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产业转移的测定与机制
1.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间分工、协作及其发展的重要因 素。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转换 与升级,提高了落后区域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推动 了区域间产业分工发展和优化。因此,产业转移是落 后区域经济起步、发展的绝佳契机。它不仅能够提高 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对提高整个区 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总量,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伴随国内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中西部各省均把承接 东部产业转移作为发展省域经济、追赶发达地区、进 入工业化时代的契机,纷纷出台了产业承接的重要政 策,产业转移、产业承接浪潮正在兴起,同时加上经 济全球化进一步推动国际产业转移,这是中西部的一 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为20498.3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8627.8 亿美元。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以鞋帽、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 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国从事加工贸易,加 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 程看,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升级转型,经历了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 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从“三来一补” 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过程。 2.加快产业体系的形成。 产业转移使各区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也使二者之间的互 动性显著增强。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发达地区获取了产业升级的动力, 落后地区则在较短时间内争取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外部帮助。
核心-边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四个阶段。
2.产业转移实践理论
(1)雁形发展理论 雁形理论模型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教授提出的。是用来说明一 国对某一同类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出现进出口变化的理论。 赤松要(1943)认为一国产业的发展可为四个阶段,即消费品国 外进口、消费品国内生产阶段、消费品出口阶段、资本品进口替 代。 (2)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模型 投资国的企业则将原本投入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那些经营资源转 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这样对投资国和投 资对象国而言增进了各自的福利。小岛清利用一个简单模型阐述 了他所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所产生的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的 “双赢”效果。 (3)大山产业转移模型 日本学者大山道广认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强调生产成本 比较优势,但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绝对优势,而并非是相对优 势。大山道广认为,国际贸易基于比较优势,但是国际直接是基 于绝对优势,所以以直接投资作为载体的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应 该是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或地区对产业转移的国家或地区拥有绝对 优势。
3.产业转移的机制
要素禀赋优势:产业转移
产业需求变化:产业转移
产业要素供给机制 劳动力、资本、土地 生产成本、交易成本 区位、基础设施 制度、集聚效应
*居民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
*关联产业发展
具体的影响机制: (1)市场化程度。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 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经济体活力越大,该地区对于投资 的吸引力越大,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会更好。 (2)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生产集中的主要要素之一。 因此,市场规模大小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对产业转移 的影响也很大。 (3)工资水平。工资作为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越低越有利于吸引投资。产业从沿海转向内陆,工资是重 要的影响因素。 (4)交通基础设施。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降低运输 费用节约交易成本,是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条件。
4.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消费方式逐步从 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舒适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不 断上升。中国经济正在努力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变化。 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越投资,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达到55%,比历史年份有所增长,但投资达到 47.12%的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2.12%的贡献率。 5.资源环境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中国目前正在迈向重化工业阶段,资源环境构成了对工业化 的硬约束,中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 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 近的发展中国家。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 矿等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要在这一约束条件下,实 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能源和环境已对产业发展形成长期硬约束的现实,决 定了在当前的工业化阶段,应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 发展的产业政策。
3.固化产业结构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 工业部门,这可以通过外商对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实现形 式——外商直接投资反映出来。如表3-8所示,截止2012年, 第一产业合同使用外资比重仅为2.26%,第二产业为61.37%, 第三产业为36.37%。 第二产业明显偏大,第三产业比重不高,且主要集中于房地 产业,这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工业过度扩张的一 个推力。加剧了我国本已存在的三次产业结构缺陷,导致我 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使得大量技术经济实力处于劣 势的国内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而很多服务业却不能满足需求, 进一步固化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缺陷。 4.制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技术引进对我国一些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明 显,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某些地区的企业缺乏在引进、 吸收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能力有关。同时由于我国现在的技 术水平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 差距不断缩小,技术引进的效益递减,也有很大的必然性。
解决办法:加快产业转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
4.
