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华东师大版(上册).docx
4.〃劳动创造人本身〃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5.〃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可与这段文字相印证的是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周口店遗址6.右图是在陕西半坡出图的半坡人的鱼纹彩陶盆,盆上有很精美的鱼图案,这主要说明A.半坡人的主食是鱼B.半坡人已经能用工具捕鱼C.半坡人把鱼当作图腾D.半坡人的想像力很丰富7.很多同学爱吃大米饭,你可曾想到,水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历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各地的原始先民中最早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陕西半坡D.浙江河姆渡8.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千耦其耘9."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你认为这句话称赞的是( )A.炎帝B.蚩尤C.黄帝D.媛祖七年级历史华东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总分得分[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在: (): A.北京人出现之前! B.半坡原始居民出现之前: C.河姆渡原始居民出现之前! D.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生活的年代i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1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封D.会制造彩陶.3.下图是〃我国境内重要的原始人类化石遗址分布图〃,下列有关原始人类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i ()B.黄河、长江确实是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C.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D.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2)图三属于哪类陶器?它主要出土在我国哪些地方?(8分)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3."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1、阅读下面材料: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
到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请回答:②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转运到当时欧洲的?请写出他的路线为及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③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中国称当时罗马称为什么?丝国大秦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
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回答:⑴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战到和的关系⑵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出现的原因材料一霍去病大破匈奴,收复河西走廊材料二昭君和亲⑶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处理民族关系,“和”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当受到侵略时,必以“战”为主,反抗外族侵略4.(P78)“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1].我国的纸发明于何时?——西汉前期[2].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3].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1)便利了人们的书写和记载;(2)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有利于世界人类文化的传播。
5( P87 )“……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种,武士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1].材料中的“陵墓”指的是谁的陵墓?——秦始皇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其杰作是什么?该杰作被誉为什么?——秦汉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6.( P72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1].[2].[3].材料是如何反映此次出使的艰难的?——开始出发时一百多人,十三年之后,只有二人生还。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三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提及汉武帝,他的统治核心思想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汉高祖采取“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经济十分萧条B、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C、大臣贾谊的建议D、他自己的远见卓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统治之下D、密切了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是( )A、善于用人B、后方巩固C、战术正确D、赢得民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A、灌溉B、播种C、收割D、耕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
农民,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之者( )①目的相同②实质相同③方式相同④结果相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假如你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商人,与人交易时最可能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B、布币C、五铢钱D、蚁鼻钱【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从修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地表现在( )A、徭役繁重B、赋税沉重C、刑罚残酷D、战争频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灸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对此你马上会联想到“神医”( )A、张仲景B、蔡伦C、华佗D、郦道元【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有人说,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阅读材料题含答案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
……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
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商鞅变法。
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
目的:富国强兵。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
(限20个字以内)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4)材料二中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
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
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材料二中“亲族都得处死”“邻里都受牵连”的刑罚当时分别称作什么?“族诛”、“连坐”。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 )A、禹B、舜C、尧D、炎帝和黄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人物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他的陵地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他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打败蚩尤B、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C、与炎帝联盟D、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1·扬州中考)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A、尧B、舜C、鲧D、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列内容跟黄帝不相关的是( )A、车船B、官室C、衣裳D、医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________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 )A、盘古B、黄帝C、大禹D、炎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年来,关于“轩辕”的小说、电视剧、游戏纷纷涌现,反映出人们对中国远古时期历史的兴趣日趋浓厚。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三国鼎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七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七第1题【单选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国时代,斑斓壮阔、英雄辈出。
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称吴王,吴国建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是( )A、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那位政治家的评价( )A、曹操B、曹丕C、刘备D、诸葛亮【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
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
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④曹操军不习水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结束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与内地的联系。
夷洲是指今天的( )A、西藏B、蒙古C、台湾D、新疆【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三国鼎立课后练习四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课后练习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曹丞非野党!孙主义真长!刘侯若好汉!……卧龙智无双!周郞心不穿!英雄惜英雄,恨上苍!”诗中人物皆属于( )A、战国时期B、东汉至三国时期C、两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摄制组要拍摄三国鼎立时期的电视剧,在孙权的书房中布置哪一道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A、《史记》B、指南针C、临摹的《兰亭序》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合肥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夷陵之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唯才是举”重用人才③实行屯田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地理方位(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不正确的是( )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倒退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
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蜀、吴、魏B、魏、吴、蜀C、吴、魏、蜀D、魏、蜀、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电视剧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书桌上有一本《大明历》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8年左右,割据东汉天下的主要军事集团是( )A、袁、曹、刘集团B、曹、刘、孙集团C、刘、孙、袁集团D、孙、袁、曹集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青岛中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
7上历史(华师)答案4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华师大版)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5.ABCAA 6~CBB 11~15.AABDD 16~20.BBDBD 21~25.CBBA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1)反映的是由远古的渔猎社会转变到农耕社会;因为人口增长,仅凭狩猎不足以维持食
物来源(“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粟、黍,住半穴式房屋;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水稻,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3)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科学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27.(1)传说黄帝发明了船和车,(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相传弓箭、衣服、宫室、历法、音律、医药等,都是在黄帝时代发明的。
)(2)说明黄帝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8.(1)通过分封制产生;①燕、②晋、③齐、④宋。
(2)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29.(1)事件:商鞅变法。
措施: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2)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意义: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勇于克服困难,才能成功,我国现如今的改革也是如此。
我
