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1. 引言1.1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在大班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园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家园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共同制定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计划和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使得他们的成长过程更加稳固和顺利。
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及时地给予关爱和支持;而教师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特点,更有效地指导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在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制定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目标和计划,如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等。
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和合作,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呵护下,幼儿们将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成长。
2. 正文2.1 重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首要步骤。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园合作能够将双方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榜样,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计划和方法。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社会环境,家庭是幼儿最初接触的环境,而幼儿园则是其社交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家园合作能够让孩子在不同环境中接受到一致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使其成长更加有序和健康。
家园合作可以加强幼儿对家庭和幼儿园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当家长和教师能够密切合作,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幼儿会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增强对这两个环境的信任和依赖。
家园合作还可以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家长和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对方的育儿经验和教育方法,共同为幼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家园共育,良好习惯养成的中期阶段成果报告
家园共育,良好习惯养成的中期阶段成果报告引言本文档旨在汇报家园共育项目的中期阶段成果。
家园共育是一种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惯和行为。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们在中期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项目背景好的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惯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我们启动了家园共育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定期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期阶段成果在中期阶段,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惯:1. 定期家校会议我们定期举行家校会议,讨论学生的研究和行为情况。
家长和老师共同制定了行为规范,并分享了培养良好惯的方法和经验。
这种密切的合作使得学生的行为和惯得到更好的监督和引导。
2. 惯培养计划我们制定了惯培养计划,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自律性和责任心等惯。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我们能够及时调整计划,确保学生的惯得到有效培养。
3. 家校合作活动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家校合作活动,旨在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些活动包括家长参观日、家庭作业指导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和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和行为情况,并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结论在中期阶段,家园共育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家校会议、惯培养计划和家校合作活动,我们成功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惯和行为。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还有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例如进一步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谢谢!---家园共育,良好惯养成的中期阶段成果报告引言本文档旨在汇报家园共育项目的中期阶段成果。
家园共育是一种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惯和行为。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们在中期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项目背景好的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角度,浅谈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
家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长要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自己不守规矩、不讲究卫生等,那么幼儿也容易养成类似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理解,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要在家庭中建立明确的规矩和纪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行为的底线和标准,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这样可以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除了家庭的作用,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应该建立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温馨、和谐、秩序井然的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幼儿园要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
幼儿园应该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他们了解规矩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
对于不良行为也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懂得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幼儿园要加强家园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行为表现,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对策,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促进家园合作,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深入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增进家园之间的信任和了解。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比如亲子互动活动、家庭作业等,让家长参与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监督。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1. 引言1.1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律和自控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洗漱、吃饭等,这些习惯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态度,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容易融入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家园合作的意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合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园合作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和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第二个家庭,也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家园合作,家庭和幼儿园可以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式,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营造出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环境。
家园合作能够加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协同解决幼儿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家长和幼儿园可以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家园合作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为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家园合作的基本原则成长和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校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对孩子的培养起着互补和提升的作用。
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学习的环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可以创造一个宁静、有序、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专心学习的空间。
学校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也要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校共同协作,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二、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确保孩子的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家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学校可以制定年度教学计划,并通过与家长交流,确保家庭和学校的教学目标一致。
家校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沟通交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积极沟通交流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或家校沟通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家长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师生互动方式。
通过积极沟通交流,家庭和学校能更好地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时需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家庭可以提供孩子家庭作业的辅导,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树立学习的榜样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重要榜样,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家庭可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亲自参与孩子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课题申报书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课题申报书本研究旨在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
