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软、硬通道治疗的比较

合集下载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61例对比分析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61例对比分析

出血率及 日常 生活 能力等对 比差异 无统 计学意 义 , P均 >00 。结论 : 通 道与 .5 软
硬 通 道微 创 介 入 术 治 疗 颅 脑 出血 的 疗 效
无较 大 差 异 , 者 的优 点可 互 补 对 方 存 在 二
的不足 , 但软 通道 的并发 症发 生率低 , 生
存质量较佳。 关 键 词 软 通 道 硬 通 道 微 创 介 入 术 颅 脑 出血 ( 肿 ) 疗 效 对 比 血
2小时后放引流开关 , 每天 冲洗 1次 至拔 管 为止 。后将两组 的血肿清除率 、 出血 再
经毒性作用 的活性 物质 ( 如凝 血酶 ) 脑 对 的损 害… 。 自发 性脑 出血、 ( 急 ) 慢 亚 性
硬模下血肿 及急性 硬膜 外血肿 的外科 治 疗L , 2 应在 非手 术治 疗 未能 凑 效 而 出血 J 将要 引起 致命损 害 时才有 价值。微创 介 入术式是近 1 年发展起来 并且技术越 O余 来越 成熟完善的治疗 方案 , 明显优于去 骨 瓣减 压 血肿 清 除术 、 骨 窗 显 微 手 术 、 小
软 通 道 与硬通 道微 创 介入 术 治 疗颅 脑 出血 6 1例 对 比分 析
轻抽吸 , 见黑色血凝 块后 , 再用 生理 盐水
梁 中奎 杨 彦 丽 46 5 5 70河 南 淇 县 人 民 医 院
( 或加入 肾上 腺 素 ) 反复 冲洗 , 冲洗 液 清 淡后 , 两组均常规注入 尿激酶 2— 4万 U,
统计学意义 , P均 > . 5 而 A组 的并发 00 , 症发生率低 于 B组 , 对 比, 经 P<00 , .5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血肿清除率 、 出 再 血 率 及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对 比 , 表 1 见 。 两组 的 日常生活能 力差 异无统 计 学 意义 , 0 0 , A组 的 Q L评 分高 于 P> .5 而 O

硬通道引流和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1例效果比较

硬通道引流和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1例效果比较
睛能 睁 开 )1级 : 亡 。 ; 死
人 一 软 的 引流 管 称 为 软 通 道 引 流 ;用 直 接 带 有 颅 骨 穿 孔作 用
的金 属 穿 刺 引流 针 进 行 穿 刺 引 流称 为硬 通 引 流 。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2 0 年 1 一 0 9年 1 使 用 两 种 方 法 进 行 引 流 01 月 20 2月

南 通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o r a o a tn nv r t M dc lS in e )2 1 : 0 6 un l fN no g U i s , e i ce c s 0 0 3 ( ei t( a

491・
硬通道引流和软通道引流治疗 高血压脑 出血 6 例效 果比较 1
姜 国,陈 旭 ,邰宏 武
(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脑外科 ,海安 2 6 0 ) 2 6 0
『 摘
要1 目的 : 比较 颅 内 穿刺 硬 通 道 引 流 和 软 通 道 引 流两 种 方 法 的 优 劣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2 6例 患 者 使 用 硬 通道
行 颅 内 穿 刺外 引 流 , 5例 患者 使 用 软 通 道 行 颅 内 穿 刺外 引流 。 比较 两 种方 法对 血肿 引 流 效 果 、治 疗 的 总 费 用 和 临 床疗 3
疗 效 采 用 方差 分析 。P 00 < .5表示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2组 引 流 效 果 、平 均 治 疗 费 用 及 G S评 分 比较 见 表 1 O 。 使 用 田 多公 式 进 行 血 肿 量 的评 估 。 由 表 1可 见 , 通 道 组 和 硬 通 道 组 术 前 颅 内 出 血 量 差 异 无 软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

