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麻醉科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到各种疼痛和不适觉的处理,包括手术前和手术期间的麻醉,也包括各种疾病的处理。

麻醉科的主要任务是能够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觉痛苦,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

这就需要使用到一些常用的麻醉技术,下面是一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用于手术期间呼吸道的管理。

具体操作包括:1. 患者处于头倾后位或头后伸位;2. 充分预处理,给予充分的麻醉;3. 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打开口腔,用左手掌拢住下颌骨,使喉隐窝暴露;4. 用右手抄住气管插管,顺着牙齿和舌根,直到插管尖端触及喉隐窝,然后插入气管;5. 插管插入到一定深度,使用气囊充气,使插管牢固稳定。

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常常用于手术期间,旨在使患者处于无意识、无痛苦、无拘束的状态。

具体操作包括:1. 确定病情,评估患者的麻醉需求;2. 患者处于完全禁食状态,采取适当的体位;3. 用适当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药物的剂量需要经过充分的评估和控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状况进行调节和计算;4. 全身麻醉过程中需监测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5. 在麻醉结束后,需要逐步缓解麻醉,让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和各项生理指标。

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可以用于局部区域的麻醉和疼痛处理。

具体操作包括:1. 确定局部麻醉的位置和范围,选择合适的针头;2. 用消毒液清洁麻醉部位;3. 用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压注,刺激神经末梢,当出现麻醉效果时,将针头取出。

4. 神经阻滞麻醉后需要满足患者的疼痛要求,同时要注意麻醉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四、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在蛛网膜以下,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达到局部麻醉和疼痛处理的技术,具体操作包括:1. 患者在手术前2小时禁食水和食物,进入手术室前先行尿排空;2. 穿戴手术衣裤,消毒手术部位;3. 在L2/L3或L3/L4穿刺,找到硬膜外腔;4. 填补硬膜外腔,下行深度较大,注药前需试抽测压,出现血液需要更换穿刺点,并需埋药;5. 硬膜外麻醉后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观察麻醉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麻醉科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麻醉科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麻醉科医疗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麻醉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为患者在手术期间提供麻醉服务。

为了确保麻醉科医学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制定此操作规程,对麻醉科医生和护士做出明确要求,以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2. 职责和权限2.1 麻醉科医生职责和权限•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对患者进行麻醉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和镇痛效果,确保手术期间患者的稳定和安全;•处理术中出现的麻醉相关问题;•术后对患者进行麻醉恢复和监测;•参与麻醉科的学术培训和科研工作。

2.2 麻醉科护士职责和权限•具备执业护士资格;•协助麻醉科医生进行术前评估,包括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检查;•协助麻醉科医生准备麻醉设备和药品;•协助麻醉诱导和维持,包括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监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急性麻醉相关问题;•协助麻醉科医生进行麻醉恢复和监测;•参与麻醉科的培训和科研工作。

3. 术前准备3.1 麻醉科医生术前准备•熟悉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等因素,评估麻醉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术前麻醉计划,包括麻醉方法和麻醉深度的选择;•检查麻醉设备和药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与手术室、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商和沟通。

3.2 麻醉科护士术前准备•根据麻醉科医生的指示,准备并检查麻醉设备;•与手术室协调,确保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完成;•准备药品和气体,确保充足的供应;•检查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和生命体征,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在麻醉诱导之前,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患者安全措施。

4. 术中操作4.1 麻醉诱导和维持•确保环境安静和整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插管和气管切开时,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和镇痛效果,根据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监测麻醉深度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麻醉科各种制度

麻醉科各种制度

麻醉科各种制度麻醉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其工作涉及到患者的手术麻醉、术后疼痛处理以及重症监护等方面。

为了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并保障医疗工作者的安全和权益,麻醉科制定了各种制度。

本文将从麻醉科的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安全保障等角度介绍麻醉科各种制度。

一、管理制度1. 值班制度麻醉科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轮班制度以确保科室的24小时服务。

根据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了科室人员的轮班表,确保科室在任何时间都有足够的工作人员。

2. 工作流程制度为了规范工作流程,麻醉科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

从患者入院到手术前准备、麻醉程序和术后处理,每一步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3. 纪律制度为了加强科室人员的纪律性,麻醉科制定了纪律制度,要求工作人员遵守科室规章制度。

包括严禁违反医德和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不私下接受患者利益诱惑等。

违反纪律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技术操作规范1. 麻醉操作规范麻醉科制定了麻醉操作规范,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病情,制定了相应的麻醉方案。

包括药物使用剂量和方式、操作注意事项等。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才能进行麻醉操作。

2. 术前准备规范在手术前,麻醉科通过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患者手术前身体状况稳定、麻醉操作无风险。

术前准备规范包括患者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容,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3. 术后处理规范手术结束后,麻醉科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包括监护和疼痛管理等。

