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题01力学课件

合集下载

2017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部)

2017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部)

★常考点三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在运动 时间 相同的情况 下,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在运动 路程 相同的情况 下,比较物体的运动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3)速度是描述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是运 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快慢 的.
(1)参照物是事先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任意性原则;二是方 便性原则.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球、地面 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易错警示]①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的物体本 身当作参照物,因为这一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 的.②我们平常说地球公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而地球 自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地轴.
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 ,常用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
是:千米(km)、分米( dm )、厘米(cm)、毫米
( mm ) 、微米(um)、纳米( nm ) .
2.单位换算:1 m=103 mm=
um=109 nm.
[帮你归纳]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m.2.手掌的宽度约 为1 dm.3.指甲的宽度约为1 c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铅笔芯的直径约为2 mm.5.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纸张的厚度约为0.1 mm.7.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 约是1.5 m.8.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
2.速度 (1)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 程.也就是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 v=s/t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 ,读作米每秒, 符号为m/s. (4)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 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 动物体自身的性质.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力(共45张PPT)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力(共45张PPT)
(2)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而一 个物体受到了力,可能改变了运动状态,也可能改变了形状,还有可能两者都改 变.
第 4页
2.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__大___小___、__方___向___、___作__用___点__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 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发生变化. (2) 力 的 图 示 : 力 可 以 用 一 条 带 箭 头 的 线 段 表 示 , 线 段 的 长 度 表 示 力 的 __大__小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作__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 这种方表向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3)力的示意图: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有时只要画一条长度适当、沿力的 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第 14 页
一力
1.【2019·眉山】踢足球是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足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表明足球受到了惯性
( B)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有疼痛的感觉,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第 10 页
实验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实验需要的主要器材:天平、弹簧测力计. 2.设计记录表格. 3.数据处理 及实验猜想. 4.实验时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产生偶然性,出现误差. 5.实验中 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数据归纳法和图象法. 6.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跟其质量成正 比,比值g是定值,取9.8 N/kg.
第 7页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的方向不一定在竖直方向.弹簧测力计 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不一定仅测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力,也可以 测量其他方向的力,如沿斜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但要注意,在测量 力时,要保证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共线.

(杭州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8课时力和运动课件

(杭州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8课时力和运动课件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图W8-3
3.[2014·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 大 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 物体惯性大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 无关
力的作用点

和受力物体互换)
同 点 力的示意图
示例
作用在 同一 物体上
对点练习 1.[2010·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2009·杭州]如图W8-3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 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 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B )
第 8 课时
力和运动
知识体系
运动状态
重点梳理 1.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史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 停止.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实验(如图W8-1所示)
图W8-1 伽利略实验推理: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 度永远运动下去.
图W8-4
[答案] D [解析] 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人均受到平衡力 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 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甲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4.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 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 始终大于上表面收到的压力,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 竖直向上的。 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 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液体的向上的压力,所以不 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大桥的桥墩,桥墩下表面与河床成为一体,不 受水的向上的压力,即不受浮力的作用。
二力平衡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液体压强特点 流体压强特点 阿基米德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原理
力学部分之重要实验(8个)
测平均速度 测量固体、液 体的密度
影响滑动摩擦力 压力的作用效 大小的因素. 果
决定浮力大小 决定动能轮组的机械
效率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5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力学中的24个“易错点”
1.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 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和质量、体积无关, 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图说物理
0.1N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链接中考
0.1N <
< <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图说物理
链接中考
大人 小于
5400
不会
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PPT优秀课件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题(共36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题(共36张PPT)
8
解析
9
模块二: 杠杆、浮力综合题
【例5】如图所示, 杠杆AB的A点挂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C, B点挂体积为2000cm3实心小球D, AO:OB=1: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时, D静止在空中, 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将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C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p2比 p1增大了4000Pa, A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N,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g取10N/kg) A. 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20N B. 小球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40N C. 该液体的密度是2.0×103kg/m3 D. 小球D的密度是1.0×103kg/m3
4
解析
5
模块一: 受力分析法之综合
【例3】如图所示, 实心铝块B、C的体积均为10cm3, 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3. 当B浸没在水中时, 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 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D替换C, 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不计水与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的摩擦, 则D的质量应为 ( ) A. 7g B. 10g C. 17g D. 27g
kg.
25
解析
26
解析
27
模块三: 力学综合
28
解析
29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学综合专 题(共3 6张PPT )
模块三: 力学综合
【例14】如图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 A是动滑轮, B是定滑轮, C是卷扬机, 是油缸, 是柱塞. 卷扬 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 同时提升重物. 被打捞的重物体积是V=0.5m3 , 若在本次打捞前, 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0=2.0*107Pa , 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7Pa , 物体全部出水面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2=2.5*107Pa , 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 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 和N2 , N1 与N2 之比为19:24. 重 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 , 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 取 ) 求: (1) 被打捞物体的密度; (2) 若被打捞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η1, 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 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 为η2, 求η2-η1=? (3) 重物出水后, 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中考物理复习力学精品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力学精品复习课件
器底的压力,可把液体当固体, 借鉴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N
F压=G液柱
F压
4
G F压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等效
F压
F压
4
F压
F压=N=G总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拉
N
等效
等效
F拉
F压
4
F压
F压 G总
F压=N=G总- F拉
(3)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思路一:
F浮 F总压= F液压+F固压
N
h
= G液+F浮+ G液- F浮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 基础上,通过推理而归纳得出 的规律,它不是实验规律。
4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 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2)这些物理量都只与物质自身 有关,而与定义它们的物理量无 关
4
6、密度的单位有哪些?你知道它 们的换算关系吗? 国际单位制中:kg /m3 常用单位:g/cm3、kg/dm3、t/m3
1g/cm3=1kg/dm3=1t/m3=103 kg /m3 小窍门大用处:计算过程中巧选 密度单位会使计算量大大降低
如何操作最省力?
L1
注:当力的作
L2
F2 F1
用线过支点时,
F3 力臂为零L3=0
回答:以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
的距离为力臂的力最省力
4
(2)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 L2
注:F1、F2一定是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 (共64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力 (共64张PPT)

