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梯度离心法名词解释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解析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解析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细胞和次细胞结构。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利用离心力和密度梯度分离的原理来实现。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密度梯度制备:制备一个由多个密度层构成的梯度液体。
这些密度层是根据密度逐渐增加或减少排列的,通常由离心管或离心管中的夹层形成。
常用的密度梯度制备物质包括蔗糖、葡萄糖或碘化物等。
2.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样品加入到密度梯度中。
样品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或多肽,也可以是细胞或次细胞结构如细胞核或线粒体等。
3. 离心分离:通过高速离心设备,施加离心力将密度梯度中的样品分离。
离心过程中,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受到的离心力不同,根据其密度的差异在密度梯度中上下移动。
离心力越大,移动距离越远。
4. 提取和分析:离心分离后,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被提取出来,然后进一步进行分析。
这可以是采用分光光度法、蛋白质电泳、质谱分析或核酸杂交等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可以获取样品中各种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结构的纯度和数量信息。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分离和纯化。
这是因为,不同密度的组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其密度差异均匀地分布在梯度液体中,从而实现准确分离。
该方法对样品体积和细胞大小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分离和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
密度梯度离心法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多个方面。
它可以用于分离不同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该方法还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复合物、染色体和病毒等,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提供有力的工具。
总结和回顾上述内容,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密度差异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它可以通过制备密度梯度、施加离心力和分析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来实现。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和广泛适用性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多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纯化,以及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组成研究。
(整理)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method.
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为得到必要的浓度梯度,可采用浓氯化铯溶液,也可以采用蔗糖等一些小分子溶液,预先在分离超离心机的样品地内制备出密度梯度,在其上面再加上一层少量的大分子溶液后,离心,大分子就形成层状而沉降。
不连续密度蔗糖梯度离心液一般可以采用优级纯的蔗糖用超纯水配制成百分比浓度分别为16.1%、37.4%、45%的蔗糖溶液,从离心管底部逐层向上铺设。
也有用8层Feicoll梯度离心,即在14mL离心管中由下至上从84%到35%Feicoll液,按7%递减,各加1.0mL,形成7层Feicoll 梯度。
连续密度蔗糖梯度离心液则需要用专用仪器配制。
密度梯度离心又称速率—区带离心,沉降系数较接近的物质分离的方法;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介质梯度应预先形成,介质的最大密度要小于所有样品颗粒的密度。
常用的有蔗糖、甘油;密度梯度液的制备用梯度混合器,形成由管口到管底逐步升高的密度梯度;操作:离心前将样品小心铺放在密度梯度溶液表面,离心形成区带。
离心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有一定沉降系数差异的颗粒在密度梯度液中形成若干条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可用来分离核酸、蛋白质、核糖体亚基及其它成分〔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用超离心机对小分子物质溶液,长时间加一个离心力场达到沉降平衡,在沉降池内从液面到底部出现一定的密度梯度。
若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利用这种现象,测定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浮游密度,或根据其差别进行分析的一种沉降平衡法。
自1958年米西尔逊(M.Meselson),斯塔尔(F.W.Stahl),维诺格拉德(J.Vinograd)成功地分离了〔15N〕DNA和〔14N〕DNA 以来,该法取得许多成果。
密度梯度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一种分离和分析核酸、蛋白质大分子组分的方法。
氯化铯或蔗糖等介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密度梯度。
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蛋白质、核酸大分子超速离心时,大分子的各组分分别停留在密度相等的介质区带中而得到分离。
- 来源:化学词典∙又称区带离心。
