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重庆市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重庆市开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3-2014学年重庆市开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3-2014学年重庆市开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CO2溶于水C.实验CO2的密度D.自制过滤器过滤液2.开县正在创造卫生城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每天定时打扫街道,露天焚烧垃圾B.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也奉劝别人不吸烟C.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夜间直接排放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引起当地水质变化,下列错误的是()A.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B.志愿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4.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混合物、干冰、氮气B.大理石、食醋、氧气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银D.盐水、生石灰、煤5.下列符号中,即可表示一种物质,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可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 B.O C.2C D.H26.含磷洗涤剂因含Na5P3O X,大量使用会造成水的污染.已知该化合物中磷元素为+5价,则X的值为()A.10 B.2 C.3 D.47.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易溶于水D.能还原氧化铁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量取一定体积的水C.倾倒液体D.点燃酒精灯9.请你找出适合贴在食堂的洗碗水槽处的图标()A.B.C.D.10.我国药品管理局规定,不准使用含PPA(化学式为C9H14NO)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9:14:1:1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C.它是一种氧化物D.它由4种元素组成11.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A.1:2 B.1:5 C.1:4 D.21:7912.以下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B.液氧C.空气D.河水13.下面对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若用表示一种原子,用表示另一种原子,有如图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一种化合物B.乙图表示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C.丙图表示的两种分子化学性质肯定不相同D.参加化学反应的微粒的个数比为::=3:2:115.关于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装置完全相同B.反应现象基本相同C.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D.实验中氧化铜都发生了还原反应16.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一定作催化剂B.完全反应后,Y变为0gC.Z、Q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3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7.如图所示试剂瓶中分别盛有四种常见的化学药品.A瓶中药品的化学式是;B瓶药品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C 瓶中药品的物质类别是;D 瓶中药品的名称是,其中所含阴离子符号为.18.(1)实验室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写出形成这层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石灰水用完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生成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2)C粒子符号是,与Mg2+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20.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2)过多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请你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从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21.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①变化I表示的是变化.(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②图1中显示的是(纯净物或混合物)③由上述微观图可得到什么信息?.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22.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室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1)【猜测】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2)【探究】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表实验探究:(3)【交流】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23.在实验室选用如图中A~G的装置可以制取气体.(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H操作的现象.(2)某同学选用装置A和F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装置B和C,其中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其目的是:,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有:.(4)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②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NH3,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4.甲醇是一种有毒、有酒精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1.8g水,请计算:(1)m的值是(2)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2013-2014学年重庆市开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 2.B 3.A 4.C 5.A 6.A 7.C 8.C 9.B 10.D 11.A 12.A 13.B 14.D 15.A 16.D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7.Al2O3 +7 单质硫酸亚铁SO42-1 8.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2NO+2CO2CO2+N219.BC Cl- MgCl220.硬度大导电性吸附性大力植树造林CO2+2NH3CO(NH2)2+H2O 释放的热量多且产生的二氧化碳少21.化学混合物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22.蒸馏水是纯净物取该液体适量欲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泡生成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23.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2KClO32KCl+3O2↑液封,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量,控制反应速率AD 画法:右侧导管延长至瓶底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4.(1)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m=6 ;n=11(2)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8CH3OH+11O26CO2+2CO+16H2O352 288x 1.8g35:x=288:1.8gx=2.325g答: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325g。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 .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B .图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 .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 .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 和b ,只向b 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4.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B .CuOC .CaOD .Fe 2O 35.由X 、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 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 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 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 .X 2Y 5B .X 2Y 3C .XY 2D .X 2Y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7.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9.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焚烧塑料垃圾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2.以下说法: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②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制得纯水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④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⑤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4.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上升B.长颈漏斗內液面上升C.注射器内有液体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5.图中●和O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下列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6.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7.被媒体爆光的“奶粉事件”中,造假分子向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形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分子式C3N6H6,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C-12 N-14 H-1]A.三聚氰胺是由16个原子构成B.三聚氰胺是一种氧化物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D.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8.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 B.Cu和Au C.Zn和Cu D.Mg和Al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 B.50g C.100g D.150g4.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5.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7.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8.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2.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3.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5.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点燃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7.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9.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重庆市【精品】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解析