新换代 , 全脊椎切 除术逐 渐被应 用 到脊椎 肿瘤 的治疗 中, 并 且 取 得 了理 想 效 果 。全 脊 椎 切 除 手 术 中 的 入 路 方 式 主 要 包 括前路 、 后 路及前 后路 三种_ 2 ] , 其 中前后路 的入路方 式相 比
软 通 道 与 硬 通 道 微 创 术 治 疗 高 血 压 脑 出血 疗 效 对 比
呼 吸衰 竭及 肺 部 感 染 等 。 综 上所 述 , 气 管 内插 管 全 身 麻 醉 可 以有 效 改 善 视 觉 模 拟
的发 病 率 分 别 为 2 8 . 1 、 1 5 . 6 , 2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O . 0 5 ) , 见表 2 。
表2 2组 并发 症 发 生 率 比 较
于前 路 及 后 路 相 比 , 在 脊柱部 位 的肿瘤 手术 中应用 范 围广 , 并 且 它 可 以 减 少 患 者 在 手 术 中 的创 伤 , 彻 底 解 除 肿 瘤 对 脊 髓 的压迫_ 3 ] 。本 文 所 有 患 者 均 行 前 后 联 合 入 路 颈 椎 肿 瘤 切 除 手术 , 从结果来看 , 观 察 组 的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的 改 善 程 度 都 要 优 于对 照组 , 并且 观察 组镇痛 效果 有效 率显著 高于 对照组 , 说 明在 镇 痛 效 果 方 面 , 采 用 气 管 内 插 管 的全 身 麻 醉 方 法 要 显 著 优 于 局 部 麻 醉 。前 后 联 合 入 路 颈 椎 肿 瘤 手 术 在 对 颈 椎 肿 瘤 进 行 全 切 除 的 过 程 中 由 于 切 除 术 暴 露 困难 并 且 局 部 解 剖 过程 中结构复杂 , 颈椎肿 瘤患 者 由于体制 较差 , 容 易 出现 并 发 症 ] , 常 见 的并 发 症 主要 包 括 对脊 髓 中椎 动 脉 损 伤 及 术 后

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应证分析

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应证分析

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应证分析目的:研究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分析两种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

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软通道穿刺治疗组和硬通道穿刺治疗组,每组20例。

软通道穿刺治疗组经软通道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硬通道穿刺治疗组经硬通道行微创穿刺引流术。

结果:硬通道穿刺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软通道穿刺组,脑室内血肿引流时间长于软通道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实质内血肿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及穿刺针道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穿刺组颅内碎片残留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高于硬通道穿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软、硬两种通道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但两种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具体操作和适应症方面存在差异。

应根据不同的适应症选择不同的通道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可能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脑室内血肿清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标签: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起病快,病情重。

由于脑出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每年我国因脑出血而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死亡患者的20%。

脑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约95%脑出血患者患有高血压,同时高血压患者约有1/3发生脑出血的机会,因此也有人把脑出血称为高血压脑出血[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微创穿刺引流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微创介入软通道与硬通道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对比观察

微创介入软通道与硬通道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对比观察

微创介入软通道与硬通道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对比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硬通道、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和各自的适应证、禁忌证。

方法:总结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

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总结出两种治疗方法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脑出血硬通道软通道临床资料1995年以来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治疗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中硬通道治疗11例男86例女8例年龄9~86岁出血量~8ml平均6ml;软通道治疗5例男187例女66例年龄6~8岁出血量~8ml平均9ml。

两组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5)。

脑干出血患者未统计在内。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标准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量~8ml血压16~/11~1mmHg。

方法:硬通道采用“脑内血肿碎吸包”用高速电钻将Y-I型颅内血肿碎吸针直接穿入血肿腔利用血肿冲洗剂或血肿液化剂对半固态及固态血肿进行连续冲洗、融碎、液化、引流直至血肿清除;软通道采用颅脑外引流器操作时先在头皮上刺口于颅骨上锥孔后刺破硬脑膜再用带有导针的硅胶管缓慢穿入血肿腔。

手术在病房床边进行均行头颅CT扫描于头皮粘贴金属片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尽可能避开功能区头皮麻醉后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于血肿腔内置管首次抽血肿量的1/~1/。

血肿冲洗剂和血肿液化剂一般采用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尿激酶的应用每次万U用~5ml注射用水稀释自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后闭管~小时拔管开放引流反复进行直至残余血肿压迫效应解除。

拔管时间:①脑室引流脑脊液颜色清亮;②夹闭引流管小时以上无高颅压表现;③经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8%~9%脑室无扩张即可拔管。

