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篇一:西师版小学数学各年级重点西师版小学数学各年级重点一年级(上)1、数的认识及书写(读作、写作)2、 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大小于及等于符号的运用)3、 2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大小于及等于符号的运用)4、认识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物体的分类)一年级(下)1、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大小于及等于符号的运用)2、人民币的认识与换算3、方向与位置(前、后、上、下、左、右)4、认识图形(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拼组)5、认识钟表6、实物分类统计二年级(上)1、乘法口诀表2、角的认识与运用3、测量长度(长度单位的认识与运用,单位间的换算。

1m=10dm=100cm)4、表内除法(除法的意义、平均分、商倍问题)二年级(下)1、万以内数的认识(读作、写作、比较大小)2、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3、三位数的加减法4、长度单位(千米、毫米。

1km=1000m,1cm=10mm)5、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6、时分秒(1时=60分,1分=60s )7、统计(根据统计回答问题,象形统计)三年级(上)1、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估算、笔算、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解决问题)2、东南西北的认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生活中的运用)3、旋转与平移现象(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4、周长(周长的意义,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C正=边长×4,C长=(长+宽)×2。

)5、分数的初步认识6、年月日(大小月、平闰年、24时计时法,时间的计算)三年级(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S正=边长×边长,S长=长×宽。

单位换算:1m2=100cm2)3、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笔算)4、统计(简单条形统计)5、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读写、一位小数的加减法)6、轴对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四年级(上)1、四则混合运算(先括号,再乘除、再加减)2、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近似值)3、多位数的加减法(口算、估算、计算器的运用、加法运算规律。

西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

西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

西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9= 42÷7= 27÷3= 45÷5= 5×5=20+63= 40÷8= 35÷5= 8×4= 6×3=12÷2= 80-17= 6+6+6= 3+3+3+3=2.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8=______ 8×8=______ 4×6=______ 7×4+7=______ 49+7=______ 9×5=______ 4+4=______ 6×8+30=______ 1×9=______ 35+7=______ 1×1-1=______ 9×9-9=______3. 直接写出得数。

4×6= 3×3= 5×5= 70-40=42+8= 76-50= 4×3= 4×4=30+48= 3×6= 43+40= 4×5=23+9= 1×6= 72-20= 46+5=2×5= 57+9= 6×5= 2×2=4. 口算。

72÷9= 54-6= 35÷7= 45÷5= 64-8= 7×6=28÷4= 36÷9= 27÷3= 24÷3= 56÷7= 49÷7=32÷4= 2×9= 20÷4= 24÷8= 9×5= 54÷6=5. 用竖式计算。

57÷9= 36÷8= 52÷7= 29÷6=43÷7= 50÷6= 86÷9= 60÷8=二、根据题意填空。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m)、分米(dm)、厘米(cm)。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物体的一端对准0,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对着0,则用大数-小数,等于几就是几厘米。

4、1m=100cm 100cm=1m 1m=10dm 10dm=1m 1dm=10cm 10cm=1dm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6、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会在方格纸上画直角、锐角、钝角)7、三角板有3个角,有1个是直角。

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10、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11、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如3×6=()+()+() =()+()+()+()+()+()12、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13、算式各部分名称。

