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推行以来,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门活动性、实践性课程,主题性活动是它的主体内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课程领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开课难,缺乏详细的开课流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使实践活动逐渐变味;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走过场,无实效。针对这些问题,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从课程内容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论教学研究等艰辛的历程。这些研究对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课程实施的主体还是学生,没有成熟评价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像是一份没有正确批改的试卷,老师稀里糊涂,学生也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低效的,甚至也有可能误导学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对当前科学高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研究工程。
2。很多老师只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成果。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特点之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绑缚在数学综合实践上的培养责任非常多。但是,现实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后并没有实际性的收效,很多老师还是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何种方式真正转变老师的这种评价观念,如何催生健康有效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在课程研究中,应当拥有足够的关注: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过程档案,把素质报告逐渐提升为包含学业评价和实践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3。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的需要。课标强调:“正确有效的评价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它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唤起学生新的认知需要和成就需要,从而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有效的评价要有较强的指导性,它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动力,帮助他们开启思维的闸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鼓舞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正确的评价,能够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将内在的需求外化为积极的行动。”
基于上述愿景,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思考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课堂评价作为研究重点,拟定课题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转变评价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评价功能比较
单一,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本研究在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思考上,将不再以“学生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而是将评价功能转变到发展上来,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最终将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转为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扩充评价主体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决定一切评价,但新课改实施后,要求课堂民主化、人性化,因此教师不应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学生也不应再是被动的接受评价,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都是评价的主体.每一个评价主体不同的身份,因此评价指标、操作体系都会不同,本研究将对这些内容产生指导意义。
3。更新课程价值观念
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身心素质等进行价值判断,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全面、公平、公正、均等,不以分数为定论,而这些价值观念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体现出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促使各位老师通过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思考,从思想上更新课程价值观念,真正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是指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对学生进行动态化评价,即对活动的全过程实行评价.不主张单一的、传统的评价方法。倡导从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时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等。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对于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动态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方式、及评价的时间、评价的延伸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2.在以上评价制度下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转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观念.
2.完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框架体系。
3.探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
4.探索1-6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互相衔接,针对不同学段细化评价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的有关文献,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与实施的要求。
2.调查访问法:对课题组、当地教育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访问或书面调查,了解对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的看法,并对本课题改革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3.实践教学法: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进行实验,创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班”,并及时总结经验.
4.理论分析法:以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有效评价。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3—2010.5
成立研究课题组,并分工组织实施.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
2.实施阶段:2010.5-2010。12
学习有关理论,确定教学实践方案,根据实践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实践方案,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广泛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及时进行交流为课题提供比较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资源.
3.总结阶段:2011。2—2011。6
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谈论总结一年的实践体会。整理编写有价值的操作方法,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应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服务。实践活动课与传统教育的评价不同,传统教育评价注重的是结果,重事不重人,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是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重点,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进行分层分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设置学生参与实践的程度,交流的主动性,解决问题方法的新颖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也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评价主要以引导、鼓励为主。在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探究性、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数学,事事需要数学,让学生自发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立足教育的发展趋势,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过程档案;承认现实教育条件的限制,正视终结性评价的不可避免性.尝试建立操作性强,客观公正的有效评价体系。我组老师经过了近一年的实验研究,创设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体系”,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