硬通道一般放置~8天软通道一般放置~5天。

结果治愈好转8例占89.%;转手术治疗9例包括穿刺引流效果不满意转手术治疗16例和再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而转手术治疗例;死亡11例其中硬通道治疗组8例软通道治疗组例;术后再出血8例其中硬通道治疗组18例软通道治疗组1例。

颅内血肿的新选择软通道治疗的优势与风险

颅内血肿的新选择软通道治疗的优势与风险

颅内血肿的新选择软通道治疗的优势与风险颅内血肿的新选择:软通道治疗的优势与风险近年来,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与创新。

软通道治疗作为一种新的选择,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软通道治疗在颅内血肿中的优势与风险,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一、背景介绍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脑卒中等疾病引起的脑组织内大量聚集的血液,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针刺引流,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软通道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疗法,通过放置软导管进行内窥镜下引流,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成为颅内血肿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二、软通道治疗的优势1.微创操作:相比传统的开颅手术,软通道治疗无需进行大范围的头骨开颅,仅需在患者头皮上进行1至2个小皮肤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良好的疗效:软通道治疗通过软导管引流,能够有效清除血肿积聚,减轻神经组织的压迫,从而迅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愈率。

3.快速恢复:相比传统外科手术,软通道治疗术后康复时间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减少了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

三、软通道治疗的风险1.导管相关并发症:在软通道治疗中,导管放置不当可能导致导管阻塞、滑出或破裂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2.感染风险:软通道治疗需要在体内放置导管,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伤口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严重者可能导致脑脓肿等并发症。

3.治疗效果不确切:由于颅内血肿病因、患者病情等因素的差异,软通道治疗的效果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其他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软通道治疗作为一种新的颅内血肿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风险。

对于那些需要手术治疗但无法承受传统开颅手术的患者,软通道治疗提供了更为微创和安全的选择,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副作用,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软通道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颅内血肿患者,其风险也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权衡决定。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具有急性起病、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特点。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微创穿刺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微创穿刺引流术中,软通道和硬通道是两种常用的引流方式,它们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一、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特点及应用效果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采用导管通过穿刺入脑出血区域,然后通过引流管引流脑出血液。

与传统手术相比,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研究表明,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以有效地清除脑出血区域的积聚血液,减轻患者的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可以早日康复出院。

最重要的是,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以降低手术和康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明显优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的术后康复期更加顺利。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然也不高,但是比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要略高一些。

在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两种微创穿刺引流术的疗效相差不大,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均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二者各有优劣。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差异及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主要是通过引流脑出血灶内积聚的血液,减轻颅内压,缓解脑组织水肿和脑干牵拉,防止因为颅内高压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

在微创穿刺引流术中,对于穿刺途径的选择,主要分为软通道和硬通道两种方式。

软通道穿刺是指通过导管或者引流管在脑出血灶内引流积血;硬通道穿刺则是通过头骨钻孔将引流管直接置入脑出血灶。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那么,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应用效果又有何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治疗效果、并发症、患者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治疗效果方面来看,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都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研究表明,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减轻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缓解脑组织水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则能够更直接地清除脑出血灶内的积血,避免血栓形成和二次出血,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从治疗效果来看,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不同。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往往需要对头骨进行钻孔,因此其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要高于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

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则更容易受到引流管堵塞、出血再出现等并发症的影响。

在选择穿刺途径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从患者的恢复情况来看,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也有所影响。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虽然能够更直接地清除脑出血灶内的积血,但术后患者的头部疼痛和不适感较为明显,对术后的康复影响较大。

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则在术后恢复期间较为轻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在患者恢复情况方面,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能更受患者的青睐。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也有所不同。