麻醉科制定了术后处理规范,要求工作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安全保障1. 设备管理制度麻醉科使用的各种设备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科室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规范和维护流程。

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科使用各种药品进行麻醉操作,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科室制定了药品管理制度。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麻醉技术作为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麻醉技术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性,麻醉科常常使用一系列的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以便医务人员正确应用。

1. 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可以确保麻醉程序的顺利进行。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和病史等。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检查麻醉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最后,医务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麻醉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麻醉手术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诱导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患者身心状态的良好。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检查患者是否禁食禁水,并确认没有应按规定服药。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诱导。

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来确定。

最后,在诱导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 麻醉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在麻醉维持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4. 麻醉撤离麻醉撤离是麻醉过程中最后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撤离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确保患者迅速恢复清醒。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处理任何出现的异常情况。

总结:麻醉科常用的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过程安全和患者顺利度过麻醉期的关键。

准备工作的细致和充分可以保证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诱导过程中的准确选择和监测药物能够确保患者的麻醉状态;维持阶段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药物浓度;撤离过程需要谨慎地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在执行这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时,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关的麻醉操作指南和规程,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是一项危险的医疗技术,任何麻醉操作的不当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麻醉科医生必须严格遵守麻醉操作的规范,确保麻醉过程安全、有效。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麻醉技术,并详细说明麻醉操作的规范。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将全身各部位同时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有以下几种:1.静脉全麻静脉全麻是把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使患者全身麻醉。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合适的静脉注射部位;(3)注射麻醉药物时要缓慢、逐渐递增,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4)麻醉维持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5)手术结束后,及时撤离麻醉药物,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是通过插入气管插管把氧气和麻醉气体送入患者体内,使患者全身麻醉。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合适插管尺寸;(3)插管前进行口腔和喉部的消毒,及时记录插管的深度;(4)插管后及时通过麻醉气体监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5)手术结束后,及时撤离麻醉药物和氧气,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指将特定部位的神经阻滞,从而使该部位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以下几种:1.表浅麻醉表浅麻醉是通过向皮肤表面喷洒麻醉药水,使局部表皮麻醉的一种方法。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适当的麻醉药品和剂量;(3)麻醉药液喷洒时要均匀、不可过多或过少;(4)麻醉药效逐渐消退时,需注意防止患者感到痛苦。

2.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是利用麻醉药物作用于局部神经,阻滞神经传导、降低局部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合适的神经阻滞方法和麻醉药物;(3)注射麻醉药物时要根据病情和体重等因素确定剂量;(4)注射麻醉药物后要等待一定时间,确保神经阻滞效果到位;(5)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局部反应,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麻醉科操作规范标准

麻醉科操作规范标准

麻醉科操作规范标准一、引言为了提高麻醉科医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本标准。

二、操作规范2.1、麻醉前准备1. 术前麻醉医生应确认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和手术时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2. 检查患者麻醉前评估结果,确认麻醉前三大问题:气道、呼吸、循环;3. 清洁皮肤,准备好导管、监测设备等麻醉器材;4. 和手术医生交流手术细节,并统一好沟通方式和手术中需要关注的内容;5. 准备充足的药品和器材备用。

2.2、麻醉诱导1. 确认患者及家属已充分了解手术流程及风险,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气道通畅,氧饱和度正常;3. 根据手术情况和病患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4. 确认患者人工气道畅通,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5. 加强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避免静态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3、麻醉维持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持续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2. 根据术中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用量;3. 加强氧气供应,保持患者通气畅顺;4. 密切观察患者的静态血压、心率、呼吸、脉搏、饮水、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5. 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控制患者的情绪和疼痛感。

2.4、麻醉恢复1. 恢复期间,仍需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确认患者氧饱和度正常,呼吸、循环平稳;2. 在保证患者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减轻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加快患者的恢复过程;3. 恢复期间,需时刻关注患者疼痛情况,并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4. 恢复完全无异常情况后,注销麻醉记录单,方可解除麻醉。

三、结语麻醉科医生服务于病人,为手术保驾护航,是一项责任和义务重大的医疗行业。

本标准为麻醉科医生的操作提供了指导,希望能够为广大麻醉科医生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也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切勿掉以轻心。

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麻醉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麻醉科常用技术操作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本文将对麻醉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具体操作如下:1. 患者评估:必须进行详细的患者评估,包括病史、生理情况、用药史等,并评估其配合度。

2. 麻醉方式选择:针对不同的手术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

3. 准备麻醉药物: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的麻醉药物,准备并测量剂量。

4. 监测设备检查:对麻醉机、呼吸机等监测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麻醉的实施1. 静脉麻醉的实施:(1)静脉麻醉药物的推注:麻醉药物推注时必须按照药物的生理特点和推注速度的要求,清晰地告知患者。