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孩子的行为惯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将探索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多种方法,探索家校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收集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一套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案,以促进孩子的行为惯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构建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2)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案,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3)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以推动家校合作的研究和实践。
XXX曾说:“良好的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句话说明了良好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尽管惯养成教育并非教育的全部,但它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只有加强惯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应该不仅仅培养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该培养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因此,探索小学生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家校共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庭和学校在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也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了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校共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家长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学生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
这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模式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在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家校共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将接受到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规范,从而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示范正确的行为,教导孩子做事认真负责;而在学校中,老师可以借助家长的支持,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和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学校则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成长资源和机会。
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幼儿园案例分析及家校互动方案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幼儿园案例分析及家校互动方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每位家长非常关注的话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及家校互动方案,探讨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幼儿园案例。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叫小明,他经常打闹不听老师的话,做事情常常没有耐心和毅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家校之间的互动。
以下是一个可行的家校互动方案。
首先,幼儿园老师应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小明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同时,老师还可以定期向家长报告小明在幼儿园的表现,包括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问题的改善。
通过及时沟通,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跟进孩子在家中的教育。
其次,家长在家庭环境中要做出榜样。
孩子往往是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例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家庭活动进行教育,比如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提醒孩子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毅力等。
通过家庭环境的塑造,孩子能够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最后,幼儿园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进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家庭也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与幼儿园合作进行孩子的培养。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奖励,以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通过幼儿园案例分析及家校互动方案,探讨了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家校之间的互动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
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家校合作 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和学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境。
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塑造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方面。
本文将探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以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他们的行为习惯往往在这两个环境中形成。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才能形成一致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向,为孩子提供一致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更好地塑造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家庭和学校互相支持,可以形成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最后,家校合作还有利于增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信和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尽力而为。
二、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1. 定期家校沟通会议定期家校沟通会议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相聚,分享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交流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共同探讨孩子的问题和挑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互相了解对方的期望和需求,形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和方法。
2. 家校合作项目家校合作项目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和活动策划,积极发挥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
比如,可以组织家长参加道德讲座、行为规范指导等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
3. 家校互补教育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在学校进行与家长的交流,还需要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与学校共同协作。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守纪律、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基本行为准则,与学校共同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也可以通过家访、家庭作业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4. 多元化的家校互动多元化的家校互动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促进幼儿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一、家园合作的理念1.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家园合作的核心理念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和家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目标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家庭可以提供温暖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通过双方的互通有无,可以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幼儿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
2.充分沟通与合作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家园合作的关键。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另一方面,家长要关注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与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通过沟通与合作,可以建立起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共识,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二、家园合作的策略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家校联系机制,为家长提供沟通和参与的机会。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家庭访问日等活动,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发送周报、通讯录等方式,随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重要信息和孩子的表现情况。
2.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学校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设家庭教育专栏等活动,向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培养他们积极的教育态度。
3.加强教师家长互动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分享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面谈,交流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进入学校,观摩课堂,参与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随着家校共育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了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帮助家庭和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和学校的表现。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家访等方式,家长可以了解学校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学校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