重庆市【精品】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解析

重庆市【精品】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 .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 .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读数为 a mL ;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 ,则该学 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 .大于(b-a)mLB .等于(b-a)mLC .小于(b-a)mLD .无法确定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5.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6.下列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B.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重庆巴川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重庆巴川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重庆巴川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MnO 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 CO 2 CO 将混合气体点燃C Cu C 在氧气中灼烧 DFeCl 2溶液CuCl 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 .AB .BC .CD .D2.已知一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 3分子的质量为mkg 。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32m/(m-n ) B .32n/(m-n ) C .32n/(3n-2m ) D .32n/(3m-2n )3.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生成CO 2的体积B .生成CaO 的质量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4.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 ,其中C 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5.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8.将5.6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的质量为()A.6.4g B.15.2g C.16.0g D.30.4g9.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庆第八中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重庆第八中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重庆第八中学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③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 ⑤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A.①②④B.③④C.④⑤D.②④⑤2.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5.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6.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 7.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8.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C.氯化钠的形成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对于化学反应a+b→c+d,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可能属于中和反应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D.若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2.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6.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7.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8.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盛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B.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受热C.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红磷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A.A B.B C.C D.D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B.用水吸收CO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4.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5.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 增重4.4g 。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 和CaO 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 2O 和C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 2O 和CO 2B .若缺少装置C ,则实验所得Cu 、O 个数比偏高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 2OD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 2,打开K 1,让CO 通一段时间6.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生成CO 2的体积B .生成CaO 的质量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8.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册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重庆八中(含答案)(pic) (2)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册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重庆八中(含答案)(pic) (2)

重庆八中2014级第四次月考试题化学试卷准第1题【答案】C【考点】燃烧条件第2题【答案】A【考点】C及C的氧化物的用途第3题【答案】C【考点】化学与社会第4题【答案】D【考点】C的氧化物的性质第5题【答案】B【考点】燃烧第6题【答案】D【考点】金属活动性第7题【答案】A【考点】制氧装置第8题【答案】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第9题【答案】B【考点】常见实验现象第10题【答案】C【考点】物质的鉴别第11题【答案】C【考点】金属活动顺序第12题【答案】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第13题【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解决相关问题第14题【答案】A【考点】物质除杂第15题【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与实验图像的关系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21分)第16题【答案】(1)CO2;(2)CH4;(3)C; (4)C2H5OH 【考点】化学常识及化学式的正确书写第17题【答案】(1)铝(钨也可以);(2)导电;(3)B;【考点】金属及其性质第18题【答案】(1)(2)C(3)水【考点】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第19题【答案】(1)CO2;(2)CH4;H2【考点】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的检验与推断第20题【答案】(1)混合物(2)氧气(3)隔绝氧气和水(4)Fe+CuSO4==FeSO4+Cu【考点】Fe的性质第21题【答案】(1)Cu;O2(2)C+O2CO2;【考点】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3分)【答案】(1)试管;集气瓶(2);E ; CO2密度比空气大(3)可控制反应速率与生成CO2的量(4)○1AD; ○2Ca(OH)2+CO2==CaCO3+H2O; ○3集中加热,提高温度;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空气【考点】制CO2实验及CO还原CuO实验第23题【答案】(1)稀盐酸(稀硫酸也可);浅绿色;Fe+2HCl==FeCl2+H2(2)偏大【考点】生铁中碳含量的测定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6分)第24题【答案】(1)0.4g(2)解:设样品中Zn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 2X0.4gX=13g所以m Cu=7gW (Cu) = 7g/20g ×100%=35%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重庆八中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重庆八中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重庆八中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Cl -35 .5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

1.下列变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衣服晾干B.食物变质C.风力发电D.干冰升华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ClO3B.O2C.NaCl D.CO2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过滤C.量筒读数D.加热液体4.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B.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空气中CO2含量高C.氩气可用于制作霓虹灯D.氮气可作保护气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B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C .就地焚烧生活垃圾D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7.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8. 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 .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D .可以提高产物的质量 9.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在不断运动B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 .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小于2体积——分子间有间隔10. 龙井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 76H 52O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 .单宁酸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最大D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11.已知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提示: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 B CDB .图示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C .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反应2CO + O 2 2CO 2 的微观变化可以用上图表示 1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2 Mg + O 2 2MgOB .2Fe + O 2 2FeOC .S + O 2 SO 2↑D .H 2O H 2↑+ O 2↑ 13.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H 2 —— 2个氢原子B . Ca —— 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Mg +2 —— 镁离子D .氯化铁—— Fe(Cl)3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2分) 16.(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碳元素 (2)2个硫离子 (3)碳酸钠______ _____ (4)氧化铁17. (3分)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 .电解水一段时间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 .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点燃点燃点燃通电H O点燃+2(1)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3)该原子所含中子数为________ 。