硬通道、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硬通道、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13 疗 效 评 定 . 23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比 较 .
基 本 痊 愈 :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减 少 9 %一 6 显 著 进 步 : 神 1 9 %: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减 少 4 %~ 0 : 步 :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减 少 6 9% 进 神 1 %~ 5 ; 效 :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减少 < 8 8 4% 无 神 l %或 加 重 者嘲 。
并与3 8例 使 用 软 通 道 的患 者 比较 , 疗 后 两 组 患者 治 疗 过 程 中颅 内血 肿 量 的 变 化 情 况 、 发 生 的 并 发 症 以及 统 计 两 组 的 治 所
临 床 的 疗 效 。 结 果 治 疗 后 7d硬 通 道 组 颅 内血 肿 量 显 著 少 于 软 通 道 组 ( < .5 , 通 道 组 发 生 气 颅 的 比 例 多 于 软 通 道 组 P 0 )硬 0
【 中图分类号】R 4
【 文献标识码】 A
f 文章编号】1 7 " 7 2(0 2)8 C一 0 4 0 6 4 0 4 2 1 0 ( )0 5 — 2
相 对 于 传 统 的 内科 保 守治 疗 及 开颅 手 术 治 疗 .微 创 技 术 治
2 结 果
疗高血 压脑 出血由于手术 创伤小 , 作 简便 , 旁 即可进行 , 操 床 治
21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过程 中颅 内血 肿 量 的 比较 .
疗 费 用 相 对 较 低 , 易 被 广 大 患 者 及 家 属 接 受 『 以往 常 使 用 软 更 1 1 . 通 道 进 行 引 流 , 是 其 治 疗 效 果 相 对 不 稳 定 , 很 难 做 到 一 次 性 但 且
平 均 ( 69 43 岁 , 内 出 血 量 3 ~ 0 , 均 ( 82 91 mL 5 .+ . ) 颅 0 1 0 mL 平 6 .± . ) ,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硬通道优缺点1 临床资料自1998年10月-2022年5月我亲自参与1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手术。

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原发及继发性脑室出血、脑叶出血。

其中硬通道治疗144例,男83例,女61例,年龄36-80岁,出血量30-120ml,软通道治疗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36-80岁,出血量30-120ml,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标准,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量30-120ml,160-220/100-120mmHg。

2 方法软通道采用颅脑外引流器,操作时先在头皮上刺口,于颅骨上锥孔后刺破硬脑膜,再用带有导针的硅胶管缓慢穿入血肿腔。

硬通道采用“脑内血肿碎吸包”,用高速电钻将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直接穿人血肿腔,利用生理盐水和血肿液化剂对半固态及固态血肿进行连续冲洗、融碎、液化、引流,直至血肿清除。

[1]手术在病房微创处置室内进行,均行头颅CT扫描,于头皮粘贴金属片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尽可能避开功能区,头皮利多卡因2ml局部麻醉,合并氯丙秦25mg异丙嗪25mg杜冷丁50mg[1]肌注后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于血肿腔内置管,首次抽血肿量1/2-1/3[1]。

血肿液化剂一般采用生理盐水2-4ml和尿激酶2万U稀释后,自引流管注人血肿腔后闭管[1]。

如果单纯基底节或脑叶出血,不与脑室相通,引流管放置于低于穿刺部位,如果脑室出血或出血部位与脑室相通,引流管放置于高于穿刺部位15cm处[1],2-4小时后开放引流,若患者有高颅压症状,随时打开引流管。

反复进行,直至残余血肿压迫效应解除。

[1]3 拔管时间脑室引流脑脊液颜色清亮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上无高颅压表现,经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80%-90%,脑室无扩张即可拔管。

硬通道一般放置3-6天[1]最长不超过7天,软通道一般放置2-5天[2],最长不超过7天。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
3 讨论 3.1 固定硬通道技术与非固定软通道技 术的比较(表1)
通过以上列表不难看出,软通道技术 具有创伤小,技术简单,价格更低廉等特 点,宜于在基层医院及民营医院推广。 3.2 我们自掌握硬通道技术以来,至后 期基本被软通道技术所替代,经过数年经 验积累,均取得不错的疗效,只要病员选 择合适,2种方法结合均能在中国特色的 微创治疗上继续发挥良好作用。
(2)本组病员死亡14例,均为高血压脑 出血,外伤性血肿无死亡,病死率5.46%, 死亡原因:晚期脑疝10例,多器官衰竭 4 例 。生 存 病 员 3 个 月 至 5 年 回 访 , A D L 1 恢复日常生活132例,ADL2生活自理86 例,ADL3生活需要帮助22例,ADL4卧床 不起有意识1例,植物状态1例。本组病员 治疗良好率93.75%。
152例采用北京万特福生产的YL-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54例采
用威海村松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颅脑外引 流器。所有病例均在CT下定位,按照培训 规范化操作,引流时间3~30d不等。
2 结果 (1)本组病员治疗中原则上术前,术后
1,3,7d复查CT,使用软通道者可在CT下 穿刺。血肿清除率80%~95%,中转开颅3 例,均存活,住院时间5~45d。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6例中,男168例,女88例,平均 年龄54岁(12~90岁)。出血量15~300mL, 慢性硬膜下血肿61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18例,外伤性脑内血肿7例;高血压脑出血 170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02例,脑叶血 肿32例,丘脑出血11例,脑室出血21例,小 脑出血4例入院时.Glasgow评分:9~12 分87例,6~9分113例,6分以下56例。以上 病员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其中 昏迷95例,脑疝35例。 1.2 手术方法

