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一生物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初一生物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被称作——绿色学科。

2、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

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动物约150万种,植物约30万种。

3、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吃饭、喝水、呼吸、出汗、排尿。

(2)生长发育: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3)繁殖后代: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植物开花结果。

(4)遗传和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5)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

(6)适应并影响环境: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适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 影响”)。

再加一条(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范围:海平面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

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绝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如绿孔雀的栖息地是热带雨林,仙人掌的栖息地是沙漠。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科学探究: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探究中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即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由实验变量引起。

4、探究的常用方法有: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法、测
量法、调查法等。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第四节生物学的探究工具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如右图)
2.最重要的结构:目镜和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目镜和物镜决定。

(计算方法: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注意: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如图)
3.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反光镜:两面,分别是平面镜和凹面镜。

注意:外界光线强,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外界光线弱,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4.显微镜的使用:
(1)取拿与安放:
(2)对光(“ 四转一看”):
一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二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四转反光镜:出现明亮的视野。

一看: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成功标志: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注意: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3)安放装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移动装片,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4)观察:(降镜筒---升镜筒---找物象---微调)
第一步: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镜头接近装片约2mm处停止。

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第二步: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发现物象为止。

第三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整理与存放:转粗准焦螺旋,取下装片。

用纱布擦干净。

若物镜、目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使镜筒降至最低。

竖立反光镜。

放回镜箱,返回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