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畅想曲
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
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
“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
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
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秀发”指的是_______。
2.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请你按顺序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结构是()。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4.你爱大自然吗?爱它的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钱塘江秋潮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起。
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山
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
开始,远处的江面()。
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
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
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
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2.画“____”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___________
3.下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潮水的,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波涛起伏水平如镜汹涌澎湃
4.《观潮》一文以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秋潮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院的景色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
__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____)热闹——(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用“”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6.给文中()的地方加上标点。
7.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同属于(_____)类。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它是那么纯洁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文章按______顺序描写的。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文中分别描写了漓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它们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
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短文主要写了()。
A.卢沟桥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________。
作者列举________种石狮子,写出了“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
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六、课内阅读。
荷花(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āi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张)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fù fú)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
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从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用“√”标出来。
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
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选择理解正确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______)
a.能把这一池荷花画下来的画家可真了不起。
b.这“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才是了不起的画家。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______)
a.“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七、课内阅读。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1.“诡”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_画。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欺诈,奸猾。
B.怪异,出乎寻常。
“诡秘”的“诡”应选择意思(____)。
2.文中“那个东西”指的是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带刺的朋友偷枣很高明的句子。
4.怎样理解句子“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
A.刺猬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为了得到枣子,摔痛了也顾不上。
B.刺猬是为了节约偷枣的时间,才有意从树上摔下来的。
5.从这些文字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__之情。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第一句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句话分析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
2.造纸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用“”画出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动词。
请你用上几个连续的动词写一种手工的制作过程。
4.不属于这种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
A.原料容易得到 B.可以小量制造
C.价格便宜 D.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九、轻松阅读大闯关
“玉兔”自述
大家好,我是“玉兔”号月球车。
听说大家对我有很多疑问,今天我就来解答好啦。
问题一:你是不是只“胖兔子"?
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
()看起来分量不轻,()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身上没有一丝“赘肉”。
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
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
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
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
问题二:?
虽然名字里有一个“兔”字,但我却没有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很惭愧,我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每小时平均走200米。
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
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
好了,我要工作了,今天就先回答你们两个问题吧,下次我们再聊哦!
注:“玉兔号”是我国2013年发射到月球的一辆月球车,负责采集月球标本,监测月球情况。
1.下面三组关联词,哪一组填到文中括号处最合适?()
A.即使……也……B.虽然……但……C.因为……所以……2.根据“玉兔”的自述填空。
“我”跟其他的兔子不同,“我”身上有____,但不是用来飞的,而是
______。
一般的兔子有两只眼睛,但“我”有四只眼睛。
一对是_____,另一对是________。
3.“玉兔”说它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意思是说它移动得非常
_____。
4.“玉兔”为什么一步最远只能走10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玉兔”的回答,想一想,大家向“玉兔”提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一()乌黑的羽毛,一()剪刀似的尾巴,一()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填入恰当的量词。
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 、___ 、___、____、___ 。
其中
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4.文中画“”的句子把 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 ________的春天
5.“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运用____的写法突出表现了春天______的热闹景象。
6.仿写: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___的天,___的云,___的空气,都像___似的____,组成了这个___的夏日。
十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之秋(节选)
方纪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龙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却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1.查阅资料,写一写长江三峡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全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
4.写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游记时,一定要按顺序写,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
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
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
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
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去作客。
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
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
”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挺.要好 A、硬而直() B、杰出() C、很()
②迫.切 A、强迫() B、接近() C、急切()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陈旧()便宜()顺利()
5.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____________,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
__________。
4.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
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
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
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
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
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
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
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
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郑重: ______________。
(2)柔嫩: ______________ 。
3.作者把童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选取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抒发了“我”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_________ ;“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是说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小河柳条
2.短文按时间顺序写的,描写了春天的小草、野花、柳树;夏天的蝉、荷花、青蛙;秋天的银杏叶、蟋蟀、蝈蝈、油葫芦;冬天的雪。
3.C
4.例如:我爱大自然,爱它的繁花似锦,爱它的郁郁葱葱。
2、
1.突然一瞬间转眼间
2.人山人海
3.水平如镜波涛起伏汹涌澎湃
4.时间地点人物天下奇观
5.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秋潮的赞美之情。
3、
1.方向花圃葡萄架白杨小菜园小菜园 6-7
2.②
3.矮小安静
4.略
5.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6.略
7.蔬菜
4、
1.时间
2.虽然……但是……
3.嫩绿枯黄
4.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5.春夏秋冬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丰硕诱人纯洁安静
6.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喜爱之情。
5、
1.B
2.形态 5
3.前爪按着球,好像正在玩耍
4.C
6、
1.已āi 胀 fú
2. 2 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 3
3.干干净净安安全全平平稳稳
4.课间的时候,同学们有的踢球,有的跳绳,有的玩老鹰捉小鸡,看他们多开心啊!
5. b b
7、
1.讠 6 B
2.刺猬
3.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4.B
5.对刺猬的喜爱
8、
1.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
2.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3.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干
准备一张长方形的彩纸,把这张彩纸对折;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半边茄子的形状;然后沿着茄子的轮廓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最后把剪好的彩纸展开,茄子的剪纸就完成了。
4.B
9、
1.B
2.一对漂亮的翅膀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导航相机全景相机
3.慢
4.因为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
5.你跑得有多快?
10、
1.身双对
2.比喻燕子的尾巴剪刀
3.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烂漫无比
4.花草叶烂漫无比
5.拟人万物复苏
6.蓝蓝洁白浩热赶集聚在一起炎热
11、
1.巫峡西陵峡瞿塘峡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3. 4 并列
4.早晨中午下午夜
5.时间
12、
1.真正的友谊
2.:“,,!”
3.(1) C (2) C
4.寒冷崭新宝贵困难
5.送旧棉袄是雪中送炭,而送狐皮袄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前者比后者更加弥足珍贵。
13、
1.快活高兴时刻瞬间
2.这难道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3.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4.很庆幸,因为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
14、
1.童年的梦
2.严肃认真地对待柔弱、娇嫩
3.彩色的梦记忆中的明珠心灵上的彩虹
4.花丛中嬉戏海滩上拾贝壳树林中安落叶广场上学滑冰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5.“我”“我”学会了在冰上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