颅内血肿的软通道治疗

颅内血肿的软通道治疗

颅内血肿的软通道治疗在神经外科领域,颅内血肿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症,常常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软通道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为颅内血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颅腔内积聚形成的肿块。

这可能是由于外伤、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的。

血肿会对周围的脑组织产生压迫,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颅内血肿可能会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那么,软通道治疗又是怎样的一种方法呢?软通道治疗是通过在颅骨上钻孔,将一根柔软的引流管置入血肿腔,然后通过引流管将血肿腔内的血液缓慢引出,从而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与传统的硬通道治疗方法相比,软通道治疗具有许多优势。

其一,软通道治疗的创伤较小。

由于使用的引流管柔软且管径较细,在置入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损伤较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其二,操作相对简单。

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其三,引流效果较为理想。

柔软的引流管能够更好地适应血肿腔的形状,提高引流的充分性。

在进行软通道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肿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软通道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

通常,穿刺点会选择在距离血肿最近且避开重要神经结构和血管的位置。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会通过 CT 等影像学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当引流管成功置入血肿腔后,医生会连接引流装置,将血肿腔内的血液缓慢引出。

在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定期复查头颅 CT,了解血肿的引流情况。

根据血肿的引流情况,医生会调整引流的速度和时间。

术后的护理也是软通道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其发病率与高血压病的发展程度及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较高,且常伴有残疾率较高的后遗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重要方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应用。

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两种常见的技术路线,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针对这两种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者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优缺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术后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通过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不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客观的治疗选择,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及时救治带来了巨大挑战。

目前,微创穿刺引流术已经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软通道和硬通道是两种常见的穿刺引流术方式,二者各有优劣,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仍有争议。

因此,对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两种治疗方式在患者中的效果差异,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进行治疗。

在传统手术治疗中,开颅手术一直是主流治疗方法,但其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研究旨在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优缺点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优劣势及适用范围。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并发症、康复情况以及患者预后方面的表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促进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伴随着高死亡率和致残率。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评估术后康复情况及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促进改进现有治疗方案,促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在患者头部特定位置进行微创穿刺,将外周动脉或静脉通道引流到室腔或硬膜外腔,达到解除颅内高压的目的。

软通道治疗改善颅内血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软通道治疗改善颅内血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软通道治疗改善颅内血肿患者的生活质量颅内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头痛、恶心和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软通道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软通道治疗对颅内血肿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一、软通道治疗概述软通道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在颅骨上开一个直径较小的通道,将软塑性导管引入颅内血肿区域,实现血肿的引流和排除。

相比传统的开颅手术,软通道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二、软通道治疗的优势1. 创伤小:传统的开颅手术需要在头皮上进行切割,切开颅骨,造成较大的创伤;而软通道治疗只需要在头皮上开一个小孔,创伤较小,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2. 恢复快:传统的开颅手术需要切开头皮和颅骨,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而软通道治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患者可以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3. 保护脑组织:软通道治疗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对颅骨和脑组织的创伤,减少了手术对颅脑的干扰,有助于保护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三、软通道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1. 减轻疼痛:颅内血肿常常导致患者头痛等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软通道治疗通过有效引流和排除血肿,可以减轻疼痛症状,使患者的头痛减轻或消失,从而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2. 缓解压力:颅内血肿的存在会增加颅内压力,导致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软通道治疗通过及时清除血肿,减轻了颅内压力,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改善认知功能:一些颅内血肿患者由于颅内压力的影响,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软通道治疗通过降低颅内压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颅内血肿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软通道治疗可以减轻颅内压力,改善症状,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目的讨论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现随机选取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软通道微创手术。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2.5%,在手术操作中各有优缺点,但硬通道微创手术方式有效率明显高于软通道手术方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硬通道较软通道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微创手术;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硬通道;软通道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起病较急,预后较差,入院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