5 × 4 =20 30 ÷ 5 = 6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加数=和除数×商=被除数积÷因数=因数14、乘法、除法算式的读法5×4=20读作5乘4等于20 30÷5=6读作30除以5等于6(数字大小写都可)1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三单元、表内乘法(二)
(一)教材分析 • 1.本单元是学生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 的,学生在经历编写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6~9 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相应的乘法。 • 2.在编乘法口诀、应用口诀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初步获得解决简单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二)教学建议 • 本单元教学把握两点:一是充分发挥学生对编写乘法口 诀的基本方法积累的一些经验来学习6~9的乘法口诀; 二是充分用好每个练习中安排的解决问题的素材,培养 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单元、表内除法 教材分析
• 1.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 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 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3.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 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 口算表内除法。 • 教学建议 • 1.重视表内除法这一基本口算能力的培养(熟练 口算)。 • 2.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表内除法口算和 表内乘法口算训练结合,把解决问题与口算训练 有机结合起来
全册教学重难点
• 重点:表内乘法 • 难点:表内除法 • (熟记乘法口诀很重要)
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数与代数
一单元、表内乘法(一)
• (一)教材分析 • 1.本单元是学习乘法的开始,可以结合现实情 境,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 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 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 2.经历编1~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 的来源,熟识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 1~5的乘法。 • (二)教学建议 • 重视“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乘法口诀的教 学奠定基础。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单元表内乘法知识点[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乘数×乘数=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4=4×8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加数= 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乘法:乘数×乘数= 积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例: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例:加法算式:3+3+3+3+2=14乘加算式:3×4+2=14乘减算式:3×5-1=146.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归纳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归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常用数量关系等式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路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价量: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数据运算: 加数+加数=和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一减数=差被减数一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 (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 S:面积 C:周长 n 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n=2×n×半径C=nd=2nr面积=半径×半径×n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nr或nd)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奥数常用公式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和一差)÷2=小数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一小数=大数)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6、迫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7、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8、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十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9、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一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0、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一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应特别注意奥数中的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奥数中的常用数据及规律1、圆周率常取数据3.14×1=3.14 3.14×2=6.28 3.14×3=9.42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3=7525×4=10025×8=200125×3=375125×4=500 125×8=1000625×16=1000037×3=1114、关于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2=0.5 1/4=0.25 3/4=0.75 1/5=0.2 2/5=0.43/5=0.6 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7/8=0.875 1/20=0.05 3/20=0.15 7/20=0.359/20=0.45 11/20=0.55 1/25=0.04 2/25=0.083/25=0.12 4/25=0.16 6/25=0.245、常用立方数13=1 23= 8 33= 27 43=64 53=12563=216 73=343 83=512 93= 729小学数学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数理规律及应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专题)课件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专题)课件
表内除法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复习导入
议一议:把15个桃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
知识梳理 你能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
1、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叫作平均分。
有一盘桃子,比6个多,比10个少。平均分给4只 小猴子正好分完,这盘桃子一共有( 8 )个。
A 、7
B、 8
C、 9
连一连,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巩固练习
连一连
连一连
填一填。
小军
看到的是侧 面,手向右
看到的是)
小明
( 小军 )
( 小明 )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 再看一看。
(妙想) (笑笑) (奇思 ) (淘气)
想一想,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哪位小记者拍摄 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10厘米(< )10分米
80分米(=)8米
把下列各数量按顺序排列 5m 20dm 90cm 8dm 100cm (80dm)<(90cm )<(100cm)<(20dm )<( 5m ) 8米 79厘米 1米 60分米 1厘米 ( 8米 )>(60分米)>( 1米 )>(79厘米)>(1厘米)
你来选 1.小明身高15( B )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用 米 作 单 位 量 长 度 (m)
2.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黑板、操场、桌子 等可以用米作单位。
测量 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
厘米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写 作1cm,读作1厘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 作1cm,读作1分米。
米用字母m表示,1米写作1m, 读作1米。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课件)(共15张PPT)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课件)(共15张PPT)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探究新知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度 大约是1厘米。
田字格的宽度 大约是1厘米。
图钉的长度 大约是1厘米。
探究新知
找一找:在直尺上找2厘米的长度 在直尺上找5厘米的长度
测量物体
量一量:纸条长( 7 ) cm。
先把一端对准0。 再
纸条长( 9 ) cm 。
尺放平, 物靠边, 左对“0”, 右读数。
课堂练习
1.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 9 )cm ( 7 )cm ( 3 )cm
0刻度
课堂练习
2.判断。
铅笔长6厘米。 ( × )
铅笔长6厘米。 ( × )
铅笔长6厘米。(

课堂练习
3. 铅笔长( 7 )cm。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
课堂导入
量一量:用桌面上的物品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度。
探究新知
卷尺
皮尺
软尺
三角尺
游标卡尺
裁缝尺
裁切尺
丁字尺
探究新知
米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cm
探究新知
认一认:直尺上有什么?
探究新知
认一认:1厘米的长度
这一段长1厘米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1厘米 写作:1cm 读作:1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西师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西师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单元】1.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几乘几)。