(2)动脉穿刺:动脉穿刺是监测患者生理参数的必要条件,应遵循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并注意消毒和穿刺时不应捏压局部。

(3)呼吸道插管:插管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插管器械的选择及使用,插管前应进行病人舒适性评估和喉镜检查。

2. 气管插管的实施:(1)对于呼吸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在进行插管前必须先给予氧气吸入,稳定其呼吸,避免插管时出现大面积肺不张。

(2)插管操作必须强调操作员的正确位姿,并严格按照插管流程进行,确保插管成功率。

(3)插管后应立即进行肺泡压力检测,以确保气道通畅。

3. 麻醉维持:(1)多重监测:必须随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

(2)麻醉深度调节:应根据患者的手术需要及生命体征指标,合理调节麻醉深度。

4. 麻醉结束:(1)在解除麻醉前须重新确认患者状况,排除可能的麻醉并发症。

(2)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将患者平稳地从麻醉状态中退出。

(3)呼吸道活动需要注意,调整姿位,切勿擅自移动患者。

三、麻醉操作后的处理1. 麻醉结束后,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者已经从麻醉状态中完全恢复。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麻醉科作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其操作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与效果,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有着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的规范,从手术准备、麻醉诱导、维持麻醉到术后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一、手术准备1. 术前评估: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麻醉相关的潜在风险。

2. 术前麻醉常规检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麻醉设备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

3. 麻醉团队准备:包括麻醉医生、麻醉护士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准备工作。

二、麻醉诱导1. 麻醉诱导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2. 麻醉器械与监测设备准备:确保麻醉器械和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气管插管、麻醉机及监护仪器等。

3. 麻醉诱导技术:准确执行麻醉诱导程序,包括气管插管、静脉通路建立以及导管置入等操作。

三、维持麻醉1. 麻醉维持药物管理:根据手术的需要以及患者的生理状况,调整维持麻醉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患者的稳定。

2.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并及时记录与反馈。

3. 麻醉深度控制:通过监测指标如脑电图(EEG)、熵值等,精准调整麻醉的深度,使患者保持在适当的麻醉状态下。

4. 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四、术后评估1. 麻醉恢复室管理:患者苏醒后,需要将其转至麻醉恢复室进行进一步的监测与评估。

2. 患者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与措施。

3.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麻醉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4. 术后麻醉药物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药物的特点,进行麻醉药物的停止与清除。

通过以上规范的麻醉操作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与舒适。

麻醉科规范(全)

麻醉科规范(全)

麻醉科规范(全)简介本文档旨在规范麻醉科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遵守本规范是麻醉科所有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内容1. 麻醉前评估:-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麻醉医生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手术类型,麻醉医生应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和药物。

2. 麻醉设备和监测:- 麻醉科应配备齐全的麻醉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校准。

- 在麻醉期间,麻醉医生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

3. 麻醉过程:- 麻醉医生应准确计算麻药剂量,并按严格的操作流程进行注射。

- 麻醉医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4. 麻醉复苏:- 术后,麻醉医生应全程监护患者的复苏过程,确保其安全。

- 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时停止给药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复苏措施。

5. 安全注意事项:- 麻醉科成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如消毒手术区域、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 麻醉科应建立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总结麻醉科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评估、规范操作和严密监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麻醉科的成员应认真遵守本规范,并随时保持更新对于麻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以上内容为麻醉科规范的概要,具体操作细节请参考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指南。

*。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

第一节临床麻醉平常工作规范麻醉选择旳基本原则麻醉选择重要指麻醉措施、麻醉药物、检测项目和措施旳选择。

麻醉旳选择重要由麻醉医师来进行,假如外科医生或病人有特殊规定,可与麻醉医师协商,麻醉医师有决定权。

在保证病人安全旳前提下,应选择对病人生理扰乱轻,镇静、镇痛、肌松完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满足手术操作规定旳麻醉措施和药物。

任何麻醉均有一定失败率,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容许在手术期间更改麻醉措施。

【麻醉选择根据】一、病人旳状况病人旳状况包括年龄、拟手术治疗旳疾病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重要脏器旳功能、情绪与合作程度、肥胖程度、病人医院。

例如,幼儿不能配合就只宜选择全麻或基础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病人有严重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须行上腹部手术,也许以小剂量结合浅旳全身气管麻醉比较稳妥;对尿毒症病人旳急症手术就只能考虑局麻或部位麻醉;如病人情绪异常紧张,无疑全麻较为合适;肥胖病人假如在仰卧位即有明显通气局限性旳体现,则克服困难进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为很好旳选择;对病人旳意愿应当充足考虑,假如没有麻醉上旳禁忌症又能满足手术规定,则应当接受病人意见,假如病人有某种麻醉旳禁忌症,则只能选择其他麻醉措施。

