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考穴编》浅评
督脉理论及应用研究略论
姚殷高小 晓文顶组 雯昊平成 员
壹
贰
叁
理 论 研 究
临 床 应 用
小 组 探 讨
壹
理论研究
督脉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素问· 骨空论》云: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 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 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 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 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 中央。 《难经· 二十八难》云: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 属于脑。” 《针灸甲乙经》论督脉之循行,引《素问》与《难 经》之文以述。其引 《素问》之文与《素问·骨空论》所述督脉循行之文基本相同,唯“少腹” 作“小 腹”,“两目之下中央”作“两目之中”及“督脉生病 治督脉”一 句后无“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奇经八脉考》云: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 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 会而终,凡三十一穴。”
督脉与脑、脊髓之间ຫໍສະໝຸດ 关系督脉依附脊髓, 脊髓是督脉循行的一段。
督脉起于大脑下项中循脊入骶, 正是大脑皮质脊
髓束的全程走行, 皮质脊髓束控制着躯干四肢运动,
与督脉在项背部的走行及功能基本一致, 皮质脊髓
束应是督脉在项背部最主要的实质内容。
脊髓的功能有感觉传导、运动传导、躯体营养、支
配内脏活动、反射运动。
主病上: 督脉本身及其别脉的病变会引发脊柱的功能 障碍及疾病。
《脉经 · 奇经八脉病》日: “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 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二风痫疾”。其意 为, 当出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的脉象时,即表明督 脉经络出现闭阻不通,就会表现为腰背强痛,不得俯仰,甚 则会发为大人癫病,刁刁七风痈等疾病。 《灵枢· 经脉》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替上项,散头 上,下当肩脚左右,别走太阳,人贯普。实则脊强, 虚则头 重”。督脉之别因“挟替上项”,因此,当其闭阻不通之 时就会影响到脊柱功能的正常发挥,表现为“实则脊强, 虚则头重”。
传统风水怪穴之”水中穴,瞰泉穴“等巧穴二十二体
传统风水怪穴之”水中穴,瞰泉穴“等巧穴二十二体中国杨公风水学刘江东一脉38代弟子、传人李唯弘/文点穴往往常穴好认,怪穴难辨。
常穴有的人人可知(就是没有学过风水的也可看出一二),但是怪穴就不是常人可知了,非法眼莫可辨!上天垂象,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往往怪穴多为大富贵之地,有鬼神呵护,非常人所识,以待有德者居之(所谓福地福人居也)。
无德之人,不可把此等大地点给他,否则自取其祸!看《地理人子须知》论述。
原文:夫怪穴者,异常之穴也。
眞龙藏幸,穴多异常,人难测识,故曰怪穴。
寔乃造化隐机,以俟有德。
故凡大地,多是怪穴。
但常穴易安稳,怪穴多侥险;常穴虽时师犹可知,怪穴非法眼不可辨。
若识怪不眞,为害不浅。
本欲置之不谈,尙恐庸师嗜利者,籍口奇怪,黎首饮鸩。
又愳([jù]古同“惧”)自认聪明者,索隐好奇,置身险地。
是以将言复辍,欲罢不能。
谓如隐秘而不谈,孰若直陈而破惑?敢将师诀,参以己知,立歌补注,用述其概云。
怪穴破惑歌(续)或然低在深山里,没泥穴可取。
注:地有结于平田污下之处者。
廖氏曰“藏龟闪迹在田中”是也。
张子微谓之天平穴。
中原平洋之地,龙行地中而不可见,间露毛脊,为石骨,为墩阜。
及结穴处,亦要高下分明,此亦名为没泥龙蛇,藏蛰于泥,时有毛脊露出泥外,取其不见龙身,间露一二,知其为蛇龙之蛰藏耳。
此格全在观水势以寻穴。
故杨公云“平地龙神因水势”,又云“凡到平洋莫问踪,只观水遶是眞龙。
”但龙平田散乱难见,而又杂以沟洫,诸水纵横,未易检点,必心目聪巧,而后可识。
不然,亦水边日耳。
或然孤露八风吹,登穴自隈聚。
注:廖氏云:“坐空转面去当朝,不怕八风摇。
”然亦不可穴上受风,登穴隈聚则善也。
张子微天风穴云:“八风可至之地,望之若寒,即之则温;望之似露,登之则藏。
”《发挥》云:“山峻穴高,盖于峻中求平;山露穴出,盖以两肩有蔽。
”似于孤露受风,其实则藏风聚气,此所以吉。
俗眼不识,嫌其露也。
或然直出两水射,临穴有凭借。
注:杨公云“亦曾见穴直如鎗,两水射胁似难当”是也。
针灸必背歌赋之百症赋(2)
针灸必背歌赋之百症赋(2)接上篇文章【原文】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33];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34]。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35];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36]。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37];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38]。
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39]。