例如:4个3相加,可以写成4×3。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3.因数×因数=积;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被除数÷除数=商。

4.乘法算式:7×4=28,表示7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7相加。

读作:7乘4等于28,用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

【二单元】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开口)有关。

7.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直角都是(一样大)。

9.三角板上有3个角,1个直角,两个锐角。

最大的角是(直角)。

10.11.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

我们现在学的最大的角是(钝角),最小的角是(锐角)。

12.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13.一个正方形截去1个角,可能还剩下3个,4个或5个角。

【四单元】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

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五单元】14.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15.(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16.厘米用字母(c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

17.量物体长度的要求是:一方正,二对0,三看数。

18.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19.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六单元】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巩固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2.巩固角的识别、分类及性质。

3.巩固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其应用。

2.理解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进行“说一说”活动,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二)知识梳理1.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应用(1)引导学生回顾乘法、除法的定义及意义。

(2)举例说明乘法、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乘法、除法的应用。

2.角的识别、分类及性质(1)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2)通过实例让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角的认知。

3.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1)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知识。

(2)通过实例让学生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单位的心得。

(三)巩固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3.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进行批改。

(四)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知识梳理、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巩固了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形成了知识体系。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认识数字110第一节:数字14第二节:数字58第三节:数字9102. 第二章:数的加减法第一节:加法第二节:减法3. 第三章: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第一节:平面图形第二节:立体图形4. 第四章: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第一节:排列第二节:组合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认识并掌握数字110。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4.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

难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以及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几何图形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内容讲解:a) 认识数字110:通过实物展示和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字110。

b) 数的加减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c) 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引导学生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d) 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数字110、加减法公式、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数字110的书写和认识。

2. 数的加减法练习。

3. 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4. 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数学活动,如参加数学竞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数的认识(1.11.4节)教学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等。

2. 第2章:加法和减法(2.12.5节)教学加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减法混合运算、加减法的应用等。

3. 第3章:乘法与除法(3.13.4节)教学乘法口诀、乘法计算、除法计算、乘除法的应用等。

4. 第4章:几何图形(4.14.3节)教学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拼组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混合运算乘除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几何图形模具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题册计算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故事、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题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 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例题、练习题、答案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

2. 答案:对作业题目进行详细解答,方便学生对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引入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重点在于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合理编排。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要点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要点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要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资料第一章表内乘法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表示。

比如:7+7+7+7+7+7就是求6个7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6×7或7×6表示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读法】6 × 7= 42读作:6乘7等于427×6=42读作:7乘6等于42乘几就是几。

乘任何数都得。

二、乘法应用题有两种: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3个8是()又如:6个7是多少?三、解决问题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这里有9个鸡舍,一共有多少只鸡?求一共多少只鸡,也就是算9个8是多少用乘法每个鸡舍的只数×鸡舍的个数=一共有的只数8× 9= 72 (只)答:一共有72只鸡。

四、乘加乘减问题:乘加:6+6+6+6+6+4=5×6+4乘减:6+6+6+6+6+4=6×6—2方法:比5个6的和多4,所以是加4;比6个6的和少6,以是是减2。

1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的6倍是()。

5的9倍是多少?办理问题一辆小客车可以坐9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求9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9是多少。

