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47页颈椎病的X线征象与临床

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精准、有效的颈椎病诊断和治疗技术。例 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可用于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新的手术技术和 康复方法也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2
X线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 作用
X线检查方法及原理
X线检查方法
通常采用颈椎正位、侧位、斜位及过伸过屈位等多种投照位置进行X线检查。
X线检查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在胶片上形成影像。通过X 线检查,可以观察颈椎的骨质结构、关节间隙、软组织钙化等病变情况。
X线征象特点分析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并发症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和时机,减少手术并发症的 发生。
处理措施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 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感 染治疗、神经营养治疗等。同时,加强 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恢复。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成果回顾
通过对47页颈椎病的X线征象进行详细 分析,我们总结了颈椎病的常见X线表 现,包括颈椎曲度异常、骨质增生、椎
骨质增生与骨赘形成
X线片上可见颈椎椎体边缘骨 质增生、骨赘形成,严重者可 导致椎间孔狭窄。
颈椎不稳与滑脱
X线检查可发现颈椎不稳、椎 体滑脱等征象。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颈椎病患者常出现颈椎生理曲 度变直、反弓等异常表现。
椎间隙高度改变
颈椎病患者椎间隙高度可降低 ,表现为椎间隙狭窄。
颈椎病的影像学

05
颈椎核医学检查
骨显像
总结词
骨显像是一种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通过显示骨骼的形态和 代谢状况来诊断颈椎病。
详细描述
骨显像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利用其在骨骼 中的聚集和代谢来反映骨骼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在颈椎病诊 断中,骨显像可以检测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病变, 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T2加权像
01
总结词
显示病变信号
02
详细描述
T2加权像主要用于显示病变信号,能够清晰地显 示出颈椎间盘退变、突出、脊髓受压等病变。
压脂像
总结词
区分病变与正常组织
详细描述
压脂像通过抑制脂肪信号,能够更好地显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有助于诊断颈椎病变。
04
颈椎血管造影
椎动脉造影
椎动脉造影是通过向椎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使椎 01 动脉显影的技术。
侧位片
总结词
显示颈椎的侧面结构
详细描述
侧位片是颈椎病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显示颈椎的侧面结构,包括颈 椎的侧方曲度、椎间隙和椎间孔等。侧位片可以观察颈椎的排列顺序、曲度和骨 质增生等情况,对于颈椎骨折、脱位和颈椎病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斜位片
总结词
显示颈椎的斜面结构
详细描述
斜位片是颈椎病影像学检查的重要补充,主要显示颈椎的斜面结构,包括椎间 孔和椎弓根等。斜位片可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形态和骨质增生等情况,对于 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于早期发现和诊断。
06
颈椎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椎病与颈椎骨折的鉴别诊断
颈椎病
颈椎的生理曲度可能发生改变,如颈椎前凸消失或反曲; 颈椎间盘可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间盘高度降低、真空 征等;椎间隙可能变窄。
图文并茂详细的颈椎X线解剖解读