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40]。
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41];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42]。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43];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44]。
脊强兮,水道、筋缩[45];目瞤兮,颧髎、大迎[46]。
痓病非颅息而不愈[47],脐风须然谷而易醒[48]。
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49];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50]。
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51];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52]。
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53];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54]。
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55],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56]。
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57];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58]。
湿寒湿热下髎定[59];厥寒厥热涌泉清[60]。
【注释发挥】[33]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顽,顽固。
意为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手三里和少海穴,均位于肘关节附近,阴阳相配,调经活络,可消除两臂顽麻之症。
[34]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曲池穴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肢疾患。
阳陵泉为筋之会穴,治疗一切与筋有关的病症。
阳陵泉与曲池上下相配,可贯通经脉,治疗半身不遂。
[35]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建里为任脉穴,具有调理脾胃、和中理气、消积化滞之功,故名为建里,是主治痞满病的常用穴。
内关通手少阳三焦经及阴维脉,三焦主通行原气,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和气机。
《难经·第二十九难》载:'阴维为病,苦心痛。
'内关具有宽胸解郁,行气利膈之效,与建里相配,相互呼应,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胸中痞满证。
不同频率针药复合麻醉与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应比较
周阻 力 下 降 、 心 肌耗 氧 降低 I 2 1 。针 药 复 合 麻醉 中 , 不 1 . 1 一 般 资料
将9 0例择 期 行 甲状 腺 腺瘤 摘 除或 见表 1 。3 同 的 电针频 率 可 产生 不 同的 临床 疗 效 l 3 】 。本 院近 年 甲状 腺次 全切 除手术 患 者 随机 分为 3组 , 肾, 思胜 恐 。” 由于郁 怒 、 思虑 、 悲哀 、 忧愁 等 情 志 内 2组 经 治 疗后 通 过 3次 H A MD评 分表 明 : 抑 郁
部 分 患 者 的症 状 可能 较 重 。 因此 , 该 药 在 使 用 前及
用 药 过程 中需 对患 者 进 行评 估 , 必 要 时及 时 调 整用
c l i n i c a l C O U  ̄ O o f d e i ma l m o d l e a n a l y s i s [ 1 ] .
关键 词 甲状 腺 手 术 针 药 复合 麻 醉 颈 浅丛 麻 醉
中 图分 类 号
R 6 5 3 . 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0 4 — 0 0 5 5 — 0 3
单纯 颈 丛 神经 阻 滞 下施 行 甲状 腺 手 术 , 易 出现 来 采 用 颈 丛 麻 醉 和 不 同 频 率 电 针 针 药 复 合 麻 醉 完 镇 痛 不完 全 、 牵拉 气管 不适 等 反廊【 “ 。针 刺能 够改 变 成 数 百 例 甲状 腺 手术 . 观察 并 比较 了各 种 麻 醉方 法 中枢 及植 物 神 经 系统 对 机 体 的调 节 和 控 制作 用 , 可 在 甲状 腺手 术 患者 围术 期 中的疗 效 , 现报 告 如下 。 降低 交感 神 经 兴奋 , 使 迷走 神 经 兴奋 、 血 管扩 张 、 外 1 资 料与 方 法
中髎、下髎穴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
待今后临床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建华,刘贺,盂凡民.骶后孔阻滞治疗腰腿痛67例[J].中国临
床康复,2003.7(2):280—28l [2】刘新光.解读功能性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内科杂
志,2006.26(21):1691
[3] 莫平.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便秘的现状与展望[J].国外医学·物理