9× 5=45(人)答:大客车能够坐45人六、注意与加法区分1、2与5的和是多少?2+5=72、2与5的积是几何?2×5=103、2个5的和是多少?2×5=104、一个因数是2,另外一个因数是5,积是几何?2×5=10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2+5=76、2个5相乘,积是多少?5×5=25第二章角2(1)一个角有(1)个极点,(2)条边。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我们的红围巾上有(3)个角,个中有(2)个锐角,有(1)个钝角。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单元表内乘法知识点[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4=4×8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乘法:因数×因数= 积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例: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例: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9÷ 3 = 3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解决问题
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 放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多少个 盒子?
15÷5=3(个) 答:每只小兔有3个。
30÷6=5(个) 答:需要5个盒子。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4.倍的认识
1.“倍”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 的一种关系,不作单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 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 是用这个数乘以几。
记好这几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够分吗?
2×4=8(颗) 8比7大,少一颗心 答:这样的分法7颗心不够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按要求写算式。8、9、72
( 8 )×( 9 )=(72) ( 9 )×( 8 )=(72)
(72 )÷( 8 )=( 9 ) (72 )÷( 9 )=( 8 )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1 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 (共22张PPT)
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哪一种是平均分?
是平均分
每份分的一样多,这 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初步认识
有12 根木棍,分给3个同学,每个 同学平均有几根木棍。

西师版小学所有最全数学知识点及公式

西师版小学所有最全数学知识点及公式

奇数与偶数: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质数(素数)与合数: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

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如4。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2 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30,最小三位数是120。

公历年的平年、闰年:平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有365天。

其中二月份有28天。

闰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没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

计366天。

其中二月份有29天。

如果年份是整百的,则除以400,再看余数,判断方法同上。

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月的月份有:1、3、5、7、8、10、12月,小月的月份有:4、6、9、11月。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长短。

线段:有两个端点。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垂线、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其交点叫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角:锐角(大于0o小于90o的角)、直角(等于90o的角)、钝角(大于90o而小于180o的角)、平角(等于180o的角)、周角(等于360o的角)。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常用长度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

2.测量较短物体用厘米或分米,测量较长物体用米。

3.测量时,将物体一端对准,另一端对着数字即可。

4.单位换算:1m=100cm=10dm,1dm=10cm。

5.角有顶点和两条边,直角、钝角、锐角分别表示角的大小。

6.使用尺子和三角板可以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7.三角板有3个角,其中1个是直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

8.使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可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宽度有关。

10.相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如5+5+5+5=5×4或4×5.11.加法和乘法的和与积相同。

12.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13.算式的各部分包括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和。

14.乘法和除法算式的读法:5×4=20读作5乘4等于20,30÷5=6读作30除以5等于6.15.乘加和乘减算式的写法,先用乘法表示相同的部分,再加减不同的部分。

16.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总数按每份或份数平均分,使用除法计算。

17.使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份数是多少,或一个数中有几个几。

18.已知一个数的几倍,使用除法计算这个数。

把下面的文章的格式错误去掉,删除有问题的段落,然后稍微改写每段话。

题目:一个数的3倍是24,这个数是多少?解答:假设这个数为x,那么3x=24,解得x=8.文章:这是一个数学题。

这个题目是:一个数的3倍是24,这个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

假设这个数为x,那么3x=24,解得x=8.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我们遇到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它们。

因此,我们需要在学校里研究数学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数与代数。

1. 100 以内数的认识。

- 能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2. 加法和减法。

-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 表内乘法。

- 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

- 熟记 1-9 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 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区分这些图形的特征。

2. 长度单位。

- 认识厘米和米,知道 1 米 = 100 厘米。

- 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综合与实践。

1. 观察物体。

-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2. 数学广角。

-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m)、分米(dm)、厘米(cm)。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物体的一端对准0,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对着0,则用大数-小数,等于几就是几厘米。

4、1m=100cm 100cm=1m 1m=10dm 10dm=1m 1dm=10cm 10cm=1dm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6、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会在方格纸上画直角、锐角、钝角)
7、三角板有3个角,有1个是直角。

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10、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相同加
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
5+5+5+5 表示:5×4或4×5
11、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如3×6=()+()+() =()+()+()+()+()+()
12、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13、算式各部分名称。

5 × 4 =20 30 ÷ 5 = 6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加数=和
除数×商=被除数积÷因数=因数
14、乘法、除法算式的读法
5×4=20读作5乘4等于20 30÷5=6读作30除以5等于6(数字大小写都可)
1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乘减:3×5-1=14
16、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把总数按每份数或份数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1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份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里面有
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如:45是9的()倍,56里面有()个8。

18、“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如:一个数的3倍是24,这个数是多少?
19、“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的3倍就是3个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