图文并茂详细的颈椎X线解剖解读1颈椎X线解剖颈椎张口位开口位片主要观察1.2颈椎有无骨折,先天缺如及环枢关节有无脱位及半脱位等情况,环枢关节半脱位一般会引起头晕,头痛,耳鸣,眼涨,等症状,临床上碰到有以上症状的,一般加拍颈椎开口位片。
颈椎正位颈椎正位片的临床意义在于:1、从正位方向观察颈椎排列情况和曲度的改变;2、观察构锥关节的结构和增生情况,从而推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和程度。
3、观察双侧椎弓根和棘突(都是轴位显示)之间的关系;4、左右颈部软组织内的异常密度情况。
颈椎侧位颈椎侧位片可以观察椎体前缘连线形成的弧度及生理曲度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稍向前凸。
观察椎体的整体形状,对比每个椎体的变化。
观察每个椎体与上下椎体之间的关系。
寻找椎体后缘可疑的变化。
如椎体脱位。
观察椎间隙及相邻椎体的边缘。
观察有无A 椎间隙变窄;B 前缘唇样变;C 后缘唇样变;D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椎体融合。
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变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除病人的投照位置、投照角度等技术因素之外,可能会有几种原因:第一、颈部软组织发生急性扭伤或纤维织炎,疼痛剧烈或有肌肉紧张时,可以影响颈部的正常姿势及活动。
第二、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病变节段的脊椎固定不动或椎间隙有前窄后宽而出现后突现象。
第三、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部位不同,程度不一,也可发生曲度的改变及局部旋转或偏歪现象而表现为局部棘突偏歪;关节突、椎根切迹及椎体后缘呈双影现象。
在侧位片,以下三种情况有临床意义:a: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有双影,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有双影,称为双凹现象;椎体后缘呈有双影,称为双边现象,而上下颈椎却显影正常,表示其颈椎有旋转现象。
b:上部颈椎显影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变化,表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
c:颈椎的一个或两个脊椎显影正常,而其部分有双凸、双凹、双边现象,表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如全部颈脊椎的后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则为投照不当的原因,无临床意义。
颈椎病的X线征象与临床护理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
CHAPTER
颈椎病的X线征象
X线检查技术
X线平片
动力性X线片
颈椎CT
颈椎MRI
常规的颈椎正侧位、斜 位片,可观察颈椎曲度、
椎间隙及钩椎关节。
用于评估颈椎稳定性, 观察有无颈椎失稳或滑脱。
可清晰显示颈椎骨结构 的细节,如骨赘、钙化等。
用于观察颈椎软组织, 如脊髓、神经根和椎间盘。
颈椎正常X线表现
颈椎生理曲度
正常颈椎呈前凸弧度,可缓冲头部重 量。
椎间隙
钩椎关节
正常钩椎关节无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
正常椎间隙宽度均匀,无狭窄或膨出。
颈椎病变的X线征象
01
颈椎曲度变化
02
椎间隙狭窄
03
骨质增生
04
颈椎失稳
CHAPTER
颈椎病临床护理
护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患者病情 诊断方法
护理措施与方案
要点二
详细述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等 原因,导致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发一系列症状。X线征 象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等。治疗 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颈椎牵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也是预防交 感型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WATCHING
疼痛管理
康复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
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如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等,以便对护理效果 进行评估。
评价方法
采用量表、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信息,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定期 进行复查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CHAPTER
颈椎的X线检查

颈椎的X线检查二、读(阅)片的要求2.看片,分宏观与微观,先宏观就是看X线片,就是看骨的大际情况,要上下对比、左右对比,即骨的范围、外形、大小、结构、关节(面、腔及腔的周缘骨质情况),然后重点观察病变部位!如果是复查片,必需与原始片进行对比。
而微观则宜观察:①在X线片上,对病变部位的细微情况及其周围软组织要仔细观察。
②CT、RMI则是很好的微观,亦要仔细而慢慢观察。
颈椎:一般情况下,拍照正、侧、开(张)口位片等三张,根据某些情况,再拍照其它位置的X线片。
(一)侧位片1、颈曲━━正常颈椎生理弯曲度的最深距离为12±5mm,即像腰曲那样取两条线,一条直线(先取两点,一点为C2齿状突后缘的最高点,另一点为C7椎体后下角,此两点连起来则为直线),一条弧线(即为各颈椎椎体后缘的自然连结线),此两条线合起来则形成一弓弦(箭),弦的最深距离即为7~17mm,其最深处落在C4椎体后缘上部(约占1/3);颈曲的改变情况可有:(一)侧位片2)、最深处距离的改变有:①>17mm者,则为颈曲加深。
②<7mm者,则为颈曲改变━━A.<7mm而>4mm者,则为颈曲变浅。
B.<4mm而>0mm者,则为颈曲变小。
③其最深处距离等于0 mm 者,则为颈曲变直。
④小于0 mm(即负数)者,则为颈曲反张。
(一)侧位片3)、颈曲还可有呈正“S”型或反“S”型的改变。
4)、C3~7的椎体呈横置的长方形,椎体内部为一密度均匀的松质骨,椎体的周边为光滑整齐的骨皮质包绕。
(一)侧位片2、椎间隙: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隙,正常情况下为前宽后窄,其数值大约为1.5~2.0∶1.0;椎间隙清晰,相对应缘的骨质密度均匀一致;椎间隙的变化━━椎间盘损伤: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清晰度差(云雾状的密度增高影;模糊;模糊不清),相对应缘的骨质密度(轻度增高而不增宽;增高又增宽;既增高又增宽伴凹凸不平);椎间盘变性(椎间隙变窄,清晰度尚可,相对应缘骨质密度稍增高或微增宽)。
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