在针刺操作时,患者多采用俯卧位,可在患者腹部 垫枕头,以充分暴露腰骶部,更方便扪及骨性标志及穴 位。当年老或肥胖患者俯卧不适时,亦可采用侧卧位。 侧卧位时,要保持腰背弯曲、双腿屈起的姿势,以方便 操作。
在临床上也偶尔可见到双侧各有5个骶后孔的病 人,观察可见其骶骨较一般患者略长,第5骶后孔大致 相对于骶管裂孔凹陷的水平。此时,仍以第3、4骶后 孔定位中髂、下修穴。 2具体操作及针感 2.1针具的选择 选择28号3寸针灸针,以合金或 不锈钢制成为佳,取其较为坚韧,并且粗细度合适。 2.2安全深度 八髂穴局部的解剖结构依次为:皮 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臀大肌/竖脊肌、骶后孔; 其浅层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骶神经、骶外侧动静脉的 后支以及臀上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臀下神经p1。在 皮肤表层至骶后孔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脏器,没有大血 管,也没有神经干,在针刺操作方面,3寸深刺是十分 安全的,遇病人体型肥胖更可达3寸以上。在治疗盆 底失弛缓型便秘时,多采用3寸针深刺,进针2.5寸至 2.8寸。 2.3针刺操作 针刺操作时,首先应取准穴位,与皮 肤垂直进针,缓慢将针刺入。在肌肉层时,多感觉针下 坚韧,继续刺入可能会碰及骶骨而有坚硬之感,可将针 尖方向向内调整继续刺入。直至有沉紧且涩滞感,此 时需用较大的指力方能将针缓慢推入骶后孔内。当无 骨性阻挡,并且针完全刺人时,即为成功刺入骶后孔的 标志。针刺时如果反复多次未能刺入骶后孔,在确定 定位准确的前提条件下,可将针身上提但不提出皮肤 表面,再将针尖方向向内调整,可在骶后孔附近探寻以 求刺人之处。 2.4针感 中髂、下髂的针感性质及针感传导方向 与针刺深度有关。在针刺过程中,深度为0.5寸左右
中医经络之——13、督脉(1)
2024/7/26
13
督脉
2、交会穴:
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2024/7/26
14
督脉
督脉
督脉中行二十八,长强腰俞阳关达, 命门悬枢脊中穴,中枢筋缩至阳发, 灵台神道身柱住,陶道大椎颈七下, 哑门风府上脑户,强间后顶百会查, 前顶囟会连上星,神庭素髎水沟扎, 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靠上牙。
10
督脉
类,均与督脉有关。《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 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可知风病与督脉关系 甚切。外风多由足太阳而及督脉,内风多由足厥阴而及督脉。 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髓海 空虚致病,亦当调其督脉。《脉经》还指出:“腰背强痛,不 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疾,”均属督脉主病。而《素 问·骨空论》“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 不孕,癃、痔、遗溺、嗌干”,则应属冲脉、任脉所主病。由 于督脉与冲任脉相通,故连带论述。
肠功能紊乱,肝炎。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2024/7/26
32
脊中 jizhong (DU6)
【配穴】 1、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胀胃痛; 2、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腹泻痢疾; 3、配鸠尾穴、大椎穴、丰隆穴治癫痫; 4、配肾俞穴、太溪穴治腰膝痛; 5、配至阳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2024/7/26
21
腰阳关 yaoyangguan(DU3)
【定位】仰卧位。在腰部, 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 突下凹陷中。
【取法】俯卧,于后正中线, 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约与髂脊相平。
《针灸学习感悟》
《针灸学习感悟》针灸,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接触,才知其深远,无论是针灸发展的历史还是经络穴位排布与主治,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去探索、去研究。
下面就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其中有我感兴趣的,有我解答的疑惑,也有我对针灸的一些看法。
一、再论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宋金元时期是一个医学流派纷呈,学术思想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无论是针还是方都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北宋,最重要的创举就是铸造“铜人”和编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些在书中有介绍,然而关于南宋的针灸学发展却提及较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宋的情况。
南宋,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推进了南方的医学文化。
庄绰著《灸膏育腧穴法》,本书介绍了唐代孙思邈、宋代王惟一以及其他各家的取膏育俞穴法,收录在《西方子明堂灸经》中。
窦材编写的《扁鹊心书》,提倡多壮灸法。
