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行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东生曹华:新建行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办学思路与决策】
新建行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的实践探索
—
—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
2015年10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
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院校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
新建行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已转变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转型发展的思路
江西服装学院自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以来,积极探索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2015年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江西省首批本科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谋划;试点先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将转型发展研究成果全面推广并应用于全校)。
历经8年的实践探索,用“一目标、两服务、三属性、四合作、五
◎陈东生曹华
协同”的转型发展实践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新建行业本科院校中存在的办学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不明确等问题。
(一)转变办学理念,调整治理结构。
针对“办学定位不准确”,转型为植根江西,辐射全国,面向行业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理事会尝试引入更多行业主体,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明确“专家治校”,成立了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立了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获得者担任主任的学术委员会、由服装结构设计大师担任主任的技术委员会。
江西服装学院在升本后即转型之初就围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进行多次研讨,在顶层设计上,最终明确了学校的六个办学定位,即: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学校着力培养面向服装行业的设计创意、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商贸服务等一线岗位人才,全面发展人格健全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陈东生,江西服装学院副校长,工学博士,博导,国家二级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高等教育与现代纺织服装技术;
曹华,江西服装学院评建办常务副主任,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创新创业教育。
【办学思路与决策】论丛2019年第1期
(二)培养目标重构,产学对接融合
针对“培养目标不清晰”,转型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1.培养目标重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江西服装学院以服装教育为特色,构建艺、工、管、经、文多学科专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植根江西、辐射全国、面向行业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2.产学对接融合:构建“亲产业”的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地方服装产业的基础上,以服务纺织服装产业链技术岗位群整合重构专业群,差异化地设置集服装文创设计专业群、服装智能制造生产专业群、服装营销电商专业群、大环境设计专业群、时尚传媒专业群为一体的“一链五群”专业集群。
学校从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转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上来,用学科建设来带动专业建设。
围绕服装产业链需求,重构专业设置与培养规格,形成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能力导向、艺工结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三)职业能力导向,协同育人培养
针对“培养模式不明确”,转型为“能力导向、艺工结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1.职业能力导向:重构目标、课程、方法三环节
学校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方案的指定、专业课程的设定、师资力量的安排等教学环节中,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市场为风向标,充分听取并吸收专家、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瞄准服务领域,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一线生产、服务、管理人才的理念,贯穿人品培养的始终。
2.协同育人培养:重塑学生、高校、企业三合作
注重“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物质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协同、技术成果协同”五协同。
学校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构建“应用型”岗位群课程体系,基于培养目标、教师队伍、物质资源、管理机制和技术成果五个着力点开展产教融合,通过打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等措施,着力向内涵式转型发展。
二、转型发展的方法与举措
(一)行业参与,专家治校,“双翼齐飞”助推产业进步
学校确立了行业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
探索出植根江西,辐射全国,面向行业的“双翼齐飞”的转型发展模式。
行业企业同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环节上同学校进行深层次合作,使人才培养结构和定位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吻合。
传统服装企业转型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
学校努力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变化,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新型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内部管理,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新型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了办学治校的合力。
在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中,产业专家所占比例超过1/3。
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
2
陈东生曹华:新建行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讨论和修改、教材编写、专业讲座的举办、大师班授课、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民主的决策。
(二)科学布局,推进实施,建设“一链五群”专业集群
学校以“转型发展试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专业转型改革,学校重点建设与行业企业岗位对应性、关联性融合度高的专业,围绕服装教育,以艺术学为主,工、管、经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环节相对接。
逐步形成了以服务纺织服装产业链为中心,集服装文创设计专业群、服装智能制造生产专业群、服装营销电商专业群、大环境设计专业群、时尚传媒专业群为一体的“一链五群”专业集群。
学校专业(或方向)覆盖了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穿到用,从设计、制版、结构、工艺到生产管理、营销、表演、广告、陈列、策划等各环节、各领域,从而使学校成为“产业大学”。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将“校办院部”转变为“院部办校”。
时装设计学院、服装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媒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分别对接服装文创设计专业群、服装智能制造生产专业群、服装营销电商专业群、大环境设计专业群、时尚传媒专业群。
各学院充分利用专业学科优势,加强专业集群
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设置,系统调整、整体设计,积极开发和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资源。
提升面向行业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培养急需人才的能力,构建“应用型”岗位群课
程体系,从而使学院成为“行业学院”。
(三)特色定位,错位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为提高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明确以能力本位为导向、以培养服装艺术工学特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依托服装行业企业,搭建以能力为导向、艺工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围绕学生能力进行知识性、概括性和应用性教学,通过“四增四减”构建富有艺术工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即:增加行业课程,减少综合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课外学时,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减少理论教学学时。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即:以课程实验为主,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以专业实训为主,强化专业基础的认识实习训练;以项目教学为主,强化综合应用的专业实习训练;与毕业设计结合,强化从业能力的毕业实习训练。
构建能力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行校企课程共建、成果共享,以能力贯穿育人体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转型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办学质量声誉高
本成果得到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常熟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于都县产业集群办公室、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等多个行业协会与企业的认可,被中国之声《央广新闻》、人民网、中国江西网、江西日报、石狮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中国江西网、江西教育网等十多家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
(二)教育部门充分肯定,决策参考作用强
本成果为行业主管部门推动转型发展决策及政策制定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在我校召开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高等教育分会年会,中纺联先后多次推荐我校在中国纺织人才工作大会、全国纺织服装教学管理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年会会议、全国纺织服装院校教学管理研究会第二十四届年会做《转型发展谋有为,产教融合育人才》、《俯身转型发展,埋头内涵建设》、《能力本位导向,产教
3
【办学思路与决策】M同%弘丫见论丛2019年第1期
协同理念,服装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的交流等等。
(三)本科高校高度认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一是学习考察借鉴成果。
2012年-2018年,河北美术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多所本科高校来我校考察,交流学习转型发展成效。
二是院校实践应用成果。
我校成果在安徽工程大学、广东惠州大学、西南大学、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推广并应用。
江西服装学院坚持对接产业需求和职业需求,围绕服装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了“一链五群”的特色专业集群,探索出了新建行业本科院校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双翼齐飞”的转型 发展模式。
学院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高层次、高薪酬、高体面”就业是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创校28年来,8万余名江服毕业生,弄潮华夏,自强创业,成为业界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服装产业集群地形成了独有的“江服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江西服装学院是中国服装教育的一面特色旗帜”。
责任编辑:徐佩瑛
OihlOfii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