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颈椎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根据病变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颈椎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颈椎病的分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效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分型1、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型:主要是由于颈椎在非正常的负重状态下,颈椎前凸度逐渐消失,出现颈椎反曲等症状。
2、椎间盘突出型:发生在颈椎椎间盘周围的膨出或突出,引起颈椎间隙变窄,压迫神经根、脊髓等。
3、椎管狭窄型:颈椎椎管狭窄导致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4、骨质增生型:颈椎骨质增生引起颈椎退行性病变症状。
5、滑脱型:高位颈椎的前移或下位颈椎的后移导致颈椎滑脱,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或脊髓受压等症状。
6、颈椎关节半脱位型:关节面之间不良自相骨性限制,出现关节间隙增宽,颈椎移位等症状。
二、颈椎病分型x线诊断标准1、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型:颈椎平直或出现不规则曲度,C2-4前缘翘起,可见颈椎骨质硬化,椎间隙正常或关闭,椎体高度无变化。
颈椎侧位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角度小于20度。
2、椎间盘突出型:椎间盘弧形轮廓飘逸或平坦,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见椎间盘的膨出或突出。
椎间隙变窄、椎间隙的轮廓不清楚、椎间盘形态的改变以及颈椎弓的缩小,均是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标志。
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确定突出的程度和部位。
3、椎管狭窄型:颈椎椎管狭窄或闭合,可见颈椎横突增生,椎管狭窄,受压的神经根周围有早期的神经髓纤维损害症状,如感觉异常和肌力减退。
CT或MRI检查有助于确定患病程度。
4、骨质增生型:椎体缩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见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内不规则突起、钩突、棘突等,椎间盘突出很少或不存在,其影响颈椎的功能主要是因骨质增生加重导致颈椎间隙的变窄所致。
5、滑脱型:颈椎前移或后移,超过3-4mm或相邻两椎体间距的25%以上,突然消失的未成熟的关节面,9度以上的角度变化。
(完整版)颈椎影像诊断