重庆市八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八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金刚石切割玻璃C.CO2使石蕊试液变红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2.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煤、氦气 B.硬水、干冰C.稀盐酸、钢D.高锰酸钾、液氧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闻气体气味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4.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食盐水B.黄泥水C.空气 D.不锈钢5.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有可燃性B.铁生锈只跟氧气有关与水蒸气无关C.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D.氮气可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构成的物质都不显电性B.它们在化学变化中都不能再分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和离子不会运动D.分子的质量较大,原子和离子的质量较小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3C+2Fe2O34Fe+3CO2B.2H2O22H2↑+O2↑C.Al+3AgNO3═Al(NO3)3+3Ag D.2Fe+6HCl═2FeCl2+3H2↑8.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固体质量增加C.2克氢气和1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3克水D.碳酸分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个数都增加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B.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B.青蒿素含碳量约为63.8%C.青蒿素中C、H元素质量比是90:11D.青蒿素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11.燃烧、灭火、自救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用明火检验家中燃气是否泄漏C.图书馆着火用泡沫灭火剂灭火D.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12.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物质也是如此.下列对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呼吸也能用于食物保鲜B.CO可用于炼铁也可导致人中毒C.铁生锈造成钢材损失也可用于食品防腐D.CO2可灭火但过量排放也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1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CO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加热再通COB.铁丝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水的作用相同C.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D.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铁片和锌片与相同的盐酸反应,锌片反应更快14.将一定量锌粉加入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渣中至少有三种金属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MgC.滤渣中一定有Mg(NO3)2和Zn(NO3)2D.滤渣中一定有Mg(NO3)2和Zn(NO3)2,可能有AgNO315.下列除杂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A CO2 CO 灼热CuOB CaO CaCO3水C Cu Zn 稀盐酸D FeCl2溶液 CuCl2溶液铁粉A.A、B.B、C.C、D.D、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锌粒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碳酸钙D.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晶体析出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20分)17.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2)氢氧化钾中的阴离子;(3)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18.重庆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田.“页岩气”是藏在岩石中的天然气.(1)煤、、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化石资源;(2)“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H2S气体.H2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祸首,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为;(3)甲烷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CO2+nCO+6H2O,其中n的值为.19.水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字母).A.为了粮食丰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厂为了节约成本,私排未处理达标的废水C.将洗菜的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加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0.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x为;(2)表中某元素的原子易得2个电子,其离子符号是;(3)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常见的AB2型化合物是(写名称).2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P点表示的含义是;(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B.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a=b>c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b>a=c(4)若b中混有少量a物质,要提纯b物质用的方法.22.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一种氧化物,D是一种红色固体,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A的化学式为;(2)写出图中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②的基本反应类型:①;②,属于反应.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3.请根据提供的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C装置与B装置相比,C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实验室制氧气并获得平稳氧气流,发生装置选择(填字母,下同),收集较纯净氧气的收集装置是;(4)若用G装置(装有饱和石灰水)收集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的尾气,气体从端进入.24.小松、小兵利用如图装置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Ⅰ.探究过程及步骤如下:(1)先连接装置,再;(2)向试管中加入样品粉末a克,由注射器向试管中缓缓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时,停止滴加稀硫酸.夹紧弹簧夹后,移出量筒中导管,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3)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Ⅱ.结果分析(1)小兵用步骤(2)的实验结果及该气体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小松用步骤(3)的实验结果计算出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步骤(2)中废液的化学方程式是;②步骤(3)中的“一系列操作”的顺序是:、洗涤、干燥、称量;③小兵所得锌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步骤(2)中下列因素引起的(填字母).A.从量筒中移出的导管内留存有水B.反应后未等试管冷却到室温就读取水的体积C.读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5.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样品质量/g 25 25 25稀盐酸的质量/g 40 80 100生成气体的质量/g 4.4 m 8.8(1)m= ;(2)当样品与稀盐酸质量比为时,样品中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计算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金刚石切割玻璃C.CO2使石蕊试液变红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金刚石切割玻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CO2使石蕊试液变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煤、氦气 B.硬水、干冰C.稀盐酸、钢D.高锰酸钾、液氧【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分析.【解答】解:A、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故正确;B、硬水里含有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错;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故选A.【点评】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闻气体气味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味的正确方法分析.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天平的使用正确方法分析.【解答】解:A、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煽动瓶口,让气体飘入鼻孔,图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食盐水B.黄泥水C.空气 D.不锈钢【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来分析回答本题,黄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解答】解:A、食盐水属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B、黄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正确;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空气中各成分也是均一混合在一块的,故C错;D、不锈钢是均一混合在一块的混合物,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悬浊液、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5.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有可燃性B.铁生锈只跟氧气有关与水蒸气无关C.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D.