们应顺应潮流进行改革,制定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八上历史(华师大版)答案共二页卷4-1页。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第3课 神话与历史]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六十五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3课神话与历史]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六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这说明( )A、传说是不可信的B、传说都是历史事实C、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靠的D、传说太夸张,应该完全否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株洲有很多以“神农”命名的景观或建筑,如神农公园,神农阁,请问这是为了纪念( )A、炎帝B、帝C、禹D、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台湾某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①炎帝陵②黄帝陵③尧庙④大禹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山海经》中记载道:“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在文字描述的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阪泉水B、巨鹿C、牧野D、涿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到陕西省黄陵县祭拜了“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 )A、黄帝B、炎帝C、尧D、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C、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下列传说的人物中,谁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A、尧B、舜C、禹D、黄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C、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上古三代的更替》练习题(含答案)
《上古三代的更替》同步练习1. 在我国古代史上以奢侈残暴出名,把人当坐骑的暴君是( )A.夏启B.夏桀C.商纣D.周厉王2. “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封神榜》电视剧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
这位君王是( )A.大禹B.商汤C.周武王D.周幽王3.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
周武王灭商后,就在今陕西西安西定都,当时都城叫( )A.镐京 B.长安 C.阳城D.洛邑4.搜集历史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请看下列史料:《尚书·序》载汤“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此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A.约公元前21世纪B.约公元前14世纪C.约公元前11世纪D.约公元前16世纪5.商朝建立后的一百多年间,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屡次迁都,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6.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现的社会风貌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7.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巩固周王室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8.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耕牛材料一:观看右图,他是我国历史的一位国王。
材料二:商朝的一位国王,颇有军事才能。
但他荒淫极端残暴,大肆搜刮财富,大规模修建宫殿园林。
他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女人,日夜饮酒作乐。
他在都城北边沙丘,养着各地进贡的珍禽异兽,还造了“酒池肉林”,后妃大臣嬉戏游乐。
发明炮烙酷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国王”是谁?被哪个朝代取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国王”是谁?(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王的所作所为导致了怎样的后果?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0.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习题精选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4年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半坡聚落会制造彩陶,河姆渡会制造黑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研究河姆渡遗址时,许多资料表明,他们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的是( )A、饲养牛、猪、狗等B、种植蔬菜C、采集和渔猎D、种植粮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文明社会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火的使用B、会使用打制石器C、原始农业的出现D、国家的出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5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了解原始人类最准确,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考古挖掘B、史书记载C、学着推断D、神话传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他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七十四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七十四
➢第1题【单选题】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指( )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
这是因为秦国( )
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夏商西周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 )
A、诸侯
B、士
C、平民
D、奴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制农具的使用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手工业的发展
D、商业的兴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
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
”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答案】: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
……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
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商鞅变法。
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
目的:富国强兵。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
(限20个字以内)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4)材料二中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
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
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材料二中“亲族都得处死”“邻里都受牵连”的刑罚当时分别称作什么?“族诛”、“连坐”。
(3)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陈胜、吴广。
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
(4)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有联系。
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为治第(指建造住宅),令骠骑(将军)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资治通鉴·汉纪十一》材料二“今……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都要加以禁止),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中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谁的名言?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霍去病。
精神:志向高远的爱国主义精神(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其目的是什么?思想主张:“独尊儒术”。
目的:稳固大一统局面。
(3)材料中的“天子”和“上”都是指西汉的哪一位皇帝?概括指出....他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皇帝:汉武帝(刘彻)。
贡献:使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
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皇帝:汉武帝。
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道路:丝绸之路。
大致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
(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
5.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
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主要活动:出使西域。
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
据下图,指出当时的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丝绸之路”的美称?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
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
其标志是什么?西域都护的设置。
6.历史上,大多有所作为的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请回答:(1)西汉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轻农民负担?汉高祖: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减轻田租,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成三十税一;慎用民力,把服役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2)光武帝为减轻农民负担,减少了庞大的行政开支,严惩贪官污吏。
此外,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3)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有何历史意义?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使国家长治久安。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
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材料二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
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材料三观察所给的“三国鼎立形势图”(1)材料一中,曹操是如何采纳并实践毛玠建议的?他接受毛玠的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曹操把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实行屯田。
作用:使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官渡之战;200年。
(3)仔细观察材料三所给的“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出图中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曹操称帝”应为“曹丕称帝”;“长安”应为“洛阳”;“221年”应为“220年”;“诸葛亮称王”应为“刘备称帝”;“220年”应为“221年”;“孙权称帝”应为“孙权称王”(或“222年”应为“229年”);“赤壁”应为“建业”。
(4)综合三则材料,指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这一壮心有无实现,为什么?他的“壮心”是统一全国。
没能实现,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退回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
他死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三“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材料一、二所赞颂的人是谁?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
(2)材料一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取西蜀”是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火烧曹军。
(3)材料三是他给谁提的什么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
刘备。
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
正确,因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
(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0.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显著特征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请回答:(1)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
请举出其中最为生动的三个事例。
“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3)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大显著特征是什么?政权的分立。
(4)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学习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两位思想家的言论?他们都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分别是孔子、孟子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