8、椎体双边、双凸、双凹影:椎体有无旋转。 在侧位像上以下三种情况具有临床意义:① 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现有双像, 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现双像,称为双 凹现象;椎体后缘呈现有双影,称为双边现 象,提示该部颈椎有旋转。②上部颈椎显影 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 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改变,这表 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③颈椎的一个或两 个显影正常,而其余部分有双凸、双凹、双 边现象,提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 全部颈椎的后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 则系投照位置不正之故,无临床意义。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 5mm。 7、椎体双边影 8、环椎侧摆
9、关节突及关节间隙 10、变异椎 11、颈前软组织(咽后 壁、食管后壁、下颌淋
巴结、甲状软骨、项韧 带)C4以上椎前软组织 ,一般厚度约为3mm, C5以下椎前软组织,厚 度为6—7mm。 12、测量画线:测量① 生理曲度测量②枕齿突
8、甲状软骨:正常情 况下显影不清楚,在 一定情况下可清楚显 示两侧梨状隐窝积气 影,在四十岁以上一 些患者在颈椎5~7椎 体两侧与横突重叠之 条状2mm左右致密影。 甲状软骨骨质密度均 匀一致,注意与软组 织内钙化病变鉴别。
甲状软骨钙化
9、气管:气管 正常情况下与椎 体棘突垂直并重 叠,但在颈椎6 椎体上下可见狭 窄的气管声门裂 影。注意气管是 否垂直,宽度是 否一致,有无中 断、凹陷、移位、 受压切迹表现。 读片时注意与颈 椎隐性脊椎裂相 鉴别。
等宽,寰枢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综合判断。临床
上是引起头痛、头晕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整 脊医生手法复位的重点。
3、椎体骨质密度情况.除了C1,2外,各椎体 呈方形,椎体上下面平整呈轻度凹陷。C4,5 椎体前部可稍扁窄,呈轻度楔形属正常现 象。各椎体骨增生,椎体前缘骨质增生一 般无临床症状,但骨质增生过于严重,尤 其在C4-7椎水平可引起食管受压型颈椎病。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尤为严重,即使轻度骨 质增生也可引起硬膜囊受压,骨性椎管腔 隙变小,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且手法治段 第一段
颈椎病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颈椎病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总结颈椎病在X线、CT、MRI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
方法收集近十年来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X线平片可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特别是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狭窄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CT能更准确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直观的看到椎间盘对硬膜囊、脊髓的压迫。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的改变。
结论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优势,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检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1],是因颈椎间盘变性所致病变节段不稳定,或外伤等因素造成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临近的神经与其他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好发部位为C4-5.C5-6C6-7[3]。
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4],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愈来愈多的从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学生、教师等开始出现颈椎病的相应症状,颈椎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重视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中青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防止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X线、CT、MRI检查已成为诊断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1.方法通过万方,知网,维普三大数据库,以颈椎病为关键词,文摘中以X线、CT、MRI为索引,年限定在2001年- 2012年,进行搜索,对所得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结果2.1 X线平片表现:A)生理曲度变直[6-9]:颈椎成保护性的变直、后凸、前凸或反弓。
改变原因可能是颈部附近肌肉因神经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痉挛所致。
B)椎间隙变窄[10-11]:椎体间隙变窄、不对称或休蒙氏结节,椎板密度增高等。
颈椎病的X线平片诊断(附100例分析)

颈椎病的X线平片诊断(附100例分析)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病理过程以及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资料齐全的颈椎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钩椎关节退变50例占50%;椎体骨刺75例占75%;颈椎曲线改变56例占56%;椎间盘狭窄40例占40%;椎间孔狭窄65例占65%;颈椎半滑脱15例占15%;颈椎韧带钙化20例占20%。
结论:钩椎关节退变、椎体骨刺、曲线改变、椎间盘狭窄、椎间孔狭窄和软组织退变是颈椎病的重要X线征象,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目前仍以X线平片为主,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位、侧位及斜位均不可偏废。
标签:颈椎病;X线征象;诊断价值颈椎病是中年以上的常见病,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X 线平片。
现收集我院近15年来经确诊且资料完整的頸椎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对颈椎病的X线征象、病例过程以及平片诊断价值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男65例、女35例,二者之比约为2.:1,年龄最小27岁,最大75岁。
各组年龄中以40~60岁最多,共70例占70%,60岁以上的病例较少。
所有病例均采用正位、侧位、双斜位X线平片检查。
显示半滑脱用前屈和后伸侧位检查。
2结果第5颈椎间盘受累10例,第6颈椎间盘受累15例,第5颈椎间盘和第6颈椎间盘均受累15例。
钩椎关节退变50例占50%,椎体骨刺75例占75%,颈椎曲线改变56例占56%,椎间盘狭窄40例占40%,椎间孔狭窄65例占65%,颈椎半滑脱15例占5%,颈椎韧带钙化20例占20%。
3讨论3.1 X 线征象3.1.1钩椎关节退变本组50例占60%,侵犯100个椎体。
颈椎3~7椎体上面后外侧有骨性隆起称为钩突,它与上位椎体对应面形成关节称钩椎关节。
正位片上钩突呈三角形,分列于椎体上面两侧,钩椎关节间隙清晰,宽约2毫米。
侧位片上钩突在椎间孔的前下方。
钩椎关节退变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钩突的肥大增生或上位椎体骨刺。
颈椎病的常见X线征象