氮气可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B、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进行解答;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解答】解:A、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A错误;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NO2和SO2等,而没有二氧化碳,故C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可填充食品包装袋作保护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氮气的性质与用途、空气质量报告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构成的物质都不显电性B.它们在化学变化中都不能再分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和离子不会运动D.分子的质量较大,原子和离子的质量较小【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且,且构成的物质都不显电性进行解答;B、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的运动进行解答;D、根据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总比原子、离子的质量大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且,且构成的物质都不显电性,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B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故C错误;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总比原子、离子的质量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3C+2Fe2O34Fe+3CO2B.2H2O22H2↑+O2↑C.Al+3AgNO3═Al(NO3)3+3Ag D.2Fe+6HCl═2FeCl2+3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C+2Fe2O34Fe+3CO2↑.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8.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固体质量增加C.2克氢气和1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3克水D.碳酸分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个数都增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是化学变化时也要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判断,即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酒精具有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错误;B、每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固体质量增加,故B正确;C、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的质量比是1:8,所以2克氢气和1克氧气充分不能反应生成3克水,故C错误;D、碳酸分解反应中,分子个数增加,原子个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B.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B、根据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C、根据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液的质量分数,饱和、不饱和指的是溶解的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限度进行分析;D、根据在说明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所以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故A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多种,但是溶剂只要一种,故B正确;C、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液的质量分数,饱和、不饱和指的是溶解的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限度,故C 正确;D、在说明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组成、常见的溶剂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B.青蒿素含碳量约为63.8%C.青蒿素中C、H元素质量比是90:11D.青蒿素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正确;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8%.故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90:11.故正确;D.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燃烧、灭火、自救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用明火检验家中燃气是否泄漏C.图书馆着火用泡沫灭火剂灭火D.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C、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D、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解: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正确;B、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错误;C、用泡沫灭火器可以扑灭火灾,但是会使图书档案受到损坏,错误;D、酒精灯的灯芯是活动的,且酒精是易燃物质,所以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不可用嘴吹灭,错误;故选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2.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物质也是如此.下列对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呼吸也能用于食物保鲜B.CO可用于炼铁也可导致人中毒C.铁生锈造成钢材损失也可用于食品防腐D.CO2可灭火但过量排放也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C、根据铁性质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解答】解:A、氧气可供呼吸,但不能用于食物保鲜,故错误;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也可导致人中毒,故正确;C、铁粉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易生锈,利用铁的这点性质,可以作食品双吸剂,故正确;D、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灭火,但过量排放也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CO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加热再通COB.铁丝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水的作用相同C.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D.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铁片和锌片与相同的盐酸反应,锌片反应更快【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有限的空间内,一氧化碳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加入适量的水;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了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集气瓶外污染环境,应该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锌比铁活泼,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锌的反应速率更快.【解答】解:A、在有限的空间内,一氧化碳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CO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加入适量的水;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了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集气瓶外污染环境,应该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因此铁丝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水的作用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锌比铁活泼,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锌的反应速率更快,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将一定量锌粉加入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渣中至少有三种金属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MgC.滤渣中一定有Mg(NO3)2和Zn(NO3)2D.滤渣中一定有Mg(NO3)2和Zn(NO3)2,可能有AgNO3【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此知识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氢>铜>银,故锌不能与Mg( NO3)2溶液反应,而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可以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根据“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所以说明Cu( NO3)2被完全置换,则AgNO3也被完全置换,但滤渣中一定会有银、铜,一定无镁;所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会有锌离子和没有反应的镁离子.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下列除杂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A CO2 CO 灼热CuOB CaO CaCO3水C Cu Zn 稀盐酸D FeCl2溶液 CuCl2溶液铁粉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化学期末考试卷

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化学期末考试卷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初三年级化学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S 32 Zn 65 O 16 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以做保护气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厨房里的发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铁锅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氮气充入灯泡延长灯泡使用寿命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4.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该氧化物是()A.NO B.NO2 C.N2O3 D.N2O5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共存物B.生理盐水C.纯净的盐酸D.碘酒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7.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 氯化钠分子B.氯原子和钠原子C.钠离子和氯离子D.质子和电子8.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C.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B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D .20℃时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液里最多溶解了30g 溶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10.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B. “真金不怕火炼”指金的熔点高C.金属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抗腐蚀性强D.防止金属生锈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11.