二、手术方面1、根据手术旳复杂程度和规定选择麻醉。

麻醉旳风险性与手术复杂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手术复杂性可使麻醉风险性增长,而有时手术并不复杂,但病人旳病情和并存疾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

2、手术部位选择麻醉。

如颈部或胸壁手术,可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加强化、神经传导阻滞、硬膜外阻滞或气管内全麻。

胸内手术都在气管内麻下进行,必要时插双腔管。

三、麻醉方面在自己可以胜任旳状况下,选择安全性最大、操作最纯熟、最有把握旳麻醉措施。

择期手术麻醉前旳准备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访视1、手术前一天麻醉科医师必须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1)理解病人旳发育﹑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

(2)查阅病历理解病人旳现病史、既往史、麻醉手术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及烟酒嗜好等。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麻醉是医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能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获得疼痛缓解和意识丧失,从而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

在麻醉过程中,麻醉科医生需要遵循操作技术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的内容。

一、术前评估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医生需要进行术前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麻醉方案的选择。

术前评估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心肺功能等相关内容,以便制定合理的麻醉计划。

二、麻醉设备与监护麻醉科医生需要熟悉并熟练操作各种麻醉设备,包括氧气供应系统、麻醉药物输注设备、监测设备等。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定期检查各项设备是否工作正常,确保患者的麻醉过程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三、麻醉诱导与维持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确保患者迅速进入无意识状态,并能顺利进行手术。

在麻醉维持期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和手术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四、麻醉中的安全措施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其中包括:1. 患者的体位应符合手术要求,避免压迫重要器官或导致神经损伤;2. 定时检查并确认麻醉设备的工作正常,如氧气供应是否充足,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正常等;3.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调整麻醉深度;4. 对于长时间手术,需要定期翻动患者体位,以避免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五、麻醉苏醒与监测手术结束后,麻醉科医生需要做好患者的苏醒工作。

在麻醉苏醒期间,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氧疗、疼痛缓解等。

六、术后护理与并发症处理麻醉科医生需要对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

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制度

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制度

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制度一、总则1.为确保医院麻醉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医院麻醉科及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在麻醉各环节中执行。

二、麻醉设备管理1.全部麻醉设备需定期维护和修理和保养,确保其正常、稳定工作,负责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验收。

2.麻醉设备应存放在指定的设备室内,杜绝私人携带和乱放。

3.麻醉设备必需使用合格认证的产品,而且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

4.麻醉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紧急故障的处理方法。

5.麻醉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备案留存。

三、麻醉药物管理1.麻醉药物应存放在专用药品柜中,柜内应有温度和湿度的监测设备,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麻醉药物的采购、选用和出库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的规定,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依照医嘱执行,避开超量使用或挥霍。

4.麻醉药物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按规定上交给药房。

5.麻醉药物的库存应定期盘点,并进行记录,确保药物的存储量和使用量相符。

四、麻醉操作程序1.麻醉操作前,麻醉医生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项目,确认手术风险和麻醉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

2.麻醉操作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含心肺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等,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3.麻醉、手术、复苏三个环节的医务人员应清楚分工,协作顺畅,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4.麻醉操作中,麻醉医生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

5.麻醉医生应遵守手术间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消毒、手术巡回和穿动手术服等操作规程。

五、麻醉并发症与处理1.麻醉操作中,如显现血压升高、心率变快、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予以适当处理。

2.麻醉操作中,如显现心肺骤停、呼吸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医务人员应快速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及时报告。

麻醉操作规范

麻醉操作规范

麻醉操作规范引言麻醉操作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是确保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同时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为了规范麻醉操作流程,减少手术风险,保障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医护人员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清楚理解各项操作步骤和要求,提高麻醉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手术成功。

同时,本规范还旨在为医院麻醉科的自查和外部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一、麻醉操作流程1. 临床评估: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和过敏史等,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麻醉知情:向病人或病人家属透露有关麻醉的必要信息,包括作用方式、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等,并取得病人或病人家属的书面同意。

3. 麻醉设备准备:确保麻醉设备的齐全、完好,并经过验证,确保可随时使用,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4. 麻醉操作执行: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麻醉操作,包括静脉麻醉、气道管理、麻醉深度监测等,确保麻醉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麻醉监测: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对病人的血压、心率、麻醉深度等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和处理异常情况。

6. 麻醉恢复:在术后麻醉恢复室对病人进行麻醉后护理和观察,确保病人平稳恢复和顺利出院。

二、麻醉操作要求1. 医护人员应熟悉麻醉操作流程和各项操作步骤,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2. 麻醉操作前,医护人员应对麻醉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并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3. 医护人员应确保病人在麻醉操作前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以减少手术风险。