配合医生要求
阅片与诊断
X线片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阅片和诊 断,患者应将X线片和医生的诊断结 果结合,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 。
在拍摄X线片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 摆正姿势,保持静止。
03 颈椎病常见X线征象
CHAPTER
颈椎曲度改变
颈椎曲度变直
04 X线征象与颈椎病分型CHAPTER神经根型 Nhomakorabea椎病X线征象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01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侧位片可见颈椎前缘骨质增生
。
椎间隙变窄
02
颈椎椎间隙变窄,有时可见颈椎间盘退变、突出。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03
颈椎侧位片可见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
脊髓型颈椎病X线征象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颈椎肿瘤
X线显示颈椎肿瘤,这可能是良性或恶性的。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以切除肿瘤并恢复颈椎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
其他治疗方式的X线征象
颈椎不稳
X线显示颈椎不稳,这通常是由于颈 椎间盘退变和长期劳损引起的。除了 非手术治疗外,还可以考虑颈椎内固 定手术。
颈椎管狭窄
X线显示颈椎管狭窄,这可能是由于颈 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或黄韧带肥厚 引起的。除了非手术治疗外,可以考 虑颈椎内固定手术或颈髓减压手术。
06 病例展示与讨论
CHAPTER
典型病例一:颈椎曲度改变
总结词
颈椎曲度改变是颈椎病常见的X线征象之 一,通常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反 张。
VS
详细描述
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呈前凸状,有助于维 持颈椎的稳定性和减轻头部的重力。当颈 椎受到损伤或长期劳损时,颈椎的生理曲 度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颈椎曲度变直或 反张。这种改变可能导致颈椎的稳定性下 降,进一步加重颈椎的负担,引起疼痛和 僵硬等症状。
颈椎相关X线读片

3、椎体骨质密度情况.除了C1,2外,各椎体呈方形,椎体上下面平整呈轻度凹陷。 C4,5椎体前部可稍扁窄,呈轻度楔形属正常现象。各椎体骨增生,椎体前缘骨 质增生一般无临床症状,但骨质增生过于严重,尤其在C4-7椎水平可引起食管 受压型颈椎病。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尤为严重,即使轻度骨质增生也可引起硬膜 囊受压,骨性椎管腔隙变小,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且手法治疗困难。
颌顶位观察齿状突与寰椎关节间隙
前面观
后面观
2\A、寰枢关节侧移半脱位
表现为齿状突距两侧块间隙左、右不 等宽,寰椎两侧块形态相同,寰枢椎 纵形序列线中断,枢椎棘突居中。寰 椎多伴有旋转。是调整寰枢椎旋转侧 扳整脊手法的适应症。
2\B、寰枢关节前脱位:
由于头的过度屈曲或外伤撞及头部等。由于外伤造成横韧带和附属韧带损伤, 使寰椎失稳,前移位,移位过大必定伤及脊髓及椎动脉等。正常成人寰椎前结 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间隙宽约 2mm 儿童宽约 3mm ,如成人此间隙达到 2.5mm儿童达到3.5mm可怀疑寰枢关节前脱位。如成人此间隙达到3mm儿童达 到4mm。寰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夹角 >17度。可诊断寰枢关节前脱 位。
寰椎 前倾寰椎 后倾2\D、环椎侧倾:目的是观察环椎在 轴状位上左右倾斜。侧位投照是衡 量寰椎左右倾斜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情况寰椎后弓应成水平重叠影。 要注意排除一些变异和技术因素。 投照姿势要求①两侧下颌角必须水 平,②听鼻线与地面平行,③中心 线对准乳突尖下缘。患者头必须摆 正。如果寰椎椎弓呈双椎弓则说明 寰椎侧倾。
颈椎体序列线
颈椎椎体移位序列线中断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5mm。 观察关节间隙变窄还是增宽,椎间隙前缘 增宽还是变窄,后缘增宽还是变窄。有利于对脊柱间盘退变和小关节紊乱及 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的推断。
颈椎病X线影像表现