史嵩将家藏的《灵枢经》公开印行,使一度濒于失传的经典得以重新引人重视。
王执中编著《针灸资生经》。
闻人省年编《备急灸法》一书,介绍痈疽、疗疮、腹痛、泄泻等二十种病症的灸治法。
金元时期,除了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针法,马丹阳的“天星十二穴”,窦汉卿的“八脉交会穴”,滑寿的《十四经发挥》,还有一些其他医家也使用针灸。
金代张元素,取五输穴治疗伤寒、中风大接经治疗学说(该法是治疗中风病的一种方法,即针刺十二井穴,以沟通十二经脉气血,使十二经脉气血阴阳交注正常运行。
)、取同经原穴治疗脏腑病、重视特定穴的放血疗法与灸法。
张从正,字子和,师从刘河间,著有《儒门事亲》,主攻法治病,多用泻血法。
李杲,号东垣,师从张洁古,著《脾胃论》,也用针法,多宗《内经》。
明·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辑“东垣针法”。
罗天益,字谦甫,师从李东垣,后又从窦汉卿学针法,在所著《卫生宝鉴》中兼有针灸的内容,可见当时医家对针灸应用的重视。
二、穴名解三百多个穴位对于我们来说要记住着实有些困难,而对穴名的阐释可以很好的让我们记住这些穴位以及他们的功能,而从富多彩的解穴内容同时可以让我们见证古人在穴位命名上的无限智慧。
《循经指压健康疗法》陈玉琴(特定穴)
《循经指压健康疗法》陈玉琴(特定穴)特定穴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
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共有十类。
1.五输穴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
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
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
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
《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
”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
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2.原穴、络穴“原”即本源,原气之意。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十二原”。
经络的故事:循经感传之谜(转)
经络的故事:循经感传之谜(转)针灸止痛消炎的功效确切,这已被古往今来国内外无数案例所证实,但针灸是如何通过经络传导刺激信号的呢?换句话说,穴位刺激能通过经络进行远距离传输吗?让我们先从中国古代的医书中寻找答案,再看看我国科学家如何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奇妙的经络现象。
从古代的“得气”到现代的“循经感传”据《内经》有关针灸的记载,“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的说法就是指“得气”。
用现在的话来说,得气实际上就是一种针刺后的“循经感传”现象。
1970年代以前,国内外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文字记载多达近百例。
例如,日本的长滨善夫对一例经络敏感者的循经感传现象做过详细描述。
我国的陈克勤对两例循经感传现象也做过仔细观察。
除了个人的零星研究外,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经络协作组还曾开展系统研究,他们从北京和保定的4个单位随机选定1000人进行了经络敏感性普查,普查对象的年龄在15-60岁之间,包括工人、军人和学生等不同职业,既有正常健康人,也有疾病患者。
他们采用的测试方法是以低频电脉冲(每秒4-5次)刺激十二经井穴,然后按照经络感传循行的距离确定为4种类型:不敏感型、稍敏感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其中后3种人群的比例为18.3%,被称为经络敏感者。
后来的隐性循经感传(电刺激加机械叩击)研究证明,93%以上的人都具有隐性循经感传现象,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另外,在循经感传的敏感线上,还发现了低电阻、高传导等特性,说明经络现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只不过主观上经络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
50多年来,中外学者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针刺信号可沿体表经脉路线跨越多个神经节段,连续纵向移动,其速度比神经传导及血流速度慢,约每秒数厘米,而且移动可因经脉线上的机械压迫、局部降温或注射生理盐水而停止。
有趣的是,当某处有病灶时,感觉可偏离原来的传导部位,改向病灶方向移动。
这些特性被总结为循经感传的循经性、慢移性、中止性和趋病性。
循经取穴
循经取穴“循经取穴”是中医提倡的治理方式,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打通经络之气,使机体达到阴平阳密的健康状态。
在推进“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研究的过程中,我校也尝试用“循经取穴”的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行动研究为杠杆,为课题研究做养生保健,扎实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点“统筹导引”之穴,疏“系统性、接地气”之经络在主课题的指引下,我校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由于学校缺少纵深的统筹安排,各教研组研究问题过于多变,研究没法在原有层级向下深入。