现阶段微创手术逐渐在临床上开始应用,主要的实施方式是软通道和硬通道微创手术,现对两种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54~68岁,平均(61.2±3.2)岁,血肿量(37.17±6.15)ml;实验组男8例,女8例,年龄59~65岁,平均(62.2±3.4)岁,血肿量(38.07±6.11)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实验组给予硬通道治疗,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采用CT确定病灶所在,同时确定血肿层中心,穿刺点选取在患侧颞部位置,穿刺的深度通常为穿刺点和靶点之间的长度[2]。

确定穿刺点后进行常规消毒,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麻醉起效后,以垂直角度进针,成功达到血肿中心之后,使用5 mL的注射剂进行抽吸,抽吸完成一半的血肿量之后,采用血肿粉碎镇进行反复冲洗[3],直到引流颜色较浅后,注入3万U尿激酶后夹管4 h后在开放引流管,并进行CT复查,血肿大部分清除完毕时,可拔出穿刺针。

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优缺点

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优缺点

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优缺点摘要】目的探讨软通道、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

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软通道治疗,治疗组采用硬通道治疗。

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血肿的不同类型选择或联合应用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软通道、定向置管颅内血肿吸引术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出血的部位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硬通道软通道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且病情复杂,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治疗,对减少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病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已有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报道,但比较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临床疗效的差异尚不多见。

我们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与软通道技术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包头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3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40~72岁,出血部位:原发及继发脑室出血、脑叶出血、底节区,患者术前平均出血量(60.2±11.4)ml。

均符合全国脑血管规定的《各类脑血管的诊断要点标准》,均有高血压史,同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软通道采用颅脑外引流器,患者局部浸润麻醉,根据患者头颅CT计算患者的血肿中心至患者头颅表面的长度,根据这个长度,使用的硅胶引流管上做好长度标记。

操作时先在头皮上刺口,于颅骨上锥孔后刺破硬脑膜,再用硅胶管缓慢穿入血肿腔。

建立软通道引流,在引流过程中,可给予尿激酶注入逐步清除残留血肿。

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除引流管。

(2)硬通道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把此穿刺针固定在电钻上,在电钻带动下进入血肿部位,建立硬通道对血肿进行抽吸,根据血肿情况,可使用血肿粉碎器,有助于排出血肿,然后连接引流器,在引流过程中可给予尿激酶注入清除残留血肿。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中风和死亡。

微创穿刺引流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软通道和硬通道是在此手术中常用的两种技术。

对于这两种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的比较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定义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是通过软导管将脑内积液引流至脑脊液室或者其他腔隙,以减轻颅内压力,改善脑血液循环。

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则是通过硬导管进行类似的脑积液引流治疗。

两者的核心思想都是减轻颅内压,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症状。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优势和特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率低的特点。

其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在颅骨上开孔。

同时软导管的柔韧性能够更好地适应脑部的解剖结构,减少对脑组织的创伤。

这些特点使得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穿刺器械更加坚固,可以更好地穿透颅骨;并且硬导管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和引流,避免引流偏差。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也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还较少。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这两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相对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较低的感染率和出血率。

这主要是因为软导管的柔韧性使得手术操作更为轻柔,对脑组织的创伤更小。

而硬导管可能会在穿刺过程中引起颅内出血或者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更为稳定。

在术后的疗效方面,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相对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两种技术在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症状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谢锋【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0【摘要】目的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每组各45例,软通道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硬通道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软通道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17.8%,与硬通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植物生存9例,死亡2例,与硬通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气颅、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相当,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总页数】2页(P1295-1296)【作者】谢锋【作者单位】514031广东,梅州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软通道及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许志杰2.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软通道、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 [J], 袁林文3.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 [J], 吕建华;田力学;郑仕奇;张洪兵;王浩4.软硬通道联合与单一软通道或硬通道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的比较 [J], 刘秀中5.硬通道引流和软通道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J], 廖颂明;江焕新;沈伟俊;吴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血肿软、硬通道治疗的比较
目的: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软通道治疗,对照组采用硬通道治疗。