课堂练习
【例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牛。
解析
【例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3牛。
F = 3N
课堂练习
【例2】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解析
【例2】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F=80N 300
七、重力
1.定义: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符号:G 3.单位:N (牛顿)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 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
八.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实验方法: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 3、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
重力的三要素
A 重力方向; B 重力的大小; C 重力力作用点
A.重力的方向
观察这2个小球,能得出什么结论?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 (重锤线应用,水平仪应用)
【注意】: “竖直向下”不等于“垂直向下”。
B.重心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1)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
十一 . 摩擦力
(5). 摩擦力的种类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 受的摩擦力,接触面愈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 愈大。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 力

(杭州专版)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专题01 力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杭州专版)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专题01 力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1 力学1.[2018·下城二模]如图WT1-10所示,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放在盘面上的一小物块随圆盘一起运动.关于小物块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WT1-10C.小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压力D.小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2.[2016·滨江二模]如图WT1-11所示,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上和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分别是图中的( )图WT1-11A.①和②B.②和④C.③和④D.②和②3.[2019·某某]如图WT1-12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 )图WT1-12F A>F B>F CρA>ρB>ρ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4.图WT1-13为实验室用的一种弹簧测力计.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处于静止时,从左边刻度(单位为牛顿)可以测出物体重力的大小,从右边刻度(单位为克)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近似值,如果把该弹簧测力计拿到月球上使用(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下列刻度的重新标法正确的是( )6图WT1-13项目左边刻度线左边刻度线对应的数值为右边刻度线右边刻度线对应的数值为A 不变原值不变不变原值的6倍B 不变原值的6倍不变原值不变C 不变原值不变不变原值的16D 不变原值的1不变原值不变65. [2017·上城一模]乒乓球静止在两头开口盛有水的矿泉水瓶下端,当用手掌按住瓶口后,乒乓球上升并漂浮在水面上,整个过程如图WT1-1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WT1-14C.乒乓球上升至露出水面前,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乒乓球上升至露出水面前,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6.[2019·某某]如图WT1-15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小车底板上的木块,弹簧此时处于原长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WT1-15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7.[2018· 某某]如图WT1-16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 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 N;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 )图WT1-16A.8 NB.12 NC.16 ND.18 N8.[2019·某某]( )图WT1-17A.无人机机身采用的复合材料密度小可减轻自重,便于操控B.无人机在加速起飞时,机械能增加C.无人机降落后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无人机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目的是使无人机获得升力9.[2018·余杭二模]如图WT1-18所示,用40 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 N的物体A以0.3 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 )图WT1-18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0 NB.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15 m/sF的功率是6 WD.在2 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6 J10.[2019·桐庐]小桐用自制的“液体重力对容器底部压力测试仪”(如图WT1-19甲所示)来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与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调节好电子秤的零刻度,将一定量的水倒入装在两侧板之间定制的塑料袋内,分别调节侧板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得有关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图WT1-19组别液体重力/N 侧壁朝向深度/cm 电子秤示数/kg 压力大小/N 压强大小1 33 向外12 10602 33 竖直15 14503 33 向内17 16114 35 向内17 1611(1)实验中小桐将侧板分别向里或向外调节的目的是.(2)分析1、2、3三组实验,判断并说明能否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1.