增生的骨质可以压 迫神经根,导致疼
痛和麻木等症状
增生的骨质可以压 迫脊髓,导致肢体 无力和瘫痪等症状
增生的骨质可以压 迫椎动脉,导致脑
供血不足等症状
诊断标准
1 颈椎曲度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 2 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 3 椎体边缘增生:椎体边缘出现骨赘,形成骨刺 4 椎间孔狭窄: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和脊髓 5 颈椎不稳:颈椎不稳,出现椎体滑脱或半脱位 6 软组织改变:颈椎周围软组织出现钙化或骨化,如项韧带钙化
A 病因: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颈椎关节错位等
颈椎生理曲度变化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失 去正常的生理曲度,可能导致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反弓:颈椎生理曲度反弓,颈 椎生理曲度向后凸出,可能导致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侧弯:颈椎生理曲度侧弯,颈 椎生理曲度向一侧弯曲,可能导致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旋转:颈椎生理曲度旋转, 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旋转,可能导致颈椎病。
演讲人
目录
01. 颈椎病的分类 02. X线影像表现 03. X线影像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
01
病因:颈椎间盘 突出、椎间孔狭 窄等
02
症状:上肢麻木、 疼痛、无力等
03
影像表现:颈椎X 线片可见椎间孔狭 窄、椎间盘突出等
04
治疗:保守治疗 (如药物、理疗等) 或手术治疗(如椎 间盘切除术等)
脊髓型颈椎病
1
病因:颈椎间盘 突出、椎管狭窄
等
2
症状:四肢麻木、 无力,行走困难,
大小便失禁等
3
诊断:X线片、 CT、MRI等影像
学检查
4
治疗:保守治疗 (药物、理疗
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及病例解读

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及病例解读
颈椎影像解剖:
图1:颈椎正位
图2:颈椎侧位
图3:寰枢椎张口位
图4:颈椎曲线的弧、弦距图A:枢椎齿突后上缘至第7颈椎后下缘的连线
图B:第1-7颈椎椎体后缘的连线
图C:B弧线的顶点与A线的垂直距离,正常时颈椎的弧、弦距为12mm(±5mm)(排除生理因素/投照姿势的影响)通过几个病
例学习颈椎病的X线诊断:病例1:韩某,女,25岁,经常觉得头晕,从事经常低头作业3年。
C段距离明显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第5-7颈椎椎体后缘下角变尖(蓝色箭头);颈椎4/5椎间隙变窄。
C3/4椎间孔变窄(双斜位蓝色箭头),C5/6段项韧带钙化(橙色区域内)。
诊断为颈椎病。
病例2:王某,女,30岁,家教,长期低头教孩子写作业。
颈椎生理弧线B出现反弓。
C5/6椎间隙明显变窄,椎间隙消失,并可见少许骨小梁通过;第5,6椎体融椎。
双侧椎间孔变小(红色星号)。
诊断:颈椎病;颈椎5,6融椎。
病例3:王某,男,46岁,颈部疼痛半年,双手偶尔麻木。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各颈椎椎体骨质完整,第4~7颈椎椎体前后缘上下角骨质增生、变尖,边缘硬化。
椎间隙变窄,第5椎间孔变小(红色星号)。
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分析