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发酵制酒精B.燃煤煮饭C.铁窗生锈D.湿衣服晾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高粱发酵制酒精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燃煤煮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窗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B.石油C.金刚石D.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生铁、石油、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金刚石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解答:解:A、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金刚石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3.(2分)2013年12月以来我国25个省份、104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重庆市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的检测,下列没有被计入重庆市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所以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难度不大,明确“有毒、有害及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即可分析解答.4.(2分)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高锰酸钾B.蔗糖C.植物油D.面粉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所得溶液为紫红色的,故选项错误.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形成的溶液是无色的,故选项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分)化学学科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3N﹣3个氮元素B.A l3+﹣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M g2+﹣镁离子D.O2﹣2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N表示3个氮原子;故错误;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Al3+表示铝离子;故错误;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Mg2+表示镁离子;故正确;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6.(2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少量液体B.过滤C.闻气味D.取少量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2分)“低碳生活”深入人心.倡导“低碳生活”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臭氧层破环B.抑制酸雨发生C.抑制温室效应D.抑制土地沙化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抑制温室效应进行解答.解答:解:“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导致温室效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提倡低碳生活要注重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8.(2分)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B.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C.铅元素是金属元素D.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铅笔芯是用石墨制成的,不含铅,故说法错误;B.根据铅元素相关信息可知,相对原子量为207.2,故说法正确;C.根据铅元素相关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铅,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9.(2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回收易拉罐B.寻找金属代用品C.防止金属的腐蚀D.过度开采金属矿物考点:金属资源的保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代用品;用油漆、搪瓷等涂覆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金属的腐蚀;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资源等都可以保护金属资源.解答:解:A、回收易拉罐,属于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利用保护金属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B、寻找金属代用品,利用保护金属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C、防止金属的腐蚀,利用保护金属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D、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资源等都可以保护金属资,而不能过度开采金属矿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金属资源的保护,需要同学们掌握金属的锈蚀的防护、资源的合理利于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0.(2分)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N 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R的化学式为CO2C.N 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 a2O2中含有氧分子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R的化学式;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物质构成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2+2x=0,则x=﹣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相等,反应物中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O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量为:23×2+12+16×3=106;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氧化钠是由过氧化钠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等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1.(2分)2014年将要上映的小时代3最终结局大部分人死于一场大火,这场火灾是取材于2010 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的真实事件,该大火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严重受伤.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逃生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B.用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C.图书、档案失火要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室内起火,马上打开所有门窗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意外地燃烧会造成伤害事故,应尽量避免.解答:解:A、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口鼻,故正确;B、泄漏的煤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将会产生爆炸,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会引燃泄漏的煤气可能会爆炸,故错误;C、当图书、档案失火时,为了防止图书、档案损坏,最好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样不留下痕迹,故错误;D、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就能解决此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12.(2分)(2012•永安市质检)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C.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D.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肥皂水加入硬水中产生泡沫较少,软水产生泡沫较多;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一氧化碳则不反应.C、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D、假黄金中含有锌,滴加盐酸,能生成氢气,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解答:解:A、肥皂水加入硬水中产生浮渣泡沫少,软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故A对;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一氧化碳则不反应,不会出现现象,故B对;C、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实验时木条均熄灭,所以该方法不能区分,故C错;D、假黄金中含有锌,滴加盐酸,能生成氢气,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不会出现现象,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多都是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化学学好.13.(2分)2013年12月14日,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车成功登陆月球.月球上存在着铁、金、银等多种金属颗粒.若将铁、金(Au)、银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可以回收得到的金属是()A.F e B.A g、Au C.A u、Fe D.F e、A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题中所给金属铁、金、银的活动性为:Fe>(H)>Ag >Au,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以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Ag、Au.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加强训练即可解答.14.(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主要成分是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C.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它硬度很大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是由于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B、根据洗洁精由乳化油污的功能进行分析;C、根据金刚石的硬度大进行分析;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制品表面涂“银粉”(主要成分是铝粉),是由于铝和空气中的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故A错误;B、洗洁精由乳化油污的功能,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C、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C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D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15.