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瑰宝-艾灸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的瑰宝-艾灸疗法
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徐劲松主任中医师
艾灸疗法
艾灸就是使用燃烧的艾绒,炙烤相应的穴位。
百草之中选择艾草的原因在于艾绒燃烧时温和持久,更重要的原因是艾绒燃烧辐射出的热能,其频率,波幅与冬日的阳光最接近,易于引起人体的共振,因而渗透性,穿透力特别强。
艾灸疗法
艾草本身就是很好的中药,端午节屋外悬挂鲜艾草利用其芳香温热的性味来辟邪解毒。生艾叶煎煮内服,可以温暖下焦,治疗妇人经痛带下,宫寒不孕。焦艾叶或者艾叶炭可以止血。
《本草纲目》:“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其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古人把艾草命名为艾,也很有意思,艾就是爱。艾灸时候温暖舒适通畅的感觉,的确和母爱的感觉一样。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常用的就是用点燃的艾条炙烤穴位,可以火头冲下,也可以火头冲上,有的在下面与皮肤接触的地方放上姜片。或者把它挂在插入人体内的针的柄上。
古人一般把艾绒捏成很小的小窝头,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称为一壮。一般的治疗都需要几十壮或数百壮。
《类经图翼》:“神阙行隔盐灸,艾灸至三五百壮,不惟疾愈,亦且延年。”还有用艾绒搓成绳,点燃以后快速烧灼相关穴位,类似于灯火灸,有的留瘢痕,有的不留。
这种传统的艾灸方法对人体的创伤很大,致使很多人望而生畏,艾灸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
艾灸时人的感觉犹如阳光普照,驱除阴霾。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肿瘤,赘疣都是阴寒凝结而成,艾灸一到,立即枯朽瓦解。晋朝的抱朴子葛洪先生的夫人--鲍姑,她和葛洪一起在广东的罗浮山炼丹行医,《鲍姑祠记》记述:“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以灸人身赘疣,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在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
而传统艾灸的方法因为用时较长,疗程也比较长,加之施灸的时候需要有人看护,不象扎针以后大夫可以离开,还有有人不喜欢点燃时艾草艾草燃烧时的味道,甚至国外有的诊室有自动灭火系统,艾灸的烟雾会触发警报器,这些原因都限制了艾灸的发展。
现在的病人的体质很多以虚寒居多,心理情绪问题以缺乏关爱居多,因爱生恨,阴寒恶毒积聚的也不少,这些人太需要爱了,也就是太需要艾灸治疗了。
传统灸法是以手工操作,点燃艾壮、艾条,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穴位和病部位,现代灸疗是把灸头固定在穴位或病痛部位即可,烟雾少,操作简单方便。
艾灸的功效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腰痛、肩周炎、风湿病、颈椎病等有较好疗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的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传统的灸法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于人体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也即是灸疗上所说的阿是穴)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由此可见,灸法自古以来很早就被人民大众所熟知和重视,而且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即能治病又能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被广泛采用。
艾灸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1.温经散寒
中医上说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生活中的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气血的运行,变生百病。
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像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灸法正是应用其燃烧时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起到温经散寒,加强集体的气血运行,通过经络直达病灶,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症,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全身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于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酸楚麻痹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艾灸治疗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血气,疏通经络,行气通血,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扶阳固脱
人体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艾灸的热力能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用于治疗阳气虚脱导致的厥症,脱证,和气虚下陷导致的脏器下垂。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是动态平衡、相互协调的。若阳气虚衰,则阴寒内盛,表现为寒证、厥证,甚至阳气虚脱。
4.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
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恒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5.拔毒邪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
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症的一个重要治法。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作用。
《医学入门》则阐明热证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到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6.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