4. 麻醉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全程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5. 麻醉操作需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护人员完成,并保证其持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6. 麻醉操作后,医护人员应对麻醉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及时填写相关记录和报表。

三、异常处理与风险控制1. 麻醉操作过程中,如出现病人意识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等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麻醉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起一台;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依托眯脂,地西泮,力月西,芬太尼等;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胺酮;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8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开启麻醉机机械通气,施行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进入麻醉维持期;4.麻醉维持和管理麻醉结束前30分钟,首先停用肌松药,待缝皮时停吸入麻醉药,继续吸氧,静脉复合麻醉时,则依所用药物性质酌情减量止停用;严格掌握拔除气管导管指正:病人清醒,咳嗽反射和自主呼吸恢复,潮气良正常,对指令反映良好,肌力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前必须清理口腔和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予以面罩吸氧,继续术中基本检测;麻醉维持期管理和麻醉后注意事项按“围麻醉期检测处理要点”规定执行;二. 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1.操作方法1病人体位:侧卧位,背部近手术台沿,头向胸壁弯曲,双膝卷屈靠近腹壁,屈背务使拟定穿刺点后突;2穿刺部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戴消毒手套,常规皮肤消毒,铺消毒巾;4打开硬膜外穿刺包,检查和核对局麻药及有关注射夜,穿刺针,硬膜外导管等用具;无菌夜檫试手套后,穿刺点定位,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5在穿刺点行局部侵润麻醉,同时用针点探索,供下一步硬膜外穿刺针走形的参考;6 硬膜外穿刺方法有两种:直入法:为临床所常见;用破皮针上述局麻处刺入,退去破皮针;右手持硬膜外穿刺针,沿皮孔刺入,分别通过棘上.棘间和黄韧带,进入硬脊膜外腔;侧入法;对棘上韧带钙化.棘突间隙狭窄等病例,应用此法较易获得成功;穿刺点距正中线1—1.5cm,穿刺针呈与皮肤75度角向正中线,刺入经皮肤,皮下,骶棘肌和黄韧带,进入硬脊膜外腔,应用此法一定要掌握进针方向;2.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指正1黄韧带突破感2负压阳性,针尾水珠或毛细玻璃管水珠吸入3注射空气无阻力4回抽注射器无脑脊液流出3.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以后,即下硬膜导管;导管穿过穿刺针口3cm;导管应顺利穿过针口,亦可作为针在硬膜外腔的一个指征;然后退出穿刺针,固定导管,并保持无菌;摆正病人体位后,待经导管注入局麻药;4、开放静脉;5、硬膜外阻滞常用局麻药1%—2%利多卡因2%—%丁卡因3%—%布比卡因4%—%罗哌卡因以上药物可以单一应用,也可以两种药物复合应用;若无禁忌,可加1:20万肾上腺素;6、试探剂量和追加剂量硬膜外阻滞一次用药量比蛛网膜下腔阻滞大3—5倍,故要求经导管先注入3—5ml 试探剂量的局麻药,观察5—10分钟;观察内容包括:1、注药后病人反应;2、有无腰麻迹象;3、阻滞平面是否满足手术要求;硬膜外注射试探剂量局麻药后出现明显的节段性阻滞,即阻滞区有“上界”和“下界”;此时,根据手术部位和病人状况,再注射追加量局麻药,即可开始手术;7、阻滞平面调节硬膜外阻滞事先可以通过穿刺点的选择、针中方向、导管进入深度,决定阻滞平面高低;麻醉中则借助注药容量和速度、病人体位调节平面,可参考病人一般状况选择局麻药用量和浓度;阻滞平面出现后,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应注意及时补液和/或提升血压;阻滞平面欠佳,则术中病人有内脏牵拉反应或牵拉痛,须适当追加辅助药;必要时尽早改全麻;所以,硬膜外阻滞前应准备好全麻设备和药品;三. 骶管阻滞操作规范1、病人体位1、俯卧位:病人俯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略分开,双髋下垫一厚枕以使骶尾部突出;2、穿刺点定位标记两髂后上棘连线,此即硬脊膜囊终止水平;右手中指摸到尾骨尖,拇指沿臀中线逐步向头端按压,在尾骨与骶骨交界处可摸到一“V”或“U”形凹陷,即骶裂孔,与两髂后上棘成一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该孔为骶管阻滞进针部位;3、穿刺方法常规消毒,铺消毒巾;于骶裂孔中部局麻药浸润;穿刺针可选用腰穿针,亦可选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针经局麻处成80度角刺进皮肤,当透过骶尾韧带时则有落空感,随即将针杆向臀部方向按压,使与皮肤成30左右度角,再沿骶管纵轴方向进针3—5cm,拔出针芯,测定进针深度,勿使针尖超过髂后上棘连线下2cm;接注射器,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注射空气无阻力,且在注气时,放置在骶部皮肤表面的手掌未感知气体串行;轻摇针杆以证实针尖确在骶腔内;即可注入局麻药;以上为传统的穿刺方法;另有一种简易的方法,或称“高位”骶管穿刺法:选用7G 注射针,于骶裂孔上沿垂直进针,直至骶腔,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即可注入局麻药;4、给药方法试探剂量局麻药3—5ml,5分钟后出现阻滞平面,且无不良反应和腰麻迹象,再注入15—20ml;局麻药浓度宜低,如%利多卡因;如用导管法,仍须用试探剂量,追加量为10—15ml,以后视手术需要追加;四. 