治疗7 d后观察两种患者颅内血肿量;治疗3个月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无较大差异,二者的优点可互补不足,但软通道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生存质量较佳。

标签:高血压脑出血硬通道软通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是指因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实质出血疾病,患者多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发病率高,致死率、致残率较高。

临床报道显示,我国脑出血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血肿较大患者,单用药物的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往往不佳,但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创伤较大,恢复时间长,预后亦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微创穿刺术的逐渐发展成熟,软、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临床中。

本文对软通道和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43例,平均年龄为(53.4±14.6)岁。

出血部位:壳核出血23例,壳核内囊出血12例,累及丘脑8例,其中,破入脑室12例。

治疗前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5分12例,13-14分21例,9-12分36例,3-8分14例。

临床表现为:所有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头痛、失语及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并且短时间内有进行性的意识障碍。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患者术前平均出血量(35.4±10.4)ml。

两组患者在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软通道治疗:即为定向置管颅内血肿吸引术,根据头颅CT 及三维立体定位,以血肿的最大层面作为中心靶点。

在头部非功能区常规消毒后避开头皮血管选点麻醉,根据患者头颅CT计算患者的血肿中心与头皮距离后,利用手钻钻穿颅骨及硬脑膜,使用带导芯的颅内硅胶软导管穿入。

然后采用10.0ml注射器对血肿进行缓慢的抽吸,当感觉有负压时停止抽吸,然后将留置引流管与引流器相连,术后复查头颅CT,根据患者颅内血肿的残余量注入2万单位的尿激酶及无菌生理盐水5.0ml,每天两次,注射后夹管2小时开放,术后5-7天,如果患者无不良反应,且复查头颅CT示:颅内血肿明显吸收后,将颅内引流管拔出。

1.2.2 对照组采用硬通道治疗:定位方法和治疗组相同。

确定穿刺点后对头皮进行常规消毒,麻醉后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在电钻的驱动下进行穿刺,穿刺颅骨和硬脑膜后将钻头取下,套针缓慢向血肿中心推入,将侧管和粉碎针器接上,缓慢抽出血肿液。

硬通道的YL-I型微创穿刺针是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稳定性和密封性较好。

在引流过程中可给予尿激酶注入清除残留血肿。

根据CT所示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除穿刺针。

1.2.3 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患者的意识清醒,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肢体肌力评测在Ⅲ级或以上;好转:患者的意识清醒或略有意识模糊,GCS评分较入院时提高一级或以上,肢体肌力评测在Ⅲ级以下;无效:患者意识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43例.基本治愈30.好转11.无效2.总有效率95.3%.
对照组40例.基本治愈27.好转11.无效2.总有效率95.0%.
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

其发病急、重、死亡率高、病残率也高。

随着高血压病患者的年轻化和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将逐年增高。

脑出血的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多由于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受压,水肿明显,血肿较大引起颅内压力增高,使脑组织及脑室变形、移位,形成脑疝,脑疝是急性脑出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因此,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尽早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解除颅内占位效应,使被压脑组织尽早恢复功能。

清除脑内血肿,防止脑疝是抢救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

2、血液在凝固、自行液化、裂解过程中释放出多种具有神经毒素作用的活性物质对脑的损害。

自发性脑出血、慢(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外科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将要引起致命损害时才有价值。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来说,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而开颅手术治疗创伤又大,后遗症较多。

微创治疗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了新的领域。

微创介入术式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并且技术越来越成熟完善的治疗方案,明显优越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在微创治疗中,临床上最多采用的两种方法是硬通道治疗和软通道治疗。

2009年我院引进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硬通道微创引流技术),治疗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的各种颅内出血,成功救治了多例濒临死亡的患者。

2010年又引进颅脑外引流器弥补了硬通道治疗中的不足。

颅脑外引流管为优质硅胶材料制成,其前端为带侧孔的盲端,进针时对脑组织及神经纤维起分离作用,进管后,随著血肿的缩小,脑组织的自动膨胀,引流管可随之移动,避免了脑组织的损伤。

便于各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奥海航,李文峰,胡淑婷.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6):532.
[2] 邵华,林建辉,谭晓帆.脑出血微创碎吸术中软硬管应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11(1):79.
[3] 姚开立,郑少涛,林喜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介入外科治疗进展方向[J].当代医学,2009,15(19):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