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度最小。当聚丙烯基体中添加PP—g—Si时,虽 然PP—g—Si不能与玻纤上氨基硅烷偶联剂的氨 基发生反应,但可以发生极性吸附而生成氢 键“],因此也提高了界面剪切强度。
Fiz·1|nttrfacL^l shear streagth
(b)PP/PP-g—MAH matrix Fig.2 SEM of PP/CF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将残留的玻纤进行 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试结果见Fig.5。由 Fig.5可以看出:原始玻纤表面较光滑,上面明 显吸附有硅烷偶联剂,直径大约为17.05"m。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与硅烷偶联剂发生了化学 反应生成了致密层,四氢化萘无法萃取掉,玻纤 明显变粗,直径增加到22.02,urn。硅烷接枝聚 丙烯与硅烷偶联剂仅仅是发生了物理吸附形成 了氢键,这种物理吸附层可以被四氢化萘萃取 掉,因此玻纤直径不仅没有变粗,甚至比原始玻 纤还要细,测量直径为14.58 Fm,原因是四氢 化萘萃取掉了部分物理吸附的硅烷偶联剂层。
关键词:硅烷接柱聚丙烯f马来酸酐接技聚丙烯,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增容
中围分类号lTQ325.1+4
文献标识码rA
立章编号:1000—7558(2007)05—0128-04
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PP)复台材 料,由于PP非极性、表面能低,其与极性GF复 合后仅是物理包覆GF,因而界面强度较低而影 响其力学性能的发挥。为提高玻纤与聚丙烯的 界面粘接强度,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对玻纤进行 表面处理。其中向聚丙烯基体中添加功能化聚 丙烯可有效地提高界面粘接强度,获得力学性 能优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硅烷 接枝聚丙烯(PP—g—Si)作为偶联剂用于改善 PP/GF界面的研究报道还不多“。]。笔者将自 制的硅烷接枝聚丙烯添加到PP/GF体系,作为 偶联剂用以改善PP和GF界面牯接力,制得复 台材料。采用微珠脱粘法测定了PP/GF的界面 剪切强度,利用FT—IR和SEM探讨了增客机 理,并与PP—g—MAH的增容机理进行了比较分 析。
【a)As received
Fig,5
(b)PP/MPP matrix
tc)Pv/PP—g—Si matrix
glm SEM ot remaining
fibers after 72h tetralin extraction万方数据Fra bibliotek第5期
蓟学习等,PP-E—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摘要:幸j备了硅娩棰鞋秉丙游(PP一口-Si),研究了PP—g—Si诈为PP/GF律承妁界面捐霉刺对界面鳕夸的影 响.井与马采酸酐接枝泉丙蚌(PP-g—MAH)的增客机理进行了比较。站秉表明tPP-g—Si的坩客机理为 PP—g—Si的甲硅烷基氧与玻纤表面氨基硅炕的氨基相互吸附生成了氩犍t而PP·g·MAH的增客机理为 PP—g—MAH的酸酐基团与氨基硅烷的氧基发生了化学键合.
131
3结论
PP-g.Si和PP—g—MAH都可以提高PP/GF 的界面剪切强度,PP-g—MAH效果较好。在聚 丙烯基体中添加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时,断裂 方式为界面层基体脆断;添加聚丙烯接枝硅烷 时,断裂方式为界面层基体韧性撕裂。PP—g—Si 的增窖机理为PP—g—Si的甲硅烷基氧与玻纤表 面氨基硅烷的氨基相互吸附生成了氢键,而 PP—g—MAH的增容机理为PP-g—MAH的酸酐 基圃与氨基硅烷的氨基发生了化学键合。
第23卷第5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Z007年9月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23,No.5 Sept.2007
PP—g—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刘学习,戴干策
(华东理T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宴骑室,上海200237)
通过PP-g—Si对PP/GF力学性能影响的研 究和SEM观察,我们认为PP-g—Si对PP/GF的 增容机理为:PP—g-Si的甲硅烷基氧与氨基硅 烷的氨基相互吸附生成了氢键,示意图jtllFig.
3a。
文献[1。2]认为,硅烷接枝聚丙烯可以与纯 净玻纤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键,因此提高了 界面结合强度。本文所用玻纤已用氨基硅烷预 处理,玻纤表面设有可以反应的羟基而是氨基, 只能形成氢键。按Pauling的观点,硅原子的电 负性比碳原子小8]。硅一碳键具有12%舶离子 特性,而硅一氧键的离子特性则高达50%,因此 氧原子吸附氨基上的氢而形成了氢键。
l实验部分 1.1原料
聚丙烯(PP):Y1600,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 司;短切玻璃纤维:4.5ram,上海耀华玻璃有限 公司;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实验室自制;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固相接枝, 实验室自制;抗氧剂i010;DSTP:瑞士气巴一基
嘉(Ciba—Geigy)公司。 1.2 PP/GF制备
(c)PP/PP—g—Si matrix
2.2不同基体微观形态 从Fig.2中可以看出,无相容剂样品的拔
出纤维表面非常光滑,几乎无附着树脂存在。说 明极性的玻璃纤维与非极性的聚丙烯之间结合 力非常弱,仅仅是熔融的聚丙烯基体物理包覆 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破坏时,聚丙烯基体与玻 璃纤维很容易发生脱落,从而没有充分发挥玻 璃纤维的增强作用,力学性能较差。在聚丙烯基 体中添加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由于聚丙烯接 枝马来酸酐可以和玻璃纤维上的氨基硅烷发生 化学反应,拔出纤维上包覆大量的聚丙烯基体, 形成了致密的树脂层,但断裂方式是界面层基 体脆断。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聚丙烯接枝硅烷 时,玻璃纤维表面被树脂完全包裹,玻璃纤维与 基体树脂紧密结合,说明玻璃纤维与基体之闭 发生了强有力的界面结合.而且断裂方式为界 面层基体韧性撕裂。 2.3增客机理
做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
2结果与讨论
收稿日期:2006—07-03;恪订日期:2006-12—04 联最^{刘学习.主要从事热塑性复台材料研究.E—mailtxuexiliu@eoust.edu.cn
万方数据
第5期
刘学习等tPP-g—Si与pP-B-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LlU Xue-xi.DAI Gan-ce
(s细据x鲫z.46Drd细j∥Chemical Engfn£cting,East c^m口U”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iSilane—grafted polypropylene manufactured by a reactive grafting process was used as the coupling agent in p01yProPylene/gIass—fiber composites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ol the in- terfaeial regions.The compatibilizing mechanism of Silane-grafted polypropylene was investlgat- 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atibilizing mechanism of silane grafted polypropylene Oil PP/GF lies in the hydrogen bond between silane grafted polypropylene and the silanized GF. While the compatibilizing mechanism of maleie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on PP/GF lies in the chemical action between maleie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and the silanized GF.
