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课程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课程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

这是一种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既获得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掌握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课程理论。

结构课程理论强调教授学科基本结构,同时在课程设置时把学生的智慧发展阶段与学科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结构课程理论又被称作“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论”。

这一理论也是20世纪众多课程流派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

一、结构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虽然结构课程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一理论却有着更为久远的背景和渊源,美国学者阿特金和豪斯曾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教育中就存在一场活跃的争论,这是一场有关课程的争论,其争论的内容是:谁来培训教师,教师应当学习什么内容。

”文理科教授们主张学校课程应当由专门学科组成,认为持经验观点的进步主义教育者观念太笼统、思维不够清楚。

而教育学教授们则谴责具体学科教授们的思维太偏狭。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轰动了美国朝野,这被认为是科技领域的“珍珠港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强调学科结构的“新课程”纷纷出台,比较著名的有:施瓦布于1958年领导成立的“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所开发的生物课程;以耶鲁大学为核心于1958年成立的“学校数学研究组”所开发的数学课程;于20世纪50年代末成立的“化学教材研究会”所开发的化学课程;于50年代末成立的“地球科学课程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地学课程等。

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集了约35位科学家、学者和教育家集会于马萨诸塞的伍兹霍尔,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问题。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结构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随后,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结构课程理论的研究之中,为此理论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施瓦布和费尼克斯,他们分别从科学哲学和教育哲学的角度论述了结构课程的合理性。

结构课程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西方国家,后来,渐渐遭受到批评。

二、结构课程理论的内容
结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布鲁纳、施瓦布和费尼克斯,他们的观点大致相同,由于篇幅所限,所以这里只介绍结构课程理论的核心代表布鲁纳的观点。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中间语言”批判
布鲁纳指出,伍兹霍尔会议期间专家们一致认为传统课程的最大弊端是充斥着“中间语言”。

所谓“中间语言”,是指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

对学习者而言,这种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科结论的接受与记忆,漠视了学习者探究与发现的心智过程:一句话,“中间语言”课程降低了课程的智力训练价值。

课程的现代化要求变“中间语言”为知识的探究过程本身,要求重视学科结构的价值;
2、学科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写道:“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这是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
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并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呢?布鲁纳写道:“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

”这样看来,学科的基本结构指一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和探究该学科的基本态度。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如下四个优点:
(1)懂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记忆。

(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4)强调学科结构和原理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3、螺旋式课程
怎样编制课程?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主张。

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早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宽与加深。

这样,学科结构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螺旋式课程的内容自然包括两方面。

第一,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的螺旋式组织。

布第二、学习与探究态度的螺旋式组织。

4、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的含义。

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而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发现学习的渊源至少可以追溯至卢梭的浪漫主义以及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但布鲁纳是当代发现学习的主要倡导者。

(2)发现行为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识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

第四,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