根据样品组分的密度差异来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类离心技术。
根据分离原理,可分为速率区带离心法和等密度区带离心法。
(见“速率区带离心”、“等密度区带离心”)- 来源:农业大词典∙在强大的离心力影响下,离心管中液态介质(蔗糖液、氯化铯液或硫酸铯液等)产生一个密度梯度,由此使其中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或亚细胞颗粒发生梯度沉降,从而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分离的原理有两种:①根据离心颗粒浮密度的大小加以分离。
颗粒在梯度介质中移动,直到颗粒的密度与周围溶液的密度相等时才停止移动,此后再离心也不离开此位置;②根据离心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加以分离。
当待分离对象的密度比梯度溶液任一部分都大时,通过离心力,其沉降速度与它们的大小成正比,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同大小颗粒之间的距离将随离心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不会达到平衡,故最后所有离心颗粒都将沉降至离心管的管底。
- 来源:微生物学词典Percoll∙一种硅石胶状混悬物的商品名,用于密度梯度离心- 来源:英中医学辞海∙为Pharmacia公司的一种商品名称。
它是由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一种二氧化硅胶体悬液,用于等密度的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形成<1.3 g/ml的各种密度梯度。
- 来源:英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词典∙派可尔- 来源:新英汉医学辞典sucrose density gradientcentrifugation∙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来源:英汉农学词典∙下 。
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meth
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为得到必要的浓度梯度,可采用浓氯化铯溶液,也可以采用蔗糖等一些小分子溶液,预先在分离超离心机的样品地内制备出密度梯度,在其上面再加上一层少量的大分子溶液后,离心,大分子就形成层状而沉降。
不连续密度蔗糖梯度离心液一般可以采用优级纯的蔗糖用超纯水配制成百分比浓度分别为16.1%、37.4%、45%的蔗糖溶液,从离心管底部逐层向上铺设。
也有用8层Feicoll梯度离心,即在14mL离心管中由下至上从84%到35%Feicoll液,按7%递减,各加1.0mL,形成7层Feicoll 梯度。
连续密度蔗糖梯度离心液则需要用专用仪器配制。
密度梯度离心又称速率—区带离心,沉降系数较接近的物质分离的方法;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介质梯度应预先形成,介质的最大密度要小于所有样品颗粒的密度。
常用的有蔗糖、甘油;密度梯度液的制备用梯度混合器,形成由管口到管底逐步升高的密度梯度;操作:离心前将样品小心铺放在密度梯度溶液表面,离心形成区带。
离心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有一定沉降系数差异的颗粒在密度梯度液中形成若干条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可用来分离核酸、蛋白质、核糖体亚基及其它成分〔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用超离心机对小分子物质溶液,长时间加一个离心力场达到沉降平衡,在沉降池内从液面到底部出现一定的密度梯度。
若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利用这种现象,测定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浮游密度,或根据其差别进行分析的一种沉降平衡法。
自1958年米西尔逊(M.Meselson),斯塔尔(F.W.Stahl),维诺格拉德(J.Vinograd)成功地分离了〔15N〕DNA和〔14N〕DNA以来,该法取得许多成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处理精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
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处理精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常用的精子分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密度差异分离出高质量的精子。
而上游法则是指在精子采集过程中,采用无创性方式收集精液。
本文旨在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处理精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
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出高质量的精子。
该方法通过梯度离心离心离心管中的精液,根据精子的密度差异将精子分离出来。
通常会选择不同浓度的离心液制备浓度梯度,用于离心过程中精子的分离。
相比于其他传统的精子分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避免机械性损伤对精子活动力的影响,提高分离的准确性和效率。
密度梯度离心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精子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离心过程中的机械压力可能会对精子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降低精子的活动力。
离心过程中的温度和离心液的化学成分也可能对精子产生影响。
在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精子分离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心参数和离心液配方,以减少对精子功能的不良影响。
为了进一步优化精子的质量,可以采用上游法进行精液的采集。
上游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精液采集方法,通过刺激男性射精前的泌尿道,可以收集到精子前列腺分泌物和尿道分泌物。