这样一来,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家庭和学校应该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等;学校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自律能力等。
通过关注这些细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和奖励。
学生会受到积极鼓励的行为更容易变成习惯。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奖励等方式,来肯定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
当学生完成作业,家长可以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在校表现出色,教师可以给予奖励,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学生需要明确知道家庭和学校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是什么。
家长和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解释,制定出明确的行为准则。
学校可以制定学生守则,并通过班会来讲解,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被期待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家校共育是指家庭与学校之间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有必要研究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以期望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的行为养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应该对孩子的行为养成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以下是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策略:1.榜样示范: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
只有家长自己能够尊重他人、守纪律,孩子才会从中学到正面的榜样。
2. 激励引导:在孩子培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表扬、奖励等,让孩子对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动力。
3. 沟通交流: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想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和规范。
4. 规矩约束:家庭应该建立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约束,让孩子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
二、学校的作用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发挥其对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引导作用。
以下是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策略:1. 课程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良好的行为观念,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守纪守规等良好行为习惯。
2. 班级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建立学生守纪守规的意识和自律能力。
3. 激励奖惩:学校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奖惩措施,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 课外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三、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应该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和幼儿园应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家长要在家中给予孩子积极的榜样和鼓励,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建立规范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幼儿园老师也应设身处地关心每个孩子,为其提供温馨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5. 家园共同监督孩子行为的改进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孩子行为的改进。对于孩子不良的行为,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通报,相互合作,协力引导孩子改正不良行为。
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家园合作的方式对行为的奖惩也应该进行共同协商,避免因家庭和幼儿园的行为奖惩方式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困惑。
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家长和幼儿园要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行为规范,配合进行行为引导,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监督孩子行为的改进,进行行为奖惩。
四、结语
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园合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真正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要鼓励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加强沟通,共同合作,共同督促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一、引言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良好适应的基础。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道门槛,扮演着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要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园的合作。本文将探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家园合作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1. 家园合作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
幼儿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往往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相互影响形成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教育对其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幼儿园则是孩子被送到社会中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中的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园合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一、引言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园合作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
本文将从幼儿的生活习惯、情感习惯、认知习惯和操行习惯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规范孩子的生活作息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组织生活、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自理能力,并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班级的环境整理、玩具归位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可以让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中保持一致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谈话、表扬、肯定等方式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设立感恩、感谢的日常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习惯。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率行动、与孩子交流、交换信息等方式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习惯。
在认知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更显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读书、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在幼儿园,老师可以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获得认知成长。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每日互通信息,配合督促孩子参与家庭作业、学习活动,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认知习惯。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校携手,共育良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基石,而家校合作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教育专家认为,家校应携手前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明确目标,达成共识建立起约定目标: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协商明确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例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学校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并协商制定方案。
协同推进,避免冲突:避免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冲突,以免出现“学校要求,家长放松”或“家长要求,学校忽略”的情况。
二、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学习兴趣学校提供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家庭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家长应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干扰学生的学习。
鼓励探索,增强求知欲: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循序渐进,培养良好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应从最简单的学习习惯开始,例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计划,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应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从简单的学习任务开始,渐渐地提升难度和工作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习惯。
及时激励,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和家庭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度的鼓励和奖励,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家校互动,齐心协力共进学校定期发布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了解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习惯培养活动:例如参加家长会、参与学习习惯培养的讲座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品德,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社会环境中获得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塑造其品格和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家校共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家校共育的理念,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并提出相关研究。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