(2分)(2011•盐城)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一定的溶质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②判断出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的晶体的多少,及通过升温、降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解答:解:A、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 >A=C,故A正确;B、由于在t2℃时,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A和B的溶解度都大于ag,因此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不会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故B 正确;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C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无论是什么溶液,不可能通过增加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是溶液更不饱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2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向一定量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A.A B.B C.C D.D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据此解答该题;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能够分解产生氧气,而导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可以据此分析;C、等质量的+2价金属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少,可以据此解答;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可以据此结合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A、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图中二氧化碳的起点不是在原点,故A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能够分解产生氧气,而导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是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等质量的+2价金属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少,故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要多,根据氢元素守恒可以知道,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也多,并且锌要比铁活泼,故C错误;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该反应中铁和铜的质量关系为:Fe+CuSO4═Cu+FeO456 63.5所以可以判断加入的铁的质量比生成铜的质量要少,即固体的质量要增加,但是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固体,所以起始固体的质量为0.所以固体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34分)17.(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氢原子2H(2)+2价的铁元素(3)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4)酒精灯中所用的燃料C2H5O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元素的化合价应该不是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酒精灯中所用的燃料是酒精,每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解答:解:(1)2个氢原子可以表示为2H;(2)+2价的铁元素可以表示为;(3)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可以表示为CO2;(4)酒精灯中所用的燃料是酒精,可以表示为C2H5OH.故填:2H;;CO2;C2H5O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18.(5分)2013年11月22日黄岛输油管因管线腐蚀严重,石油泄漏遇到明火引起爆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石油、煤和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司全力参与扑救,他们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主要的化学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该事故还引发了严重的海面污染.“碳海绵”是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1)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2)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3)根据题意,“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据此结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1)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煤;CH4+2O2CO2+2H2O;(2)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A、由题意,“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题意,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石燃料、灭火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理解题意、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4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1)在氯化氢、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氯化氢(2)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甲图中x的数值是20 ,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表:成分 Ca K Zn F含量(mg/L) 20 3 0.06 0.02这里Ca、K、Zn、F是指元素(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重庆第八中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重庆第八中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重庆第八中学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 .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 .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Al+3H OAl O +3H 一定条件2.某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H 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 A .COB .CH 4C .H 2和CH 4D .H 2、CO 和CH 4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 .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 1010102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6.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7.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9.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2.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重庆第八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重庆第八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重庆第八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2m/(m-n)B.32n/(m-n)C.32n/(3n-2m)D.32n/(3m-2n)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4.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 .D .5.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B .CuOC .CaOD .Fe 2O 36.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 、Cu 2O 。

称取14.4g 仅含Cu 、O 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 增重4.4g 。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 和CaO 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 2O 和C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 2O 和CO 2 B .若缺少装置C ,则实验所得Cu 、O 个数比偏高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 2OD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 2,打开K 1,让CO 通一段时间 7.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稀释浓硫酸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液体D .称取氯化钠11.(2分)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14.(2分)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硝酸铵和水④氧化钙和水⑤二氧化锰和双氧水⑥氢氧化钠和水.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将过量的稀硫酸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充分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2分)16.(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2)3个氯离子_________;(3)硫酸钠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17.(3分)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氢气的燃烧_________;(2)一种银白色金属燃烧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__;(3)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18.(3分)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1)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存在,应将气体先通过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干燥后再通过_________(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A.灼热的氧化铜B.澄清的石灰水若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证明CO的存在.(2)CO2与CO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由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9.(5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结合如图回答:(1)_________时,硝酸钾比氯化钠溶解度大.(2)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纯硝酸钾,应采用_________的方法.(3)将t3℃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此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或“<”或“=”).(4)现有10kg 10%的硝酸钾溶液、14kg硝酸钾固体和适量蒸馏水,最多可以配制出30%的硝酸钾溶液_________kg.配制过程中,小明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出的溶液质量分数偏_________(填“大”或“小”)20.(3分)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回答下列问题:(1)青铜属于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2)“湿法炼铜”实际上就是用铁和一种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21.(5分)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固体A中的物质有_________种;写出步骤①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步骤①中除玻璃棒、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3)滤液B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4)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共12分)22.