蛛网膜下腔阻滞操作规范1.病人体位侧卧位,同硬膜外阻滞;穿刺部位后突;如系鞍麻则取坐位,双手交叉放与对侧肩上,双下肢下垂,头低,腰背弯曲;2.穿刺点选择两侧髂嵴连线与脊柱交点为腰四棘突或腰三到腰四棘突间隙,根据手术部位可选腰二到腰三,腰三到腰四,腰四到腰五,多选腰三到腰四;3.穿刺方法戴消毒手套;皮肤常规消毒,铺消毒巾;穿刺点局部侵润麻醉;采用直入发进针;进针方向与病人背部皮肤垂直;仔细体会进针过程中阻力的变化,透过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是均有明显的落空感;当出现的二次落空感后,拔除针芯,可见脑脊液自针内流出,示穿刺成功;将装有局麻药的注射器与穿刺针衔接,缓慢注入局麻药液,并回抽少量脑脊液再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将穿刺针连同注射器一并拔出;局部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帮助病人缓慢翻身平卧;4、开放静脉;5.局麻药配方%的布比卡因2ml加10%的葡萄糖1ml,使成%浓度;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手术要求,注入2—3ml.6.阻滞平面调节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平面只有上界而无下界,呈截瘫样阻滞;决定阻滞平面的因素主要有穿刺点;注药速度和容量,而病人的体位尤其重要,头高脚底;头低脚高;坐位或注药后保持穿刺操作时体位的时间,均会试阻滞范围达到或局限于相应部位,由于腰麻常阻滞交感神经,平面易增宽;可导致循环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古注入局麻药30分钟内应特别注意病人的生理反映,及时妥善处理;五.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一般认为,颈丛有颈浅和颈深自分;颈浅为皮支或感觉支,行走于颈深筋膜,约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至浅面;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颈深丛实际上为椎旁颈神经,其鞘与臂丛鞘相连;1.病人体位及穿刺点取枕平卧,头梢偏向对侧,暴露胸锁乳突肌,其后缘中点即穿刺进针点;2.阻滞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拟探摸穿刺点的手指亦可消毒;由进针点垂直颈侧皮肤刺入,针尖透过胸锁乳头肌肌膜时,有针尖刺破纸张样落空感,停止进针;在此处注入局麻药2到3毫升,维持穿刺针深度不变再沿枕后,颈前,锁骨上等方向注入局麻药2到3毫升后退针,局部按摩片刻,此即颈浅丛阻滞;颈深丛阻滞体位同浅丛组滞,方法有三针和一针法;1三针法:颈2、3、4椎横突处为穿刺点;C4正处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C2位于乳突尖后下1—1、5毫升处,C3则处于C2、C4连线中点;在C2、C3、C4横突处依次注射局麻药2毫升、3毫升、4毫升,局部稍加按摩即可;亦可在阻滞C4后稍微退针,改变针的方向,使其指向并抵达C3行阻滞,称为两针法;2一针法:根据椎旁颈神经鞘的解剖,在C4横空部位注射局麻药8—10毫升,注药同时,一手指压迫远端,以封闭颈丛鞘防止药液向C5方向流动,达到充分阻滞的效果;3. 选用局麻药:11%—1、3%利多卡因;2%—%布比卡因;3%—%罗哌卡因;4. 注意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阻滞,以免阻滞双侧膈神经,导致呼吸困难;确须双侧阻滞时,注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呼吸;为避免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和局麻药中毒,进针不宜过深,而且注药前一定要回抽注射器;椎动脉穿过颈椎横突孔,穿刺针有可能刺入动脉或将局麻药注入动脉内;局麻药浓度和剂量不宜过大;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发生与否,均须给氧,以策安全;六.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1. 锁骨上径路1病人体位:仰卧,患肢自然平放在躯干旁,头稍后仰并转向对侧;2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厘米;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经穿刺点向后、内、下缓慢进针,寻找异感;出现异感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无血或气体,则注射局麻药;倘若多次寻找,不现异感,可找第一肋骨;碰到第一肋骨表面,同样回抽注射器,无异常发现,即注局麻药;退出针头,轻轻按压注射区;4局麻药用量及浓度:15—20毫升,如无禁忌,利多卡因可加1:20万肾上腺素;5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刺破肺尖;慎用双侧阻滞;2. 