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注重言传身教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植下种子,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良好榜样。
家长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发脾气,要用和气、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让孩子见到自己不良的行为模式。
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亲身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律和自控。
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养成每天定时自己整理书包、整理床铺、自我管理个人卫生等好习惯,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还要教导孩子学会自制,不贪玩、不贪吃、不贪睡,养成节俭、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 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解决与人相处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生活中。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师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引导。
1. 课程设置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
《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开题报课题主持人:谢红梅所在单位:吉首市第四中学研究成员:向宏文、徐幸福、朱洁、廖新生、田智慧王晓红、张继、吴国庆、欧阳震、张新华向清菊、宋梅丽、咼兴平时间:年《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开题报告湖南省吉首市第四中学课题组持笔谢红梅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陶行之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
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最重要的影响来源于学校和家庭。
然而目前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却往往是学校重视,家庭忽视;学校本身又偏重于校内的教育,而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
导致社会上存在的“W”的现象,即天的学校正面教育加上天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等于零甚至出现负数,这个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联系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我校处于乾州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
这一地区的家长素质悬殊比较大,不少家长家庭责任感欠缺,对教育问题较为冷漠,常常把儿女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
家庭文化氛围不浓,缺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部分家长缺少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甚至由于家长个人的不良习惯影响着子女教育,对子女教育失去控制。
城乡结合部的孩子由于受到城镇文化的长期熏陶,通常较有灵气,活泼好动,信息来源广,接受新生事物快。
但由于所处的社区复杂,影响、干扰源多且强度大,部分学生上学敷衍应付,积极力不高,意志力较弱。
碰到困难缺乏应对的毅力和信心,行为习惯欠规范,学习欠主动性,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偏低。
位于这一地区的初中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存在较大困难,管理难度较大,教育教案质量普遍不高,学校发展较慢。
因此如何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导家长提高家教整体水平,以及如何使“家校一致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成为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也很有必要去探究的课题。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习惯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班幼儿正处在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家园合作在大班幼儿习惯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针对大班幼儿习惯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大班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同时也很容易受到零食、垃圾食品的诱惑。
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可以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制定健康饮食计划,例如推荐健康的零食替代品,限制垃圾食品的摄入,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等。
幼儿园老师也可以在幼儿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启发,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大班幼儿正处在学习生活自理的阶段,卫生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日后的健康和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进行家务活动,如整理玩具、洗碗盘等,培养孩子的整洁意识和卫生习惯。
幼儿园老师也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培养卫生习惯,如要求幼儿每天自己整理书包、整理座位等。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班幼儿正处在社会交往的初期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培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和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教导幼儿讲礼貌、守纪律等。
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班幼儿正处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形成期,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好习惯培养方案家校合作版
文章标题:家校合作版幼儿园好习惯培养方案一、前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更应该注重对好习惯的培养。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家校合作的方式,探讨幼儿园好习惯的培养方案。
二、定期的家园共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庭日、亲子活动等,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共同交流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一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就可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好习惯的培养而努力。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早睡早起、整洁卫生、自理能力等都是需要家校合作来共同培养的好习惯。
家长可以在家中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和激励,而学校可以在校园生活中给予孩子相应的引导和教育,共同形成合力。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习惯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而学校的教育又可以加强对孩子社交习惯的培养。
家长可以在家中给予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而学校可以在课堂和校园中加强对孩子社交习惯的培养。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在家校合作版的幼儿园好习惯培养方案中,家长和学校都各司其责,共同为孩子的好习惯的培养而努力。
家长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好习惯的培养。
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出习惯良好的孩子,为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根据你提供的主题撰写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修改或补充,请随时告诉我。
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校合作版的幼儿园好习惯培养方案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家长在家中可以为孩子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幼儿园家校互动指南: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家校互动指南: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一、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家校互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家校互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指南,帮助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二、幼儿园家校互动的重要性1. 家校互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家长可以将家庭中的情况告知幼儿园老师,老师则可以向家长传达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这种信息的交流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 家校互动有利于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在家庭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但通过互动,可以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
这对孩子形成一贯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家校互动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如果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出现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互动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恶化。
三、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指南1. 家长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在自己的品德修养上要做好表率。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幼儿园老师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幼儿园老师应该定期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老师也可以向家长提出关于孩子成长方面的建议。
3. 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
通过参与学校的活动,家长可以更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进而与幼儿园老师更好地合作。
4.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律性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律性,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决策,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家校合作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
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主持人:红梅所在单位:市第四中学研究成员:向宏文、徐幸福、朱洁、廖新生、田智慧王晓红、继、吴国庆、欧阳震、新华向清菊、宋梅丽、高兴平时间:年《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开题报告省市第四中学课题组持笔红梅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行之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