(三)产业转移理论
1.产业转移基础理论 (1)古典区位理论与 (2)新古典区位理论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弗农提出。原是用于阐 明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来成为分析产业转移的重要理论基 础。弗农认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先是国内生产,然后 出口,再进口。但这与赤松要的雁形模式理论中提出的后 发工业国产业发展经历消费品国外进口、消费品国内生产、 消费品出口、资本品进口替代的产业发展路径不同. (4)新经济地理理论
2.产业转移的测度 第一,我们如果要定量测度产业转移,狭义上是指企 业将部分或全部生产功能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但这种转移实际上是指企业的迁移,在实际中发生的 概率并不高。 第二,宏观的产业转移则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区域间 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 结果,是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重构。 第三,现实中测定的产业转移,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扣 除自身需求增长后,产业生产份额在区位上的变化。 即产业转移不仅包括产(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部分 或整体迁移,还包括产业生产份额在区域之间此消彼 长的过程。即使两个地区间没有直接的产(企)业迁 移活动,但一个地区的需求增加导致另一个地区产业 的增加也被看做产业转移的发生。
2.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双重转型期 从经济转型的任务来看,我们在基本完成经济体 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之后,目前面临 着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信息化引领的现代新型 工业化的转型,城市化由产业功能型城市化向以 人为本的城市化转型,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型向 创新主导型转型,进一步实现社会由封闭向开放 的转型。 3.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 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阶段。首先,从产业结构的 演进来看:2012 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10.1∶45.3∶44.6,对照工业化 先行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目前中国产业结 构演进阶段转换的“拐点”已经出现。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
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速增 长正在成为新的常态。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和 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主要途径
•2
地区发展差距加大,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 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3
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城乡差距大且范围广,实现 质与量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城镇化任重道远。
二、产业转移现状与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一)产业转移的规律性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后,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产业转移出现新的变化趋 势。 第一,制造业链条正沿着由低附加值链条和部门向高附加值链条 和部门的顺序持续地向低成本国家外移,由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向 上游的研发环节(研发的全球化)和下游的营销等服务业环节 (以服务业外包、离岸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全球化)延展, 出现了新的国际转移的浪潮。 第二,产业转移由零散转为集聚式转移,受到产业模块化发展的 影响,使产业链环节的分解和转移成为可能。纵观国际产业转移 的发展历程,产业转移既包括全部产业的空间位移,也包括产业 链的个别环节(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转移。 第三,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这种态势的直接表现就是产业 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在我国这样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的国 家,产业的区域转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这样的规律。
目录
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与基础理论
产业转移的目的、作用与影响转移的机制
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和建议
一、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与基础理论
(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 经过30 年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 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 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规模2012 年达到了519470亿元,若 换算以1978年为基年的GDP 为88312.26亿元,比1978 年的3645.2 亿元,增长了23.2倍多。按照钱纳里的标准, 我国开始进入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由中期阶 段向高级阶段过渡,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社 会转型期的矛盾,以及国内体制和外部环境中的新问题开 始集中显露出来。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扩 大,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5)开放度。开放度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具 有双面性作用。一方面,开放度提高有利于吸 引资源流入,另一方面资源的流入对承接地的 产品形成竞争,对承接地的产业构成冲击 (6)税收优惠。一般认为税收优惠对于吸引 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很多地方把税收优惠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唯一政策,这是由一定误 区的。 (7)区域政策。有效良好的政策与承接产业 转移具有正相关性,这一论点被很多的事实证 明。
2.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产业转移的变化 第一,在国际经济形势的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 结构升级加速推进,产业高级化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方向。产业转 移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出现。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时 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对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国际间 或区际间移动的描述,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 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的重要途径。这使得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认清形势、抓住 机遇、把握承接原则、创新承接方式、明确承接重点等问题。 第二,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向重点城市 和地区集聚,而能源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 产业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基础条件。中西部地 区也竞相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对高技 术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力图占据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第三,加速东西联动各种政策规划效应依据比较优势形成“东中 西良性互动”,使区域发展差距趋向缩小,形成合理的区域协调 发展格局。
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与政策取向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孙久文
导言
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转移,在全部国 土的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惠互利格局, 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我国优化 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战略导向。 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产业转移问题,多次明确 指出,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 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 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 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