(6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3)B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2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闭K2,利用I、Ⅱ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其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应_________K1(填“打开”或“关闭”,下同),_________K2;Ⅰ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若Ⅲ装置中盛放的是水,若要证明Ⅲ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溶液(填“酚酞”或“石蕊”).取出一些烧杯中的液体加热,观察到液体颜色有变化,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6分)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_________份开始,金属已经反应完全了.(2)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3)计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2013-2014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稀释浓硫酸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液体D .称取氯化钠: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B 、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考虑;C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D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是“左物右码”.解答: 解:A 、浓硫酸稀释方法:应该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本选项错误;B 、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正确;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已经超出试管体积的.故本选项错误;D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与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11.(2分)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硝酸铜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2AgNO3═Cu(NO3)2+2Ag.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D、该化学方程式不需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14.(2分)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硝酸铵和水④氧化钙和水⑤二氧化锰和双氧水⑥氢氧化钠和水.15.(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将过量的稀硫酸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充分反应D、根据稀硫酸过量,质量不会为零解答.解答:解: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可见反应条件为加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该反应才能发生,故开始加热时无氧气产生,与图象所示吻合,故A错;B、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含有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碳酸钙消耗尽,气体质量不在增加,而图象显示是气体质量一直在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2分)16.(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2)3个氯离子3Cl﹣;(3)硫酸钠溶液中的溶质Na2SO4.17.(3分)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氢气的燃烧2H2+O22H2O;(2)一种银白色金属燃烧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3)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解答:解:(1)氢气的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铁是一种一种银白色金属,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1)2H2+O22H2O;(2)3Fe+2O2Fe3O4;(3)Fe2O3+6HCl ═2FeCl3+3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18.(3分)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1)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存在,应将气体先通过B(填字母,下同),干燥后再通过A (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A.灼热的氧化铜B.澄清的石灰水若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现象,证明CO的存在.(2)CO2与CO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由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1)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存在,应将气体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再灼热的氧化铜,若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现象,证明CO的存在.(2)CO2与CO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在高温条件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由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2CO.故答案为:(1)B,A,黑色粉末变红色;(2)CO2+C2CO.19.(5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结合如图回答:(1)温度大于t2℃时,硝酸钾比氯化钠溶解度大.(2)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纯硝酸钾,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3)将t3℃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此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或“<”或“=”).(4)现有10kg 10%的硝酸钾溶液、14kg硝酸钾固体和适量蒸馏水,最多可以配制出30%的硝酸钾溶液50kg.配制过程中,小明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出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填“大”或“小”):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2)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4)根据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溶液的质量;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时会导致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20.(3分)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回答下列问题:(1)青铜属于混合物(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2)“湿法炼铜”实际上就是用铁和一种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21.(5分)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固体A中的物质有3种;写出步骤①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uSO4+Zn═ZnSO4+Cu 或FeSO4+Zn═ZnSO4+Fe(2)步骤①中除玻璃棒、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3)滤液B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ZnSO4(4)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取步骤④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酸不足量.三、实验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共12分)22.(6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2)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3)B装置中的错误长颈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3)B装置中的错误是长颈漏斗柄的下端应位于液面下.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2)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为A;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氧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3)B装置中的错误是长颈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故答案为:(1)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2)A,2KClO32KCl+3O2↑,氧气氧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3)长颈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点评: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还有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2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闭K2,利用I、Ⅱ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其中符合要求的是b(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应关闭K1(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打开K2;Ⅰ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Ⅲ装置中盛放的是水,若要证明Ⅲ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石蕊溶液(填“酚酞”或“石蕊”).取出一些烧杯中的液体加热,观察到液体颜色有变化,原因是H2CO3=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6分)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4份开始,金属已经反应完全了.(2)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3)计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3)根据第一份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30.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即可解答.解答:解:(1)第4份加入120g硫酸生成氢气1.0g,第5份中又多加了30g硫酸,但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没变,说明锌已经被反应完了,所以从第4份开始,金属已经反应完了;(2)解:设40g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1.0g根据:;解得x=32.5g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32.5g;(3)设3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98 2y 0.3gy=14.7g;稀硫酸的质量分数:=49%故答案为:(1)4;(2)32.5g;(3)49%.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通过图表中数据分析出最多生成氢气1.0g,再利用方程式计算出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