再则,由于学段教学内容的不同,有的研究主题并不能使整个教研组的老师都主动参与进来。
可见,刺激“统筹导引”穴位,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围绕“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研究专题,召开问题诊断研讨会,从问题意识、课堂观察等方面入手,列出了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加以分析与研究,去粗取精,拾遗补缺。
归类整理后,各教研组再从中选出在实际中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各备课组根据本组情况、任教学段与学情,制定本组研究专题,教师围绕研究专题,选择教学内容,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实践课研究。
例如,语文教研组,从“写”这一难点入手,申报了“基于学情视角的微习作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一、二年级以《图话结合》为主题,三年级则以《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为主题,四年级以《阅读教学中穿插小练笔的策略》为主题,五年级以《如何布局谋篇》为主题,确定本学期的微课题研究主题、内容。
主题明确之后,各“备课组”再商讨本组问题研究的策略及研究步骤。
以四年级语文研究主题为例,老师们确定了“五步”实验法,即精彩段落,仿一仿;课文空白,补一补;悬念结尾,续一续;动情之处,抒一抒;古诗意境、叙一叙。
操作方法都是从“基础”和“入门”的地方抓起,有多条路径供教师选择,基本能够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组内年轻教师可以依照流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组内骨干教师可以交错创新,有所侧重。
针灸穴名解.高式国
穴位系于经络,经络出自经筋。
经筋犹山脉,经络犹河川,穴位则沿河两岸之城镇耳。
故欲言穴位、先言经络,欲言经络,先言经筋。
人体则犹不规律之地球也。
人对经穴之认识,当由养生静坐体会经络动静之妙,有所心得,而志其位置,又复察其流注敛散,而知其性能。
其中妙义,俱由自觉而知。
其命名也,或因共在处.或取其事功,或喻之以物象,等等不一。
用二三字义,标明其体用性能,而定其名称,此非信口偶然者也。
若云必表而出之,虽圣人有所不能。
经筋及经络人体机构,极属唯物。
经筋确有形质可考,在《灵枢经》中早有记载,近代医书生理解剖言之更详。
经络虽无形质可见,而确有实在作用。
即老子所云:“无之以为用”也。
按当时老子以目之所见者为有,其所不见者为无。
尚不知大气中更有好多元素。
愚窃度之,经络产自经筋,由两条经筋夹成一条经络,犹两山夹成一谷,两岸夹成一川也。
在解剖上只能提出经筋,而两条经筋夹隙间之经络,则提之不出。
譬如房屋墙壁有裂缝,外可入风,内可通气,内外交通,作用显然,人尽知之,人尽见之。
若将此房拆毁,则砖石若干,土木若干,俱有形质可考,而在未拆房以前,有目共睹之墙缝则解剖不出。
经络之于人身,即犹是也。
不见针灸医疗,循经取穴,均在两筋夹隙中间乎。
问刺之有痛有麻感觉不同者何也?曰:此犹盖房时先设铁筋木板为之结构,刺中铁筋则金声,刺中木板则木声,刺中土坯则无声也。
故曰欲知经络先识经筋。
从来一般中医急于救疗,故研究经络者多,讲求经筋者少。
致使针灸学者,对于经络学说信其当然,而不究其所以然也。
愚又常观生理学胚胎初形,形如圆珠,逐渐成长,状如蝌蚪,即头部与脊柱先成形也。
因思经络十四,应以头脊为始。
又考针灸学术,我国开创最早,相沿多年,均以手太阴为诸经之首,近又有拟以手少阴为诸经之首者,愚均以为未洽。
故逞主观浅见,拟以督脉为首经,任脉次之。
犹先定乾坤两卦,为大体阴阳,其他太少明厥之六经,则犹震巽坎离艮兑六子卦也。
此等学说,《医易通论》言之最详,故不赘述。
经络考
<篇名>经络考书名:经络考作者:张三锡朝代:明·万历三十七年年份:公元1609年<目录><篇名>自序属性:张三锡曰∶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所主。
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
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犹适燕而南行,岂不愈劳而愈远哉?方书云∶“不读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诚确论也,世人以经络为针灸家书,皆懵然罔究,妄举妄谭。
即如头痛一症,左右分经,前后异同;同一腹痛也,而有中脘、当脐、少腹之分;同一害眼也,而有大、小、黑珠、白珠、上下胞之异。
在肺而用心药,则肺病不去而复损心经;在血而用气药,则气反伤而血病益滋。
东垣曰∶伤寒邪在太阳经,误用葛根汤,则引邪入阳明。
是葛根乃阳明经药,非太阳经药也。
即此而推,其夭于药者不知其几矣!仁人君子,慎勿轻议,当留心于此焉!今将《素》、《难》、《灵枢》等经,及滑伯仁《十四经络发挥》,纂其最要者,为《经络考》。
<目录><篇名>经脉属性:\r仰人尺寸之图\p06-d32a1.bmp\r\r伏人尺寸之图\p06-d32a2.bmp\r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故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目录>经脉<篇名>肺手太阴之脉属性: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然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咳,烦心胸满,背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音糅。
瞀,音务)。
此言肺经脉气之行,乃为第一经之经脉也。
凡言手者,以其井、荥、俞、经、合等穴,皆起于手也。