这种采集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创伤,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精子前列腺分泌物,提高精子的质量。
通过将密度梯度离心法与上游法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子的质量和纯度。
上游法可以获得更多的精子前列腺分泌物,其中的活动精子数量也更多。
然后,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后,可以筛选出更加活跃和健康的精子群体。
这种联合应用的方法可以在尽量减少对精子功能的影响的获得高质量的精子用于辅助生殖技术。
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可以提高精子的质量和纯度,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离心参数和离心液配方,以减少对精子功能的不良影响。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这种联合应用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密度梯度离心原理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或提纯溶液中组分的技术。
这个原理基于离心力与物质粒子的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离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物理过程,通过使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可以分离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组分。
离心机是一种设备,通过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将重力加速度增加到正常地球引力的几千倍以上。
这种高离心力能够使物质在离心机中沉降或沉淀,从而实现分离或提纯。
密度梯度离心原理的关键在于创建一个梯度,该梯度的密度随着离心管或离心机管中的位置而改变。
这可以通过在溶液中添加不同密度的物质来实现,例如蔗糖或离子载体。
这些物质与被分离的组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密度,从而形成一个密度梯度。
当混合物或溶液样品投入到密度梯度中时,每个组分会根据其密度在梯度中找到一个平衡位置。
当离心机旋转时,离心力会根据物质粒子的质量和密度将它们推向离心机管的底部。
在密度梯度离心中,不同组分的粒子将沉积到梯度的不同位置。
这样,离心过程就可以将混合物或溶液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在密度梯度离心中,离心机旋转速度和离心时间是决定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改变分离物质的时间和效率。
一般来说,离心机的转速越快,离心力就越大,分离效果也越好。
但是,过高的离心力可能会对样品造成损伤,所以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节。
密度梯度离心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制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密度梯度离心常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核酸和细胞等生物大分子。
在制药领域,密度梯度离心被用于提纯药物。
在环境科学中,密度梯度离心可用于分离和鉴定水中的微生物和污染物。
总之,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利用离心力和物质粒子的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创建一个密度梯度,将混合物或溶液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这一原理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离和提纯工具。
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区别
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区别
差速离心法是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存在的沉降速度差别,分级增加离心力,从试样中依次分离出不同组分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进行的依密度而分离的离心法。
各组分会依其密度分布在与其自身密度相同的液层中。
密度梯度可以离心前预先制备或在离心中自然形成。
可用于分析型或制备型的离心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中单一样品组份的分离是借助于混合样品穿过密度梯度层的沉降或上浮来达到的 差速离心法是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只用一个离心转速,而差速离心用两个甚至更多的转速。
:密度梯度离心的物质是密度有一定差异的,而差速离心是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
高中生物中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应用
高中生物中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应用
离心是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步骤之一,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应用广泛的离心技术。
差速离心法是通过调节离心机转速和时间,使不同大小或密度的细胞或组分沉淀到不同位置,从而分离它们。
差速离心法常用于分离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另外,差速离心法还可以用于分离血液中的不同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利用不同密度溶液的分层原理,分离不同大小或密度的细胞或组分。
密度梯度离心法常用于分离病毒、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
例如,在DNA纯化过程中,可以将细胞裂解液加入密度梯度离心管中,经过离心后,DNA会在离心管的不同位置沉淀下来。