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容,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最重要的影响来源于学校和家庭。
然而目前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却往往是学校重视,家庭忽视;学校本身又偏重于校的教育,而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
导致社会上存在的“≤”的现象,即天的学校正面教育加上天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等于零甚至出现负数,这个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联系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我校处于乾州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
这一地区的家长素质悬殊比较大,不少家长家庭责任感欠缺,对教育问题较为冷漠,常常把儿女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
家庭文化氛围不浓,缺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部分家长缺少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甚至由于家长个人的不良习惯影响着子女教育,对子女教育失去控制。
城乡结合部的孩子由于受到城镇文化的长期熏,通常较有灵气,活泼好动,信息来源广,接受新生事物快。
但由于所处的社区复杂,影响、干扰源多且强度大,部分学生上学敷衍应付,积极力不高,意志力较弱。
碰到困难缺乏应对的毅力和信心,行为习惯欠规,学习欠主动性,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偏低。
位于这一地区的初中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存在较大困难,管理难度较大,教育教案质量普遍不高,学校发展较慢。
因此如何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导家长提高家教整体水平,以及如何使“家校一致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成为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也很有必要去探究的课题。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申报研究课题《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习惯是在一定时间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具备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我们把课题的涵界定为:在初中三年中,根据具体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策略,因材施教,培训、辅导家长基本具备一定的科学育子的知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孩子的成功人生铺设一条通道。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良好行为习惯是人们在对具体人、对事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对人的一生起积极作用的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目前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初中生的品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容;国际交流及开放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来看,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都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创立的人本主义学习理沦,雷斯特的理论、班托拉的理论、霍根的《品德形成社会化理论》、皮来洁的《德性发展阶段说》、美国的罗博特的《人际关系推理的发展性理论》等国外著名的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其“不仅是养育者,也是教育者”的意识,不断对家长进行教育行为、教育方法的引导,优化家庭环境,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学校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学生。
、学校教师根据党和教育方针,根据新课程计划,有计划地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家庭、家长或长辈要根据培养人的要求,切实承担起教育人的责任,时时处处严格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
、兼顾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利用社区及家庭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容是: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完善家校互动方式,实现家校合作养成教育。
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只有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针对多样化的复杂的家庭结构需要我们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完善家校联系方式。
、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输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研组织指出,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习惯养成对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养成良好得习惯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少年儿童能力的提高;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积累、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统一好家校合作的步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教育协调一致。
针对社会存在较为突出的“≤”的现象,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只能对影响学生的校环境进行控制,但是学生还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段时间如果想使学校教育得到有效延伸,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必须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与学校就好比船上的两只桨,只有协同用力才能达到目的地,缺少哪一种教育的配合都会对影响教育的效果。
、开展多种方式的家校合作,对学生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施加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参考文献资料,获得理论依据,掌握学生及家长的基本情况。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优化家长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对于一些典型事例进行追踪了解和个别指导,积累案例材料,比较研究进行实验和经验总结,完善教育指导。
成果呈现方式采用经验总结法,撰写行为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论文等。
六、课题实施的步骤:、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年月—年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理论学习(教师的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学生及家长访谈,掌握基本情况。
()课题开题,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年—年)()调查家长的基本情况,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设计研究课题前期、中期、后期的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表。
()对实验班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评价。
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变化,以及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变化。
()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实验活动,如父母读书活动、亲子交流活动、父母研讨活动、父母征文活动等,指导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优化育人环境。
()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资料的搜集和积累工作,研究过程的记录要力求客观和相对完善,有恰当的分析与相应的提升。
()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总结和反馈课题研究成果。
()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举办主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邀请州、市关工委专家来校举行培训交流活动。
、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年月—年月)()评选优秀父母、优秀学习型家庭、优秀征文。
()整理研究过程中所搜集与积累的原始资料,侧重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与实证材料。
()撰写课题研究的行动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论文、教育典型案例等。
、课题结题: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课题预期成果,呈现形式: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教育叙事及教育案例集、学生文集、亲子文集、课题研究活动展等。
七、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红梅的《家校合作,预防及矫正中学生逆反心理》,徐幸福的《论家长如何当好孩子第一任教师》,吴国庆的《迈出家庭教育误区的第一步》,欧阳震的《浅谈孩子的养成教育》,廖新生的《浅谈郊区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王晓红的《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浅谈》等教育科研论文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主要参考文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创立的人本主义学习理沦,雷斯特的理论、班托拉的理论、霍根的《品德形成社会化理论》、皮来洁的《德性发展阶段说》、美国的罗博特的《人际关系推理的发展性理论》等国外著名的理论文献。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主持人红梅老师,中学一级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湘西州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湘西州教研先进个人,市学习型教师。
从事教育教案工作年,一直坚持一线教案,长期担任班主任,有丰富的教育教案经验,工作热情高,有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案方法,《家校合作,预防及矫正中学生逆反心理》、《精彩的课前一分钟》、《走进乾城,爱我家乡》、《学会感恩,点亮亲情》等多篇论文获得级、省级奖励。
课题组成员向宏文、徐幸福、朱洁、继、欧阳震等老师是学校各级领导,都曾主持、参与过“十.五”或“十一.五”规划课题,既有丰富的教育教案经验,又有极强的课题组织协调能力,课题能得到学校各部门的协作顺利开展。
廖新生、王晓红、吴国庆、新华、向清菊、宋梅丽、高兴平等老师均是班主任,他们或经验丰富,或年轻有为,对教育工作无比热爱,能使课题得以具体实施。
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有校长的参与支持,有学校各级部门的通力合作,有心理学教师的全程指导,更有班主任们的具体落实,课题研究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经费的保证:学校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及设备配备。
()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打印机,建成了校园网,可以小时上网查阅资料,课题成员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等。
()课题组成员均学校行政及班主任,具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与家长接触极便利了课题的开展。
学校有较强的学术氛围,有充足的时间保证。
八、课题研究的成员:课题主持人:红梅课题组成员:向宏文、徐幸福、朱洁、廖新生、田智慧、王晓红、继、吴国庆、欧阳震、新华、向清菊、宋梅丽、高兴平四中《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课题组持笔:红梅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