凡言足者,以其井、荣、俞、经、合等穴,皆自足而始也。
《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
《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明时(约生于公元1465—1506年前后)归安双林(今浙江归安县)人。
曾授御医,汪机在《针灸问对》中称凌氏“熟于穴法”。
著有《流注辨惑》1卷(已佚),《集英提要针砭全书》又称《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等。
其后人均传其针灸术,世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十六世。
其八世孙凌声(南)臣再传弟子清代江上外史,曾以凌氏学术为主,编成《针灸内篇》1卷。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内容为经穴专著,并有针灸歌赋43首,明堂论7篇和图36幅,《集英提要针砭全书》据载尚存,但在北京、南京等图书馆中均未见到。
另在江苏省中医学校所编的《针灸学》中见到摘录的《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
另在江上外史编的《针灸内篇》中有凌氏针刺手法记载。
由此可见,凌氏是以针刺为主、又熟于穴法的一位明代针灸学家。
重视配穴《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是在金代窦汉卿《通玄指要赋》的基础上加以“应穴”而成,例如窦氏对行步难移,仅取太冲穴;而凌氏又加取丘墟以应。
这样两穴相配,其效更著。
凌氏重视配穴处方治病,强调邻近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前后、上下相呼应,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兹将其配穴录于下:(一)头面五官疾患头晕目眩——风池配合谷。
耳闭(聋)——听会配翳风。
眼痛——合谷配睛明。
眼昏目赤——攒竹配太阳。
目疾——行间配睛明。
目昏不见——二间配太阳。
疟生寒热——间使配百劳。
五劳羸廋——足三里配膏盲。
泻肾——然谷配阴交。
尸厥——维会配百会。
冷痹肾败——足三里配小海。
泻死胎——三阴交配合谷。
鼻塞无闻——迎香配上星。
头痛——丝竹空配风池。
眵腻冷泪——临泣配攒竹。
风伤项急——风府配承浆。
牙齿痛——太溪配二间。
头项强——承浆配风府。
头项强——后溪配承浆。
(二)胸腹疾患胸膨胀——内庭配水分。
胸满血鼓——期门配中脘。
反胃心疼——劳宫配章门。
七疝偏坠——大敦配阑门(阴茎根旁开三寸处)咳嗽寒痰——列缺配太渊。
针灸必背歌赋之通玄指要赋(1)
针灸必背歌赋之通玄指要赋(1)【题解】通玄指要赋又名流注指要赋,为金元时代针灸学家窦汉卿所著,首刊于《针经指南》。
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及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均收录了此赋。
针灸内容博大精深,文字深奥,难于理解记忆,本文用赋的体例将针灸的理论及临床应用加以阐述,易于理解,方便记忆,指导临床应用,可举一反三,言简而意赅,故命名为'通玄指要'。
窦汉卿的另一篇名著《标幽赋》偏重于针灸理论的阐明,本赋偏重于临床治疗取穴的论述,包括50余种疾病的取穴处方,确有'除疼痛于目前,愈瘵疾于指下'的功效,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必欲治病,莫如用针。
巧运神机[1]之妙,工开圣理之深[2]。
外取砭针[3],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4],善回阳而倒阴[5]。
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6],或沟池溪谷以歧异[7],或山海丘陵而隙共[8]。
斯流派以难揆[9],在条纲而有统[10]。
理繁而昧[11],纵补泻以何功[12],法捷而明[13],曰迎随而得用[14]。
【注释发挥】[1]巧用神机:神机,指患者的体质、气血盛衰及精神状态等。
指应善于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
[2]工开圣理之深:工,指医生。
开,指开展,发扬。
圣理,指古代高明的针灸医学理论。
即优秀的医生能发扬博大精深的针灸理论。
[3]砭针:意为针刺治病。
砭即砭石,为古代针具的雏形。
[4]中含水火:水火,指寒热。
在此指补热泻凉的针刺手法。
[5]善回阳而倒阴:回阳,指用退热的针术,泻除亢进的阳邪。
倒阴,指用温补的针术,使阴邪过盛导致的阴寒恢复温暖。
[6]经交错综:十二经脉阴经交于阳经,阳经交于阴经,或数经相交,通达全身的上下表里,构成错综的循行通路。
[7]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有的。
歧,为路,岔路,指经穴的位置大小深浅不同,以沟、池、溪、谷命名加以区别。
狭窄的称沟,如水沟、蠡沟、支沟等;较深的称池,如曲池、阳池;肉之小会称溪,如解溪、阳溪;肉之大会称谷,如合谷、前谷。
平刺穴位埋线、直刺穴位埋线与排针平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比较
紧张型头痛为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全球患病率为38%,终身患病率为46%,占头痛患者的70%~80%[1]320。
近年来紧张型头痛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颅周肌肉障碍、肌筋膜炎、心理因素、神经介质代谢紊乱、中枢调节机制异常等有关[2]。
西医以止痛药、肌松药和抗抑郁药治疗为主,但长期反复服用止痛药易导致药物依赖性头痛。
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具有独特优势[3]。