粘力,根据公式(1)计算界面剪切强度(j昭s)。
,FS5=F/丌·d·,
(1)
式中;F——脱粘力}d——纤维直径;z——树
脂球的包埋长度。 1.4微观形态观察
在Cambridge 200S(英国)扫描电子显微镜 上观测,样品为液氮脆冷后的断面,
1.5 FT—IR分析
将不同基体的PP/GF试样,在索氏抽提器 用四氢萘萃取72 h,完全溶解PP,残留的玻纤
2.1不同基体的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剪切强度是界面粘合好坏的反映。在
基体中添加相容剂,可以促使基体与纤维发生 不同的作用,因而必将体现在界面剪切强度大 小上.不同基体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见Fig.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聚丙烯基体里添加相容 剂,可明显提高基体与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当 基体为PP/PP—g—MAH时,界面剪切强度最高。 这与其力学强度(拉伸和弯曲强度)最好相一 致,原因在于PP—g—MAH上的马来酸酐基团与 玻璃纤维上氨基硅烷偶联剂的氨基发生了化学 反应,形成了化学键合o】。当基体为纯聚丙烯 时,在纤维和聚丙烯之问没有任何分子间相互 作用。固化过程中聚丙烯基体收缩,纤维和聚丙 烯之间的粘接仅有机械摩擦力,因此界面剪切
参考文献; [13 Feller J F,Cheherc B.Guyot A·一吐J叩rn丑l of Adhe-
sion.1996.58(3~4)。299~313. [2]Qiu W L,Mal K C.Zeng H M.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5clenc_e·1999·7l(10)l 1537~1542. [3]余舒英(YU Jian-ylng).周祖福(ZHOU zu.fu).闻莸
1l PP/PP-g-MAHI 2I PP/PP—g-Si 3t PP.
吸收峰为反对称CH:伸缩振动,2872 cm-1处的 吸收峰为对称CH。伸缩振动,2841 cm.1处的吸 收峰为对称CH:伸缩振动,这四处的吸收峰为 聚丙烯的特征吸收峰。当基体为PP或PP/PP- g—Si时,谱图上几乎投有这些聚丙烯特征谱带, 说明玻纤表面的PP主要为物理结合,已基本被
四氢萘所萃取。而基体为PP/MPP时,谱图上 出现了明显的聚丙烯特征谱带,说明部分PP分 子链以化学键的形式仍然联结在玻纤表面。由 此证明,MPP分子链上的酸酐极性基团与玻 纤表面化学键接的氨基硅烷偶联剂发生了界面 化学反应,而PP—g—Si分子链上的甲硅烷基氧 与玻纤表面化学键接的氨基硅烷偶联剂仅仅发 生了物理结台(氢键)。
扛(WEN Di-j-扭na).复合材料学报(Acm Materiae
Compositae¥inics).2000,17(3)I 6~10. [43 Plueddemann E P.Sihne Coupling Agents.Plenum
Frets.1982,SO~51. [5】FaulingL.TheNature oftheChemical B。Bd.2ridEd.-
Ithaca,N.Y.t钿netl Uni垤xsi坶prees.1948l 69.
[6]章晓氲(ZHANG XlaO-qing).浙江化工(Zhejiang Chemical Indtmtry).1991.22(4)136~弛.
Compare the Compatibilizing Mechanism of Silane-Grafted Polypropylene with Maleie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on PP/GF Composites
将不同基体的PP/GF试样在索氏抽提器 用四氢萘萃取72 h以完全溶解掉PP,残留的玻 纤做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谱图见 Fig.4。由文献[6]可知,2955 cIllll处的吸收峰 为反对称CH,伸缩振动谱带,2921cm-1处的
万方数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舡
9cHJ
Ⅲ pp.ApSi——ocH,

octi,
』y‰ 晰
勿笏 ,。¨+ 叫 一
一—一豺豺r扣…“m
Fig.3 The compatlblllzlng mechanism
4000
3…“J
2()00 frfcnl。l
retaining F垃.4 IR speetrt of
glass fiber*
after 72 h tetralln extraction
将聚丙烯粒料、短切玻璃纤维、PP-g—Si或 PP—g—MAH和抗氧剂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 后,经TTI一80注塑机直接注塑成力学性能测试
样条。 1.3界面剪切强度测定
用显徽镜观测纤维被包埋长度和纤维直
径。取下制作好的试样,将其置于单纤维电子强
力仪上(YG004A,常州市第二纺织机械厂),进 行微脱粘测试,测试速度为2mm/min,记取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