以上两种离心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分离和纯化不同的细胞组分,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 1 -。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Density Gradient Fractionation)和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是生物化学领域常用的分离技术,它们利用不同物质在密度梯度中的沉降速度不同的特性,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有效分离。
这两种技术在生物学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DNA/RNA分离、蛋白质纯化、细胞分离等实验中。
在密度梯度区带离心中,样品被加载在一层密度梯度溶液上方,并通过超速离心,使得样品在密度梯度中逐渐下沉并在不同密度的带状区域中分布。
而密度梯度离心则是将样品直接混合入密度梯度溶液中,再通过超速离心,使得不同成分按照其密度在离心管中形成分层。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有效地分离出来,但在具体应用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密度梯度区带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分离技术的特性和运用。
一、密度梯度区带离心的原理及应用密度梯度区带离心的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密度梯度中的沉降速度不同。
在这种技术中,样品被加载在密度梯度溶液的上方,通过超速离心,样品中的成分按照其密度在密度梯度中逐渐下沉并分布在不同密度的带状区域中。
这种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纯化、细胞分离和病毒粒子纯化等实验中。
关于密度梯度区带离心的优点,首先是分离效果好。
由于样品中的成分在密度梯度中逐渐下沉并分布在不同密度的带状区域中,因此可以实现成分的高效分离。
其次是操作相对简单,样品只需加载在密度梯度溶液的上方即可,不需要特殊的处理步骤。
而在应用上,密度梯度区带离心经常用于从细胞、细胞器到蛋白质的纯化,尤其在生物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密度梯度区带离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首先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离心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分离不同的成分。
其次是可能对样品产生一定的损伤,离心过程中较大的离心力可能影响到样品的完整性。
密度梯度离心 角转子
密度梯度离心角转子密度梯度离心角转子 - 探索新一代离心分离技术导读: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离心分离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新兴技术,以其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密度梯度离心角转子的原理与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原理解析1. 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利用物质在梯度密度离心势场中的运动差异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
其原理在于离心过程中,溶液中的各种成分根据密度的差异向离心管底部或顶部聚集,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细胞分离和纯化、核酸分离、蛋白质纯化等。
2. 角转子的作用机制角转子是密度梯度离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角转子通过旋转产生向心力,将溶液中的颗粒或分子带到离心管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不同成分的分离。
角转子的设计和选择对分离效果至关重要,合理的角转子设计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和样品纯度。
第二部分:密度梯度离心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 细胞分离和纯化密度梯度离心在细胞分离和纯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设定密度梯度离心离心液的浓度和pH值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分离和纯化。
这对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细胞培养、细胞治疗以及肿瘤细胞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2. 核酸和蛋白质纯化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核酸和蛋白质的纯化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传统的纯化方法往往时间长、操作复杂,并且易受到污染。
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通过调整离心液中的密度梯度,可以实现对核酸和蛋白质的高效纯化和富集。
这对于研究人员快速获取高纯度的样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密度梯度离心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 水体中微小颗粒物的检测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水体中的微小颗粒物的检测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将水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这对于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区别
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区别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都是常用的分离技术,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离心过程中的离心力不同。
密度梯度离心是利用不同密度物质之间的分层原理进行分离的。