研究表明,排针平刺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稳定,可重复性强,但留针时间长,导致留针部位疼痛、血肿、出血或针具脱落等风险[4];穴位埋线法治疗紧张型头痛,通过持续刺激穴位,可避免长时间留针,减少治疗次数,具有一定的疗效[5]。
本研究我们比较了平刺穴位埋线、直刺穴位埋线与排针平刺治疗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中医院确诊为紧张型头痛的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刺穴位埋线组、直刺穴位埋线组与排针平刺组,每组30例。
平刺穴位埋线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40±11.60)岁;平均病程(17.72±17.93)个月;伴颅周压痛17例。
直刺穴位埋线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0.30±9.99)岁;平均病程(16.00±15.96)个月;伴颅周压痛18例。
排针平刺组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77±11.51)岁;平均病程(16.77±21.18)个月;伴颅周压痛15例。
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伴颅周压痛例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泰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17-005-01)。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1]321中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头颅CT/ MRI排除颅脑损伤、颅内器质性病变;年龄18~60岁;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畅谈循经取穴法(一)
畅谈循经取穴法(一)循经取穴是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其所属的经脉,而后在其所属的经脉上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这是针灸治疗中的基础取穴方法,下面我谈谈关于循经取穴法的一些理解与迷思。
传统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口面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经典总结。
用足三里治疗胃痛、肚子痛,以及用合谷穴治疗牙痛、颜面问题,这些基本没有疑问。
一般的大家疑问都集中在“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上。
1腰背委中求,是所有针灸同道都知道的道理了,但是能真正应用于临床并不是那么容易。
很少人单纯只用毫针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背痛,因为效果其实并没有那么理想,因而甚至有人开始对此产生了怀疑。
一般用针灸治疗腰痛,临床上很多人都是先扎肾俞、大肠俞等腰部背俞穴,而后再顺道取上委中,这已是约定习俗的套路了。
这样的方法,即使经过治疗后,腰痛症状缓解了,也不能充分地证明是“腰背委中求”的效果。
台湾的宋文靖医师的经验可以参考一下,他对于如何扎委中才能产生最好的疗效尤其有独到的经验。
他认为,扎委中要扎膝腘横纹的中央,针要慢慢地顺着捻转下去,只要没有碰到阻力,没有缠针现象,以一寸半的针大概能全扎进去,顶多留一二分在针孔上。
当徐徐针下后再向左向右捻转一下,让穴位取得针感,那么发生在腰部的扭伤,或背部的酸痛都能得到立即的舒缓。
我认为,宋医师针刺委中有三要点,第一刺膝腘横纹的中央;第二进针必须缓慢;第三进针要深达寸半,再缓慢左右捻针得气。
宋医师的经验值得参考,要想针刺委中效果好,需要认真研习一下他的针刺技巧。
亦有人认为,“腰背委中求”的真正含义是在委中刺血,而不是用毫针刺委中。
委中,又叫血郄,是常用的刺血部位。
在《黄帝内经》里头也提出了委中刺血治疗腰痛的方法,“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
刺中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素问.刺腰痛》)翻查各种针灸医案,单纯用委中刺血治疗急性腰扭伤,多得数不胜数,而单纯针刺委中治疗急性腰扭伤却寥寥可数。
循经取穴名词解释
循经取穴名词解释
循经取穴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选穴原则,即根据经络的分布和走向,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
这种选穴方法强调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关系,认为经络是联系人体内外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循经取穴的主要依据是《黄帝内经》等古籍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记载了十二经络的分布、走向和主治病症,为循经取穴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针灸师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结合经络学说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5:659. [3]龚 廷 贤.万 病 回 春 [M].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2007:
1 《循 经 考 穴 编 》概 述 《循经考 穴 编 》重 点 论 述 了 经 脉 流 注 和 经 穴 考