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分析钟冠新郭振威芦悦林【关键词】颈椎病;平片X线征;分析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后,椎体骨质、小关节、软组织等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脊髓、颈动脉等组织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症[1]。
本文对2006~2020年经我院医治的135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以探讨X线平片对诊断颈椎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本组135例颈椎病患者,男80例,女55例,年龄17~70岁。
其中17~35岁者20例、36~54岁者53例、55~73岁者62例。
病程1个月~17年。
临床表现分为5型:①神经根型:有颈、肩疼痛和上肢麻木感。
②脊髓型:肢体和躯干麻木无力。
③椎动脉型:头晕、恶心、呕吐、体位性眩晕等。
④交感神经型:多汗或少汗,心跳加速或过缓等。
⑤混合型:以上四种类型的病症同时存在两种以上。
检查方式全数患者均摄取X线颈椎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必要时加照过伸过屈位片。
2 X线影像分析结果135例颈椎病患者中,130例有阳性X线征,且多表现为两种以上改变。
其中有颈椎骨质增生者98例(73%)、椎间隙变窄78例(58%)、颈椎生理弯曲异样改变68例(50%)、椎间孔变形变窄40例(30%)、颈椎失稳41例(30%)、韧带钙化57例(42%)、椎管狭小18例(13%)、喉后软组织增厚10例(7%)。
3 讨论颈椎病以中老年人占多数,但最近几年来年青人发病有增多趋势,要紧与现代社会生活节拍加速,工作压力大,伏案工作多有关[2]。
颈椎生理弯曲改变颈椎生理弯曲改变要紧表现为侧位片显示颈曲变直、后突,正位片显示向左或向右边弯。
由于颈椎间盘、小骨突关节及钩椎关节软骨发生退变,乃至坏死、剥脱,失去缓冲外力、减少震荡的生理功能,致使发生颈椎失稳,机体为了维持新的平稳而产生代偿性颈椎曲度。
生理曲度改变是颈椎病的一种初期X线征。
颈椎失稳X线征 X线表现颈椎自然弧度消失,颈椎生理曲线呈阶梯状,亦有椎体间滑移现象(一样不超过 3 mm),由于失稳受累椎体发生旋转时显现双边征、双突征,在颈椎失稳后形成各关节紊乱及病明白得剖结构性改变,从而刺激压迫神经根致颈动脉供血不足,乃至造成交感神经和脊髓神经综合征。
如何看颈椎X线片

如何看颈椎X线片
导读
如何看颈椎X线片
颈椎病的诊断除了根据自我症状及医生检查得到的阳性体征外,X 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片子上可见椎体、附件、小关节有无增生肥大,关节面与椎体边缘有无硬化增生和骨赘形成,可以观察颈椎曲度、椎管及椎间隙大小。
拍摄的X片时,不同体位的X片各有不同的临床诊断意义
1、颈椎侧位X片:侧位X片为首选位置,可观察颈椎曲度、前后椎体缘骨赘、椎间隙、椎间盘、椎体脱位、椎体融合、棘突畸形、椎
管前后径大?小,并可观察后关节错位及钩椎关节骨赘,但往往需要结合斜位X片。
2、颈椎正位X片:可观察棘突有无偏歪、寰枢关节有无脱臼、齿状突有否骨折或缺失(必要时拍张口位X片)、钩椎关节有否骨赘、椎间隙有否狭窄及有无颈肋、横突肥大、隐裂等。
3、左右斜位X片:可以观察椎间孔是否缩小及其缩小的原因。
4、功能位X片:如有必要需拍颈椎过屈、过伸、左右斜位X片等,以动态观察不同位置骨质增生及有否颈椎各部位畸形。
医学影像-颈椎病的X线征象与临床

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
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
变弱,
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 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 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 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 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 变。
一般人认为颈椎病无非是颈背疼痛, 没什么了不起。殊不知颈椎上承头颅下接 躯干,神经血管分布交错密集,处于人体 神经中枢的重要部位,还是脑血循环的必 由之路。因此,一旦发生疾病,必然会影 响到心脑心血和中枢神经,造成各类颈源 性疾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发病机制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 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 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 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 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 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 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 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 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 合症。
颈椎病的X线征象与临床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 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 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 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 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 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 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 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 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 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 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 综合征。
v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是 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与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的骨 关节及椎体承受的压力和解剖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临 床实践也证明,人体有了骨刺,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骨 质增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病,而是一种生理的 组织反应。仅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状,就不必刻意进行治 疗。只有确认骨质增生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时,才需针 对治疗。如果是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压迫脊髓:可以手术取 出增生的骨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颈椎X线是所有医生都必须会看的基本功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及分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分型汇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来源:部分来源影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