肌间沟径路1病人体位:头转向对侧,肩贴床面,其他同上;2穿刺点定位:显露胸锁乳突肌,其后依次为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上窄下宽的间隙,即斜角肌间隙;该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是为穿刺点;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针尖指向对侧足尖推进,刺破椎前筋膜时有突破感,再稍推进则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射局麻药;退针,轻轻按摩注射区;4局麻药用量及浓度:25—40毫升;25毫升可施行肩部手术;40毫升使颈丛、臂丛支配区域大都被阻滞;5常见并发症:霍纳氏综合征,膈神经麻痹,声音嘶哑及局麻药中毒;除麻药中毒外,其他无须特殊处理;3. 腋径路1病人体位;仰卧,患者外展90度~100度,屈肘,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手礼”状;2穿刺点定位;胸打肌下缘与臂内侧缘相接处摸到腋动脉动,为进针点;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一手指按定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持针,由进针点缓慢刺入,针向腋窝;当针刺破腋鞘时,手有刺破纸张样落空感,立即停针;此时还可以看到针头随脉搏搏动;回抽无血,即可注药注药时针头应固定;用另一手指压迫注射点远端,以封闭腋鞘,使药液尽量向腋鞘头端扩散;注射完毕,拔去针头,沿臂的长轴按摩注射注射部位;4局麻药:以利多卡因为例,%20ml即可;如1%40ml,可望滞肌皮神经若无禁忌,可加1:20万肾上腺素;5注意事项:进针宜缓慢,仔细体会落空感,以免刺破动脉壁,致药液进入动脉内;同时,应注意避免局麻药中毒;七.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适应症:充盈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创伤、休克或重大手术病人需液体复苏或液体治疗者;需长时间输液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接受某些特殊药物治疗化疗、高渗等刺激性药物者;二禁忌症: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三用品准备:深静脉穿刺辅助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砂轮,小尖刀片,皮针,1号丝线;四操作方法:根据静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取胸锁乳突肌前、中、后三个穿刺点,临床常用右侧中、后两个径路;1.中路1体位:平卧,肩后垫薄枕;头低15°~30°,略偏向对侧;2穿刺点:令病人稍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其胸骨头,锁骨头,锁骨上缘组成一三角,该三角的顶端即锁骨上缘3㎝处为穿刺点;3皮肤常规消毒,铺巾;用5G针头连5ml装有2%利多卡因的注射器行局部侵润,并以此针行试探性穿刺,针干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若试探未成功,改变针方向指向尾端使与中线平行;边进针表回吸,如见有静脉血回流,表明已进入颈内静脉;4深静脉针连接10ml注射器,沿试探方向穿刺,边进真边回吸;遇静脉血回流通畅,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去掉注射器,经穿刺针置入“J”引导钢丝,抽出穿刺针或套管针;扩张器穿过钢丝,扩张皮下及皮下组织后退出;在钢丝引导下送入深静脉导管,成人深度一般为10~13cm;5连接输液或测压管道,安放固定夹,用缝线将后者固定于皮肤上;6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2.后路体位同中路;以胸锁乳突肌外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为穿刺点,针干保持水平位,与胸锁乳突肌深部向胸骨柄上窝方向推进;其余步骤同中路;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一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用具准备与“颈内”同;二操作方法1.锁骨下径路1体位:平卧,上肢垂直于体侧略外展;2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1cm为穿刺点;3常规消毒、铺巾,并作局部侵润麻醉;4深静脉针连接10ml注射器,与穿刺点进针,针尖指向锁骨的胸骨端后上缘,与皮肤呈10~20°角;针尖抵锁骨后,退针,并抬高针尾,贴锁骨后缘进针少许,然后压低针干,使与胸壁呈水平位,边进针边回吸,通常抽出静脉血表示已经到达锁骨下静脉;若未刺得静脉,可退针至皮下,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方向进针,常获成功;其余步骤同前;三、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一般不用于中心静脉测压,可用于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术;(一)体位:仰卧,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二)局部常规消毒、铺巾;(三)操作者站立于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食指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摸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手指固定;(四)右手持注射器,在腹股沟中点下方2~3 cm,股动脉内侧行局部侵润麻醉,并以此针作试探性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角,边进边回吸,一般进针2~5 