证,全书共二册。首论 “十 二 经 阴 阳 传 注”,次 述 “内 景 赋 ”,再 叙 “考 穴 编 ”;按 十 二 经 脉 气 血 流 注 次 序 ,依 次阐述脏腑经脉 的 分 布、循 行、功 能 和 病 候,并 随 经 插 叙 各 经 所 属 腧 穴 ,考 证 注 释 其 定 位 、针 灸 方 法 及 主 治病症;其后介绍了 任 督 二 脉 及 奇 经 八 脉 的 循 行 及 所属腧穴。书末附有 人 体 脏 腑 图 (包 括 五 脏 正 面 及 背 形 图 、脏 腑 内 景 图 、气 海 隔 膜 图 、阑 门 水 谷 泌 别 图 、 欧希范五脏图、肺 右 侧 图、右 肾 命 门 图、五 脏 总 系 于 心图等九幅)、骨度 尺 寸 及 部 位 图 (四 幅)、背 部 及 膺 腹部部穴图。
2001:552. [8]陈增潭,赵伯智,张和燕,等.肝炎血热证与循环 免 疫 984,(3):16-18. [9]程滨珠.银屑病sIL-2R 和 TNFα变化与 中 医 证 型 的 关 系
[J].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外 科 杂 志 ,1999,5(4):237-238. [10]姚泰.生 理 学 [M].5 版.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2003:
该 书 以 经 脉 循 行 为 纲 ,条 分 缕 析 ,详 考 历 代 针 灸 古籍中经络腧穴相 关 论 述,先 论 十 二 经 所 属 脏 腑 的 生理特点、病 理 状 态 及 预 后 判 断,再 考 人 体 十 四 经 脉 、奇 经 八 脉 的 循 行 路 线 、流 住 次 序 、气 血 特 点 、经 络 交 会 关 系 及 经 穴 定 位 、功 效 、主 治 症 、刺 灸 宜 忌 、穴 位 总数 等,考 证 精 准,文 献 翔 实。 在 取 穴 方 面,不 但 重 视 骨 度 尺 寸 ,还 重 视 自 然 标 志 和 活 动 标 志 。 如 “足 三 里穴”条下有“穴在 膝 眼 下 三 寸,胻 骨 外 大 筋 内 宛 宛
128. [4]李用粹.证 治 汇 补 [M].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2005:
52-53. [5]孙一 奎.医 旨 绪 余 [M].南 京:江 苏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1983:57. [6]缪希 雍.神 农 本 草 经 疏 [M].北 京:中 医 古 籍 出 版 社,
2002:27-28. [7]王新 华.中 医 基 础 理 论 [M].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范行准认为其体 与 《十 四 经 发 挥》体 例 相 似,但 其内容与构成却远较滑伯仁之书复杂 。 [1]
原书 作 者 及 成 书 年 代 不 详,现 存 本 为 清 初 手 抄 本,原为范行准先生栖芬室藏书[2],现藏于中国 中 医 科学院 图 书 馆。 该 抄 本 未 署 撰 者 姓 名,亦 无 序 跋。 黄龙祥认为成书年代在清康熙年间 。 [3] 范行准 及 黄 龙 祥 均 认 为 该 书 作 者 可 能 是 严 振 ,根 据 “本 书 引 用 的 书 至 明 万 历 而 止 ”,而 “姑 定 它 是 明 季 作 品 ”[3]。 2 《循 经 考 穴 编 》特 色 2.1 引 征 文 献 丰 富 ,保 存 已 佚 医 籍
该书主要取材于《针 灸 集 书》《针 灸 聚 英》《针 灸 大成》《奇经八脉 考》及 《窦 氏 针 书》。 除 卷 首 二 篇 绪
论“十二经传 注 ”、“内 景 赋 ”直 接 抄 自 《针 灸 集 书 》、 《类 经 图 翼 》外 ,其 余 各 篇 均 系 综 合 诸 家 文 献 ,参 以 己 见,编辑而成。其中 十 二 经 各 经 前 的 脏 腑 总 论 录 自 《针灸聚英》;十二经 之 提 纲 原 文,多 本 之 《针 灸 甲 乙 经》;任督二 经 的 提 纲 文 字,多 取 自 《难 经 》,而 兼 参 《针灸甲乙经》;奇经 八 脉 则 多 参 考 《奇 经 八 脉 考》和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合类》等 。 [1]
[摘 要] 《循经考穴编》是一部关于经脉流注、经穴考证的针灸学专 著。 从 书 的 内 容 构 成、作 者、版 本 考 据 及 腧 穴 考 证、刺 法 特 点 等 方 面 进 行 评 述 ,并 浅 议 该 书 中 描 述 的 透 针 刺 法 、刺 络 放 血 及 沿 皮 刺 法 等 对 临 床 的 指 导 意 义 。 [关 键 词 ] 《循 经 考 穴 编 》;浅 评 ;刺 法
226-228. (收 稿 日 期 :2010-01-30;修 回 日 期 :2011-02-24) [编 辑 :李 巍 ]
《循经考穴编》浅评
李 焕 芹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中 医 医 院 针 灸 中 心 ,北 京 市 东 城 区 美 术 馆 后 街 23 号 ,10001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全 国 名 老 中 医 药 专 家 传 承 工 作 室 建 设 项 目 * 通 讯 作 者 :hqin_li@163.com,(010)52176644
该 书 引 征 历 代 医 学 典 籍 颇 多 ,尤 其 是 针 灸 医 籍 , 如《针灸甲乙经》和《铜 人 腧 穴 针 灸 图 经》等 数 十 种, 其中不少文献早已失传。如书中引录了明代著名针 灸医家凌云已 佚 遗 书 原 文 共 18 条,其 中 引 针 法 10 条,引《经神集》8 条。 书 中 “一 法 ”的 刺 灸 法 内 容 及 不 见 于 《针 灸 大 成 》和 《针 灸 聚 英 》的 腧 穴 主 治 症 均 多 于《针方六集》一书 所 引“窦 氏”之 文,从 而 较 为 全 面 地 保 存 了 《窦 氏 针 法 》的 内 容 。[3] 2.2 循 经 考 穴 ,精 准 详 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