明了
•杨朔善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从而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作品。
•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他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主人公对追求梦想的执着和坚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情感真实
•杨朔的作品往往体现了真实的情感,他敢于直面人性的阴暗面和真实的挣扎,让读者能够共鸣并深入思考。
•例如,在他的长篇小说《活着》中,他以一个农民的视角,真实地描绘了生活中的苦难和无奈,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3. 细腻入微
•杨朔的作品对细节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刻画,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物件的细节特征,使作品更加有魅力和张力。
•例如,在他的诗集《寻梦之旅》中,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4. 探索思索
•杨朔作品透露出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他善于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索和思想,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在他的散文集《思考人生》中,他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人启发和思索,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总结
杨朔的创作风格具有简洁明了、情感真实、细腻入微和探索思索
的特点。
他的作品不仅给人以思考和启发,更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小山词表现手法
小山词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文学家苏轼非常著名,他的词有张扬的节奏,流畅的押韵,令人难忘的情节,以及宝贵的情感。
这种文学风格被称为“小山词”。
小山词形式简单,但现实丰富,可以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小山词的特点是,它采用四言诗的形式,每行只有四个字。
每一行可以描绘出一个完整的场景,用极少的词表达最深刻的情感。
它是以一句话完成一首诗,由四句话组成一个整体,是一种最集中的文学形式。
小山词精彩绝伦,内容极富情节,让人目不暇接。
由于其特点,它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诗歌形式。
小山词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如借景抒情,把具体的事物和情感联系起来,使人能够从一个简单的诗句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意旨。
也可以使用反诗的形式,以张扬的押韵节奏表现出某种不同的文学观点,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的小山词代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最高境界,其表现手法精妙绝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比如,他的诗“赤壁怀古”以简洁的词语描绘了宏大场景,以及作者对古人的敬畏;他的诗“明月几时有”极尽那种浩渺孤独之情;他的诗“更能消几番风雨”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小山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们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优美的押韵,锐利的思辨,优美的场景,使它得以一直流传至今。
其中凝练的词句、简洁的形式不仅把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感受完美地表现
出来,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
小山词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家们的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令人不忘。
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高雅,而且是中国文学家们研究古代文学精神的重要资料,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佳展示。
出山记(报告文学)
出山记(报告文学)《出山记》是一部以描写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知识分子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的关注为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
它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经中央宣传部知识产权局同意,由上海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报告文学。
该书由章复厚所写,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出山前”,“重新认识外面的世界”,“在农村的生活与工作”、“走出农村的年轻人”、“从思想的倒退到思想的进步”和“推动社会改革”。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既有文学的艺术性,又有客观的描述性。
全书的主人公是知识分子,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关注社会,行动起来,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一切靠的是人们的热情和执着,但是又被融汇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第一章“出山前”讲述知青们回家后面对的无根状态和对社会缺陷的深思熟虑。
此时,人们的思维都还停留在老旧的思想中,很多大学生别无选择,只有到农村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农业知识,才有机会进入城市,所以这些年轻人选择坚定,心怀梦想,抱着“发展要靠自己”的信念,踏上了改变自身与社会的旅途。