cm即可探及股静脉;以后同内静脉穿刺;五、特殊情况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注意事项一高流量导管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洗时应用,一般选择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皮肤扩张器由细到粗逐步应用;二不能平卧或头低位的病人;多因为心功能不全,此时操作可在半卧位下进行,应该注意静脉压较低时,发生气栓的机会较平卧位多;三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一般采用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六、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一伤口每1~2天更换敷料,严格换药规程,严格保证密封;二每天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ml2~3ml冲洗;三尽可能不输注血液制品;四如发现有局部或全身感染的迹象,应尽早拔出导管;五一般情况下,如果需要长期留置,应每2—3周更换一次导管,要求重新穿刺只管,绝对禁止从原导管置入导丝更换导管;七、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处理一气胸:无论是颈内静脉还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均有穿破胸膜和肺尖的可能,其原因是穿刺时针干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如果仅为一个针眼产生少量气胸,肺压缩面积<30%时,不需要特殊可自行吸收,但麻醉进行间歇正压通气时可能使气胸加重,甚至形成张力性气胸;此时应该提醒外科医生注意,同时应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二出血:主要是误穿动脉引起,发现误穿动脉后,应该立即退针,将动脉压向脊柱数分钟,出血多可以止住,锁骨下进路穿刺时如果误伤锁骨下动脉,可从锁骨上窝压迫止血;如果未穿破胸膜,局部可形成血肿自止,但压迫止血的效果较差;三血胸:主要是既穿破颈内又穿破胸膜引起;病人具有急性失血和气胸的双重表现,应紧急处理;四液胸:无论是颈内还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将导管穿透静脉而送入胸腔内引起液胸;五气栓:穿刺前未使病人头低位,或导管口高于心脏水平面,如果病人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当穿中静脉后一旦撤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心脏的舒张而将空气吸入心脏,形成气栓;穿刺时应注意;六心肌穿孔:常常发生穿刺后数天,应用过硬的导管或置管太深至右心房,由于心脏收缩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穿破心房壁也有穿破右室壁的报道,常常引起急性心脏压塞;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则后果十分严重,死亡率较高;Swan–gans导管穿刺置管时更容易发生;一旦发生,应该立即抢救;七心率失常:主要有导丝或导管刺激心脏引起,最常见是室性早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出现心率失常时应暂停操作,必要时可退回导丝或导管;Swan–gans导管可引起严重的心率失常,甚至室速、室颤;应该立即退回导管及时抢救;八感染:引起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穿刺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导管留置过久等;应该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护理常规;八. 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气源氧气,氧化亚氮,压缩空气均有鲜明标记;气源输出管道分别与麻醉的相应气源输入接口连接无误不可接错;乞援压力经减压装置后,应为4~5kg/cm;二麻醉机主机1. 检查各部件功能是否正常,气流是否通常,是否漏气;2. 流量计刻度准确,旋钮启动闭随意,启开时浮标上下灵活,无跳动;关闭时浮标指向零;玻璃管完整,无水蒸气,旋钮不宜关闭过紧;3. 快速冲氧阀开关灵活,开冲氧阀门后气囊立即膨胀;关冲氧阀门,冲氧立即停止;4. 蒸发器核对吸入麻醉药名称后,加入相应的蒸发器中,容量不超过“全满”线标记;蒸发器浓度转盘旋转正常,关闭转盘予以‘扣锁’;启开流量计至3~4L/min,回路系统中无吸入麻醉药气味;必要时用麻醉药浓度监测仪核实蒸发器输出浓度标记的精确性;5. 回路系统关闭氧流量计和Y形管接口,开启快速冲氧阀门使贮气囊适度膨胀,然后挤压贮气囊,检查各部件有无漏气;吸入与呼出活瓣启闭灵活,午水蒸气凝结,无钠石灰粉尘;各接口必须配套;麻醉中注意管路有无积水,及时消除;注意钠石灰变色或发热程度,及时更换钠石灰;安全阀门启闭灵活,开启后贮气囊立即缩小,气压表回到零;三麻醉呼吸器有气动和电动两种,打开气源和电源开关,停止手法呼吸通路,并检查:1. 呼吸机皮囊活动情况,发现有抖动,摇晃或皮囊活动不到顶时,应调节新鲜流量;2. 闭合Y形管出口,检查呼吸机或回路系统压力表;3. 将呼吸器与麻醉机连接管拆下,手掌关闭管口,压力表指针立即升高,当皮囊完全膨胀,皮囊不再上下移动,提示皮囊完好无漏气;四检测仪和报警系统麻醉机上必须配备通气量和气道压力表,气源低压和气道压报警系统;有条件应配备测氧仪,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入麻醉药浓度检测、高压报警、负压报警、持续压力报警,麻醉前应分别检查;五麻醉残气清除系统1.排污通畅检查收集气体管和连接管正确无误,排气通畅,无扭曲,阻塞,无漏气或管道脱开;2.麻醉药残气排出将排污管的排出口接排污吸收器或接延长管引出手术室,注意管道通畅;六麻醉机使用后维护按常规整理,清洗,消毒;登记使用日期,使用情况并签名,定期清洁整修,发现故障及时报告检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