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WT1-20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的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图WT1-20(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以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12. [2018·下城一模]如图WT1-21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为500 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对它向下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为2 N,g取10 N/kg,则(1)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为多少?(2)该小球的密度为多少?(3)若地球上所有物体重力均减半,即g取5 N/kg,水的密度不变,则弹簧的长度会如何改变?说明理由.图WT1-211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浮子流量计气体的流量一般指单位时间内流过通气管道的气体体积,流量等于气体的流速和通道横截面积的乘积.生活生产中经常要对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例如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阀门控制氧气瓶输出氧气的流量,在管道中接入流量计,可以反映流量的大小.浮子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计.其结构如图WT1-22所示,一个上粗下细的锥形管,管内倒放着一个铝制的圆锥体浮子,工作时,气体从锥形管下端流入,向上冲击浮子,然后流过圆锥体浮子底面与锥形管之间的环形空隙,从上端流出.如果浮子受到气流的冲力大,就会向上移动,环形空隙加大,气体流速变小,对浮子的冲力就会变小,这样浮子最终稳定在某一位置,这个位置的高低就反映了气体流量的大小.图WT1-22(1)浮子流量计使用时,锥形管应处于( )D.斜向下(2)浮子所受气体浮力很小,可以忽略.当浮子稳定在某一位置时,气流对浮子的冲力和浮子重力的关系是.(3)对于某个制成的浮子流量计,浮子和锥形管之间的环形空隙的面积和浮子高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1;气流对浮子的冲力和流速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2;浮子的质量为m.当浮子稳定在高度h时,气体流量Q的表达式为Q =.(4)浮子流量计能反映的最大流量是有限的,如果要让这个浮子流量计能反映更大的流量,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措施.14.古代护城河上有座吊桥,它的结构原理如图WT1-23所示.把桥面看成是长为10 m,所受重力为3000 N的均匀杆OA,可以绕转轴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O点正上方10 m处固定一个定滑轮,绳子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A相连,用力拉动绳子就可以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时,绳子的拉力为F1.当士兵们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绳子的拉力为F2,所用的时间是0.5 min,忽略绳子重力、滑轮半径和摩擦,则:图WT1-23(1)比较F1、F2的大小关系:F1( 选填“>”“<”或“=”)F2.(2)士兵们对吊桥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W.【参考答案】针对训练1.D2.D4.A [解析] ①物体放在月球上,质量不变,重力会变为地球上重力的1;但弹簧的材料不变(劲度系数不变),6将弹簧拉长到同样长度,需要的重力(或拉力)不变,因此左边刻度线(代表重力)不变时,对应原值不变.②在地球上,g取10 N/kg,左边刻度线标有10 N数值时,需要在弹簧测力计上挂质量为1 kg的物体(重力为10 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会被拉到10 N的位置;,则需要在弹簧测力在月球上,左边刻度线标有10 N数值不变时,因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计上挂上质量为6 kg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才会被拉到10 N的位置.因此右边刻度线(代表质量)对应的数值应为原值的6倍.5.D6.B7.C8.C10.(1)改变液体的深度(2)可以,1、2、3组,液体重力保持不变,深度改变,液体对底部的压强也变化,并且使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重力(合理即可)11.(1)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用卡片代替木块,然后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看卡片是否平衡.12.解:(1)5 N(2)0.6 g/cm3(3)变短,当g减半时,小球所受浮力F浮、重力G均减半,则拉力F=F浮-G也减半,弹簧长度变短.13.(1)B(2)二力平衡h(3)mmm1m2(4)用密度更大的材料制作浮子14.(1)>(2)250。

浙教版2020年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 专题01 声 (共57张PPT)

浙教版2020年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 专题01 声 (共57张PPT)
5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2.响度、音调和音色及其影响因素。 ①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影响物体振动频率有:振动物体的长度、粗细、材料等 ②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 度越大; ③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内有位觉感受器,感知人体平衡
半规管
8
3.耳的功能: (1)听觉器官,内耳的耳蜗内充满了液体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的刺激后产生兴奋,产 生的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里面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能维持人体平衡。前庭和半规管过 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等症状,这就 是通常 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4.听觉的形成。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 ,使其产生振动,从而带动鼓室内 的 听小骨 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内耳中的耳蜗,耳蜗中充满了液体的听觉神经细胞,当声音 传至内耳时, 听觉感受器把信息沿着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我们就听见了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方式。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的计算 公式是;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利用回声测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