第二章讲述了他们在农村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体验了贫穷落后,也有过希望与憧憬,更加深刻地知道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在现场战士的生活中,他们获得的是更实践的精神信仰,真正体验了农民的艰辛,增长了人生经验,更深刻地了解到了自己的使命和伟大担当等。
第三章“走出农村的人”讲述了知青在农村的时间即将结束,与经验、技术和“成名”一起纷纷回到城市,他们与农村的区别与之前变得更加明显,百忙之中,还有时间观察与思考中国的社会。
这些经验使他们成为现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中坚力量。
第四章,讲述了一群知识分子在面对知识的匮乏、思想难以得到创新的困境下,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过程。
通过借鉴西方先进制度经验和思想,由此对中国的发展给予新的思考,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意见。
他们打破了思想的限制,破除了习惯性思考方法,实现了文化上的开拓和生态上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的“ 我” 为木材“ 出山” 而来 , 顿 时喜 上 眉 梢 , 充 满 着 对牯 山的爱 惜 和 自豪 。但 在 “ 看山” 途 中, 偶 遇 林 业 组 长大 张游 山拍照 , 突 然 冷若 冰 霜 , 怒 容满 脸 。这
广度 , 不在 于所 描 写 的事 件 的大 小 , 而 在 于典 型化 的
程度如何 。作家在反映伟大 的革命运 动时 , 可 以直 接地、 全面地加以表 现, 也可 以间接地 、 侧面地加 以 揭示 , 这样不仅可 以促进题材 、 风格的多样化 , 而且 有利于促使作 家从 自己的生活实 际出发去选 取题 材, 提炼主题。
有典型意义 的生活事件 , 间接地从侧 面加 以揭示。
出来夺 目 火花 , 致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 闪耀 着璀璨 的艺术光华 , 这就是朴实真切的 白描 。 小说 是 以 “ 我” 为 万石 头 填 表 开 篇 的。随 着 “ 我” 的回忆 , 在读者眼前 跃现出了牯 山美景和看山 人的光辉形象。“ 满谷青翠 的竹 , 满坡挺拔 的杉 , 一 片臂膀粗 的幼松 , 一 片婀娜 多姿 的油 桐。 ” 春 光万
浑身透露出一股精干 、 矫健 ” 。这里 , 没有半 点粉饰
和 虚假 , 没 有用 一些 华 丽浮夸 的词 藻 , 朴 实 无华 地勾
勒出了一个踏实、 勤劳、 机警 的山里人形象 。小说由 远及近 , 由情及人 , 在平实、 质朴 的白描 中, 带领读者
攀石爬坡 , 一步一个石阶地去探索生活的真谛 : 创造
里, 生 机勃 勃 。“ 好 山” 须有好 的“ 看 山人 ” , 几笔淡 淡 的 白描 , 很 自然地 引 出 了 万石 头 。他 是 “ 一 个 瘦 老头 , 穿 山 袜蹬 草鞋 , 腰 扎柴 刀 架 , 手 里 提着 杆 火铳 ,
正如 鲁迅所 说 : “ 太伟 大 的变动 , 我们会 无力 表现
特 的艺 术 形式 来 认 识 生 活 和 反 映 生 活 , 以形 成 一 种
凡 中见伟大, 从朴实中见锋芒。《 出山》 的主人公牯
山大 队看 山人 万石 头 , 在 风风 雨雨 二 十六 年里 , 不 牟
利, 不图名 , 兢兢业业看山守林 。小说具体描写 了这
个 看 山人对 牯 山 的爱惜 、 对木材 “ 出山” 的渴 望 以及
一
深 处进 发 出来 的火 花 , 给 人 以鼓 舞 和力 量 。
的, 不过这也无须悲 观 , 我们 即使不 能表现 它 的全 盘, 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 ,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 石叠起来的 , 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 呢? ” 文艺是 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 通过具体 的感性形象来表现这 题思想的。因此 , 以小见大, 从一斑窥全豹 , 就成 了 文艺创作的显著特征 。文艺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度和
牯山奇迹的是生活中脚踏实地的最平凡 的人。
万石 头 是最 平凡 的人 , 但 又是 具 有 “ 不平凡” 的
短篇小说《 出山》 写的虽然是“ 一石一木 ” , 但我 们看到 的却是整个“ 大厦 ” 的缩影 。平凡的事 件、 朴
收 稿 日期 : 2 0 1 4一l 1一o 2 .
作者简 介: 温壁赫( 1 9 7 2 一) , 女, 辽宁营 口 人, 营 口职业技 术学院 , 高级讲师, 主要从 事汉语 言文学研 究。
于 作者 力求 在 平凡 中 寻求 不 平 凡 , 寻 求 不 时 地进 发
茹志鹃以清新 、 俊逸 的笔调 写 出了《 出 山》 等好作
品, 保持并发展了她独特 的艺术风格。 文艺作 品在反映重大事件时, 并不一定都要正
面地 、 直 接地 加 以全 盘表 现 , 也 可 以通 过 选取 某 些具
的 艺术形 式来认 识生活和反映 生活 , 以形成一种风姿 多彩、 各有千秋的鲜明艺术个性。 当代作家 茹志鹃创 作的短篇 小说《 出山》 笔调
清新、 俊逸 , 保持 了 作者 原有 的朴实细腻、 亲切感人 的艺术风格 , 给读者一种故 旧重逢 而又耳 目 一新 的独特感 受。
关键词 : 艺术风格 ; 白描 ; 激情 中图分类号 :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3 8 9 8 ( 2 0 1 4) 0 6 —0 o 2 9 —o 2
NO. 6 2 01 4
Ge n e r  ̄ No . 9 6
试论短 篇小说 《 出山》 的艺 术风 格
温 璧 赫
( 营 口职业技 术学院 , 辽宁 营口 1 1 5 0 0 0 )
摘 要 : 风格是 作家个性和 气质在作 品中的反 映。表 现在文艺创作 中, 要求作 家从 自己的具体 实践 、 深切感 受出发 , 采用 独特
法 国作家 布封 有一句名 言: “ 风 格即人 ” , 我国
实 的语 言, 展现出人物 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 从平
也早有 “ 文如其人 ” 的说法 。这就是说 , 风格是 作家
个性和气质在作 品中的反映。表现在文艺创作 中, 要求作家从 自己的具体实践 、 深切感受出发 , 采用独
2 0 1 4年第 6期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总9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O N I N G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S O N )
风姿多彩 、 各有千秋 的鲜 明艺术个性。短篇小说 家
对损公利己的痛恨 , 塑造 了一个坚守岗位的共产党 员形象 。论 内容平淡无奇 , 论人物普普通通 , 正如茹 志鹃所说 : “ 生活当中的英雄人物 , 正因为他们是先 进的 , 所 以他们更显得平凡 、 普通 、 诚实 、 朴素 ”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