在离心过程中,样品被加入密度梯度液体中,高密度的样品会沉降到离心管底部,低密度的样品则会浮在液面上。
这种离心方式适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生物分子和细胞器,如蛋白质、RNA、DNA、细胞核等。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是在密度梯度离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离心
过程,以达到更高的离心力。
在离心过程中,样品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常规离心,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会引起样品中分子的离心沉积。
这种离心方式适用于分离高分子量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复合物、病毒等。
因此,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区别在于离心过程中的离心力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离心方式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分离和提取样品中的目标物质。
- 1 -。
密度梯度离心法
离心技术是根据颗粒在匀速圆周运 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发展 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贝克曼库尔特离心技术发展里程碑
1947 1947 1963 1974 1976
Model E全球首台分析型超速离心机。 Model L全球首台制备型超速离心机。 Type 50 Ti全球首个钛金属转头。 Microfuge B全球首台微量离心机。 TJ-6R全球首台冷冻台式超速离心机。
如果已知粒子的沉降系数为80S的Polysome, 采用的转子的K系数是323,那么预计沉降到管
底所需的离心时间是T=k/S=4h,利用此公式 预估的离心时间,对水平式转子最适合;
对固定角式转子而言,实际时间将比预估的时 间来得快些。
第二节 离心机
一、离心机的分类 按转速的大小(机头的额定最高转速)分为: ①低速离心机:<10×103 r/min
即: 1S= 10-13秒 例:某物质的沉降系数是10-12秒
可写成:10× 10-13秒 表示为:10S
如:核蛋白体为 70S
细胞及细胞内某些成分的沉降系数及其离心条件
名称 沉降系数/S
RCF/g
转速(rpm)
细胞
﹥107
﹤200
﹤1500
细胞核 4×106-7
600~800
3000
(二)离心管
常用的塑料离心管: 聚乙烯管(PE)、纤维素管(CAB)、聚碳酸酯 管(PC)和丙二醇酯管(PP)等。
离心管有各种大小: 1.5ml到1000ml。
选择离心管时应考虑下列的一些性能。
1) 容量:由样品的体积决定。注意在有些应用中 (如高速离心)离心管必须装满。
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密度梯度离⼼(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e)⼀、概论在密度梯度离⼼中单⼀样品组份的分离是借助于混合样品穿过密度梯度层的沉降或上浮来达到的。
梯度液的密度随着离⼼本经的增⼤⽽增加。
密度梯度可以予形成,也可以在离⼼过程中⾃形成,经常,密度梯度的可以分为:速率⼀区带(Rate-30nal)离和等密度(Isopycnic)离⼼。
在速率⼀区带离⼼中混合样品的以很薄的⼀层铺在梯度液的上部,在离⼼过程中由于不同组份"颗粒"在梯度液中沉降速率的差别,⽽在离⼼的某⼀时刻形成了数个含左第⼀级份颗粒的"区带"。
离⼼过程在最垂"的样品(或者说沉降得最快的样品)形成沉殿前就停⽌了。
样品在离⼼后与梯度液⼀起收集,⽤常规技术去除梯度材料后就得了某个较纯的成份。
每个单⼀组份的沉降速率取决于它们的形状、尺⼨、密度、离⼼⼒的⼤⼩、梯度液的密度和粘性系数。
对于相类似的⽣物体组份常常形状也相似。
在速率区带离⼼中我们常常使梯度液的最⼤密度不超过样品在该梯度中浮密度。
利⽤这类⽣物组份在尺⼨上的差异的形成的沉降速率的不同,选择某⼀特定时刻,当它们中的各个纯样品区带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远时停⽌离⼼即可以达到分离⽬的。
与速率⼀区带离⼼法不同的是,等密度离⼼是依赖于样品颗粒的不同密度来进⾏离⼼分离的。
混合样品可以铺在梯度液之上,也可以置于梯度液之下,甚⾄和梯度液混在⼀起。
最后⼀种⽅法依靠离⼼⼒来形成梯度(⾃形成梯度)在形成梯度的过程中由于样品各单⼀成份向它们⾃⼰的等密度区靠扰即达到了分离纯化的⽬的。
对于速率⼀区带离⼼,梯度液最⼤密度⼀般⼩于样品中各组份的密度,也就是说是在样品正在沉降过程中的不是在形成沉殿后来分离样品;⽽等密度离⼼法中,梯度液的初始最⼤密度常常超过样品各组份的密度,利⽤每个单⼀组份沉降或上浮到它们各⾃的等密度区来达到分离的⽬的。
密度梯度离⼼法的理论依据是(参考⽂献1)每种纯样品成份在梯度液中的沉降速度可以表达为:V=d2÷18×(σ-s)÷η×ω2r式中V是某⼀时刻样品的沉降速度(厘⽶/秒)d:样品颗粒的直径(厘⽶),我们在初步计算时就假说样品颗粒为球体。
密度梯度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是指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这类分离又可分为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平衡两种。
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介质为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糖。
分离活细胞的介质要求:1)能产生密度梯度,且密度高时,粘度不高;2)PH中性或易调为中性;3)浓度大时渗透压不大;4)对细胞无毒。
离心原理为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2017年整理】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用超离心机对小分子物质溶液,长时间加一个离心力场达到沉降平衡,在沉降池内从液面到底部出现一定的密度梯度。
若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利用这种现象,测定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浮游密度,或根据其差别进行分析的一种沉降平衡法。
自1958年米西尔逊(M.Meselson),斯塔尔(F.W.Stahl),维诺格拉德(J.Vinograd)成功地分离了〔15N〕DNA和〔14N〕DNA以来,该法取得许多成果。
为得到必要的浓度梯度,多采用浓氯化铯溶液,所以有时也使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这个名称,还可采用氯化铷、溴化铯等溶液。
通常利用分析超离心机,但在将细胞颗粒成分进行分离等以纯化为目的的情况,利用密度差,使用分离超离心机,采用预先制备好的蔗糖等的密度梯度。
〔2〕采用蔗糖等一些小分子溶液,预先在分离超离心机的样品地内制备出密度梯度,在其上面再加上一层少量的大分子溶液后,离心,大分子就形成层状而沉降。
若含有沉降系数不同的许多成分,就会出现许多层。
这种情况采用适当的编排号码,取出样品池内的溶液,然后进行研究。
这是与〔1〕不同的一种沉降速度法,除了以相同的目的被用于通常的沉降速度法外,在能取出分离物这点上是有优越性的。
因多采用蔗糖密度梯度,所以亦称为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
按同样原理,也可使用分析超离心机进行测定。
方法2:纯化病毒常用的方法是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得到比较纯的病毒。
其过程如下:1、将收集的组织或脏器或其他,用玻璃匀浆器充分研磨后制成悬液,经反复冻融3 次后,置- 20 ℃冰箱中,备用。
2、先以5000g离心15分钟后,获取上清夜,然后再20000g高速离心30分钟后取上清夜。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一实验目的掌握手工制作密度梯度的技术,了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2.1概述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简称区带离心法):是将样品加在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降或沉降平衡,在一定的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中一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分离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①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②适应范围广,能像差速离心法一样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③颗粒不会挤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此法的缺点是:①离心时间较长;②需要制备惰性梯度介质溶液;③操作严格,不易掌握。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又可分为两种:(1)差速区带离心法:当不同的颗粒间存在沉降速度差时(不需要像差速沉降离心法所要求的那样大的沉降系数差)。
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的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介质的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称为差速区带离心法。
此法仅用于分离有一定沉降系数差的颗粒(20% 的沉降系数差或更少)或分子量相差3倍的蛋白质,与颗粒的密度无关,大小相同,密度不同的颗粒(如线粒体,溶酶体等)不能用此法分离。
离心管先装好密度梯度介质溶液,样品液加在梯度介质的液面上,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往下沉降越快,所呈现的区带也越低,离心必须在沉降最快的大颗粒到达管底前结束,样品颗粒的密度要大于梯度介质的密度。
梯度介质通常用蔗糖溶液,其最大密度和浓度可达1.28kg/cm3和60%。
此离心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离心转速和时间(2)等密度区带离心法:离心管中预先放置好梯度介质,样品加在梯度液面上,或样品预先与梯度介质溶液混合后装入离心管,通过离心从而形成梯度,这就是预形成梯度和离心形成梯度的等密度区带离心产生梯度的二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梯度离心法名词解释
密度梯度离心法,简称DGGE,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DNA序列变异、基因分型、菌群多样性等的方法。
这种方法以PCR扩增的DNA片段作为目标,通过DGGE电泳技术将不同样品的DNA条带分离,进而分析不同样品中的DNA变异、基因型或者菌群结构。
DGGE原理基于DNA的双链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断裂成单链,然后是交替出现的分子器极吸附和交错序列的碱基浸润作用,最终排序各种DNA片段。
DGGE和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同,是基于DNA 片段移动到含有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板表面或者介质中(如聚合物链等)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不同样品中 DNA 片段的分离。
因为在含有不同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DNA片段会在某种梯度电场下保留在特定区域,形成明显的DNA 条带,样品与样品之间差异不大的DNA 条带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板上合并形成了带状图。
这些线条被称为DNA条带,代表了DGGE样本中的每个扩增片段。
DGGE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等比例、标准化地比较基因片段的有无、变异类型和程度等信息,而且对于那些较短的DNA 片段而言,它在分析能力方面要高于Sanger定序。
DGGE的应用逐渐从基因型分析扩大到生态学及其它应用,比如在菌群生态学、变异鉴定、致病菌及病毒检测、种群学研究以及气叶互作与林木营养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DGGE的主要特点在于其高效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成为分子
生物学和生态学分析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微生物层面的应用更是颇有潜力。
同时,由于其对于样本的提纯和扩增要求较高,还需在实验上精益求精。
DGGE方法的优点、实验步骤和要求、应用场景等方面,建议科研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其在不同社会和环境背景下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